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来·法拉先生》书评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9-1
ISBN:9787508031613
作者:Josephine Tey
页数:315页

“罪犯”追寻罪犯,外加养马经

不知不觉已经看到铁伊的第四本书了——竟然一点儿不厌倦。开篇就直接交代了一个坦率的“犯罪”:某人图谋朋友的财产,找了个人扮作朋友家早已“自杀”的儿子,从而取得继承权。这个假冒的继承者,就是博来·法拉先生。看过前三本铁伊的书,留下一个印象:铁伊塑造的男士形象因为太过真实,所以缺乏魅力;女性形象则因为太过真实,反而魅力四射。可是本书中,博来是一个用几句简短的答话就征服了读者的人,是全书最有魅力的人物。倒是反派西蒙,尽管犯下的是令人发指的谋杀,却还不如《法兰柴思事件》中的罪犯令人印象深刻,也许作者还是对其抱有同情。那么到底书里的案件在哪?原来,博来深入所继承的家庭后,竟发现8年前,那个所谓“自杀”的长子,竟死于13岁的弟弟之手……是不是感到背脊发凉呢?还好,书里没有描述精确的犯罪过程,仅仅草草带过。当然,作为推理侦探小说,这也是书中的一个小败笔(我觉得)。同样,打动我的不是犯罪,而是别的,例如:当地的人们提到裴克太太时,总会附加一句:“你知道的,就是南丝·列丁罕嘛。”尽管她下嫁牧师、投身朴素的乡下牧师馆而震惊当时的社会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的南丝不仅是个风华绝代的美人,甚且被视为大众共同的珍宝。报纸常把她当成大明星一般来捧着。每当她从某个地方经过,人们莫不是高高地站在椅子上争看她的风仪,使得交通为之中断。她在别人婚礼中担任伴娘的风采,也不知风靡了多少人。她一直如此的安详可爱,让人不得不叹服。任谁也没料到,她竟闪电般地决定嫁给了乔治·裴克。新闻界和一般的仰慕者在震惊之余,想尽办法试图阻拦,也有趁机极力表达爱慕之意的,但乔治·裴克终究赢得美人归。他是个瘦高个儿,脸孔像只聪明而还不难看的猩猩一样。此外,如同《喀莱恩日报》社会版的编辑说的:“一个传道士!想想看!水泥工只怕比他还要有情调些!”……然而经过这十三年的牧师太太生涯,南丝·裴克仍然是那么的宁静祥和,美丽如昔。到现在人们还是会说:“你知道的,就是南丝·列丁罕嘛。”当然,如有兴趣,也请关注书里的养马经,一点不像别的煽情小说那般浮夸。

最喜欢的一部侦探小说

这是我读过的,让我最喜欢的侦探小说。完全不落俗套。完全可以用这样的故事情节,写一本特别的武侠小说。

关于这本书的一点遐想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都曾想过要假冒一个人。反正我在十来岁的时候经常恶趣味地假装被人替换。我看过一篇文章,有个人想出售自己各种身份,比如某某公司的职员,某某俱乐部的会员,他会教别人如果融入这些身份,从而完全替代他,由此他能解脱出来,过另外的生活。我会想,如果我要出售自己的身份,我会怎样教别人过我的生活呢。他一定要经常和朋友抱怨生活无聊又每天开开心心,一定要花很长时间来细细看一个有趣的店里的所有商品,要告诉朋友们各种生活小常识,要趁打折买日用消费品囤好。

标题剧透:求讨论西蒙到底是如何杀死他哥哥的?

标题是个问句。说实话,我翻来覆去看了几遍,都没明白究竟当年那个十三岁的小孩子是如何将他的孪生哥哥推入山谷又不被人发现的。博来在山上坐着沉思,想到西勒斯小姐的话,就突然明白过来了。我以为前面有什么很明显的伏笔,可是仔细寻找,也只找到她说的:西蒙很喜欢独自一人到这里来。而已。而西蒙自己在酒醉后说的:我是能够分身两地的人。更加让我迷惑不解。只好自己猜测了一个答案。也许当初牧羊人亚伯看到的那个“伯特”其实是西蒙,在铁匠那里的才是伯特?依旧没法解释西蒙是如何整天呆在铁匠身边的。或者是在亚伯看到“伯特”的时候,伯特已经是死人了?这个更不可能。那么西蒙到底是怎么回到铁匠家的?骑马也没那么快啊,而且中途可能会被人发现。要不就是西蒙和伯特约好了某个时间在山崖见面。然后他在离开铁匠、回家的途中,拐到山崖,将伯特杀死后,再回家?还有个细节是,铁匠说,西蒙是在伯特失踪的那段时日才在自己铺子里混迹,之后鲜少关顾。这是不是说明,这也是西蒙杀人计划之一?-----------------------------还有一处不知道我理解对了没有。在展示会结束的晚上,爱莲说博来的脖子上有虫子,要帮他抓,然后手伸进他衣服里,然后就哭着说:你不是我哥哥…是说,她突然发现自己对博来不是兄妹之情吗?-----------------------------我还想知道的是,三流演员艾力叔叔明明是一个混混,最后到底拿到他的零花钱了没?其实我还挺喜欢他的,首先他智商够高,能把博来强化训练成功,还知道不能太得意忘形,从博来进入亚叙别家之后,就低调隐身事外,直到最后,连聪明的乔治牧师也没猜到究竟那位怂恿博来假扮身份的人是谁。不得不说,博来被塑造得很有魅力。我不得不喜欢上这个主角,而希望西蒙收到惩罚。按照上一本《萍小姐的主意》的程序,坏事总是在90%的地方发生。果然,生活一直都相安无事,直到还剩那么两页纸的时候,两人扭打在一起,然后一起滚下山崖。当西蒙出现在大树后的时候,我真害怕博来会像《萍小姐的主意》里的茵恩斯那样,为了他人的罪行而毁灭自身。幸好,这一次铁伊决定来个美好大结局。其实铁伊的小说几乎都是完美结局,只除了《萍小姐的主意》。关于推理的部分,除了杀人手法依旧想不通之外,从西蒙见到博来时我就猜到伯特是被西蒙杀死的。十三岁就因为妒忌而杀死自己的孪生哥哥,之后将哥哥的东西付之一炬,然后若无其事地生活,养马只为了赛马的奖金和虚荣心,抛弃喜欢的女子只因为她拥有更优秀的马……外表美貌,内心轻浮,这大概是为什么碧翠姑姑在得知他杀死了她最喜爱的伯特后,轻易接受了西蒙的死以及假冒身份的博来的入驻吧。像乔治牧师说的那样,在慈爱和正义中抉择的话,他选择正义。

我读过铁伊的第一本作品,一下就爱上了

这是我读过铁伊的第一本作品,一下就爱上了~她让我对苏格兰高地心怀期待,让我热爱田园风光和那份不一样的宁静与魅力,每一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不止是好看的推理小説而已

唐诺说:铁伊的作品不止是好看的『推理』小说,还是很好看的小说。唐诺又说过:读约瑟芬.铁伊的作品,会讓人联想到张爱玲的小说。我想,这样的表述要比『约瑟芬.铁伊是推理小说黄金古典时期与阿加莎.克莉丝蒂及桃乐丝.赛耶丝齐名的英伦三大推理小说女杰』更为确切。多年前留下遗书后自杀身亡其实却驾舟远航的小孩帕特,若干年后改名为博来.法拉,有一天忽然从美国回到英伦,出现在亲眷面前,回到马场继承原本属于自己的产业。其对儿时的记忆的清晰无误对答如流不容质疑他的身份,宽容的个性,绅士的举止言谈,使每个亲戚与友邻接纳并喜欢上他,只有亲弟弟西蒙始终怀疑博来先生的真实身份。。。通常的懸疑小说都会这样处理吧。而独独到了铁伊笔下便不是这样,从一开始,就将博来.法拉先生的冒牌身份昭告读者,博来.法拉先生经过一番强化训练后变换身份,替代了那个已死的帕特进入到这个陌生的家族。而铁伊笔下的男主角也不是一个心怀叵测热衷谋夺财产之人,他的内心,始终处于欺骗一群善良之士是否正确、自己的道德是否抗得住的犹豫之中。然而,他终究是一个马痴,他热爱这样一片真正的马场与这样一个僻静优雅的乡村氛围,他同样热爱本不属于自己的碧翠姑妈与他的那几个妹妹,如同他们也爱他。更重要的是,他流浪够了,不想再居无定所继续漂泊,他是孤儿,却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家庭温暖。这就足够给出一个冒名顶替的理由了,不必硬牵扯到金钱或者复仇,不是吗?诡异的是,在铁伊笔下,看不到为了财产尔虞我诈的家族关系,也看不到狄更斯笔下那种英伦各阶层间因脆弱而武装到牙齿的冷然,铁伊笔下的世界是淡定与悠闲的,一定要在推理小说之林找一个比较接近的范例,大概也只可以找到阿加莎笔下马普尔小姐居住的那个村落。这里我们看到,除了西蒙之外,还有另一个人从开始便不相信博来是帕特——那个生来便是一定要走上布道讲经之路的乔牧师,对于博来的被误认,乔没有去揭穿,他只是默默看着,承认并祝福这一家人,因为他们的互相被另一方所需要,原来一个神职者的原则并不是不能改变的,或者说他们的原则本来如是——为主服侍的职责之余就是给人间一个平安喜乐。在这样『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之地,当然也要有犯罪,否则,铁伊的作品便将最后的一丝推理气息消抹殆尽。当然,从一开始,西蒙的极度怀疑的状况我们便隐约猜到了真相,甚至在主角受到生命威胁之前熟读推理小说的我们便已经知道。我们正怀疑全书才进展了一半,真相便已经浮出水面,那么这后一半用什么来填充呢?当然,铁伊不会让我们的耽心成为遗憾,她的笔锋一转又捉到了一个新的焦点,博来先生在推测出真相之后,该如何面对?他若隐瞒真相,良心便受到谴责,他若前去告发,一来没有证据,二来自己最初的欺骗行径便要曝露于众,而当一个人投入了情感,他便难以轻易告别某些关心的人或物。在这里,良心与情感的矛盾,就仿佛我们每个渺小朴实却同样既善良又伪善的芸芸众生时常最无法解答的扪心自问。全书结尾,面对西蒙的死亡,碧翠没有太大的伤感,她爱这个博来.法拉先生,就算她因之拾取了一个侄子,即使他不是一个她意外之下的真的侄子。爱莲甚至兴奋的亲吻了告知她这个消息的牧师,因为她收获的从亲情转为爱情,从一个看似圆满的场面眨眼间迎来一个真正的圆满的场面,这就很好,不是吗?给我们什么,我们无从选择,如何安然接受,却是我们可以做的。也许这不是很难的事情,一如铁伊笔下的世界.

初读约瑟芬·铁伊

作为铁杆推理小说迷,我早已耳闻约瑟芬·铁伊的大名,但是之前都沉浸在阿婆的小说和一些日式推理小说之中,现在才突然有时间和兴味来读一读铁伊的作品。铁伊最出名的小说是大名鼎鼎的《时间的女儿》,但是因为是一部很严肃的历史推理,与我不熟悉的英国史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我打算把与小说有关的那部分英国史好好看一看再来品读那部小说。随手挑了这部《博来·法拉先生》,作为我阅读铁伊小说的入门之作。读毕,这部小说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所有的情感和叙述,都是淡淡的,带着平常的语气,描写着平常的日子,但是又透露出不平常的悬疑。与其称之为推理小说,倒不如称之为悬疑小说更为合适。小说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作为骗子的主角为了作为一名家庭成员融入被骗的家族,而小心翼翼但是又对被骗家族的各个成员满怀亲人般的感情。对于那起多年前事故的怀疑和对真凶人性的探讨,只是穿插在其中的少量的情节里,或者在主角与他人的对话和交往中,与其说是浓墨重笔地写推理,倒不如把一种对真凶人性的探讨化作一种气息,充盈在作品之中,引起读者的思考。真正对于案情的细节推理只出现在最后几章,但是作者也写得非常隐晦,着墨不多。这和过往我读过的推理小说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阿婆的小说,阿婆的小说虽然也不乏对人性的探讨,但是给人的感觉是强烈的渗透在作品之中,从案件被提及开始,各种细节的推理以及对人性的探讨就比较强势地在作品中展开了。简单明了,开门见山。可是铁伊的这部作品,是平淡的,它更像一部引人入胜的剧情小说,不过是属于悬疑性质的。书中除了真凶,人性的恶是不明显的,它更彰显的是人性的善。主角带着好奇加入骗局,却被这一家的温馨和亲情所感染,渐渐想成为一份子,哪怕已经拿到了家产,却对家中的每一个人都尽自己最大努力,安排他们过上好的生活;而诱导主角进入骗局的那个浪子,目的也不过是每个月的生活费能多一点,可以在工作的地方抬头挺胸。作者通过透着平淡气息的情节,把具有最大人性之恶的真凶带给人的战栗也减弱了,只有在最后几章真相最终被揭开的时候,我们想起他才不免得觉得背脊发凉。如果你想看更为激动人心的推理的话,这本书是只能称为合格,但是如果你想看那种余韵悠长深入浅出的剧情类小说,这部作品无疑是上佳之作。

美好的英国乡村风情

几乎快忘记这是一本推理小说了看到最后 细细回想,那样的一种邪恶其实一直存在不过铁伊真的很另类,想到如果这个故事在阿加莎的笔下,肯定有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开始不断暗示 那里的邪恶了

还是可以一读的

感觉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推理小说,对西蒙如何杀死他孪生哥哥柏特的,我翻前覆后看了好几遍终究没看明白。但是整篇故事很奇妙,明明是一个想白白占有别人家产的骗子,却赢得了这个家里人的每一个人的好感,除了原来的继承人西蒙。连我这个读者都喜欢起这个“骗子”博来,甚至认为如果这个家由博来来继承其实比西蒙更好。结局也没让我失望,这个孤儿院出来的流浪汉博来,原来就是西蒙从小被遗弃的堂兄弟,自私、心怀鬼胎、总是害人的西蒙死了,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博来融入了这个·莱契特这个大家庭。约瑟芬·铁伊的书,不只是推理小说。确实,看到后来你会沉浸在作者描述的温暖氛围里,然后仍有一丝小小的悬念又让你追着看下去。一如这本书,一开始就交待了一个骗子想凭着惊人相像的相貌进入到一个富有的家庭里行骗,其实把底儿都交了,作者却能继续让读者把故事看到底,这足见功力了。

温情脉脉的乡野

想起数年前,中央电视台动画城里曾经播过一个似乎叫《怪蛋传奇》的国产动画,讲的是有两个外星人的蛋在地球上被发现,一个被充满爱心的小孩子带回家去,另一个可怜的蛋被科学家拿去研究,又是动刀子又是动锤子。然后那个被小孩子带回家的蛋在爱心的滋润下诞生了一个特别好的外星人,到处做好事;而另一个出来了一个很坏的家伙,到处搞破坏。还能清楚的记得那个动画的主题歌词:怪怪怪,真奇怪,一个好来一个坏。还蛮上口的。两个怪蛋还是不评价这个给孩子的简单逻辑吧。咱们来看看手头这本《博来·法拉先生》,里面的孪生兄弟——虽然柏特在十多年前就去世了,但感谢博来,让我们多少看到了成年的柏特。博来这个近亲出人意料地和柏特产生了共鸣,他成长于孤儿院,经过了四处流浪,不止克服过多少磨难,却仍保持着良好的教养、宠辱不惊的性格和“扑克牌一样的脸”;相反,从小养尊处优的西蒙即使总保持着家庭的中心地位也没有与人为善的心思,他在家中受到大家的宠爱的原因是且仅是“唯一剩下的亚叙别的继承人”。即使在现实生活中,这样不稳定的家庭也不会总是风平浪静,更不用说在小说中了。所以博来一到来,西蒙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而他虚荣的性格更是火上浇油。在铁伊的书中,我们简单的怪蛋逻辑被彻底倾覆了。铁伊的眼睛是冷峻而精准的,我也一直相信环境对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比方说大是大非大善大恶,是没有多少作用的,因为,拿一个邪恶的人来举例,真正能触及到人心底的东西在还没有触到他的时候,已经被他拒绝了。所以虚荣的西蒙总也不会想和博来有和平相处的可能,即使博来赢得了每一个人的心。虚荣,这是铁伊给西蒙的标签。我想起来和铁伊同时代的阿加莎让笔下的波洛说出来的话:虚荣是谋杀的最可能的原因。虚荣这种人类的最难以消除的品质在温暖安详的家庭中只能像野草一样疯长,最终连“心爱的女孩胜过自己”这种事情也不允许发生。对比鲜明,转了半个地球的博来不但拥有柏特关心他人的气质,还有多年艰苦中生出的沉静与广阔胸怀。一个流浪汉没有在流浪中变得圆滑狡诈真是件奇特的事情,不是吗?博来真诚内敛的性格赢得了几乎全村的人。他真的有柏特的精神气质啊,甚至在确凿知道西蒙谋杀了柏特之后,博来犹豫的不是自己,而是让这事见到阳光整个亚叙别家族的未来会怎样。同样是人,差别咋就这么大捏?木桶的铁箍也许有本来就存在的血缘关系做基础,也许博来对马匹的真挚情感起作用,让博来没有拒绝艾力的计谋。对一个流浪的人,家庭总是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特别是家里有碧翠这个舒心的长辈——对待孩子发自内心的亲切。我敢说,博来的心在平立克区的阴暗小屋里已经被碧翠融化了。碧翠在离开时心里想:“如果他真的是柏特,如今他回来了,而我却把他留在这种地方,好像他只是个客人一样——”一想到这个男孩是这样地孤单,真令她无法忍受。这就是碧翠。所以她又走回到他面前,轻轻地用戴上手套的手托起他的脸,在他的脸颊上吻了一下。“孩子,欢迎你回来。”她说。铁伊的每一部小说里都必定有那么一个让我感到温暖、十分敬爱的人物,而且通常是女性,比如夏普小姐,比如罗拉,比如,碧翠。碧翠是那种认为家庭世界第一重要的人。家,或者说莱契特的亚叙别家族的种种自然成了碧翠的整个生活,一秒也不能失去,所以她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家族的维持中。其实,碧翠自己已经是亚叙别的标志了。博拉感受得最深:“就在昏昏欲睡之际,心头突然浮起一种很确定的感觉,是过去从没有过的一种感觉——不过这种感觉让他十分愉快。这种不寻常的感觉让他清醒了不少。他一下子同意,一下子又转而不同意。当碧翠举他的手的时候,为什么他觉得和平时与人握手的感觉不同? 为什么他突然有一种很温暖很幸福的感觉? 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人? 尤其她是一个你不会同她谈恋爱的女人? 当然,因为她是个女人。但让事情这么特别的原因并不只如此,乃是因为她对他表现的亲切温暖是那么自然。从来没有人会如此理所当然地牵他的手,他也从来没有过这种舒服的感受。不拘形式——而且,不,不是占有感。过去有一些人曾对他有占有的表示,而他并不喜欢这样。所以呢,是不拘形式而有——什么? 归属感。对了,是归属感。她的手牵着他的,因为她觉得他们互相归属。这是一个女人对她的家中一分子的感觉。是不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属于”过任何圈子,所以碧翠牵着他的手时,让他有这份特别的幸福感觉呢? 他一面沉沉进入梦乡,一面想着碧翠——她那若有所思时,斜着眼睛看人的眼光、她的勇气、她怎样第一次到那间他租的小房间找他、她在事情都还没确定前就吻了他,当他今天抵达这里时,她怎样温和地处理了西蒙不在场的情况。她是个可爱的女人。碧翠·亚叙别。他爱她。”曾经看过一期《超级访问》,嘉宾是林志炫。当谈起去世的妈妈时,林志炫眼中闪烁着泪花。“我的家人是一片片木桶的板子,”他说,“妈妈就像桶外围的那一圈铁箍。”说得真好,不是吗?露丝、珍妮、爱莲甚至西蒙,他们都是一片片的木板,现在博来也加入了,碧翠在外围紧紧地把他们抱在一起。温情脉脉的乡野既然我们说到家庭,那就来说家庭吧。我总认为英国人的家庭也是那么古板,跟英国绅士似的。铁伊笔下,亚叙别家族明丽轻快如草原上潺潺的小溪。不用说,开首出场的这对儿双胞胎姐妹就十分抢眼。珍妮和露丝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展览会上露丝把思虑重重的博来骗得团团转(有板有眼地说博来喜欢的爱莲要跟罗杰结婚),当博来知道罗杰早就结婚时又好气又好笑:“记得提醒我打露丝一顿屁股!”珍妮文静中藏着淘气;爱莲,不用说,这个动人的少女是书中除碧翠外最闪亮的人物。看看家庭的外延,马夫、保姆、牧师裴克、南丝,无一不是让人舒心的角色。即使是西蒙,也有讨人喜欢的时候。在马背上比赛时认真的西蒙连博来也会喜欢。温情在莱契特流动,汇集在亚叙别家里,所以不会有什么意外击垮了这个家庭,所以亚叙别家族一直持续了近两百年。恐怕家里最不确定的因素就是博来和西蒙了吧。一共有两个地方让我觉得有些冷:一处是博来确定西蒙让他想到的是提波这匹刁马,另一处是最后他们俩在悬崖对峙的时候。真是惊心动魄——这是铁伊所有书中最惊险的一段了,简直像动作片的镜头。看着铁伊似乎轻描淡写的句子,那一夜的寒冷一点一点地侵入进被窝里来(不好意思,我的读书习惯)。但即使如此也不会困扰亚叙别太久,当所有必要的事务都处理完毕,莱契特又回到了它应有的平静安详。当爱莲若无其事地说“希望人们早点知道他的身份,好让我没有太老之前和他结婚”时候,我知道亚叙别几星期前的那个伤口已经愈合了。从铁伊事迹的零星记载中我们知道她酷爱骑马,并辞去职务照顾老父亲,这就是为什么她写出了如此温暖的作品。我一直觉得这本书封面的广告语有些生硬(好看的小说,不仅仅是好看的“推理”小说),应该把《一先令蜡烛》的移到这里来:温情、魔力,同情心与洞察力交织而成的推理杰作。——也许“推理”二字有点儿不适合。铁伊的八部作品在我心中,《博来·法拉先生》排在第二(第一是《法兰柴思事件》),严格说来它真的不算是推理,谋杀也是许多年前的事情。对侦探小说的阅读我是以“迅速”著称的,曾经在一天里读完了江户川的三部长篇作品,令“友邦人士,莫名惊诧”。但拿着铁伊的书,总是不想很快读完,重读时更是如此。当翻过《博来·法拉先生》的最后一页的时候,你是否舒心地微笑了呢?你看,那个名叫莱契特的碧绿、无垠的英国乡野上,跑着白色、棕色的骏马。你再仔细看,那里还有相爱的年轻男女,有安详睿智的牧师,有平静优雅的夫人。碧翠从康提慕来做客了,她看着侄儿侄女们,温柔地,心满意足地。此时此刻,你可以想象自己是柏特,正在天堂俯瞰着这温情脉脉的乡野,看着它,心中温暖灿烂如明年的春天。


 博来·法拉先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