田园诗与狂想曲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
ISBN:9787801091055
作者:秦晖,苏文
页数:398页

书籍目录

目录
绪论:农民、农民学与农民社会的现代化
第一章 欲识庐山真面目
――什么是封建社会
一、“农民(peasant)”与封建社会
二、“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
三、从一场争论谈起
四、马克思的封建社会观怎样变成农民的封建社会观?
第二章 羌笛声中杨柳怨
――旧关中小农社会分析
一、封建社会的“关中模式”
二、关于“关中无地主”
三、关中无租佃
四、关中有封建
第三章 问渠那得浑如许
――“关中模式”的社会历史渊源
与宗法农民研究中的理性重构
一、民国中前期的关中模式
二、清初以来的关中模式
三、长畛、土地流通及其他
四、“自然经济的经营地主”与“过密化”问题
五、关中模式的若干背景
六、关中模式的经验意义与逻辑意义
第四章 束缚与保护的协奏曲
――封建关系的三要素
一、自然经济与“命令经济”
二、宗法共同体的“公”与“私”
三、人身依附关系:强制的与“自愿”的不自由
四、束缚与保护:一张恢恢天网
第五章“朱门”之外有平均,“冻死骨”中无分化
――宗法时代的社会分层
一、等级分化与阶级分化
二、宗法小农的分化与“恰亚诺夫循环”
三、宗法式社会的分化模式及其定量分析
第六章“自由封建主义”质疑
――中国封建社会特点问题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商业资本主义”与“自由封建主义”
二、家―国一体的宗法共同体与“私有财产”
三、“伪商品经济”与租佃制
四、封建共同体的三种形式
――我国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比西方中世纪松驰吗?
五“抑兼并”――仅仅是一种“欺骗”吗?
第七章 农民的塞文与农民的万第
――农民在封建社会中的位置
一、农民的“两重性”质疑
二、挣脱束缚的私有者
――农民的革命性
三、渴求“保护”的共同体成员
――农民的保守性
四、宗法农民的“阶层”
――亚等级分析
五、既是动力,又是对象
――农民与民主革命
第八章“难对付的阶级”及其心态
――一宗法农民文化的社会整合
一、“东方型嫉妒”及其他
――种族文化观与社会文化观
二、阿Q的劣根性是赵太爷教育出来的吗?
――宗法共同体文化整合中的农民文化
三、“都市里的村庄”―一为什么城里人比农民有更多的“农民意识”?
四、农民文化与“有文化的农民”
――从中国知识分子传统心态谈起
第九章“天有万物与人,人无―物与天”
――“具体农民”与“抽象农民”的重价值系统
一、宗法农民社会价值取向的二重性
二、“天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
――关于“农民领袖反农民”问题
三、“农民民主主义”与近代民主制度的不同价值论基础
第十章 人性的萎缩与人情的膨胀
――农民文化的伦理观探析
一、人性与人情
二、“贫农的性自由”与礼教的性禁锢
三、“人情同心圆”与农民社会的信息传播模式
四、“家族凝聚力”之谜
五、“人情同心圆”的消解与亲缘组织的“现代化”
第十一章 非理性种种
――农民思维方式探析
一、中国文化是一种“理性文化”吗?
二、“理性的小农”与农民的非理性
三、宗法农民非理性的各种类型
第十二章 农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一、古典小农与古典文明
二、“五月花精神”和“美国式道路”
三、广义民主革命与农民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严重的教训
五、世界“后现代化”时代的农民改造问题与
社会主义民主革命的两种前途
结束语 从田园诗到狂想曲


 田园诗与狂想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在书中说到,马克思认为封建社会是人的依赖关系占主导关系的社会,是共同体压迫个人的社会。从这个角度讲,中国传统社会也是封建社会?我们知道秦以后西方的封建(分封制度)在中国已基本不存在。所以中国的封建社会与西方的概念完全不同,所以有的学者直接称为中国传统社会或者官僚社会。但上面的定义应该也是符合中国传统社会的情况的,那么中国这么与西方不同的社会也是马克思所说的封建社会吗?
  •     读了很久,但是逻辑结构一直不是很模糊。尝试着写了一篇摘要试图重构这本书。欢迎指正。羌笛声中杨柳怨—农民及封建社会分析(田园诗与狂想曲缩写)较早的典籍中农民一词即与身份等级相关,对农民的分析需要还原到所处的社会结构中进行分析。关于封建社会,传统的认识是地主占有土地剥削佃农的社会。但是在对关中部分地区的调研中发现长期以来此地区:1.地主占地比率低;2.租佃土地比重低,自耕地比重高。建基于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的阶级分化模糊,但建基于权势的等级分化极为鲜明,相互间冲突异常紧张。理解封建社会的核心在于权利结构而非所有制结构。古典社会结束后,各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异同:在西欧,人们为逃避战乱而形成拟军事共同体;在东欧,由于公共政策的地域性差别,使得人们基于地域形成了邻里共同体;在中国,针对宗族的政策管理,使得人们基于自然血缘形成了血缘共同体。宗法社会通过提供保护创造了人身的依附关系。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使得作为宗法共同体代表的封建主对农民的超经济强制成为可能。社会中产生的大部分剩余并非通过市场按所有制结构系进行流通,而是以超经济强制的方式按权利结构进行分配。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在于权利结构对私有制的抑制使得社会无法进步。由封建社会向近现代社会转换的关键即在于用完整的私有财产结构代替权利结构。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封建主不愿承受保护人民的负担而强行转换实现(),或是富有的农民阶级不堪忍受领主的负担而强行转换实现(如英国的光荣革命)。而作为封建社会主体的农民阶层,他们一方面希望得到共同体保护,另一方面又有摆脱共同体束缚追求自由私有权的要求。作为微观的个体他们追求功利主义,作为宏观的主体农民社会鼓吹道德价值。在私有制结构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农民要么享受于权利结构的保护,“温情脉脉”的乡土社会,要么希冀于推翻现有社会,彻底满足自身的私欲。我国一次次的封建战争不是宗法社会崩溃的表现,只不过是宗法社会功能紊乱的表现。
  •     为什么没有人叫秦晖大师?秦晖在书中表现出来的对中国历史的洞察力及穿透力足以让一大帮所谓农民史专家嗝屁无数回了。90年代中期,大陆史学界能拿得出手的,除了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就只剩下这本了。“一言以蔽之”之类的总结词往往是对作者心思的歪曲,要是一句话能说明白,还要写一本书干嘛。不过秦晖本书就姑且蔽一下——土地所有制从来就不是中国社会的决定力量,权力才是主宰。我知道,我又一次极度歪曲了他老人家的意思,这么一说就把秦晖往下拉到了“潜规则”的水平。想看的还是自己去看吧。除了芙蓉姐姐和李敖,一般人说大话的目的是为了吸引人的注意力,上面疯疯癫癫吵嚷了半天也是为了同一个庸俗的目的,就是都来买秦晖的这本书吧。一晃十年了,中国农民学研究好像还是停留在秦的水平上。

精彩短评 (总计48条)

  •     非常值得一读,史料详尽。在中国,农民的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都不可能解决。秦晖从经济历史学角度对宗法共同体进行深刻剖析,对依赖性人格的分析值得警惕和思考。虽然我感情上不免难以接受。
  •     在比较的基础上对农村封建社会形态“宗法共同体”和“依附关系”的特征的变化规律的认识必然会归结于兼具“田园诗”和“狂想曲”性格的农民性的认识。当然该书的现实关注还在于发泄那种民粹主义对现实农民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宗法共同体”和“依附关系”的表现的恨和怜,一方面认为农民具有天然的“保守性”,一方面又认为农民具有天然的“革命性”。
  •     颠覆
  •     對文明生態、社會流弊、思想謬誤多有批判之論,但「關中模式」後,論證嚴重不足,似是目的性過強,勤於批判而忽視考證。
  •     前近代的说法不错。。这本书有点old。
  •     此书繁花似锦,其他一切相关(尤其教科书)通通落英缤纷。
  •     振聋发聩的著作,难得的好书!
  •     这书比《传统十论》更细化,有更多具体史实的考证。不过看到了重合的片断——秦晖先生的书貌似向来如此。
  •     library
  •     太厉害了!!!!!!!!!!!!!!
  •     好不容易啃得差不多,感谢@琸洳 送的这本用文化解释体系的著作,我这辈子要是能写出这种东西也就够了……
  •     字字珠玑,篇篇经典,适合经历过考研政治的读
  •     学车其间看的,自己理科完全没基础,看来要恶补。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不那么迷信和盲从权力。什么时候权利能够替代权力
  •     小农研究的经典
  •     看点在于秦晖先生对关中模式的提出,后面文化分析大可不看。另外,我很困惑他为什么至今依然将秦以后的中国称之为封建社会,以其学识完全可以看出这根本没必要,只会使得读者多了许多无谓的干扰。
  •     烦
  •     五十岁以上的学者就不能只靠考据吃饭了,所以我认为秦晖比茅海建高一截的地方就在这里,历史的穿透力。
  •     最后一节未读
  •     精华在前半部分,后面文化分析比较空泛
  •     醍醐灌顶
  •     经典,放在现在都是这样,80年代写成的这本书已经穷尽作者能找到的所有资料,尽管现在来看还不够。我们可以说作者视角过时,可以说作者资料缺乏,但是在逻辑上现在看来依然异常强大。说实话,现在再看秦晖的这本书,作者花费的心力已经超出我的想象,能从马克思如此偏激、狭隘和不严谨的理论中找到看
  •     宪政啊,民主啊……天天说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去。在宗法气氛的统治之下,把强权关进笼子里,得到权利的不一定是人民,共同体的强大也许让小民同样得不到自由......看了一遍信息量太大,不过成书的将近二十年了很想问问作者现在是什么新看法,我觉得我们的社会还是稍微好了那么一些的.
  •     实证调查能做到这份上,在下五体投地……
  •     难得一见的好书,这是一种批判的精神 在读第二遍,需要写一篇读书报告。
  •     解开了心中的许多疑惑
  •     富平人民势不倒啊。。
  •     靠谱,和《传统十论》有同样大的力度,充满着浓浓的80年代气息
  •     农民学必读
  •     超神作!
  •     20130714定制PDF可豆油
  •     这真是令人战栗的研究!目前看到的对前现代因素的分析,这本书说得最透彻,也最深刻。有些概念现在其实已经不流行了,比如宗法土地制度等等,但这些历史事实却在理论演进中不断被重提。
  •     PKU lib 第一本,mark之。 好书一本,为学当如此。多领域融会贯通,笔调诗意适意,观点创新,论证周密,价值中正。溢美之辞甚多,何须我多言呢。
  •     今年讀到最有啟發的書,從馬克思本意出發,概念明晰,糾偏補錯
  •     深刻的好书
  •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直至今日,几十年以来,中国的所谓“自由派”们大部分仍为徒具宏大启蒙话语、缺乏真材实料之辈。在这样的浮泛潮流之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写就、九十年代中期初版的此书尤显独树一帜,其能从扎实的历史实证出发,通过缜密的分析逻辑,次第碾碎一个个宣传神话,真正回答了前现代中国社会的真实土地制度与权力运行机制,直指中西方历史发展之本质区别,不仅是作者本人几十年学术生涯的开启与奠基之作,且在其诞生逾1/4世纪之后的当今依然是认识中国历史与现实社会的极精准模版。
  •     看了有所收获
  •     在学术风格上明显带有八十年代的痕迹,可惜了,本可是世界性的成就
  •     本书再三证明了那些以描述预测事实为目的的历史决定论,凡脱离人的行为改求之于必然规律的,全是垃圾。
  •     对关心中国的人来说都值得一读
  •     我以为这是一本我尚无法言说的书
  •     上过金雁老师的课,俄罗斯与东欧转轨比较。好淡定的夫妻
  •     看秦晖的第一本就是此书
  •     篇篇經典,我不評價,就一句話:讀吧!
  •     三分材料说十分话。使用的资料不多,缺乏自然地理禀赋对当地农村影响的分析,推论太多,越到后面越扯淡,高级版河殇。 D668/5960 普通 徐汇 浦分
  •     秦强大的主观臆断和情绪偏见严重放大了局部史实的全局意义
  •     秦教授的成名作,至今看来仍是真知灼见
  •     秦晖老师一鸣惊人的学术著作,的确颠覆我脑中许多固化的思维和概念,有一些甚至是刮来一个耳光!顿时清醒了不少!书中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特点和传统的宗族共同体的解释相当精辟!值得细细品读!
  •     看了《白鹿原》后,反过来想想自己之前读的这本书,虽然有很多内容已经记不清楚,还是觉得有很多东西需要慢慢品味,比如,那时的人那时的地那时的社会到底是个什么样以后怎么变成现在的什么样以后最好能走向什么样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