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之无化

出版社:上海三联
出版日期:2000-8-1
ISBN:9787542613479
作者:彭富春
页数:230页

书籍目录

前言(1)
序言:阿尼姆·雷根博根教授博士:论一种对“无”无需沉默的语言(2)
导论:无作为“思想的事情的规定” (1)
1.世界的拒绝(4)
1.1.此在的敞开(4)
1.1.1.情态(4)
1.1.2.理解 (5)
1.1.3.沉沦(6)
1.2.畏惧作为无的经验(8)
1.2.1.“在世存在”的整体和无(8)
1.2.2.畏惧的畏惧化(9)
1.2.3.烦(12)
1.3.世界的拒绝和无性(13)
1.3.1.死作为无可能的可能性(13)
1.3.2.良心和于无之在(15)
1.3.3.时间性和无性(17)
2.历史的剥夺(20)
2.1.存在自身遮蔽的本原性(20)
2.1.1.存在的真理(20)
2.1.2.为了自身遮蔽的林中空地(21)
2.1.3.自身遮蔽的本原性(24)
2.2.遮蔽之发生作为形而上学的历史(26)
2.2.1.存在的历史(26)
2.2.2.形而上学(29)
2.2.2.1.基础问题(29)
2.2.2.2.本体的-神学的-逻辑的样式(31)
2.2.2.3.追问虚无(36)
2.2.3.虚无主义(37)
2.3.克服形而上学(41)
2.3.1.第一开端 (42)
2.3.2.另一开端(43)
2.3.3.思想的过渡(45)
3.语言的沉默(49)
3.1.源于沉默的语言 (49)
3.1.1.自身言说的语言(49)
3.1.2.道说作为宁静(51)
3.1.3.语言和四元(61)
3.2.技术的构架中的信息语言(64)
3.2.1.技术 (64)
3.2.2.构架(66)
3.2.3.信息(68)
3.3.居住及其建筑(70)
3.3.1.语言作为家园(70)
3.3.2.无家可归(71)
3.3.3.还乡(74)
3.3.3.1.思想之学习(75)
3.3.3.2.思想的放弃(76)
3.3.3.3.思想为建筑(78)
结语:语言之无(84)
文献目录(87)
附录一
赫利伯特·博德尔:关于彭富春的博士论文“无之无化”的鉴定 (91)
附录二
瓦尔特·比梅尔:关于彭富春的博士论文“无之无化”的鉴定(96)
中文版后记(100)


 无之无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中国的海德格尔研究近年来有些沉寂。其中的主要原因也许是:那些在海氏思想表面进行“全面”“报道”的综述式研究方法已经走到了尽头。曾经依赖这种方法获得初步成就的第一代研究者们开始从“显学”的喧闹中抽身:要么着手讨论一些更具体的问题、更精微的概念;要么致力于拓宽学术视野,广泛地运用比较方法,以期获取不同角度下海氏思想的种种面相;要么就是上述两种方法的合题——不是在整个思想织体之间,而是在某些具体概念之间进行比较。总之,“海学”的相对沉寂实际上是研究深入、学术进步的标志。可以说,中国的海德格尔研究正处在“转型”与“换代”的紧要关头。在这种时刻,首要的问题或许是:还能有哪些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对此,彭富春的博士论文《无之无化》给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回答。   如题所示,此著旨在考察海德格尔思想之路中一以贯之的主导问题。如所周知,贯通海氏思路的无非就是对“存在一般之意义”(der Sinn Von Sein ueberhaupt)的追问。而《无之无化》偏偏另辟蹊径,用对“无”(或者用作者偏爱的说法:“作为无的存在”)的追问去重建存在问题,进而贯穿海氏的整个运思道路。在作者看来,海氏的运思经验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存在与时间》为标志的世界性经验(weltliche Erfahrung);之后是以《论Ereignis》(即编为海氏全集第65卷的《哲学论文集》)为代表的“存在史经验”;最后则是体现在《通向语言之路》中的语言性经验。与此相应,本书正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其一,世界的弃绝(Die Venweigenccng der Welt);其二,历史的褫夺(Die Enteignung der Geschichte);其三,语言之玄默(Die Verschweigung der Sprache)。不难看出,这种安排巧妙地回避了通行的名为“转向”(Kehre)实则“断裂”的早晚期两分法。正如作者所谓,世界、历史、语言乃是存在(也就是无)的“三个维度”。海氏的运思诚然始于世界,经由历史而达语言,但这并不意味着三者之间的隔绝。恰恰相反,正是对“无”的追问将它们贯穿了起来。   作者的独特视角和学术勇气尤其体现在:他试图从另一面,也就是阴性的一面去接近“存在”。这是一条晦暗艰难的道路。事实上海德格尔本人也不过稍行辄止(为此书作序的Regenbogen教授小心翼翼地提醒我们:海德格尔不过“暂时地将有与无等量齐观”。参见该书第12页)但无论如何,作者对这条线索的挖掘、阐发仍然给人有条不紊的印象。此书的论证端严沉着、简炼明确,具有相当的理论说服力。   事情还不止于此。实际上,用“无”这条线索去疏理海氏思想(这当然意味着同时疏理了西方哲学史,或者说存在史)这一做法本身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时所获的结论。大体说来,西方智慧对“无”是陌生的。在那个语境下,海德格尔本人也没有坚持把“无”谈论到底的勇气和底气。那将使西方哲学的理性传统受到太多的惊吓(可以回想一下卡尔纳著对《形而上学是什么》一文的过度反应)。“无”是一个东方主题。“无”与“语言”、“世界”的关系特别是道学—玄学—佛学的主题(当然这个传统后来对“历史”较少涉及)。并且,对于所谓的“无化”(Nichten),即与“否定”和“取代”相区别(这是一种存在论区别)的,存在一般对存在者的释放、敞开,中国哲学(特别是佛学传统)的讨论远较西方充分、系统。“无化”这样一个在西方思想语境下显得怪诞、生涩的概念,实际上可以对应于一个通常的东方哲学术语,即“非有”、“非非想”结构中的“非-”(在这个意义上,此书名称亦可译作“无之非”)。因此,虽然此书并无片言只语谈及“东方智慧”从而并不属于所谓比较研究,却恰恰开始实现了某种“视域融合”。在某种意义上,这部用德语写就、在德国出版、讨论德国哲人的著作开辟了一条真正的中国哲学之路。此间也许可以套用一句名言:《无之无化》的背后是中国哲学,即使现在不是,将来它一定会是——当然,这就是说,此书的意义也许要在以后很久才会真正显露。 德文版:美茵河畔法兰克福,1998年版 共165页 ,佩特·朗 欧洲科学出版社 中文版: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     彭老师负笈德意志七载的大作!    只有区区十几万字,却勾勒出了海德格尔哲学的整个框架和发展历程   以“虚无虚无化”作为整个海德格尔哲学的主题,贯穿世界、历史、语言三个领域和海氏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部分。文字虽然刚刚读起来很拗口,但是很快就能发现他的妙处,甚至可以不当哲学书,就当周杰伦的歌,读一读、哼一哼也很有味。    读者本书要有韧劲,    不要指望一次读懂,当你在不同时候、不同心境一次次拿起这本书,海德格尔就离你不远了
  •     世界究竟和无之无化有什么相关?无之无化首先是在世界之中,并借助于世界自身的拒绝。虽然“无之无化”这一主题在...作为死亡和良心的统一,先行的决定立于时间性中,它源于无之无化而自身时间化。于是世界中的无之无化首先是此在的由虚到实。作者的独特视角和学术勇气尤其体现在:他试图从另一面,也就是阴性的一面去接近“存在”。这是一条晦暗艰难的道路。就是海德格尔对此也是浅尝辄止。当我们对存在进行迂回进攻的时候,我们发现彭富春教授已经把胜利的大旗插在存在的核心。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问题的立意不错的,就是表达方式有些问题,太拘泥于海德格尔本人的“语言炼金术”
  •     5%
  •     国内研究海德格水平最高的书之一,但此书的研究道路已经快到底了。
  •     彭富春的《无之无化》分为三大章节:追问历史,追问世界,追问语言。其标题为:世界的拒绝,历史的剥夺,语言的沉默。第一部分,作者主要专注于《存在与时间》的主题,彭富春先生切中地把握住了其主题,但是我觉得没有做到深入浅出,而仅仅是深入简出,很简洁地概括提炼了海德格尔地思想,但是并不明了,用波普尔的话说,就是太多“大词”。第二部分致力于历史,在这里,彭富春先生开始就指明了无之无化的变化。在这里提出了林中空地这个概念,说林中空地并非新物,它意味着无敝性,它使存在和思想共属一体。林中之地可以理解为无之无化吗?第三部分,作者讨论的是语言的问题。关于语言的思索伴随了海德格尔的整个思想道路。起初必须弄明白,是谁在说话,即语言在言说。形而上的观点认为,语言是人的一种可能性。
  •     汉语学者中的经典之作。
  •     看看
  •     老彭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