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黎明到衰落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0
ISBN:9787501217571
作者:[美] 雅克·巴尔赞
页数:824页

内容概要

雅克·巴尔赞(Jacques Barzun, 1907- ),美国学者、教师、编辑和批评家,他在众多领域堪称权威。七十年来,他的三十余部著作可谓包罗万象,包括音乐、思想史、当代艺术、科学评论,甚至还有侦探小说的导读。巴尔赞1927年至1975年在哥伦比亚学院任教,历任塞思·洛历史学教授、教务长和院长。他也是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并且曾两度担任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主席。他的代表作包括《达尔文、马克思、瓦格纳》、《柏辽兹与浪漫世纪》、《美国教师》、《智性之家》、《临行赠言》等。

书籍目录

作者的话
序言 从目前的关切到本书的题材
第一部分 从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到玻意耳的“无形的学院”
1 四发五裂的西方
2 新生活
……
第二部分 从凡尔赛的沼泽、沙地到网球场
1 君主制革命
2 有民主精神的清教徒
……
第三部分 从《浮士德》第一部到《走下楼梯的裸女》第二号
1 灵与智的结合
2 横断面:1830年前后巴黎所见
……
第四部分 从“大幻想”到“西方文明不能要”
1 大幻想
2 作为预言人和小丑的艺术家
……
参照说明

作者简介

《从黎明到衰落》是雅克·巴尔赞毕生对1500年以来整个西方文化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20世纪文化论著中的经典之作,评论家们将此书推崇为文化作品创作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这部著作论述了从1500年起至今约五百年西方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制度(如君主制)、宗教、社会思潮、哲学、文学、音乐、美术、科技发明、民俗及社会生活等,包罗万象,涵盖面很广,从文艺复兴的根源到说唱音乐,作者均予娓娓叙述,并将自己在漫长的一生中所作的思考融入其中,使书的内容丰厚并具独特的魅力。
作者认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衰落的时期。他指出,目前存在着许多令人感到烦恼的因素,如死气沉沉的政坛、恪守陈规的学校教育、个人主义的蔓延以及高度抽象化艺术的盛行,等等,但是,文化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失望多于希望,而很可能会成为西方复兴的源泉。这一思想贯穿全书,成为全书的闪光点。


 从黎明到衰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如果你没有勇气面对八百多页的厚度,那么你不必把这本书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你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阅读。然后,在遇到与1500~2000年的西方文化生活有关的问题时,再翻阅本书的相应章节——这本书写得实在是详细而周到,几乎可以成为一部工具书——并且,它比工具书要生动、可读得多。
  •     如你想了解五百年來西方歷史,如書名所示,這書是講西方文化生活的。對了解一般歷史毫無幫助。 如你只想一般了解西方文化,還是讀幾本內容具體背景清晰的斷代史或文化發展史。此書一樣幫助不大。 作者知道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好多東西,有絮叨傾向,講述作者很個人的意見看法,材料敘述都極具選擇性。(更多历史小说:www.lishizx.com)
  •     重读《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500年》时间真快,五年前读过这本厚厚的文化史巨著。当时叹为观止。最近开始重读,又有很多启发。“文艺复兴时期大量的论文说明了这场文化运动的性质。人们通常以为它是由几个天才发起的,有些崇拜者、赞助人和能言善辩的支持者参加,他们的名字列在小型字体的脚注里。其实,文艺复兴运动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人共同参与。任何运动想要成气候,群众是不可缺少的。这是一个普遍规律。这些众多的合作者天赋一定都很高,不是碌碌之辈。也许,作为创造者,他们不够全面,或者运气不佳;他们的名字有些流传下来,有些已经不为人知。但是,回顾过去,会看到他们中不少人提出了独创性的观点,或者首先使用了某些技巧。他们集体的言谈行动维持着创造的激情,激发了他们中间的天才,他们是那一时期烂漫繁花的护花春泥。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伟大的艺术时代的形成所需要的条件。这样的时代往往时间短暂,地点似乎偶然随意,造就这种时代的条件与有些人想象的不同,不是经济繁荣,或政府明智,全力支持,或四海承平——佛罗伦萨在全盛时期,内外冲突连续不断。第一个必要条件是有志之士汇集在一起。他们也许原来分散各地,当某个重大的文化事件的消息传到国外,或者是技术上发生了突破的时候,他们就突然从四面八方涌来,来到事件的原发地。正如革命情绪的传播一样,狂热的兴趣,不同的见解,那些努力创造、相互比较、激烈辩论的艺术家之间的竞争,这一切所造成的激情使艺术迸发出超常的光彩。几百个有才气的人中间,只能出现几个伟大的艺术家。被埋没的天才因为时运不好,只能在偏僻的角落里默默耕耘,忍受着孤独,经常因此而受到创伤。在艺术的颠峰时期,往往是先实践,后理论——先有作品,然后才有概念。同时,从实际中得出的理论使我们了解到主要艺术家的一些(不是全部)意图,和他们的作品所使用的标准。这些情况持续了400年的时间,不应该为了取悦20世纪晚期企图排斥艺术意图的批评家而把它斥为无稽之谈。文艺复兴的论文谈到,艺术家除了他的道德使命感之外,他的责任(也就是他的意图)就是模仿自然。他必须细心观察“上帝的脚凳”,这是信仰上帝的一种方式。这种严谨与科学家的严谨是相同的。当时有不少艺术家认为自己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那时还没有出现把最优秀的思想家分成不同的类别的“两种文化”。(P69-70)”重读《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 》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也是读了两遍,很符合我读书的胃口,就像中国的史书一样,个人传记形式。。。。有机会会重读
  •     1500年后的西方文化史
  •     有些部分值得反复品位,有些地方还不如他引用的当时代人的原话好看。
  •     翻译太烂了,经常自己编造词汇。作者观点强烈,常常妙语连珠(多少妙语被翻译毁了就不得而知了)。但浓缩度太高,读起来有点费劲。每段后面会推荐相关主题的好书,这点很赞
  •     余英時推薦。先讀林華譯本,再讀台灣鄭明萱貓頭鷹版。……寒假搁置了,开学重拾,颇有启发,各种观念刷新反思,教益匪浅!!!值得一读再读!
  •     还算比较全景和详细,但就像文化人写文化,总有点繁琐而缺乏深刻。
  •     有些东西,想多了伤神。
  •     很有收获,也花了不少时间。
  •     太啰嗦
  •     祛魅巨作
  •     没有华丽叙事同样波澜壮阔的好书
  •     杂而乱,繁又琐
  •     其高屋建瓴,令人肃然起敬。
  •     任何一真实与理想所有的激情碰撞都在这里让人赞叹
  •     有时候读一本经典所获得的启迪超过读一百本平凡的书。
  •     历史哲学的说书人
  •     尼采在心理方面的分析是正确有理的:同情很容易变为一种助长自以为是的快感。他需要不断的穷人和弱者,而不是鼓励健康和自立的人。
  •     有种天马行空的感觉
  •     解放、平等的趋势。正在把伟大的传统自我否定。
  •     前面翻的不错,但后面就有些水了。举例,P715把“西线无战事”说成了“西部战线没有新发展”,还有P696以“至此”开始的那段,连着四五行简直无法入目。
  •     这部著作论述了从1500年起至今约五百年西方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制度(如君主制)、宗教、社会思潮、哲学、文学、音乐、美术、科技发明、民俗及社会生活等,包罗万象,涵盖面很广,从文艺复兴的根源到说唱音乐,作者均予娓娓叙述,并将自己在漫长的一生中所作的思考融入其中,使书的内容丰厚并具独特的魅力。 作者认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衰落的时期。他指出,目前存在着许多令人感到烦恼的因素,如死气沉沉的政坛、恪守陈规的学校教育、个人主义的蔓延以及高度抽象化艺术的盛行,等等,但是,文化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失望多于希望,而很可能会成为西方复兴的源泉。这一思想贯穿全书,成为全书的闪光点。
  •     罗胖推荐
  •     手不释卷
  •     好书,一口气读完
  •     美国文化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雅克·巴尔赞(Jacques Barzun)于当地时间10月25日晚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中南部的圣安东尼奥去世,享年104岁。这位著名的文化历史学家一生著作等身,他一共写了30多部著作,内容涉及哲学、音乐、思想史、当代艺术乃至侦探小说。
  •     强推
  •     从宗教改革至20世纪 一路娓娓道来 呈现了一副长达500年的历史画卷 各个思想流派跃然纸上 任由读者取舍 分辨 对事件、状况的成因也分析透彻 对自身知识体系的架构很有帮助
  •     信息量巨大,结果看完之后没记住什么东西。摘录一段话:“整个欧洲,包括许多自由主义者和社会党人都声讨(巴黎)公社。反叛者取"公社"这个名字,是为了显示他们作为城市公民之间的紧密纽带。但是,在伦敦的卡尔·马克思看见政治出击的时机已到,或许还意识到了这个名字的价值。于是,他发表了一份小册子,把这次叛乱说成是即将来临的阶级斗争的尝试——无产阶级被唤醒了、即将建立共产主义。这完全是一种宣传。(巴黎)公社成员既不是无产阶级,也不是共产主义者。他们想在法国其他地区建立的"城市共和"同马克思的集中制专政纲领正好相反。不过,马克思正确地估计到,这个事件使拿起武器的工人在全世界恶名远扬。可以利用这一生动的形象来煽动下一场革命。”
  •     可一读再读的思想史著作
  •     巴尔赞的底子是有多厚啊……有待将来慢慢消化
  •     浩如烟海的群星,对五百年西方艺术发展有了大概思路,以后再逐步深入了解里面的各种细节和人物——作者高龄,真是大师级别,各种知识都是顺手拈来,博览古今,唯一遗憾,就是感觉他对当代彻底失望了……不过也许他说的是对的吧……纵观来看……
  •     雅克巴尔赞二十岁即想写的书,被智者点拨说晚几年再来写,他一直到自己85岁才开始写这本书。绞尽脑汁读完100页,从新教到文艺复兴到哥伦布,最终放弃。眼线下的我不是其优秀的读者,无法与巴尔赞有思想上的共通之处。而读懂这本书几乎也成了人生的方向之一。
  •     略显啰嗦?
  •     给一颗星绝对不是针对书的内容,而是就中信出版社的质量。就书的内容言,显然应该给五星。中信一般的质量是可以的,但奇怪此书的编辑、印刷质量极差。仅“作者的话”和“序言”两小部分,居然出现两处错行、脱落。XIII和XIV之间脱落了不知道一行还是多行,完全不能连贯;XVII和XVIII间错行,有半行文字重复。 再如P13,伊拉斯谟论英国,居然写着1947年,估计应该是1497年。 诸如此类,这么多不应有的编辑错误,难道我在亚马逊上买的是盗版货?
  •     暮气沉沉。
  •     句句都被击中啊。。
  •     琴棋书画,无所不包,有生之年也看不完那么多大家
  •     你会看到为何他们是那样子的,如何一路走来的
  •     修行37th,连着啃完两本大书,平行进行的交叉阅读出奇的顺利,因为这两本书的写法与结构如出一辙。我们永远读不完好书,不仅是因为好书本身的数量已经令人瞠目,更因为绝大多数好书不是一次就能尽享妙处的,常读常新有两种,一是每读一次都能唤醒不同的感受,另一是每读一次都会记住些上次阅读没找到的东西,或是唤醒被忘却的记忆。这是本被称为二十世纪圣经的书,有些夸大,但是其高屋建瓴之处,令人肃然起敬,这又是一本在人生的任何时期,对任何人,都可以放心而自豪推荐的书,我没法评论内容,太多星光熠熠的名字,太多璀璨的思想,还有作者那伟大的,将这一切串联一处的思路,阿门
  •     社会塑造文化,文化塑造社会。站在社会与文化又一次变革之中,未来将走向何处?
  •     一本充满了非主流评价的巨作,但讲得太零散太琐碎,看完了跟没看差不多。。。
  •     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却是包罗万象,娓娓道来。闪光的见解随处可见
  •     这本书曾对着英文版一起读,读了100多页终于因为英文太差读不下去了。有空还得读。
  •     RIP。大概是初中时看的,他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考虑社会大环境下的思维方式。有时间再看一遍吧,很多处可以发散脑补,顺带查下启发他思想的根源。
  •     好书没读完系列,厘清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浪漫主义等现在流行的专有名词。但是宗教部分我看得实在费劲,不过看到一个个熟悉的人名在书上出现还是会有种难得的惊喜。
  •     4遍
  •     对的时间读对的书,这本书很厚,没有坚持读完它,看了四分之一还不到,内容很丰富的同时对我来说也太杂乱,不是一般的历史书籍,有更多社会学在里面,横和纵断面。自认为还需要再累积点知识和阅历才能更有效果的读完这本书。
  •     大概翻了一遍,这段时间琐事太多
  •     半年读完,干货啊
  •     知识的盛宴,把历史和现状连成串,解读了很多稀松平常现象的根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