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老房子-祝勇文化笔记

出版社:辽宁教育
出版日期:2006-8
ISBN:9787538277814
作者:祝勇
页数:211页

作者简介

对于一个城市的认识应当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上展开。进人城市的空间不是难事,而进入城市的时间则并不容易。因为时间始终在逃逸,我们只能看到“现在”,时间的来路和去处,则都隐在黑暗中。而所谓的“现在”,只是一个抽象概念,无法度量它的长度——是一秒钟,一分钟,还是一小时7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是抽象的、时时更换的、不稳定的,而“过去”则是永久的和具体的,像一个巨大的仓库,所有消逝的事物都将在“过去”聚集。
  所以,在我看来,所有的城市都是属于过去的——一分钟以前的“过去”,或者一耳年以前的“过去”。时间没有起始点,干是,我们回顾的口光可以无限延长。一座城市为我们的视线提供了奔跑的场所。视线延伸得越长,说明我们对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想象越是复杂和生动。空间是时间的容器,消失的时间将在城市的空间中留有痕迹。所以,时间和空间可以合二为一。从理论上讲,通过对城市空间的阅读,应该同时完成对城市时间的阅读。


 再见老房子-祝勇文化笔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一眼就看上了这本书,是因为自己刚刚搬家满一年,从老房子里搬出来。虽然房子是居民自建的,没有什么历史价值,但它足够老,父亲从出生就住在这里;它对我们来说是无价的,每一个居民过往的生命就在其中。听过这样一句话:故宫给钱就敢拆。这话好像说得也不是太邪乎。每每穿过满目疮痍的拆迁现场,或者已经矗立起高楼大厦的某个商业中心,心中不免冒出一句话:他们会遭到报应的。书中说老屋都是木材精密配合,彼此呼应着抗击着人生的风雨。如果大城市里少些高楼大厦,如果大部分人还是住在老屋里,汶川地震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损失?纯属瞎想。反正人类如此肆无忌弹地现代化,总要负出代价。
  •     祝勇的书都很漂亮,只是和漂亮的形式相比就少了一些精彩的内容。其实这本书里面的文章写得都很不错,只是那些照片和这些文章并不能互相对应,也就是说仅仅这些文字出本书有点太单薄,于是就添加了很多很多照片,就这样拼接出了这本书。以前也看过祝勇的书,基本上也是这个毛病,要不怎么能这么高产呢,几年就写出来那么多本书。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地,到处都在拆除老房子。虽然说很多年以后,一定会为此而感到后悔,但是现在政府和开放商已经乘上了GDP的快车,飞奔而去,谁都下不来了。盖房子,肯定要拆,谁挡住拆迁,就是挡住很多人的财路,那是要出人命的。只可惜那些经历了那么多年风雨岁月的老房子,在中国富裕以后却走向了生命的终点。作者走的地方很多,从北到南,几乎跨越了全国。北京:走投无路的胡同;上海:欲望的旗帜;天津:夜与昼;西安:被篡改的地图;成都:顽强的欢乐;广州:看不见的西关;昆明:最后的顺成街;海口:全球化的悖论。别的地方有老房子不意外,让我没想到的是海口,在感觉和印象中,海口似乎是一个新兴的城市,看了照片才知道,海口竟然有那么多老式的洋房,可是当我知道的时候,也许他们已经不存在了。还有天津,去过很多次北京却一次也没去过天津,看到天津那么多西式的小洋楼被拆除,心里只有震惊!那不是一栋两栋,也不是十栋八栋,而是一百栋两百栋,都拆了!呵呵!中国可真大方啊!中国的历史悠久,这些个才一百年左右的房子算不得什么,要是放在另一个地方,另一个国家,都会当成宝贝一样的房子,在中国却被当成破烂,一拆了事。中国就是牛啊!当第一次看到这些房子被拆除的时候,你的心情是痛心,当一次又一次看到以后,你就会麻木。如果你认为中国人不懂得那些房子的珍贵,那就错了,其实问题出在拆迁带来的巨大利益上面,尤其是这些利益都是和具体的某个人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谁都挡不住那种疯狂的拆迁。当利润超过百分之一百的时候一切都变得疯狂了起来。
  •     之所以给这本书3星,是因为那些照片,那种忧伤这本书没有给我如《旧宫殿》一样的快乐阅读,带给我的仅仅是一种深深的忧伤,一种失去我们的往昔的忧伤。全书的每一个页面都显示着我们追求的现代化的力量----推土机的力量,“拆”字的力量,使这种忧伤更显渺小,更显无力。不管是北京走投无路的胡同,还是上海石库门的消逝,不管是夜晚解放北路的天津,还是被篡改地图的西安,成都废墟上顽强的欢乐,广州已经看不见的西关,昆明最后的顺成街,海口面临全球化的老城,在我阅读本书的时刻,它们,那些在书里废墟化的老房子,毫无疑问已经变成了GDP,不复存在我们的历史自上世纪50年代慢慢地消逝,到上世纪末以加速度的冲刺终于消失贻尽。仅仅变为书本上的词语、地图上的地名,难以解读,难以想象了看着海口老城旧房子上的“XXXXX万岁”,“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感觉真是妙不可言书中大量的图片没有任何说明,关于照片的故事也就消失了一切都在消逝,我们也在消逝中

精彩短评 (总计45条)

  •     图片可看,文字重复度较高。
  •     很好的记忆历程~
  •       在寻找一个现代化的目的地,却行驶在一个断了层的时间轨道.
      其实无须用历史人物来赋予老房子的更多的价值,时间本就是最强大的力量.
  •     拆拆拆拆拆拆
  •       标题很直接地告诉你,这本书讲述了怎样的故事。用作者的话说,这是一本朴实而忧伤的记录大片。四五年前完成的书,在当今越来越热的拆迁大背景下,用一种文化的角度去审视,去品味那段历史的尘埃。
  •     潮人。。。
  •     我的童年回忆
  •     老房子,消逝的历史的最后印记,却也抵挡不了城市发展的进程。
  •         在我的家乡江西黎川,一排的老屋是人民路的风景,材料基本是竹片、木板还有黄泥。外婆家就在这样的老街上。放学时遇上下雨,在这一排的老屋下可以不撑伞、和同学们勾肩搭背地缓缓而行。这些老屋基本都是民国乃至明清时代的遗存。
      
        记得那时候在屋里可以沿着外婆家的梯子爬上二楼甚至爬到屋顶。在屋顶上可以拿根竹竿摆个孙猴子的动作,也可以呆呆地看着前面一大片的瓦顶。那时候的心境和那时候的屋顶风景,现在是再也不会有了。
      
        中学时代曾经一度很希望这排老屋全部被拆,让新式的小楼替代这些在我眼中破败落后的老屋。我小学时上学的课堂就在这条路上,那是曾经的革命战争时期闽赣省委的办公地,巨大的院子、需要两个孩子才能合抱过来的柱子。还有正中一个大大的讲台,方志纯、周恩来等革命伟人都曾经在上面讲演过。更不用说学校出门必经的一个小巷四周共产党、国民党乃至日伪的各种标语……在一个晚上,这个见证中国历史的老院子就作为商业用地被拆毁了,以至于我没有来得及去看它最后一眼。尽管之前它曾经挂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
      
        小学校大院子的拆迁让我伤心和困惑。来到北京后,大栅栏一度成为我混迹的地方,因为离我住的珠市口不远。那时候对于北京胡同以及四合院的概念和情感并不是很深。但几年之间,大大的拆字遍布大栅栏,这更让我迷茫和困惑。读了关于梁思成先生的书《城记》,心中那种关于老屋拆迁的迷茫与困惑变成一种难以言表的绞痛。
      
        周末,从书架上拿起祝勇的《再见,老房子》,一个晚上读完,从心里产生一种共鸣感。同时也觉得,能在书籍中这样完全直白地表述对于老房拆迁的痛恨与失落的文人,像祝勇一样的,不多了。尽管我们知道,对于文人而言,文字更多的只是唤起共鸣或者缅怀的一种方式,大多不能起到绝对的作用。
      
        祝勇和美国漂亮的女摄影师KIM一共探访了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成都、广州、昆明和海口的老房子,这些老房子的现状基本上分为三类:已经拆迁、正在拆迁和即将拆迁。最苦涩的一章是关于广州“看不见的西关”。
      
        KIM说她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住在这样的老房子里。而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有人对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如此痛恨。而中国老房子的结构构件,其实往往科学而含蓄,并不像我们想像中的那样落后而破旧衰败。
      
        祝勇说“文物部门成为老房子的最大敌人,这是我们经常遭遇的黑色幽默。而普通居民,才成为老房子的守卫者”、“破坏者义正辞严,他们有一万条理由消灭这些古老的事物。他们的恶性并非因为他们天生凶恶,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理论信以为真”。全球化和现代化的目标,让我们急功近利,贪婪地去剥夺任何可以带来现成经济利益的资源遗存。大栅栏年代久远的老建筑并非危房,似乎也要被拆迁了,哪怕个别上面还带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
      
        又想起了上次在成都,乔同学推荐我去宽窄巷子看看,昔日的老宅院被拆迁得没有剩下多少,只有孤零零的一些遗骸在面对着那些不伦不类的仿古新建筑。巷子里一位老人主动搭话带我细致地逛了逛,我却不忍走进那些崭新无比的“新古建”。废墟上的成都人依旧逍遥,享受着老巷里最后的快乐,麻将桌依旧,只是被冉云飞比作“成都最后的孤儿”的宽窄巷子,已经几乎要彻底尸骨无存了。
      
        祝勇和KIM陪同瑞士的苏黎世市长托马斯先生去参观正在拆迁的昆明顺成街时,托马斯市长到达现场的第一句话是“It's terrible!”,也就是“太恐怖了”。我以前以为老屋的拆迁只在北京、成都这样的古城热闹进行,没有想到貌似现代化的昆明其实以前却是古客栈林立。据说从一百年前的照片看昆明,那时候的昆明在某些方面比现在的丽江更为气派和精致,更集中了古代中国世界能够传到边地的一切建筑精华……
      
        我相信,有一天,江西黎川那些老房子也将伴随儿时的记忆一起消逝。那些老屋下的雨伞、半夜如精灵一般飞舞在屋檐下的蝙蝠、童年的唧唧喳喳,都将随老房子一道,不再存在。再见,老房子……还真的能再见么?!
      
        还是用祝勇的话来结尾吧:差不多所有的老房子都已下落不明,那些栖息在梁枋间的麒麟仙鹤、飞禽走兽已经树倒猢狲散,春兰秋菊、茶树梨花也不知去向。那些精美绝伦的房屋仿佛一颗颗牙齿被拔掉了,我们此刻所能见到的仅仅是血肉模糊的牙床。一座三十层的庞然大物将取代原来的老房子,我相信它会成为一颗巨大的假牙,以包金嵌银的方式宣告并且炫耀它的胜利。
      
      
        (附:该书在线阅读地址:http://lz.book.sohu.com/serialize-id-5690.html)
      
  •       一眼就看上了这本书,是因为自己刚刚搬家满一年,从老房子里搬出来。虽然房子是居民自建的,没有什么历史价值,但它足够老,父亲从出生就住在这里;它对我们来说是无价的,每一个居民过往的生命就在其中。听过这样一句话:故宫给钱就敢拆。这话好像说得也不是太邪乎。每每穿过满目疮痍的拆迁现场,或者已经矗立起高楼大厦的某个商业中心,心中不免冒出一句话:他们会遭到报应的。书中说老屋都是木材精密配合,彼此呼应着抗击着人生的风雨。如果大城市里少些高楼大厦,如果大部分人还是住在老屋里,汶川地震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损失?纯属瞎想。反正人类如此肆无忌弹地现代化,总要负出代价。
  •     中国老房子的纪录 看了就想出去看看那些房子和房子的历史
  •     他的文字里有一切.
  •     似乎是一两年前看的书,只觉温情沧桑而无奈。
  •     城市高楼拔地而起,千人一面。老房子永远值得守候。
  •     一点一点消失的不是物性
  •     致老房子的悼词。
  •     关于既有建筑保护与城市飞跃发展的博弈
  •        一件物体只要积年累月,只要同人发生关系,就有了他自己的回忆。即使孤独存在,也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将一些东西咀嚼、消化、合而为一。
       小时候学习书法的地方,妈妈说以前住过这儿,就从那个细细长长的走廊进去右拐就到家了。以前的人家大家都彼此熟络,各家小孩总是在学前饭后在那些堆满杂物的走廊里疯来跑去。妈妈说,现在的河沟以前清澈见底,对于孩子来说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条小河了。夏天,要么在水里玩到浑身湿透,要么脱掉鞋子玩起“跳大河”的游戏比试胆量。大人眼中在两岸间跳来跳去的无聊举动,却能让孩子们在炎炎夏日也毫不吝啬地挥洒汗水酣快淋漓。妈妈说,上学的时候有条“小路”,小路一般都认为是捷径,而这却是孩子们为了延长玩耍时间晚回家的“蜿蜒曲径”。当时这些房子还在,虽然不再生活在这,那些过往对于妈妈来说却也历历在目,现在这些房子都拆掉了,恐怕再走到这时已难以指认出当初熟稔的一切。那些流动的回忆也因缺乏联想而空洞洞。
       《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最后那个故事——“百花深处”。那个要找搬家公司在一片废墟上大动干戈的疯人不过是执着于对过去老房子浓得化不开的痴。他欣喜若狂地给搬家工人说,“这就是我家的院子,你看那树长得多好。”他一面顾着前面的人一面回过头来说,“小心那木头箱子,可有年头了,祖传的。”当那“装模作样”的搬家工人不小心摔了一跤时,他一下子就坐地上哭了,因为那青花瓷的花瓶给拆了。看到这时没有人会再觉得这是一场闹剧,大家都努力地从阵阵微风中嗅出彼时的花香,伴随的是一种流失的心痛,就像用手掬一捧清水,实实在在的碰到了,却没有办法持有。
       不是要矫情地给每件事物都强加上一段回忆,只是希望一眼看到就能明辨出并且会心一笑——这就是他。不要到最后,我们只能用一些最概括的词语描述这个世界。把我们庇护住充满各种情愫的建筑物只被称作房子;北京、上海这些本一提到名字就能在头脑里展开铺天盖地联想的地方通通只是城市;无论从哪一方面都有明显区分的地域却要在我们的记忆中连成一体,他们都只被叫作国家。真的到了语义简单的一天,恐怕反而承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直接明晓。当外界不能再被标签时,即使保存着自身完好的独立性,也是一种残缺。
       留下一些带有古旧回忆显得滞重的东西也是为了放慢盲目忙碌得不知所措的脚步。这一个只需复制黏贴的时代,人的心绪是急躁的,行动是匆忙而混乱的,最后的结果是无解的。在一阵胡乱叱咤风云之后,只有双脚发软的虚脱感。我们都成了抽骨脱水的鱿鱼干,薄薄一片,挂在绳子上无力的晃来荡去,间或温润潮湿,自己也能尝到那份咸涩。
  •     诗人。。。
  •     好像是一本影集
  •     还好。
  •       很偶然的机会读到这本书,可能它在手机上已经存了很长时间,我已经忘了具体是在什么时候下载的。每次读书的时候,总要把自己扔进故事里或者某些场景里,以求能尽量的找到某些缺失的感觉。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产物。当某些事物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在尘世里失去了踪迹,我们开始怀念。怀念关于它的一切。而当它还存在,我们却一直忽略了它的存在。当一幢幢的新式楼房拔地而起,那些老房子渐渐无处藏身。地表的固定面积决定了建筑新陈代谢的走向。老房子在推土机的轰隆作响里倒下了自己曾经伟岸挺拔的身躯。它们像是一个完成历史使命的巨人一样让我们开始怀念。作者在城市间游走,只为寻找一些旧日的痕迹。大城市里日新月异的速度让人的脚步开始变得缓慢。我们只能站在一堆废墟上想象逝去的盛况。
      不过,不是只有大城市才真正的代表了曾经的建筑风格。只着眼于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似乎有点太过狭窄。也可能作者的意图是为了突出怀念和曾经。在大城市里新旧的对比比较明显。如果真要寻找一些古迹,何不去一些中小城市走动?可能说这句话为时已晚,中小城市已经从蠢蠢欲动走到了明目张胆。
      读书的过程中,我开始想自己曾经见过的老房子。越来越清晰的记忆里分明出现的是儿时的记忆。
      那是一座低矮的土坯房。房屋的地基部分有少量的青砖,大概能有半米的高度,长满青苔。青砖网上是土坯的墙。经历了风霜雨水的冲刷有斑驳的痕迹。房顶是码放整齐而紧密的麦秸。它没有了刚坯上去时候的金黄,黑漆漆的一片。木制的格子窗户,没有玻璃。年底新换的白色窗户纸有些发黄,落了灰尘。
      屋子的背后是一片小小的园子。长满了杂草还有一颗古老的榆树。每年春天的时候带着对杂草出现莫名生物的恐惧战战兢兢的爬到树上去摘榆钱吃。稍微带点甜味的榆钱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相当于可口的零食。
      院子里记忆最深的是一口老井。人工挖据的。井口没砌。被雨水冲刷的井口日渐宽大。从井口望下去黑洞洞的一片。只有在有月亮的夜里才能看见明晃晃的月影浮在水面上。那里是爹娘给我规定的禁地。还有一盘硕大的磨盘。一个巨大的石碾子。自从村子里开始有了磨房之后它就已经被废弃。低矮的磨盘下,我能想起的是自己弄水活泥捏出一个个不成样子的东西。它们曾经被赋予了很神圣的含义。
      最值得怀念大概就是门口的那颗枣树。每年从枣树开花开始的盼望直到秋天望着光秃秃的树干上的疙瘩突兀才结束。枣子开始长成就坐在大门口望着,生怕有谁家的孩子提前享用了自己的美味。
      老房子的废弃是因为6岁年的夏天,最左边的一间房子因为下雨塌了半边。最后一次去老房子看见院子里丛生的杂草,井口长出一颗梧桐树的新枝。
      06年底在济南,在公交车上看见一片古老的砖墙,上面盖有刻着花纹的墙头砖和枯萎的爬藤植物。没有相机,我只能用自己的脑袋来记住这些可能逝去的风景。
      07年秋天去青岛,走过八大关。幽静的老别墅。带着铁锈破了玻璃的窗户。斑斓破旧的墙壁。落完叶子的桃树。绿的黑黝黝的松树。这里一片静寂。
      一月份在北京的时候,从王府井书店开始走步行,到三联书店,沿着美术馆东街一直到张自忠路,再到北新桥附近的等待戈多,然后到雍和宫。一路七绕八绕的,曾经看见过不少胡同的名字,却不曾经想到过这里原来曾经是一片古色古香。
      我不知道我记忆里还存在的老房子能坚持多久,我不知道他们如果消失之后我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怀念它,我不知道它们曾经代表着什么,我不知道它们的未来是泯灭还是永垂不朽。可是我知道,它们在我的眼前出现,并且刻下了永恒的划痕。
      
  •     逝去的在回忆里总值得人们长久怀念
  •     主题的单一性让他看起来有些陈词滥调
  •     可以
  •       之所以给这本书3星,是因为那些照片,那种忧伤
      这本书没有给我如《旧宫殿》一样的快乐阅读,带给我的仅仅是一种深深的忧伤,一种失去我们的往昔的忧伤。
      全书的每一个页面都显示着我们追求的现代化的力量----推土机的力量,“拆”字的力量,使这种忧伤更显渺小,更显无力。
      不管是北京走投无路的胡同,还是上海石库门的消逝,不管是夜晚解放北路的天津,还是被篡改地图的西安,成都废墟上顽强的欢乐,广州已经看不见的西关,昆明最后的顺成街,海口面临全球化的老城,在我阅读本书的时刻,它们,那些在书里废墟化的老房子,毫无疑问已经变成了GDP,不复存在
      我们的历史自上世纪50年代慢慢地消逝,到上世纪末以加速度的冲刺终于消失贻尽。仅仅变为书本上的词语、地图上的地名,难以解读,难以想象了
      看着海口老城旧房子上的“XXXXX万岁”,“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书中大量的图片没有任何说明,关于照片的故事也就消失了
      一切都在消逝,我们也在消逝中
  •     嗯,老房子。。
  •     读着令人无限【怅然】的作品。祝勇扎实的在编辑部锻炼的文字一直是他的亮点。
  •     他的文笔过于浮华 冗长 实质性真的介绍老房子的内容太少
  •     千人一面,千城一面,你们用未来毁掉过去,怎么还我童年!
  •     祝勇的系列书籍中最精彩的一本!
  •      当第一次看到这些房子被拆除的时候,你的心情是痛心,当一次又一次看到以后,你就会麻木。
  •     差不多所有的老房子都已下落不明
  •     唉,横向对比,纵向对比,一比吓一跳。
  •     照片与文字实在莫名其妙,这就是一个文人的呻吟吧
  •     恩说实话我觉得你说的对很对非常对
  •     没有人关心它们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情怀。
  •       
       祝勇的书都很漂亮,只是和漂亮的形式相比就少了一些精彩的内容。其实这本书里面的文章写得都很不错,只是那些照片和这些文章并不能互相对应,也就是说仅仅这些文字出本书有点太单薄,于是就添加了很多很多照片,就这样拼接出了这本书。以前也看过祝勇的书,基本上也是这个毛病,要不怎么能这么高产呢,几年就写出来那么多本书。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地,到处都在拆除老房子。虽然说很多年以后,一定会为此而感到后悔,但是现在政府和开放商已经乘上了GDP的快车,飞奔而去,谁都下不来了。盖房子,肯定要拆,谁挡住拆迁,就是挡住很多人的财路,那是要出人命的。只可惜那些经历了那么多年风雨岁月的老房子,在中国富裕以后却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作者走的地方很多,从北到南,几乎跨越了全国。北京:走投无路的胡同;上海:欲望的旗帜;天津:夜与昼;西安:被篡改的地图;成都:顽强的欢乐;广州:看不见的西关;昆明:最后的顺成街;海口:全球化的悖论。别的地方有老房子不意外,让我没想到的是海口,在感觉和印象中,海口似乎是一个新兴的城市,看了照片才知道,海口竟然有那么多老式的洋房,可是当我知道的时候,也许他们已经不存在了。
      
       还有天津,去过很多次北京却一次也没去过天津,看到天津那么多西式的小洋楼被拆除,心里只有震惊!那不是一栋两栋,也不是十栋八栋,而是一百栋两百栋,都拆了!呵呵!中国可真大方啊!中国的历史悠久,这些个才一百年左右的房子算不得什么,要是放在另一个地方,另一个国家,都会当成宝贝一样的房子,在中国却被当成破烂,一拆了事。中国就是牛啊!
      
       当第一次看到这些房子被拆除的时候,你的心情是痛心,当一次又一次看到以后,你就会麻木。如果你认为中国人不懂得那些房子的珍贵,那就错了,其实问题出在拆迁带来的巨大利益上面,尤其是这些利益都是和具体的某个人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谁都挡不住那种疯狂的拆迁。当利润超过百分之一百的时候一切都变得疯狂了起来。
      
      
      
  •       我知道古旧的文物是很有价值的,开始也的确是抱着欣赏和惋惜的态度去看这本书的,但是看着看着,就觉得不对了
      不敢苟同作者一味的怀旧,尤其似乎专门在市区里面找写着“拆”字的房子,而且带着老外,文字里透漏着别有用心。
      
  •     老房子的挣扎
  •     悲哀啊悲哀
  •     目力所及,都是一片除旧布新的景象。承载着我们童年回忆的老房子,它们的消失,似乎已经是必然。我保希望,我们家的老房子,能保留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     是个值得细读的书,对以往有情结的人很适合去读。
  •     这本书让我见识了祝勇
  •     买来一直没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