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幸福而哭泣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
ISBN:9787500826767
作者:摩罗
页数:387页

内容概要

摩罗,江西都昌人。在极其闭塞的农村受过中小学教育后,有幸与红卫兵和知青那一代人同窗共学,受益特多。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多年以后,去华东师大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现任职于北京一所高校。
主要作品有《耻辱者手记》、《自由的歌谣》、《因幸福而哭泣》、《不死的火焰》、《灵魂与肉体一起受伤》。

书籍目录

让心灵充满爱意和阳光(序言)孟繁华

第一辑爱是阳光
把敌人变成人
因幸福而哭泣
心常常因细腻而伟大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
为什么我们比别人想像的更坏
善良的力量
给贪污的人送钱
给人希望的不是希望
想像力与创造力
两性情感说得透吗
有时候黑暗就是光明
让温情点亮男人形象
体验爱体验幸福
培育爱和救助的能力
爱需要学习
谁爱得最多就必不可免地受到伤害
与底层人一起承担苦难

第二辑信仰与和平
寻找信仰的世纪
信仰的饥渴折磨着我们
给陈独秀补一点微量元素
从批判到悲悯
科学与信仰
到哪里去学习宽容
政治的奥秘就是妥协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
从民族自觉到个体自持
方济各的《和平祈祷词》
和平是我们的第一祈盼
和平与和平运动
流氓文化与中国历史
厚黑学与中国式后悔
经验可以代替信仰吗
吃人现象贯穿人类历史
吃人事件及其伦理难题
吃人的宗教原因

第三辑人物命运
我们是贝类
鲁迅之死震动了监狱
鲁迅对萧军萧红的关怀
骗人与仁慈
广袤无边的柔情
鲁迅讨厌奴隶总管
专画鲁迅的画家夫妇
软弱不值得称道
文革中有多少人清醒而又独立
陈寅恪其人
林昭的思想高度
张志新的白骨与沈阳监狱的骄傲
发出自己的声音
斯大林的沉默
高尔基的呐喊与谴责
为卑微的冤魂讨回清白
身份制度与劳动价值
撤一个贪官有多难
我们对知识分子要求什么

第四辑文学笔记
战场上的犹豫
诗歌界的顾准
文学的悲悯与拯救
优秀作家和伟大作家
作家的劳动有什么意义
厕所的文学价值
中文系离文学有多远
平淡及其缺憾
呼唤少年美文
少年美文是一种生命状态
三十岁以前没有美文
社会对个人的伤害
共通的人性
袁绍为何转怒为喜
学习独立
放大精神自由
想像的补偿
杞人可以忧天吗?
狂人:彬彬有礼的反叛者

第五辑古代故事
文化与命化
西安的女性与男性
坟墓的魅力
武则天是皇帝吗
兵马俑是假的吗
古人为谁塑像
古代长安的城市布局
残酷的习俗:角斗与斗牛
用生命制止残忍之剑
西班牙国王要活人为死人纳税
给砍伤胳膊的刀子涂油
巫术符咒与政治口号
灵魂是一只小鸟吗?
韩国的筐子中国的猫
古代国王的权力与责任
古代国王为什么被杀死
古代臣民如何废黜国王
当国王是一件痛苦的差事
古代国王的任期制
古代国王如何保持生命与王位
社会契约说的历史依据

第六辑教育感想
有一种生命叫灵魂
奇怪的校长和奇怪的老师
教育必须提供新资源
编辑《新语文》读本的几点想法
不能鼓励学生当打手
不能鼓励学生当特务
仇恨教育结恶果
即使学生有过错
教师暴力的心理原因
灵魂与肉体一起受伤
没有尊严就没有善良
体罚学生是对人类的伤害
学生对师长的暴力反弹
教育为什么只认高分这一条死路
人类拥有七种独立而又平等的智能
上帝允许一部分学生考零分
功夫不负有心人吗?
古代汉语已经失去了工具效用
中国古文的道理不适用于当代社会
不读古文也能继承古代文化

代跋谛听天国的神秘声音
后记

作者简介

《因幸福而哭泣》有110多篇随笔,其中大约一半先后发表在《读书》、《读者》、《南方周末》、《羊城晚报》、《天涯》、《粤海风》等全国各种报刊上,全书分“爱是阳光”、“信仰与和平”、“人物命运”、“文学笔记”、“古代故事”、“教育感想”等六辑。


 因幸福而哭泣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我——一个历史尽头的人。我学会了哭泣,可是我还会笑。笑天下的愚蠢,哭吧——哭吧,我们因为懂得珍惜而哭泣。世间应为有了黑暗而让人懂得珍惜光明。我们注定不平凡,我们注定孤独,那又如何,胆颤,耻笑,哭叹,
  •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罪恶,却无罪感意识;有悲剧,却没有悲剧意识的时代。--朱学勤《我们需要一场灵魂拷问》 不敢正视耻辱乃是我们所有耻辱中最大的耻辱。--摩罗《耻辱与耻辱意识》 (1)1961年,摩罗--一个耻辱的生命出生了。伴随着啼哭,人生的悲剧开始了。他生长在那样一个荒谬的年代,像他这样年龄的人,都是在不关心自身价值的时期里长大成人的。他这一代人有着致命的精神缺陷,他们在那样一个严酷的时代所接触到的知识资源和精神资源真是太单一太单一了。他生在底层,在他还是一个富有幻想的少年的时候,就已经挣扎在如此阴暗残酷的生存条件中,蒙受着一个农民儿子的焦灼和羞辱。他的父亲永远是穷山沟里草民群中最卑残最无知最不体面最没人放在眼里的草民。卑屈的命运激发了他走异地、逃异路的决心,他的内心保持着对文化的向往、对尊严的渴望。一个人的悲剧从童年就开始了。他像天底下所有穷人的孩子一样,多苦多难的岁月培养了一颗孤独、羞涩而又委屈的灵魂,他害怕想象自己呆头呆脑卑卑生生的模样,他害怕任何一个冷然傲然的表情,他害怕别对一个丰满柔情的女性,他时时在在为自己丑陋的长相而自卑,他是一个十分懦怯的男人,底层人的身份和外形成了外在的荡篱,他没有绕过去的技巧,他只会在一种规范中自伤。他在心中幻想着无拘无束的性自由,隐隐约约呼唤着波夫瓦式的女性。他幻想着成为卢梭,躺在高贵的华伦夫人怀里,唤起自己心中真正的爱情,他幻想着像于连一样爱上德瑞扶夫人,悖得这位贵族女性的青睐,通过感情的平等和婚姻的平等来实现社会身份的平等。他从江西农村拼命挣扎,走过海南,到过上海,后又到北京工作,社会的阴暗和残酷,他看得太多了。他从小就对人类的一切卑劣、愚蠢、肮脏怀有先天的反感,对人的不幸和精神的崩溃,怀有悲悯的情悖,目睹着政治的暴虐和虚伪的族群,他自比摩罗,拼命反抗,在他的身上,集中着鲁迅式的义愤,巴金式的热情,卢梭式的高贵,基督式的悖大,别林斯基的同情,胡风式的反抗,顾准式的理性……但在本质上,他是一个纤细、斯文甚至有点卑性的人,他身上虽不乏堂士河佳式的执着和哈姆茉特式的怀疑精神,但缺少行动的果敢和狠毒,现实的污浊、卑俗、残酷常常使他的情敢和自我孤立无援,一筹莫展。这是一个复杂痛苦的灵魂,他的文字充满叛逆,他无意做一个引论据典的书生,他的理想一直是做一个重整地球精神秩序的人。(2) 他完全是在后半生苦苦挣扎中,以心灵感应的方式,独自发现了一个为他所独有的鲁迅。于是有了那一样一个伟大的呐喊。我为什么曾经这样生活过?我为什么依然这样生活着?我还要这样活下去吗?耻辱的人啊,还要耻辱到什么时候呢?他犹如大梦初醒。他扭着自己的头,睁着恐惧的眼睛自责自问--黑暗来自何处?人为什么被摧残到了这一步!这种对于自身非人状态的耻辱感哪里去了?这种对于真的心人的虚敬心哪里去了?他是当代知识分子中的基督,人类的苦难是他呐喊和勇气的来源,他说--二十几年来,我始终与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人们一起挣扎。在我的视野里,每一个人都是一部辛酸的苦难史。一看见他们,我就不能不想起闺土,想起华小栓的干咳声,想起祥林嫂,想起偷萝卜充饥的啊Q。这是怎样的人们啊。他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完全丧失了自己能力和自救能力。谁来拯能力。谁来拯救他们?谁来为他们谋求利益?更有谁以人的意识来体味他们的痛苦,来新生他们的生存权利呢?让我们首先尊重人的肉体吧--这个民族的确太需要富裕起来。应该首先让肉体得到解放。我懂得贫穷对于人的身心的摧残是如何残酷,长期以来我深受这种摧残。我懂得贫穷就是耻辱本身。我们有权力摆脱贫穷的折磨。 可怕的一个穷字!因为穷,所有的人都已丧失了感知黑暗的能力。因为穷,尊严沉入苍凉和痛苦之中,我们只得忍受着无边无际的嘲弄和戏侮。因为穷,我们只能凭借古老的活命哲学自欺欺人。因为穷,我们只能自躲在专制世界的夹缝里,小心翼翼地通过自辱自虐来曲折表达我们的意志。因为穷,我们只能在心中膨胀起无边无际的邪恶,用邪恶压制和我们同样不幸的人们。因为穷,我们理所当然,暗暗庆幸应该活在卑污的生活里。因为穷,我们可以害人,可以不知羞耻。因为穷,我们可以放弃灵魂的自责和拷问。因为穷,我们可以无视和摧毁人性的尊严。因为穷,我们顺从权势,认同庸俗,容忍卑污,丧尽良知和正义。因为穷,我们丧失了一个人最初的奴隶体验。因为穷,我们一度在麻木与恐惧的变卷中膨胀着千年不易的工具欲,论为一代屈从权势的犬儒。因为穷,我们一觉醒来,常常感到一个觉醒的生命个体的忧郁与伤感。因为穷,我们没有暴风的狂啸、大海的怒吼。因为穷,一个个后来的精神饥渴者,无不都在缺乏精神滋养和力量源泉的绝境中无望地死去。因为穷,我们无法得到有血有肉的人的理解、支持、温暖、尊敬、鼓励,并且因为穷,我们只好这样渐渐枯萎、萎落。因为穷,我们至今还只是个流浪的精神奴隶。因为穷,我们只有受难的躯尧而没有受难的灵魂。可怕的穷字!物质穷,精神更穷!现实的黑暗仍然残酷,我们依然心安理得的这样循环下去--“满世界都是丑恶的嘴脸,满世界都被一种卑残下流的气息所当塞。多少年来,无知乎吸着如此下流的空气,天天要听那些下流兽性的训话。”“人有能力适应猎狗的生活,这没什么可奇怪的。”“人也常常死如猎狗,这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一切都消失得太久了--堂吉河德式的精神。空气早已腐臭,土地早已干涸,时间早已干涸,心灵早已发霉。人已变得庸俗、狭窄、趋尘附势,人已经变成干尸了,已经完全习惯了虫的生活了。在这样一个充满了庸俗、污浊、剥削、占有、侵略、背叛、堕落、唯昨是图、无情无义、自暴自弃的下流的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在默默忍受这卑微而又暗洼的生活的折磨与煎熬,大地上浸透着无耳和黑暗,苍茫的地平线上,远远走来了,过额的声音,近了--这个民族太麻木太冷漠,需要一种高贵的情操和伟大的热情来拯救……(3) 他敏感地洞察到知识分子文化心理的严重缺陷,尽管对被权势树为敌人而历尽磨难的整整几代知识分子充满同情,但他却从受难的姿态中,并没有看到应有的反省与抗争,看到的却是已经渗入灵魂的麻木症,恐惧症与工具欲--他甚至从被人们普遍认为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身上也或显或隐地看到了这样的顽症,非人的生存境遇、精神死亡的无以摆脱的宿命的体验。他越来鲁迅接近,就与鲁迅一样充分体味着灵魂煎熬与世界溃灭的哀痛。面对现实的物质力量对精神生活的挤压,他只有借助文学展开闭琐的精神世界,抵御黑暗势力的吞噬。他反复和王晓明探讨文学与精神的认同关系,他们谈话的出发点不在于探讨艺术的问题,而在探讨我们时代的文化状况我们面对艺术和面对历史的精神立场。他为什么信赖文学艺术?因为他必须以这种信赖维护他的生命价值和尊严。中国社会生活的严酷和中国文化的无情,激起了他内心的悲悯和拯救之心,他从一个特定的解度,剖析着知识分子的心灵史,探讨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结构,文字里流尚着文化溃亡的义愤与焦虑,荡漾着灵魂不死的哀鸣和火焰,在他看来,先秦百家学说在整体上乃是一种君王本位的国家至上的处世之学,其间充满了事君匡时、驭臣愚民、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之术。至于生命存在的精神依据,人生之价值和意义,则是那个时代的学人未及深切关注的。为什么几千年来形成了这样的文化格局,原因有三,一是史官文化传统的限制。二是东周大人面对杀人掠地、血流成河的乱世,忙于炮制救民于倒悬的急功近利之学,而灭暇抱持玄远之恩。三是乱世之君过于暴戾,所有士人都不得不或虚或灾地采用君王本位主义的立论立物,否则无法作任何发言。三者并作,使得中国知识者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屈势媚时老成俗气的群体,从而也就是一个最为缺乏文化想像力和社会批判力的群体。先秦文化却不幸成为了服务于“给定的现实”的处世之学,它在意义之维的欠缺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基因缺陷,后世学人秉承着这样的缺陷,当然无法跳出先秦文化的构架,而号能在日益恶化的现实处境中不断美化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世,并且带着致命的缺陷,庄严而又滑稽地观照历史,应对现实。几千年的症待找到了,下一步怎么办?“挣脱历史惯性,价值重建”!“打翻所罗门的瓶子!”作为一个精神上的觉醒者,他有着良好的感觉力和判断力,他是里却不乏更新审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更新规划自我与世界的秩序的大气,他在重的一切:人是什么?人活着干什么?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与先秦文人所设定的理想人格君子相对立,他也有自己的人格理想,这就是知识分子。他援引王晓明的说话,人类社会所以产生知识分子,就因为它需要有人超越各种狭隘的功利关系,依照整个人类先有的需要来设计社会的蓝图。鲁迅多次悲叹中国没有俄国式的知识阶级。也就是说,知识分子不是任何一种社会势力的附庸,而是社会公道的维持者,精神价值的守护者。然而,一个个缺乏信仰,对自己生存依据茫然无知的人,能有成为知识分子的可能吗?面对知识分子的人格卑微、意志枯萎、人理缺陷、精神崩溃、价值论丧等等,除了深入情理反思外,我们应建设信仰弥补几千年的传统缺陷。如何面对黑暗乃至瓦解黑暗,如何唤醒和启蒙大众,如何使自由平等、博爱、信仰等美好理想在贫弱的中国文化土壤里发育?他在《因幸福而哭泣》中说:相比五四一代,我觉得我们能提出来的新东西就是信仰。他不断地言说爱、宽容、信仰、和平,言说甘地、托尔期泰、马丁.超能、德兰修女等等,希望用这些光明的东西构成一个氛围,好让他的精神在这样的氛围里得到喘息,好让一些温馨的东西在人心中慢慢滋生和发育。的确,黑暗战胜不了黑暗,仇恨只能带来仇恨。只有有了信仰,我们才能摆脱这种身心失损,毫无依凭、毫无出路的状态。历经苦难、充满智慧的摩罗终于给我们指出了一条精神出路。我们信服这些,我们相信,从上帝那里学习爱、体验爱,然后用爱来生活。(4)在通往灵魂拯救的道路上,我看到了这样一个人。他精赤着身子,很瘦弱,走在血雨腥风的古道上。他手持一支长鞭,再走一步,在朝自己鞭笃一下。……血印子一道一道蛇一样缠满了精赤的身子,然而那鞭子依然一下一下地,劈啪作响地劈向那残破的身子。这个人就是摩罗--一个高贵的灵魂。当然一切优秀的知识分子都应以他为起点,他的背后是苦难、凌辱、折磨、耻辱、残暴、恶毒、罪孽、麻木、阴暗、摩烂、权力、遗忘、罪恶、粗野、迫害、野蛮,他的前面是人道、慈悲、高贵、超越、正文、良知、平等、博爱、信仰、自由、同情、悲悯。摩罗像那个疫弱身躯的鲁迅,干咳,无血,他以自己的血肉躯壳,撞响了一个民族的丧钟,宣布了一个民族的精神生命和一个民族的集体尊严的倾覆和毁灭,他的前方是一个民族的新生。飞吧,鸟儿,唱粗砺的荒漠鸟音!藏吧,愚人,在冰和嘲讽中藏你流血的心!群鸦聒噪,嗖嗖地飞向城里栖宿,快地震了。--无故乡者,拥有痛苦!“无故乡者”的痛苦,是摩罗的痛苦,是流浪在冬之旅的痛苦,如显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是被抛向“又冷又哑”的“大漠”的痛苦。摩罗是一只歌颂贫与信仰的鸟儿,唱着粗砺的莫漠鸟音,向着奇怪高寒的天空呼喊。这是“存在”的孤独,是一堆可怕的毒蛇,撕咬折磨着滴血的灵魂。摩罗就在这残酷的精神煎熬和心灵折磨中咀嚼一个民族的耻辱,他注定要经历苦难炼狱,他必须藏起噬心的体验,孤零零地到查无人烟的荒野上,才能孕育出痛疼的思想。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非常珍爱的一本书,正如书名,因幸福而哭泣,每次去读,都会为其中天真纯粹的阳光所打动。这本书也是摩罗思想历程开始转变的一个重要的标记
  •     中学时代
  •     我竟然把这种书都和亨利米勒的《宇宙哲学的眼光》给予同一评价
  •     退步
  •     个人觉得是摩罗写得最好的一本
  •     作者的名字是个亮点,书名感觉温馨又无奈,所以选择看看。
  •     2007-05-12读毕,对精神有震憾性的影响
  •     很深刻的记述和阐释
  •     摩罗是把鲁迅当施洗约翰,自己则背着十字架到处游走等着被钉上去的人。 笔法还好。不至于看不下去。但情绪太重。对某些东西过分的执,过分的不世俗,算不得好文字。
  •     人性 了解了人性 无所不能
  •     眼泉干了只好伪哭
  •     散落在民间的那把沙子,不见,却闪亮……
  •     很感动,因为纯真的善良太稀缺
  •     陪我度过高中岁月的随笔
  •     另一种思考
  •     我强力推荐教育界和为人父母的一本书,这本书其实我更倾向认为它是一本批判的书。里面好多的观点都是很新,很大胆,很独特。我对他的观点很有共鸣。特别是对于学校教育父母期望的危害,我认为学生在学校读书,并不是为了为学校争取声誉,并不是给老师争取奖学金而来的,而是为了求得自身的知识增长,天性的发展才来的,孩子更不是父母的工具,应该让他们自由发展才是合理的。人有人的自身的局限性,很多事情不是通过努力就能实现的,所以,自由,天性的发展才是最值得提倡的
  •     中国为数不多的人文学者、散文家之一。
  •     : I267.1/0262
  •     刚看到把敌人变成人就被煽哭了
  •     这本书和耻辱者手记不同,更多的是一种温暖的表述,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摩罗“让自己发光”的一种表达,只是明白他真的在前行。
  •     深刻是为了幸福
  •     爱如何能战胜仇恨?
  •     很好的一次转变 很好的一次自省和他省
  •     深切感悟平日的自己在无病呻吟
  •     苦难 幸福 终于明白蜡烛的泪如何滚烫灼烧至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