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与美感

出版社:黄健云、 张玉能 人民出版社 (2009-09出版)
出版日期:2009-9
ISBN:9787010082097
作者:黄健云
页数:211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美感的特征第一节 美感含义一、美感概念的来源现代意义的“美感”,是被当成一个名词来理解的。实际上这个概念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人们对“美感”的内涵的认识,可以说是由于18世纪鲍姆嘉登的《美学》而逐渐明朗的。所以,我们对“美感”含义的考察也以鲍姆嘉登为分水岭。波兰美学家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卡维奇对“美感”这个词进行了深入的考证,他认为:“美感的”(aesthetic)这个形容词,显然是源于希腊文。……在拉丁文中,它们的同一字是sensatio和intellectus,sensitivus和intellectivus;而sensi.tivus有时则依照希腊文被称作aesthetieus。所有这些名词都被用在古代和中世纪的哲学里面;不过,只限于用在理论性的哲学里面;在做美、艺术以及与这些相关的经验讨论时,“美感的”这个名词还没有被用到,这种情势保持了极其长久的一段世间,甚至进入18世纪,整个情势还未改观。这是一种历史事实,我们在美学史中看到,即使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他们对美感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描述的层面。如柏拉图就这样描述:真正的快感来自所谓的美的颜色,美的形式,它们之中很有一大部分来自气味和声音,总之,它们来自这样一类事物:在缺乏这类事物时,我们并不感觉到缺乏,也不感到什么痛苦,但是它们的出现却使感官感到满足,引起快感,并不和痛感夹杂在一起。

前言

“新实践美学丛书”在“实践美学终结论”的叫喊声和“实践美学终而未结”的叹息声之中推出了。这表明实践美学并没有“终了”和“结束”,而是“终究”“结出硕果”。这是实践美学走向“新”阶段的一个标志。实践美学,作为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流派,生成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并且在20世纪80-90年代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的主潮。与此同时,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也拉开帷幕。正是在这场论争之中,实践美学发展到了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著名美学家蒋孔阳的《美学新论》,既总结了实践美学的成果,也开启了新实践美学的发展新路。蒋孔阳是新实践美学的奠基人。我,作为蒋孔阳的学生,既爱真理,也爱吾师,因为吾师走在真理的路上。我和我的学生和朋友们,也将继续行进在真理的路上。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道路,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发展实践美学的康庄大道,是新实践美学不断开拓前进的探索之路。前不久朱立元主编了一套“实践存在论美学丛书”,已经展示了新实践美学的锦绣前程,现在我们又出版这一套“新实践美学丛书”。这一切都表明,我们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在为建构中国特色当代美学而努力奋斗,这也是我们的新实践美学的实践。我们认为,只有潜下心来,认真研究,坚持真理,才是繁荣和发展中国当代美学的现实历程。《新实践美学论》作为本丛书的第一本著作,第一次印刷不到三个月就重印了,这应该是一件非常令人鼓舞的事情。它不仅显示了实践美学的新的生命力,而且更昭示着新实践美学生生不息的力量。我们将在近年向学术界和读者朋友们推出新实践美学的研究系列新成果。它们都是年轻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生们精心研究的结晶。

后记

本书是我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在是否印刷出版这个问题上我曾经踌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为总觉得有些问题我还不能作出有说服力的论证,比如说关于“特殊”向美感转化的心理机制问题,我始终觉得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因为资料的欠缺,我目前尚不能在本书中说明,这是我觉得最内疚的。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我首先在此深深地感谢我的恩师张玉能先生。是先生的不断提醒,使我拼搏的热情一直高涨;是先生的厚爱,使我有了更好的跳跃平台;是先生的悉心指导,使我明确了自己飞翔的方向!我要在此特别感谢师母黄敏老师,她的经常鼓励,是我的信心不断增强的不竭源泉。我的母校——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胡亚敏教授、王先霈教授、孙文宪教授、邱紫华教授、谭邦和教授、王又平教授、储泽祥教授、陈建宪教授等,他们在我求学期间,都给我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发和指导,我要永远地感谢诸位恩师。与我共投在张先生门下的各位师兄弟姐妹,包括李显杰博士、王庆卫博士、季芳博士、陆兴忍博士、黄定华博士、陈全黎博士、张鉴博士、梁艳萍博士、石长平博士、彭公亮博士、黄卫星博士、刘继平博士、李三强博士等同学,也曾给了我最无私的支持和帮助。对他们,我总是心存感激。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爱妻黎祯,在我潜心研究的日子里,她独立承担了照顾老人、教育儿子等所有家务的重任,没有她的理解和支持,我的学术道路绝不会如此平坦。还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儿子黄梓韬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我攻读博士学位时,他刚好读初中,这是一个最需要父亲在身边鼓励和引导的时期,但他并没有因为我不在身边而苦恼,更没有因为我不在身边而放松学习,相反,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最值得我欣慰的是,儿子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还学会了关心班级、关心他人,这是儿子给我的最好支持。

书籍目录

总序新实践美学对美感研究的新拓展(序)导论 近百年来美感研究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西方近百年来的美学主潮    一、心理学美学兴起的背景    二、心理学美学研究的核心    三、心理学美学对美感研究的贡献及局限  第二节 当代中国美感研究的勃兴    一、20世纪50—60年代:美感探索新视角——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初步运用    二、20世纪80年代:美感奥秘的深入挖掘——实践美学一枝独秀    三、20世纪80一90年代:美感奥秘的深度透视——审美心理学的理论贡献  第三节 新实践美学对传统美感理论的超越    一、什么是“新实践美学”    二、“新实践美学”“新”在何处    三、新实践美学对传统美感理论的超越第一章 美感的特征  第一节 美感含义    一、美感概念的来源    二、美感概念的学界释义    三、美感概念的当代转向    四、美感概念的当代活力  第二节 美感的特征    一、美感形成的直觉性    二、美感状态的精神愉悦性    三、美感影响的陶醉性  第三节 美感和美的辩证关系    一、康德对美和美感关系的追问及阐释    二、分析美学对美和美感及其关系的解构    三、新实践美学对美和美感及其关系的思考第二章 “特殊”与美感  第一节 “特殊”的含义及其对美感的意义    一、哲学视野下的“特殊”含义    二、美学视野下的“特殊”含义    三、“特殊”对美感的意义 第二节 西方传统美感理论对“特殊”的探索    一、“形式”的“特殊”和美感——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感理论    二、“规则”的“特殊”和美感——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感理论    三、“理性”的“特殊”和美感——启蒙主义时期的美感理论    四、“经验”的“特殊”和美感——经验主义的美感理论    五、“先验理性”或“理念”的“特殊”和美感——德国古典主义时期的美感理论 第三节 “特殊”向美感转化的条件    一、客体的审美潜能是一般客体转化为审美客体的基础    二、主体的审美潜力是一般主体转化为审美主体的条件    三、审美关系的建构是美感得以最终生成的情境第三章 审美对象和美感 第一节 自然美的“特殊”和美感    一、自然美的含义    二、自然美的复杂性    三、自然美的“特殊”与美感 第二节 艺术美的“特殊”和美感    一、艺术美的含义    二、艺术美的“特殊”与美感 ……第四章 实践与“特殊”关系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特殊与美感:新实践美学视域下的美感研究》:新实践美学丛书

作者简介

美感一直被看成是美学研究的难题之一。《特殊与美感:新实践美学视域下的美感研究》认为, “特殊”是美和美感得以生成的中介和前提;审美关系的建构则是美和美感产生的条件;实践则是美感生成的最终根源。 “特殊”在美和美感生成的途中,主要起到了一种中介的作用。作者从新实践美学的视域出发,对于美感的生成、美感的特征、美感的历史发展、美感的转化条件等美感论的至关重要的问题都做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自圆其说的阐述和解释,使得美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学理化、科学化、系统化,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

图书封面


 “特殊”与美感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美感 美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