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庵书话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80年9月
ISBN:SH7002-19
作者:唐弢
页数:511页

内容概要

唐弢(1913年3月3日-1992年1月9日),原名唐端毅,字越臣,曾用化名王晦庵、郑子光。笔名:“晦庵”、“风(凤)子”、“凤”、“若思”、“潜羽”、“韦长”、“怀三”、“仇如山(仇山)”、“桑天(桑天导)”、“南宫离”、“唐弓衣”、“忍士”、“公衣”、“双替”、“将离”、“横眉”等。出生于浙江宁波镇海(现江北区甬江街道畈里塘村),现代散文、杂文作家,藏书家;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研究学者。抗日战争时期为逃避日本宪兵追捕,以王晦庵的化名藏身沪西徐家汇;后发表书话文章时,都以“晦庵”署名。夫人是沈絜云。

作者简介

钱君匋设计封面


 晦庵书话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唐弢先生的这本广义《书话》,初次翻阅距今着实不少年了。近日有暇重读一过,感觉要比当初更好。原来贪看内页上的书影,却唯有赞叹,不知欣赏;原来以为文字配画,意思朴浅,区区不足道;原来对作者的PC立场颇觉妨碍;原来只把它视为书刊版本介绍...... 凡此种种,于今都有新看法:字体、图饰、装帧不敢说懂,终究会想着拿来自己应用该如何;不是文配画,倒像是画映文;老先生或许有保留、有己见,不过付梓需圆通,何必穷追不舍,像个债主;毕竟也并非说明性文字,而是饱含了趣味,浅浅地述说,处处是散文气息。作以上解释,似乎表明自个的进步,可也将曾经的混沌、不堪看得清晰。这般不堪会一直陪伴我,不时提醒我多了解新东西。也还有守旧的地方。或许有人感觉黑白书影不够出彩吧?可我偏偏觉得跟“真实”保持这一层隔阂尤令人神思釀釀。偏食不好,但有点偏爱又何妨?
  •     先吐槽一句,搜狗输入法居然没有唐弢先生的名字。再吐槽一句,《独唱团》被禁以后,韩寒又偷偷摸摸做了本杂志,主编不署己名,企图改头换面蒙混过关,可惜最后还是被我党拿下了。韩寒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在书刊的伪装方面,我党可是这方面的祖宗啊。据唐先生所载:为了应对国民政府的检查,“伪装的办法曾经比较普遍地为党的刊物所采用。《布尔什维克》、《红旗》、《少年先锋》、《列宁青年》、《中国工人》、《党的建设》等在遇到查扣的时候,都曾这样对付过。……《中国工人》用过《红拂夜奔》、《南极仙翁》等名义,……《少年先锋》用过《闺中丽影》、《童话》等名义,《红旗》用的更多,前后计有《时事周报》、《实业周报》、《快乐之神》、《光明之路》、《真理》、《出版界》、《新生活》、《摩登周报》……等名义。和《红旗》一样,《布尔什维克》也是采用伪装名目最多的一个。当1927 年10 月创刊号出版时,因为是秘密发行,用的都是真名。到第二卷第三期起,连秘密发行也不行了,这一期临时改了个名称,叫做《少女怀春》,“春”在这里象征着革命,而革命正是当时少男少女们共同向往、共同缅怀的问题。有趣的是这个名称居然瞒过了懵懂昏庸的国民党检查官,平平安安地通过了。”看看我党杂志曾经用过的名字,什么《红拂夜奔》了,《闺中丽影》了,《少女怀春》了。你就明白为什么当下在扼杀真实同时,我党还对三俗耿耿于怀了。
  •     唐弢在1962年6月出了一本书,就是后来非常著名的《晦庵书话》。62年出的那本书,极薄,仅壹百壹拾柒页,染万陆千字,三万印数。书名亦朴素大气,就叫《书话》,只封面左下角钤了章“晦庵”。这本书是我前年到北京访友时买的。我住的招待所,简陋寒酸,几乎每个房间都住着一位削尖脑袋想考北大的莘莘学子。大约都忙于看书,做题,或外出听课,平日,招待所安静得像卡夫卡小说中的地洞。院子里,街道旁有高大的槐树,树冠遮天蔽日,绿得渗人,提醒我这是北方的大地。我性本喜静,这环境无有不适。加之,招待所旁边,就是一家旧书店。对我而言,那简直是天堂阶前的花园,美不胜收之地。闲日无事,我就呆立店内翻看,碰到心仪的,就咬牙切齿买下。北京的旧书,贵;因懂行的人,多。唐弢的《书话》也是无意间得之。本来,另有一本,我嫌其品相差,破损严重,且有水渍。虽价廉,亦不取。在我回宁波前,书店老板清早便拖了一农夫车的旧书,看来刚从某家“扫荡”而来。他坐在椅子,边取书,边标价。我在书堆旁,探头探脑,东摸西掏,如青涩少年乍遇美人,上下不得其手,心痒难禁。我徘徊院子,生怕我甫一离开,就有大批豪强,掠夺而去。我发现,有两本唐弢的书话,其一已为我所有;另一本,文革后1980年所出。两本皆惑我甚深。后来一忖,甬上旧书推或能淘到。于是,我只取初版的。恍惚以为那年代,交通不便,南方或流传少些。若估算上文革的烧掠撕毁,存世之籍,愈发少了吧。62年版的《书话》,大抵与后来《晦庵书话》的内容相似。为了使它物有所值,我细细对了目录。发现,后来,添了一篇《闲话〈呐喊〉》。其余体例大致相同,略有删增。例如,在《线装诗集》此篇,删除了以下内容,字数不多,抄录一下:全国解放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曾经用线装本印来译诗集,这就是一九五一年的《聂鲁达诗文集》,一九五二年的《希克梅特诗集》和《吉洪诺夫诗集》,绢面绸签,宣纸精印,一律由郭沫若题字。所惜印数奇少,各只一百部。这是用洋装本同一纸选印,准备让作者带回国去分送友好的。这些所删文字虽少,却能读出点不一样的信息。现如今,读些诗的一般都了解聂鲁达是智利诗人,希克梅特是土耳其大诗人,吉洪诺夫不用说肯定是苏联的。如果此吉洪诺夫非那吉洪诺夫的话,那么他还写过小说《俄罗斯森林》,在苏联时期,他混得挺有头脸。我很好奇,这些书现在何处?聂鲁达,希克梅特,吉洪诺夫都来过中国。不出意外,若按当时中国的状况,中国上下充溢着一股“当了裤子,也要请外国人吃好睡好”的热情,一定会让他们满载而归。何况是精心准备的书呢?“绢面绸签,宣纸精印,一律由郭沫若题字。所惜印数奇少,各只一百部。”想象一下,就觉着珍贵无比。中国人一向好面子,“面子”工程,从古到今,一以贯之。给别人的决不会差,最烂的自己用。我有一本五十年代的《希克梅特诗集》,没翻几下,就已脱页,原是装书钉锈烂。害得我都不敢轻易打开。另,我也常觉迷惑:文革后,为什么要删剔这些文字,这些没有什么泄露国家机密,或不可告人的事啊。而1998年再版的时候,为什么不补回来呢?是唐弢的疏略,还是编缉的责任。我不明白。2008-2-9本来想写唐弢《晦庵书话》的文学价值,写到后来,成了东拉西扯,云山雾罩的玩意儿。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比對之。
  •     唐文筆算不得好。書中提到周氏兄弟的域外小說集,幾年前孔網曾上過一本,店主視之為雞肋,拍賣的狀況卻驚心動魄,一元起拍,兩天內便達到孔網設置的兩萬元上限,店主撤拍,後於海王村拍賣會上以二十七萬成交。算是軼事一則。
  •     历史记忆
  •     读书会
  •     所叙民国自费印本最珍贵,仅此一家而已,简短的让人遗憾,有不凭见识读不尽的余味,行文舒缓,毫无火气,寥寥几语交代的十分清楚,掌故娓娓,不离本旨,手抚民国毛边书见一轮旧时月色,真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