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精要

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7811157383
作者:李银河
页数:194页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社会学导师  一、孔德  社会学界一般都承认孔德为“社会学之父”,因为他首先使用了“社会学”这一用语,而且他的一些社会学思想到今天看仍是有价值的。  孔德一生写过两部主要著作,前期的一部是《实证哲学教程》,后期的一部是《实证主义政治体系》,这两部著作是他一生两个阶段的标志。一般认为他在第二阶段的思想著述质量不如第一阶段,因为两部著作风格迥异,第一部著作立论严谨,以理服人;而第二部著作却过于散漫,似乎要以情感人。最激烈的看法甚至指其第二部著作为疯狂的产物,因为他确实进过精神病院,亦曾自杀未遂。比较含蓄的评价是,他写第二部书时正沉醉于对瓦丝(Clothide de Vaux)的热恋之中,由于长期受到压抑的感情的迸发,他显得感情超过理智,如他在书中提出男性应膜拜女性,因为女性的温柔的同情心比男性的坚硬的理智更能治愈社会的创伤。有人不同意上述看法,认为孔德一生是前后一致的,第一阶段的实际严谨的著述风格是用以防止人们对其学说作出神秘的解释;而第二阶段则是他的感觉、他的爱、他的精神的坦直叙述,正符合他一向倡导的科学要作道义的仆人的精神。  (一)三阶段论  孔德的三阶段论是他对社会学理论最主要的贡献。他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的起首宣称:“我确信我已经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基于如下事实:我们迄今所知道的一切基本概念、我们知识的所有分支无不经历如下三个理论阶段:神学的或想象的阶段;玄学的或抽象的阶段;以及科学的或实证的阶段。”三阶段论是孔德思想的主线,贯穿在他对其他许多事物的论述之中。从社会发展的序列看,神学阶段是起始,科学阶段是终结,玄学阶段是过渡阶段。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过程看,在神学阶段人们注重对人的本性的研究,追求绝对真理,相信超自然的造物、动因;在玄学阶段,超自然的造物被“抽象的力量”所取代;在科学的阶段,人们得承认不可能得到绝对真理,不再追寻宇宙的本源和命运及对一切现象的终极解释,而是去发现客观现象的实际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在对神的看法上,在第一阶段,人们相信宇宙间有多个神灵;在第二阶段,自然被视为唯一的、伟大的、综合的实体及一切现象的本源;在第三阶段,人们致力于对一切可观察到的干差万别的现象的研究,从大量现象中概括出一个个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即是其中一例。从研究的方法上看,神学阶段是想象的,玄学阶段是抽象的,而科学阶段是实证的。从社会组织形式上看,神学阶段的社会组织是军事型的;玄学阶段是法律型的;科学阶段是工业型的。从意识形态上看,神学阶段强调纪律,玄学阶段强调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支持,科学阶段提倡科学知识,强调实验的知识而不是教条。从一个社会与外界世界的关系上看,神学阶段强调征服其他社会,科学阶段强调征服自然,玄学阶段则介于二者之间。从社会的基本单位来看,神学阶段的主要社会单位是家庭,玄学阶段是国家,科学阶段是全人类。甚至个人的成长过程也可以由三阶段论来说明:儿童期属于神学阶段,青年期属于玄学阶段,成年期属于科学阶段。孔德认为,这三个阶段的过渡具有普遍陛逐渐下降、复杂性逐渐上升的特点。前述的各种特征在每一阶段都并非纯粹而是以其中一种占主导地位。换言之,在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其他阶段的某些特征也可能出现,但是那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压过了属于其他两阶段的特征。  但凡理论,漂亮则不准确,准确则不漂亮。经典作家们的理论往往失之于漂亮而不准确。孔德的三阶段论看上去非常规整,甚至给人们可与建筑上的结构美相媲美的印象,但是仔细推敲起来却可发现破绽。其中尤以将个人的成长过程比附于三阶段最难以服人。人在儿童期心中一片混沌,难免对世事有神秘感;青春期多性喜冥想,充满抽象热情;到了成年期则自然趋向于科学、实证。此论初看差强人意,但如何解释许多人成年之后仍笃信神明、至死不渝?再如,科学阶段社会将以全人类而不是家庭、国家为基本单位的说法似乎也缺少根据。在玄学阶段,以家庭为社会之基本单位为什么或怎样就演变为以国家为基本单位也缺乏说明。尽管有种种缺失,孔德的三阶段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概括方法确是有创见的,也比较能够自圆其说。特别深刻和具启发性的是其中关于人类对世界认识过程的描述。一切宗教的、信奉超自然力量的世界观总是试图解释一切,动辄给出绝对真理;而现代科学的方法往往是仅对某一特定范围内的现象作出解释,描述其中规律,并承认其真理性是相对的。孔德给我们提示了如此看待人类知识发展过程的视角,堪称一大贡献。  (二)科学分层  孔德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科学的分层。他在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上将学科从下至上分为五层。最低一层为天文学,然后依次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最高一层是社会学。分层的原则有三:(1)概括性;(2)复杂性;(3)依赖性。他指出,随着科学层次的升高,概括性呈下降趋势,而复杂性和对其他学科的依赖性呈上升趋势。  孔德认为,天文学属于概括性最高、复杂性最低、又最独立于其他知识的学科,而它又是唯一摆脱了神学和玄学阶段的直接间接影响的学科。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比天文学要复杂,而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离解释其对象的完美境界也比天文学要差些。依此类推,从化学、生物学到社会学,研究对象一个比一个复杂,其作为一门科学的完美程度则越来越差。处在最低一层的天文学所研究的现象最一般、最简单、最抽象、最远离人类,影响到其他各学科所研究的现象,而不受其影响。反之,处在最高一层的社会学所研究的对象最特殊、最复杂、最具体、最接近人类,并或多或少依赖于前面的所有四个学科的研究对象而对其不能产生什么影响。由此可知,某一现象越一般、越简单、越抽象,它对其他现象的依赖程度就越低,人对它的知识就越确切、越完整;反之亦然。譬如我们对有机体的知识就远不如对无机体的知识来得确实和系统。按照这种科学分层逻辑,孔德宣称社会学是一切科学之首(女皇),社会学家是他的乌托邦的精神领袖,新秩序的指导者。  撇开孔德所处时代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不谈,仅就其科学分层的原则而论也是有许多缺点的。最大的缺失在于这种分层原则的直观性。直观地看,社会学研究的现象似乎比天文学研究的现象要复杂,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也确实比天文学的完美程度要差得多;但如果换一角度来看,究竟人对宇宙起源的知识更确切更完整还是对某一社会组织某一社会运动的兴衰的知识更确切更完整呢?显然是后者。说天文学研究的现象比物理、化学、生物的现象简单得多也是一种过于直观的说法。现代天文学家绝不承认自己的研究对象比化学家要简单。依赖性原则的问题更加严重。按照孔德的逻辑,天文现象只影响其他四种现象不受其他四种现象影响;物理现象影响化学、生物、社会三种现象不受天文以外的三种现象影响;化学现象影响生物、社会两种现象不受天文、物理以外两种现象影响;生物现象影响社会现象受天文、物理、化学现象影响;社会现象受其他四种现象影响但对它们没有任何影响。这一理论再次失之于漂亮而不准确。科学发展到今天,人已能制造出生命现象,以及由于人们活动造成一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增加导致全球温度上升等现象不能不说是高层次对低层次现象的影响。据此,高层次现象只受低层次的现象影响而对之无影响的立论便不能成立了。  (三)实证主义  孔德解释他能使用的实证主义一词包含七种含义:(1)真实的;(2)有用的;(3)确定的;(4)精确的;(5)有机的;(6)相关的;(7)仁慈的。真实的和有用的是实证主义的基本条件;确定的和精确的是实证主义的智力特征;有机的和相关的是实证主义的社会特征,而仁慈的是以上六项的道义本源。孔德将其实用主义区别于无神论、唯物主义、宿命论和乐观主义。他指出,无神论像神学一样企图破解宇宙的不可解之谜;唯物主义企图使低层次的科学统治高层次的科学;实证主义也不同于宿命论,因为它主张外部的秩序是可以改变的;而乐观主义更接近神学远离实证主义,因为实证主义对一切历史事实作相对的评价而不像乐观主义那样认为它们有绝对的意义。孔德还运用他的实证主义方法对人的灵魂作过系统的研究(如图1-1,见下页)。  虽然孔德的实证主义与现代实证主义哲学天差地别,但是他以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具体分析向崇信超自然力的神学挑战的精神却与现代实证主义有相似之处。他对人的灵魂与大脑功能的分析即是一例。虽然这种分析带有他那一时代的学者们所共有的想象力过丰和过分大胆以至于武断的特点,但是这种用对常人的经验的分析综合来研究“灵魂”和“大脑功能”的做法总比将灵魂诉诸超自然力的神学要前进了一步。现代心理学、社会学仍然在做类似的事情,只是比孔德时代严谨得多、又精细得多了。

内容概要

李银河,1952年生于北京,山西大学历史系学士,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银河是当代中国最富社会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主要研究领域是妇女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性别研究、性社会学。她的许多理论对中国社会学的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社会学导师
一、孔德
二、斯宾塞
三、涂尔干
四、韦伯
五、西麦尔
六、帕累托
七、库利
八、马克思
第二部分 社会学名著
一、韦伯伦的《有闲阶级论》
二、萨姆纳的《习俗》
三、曼海姆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四、弗罗姆的《逃避自由》
五、阿多诺的《权威人格》
六、瑞斯曼的《孤独的人群》
七、达伦道夫的《工业社会中的阶级与阶级冲突》
八、贝尔的《意识形态的终结》
九、柯林斯的《证书社会》
第三部分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
一、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及其分类
二、社会学的定性与定量方法

作者简介

《社会学精要》介绍了社会学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八位代表人物,九部经典著作,讨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学精要》是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期间(1982-1988)撰写的一部旧作。当时,我刚刚从历史专业转到社会学,对与社会学有关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所以这是一部刚刚接触社会学的人的充满探索新领域的热情的试笔之作。对于同样刚刚涉入社会学领域的人们,这部书对他们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人物和名著、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或许会有一些帮助。”

图书封面


 社会学精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社会学SOCIOLOGY来源于拉丁文“社会”和希腊文“言论、学说”的结合,简而言之,是关于社会的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和人类行为,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规范社会的功能。初次接触社会学是和老本行有瓜葛的“城市社会学”,遇到了韦伯和他的社会分层理论,芝加哥学派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兴之未尽,随便乱翻书,遇到了这本《社会学精要》。不可否认这是一本科普读物,作者将自19世纪30年代社会学创始后卷帙浩繁的相关著作进行梳理,提炼了基本内涵和核心观点,同时将理论和社会现实尤其是中国现当代的社会现实两相对照,饶有深意。阅读后虽不乏走马观花之感,却也对经典作家和特色名著有了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它既适合爱好者,也适合行业内想要迅速梳理知识框架的人(虽然成书于80年代)。作者关于社会学经典导师的介绍主要着重于他们的原创性发现。这些导师里有天真浪漫的思想者孔德——尊崇实证主义,主张走向科学的同时却创立了“人道教”,主张利他主义,爱和女性崇拜,同时靠教徒接济他贫困拮据的生活。同样持浪漫理想的还有库利——虽然承认社会有以同情和感情的纽带为联系的“首属群体”和以利益为联系的“次属群体”之分,依然相信“首属理想”可以从小团体扩大到全世界。这里有激进的个人主义者斯宾塞——最早提出了“适者生存”的理论,认为社会的基础是个人,个人比一切社会集合体更为重要。相应也有强调用社会规范来限制个人欲望的涂尔干——他以自杀论出名,并且详尽探讨了机械结合和有机结合社会的区别。微观社会学的创始人西麦尔——坚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经历了从单一参与到多重参与的模式,人性会变丰富,并获得较多的个人自由,但同时分工的发展带来的异化使得人成为分工的奴隶。冲突论的始祖马克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首创者,注意到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异化,将阶级斗争铭刻在历史上。伟大的经典作家韦伯——提出了权威类型、社会分层标准和科层制,强调了科层制对人的物化和囚禁。怀疑一切的循环论者帕累托——怀疑一切观念宗教和道德体系,将理论和思想文献视为客观存在的“哈哈镜”,认为进步和发展全是梦呓,人类历史一向是由狮子和狐狸轮流统治的马基雅维利式的循环。然而个人对全书的第二部分更感兴趣,这些经典著作中很多观点现仍然发人深醒,毫不过时,可以想见当他们第一次被提出时是多么的惊世骇俗。有闲阶级通过炫耀式的闲暇和消费展示炫耀式的浪费,“下层阶级的人只有一种竞争即工作效率的竞争,而上层阶级的竞争是看谁能更彻底地摆脱生产性的工作”(《有闲阶级论》,P110)。习俗可以制造法律和政策规定,一个社会却从来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除非它接触到一个具有不同规范的社会,其可怕之处在于习俗能够使任何事情变成正确的事情,又能够使任何事情不成其为罪恶(《习俗》)。意识形态是指在政治冲突中统治阶级的一方从自身利益出发回避不利于它的统治的事实时形成的对世界万物的看法,乌托邦则是被压迫群体看到的被现实秩序所否定的东西(《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由于人生而具有的寻找归属的本能,在面对自由带来的孤独感、无力感、无意义感时,人会归向权威主义,或按照他人的期望做人,也即逃避自由,而真正的自由由完整的个性的自发活动组成,人的自身成为他的生命的中心和目的,生命的目的是个性的成长和实现,而不是那些假定是更加高尚的目标(《逃避自由》,P265)。家庭背景同时决定了教育水平和事业成功,但这里家庭背景是自变量,教育水平和事业成功都是其因变量,两者之间是虚假的正相关关系。劳动分为生产性劳动和政治性劳动,人民花钱上学并不是为了学什么,而是为了买一个更好的社会地位,一个闲散职业(《证书社会》)。第三部分宏观罗列了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整本书固然偏向宏观理论介绍,但理论本身饶有趣味,且作者行文顺畅,举例、评论、联系中国实际,还时不时的旁征博引,讲些有趣的例子,可看性很强。具体的例子如"这使我想起一位美国教授讲过的他在波兰调查异化程度的趣事。开始他说要在工厂调查工人劳动异化的程度,波兰人对他说:我们这里没有异化。于是他说:那我调查工人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可以么,答曰:可以。。。。看来有时概念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内容"(P105)。这时我想起在英国读书时遇到的一篇文献,一位丹麦社会学学者在田野调查中对工厂的工人进行深度访谈,自己事先拟定的研究框架称工人工作的过程是在实践中学习,而将该概念告知工人时,工人很不愉快,声称自己只是在工作没有在学习。学者事后反思,自己是否强加了概念。社会学工作者们加诸在社会现象上的纷繁的理论、概念、思想是否如帕累托所说,是歪曲现实的哈哈镜呢。然而透过这些形色各异的哈哈镜,这不同的角度,我们才得以窥见整个世界的面貌,愈加理解这个世界,这也许是社会学的功用吧。像为艺术而艺术一样,这本书适合为知识而知识的人。
  •     前几部不错,9和10就是故事例子的集合了,说明了问题,道出了现象却没有辨明起原因!总之对国人敏感的话题进行了纠正,无论接受不接受,毕竟存在着,是一枚硬币的不同面而已!鄙视或者无事都是不对的!套用仓央嘉措的《见与不见》,你在,或者你不在,他都在那里。。。不卑不亢你说,或者你不说,他都在那里。。。不声不吭所以,正确看到性,看待同性恋类似的少数,其实,没有什么不同,我是很相信这样一句话的:存在即是合理的!是在,存在即是合理,因为不合理的就被自然法则淘汰了,就说性,我记得当我上中学时,我们生物老师降到了雌雄的问题,雌雄的结合产生后代(当然无性繁殖暂时不说)生生不息,在大自然选择的开始,肯定出现过,三性,乃至四性,只是发现繁殖后代的成本增加了,不利于生存,也就渐渐被淘汰了,而无性繁殖,则,缺少基因的交流,不利于进化,也渐渐成了少数,在植物里,多是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结合,达到,繁衍的目的!可见,存在即合理性!这里不是在谈论生物的进化,只是借由此,来说,性的问题,同性恋、双性恋等等的问题,作者给我们去发现这些,帮助我们思考这种现象,我们自己也要去从表现看本质,合理看待事情!
  •     《社會學精要》是李銀河從未出版過的著作,大概是她寫給自己看的「讀書札記」一類作品。這類書除了像入門書一樣深入淺出介紹各大名家的學說之外,最重要還是可從中看出作者的觀點。李銀河是近年很引人注意的內地學者,出名除了因為她是王小波的妻子,她關於性的一系列研究,和她曾提出驚世駭俗的同性婚姻提案以外,還有,從這本書看來,就是她比較敢言。全書雖然重點是簡介和評論斯賓塞、涂爾幹、韋伯、馬克思等社會學名家和各大經典名著,但我看來,總覺得當中有很強的反思中國的現狀──中國社會主義一路發展以來的謬誤──的意味。譬如她在第一部分第八章介紹馬克思時,就毫不留情地指出中國解放以來,所歷經林林種種的「階級鬥爭」在邏輯上的問題:按照馬克思主義階級理論的邏輯,如果無產階級從資本階級統治下解放出來了,階級劃分和階級鬥爭就不應當存在了;如果階級劃分和階級鬥爭依然存在,那麼無產階級就還沒有從資產階級的控制下解放出來……(從略)……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每個人都經歷了明確的「階級劃分」(定成分),階級鬥爭也始終被強調(「階級鬥爭,一抓就靈」──毛澤東;「念念不忘階級鬥爭」──林彪)。如果我們一方面承認無產階級是解放了,另一方面承認階級劃分和階級鬥爭依然存在,那麼我們就否認了馬克思的論斷。作者然後再提出自己對中國所謂「社會主義」的實情的看法:換言之,革命後的社會並不是一個無階級的社會,社會中仍存在著各種不同的人群,他們各自有自己在社會中的特殊地位,有自己共同的利益,而這恰恰是階級的內涵……(從略)……雖然如此,階級的差異卻不一定要用階級鬥爭的方法來解決(說如不斷革命、繼續革命等),而可以用階級階層之間相互合作、妥協、調整階級利益的方法來解決。然後,作者在第二部分評論曼海姆的《意識形態與烏托邦》中又說:而那些仍舊熱衷於意識形態,認為應當把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作為意識形態加以強調者,其潛台詞卻往往是認為現狀有極大的偏差,即偏離了社會主義,偏向了資本主義……(從略)所以說這本說是李銀河的讀書札記,也是她的深切反思。「偏向了資本主義」這句到今時今日尚不時看到的國內評論,到底背後有甚麼含意呢?她在第二部分,評論貝爾的《意識形態的終結》時,終於痛痛快地、淋漓盡致地疾呼不少人想不敢想的話了:資本主義這一概念已經沒有任何真實的內涵而蛻化為一個咒語。說某人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實際上是在說他走壞的道路,說某人幹資本主義,實際上是說他幹壞事,說某人是資產階級實際上是在說是壞人。與其如此,不如直接說對方是壞人、幹的是壞事,更直截了當也更符合說話人的本意……(從略)……何必呢?這種意識形態上的論爭除了招致沖突和破壞和諧之外,還能為中國人民帶來甚麼益處嗎?作者說的沖突和破壞和諧,不正是文革十年浩劫的實情嗎?多少個家庭妻離子散,多少位文人學者含冤受屈?的而且確,黨因為毛澤東的關係,每逢提到文革仍是尷尷尬尬的加上甚麼「有過亦有功」的帶過,這種不明不白連帶影響到今天的國家發展──中央黨校每年畢業的幹部都是這樣讀書讀過來的。可笑的是,經常被人批評保守、拖慢中國民主步伐的江澤民,在推行不少政策時,還要被黨校的人狠評太「激進」,太過「偏離」社會主義了。這樣中國還可以怎樣進步?作者因此建議:這種意識形態的爭論往往成為改革的阻力,因為每項行之有效的可以把中國導向現代化的政策都可能被穿鑿為資本主義的,如生產責任制、租貸制、中外合資等。我們與其費盡心機去證明這些為實現現代化必不可少的政策是社會主義的,不是資本主義的(例如去證明深圳的敏榮是社會芏義的不是資本主義的),不如徹底拋棄這種舊的意識形態的無謂爭論,而代之以新的意識形態──現代化(如果它能算是一種意識形態的話)。最後再引一段我認為最痛快的一段:私人資本、集體資本、國家資本應當保持在一個甚麼比例上為好,純粹是一個具體問題,可以根據國家現代化速度,以及更長遠一些的對可能出現的貧富不均現象的通盤考慮作坦然的商討和決定,為甚麼一定要將它們分別定性為社會主義的或資本主義的,或以為私人資本保持在5%(或50%)以下國家就是社會主義的,私人資本達到6%(或51%)國家就變成資本主義的?為甚麼不可以把這種概念遊戲留給幼兒園去做呢?評論中國社會主義問題的人,一是老外,一是台灣學者,基本上還沒有多少個內地的。李銀河的這番評論是由內地觀察內地而出,雖然是當局者,卻看得比誰都清澈!

精彩短评 (总计66条)

  •     社会学种种宗派的概述
  •     精简版的社会学,是初学者必备之书
  •     入门佳作。书评很有用。为了应试也没精读。
  •     科普入门
  •     社会学阅读入门
  •     作为精要不愧是简单直接而又不乏深度,给李银河的归纳总结以及批判思考点赞。还是要在社会学上多下功夫才是。于近日往返深圳地铁上读完 Chris
  •     堪称社会学速成宝典
  •     让我彻底喜欢上社会学
  •     深入浅出的入门读物,处处不离中国
  •     很系统的理论概要整理,对社会学研究的思路清晰了很多,只是李老师写这本书的时间已过去三十多年,再次出版也鲜有改动,许多关于中国当下社会分析已脱离实际,显得过时,希望再版可以有所调整
  •     也许是我懒得细读原著,或者我太肤浅,感觉书中的介绍得比原著还清楚。这本书我读得津津有味,但是买了两本原著真的看不下去……
  •     李银河的书已经是久仰大名,只是一直都没有尝试拿来看看,这次的书,只是非常基础的社会学知识,还是很适合日常阅读的
  •     社会学简易启蒙。
  •     精华全在第二部分,借助她认识了不少有趣的著作
  •     新奇见闻,多为旧事。许多事情现象背后有着纵深性的规律。与其每天去搜吉光片羽、去追新奇见闻,不如去探求背后折射的规律和必然。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主要矛盾,都是这个意思。此书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社会学经典文献综述,作者在联系中国现当代情况进行点评时带着满腔定见。
  •     社会学老师让买的,内容易理解
  •     对社会学的总结概括对得起书名:精要
  •     相见恨晚的一本书!深入浅出,类似于概论,很适合入门和学习读书札记。
  •     有很多真知灼见的
  •     被称为先生的女性 好棒啊
  •     一本读书笔记,一些总结加上自己的看法,还不错就是没什么系统,可以按图索骥找自己喜欢的理论来看看。
  •     李银河的老书了 作为社会学的入门读物不错
    要深入学习的话 还要看别的书
  •     纸质什么的都不错哦 内容什么的也挺好的
    就是虽然咱这个是包邮的 速度还真的是不敢恭维呢 太慢了
    而且就算送到了 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到货了
    要不是我去放邮递的那个小商店去拿别的货 根本就不知道我的书到了
    我是找别的货的时候偶然看到 原来这本书已经到货了
    我滴个汗啊
  •     只是读书笔记而已啊~
  •     可与《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一起看,然后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社会学家深入阅读,算是一个指导性与提示性的阅读
  •     但凡理论,漂亮则不准确,准确则不漂亮。经典作家们的理论往往失之于漂亮而不准确。
  •     浅,旧,随便翻翻吧。
  •     想对社会学作泛泛了解选择了这本书,里面证书社会和抛弃自由的理论印象很深。以及确实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讨论的问题,80年代(成书)关于资本主义 文革反思的命题现在看来有些老旧,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李银河的书,值得一看。
  •     还可以。深入浅出到一定程度了。介绍了八大家九大名著,才用了10万多字。。呃,对有些涉足社会学领域的,会觉得精要的只剩下骨头了。
  •     确实是精要,概括得很不错。但凡理论,漂亮则不准确,准确则不漂亮。经典作家的理论往往失之于漂亮而不准确。。。
  •     好!
  •     简洁易懂,适合入门
  •     李老师总结的很精简!不过,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社会学上比较新的东西出现?这本书参考的英文资源都好古老啊。
  •     對每一位大家都只是點到為止,篇幅較小,但對每位社會學大家的分析都很有見地。
  •     看的有点累
  •     比朱力的那本好多了吧……
  •     太泛泛了点,不过很多处都将理论中国化了,还是蛮好玩的。。。
  •     这本意外地好使,解决了很多之前没梳理清楚的困惑。
  •     只是浅读。
  •     你不是应该去倒腾论文么?手动微笑。
  •     不错,好好学习不错,好好学习
  •     就是别人嚼过的东西,你再吃的感觉
  •     收到的书包装已经打开,有点不满意,就是本旧书!
  •     对社会学感兴趣的人可以看看
  •     非常好的一本读书笔记,还原度很高(让人忍不住去读原著),也有不少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和深思。 李老师讲了八九位重要的社会学家的代表思想,最后对当今的社会学体系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可见分类的重要性。 最后问道:“世界很大,社会学中充满了乐趣,大家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共享发现与创造的欢欣呢?”胸襟开阔,令人佩服。
  •     可以看到李老师初学社会学时的轨迹。
  •     整本书都快被我抄下来了……确实是一本读书笔记。尤其是对中国社会模式的反思,非常有意义,不过属于入门级的科普读物把。
  •     内容上深入浅出,同时很喜欢李银河的态度。觉得这本书对于对社会学感兴趣的人人会非常有帮助。
  •     很好的入门书
  •     读入门概论书的一大问题就是,思维很可能就被作者的主观带着跑了。。。
  •     既然是精要 就不能指摘说浅了、不全了
  •     凑成一套
  •     作者在匹兹堡大学读书时的读书笔记,是简明的入门书籍,对想了解学习社会学的读者有帮助。
  •     如果希望这本书成为学习社会学的导航书籍,是非常好的选择;而如果希望读这样一本精要书籍就妄想懂得社会学,则几乎不可能。
  •     底下那个性学的标签从哪冒出来的啊书都看了么,别一看是李银河就贴上性学标签行嘛?!人家正儿八经社会学家好不好。。。
  •     阅读时间:2012年1月 重温“社会学”(上次好像是在大学3-4年级)。
  •     很好的入门扫盲书,要是早点看就好了
  •     发现对社会学很感兴趣
  •     总结居多 感觉像复习笔记 入门或许有更好的选择 不过当然还是看了不亏啦!
  •     李老师这次出了这套文集,对公民们来说,实在是的一件让你的头脑走进自己身边的现实的一个大礼。她的书嘛,就没得说了。
  •     看看她的专业心得。。。。。。
  •     很好的导读书目
  •     简练
  •     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印象最深的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还有帕累托所说的任何理论都是一面哈哈镜。
  •     重点是第二部分的书单。找到好译本也是头疼的事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