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念真情1:之尋找台灣角落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06-7-20
ISBN:9789577085085
作者:吳念真

内容概要

吳念真,本名吳文欽。
一九五二年生於台灣北部著名金礦區──九份。一九七六年考入輔仁大學夜間部,主修會計學。該年初起開始從事小說創作,題裁大部分以中下階層人們的生活為背景,頗受重視,曾連續三年獲得聯合報小說獎。
一九七八年首次接觸劇本工作,一九八0年進入中影擔任編審;一九八一年與小野、侯孝賢、楊德昌、張毅等年輕電影工作者為台灣新電影催生奮鬥。一九八九年離開中影,成為自由編劇至今。著有小說集《抓住一個春天》、《特別的一天》,電影生活札記《尋找太平天國》,電影劇本《兒子的大玩偶》、《戀戀風塵》、《悲情城市》、《無言的山丘》、《戲夢人生》、《多桑》等。

作者简介

侯硐多雨,
每次回去,它總是在下雨,
雨天灰暗的色調,潮溼而陰沈的氛團,
正是每次回去的心情。
這個我念小學的地,方離開故鄉約一小時的腳程,以前是煤礦的主要產區,現在因開採成本過高,擋不住進口煤的物美價廉,礦坑封閉,人去樓空。侯硐好像另一個九份,十幾年前的九份,繁華落盡,只留下寂寞與空虛。
台灣念真情 和大家博感情  念真


 台灣念真情1:之尋找台灣角落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0条)

  •        题外话:有拖延症的同学伤不起,我发现只要是自己买的书就会慢慢放着,慢慢读,反正就是我的。但是只要是借别人的书,最多一个星期,就读完啦。。。
       终于快要读完这本书,在这个据说是28年来最冷的冬天。借用一句广告词,把你捧在手心里,感觉暖暖的。
       封底的话让我有些触动:这辈子给我养分最多的是人,跟他们的教育程度无关,有时候,知识分子反而令人讨厌,一些单纯的人的想法却会触及到你,让你发现,自己那些单纯美好的东西早就不见了。——吴念真
       这已经是出版很多年的一本旧书。在炎热夏季的晚饭时候,边吃饭边看着沈星主持的大家书斋节目。看到一个很瘦的中年人说着一口浓重的台湾话。他说着自己的兄弟姐妹,说自己的家庭,说着之前的做的节目。苦难的人生早就他不平凡的人生,不能感同身受,但也试着去体会。
       就买这本书试着想要了解这人所经历的,但拿到书,翻开了看,就只有两个字:温暖。每一篇散文都流露出浓浓的人情味儿。
       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事,淡淡的用文字来述说就足以温暖人心。淳朴的台湾人民带领我穿山越岭,跋山涉水。
       他们都是生活的哲学家。
  •      如果说这些人那些事作为精选集,选入了都是吴念真卯足了劲儿搜肠刮肚的好故事,那么台湾念真情只能草草的算是工作笔记了。
  •     木有~~就是前言里面好像说了一下照片是他的作品,书内其余地方就没有照片了~就封面而已~
  •       在图书馆一排排的找寻想看的书,手里拎着一本李娟的《冬牧场》,看有么有不期而至的收获。漫无目的找书的时候,若是碰到一个喜欢的作者,而他写的那本书也尚未翻阅,便觉得开心。
      《台北念真情》就是在这个时候偶遇的。喜欢封面的照片,小时候村里的沟渠边,也多有这样的飞檐走壁。放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吃饭后翻上一段,轻轻松松就读完了。没有《这些人,那些事》里面的用情至深,可能是做电视的缘故,所有的感情表达都比较含蓄,多的是讲述而非感情的流露。越是这样,越能看到吴对台湾的爱惜。旧的文化濒临消失,做节目用影像记录,再用文字记录,记录下曾经的台湾,台湾人的热情,台湾人的勤劳,台湾人对环境的破坏和恢复。
      而眼下的大陆,又和多年前的台湾如此的相像,有人在大肆的破坏重建,有人着眼于过去,辛苦的保护。总有人还觉醒着,想为自己,想为后代,想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即使眼前是一片阴霾,却总是充满信心,“我们不能只看到时代在交媾,还要看到时代在孕育”,熊培云老师的一句话,一直记在心里。早上起来看新闻,粤环卫工人集体罢工要求涨薪的新闻,警察和工人之间的拉扯,有浓重的火药味。不知道这个事件的结果会怎么样,但有人迈出这一步,为自己的权利争取一些希望,会带动更多的人去寻求正义和公平吧。大众的觉醒是缓慢的一个历程,这中间会有冲突,会有对抗,甚至会有牺牲,除了这些,一定还有希望。
      “你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你是什么样子,中国就是什么样子。”我相信大陆的明天不会比现在的台湾差,即使路途遥远艰辛。
  •       - 作為我讀吳念真的第三本書, 這本是比較'不好看'的一本.
      
      - 它不好看不在於作者的文字能力, 也不完全在於書中的各個故事比較重複相似. 而是在於, 這本書的故事, 是關於九十年代末的台灣. 對於我來說, 這一時期的台灣, 是比較沒有那麼'好看'的.
      
      - 因為, 九十年代末的台灣, 經濟已經發展起來了, 不像八十年代初的台灣, 還在思考自己的路向, 在初嚐經濟起飛, 走向大發展的未知歲月中前後猶豫, 那種鄉愁, 反思, 非常動人.
      
      - 九十年代末的台灣, 也不像今天的台灣那樣, 充滿文化的自信, 身份議題相對來說已梳理清晰, 對主流發展的反思也多了, 民間力量很強, 真的很愛這片土地, 年青人新世代開始接棒.
      
      - 總的來說, 九十年代末是尷尬的, 在我的印象中, 是灰灰濛濛的, 總是覺得自己很悲哀, 但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 矛盾還未解開. 反正就是壓抑.
      
      - 這只是我的印象, 沒有理論基礎. 但因為這偏見, 我在看吳老師的這些十多年前的文章, 就像帶了有色眼鏡般, 讀時總覺得不是我最喜歡的台灣.
      
      - 雖然如此, 你不能不配服台灣有像吳念真這樣的文化人/媒體人, 真的三年來堅持'台灣走透透' (那時宋礎瑜好像也有做類似的政治秀, 但品位差很遠啦), 介紹自己的風土人情, 讓大家來關心自己的島.
      
      - 打一個叉, 台灣有一個叫"一步一腳印'的節目, 很好看的, 其實挺像這書中的那些故事, 但更有正面的能量.
      
      - 另一個讓我覺得這本書沒有那麼好看, 是確實是故事很多, 但都挺類同.在電視上看可能不會覺得, 因為畫面不一樣, 但文字就會疲累了.
      
      - 不過話說回來, 比起很多地方, 台灣的真情其實是很好看的.
  •       摘自《北青网》 作者:朱 玲
      
        囊括台湾地区电影、电视、音乐、文学四大领域大奖 吴念真上海接受本报专访———
        这个矿区的儿子,喜欢身着干净的白色。
        六十岁了还这样。
        这个因初恋情人名字有个“真”字就改名吴念真的台湾人,背后是一串炫目的标签:5次金马奖最佳编剧,还有金钟奖、金曲奖、金鼎奖……这囊括了台湾地区电影、电视、音乐、文学四大领域。
        从不忘却自己生命的起点,他几十年如一日地讲着台湾小人物的故事。去年,他的首部文字作品、散文集《这些人,那些事》被译林出版社引进。这个夏天,其小说《台湾念真情》在上海书展首发。
        在展馆旁一家酒店的角落,他坐在了记者面前。
        不管吴念真坐在哪里,他一启齿,那里就变作一个直播间——“直播”历史。
        与其说他是“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不如说他是最有故事的人。
      
        “不一定为死者悲哀但会为生者流泪”
        1952年,吴念真出生在台北县瑞芳镇九份村,台湾知名的金矿区。那里的人家“怀着挖金子的同一个梦想”——村民大多都是矿工,包括他的父亲在内。某一天,身为矿工的父亲不慎受伤,母亲前往照顾,他这个大哥为了安抚哭闹的弟妹,带着他们去“远足”,望着山下的火车,他说:“长大以后,我们要去台北赚钱,然后拿钱回来给爸爸妈妈,这样我们就不会没钱买菜了。”似懂非懂的弟弟妹妹吃着酱油饭团乐了,他的脸上却已满是泪水。
        那个年头,台湾矿区,死亡是家常便饭。在吴念真的记忆里,当时最恐怖的事是村里拉响警报,广播播放哪个井发生矿难,随后教室门口就会出现一个穿得像“死神”一样的人,叫着死难家属的孩子,“×××,来送送你的爸爸。”见多了死亡,让矿区的孩子吴念真从小对死亡有了另一种看法:“死亡是必然的,只不过是来时走的路不同罢了。”“我觉得不一定要为死者悲哀,但会为生者流泪。”
        “做矿工的父亲死了,他的孩子、我的同学就要停止学业、离开村子,出外投靠亲戚,或者挣钱养家。”那会儿,吴念真特别怕朋友旷课——那意味着他家有人死掉了。“我会到他家去哭,不是哭死掉的那个人啊,是哭我这个朋友就要走了,还会想不通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倒霉。那种心情很复杂。我非常不喜欢离别的感觉。”
        村子有四百多户人家。“四百户就像一户人家”,不是叔叔就是伯伯、阿姨,每个人都是长辈,小孩子可以端一碗饭,从自己家吃到别人家,他们会把整块鱼放在你碗里,彼此之间没有陌生。吴念真用“相濡以沫”形容当年的邻里关系。当年,他是村里唯一念过初中的人。从小学四年级开始,他就帮邻居读信、写信。“也许是生活太糟糕,必须要互爱互助,才能更好地活下去。所以在村子里,人跟人之间的帮助是无条件的,彼此的爱和关照都是真的。”
      
        “我已经没有故乡了”
        从15岁走出家门到台北打工,吴念真离开家乡已经45载。“以前心情不好的时候,经常回去看一看,小时候的那些快乐,那些和你相处的朋友都跟着回忆回来了。我告诉自己,在这么穷困的山坳坳里,我都可以活下来,现在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了。”
        在相当长时间内,家乡是他的精神慰藉。“变奏”发生于十几年前,吴念真二弟欠下千万赌债,于车内引废气自杀。赶去处理后事的吴念真发现,弟弟的自杀之地,是幼时眺望远方、憧憬未来美好之所。在那个山顶,检察官打开车门,吴念真看见弟弟眼角旁有两道白痕,好像之前哭过。此后好长时间,吴念真不敢再回家乡。
        吴念真把这一痛楚写进了《这些人,那些事》的《遗书》篇,《遗书》以弟弟留给自己的便条结尾:“大哥/你说要照顾家里,我就比较放心/辛苦你了/不过/当你的弟弟妹妹/也很辛苦。”直到多年之后,新书出版,在出版社的安排下,他才带着数十名读者“壮胆”,重回那片土地、重登那个山顶,“有责任在,我起码不会沉浸在情绪中。”摄影师张大鲁则清楚地记得,吴念真回乡那天,细雨、雾浓,他静静远离人群,深吸了几口烟,然后,再走到读者中说:“是你们让我有勇气再度回到这里,谢谢你们。”
        失去弟弟之后,吴念真又接连失去了父亲、母亲和妹妹——重度忧郁的妹妹,是自杀;不堪矽肺之苦的父亲,也是自杀。安葬父亲时,年老的叔伯病友,坚持要来扛棺材。崎岖山路上,吴念真盯着眼前肌肉紧绷、一步一抖的数只瘦腿,一路大哭。他哭父亲,也哭一代人和一代情。
        耐不住死别生离,吴念真童年生活的村子,在光阴辗转间,已变作一片废墟、几丛荒草,“就剩两栋房子的框架在那,其他什么都没有了。那里已经没有人了。我已经没有故乡了。”
        在吴念真孩提的记忆里,总有这么一幕:父亲立在矿山上抽烟,望着远处发呆。忽然,听见父亲喃喃地说,“就像一只鸟仔飞入笼……”然后没有下文,直到下山回家也没有第二句话。
      
        “对人间的苦难,讲故事的人不能居高临下地看”
        自小学四年级起帮邻居读信、写信,让吴念真在不经意间,心里装了很多故事和秘密。
        小时候,广播剧流行,全村人都喜欢,天天听,一集不落。但总有听不上的时候——村里有人死了,大人都去帮忙,就小孩呆在家里。晚上听广播剧的重任,就交给了吴念真。“一个小孩子哪里记得住那么多内容,但还是得硬听,因为全村人明天一大早就在等着你给他们讲故事。再说了,一个小孩子,听到爱情这种东西,根本就不懂嘛,所以到了要讲给村民听的时候,就只好胡说八道了,有的时候为了让故事听起来像真的,甚至会编一些细节把它补起来。”
        渐渐地,吴念真就养成了一种习惯——碰到什么有趣的东西,或者是感动了自己的东西,他就会想马上跟人家分享。“看一本课外书,回头就会把里边的故事讲出来。去台北一天,回来可以讲上整整一个礼拜。”现在他跟小学同学碰面,聊过去的事。给同学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的吴念真爱讲故事。
        一讲就讲成了习惯。15岁家贫离乡,在台北边打工边读完高中,吴念真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写小说——讲述矿工的故事,很单纯地希望“政府能够看到,来改变他们的生活”。吴念真还是编剧,自己的初恋故事、一瞬情真,在《恋恋风尘》中娓娓道来;吴念真是导演,用心中丧父至痛,幻化做“多桑”这个形象,成为一代父辈的永恒标本;吴念真是演员,从为了节省一份人工开始,扮演过无数角色,很多人印象最深的,当然是《一一》里老实木讷的NJ。他还编过舞台剧、做过主题曲、写过儿童文学……台前幕后都是他的身影,唯一不变的是讲“真实的故事”。
        “我总是在做一个沟通者,或者转述者,将故事一点点地讲给别人听。”在吴念真看来,“每个人,都有一些东西是独特的,但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大家能共鸣的,比如说爱、怜悯、同情等等。从这个角度出发的故事,最容易精彩。”
        吴念真强调情感的真实。“故事里很容易看出,作者和故事中人的关系、感情,以及作者对他们怀抱的态度。”迄今,他都记得自己看过的一场印度电影。“有一个人,天天到垃圾场去捡东西,突然有一天,捡到一根完整的香肠,一天都高兴,回去切啊弄的,高兴。有谁会天天在那里哭?越是那样的人,只要有小小的欣喜,就会开心。一根完整的香肠,可以是非常愉快的收获。”
        吴念真说,没经历过苦难的人写苦难,“就看到苦,苦个不停,苦到这些人快死掉了”。
        真经历过苦难的人,写苦难,通常是“有笑有泪”——“因为,苦难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对人间的苦难,讲故事的人不能居高临下地看,得和那些人在一起,说出他们的需求。”
      
        “很坦诚地聊。只是没想到那些生命经验,后来都变成电影”
        1985年,在东京的PIA杂志影展上,放映了《儿子的大玩偶》(1983)一片,讲述了三部关于60年代初期台湾尚未进入经济高速成长期之前的贫民生活的故事。这部好评如潮的作品,改编自黄春明的三部短篇小说。后来,因这部作品中的三个短篇而初次登场的三位新导演——侯孝贤、万仁、曾壮祥等人,领头引发了台湾电影的新潮流。
        在那场轰轰烈烈的“新浪潮”背后,灵魂人物就是年轻的作家吴念真。他和侯孝贤、杨德昌等大师合作,陆续写了《恋恋风尘》、《老莫的第二个春天》、《悲情城市》等75部电影剧本,透过他的作品我们能看到台湾的地方史、生活琐事和各式面孔。
        如此吴念真,自称人生的许多选择都是意外,包括电影。大学时,半工半读的他,原本在医院兼职。“上得好好的,突然有个朋友找到我,问我要不要到电影公司上班。本想拒绝,可是后来想想,再过一年,我就大学毕业了,大学毕业后,我可能会去考个会计师或其他什么的。还不如趁这剩余的一年时间,去电影公司看一看。然后我就答应了。”
        在吴念真的记忆里,台湾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很难忘的岁月”。“不管是音乐、舞蹈还是文学,都好像有一种新的力量在动,想要冲出去。各种各样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最棒的一群人都朝着一个信念努力:希望把电影做好,希望台湾电影可以让全世界都看到。”
        在那个美好的时代,吴念真碰到一些美好的人。“蔡扬名、朱延平我合作过,侯孝贤、杨德昌、许鞍华我也合作过。”
        吴念真迄今记得见侯孝贤的第一面。“当时他已拍了两部卖座的片子。有一次前辈李行找我聊电影,也叫了侯孝贤。当时聊电影,很喜欢在饭店,安静。我一进屋,看到一个‘流氓’躺在床上。头发卷卷的,穿着‘流氓鞋’,提着一个红色的包包。后来发现,这个‘流氓’讲东西很好笑。再后来,发现这个‘流氓’还很重义气。和人相处,我看重这个。”
        吴念真说,与侯孝贤在一起,工作的过程,像是聊天。聊天的过程,就是交换彼此的生命经验。“很坦诚地聊。只是没想到那些生命经验,后来都变成电影。”
        侯孝贤给吴念真讲自己父亲的故事。“他家刚搬到台湾时,他就是一个街头‘小混混’。他爸爸是公务员,回家后常不和他讲话,就自己看书、写东西。有一天侯孝贤在外打架,被别人追杀,只得躲在家里——当时爸爸已过世。他突然想,父亲坐到桌子前,有什么乐趣?从中得到什么东西?他学着父亲,也拿本书,坐在那看。看古典小说,突然发现,一晃几小时过去了。原来坐在那里的东西,是有乐趣在。”
        吴念真也给侯孝贤讲自己父亲的故事。“丧父太痛,我就一直不停地写,写各种文章悼念,用这样的方式来疗伤,后来写得多了,有人说干脆拍电影吧。我明知道侯孝贤那时候很忙,但还是先去找他,他看了看剧本,跟我说:‘自己的爸爸自己拍啦!’”
      
        杨德昌“爱电影比爱人多”
        在此度内地行之前不久,儿子给了家人一个热情的拥抱。夫人解释道:“今天,他看了《一一》了。”
        儿子一直不太愿意看杨德昌和吴念真合作的《一一》。
        拍完《一一》之后,吴念真和杨德昌就很少再见面。“《一一》的拍摄,波折非常多。有的是杨德昌性格的因素。他骂人很凶。一个服装师拿衣服给他,拿的不是他想要的就骂,那服装师问你凭什么骂我妈妈,我问候你爹娘,然后就走人。楼上居然很多人鼓掌,觉得很帅。”
        吴念真的儿子吴定谦,曾经是《一一》里高中生的人选,演了一场戏之后,吴定谦不干了。杨德昌希望吴念真去说服儿子。吴念真说,“我们家很民主,是吃饭都要表决的,不能强求他。”后来,吴定谦拒绝了。
        很久之后,儿子告诉了爸爸缘由。“有个女演员,杨德昌对她表现不满意,就在她休息时,找来另外的人,演一遍给她看,再把她解雇掉。女演员差点疯掉。”吴定谦演这个角色的小儿子。“儿子觉得她很可怜,工具一般。吴定谦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杨德昌伯伯爱电影比爱一个人多。他那时候上高中,我们总跟他讲,待人很重要。这个世界的很多事物,是因为人存在,才有意义。”
        最后一次见杨德昌,是吴念真带着儿子在餐厅吃饭时的偶遇。“他告诉我在弄一个卡通片。儿子很恭敬,叫他德昌伯伯。大家都很高兴。”不久后,杨德昌去了美国,与吴念真邮件之间联系。
        吴念真记得最后一次收到杨德昌的邮件。“平素他是一个不谈家庭、不谈私事的人。那封信,他第一次讲小孩,讲得很温暖。他说,此刻最快乐的事情,是儿子在那走,他拿着DV盯住他在看,看一个新的生命在一个新的世界尝试。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他很认真地在那描述他身边的事,也是最后一次。”
      
        凤飞飞随那个“只要努力就有希望的时代”去了
        去年,一代歌后凤飞飞香消玉殒。吴念真在博客上写道,他所记得的凤飞飞,是曾经用歌声抚慰成千上万离乡背井的年轻游子,以及那个相信“只要好好努力,我的未来就一定有希望”的单纯的年代。
        “凤飞飞,典型的乡下姑娘,长得不是特别好看,刚出道很辛苦。有的歌星,是让人痴迷的、让人产生性幻想的,凤飞飞不是。她是给人安慰的。尤其是安抚了当年成千上万背井离乡在工厂做工的女孩。”
        吴念真迄今记得朋友给自己讲过的一个故事。“在一个日本人的工厂,老板因为一名女工患了传染病,要她当晚离开。那个女生就哭。我朋友劝她,治好就来上班,就好了。她说,我上班还可以养活家里,现在不上班养自己都没办法,家里实在太糟糕了。待朋友上班回来,发现这名女工已经吊死在浴室里。那天晚上,朋友在宿舍里怎么也睡不着,就听收音机,听《B城故事》,边听边唱,突然想,会不会吵到别人,便把耳机摘掉,这才发现几乎全寝室的人都在唱。”
        拍一部讲述女工的电影《本命》,是今年吴念真最想做的事。
        “那时候,大家都想,赚钱就可以寄回家,以后在城里可以有一栋房子,有一段美好的恋情,有个太太。愿望都不大。我32岁住进第一栋自己买的房子,买的时候29岁,我的同学二十五六岁时都已经买房子了。算房价和你的薪水,那时候你感觉是有希望的。现在年轻人想买房子,可能一辈子根本买不到。爱情?没有房子,爱情常常会不确定。工作?停留在一个阶段。以前台湾人,都不怎么想我要往外去做什么。现在都想,我要不要到大陆去,我要不要到哪里去。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彷徨、不确定。现在大学生的薪水,基本上退后到14年前。老实讲,很多人看不到,到底我的前途在哪里?念了这么多书,这些书能在生计上对我有多少帮助?都很困惑。”
      
        “怎么处理自己的后事都跟儿子讲过”
        吴念真说,自己常有“压抑的愤怒”,会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忧伤,但不悲观。“我对社会还是有期待的,希望会更好。我喜欢一句话——热心度灰色人生。”
        看到家乡医院要筹款建老人医疗大楼,他帮着拍了两则公益广告,“当年穷困人家很多,矿工受伤要住院、开刀,医院让付不起医疗费的病人也可安心养病,出院时只要写字条以后慢慢还就好,当矿工的父亲以及姑姑都曾经受过这个医院的照护。”
        来上海书展之前,吴念真刚拍摄完一个关注老人骨质疏松的公益广告。“这在台湾很严重。老人自己住。当你发现爸爸妈妈身高矮了超过三厘米,常常抱怨腰酸背痛,或整个行动已经变得缓慢,要去看医生。医生说,骨质疏松造成的人的疼痛,相当于女人生小孩。”
        关注这些,在吴念真看来就是关心未来的自己。“55岁时,我和太太就探讨过‘老’这个问题。怎么处理自己的后事,我们都跟儿子讲过。太太买保险的时候,连看护险都买。我们只有一个小孩,不想成为他的负担。”
        年届六十的吴念真说,人生下来能为这个社会做什么事情很难说,但是起码不要成为别人的负担。“这是为善的第一步。”
      
      
      
      
      
  •       下山的时候,在另一处茶园遇到一位老伯伯,正在逐渐西斜的阳光下喷药,我们问他:“这些茶什么时候开始采?”“这些茶不能采了,是老茶树了,而且这里是管制区,再也不能翻种了。”“那你干吗还这么勤劳地除草、喷药?”“啊!种个不死罢了!”(《永远安静的“永安村”》)
      
      监工林振行先生指着另一位矿工说:“他七岁时,他的爸妈带他去算命,算命的人说他有戴帽子的命。以前戴帽子是当官,想不到长大却戴安全帽。”(《三峡插角里的矿坑世界》)
      
      不管什么时候,杨丰林医师口罩都不离身,连祷告的时候也一样戴着。他说口罩不只是口罩而已,工作的时候它叫口罩,平常是医生的领带,是一种职业的尊严。(《坐娃娃车的医生们》)
      
      这是一只准备明年比赛才重用的压箱宝,而现在为了村庄的面子,阿明拼了!我们跟他说:“阿明啊!这样好吗?”他有点激动地说:“没关系啦!老婆死了,还顾得家里的尿桶吗?”(《学甲镇鸽笭大赛》)
      
      安心就是外在有依靠,而内在有自信。(《和泰雅列祖列宗沟通的意大利人》)
      
      传说一旦成了信仰,真假就不重要了,相信就好,只是传说像真的一样留下来了,而真的事情有时候反而变成传说,被人遗忘了。(《大甲镇的传说与历史》)
      
      迁村也许是一种解脱,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会不会是一种记忆的剥离,一种失根的遗憾,或是原本里邻之间情感的抹煞?(《时光停止流动的港口》)
      
      或许岛上人少,彼此都没有秘密,而生活背景也都一样,讲别人的故事似乎讲的也是自己的一生。(《被遗忘的土地》)
      
      
  •     额。。。。。我刚看阮义忠的人与土地 里面还介绍封面这张照片 拍的过程讲的还很细
  •     我好像记得,我看龙应台的文章,当时也觉得台湾感觉挺好的
  •        台湾人真的很在意作为一个台湾人到底有没有很爱台湾这件事~
      
       也许是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曾经太多的苦难,也许是因为台湾的面积不大,人也不多,台湾人会认真且由衷地去发现、珍惜和赞美每一寸土地、和身边的人~
      
       记得去年环岛的时候,同行的台湾人会骄傲地向我推荐他们东部的水果是“全世界最好的”;他们会很得意的问你“大陆没有这么高的山吧?!”,虽然我很囧的想“珠穆朗姆不就在大陆么……”,但台湾人宝贝当地一草一木的那种神情还是让我很有触动的;路过一个山谷,当原住民的歌声从山谷中飘出的时候,身边的台湾人瞬间兴奋的尖叫到“厉害吧!!!没有话筒哦!!都可以唱这么大声!!!”……连“马总统”都号召年满18的台湾年轻人把骑单车环岛一周作为送给自己的成人礼。其实也许不用他号召,很多台湾人早已上路,用心将自己生活的土地“走透透”了。
      
       吴念真是一个很真的台湾人,他有细腻的情感,常能准确的感知和捕捉人间荡漾的真情,他用优美而平实的文字记录着台湾人的平常生活。他怀着浓浓的爱意绕着宝岛一路走过来,写过来,上山下海,找到的采访对象个个人生精彩。是不是那一代台湾人中有意思有故事的人都被吴念真找到了呢?当然不是。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只是讲出来未必有人听,听到的人未必会听出其中的价值,发现价值的未必会写。看过这本书,我相信吴念真只是怀着谦卑地心态,尊重他遇到的每一个,耐心倾听着他们的故事,并把自己的人生揉进别人的故事,最终坦白的一并向读者道出。这样的故事很难不感人,这样的一个人,也很难让人不喜欢。
      
       但还是觉得这本书没有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好看~毕竟这本书是由电视节目的旁白整理而成。
      
       最近还买了《一个一个人》,接下来要看一看大陆人的故事~
      
  •     沉沉地进入到海岛的腹地。
  •       我们所想到的台湾,是温暖、富饶的地域,它有很多明星,有很多会写文章的人,余光中、龙应台,三毛,简媜、吴念真。
      
      台湾一直是一个淡淡的地方,就像这本书上写的那种感觉。愤怒也是淡的,喜悦也是淡的,不过都是真实的情绪。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淡,所以每个人都像悟透人生的哲人。每一句简单的话背后都是生活中厚厚的积淀一下的沉稳。
      
      我不知道书中的台湾是现在的,还是以前的,如果是以前,那它现在改变了吗?如果是现在,我有些不敢想象。
      
      书中的小人物都住的偏,不是山村,就是海边,或是七八个人组个小村庄的小岛上。书中没有中心的灯红酒绿和万蝶齐飞,没有政客的说辞和领导的态势。大家都是一起的。大家都不富,但是都不担心。
      
      原始的风貌。黔面的泰雅人。
      
      他们都保留着原来的习俗,不曾做一点改变,甚至更为崇信。他们中有人出去了,留下老幼。有人回来了,因为家在这里。时间走得很缓慢,所有的人脸上都挂着笑容,与时间磨合地刚刚好。
      
      吴念真该是有多么喜欢台湾,爱着着台湾的一草一木,每一个人,每个人的每个动作,每个空气中的分子,每缕阳光,才能把这本书写的如此温暖。也许他爱,他原本爱,不过,在接触这些不是知识分子的普通人的时候,他变得更爱了。
      
      出去走走吧,世界精彩得让你想不到。原来的人们会想要去接触一个更加新颖和创造的世界,但是,一个质朴而原始的生活,每个人都快乐努力生活的世界,也许保留了生命最初的活力。
      
      “两个简单的字——生活”。生活是这么简单。放开了,就好了。放不开的,他们交给了神。也许我们会指摘这种生活的没有意义。
      
      不过,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一个人感赐上苍给予的一切,也许也是一种答案吧。
      
      
      
      
  •       我想这是作者吴念真在纪念着曾经镜头下的台北——台北人、台北这片土地的点点滴滴。,但这是一个老台北,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的台北也正如书上写的煤矿村的没落一样,很多台北的气息也在逐渐融合和消失。这是乎是每一个城市的必经之路。但每一个曾成长于这种环境下的人,都会对过去有怀念,就像北京也会怀念四合院,上海会怀念老上海。只是这种我们无法阻挡的变迁,多少会让人有些无奈。
      最后,我还是希望每一个城市都留下一些自己的东西,每一个城市的人都有自己的精神、
  •     臺灣之美,土地之美或是人文之美,應該是由書本所呈現的畫面去講話,而我們在旁邊靜靜的去聽,去看,去感受,微笑或傷痛。
  •       正如某台湾作者评价这本书:“这本书仿佛是一部地图,导览了繁华落尽的寂寞角落,每一篇散文,记录了每一个风华年代。曾几何时,那锣鼓喧天的小镇,如今消失殆尽,只剩一条条寂静小巷,见证岁月的流逝。”
      
      读吴念真的书,觉得他是用心在讲述一个个的故事,这些故事被过滤得不沾染一些的铜臭味,留下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性情,让人看得到希望,而不必让渡给末世情结,再恶性循环,每况愈下。台湾社会如此,大中华地区呢?为什么每天我们看到的新闻大多数是丑闻呢?
      
      吴念真说:“这辈子给我养分最多的人,跟他们的教育程度无关。有时候,知识分子反而令人讨厌。一些单纯的人的想法却会触及到你,让你发现,自己那些单纯、美好的东西早就不见了。”9月初他来重庆西西弗宣传新书的时候,特意提到说,他的朋友们大多数都是下层民众,因为他自己也是下层人。只有真正愿意亲近下层民众,才能感触到在经济迷潮中找不到方向的真性情。现在大家不都说:“能用钱摆平的,都不是问题。”
      
      吴念真笔下的人间,总让我想起王维的《桃源行》中的诗句:“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       感觉笔触要比这些人那些事差一些,还是这类文字读得多了 渐渐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呵呵 3.4分可以
      
      书摘如下:
      
      他们小心翼翼地丈量着,尽量不触及珊瑚的表面,因为他们了解一个不经意的碰撞,毁掉的可能是珊瑚几十年、几百年的生长,甚至是生命。其实不只是微孔珊瑚,绿岛的海底各式各样的珊瑚,不同形状还有色彩,在我们陌生的另外一个空间里建构一个缤纷、活力盎然的世界。
      
      
      这个晚上哈古刻的是一个卑南勇士,有一根需要好几个人才扛得动的巨大阳具,据说那是卑南族的一个传统象征。不过哈古跟我们解释说,那代表一种期待,期待卑南族的文化永远强壮有力,子孙生生不息。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深山里面有一块大石头,有一天裂开跑出来一男一女两姐弟。当他们长大后,姐姐想到传宗接代的事,她想跟从小相依为命深爱的弟弟结婚生子。但是弟弟顾忌着两人之间的血缘关系而不敢答应。于是姐姐便在自己的脸上刺青,让弟弟以为她是别人。于是族群开始繁衍、流传••
      
      关于黥面的传说,是泰雅族一个美丽而强悍的故事•••黥面本身正如同其传说,美丽的背后有着来自生命的痛苦。泰雅老人常说:如果连刺黥面的痛苦都忍受不住,那生活的痛苦怎么办•••黥面在泰雅是一种荣耀。要会打猎的男人、会织布的女人才有资格获得这样的荣耀。
      
      铜锣完成了,每一面锣的背后都会留下上千道的锤痕。每一道锤痕都是三代的经验传承和几千个日子的自我修行,但似乎这样的一种传承技艺,就必须靠一个人丁兴旺的家族来延续下去,否则就会凋零、消失了。
      
      蝴蝶妈妈要产卵的时候,通常会产在嫩叶的背面。下在叶子背面是为了避开敌人,而嫩叶则是考虑到它的小宝宝一旦孵化出来时,就有可口的食物可以吃了。
      
      在台湾已经很少有人把一个愿望摆在十年或十五年之后了,那样的成就与利益都是眼前看不见的,唯有用时间去拼斗,成功最好,即使失败也认了。台湾的可爱之处,就是还有这些傻人,有人把青春放在山上做赌注,所以在台湾海拔一千八百公尺的山上,可以看到那样令人欣喜的美丽。
      
      为了避免煤灰在坑内飞扬,一车车的煤在运走之前,都撒了水。撒了水的煤看起来是乌黑晶亮,然而出坑的旷工,一个个看起来却是乌黑而疲惫,但眼神却都显得自在。疲惫是因为平均年龄都已经是五十四岁的人了,而自在是一辈子相同的工作后,现在无力也无能改变的那种认命。
      
  •     有味,不错
  •     最好的时代只出现在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但是幸运者的勇气在于接受自己所在的时代,并且逆风而行。
  •       
      这几乎可以成为了解台湾的必读作品。
      由北及南,吴念真团队在台湾岛上一路行走,但镜头里不见广厦林立,但见一群群常常被聚光灯忽略的群体,一种种濒临失传的技艺,一位位奋斗不息的草根。
      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感天动地的情感。只有一份真情,流淌在字里行间。喜欢葫芦吞枣的人不要读此书,期待高尚神圣的台湾形象的人不要读此书。
      阅读此书,要慢,要逐字逐句,要身临其境,要洗去浮躁以体味底层台湾百姓。
      认识台湾,固然可以从地图、旅游攻略中概览,但如果要真正感知台湾,要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必然要从书中那些寻常巷陌、草根人生中体悟。
      卖茶老人、坚守的剧场人、动物园长、口足画家、矿坑世界的人们、迎神诞的人、小飞侠、捡骨师……这些陌生的人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也许不神圣,但感人至深。我们太习惯于宏大叙事,以至于有时会忘记,生活其实很平凡。一个人默默地做好一件事,一件他毕生坚持的正确的事,关乎家族信仰,关乎人生价值,这样的人生足以让人敬佩。
      关于地域历史变迁,传统文化式微,平静的文字叙述中有些许无奈,感伤。似乎作者意识到无论一小撮人如何奋力守住传统薪火,时代浪潮终会扑灭它。趁着时光还在,趁着人们还在行动,何妨用镜头、文字记录下最后的挣扎,往后哪怕它们真的消失,也不至于那么失落。
      作品不浮华,简洁的文风可看到作者的真诚。“一九九七年,秋,我们人在宜兰”这样的开头让人爱不释手。“没想到他可是当仁不让地当场臭屁起来”“有差啦”“很鸡婆”……一开始,你会受不了台湾人怎么能这么嗲,但久而久之,你会爱上这种表述,这种非常直接、饱含情感、和善亲切的台湾腔。
      好吧,这该是我写的比较没逻辑的书评了。一个个城市走,一个个人物的生活,很多感动的细节,很多难以言表的伤感……我无法罗列一条线索,清晰地串联它们。希望你们也能在慢慢的阅读中发现台湾,爱上台湾。cxy
      
  •     感动。
  •     封面居然是阮义忠的作品 这本书里有提过阮义忠吗
  •       原来,故事可以这样写;
      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读;
      原来,过去可以这样念;
      原来,现在可以这样悟;
      原来……
      
      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故作姿态的文字,只是淡淡地,默默地,潜入了你内心的深处。
      
      一篇篇小故事,一首首小段子,仿若在你耳边轻声低诉。铅华裉去,岁月寂静无声,斗转星移,剩下的,只有那段逝去的旧时光。
      
      读着读着,如同念真老师拉着我手,一步一步地走过那台北的街头,台中的山丘,彰化的田尾,云林的夜总会,高雄的港口,花莲的邮局 ,台东的郎岛村。
      
      书中的字,不再是文字,面成了一幅幅无声似有声的画卷:我来到了台北街头,吃着方先生的爆米香,喝着阿伯用水壶高冲出来的面茶,抬头张望,似乎看到了平溪的天灯,祈求愿望成真……这些陌生而又熟悉的情景,仿若在此生活了好长好长一段时间。
      
      我忘记了时间的流去,整个人已沉醉于此。一页又一页地翻开,如饿似渴。
      
      合上书本时,意犹未尽。
      
  •       吴念真,念真情。节目组在199X年走遍台湾偏远的村镇,访问了那些与世无争,秉承传统的最最朴实的台湾人民,或是农民、或是渔民、或是匠人,还原了真正的“人”的最本真的面目。
      
      想起《新周刊》那期引起台湾轰动的专题--《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我想有人味儿,恐怕是民国和共和国最大的差别之一吧。我想,大概每个GDP能在7以上的国家,包括那些所谓的金砖国家,是根本无法在经济大潮中保留本真的。而那些在我们眼里的经济低迷、失业率高企的国家,也许才是真正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在西班牙生活了三个月的同学告诉我,从未体会过那么毫不设防的人性,那种每天都能在心中激荡暖流的生活让她不愿离去。哪怕只有1个月也好,台湾,我想此生体验一下在你怀抱中生活的样子。
      
      由短文构成的真情集子,语言平实,似乎也入选了台湾小学生的语文教材。想体验简单的真,可以一读。
  •       吴导真的很会讲故事,但请一定不要一次读很多个故事。
      因为会消化不良,
      因为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主角,自己的故事
      
      以前看书喜欢看完一本再看下面一本
      现在变得随意起来,拿得起、放得下
      所以这本书很适合这样的心情来读
      
      
  •     一如既往地细腻感动~
  •       没有过多的感情渲染,却有淡淡的细节描写。
      那些在台湾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沿袭着传统的习俗,秉持着简单的道义,忙碌着每天的生活,几十年如一日,却支撑起宝岛台湾的一片天空,如面茶老人,米香老人,流浪狗的保姆等;
      有些传统技艺随着老一辈的老去而逐渐的消失,新一代却很少花那样的时间和耐力去持之以恒的专注于一件简单而平凡的事情,这样的现状让人心疼
      我想,如果是先看了视频,应该比这些文字更让自己感动。其实生活本来就挺简单的,如果活的太痛苦或纠结,那是因为自己欲望太多,患得患失。
  •       那些散落在台北大街小巷的句子粘腻的像海岛一隅的微风,不经意就将你被现实打磨到刚硬无比的心悄悄软化,我们走在路上,瞥到大楼上的那几行字——“风里有戏的味道”,再下一秒,风里就真的有了戏剧的酸甜苦辣,微妙情绪。
      
      吴念真是台湾剧作家,但下笔却一点都不绮丽,他擅长用简单而有味的句子去描摹乡土情怀,他说:“这辈子给我养分最多的人,跟他们的教育程度无关。有时候,知识分子反而令人讨厌。一些单纯的人的想法却会触及到你,让你发现,自己的那些单纯、美好的东西早就不见了。于是吴念真的“镜头”总是对准了尘世间最平凡的人,他们是你,是我,是再普通不过的人,他们每天在街头巷尾出现,他们一天一天,过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小传奇,这种传奇上不了某些人的台面,而在我们的内心,却是真正值得怀念的老故事。
      
      如温暖沿街卖的面茶老人这般的手艺人有很多很多,古时人们凭仗手艺行走人间,苦乐自知,皆为生活,以这小小的手艺成就自我,熟能生巧,不厌倦,不诉苦,一代代传承,而现代人则多浮躁,瞧不起小本经营的粗笨感,亦不觉得每日的重复劳作能带来任何人前的满足感,或许,成就感这种东西本来就与他人无关,它可以小到仅仅只是一个浇面茶的动作,也比与所谓的大企业高层“交手”来得有趣。
      
      人世无小事,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背后有多少辛酸苦辣不为人知?那个斥资百万修建私人动物园的老人家,他未曾有一刻后悔过,纵然背负了那么多无形压力,自己认定了的事情便以“一生难得几回搏”的蛮劲拼下去,或许有很多人骂他傻,可傻人总归是有些傻福的。
      
      当我们已经设定好了一堆既定价值观的时候,这些散落在台湾的平凡人身体力行的推翻了那套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所谓成功学,书中出现的人物没有一个是靠拼搏努力取得了什么业内璀璨成就或耀眼名利的佼佼者,甚至很多人都是在做“毫无前途”的傻事——那对放弃了正经工作而去收养流浪狗的夫妻,男人“妇唱夫随”,甘愿开一间不好好营业的修车铺,若是放到当下的中国,我们会耻笑还是抱臂旁观?也许每个人都会像不愿收养流浪狗的摄制组人员吧,默默敬畏,悄悄远离。
      
      关注市井与乡土的人其实不多,台湾有【汉声】杂志,大陆主持人汪涵出版过一部【有味】,而再多的东西就没人关注了,日本这些年对手工艺的回归与传承已臻狂热的程度,而在茫茫华夏大地,那些没落的手工艺语带哽咽,更多的是无可奈何的离去,坚持与手工是否还有意义?
      
      而有时候却又害怕媒体对这些事物的过度报道会不会让他们变成市侩的“风景区”,不关注则湮灭,关注了又会破坏那种生活的纯粹度,或许,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用自己的一双眼睛去悄悄发觉,静心采集,而如此“美学”亦不会真的消失,毕竟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挽救他们,令“传统”以新的方式“重生”。
      
      台湾是人文的,是温暖的,不因知识分子的高高在下,只因乡土小民的蹒跚步履,他们沿着山路一路走到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每个人都最好每个人的事,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最美好的价值观,这世界不停旋转,也不能绑架他们那一双双粗糙的大手与简单的心。
      
  •       每个小故事,都记录了一个年代,让人了解了台湾90年代的生活情景,也了解了面茶、泰雅原住民等特有产物,在故事中感受到了最本初的生活,久违的人情味和渐行渐远的单纯和美好的生活方式。怀着谦卑地心态,尊重和倾听他人的故事,也许,感动并不是困难的事。
  •     第一本讀完的繁體豎排書。一直不太習慣吳念真的文字,有點過於單純了,但又知道這是他本心的體現。另外,九十年代的台灣,離我實在遙遠了。三星半。
  •     不像白先勇笔下那些身在台北心系神州的《台北人》,吴念真看到的都是那些切切实实活在这片土地上,怀有一湾真情的人。 海很近,天很蓝,活着很难,但信念不变。
  •     最后利用图书馆藏书行动之1
  •       听吴念真娓娓叙述一个个故事,风俗、传统、传记、事件、活动……,这些,都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体会。恰一起买了新周刊的《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一书,两下一对照,彼此呼应、互为题注,妙不可言。不单单是台湾吧,所有有人的地方,就有美好的风景。那些寻常的美好,总是让人忽视。
  •       静静的雨夜,橘黄的暖光,一杯香茗,一本《台湾念真情》,老先生就坐在我对面娓娓道来了。透过朴实真切的言语与文字,我感受到扑面而来清新的泥土气息,鲜活纯真的阿公、阿伯、阿嬷,动人的美丽传说,坚强执着的那份平凡……有人说吴念真的作品很“文艺”,我却觉得他的作品比时下许多所谓的“文艺作品”要实在得多,还是真情最能打动人,那些来自“最底层”的声音、面容最能触人心弦。
  •     被《台湾念真情》的各种温暖感动。
  •       台湾,是语文课本里余光中那一首《乡愁》里饱含乡情的岛屿,还有就是眼花缭乱的台湾偶像剧。我对台湾的印象,是令人垂涎三尺的士林夜市,还有为你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诚品书店和浸透了书香的“二楼书店”。
      吴念真,这个出生在台湾知名矿区九份的文化人,以他作为电影人、作为词作者、作为作家,更加作为一个道地的台湾人的视角来解读台湾,解读这一湾浓浓的真情。
      在《念真情》中,吴念真用蘸满深情的笔描绘了另一个台湾,除去那些名声在外的东西之后,最朴实也最台湾的台湾。
      这个“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细述人间邂逅。“台湾念真情”其实是吴念真九十年代在 TVBS做的一档介绍台湾风情的节目。由北及南,他和他的团队在台湾岛上一路行走,去寻访那些几乎要逝去的台湾传统,写下这些文案,后期整理成这本令人温暖的书。腰封上所写的“熟悉而淡去的味道,热望却远离的人情\我们逝去的,在那些乡镇角落依然有迹可循”便是对这本书最好的介绍。
      吴念真在书中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这些街头巷尾平凡的人的崇敬,因为他觉得他们,才是真真正正的台湾的活力所在。他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守着那些被称为台湾根基的传统文化。卖了一辈子面茶的阿公终于要退休了,电视团队想要买下他的水壶,阿公笑着说早已经被别人连着车一起买走了,而且是个好价钱。“而且,买去的人不是要当古董,而是要继续卖面茶呢。”自然而然地就可以想见忙碌了一生的阿公可以把传统传承下去的那种高兴,那温暖的真情。“听到阿公这么说,我们心里似乎感到安慰了一些。至少,在未来的几年,在这个城市最深的夜里,我们仍然能听见那熟悉而温暖的呼唤。”这样朴素却浸满深情的文字,只有吴念真这样深爱着台湾,崇敬着这些平凡人的人才能写出吧。
      还有台北市呼唤记忆的迷香老人,新竹的泰雅部落、赛神猪的民俗,台中大甲妈祖绕境烧香时那天下一家的温情,南投的捡骨师,台北县以脚代手的口足画家,花莲快要消失的黥面工作室……这些带有台湾烙印的名字后面都是一个温情而平凡的故事。于这些故事当中,我能够真真切切地高手到那份信念与乐观。台湾之所以为台湾,不是因为那一两个有名的代表人物,而是寻常巷陌中,繁华落尽的角落里,这些苦苦驻守着台湾传统或是坚持而又努力的普通台湾人。
      “这辈子给我养分最多的是人,跟他们的教育程度无关。这时候,知识分子反而令人讨厌。一些单纯的人的想法会触及到你,让你发现,自己那些单纯、美好的东西早就不见了。”
      请循着这些单纯与美好的温情,丢掉旅游手册上官腔地叙述,跟随吴念真朴素而细致的文化描写,去懂得台湾,去理解台湾的精神与故事。
      请乘一叶扁舟,溯游这一湾真情。
      
  •        喜欢吴念真的书,喜欢他用朴实的文字记录“这些人,那些事”,让我可以更贴切地去感受生活,体味生活的五味杂陈、世间的人情冷暖。
       这本书仿佛是一部地图,导览了繁华落尽的寂寞角落,每一篇散文,记录了每一个风华年代。曾几何时,那锣鼓喧天的小镇,如今消失殆尽,只剩一条条寂静小巷,见证岁月的流逝。 ——台湾读者
       《呼唤记忆的米香老人》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爆米香情景,但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加上当时年纪小,很多细节已回忆不起来,不免有些遗憾。遗憾书中所说的再也无法实实在在地重新接触一次。
      不知在最深的夜里是否还能听到面茶老人温暖的呼唤?不知有没有人接过集福社老人的锣鼓唢呐,替他们吹吹打打?更不知《彭公案》是否还在热烈上演?经济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许多传统的技艺、文化渐渐被冷落。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护传统文化,不让历史进步留下太多的遗憾,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反七轻,保卫七股潟湖”龙山村民,回乡的望安乡东吉人,让我感受到当地人对孕育他们的故乡特有的感情。只有十三位同学、七位老师的永安小学以及具有超高保准自由的朗岛小学,让我看到的台湾的明天是充满希望的。流浪狗的保姆,天使徐小姐,“饱了别人瘦了自己”的阿婆,让我体会到台湾社会的温暖。与太阳抢时间的采芦笋妇女,跟潮汐抢时间的采蚵男人,驾驶大拖车的小飞侠,躲在门后哭给自己听的“在大地作画”的人,让我理解生活二字的份量……看书过程中林林总总的感觉,给我留下一个社会生态是健康的,是有生命力的台湾。
      
       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好好去过活,明明每天都在生活中,却在生活里留下太多的空白。为了这个那个目标,总跟自己说,以后再怎样怎样,很少花时间花心思在生活上,未能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错过了生活里太多的美好。
       看《这些人,那些事》、《台湾念真情》,吴念真帮我看到我所看不到的生活一面,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不断追问自己想过一种怎样的生活。
      
      
      
      
  •     吴念真最擅长写这种心灵鸡汤式的东西,而且好在是完全纪实性质的文章,反而要比他某些戏剧过度、煽情过度的小说来得更好,不过因为是拍摄电视系列片时的同期纪录,所以仍不免流于走马观花。
  •        忘记了哪天在哪里看见吴念真这个名字,当时也是以作者的身份出现。我想哪天找本他的书翻翻。正巧,去图书馆时图书推荐里放着好几本《台湾念真情》。
       翻目录时,看到都是地名:台北,桃园,新竹,台中……我特地打了份台湾的地图,准备“按图索骥”,对台湾有个大致地了解,不错!结果呢,错也!实则讲得是温情脉脉的,处处透露着人情味的故事。就像冷得跺脚的冬天,捧着一杯热开水,你看着开水冒出暖气,喝进去温暖全身。
       作者有句话特别让人动容:“这辈子给我养分最多的是人,跟他们的教育程度无关。有时候,知识分子反而令人讨厌。一些单纯的人的想法却会触及到你,让你发现,自己那些单纯、美好的东西早就不见了。”我想,正是作者写得是“人”的故事,并且是那些“单纯的人”,如一潭老井里澄清沉静的水,给予我种种人世间自有这种纯粹和美好存在的感动。而这些“人”,又是代表了台湾这片土地。矿工也好,泰雅人也好,海岛的居民也好,他们身上流露出当地人那种生生不息的质朴的气息。有时,也会有种文化的元素呈现。让我对台湾这片土地,有更多地期待和向往。所以看这本书时,我以为在盛夏的夜晚,坐在石头弄堂里,老爷爷吱咯吱咯地摇着蒲扇,跟我娓娓道来这些故事。
       转念一想,这书讲得是17年前的台湾啊!那现在地台湾呢?只期望那十个人的海岛还存在,那黥面文化还存在,那面茶我过去时还能尝一尝!
      
      
  •       摘自《成都日报》 作者:荆 墨
      
       著名作家吴念真的《台湾念真情》(译林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关注平民的日常生活。书中用最质朴的语言打动人心,微笑说出让人流泪的故事,带领读者寻找台湾生命力来源。
        本书是吴念真当年采访台湾各地风土人情的感悟。这里有传统的面茶技艺、黥面文化,几乎被人遗忘的东吉屿,唱歌的恒春阿妈,呼唤记忆的米香老人,台湾人的奋斗史与平常日子,还有他们的泪水、欢笑与温情,都被文字刻下了烙印。对此,吴念真在序言中写道:“这些文字是每一次的人间邂逅之后的一份笔记,说的是当下的体会与心情,十几年后重读这些滋味依然存在,但更多的是对那些地方、那些人的眷念和感激……” 吴念真描写的是台湾最质朴的寻常百姓,他们对传统的坚持,对美德的理解,能让我们更加真切地看到那些与我们渐行渐远的生活方式,理解台湾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
        有句话说“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吴念真笔下的人物,多半来自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也许是隔壁家的大叔,也许是街边摆摊的残疾夫妇,每个人都有故事。吴念真的眼睛,透亮如镜。他在《温暖沿街卖面茶的老人》里,写到一个在街边卖面茶的阿伯。阿伯退休之后,想把用了30多年的冲面茶的水壶卖了。吴念真问:可不可以卖给我们当古董?阿伯高兴地说:已经被人订走啦,而且他们不是要去当古董,而要继续卖面茶呢。吴念真用这种最原始的方式讲故事,对于故事本身,他自称为旁观者,只是把故事讲给大家听,至于感受,让读者自己去思考。
        吴念真记录的是小人物故事。在《饱了别人、瘦了自己》里,老阿婆开的自助餐厅,客人吃饭像回家一样,一切都是自己动手,自己盛饭,自己舀汤,自己算钱,吃完之后,自己收拾碗筷,顺便在水槽旁边抹一把脸,然后走人。整个过程,有人甚至连半句话都没说。四十几年来,阿婆瘦了自己,饱了一大堆人,问阿婆赚到什么?她说:“赚个心安的!”我想,这就是吴念真在书中提起的“寻找台湾生命力来源”,一个民族去追忆它曾经的美好,现在已经失去的精神生命力。
        吴念真被称为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他在祖国大陆的受追捧,当然与他“台湾全方位的文化人、创意人”这一称号背后的多栖身份有关。吴念真的被关注,体现了深入“阅读”台湾的渴望,我们不再满足于了解台湾那些符号化的地名、景致、人物,愿意从两岸相对的家国叙事角度更进一步了解台湾。在这里,熟悉而淡去的味道、热望却远离的人情,以及台湾之美、土地之美、人文之美,都经由吴念真的文字,转化为一篇篇动人的文章。他用平实的话,把台湾的每一个细节都娓娓道来。
        我想,通过吴念真的文字,通过《台湾念真情》这本书,我们会读到一个平民的台湾,读到和我们的生活并无太多不同的、实实在在的台湾。但读完之后,又总有一点点异于寻常的、让人浮想的触动在里面,回味无穷。
      
      
      
      
      
  •       吴念真笔下的台湾,温情,质朴。
      与过往对台湾的印象截然不同,这里不喧嚣,不躁动。
      读着读着,莫名感动。
      很想看看吴念真笔下的人和物,很想认识他笔下的台湾。
      喜欢吴念真的文字,喜欢这样温情的台湾。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