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英雄汤姆·克林传

出版日期:2016-4-1
ISBN:9787549570140
作者:[爱尔兰] 迈克尔·史密斯
页数:340页

内容概要

迈克尔·史密斯 Michael Smith,爱尔兰籍极地探险史研究者,著有多本极地探险题材畅销书,包括奥茨船长传记、詹姆士·沃迪爵士传记、汤姆·克林传记等。本书中,他为无名英雄立传,让汤姆·克林成为爱尔兰家喻户晓的名字,让世世代代的爱尔兰儿童铭记一个英雄的传奇。

书籍目录

推荐语(位梦华语)
致中国读者
前言
001 第一章 农家少年 / 贫穷单调的乡村生活,造就了少年克林坚毅、独立、果敢的性格与无限的冒险精神。
010 第二章 命运初现 / 贝克逃跑。海员克林加入斯科特率领的人类历史上的首支南极远征队。
025 第三章 驶向未知 / 1902年2月,“发现号”探险队在麦克默多湾附近建立大本营哈特角。
036 第四章 冰上家园 / 两支六人分队试图行进40英里穿越大冰障,奔赴克罗泽角。乔治•文斯不幸葬身罗斯海。
048 第五章 进军冰原 / 斯科特首次深入南极大陆,沙克尔顿腿部冻伤先行返回。“发现号”被困浮冰群,探险队在南极度过了两个严冬。
064 第六章 重返南极 / 1910年4月,斯科特率领“特拉诺瓦号”再次向南极进发。挪威探险家阿蒙森也踏上南极点的征服之旅。
077 第七章 设立补给站 / 13人的小分队出发,沿行进路线设置三处补给站。回返途中,克林孤身勇闯浮冰群,挽救了鲍尔斯与杰拉德的生命。
097 第八章 希望与计划 / 南极科考受挫。凛冬将尽,斯科特一行整装待发。
106 第九章 斯科特最后的远征 / 斯科特、塔夫•埃文斯、威尔逊、鲍尔斯、奥茨五人组成小分队,准备向南极点冲刺。
126 第十章 生死之旅 / 克林徒步18小时穿越大冰障,只身赶往35英里外的埃文斯角寻求援助,从死神手中救回了拉什利与生命垂危的泰迪•埃文斯。
152 第十一章 悲剧上演 / 挪威阿蒙森率先抵达南极点,给了斯科特致命一击。返回大本营的途中,斯科特五人小分队全部遇难。
161 第十二章 致命抉择 / 克林与拉什利、泰迪•埃文斯的三人援助分队在贝德摩冰河顶部先行返回。埃文斯死里逃生。
169 第十三章 绝望搜救 / 杰拉德率领的营救队与斯科特失之交臂。八个月后,搜救分队找到了遇难者遗体。
183 第十四章 勇者归来 / 克林成功营救同伴的壮举赢得世人称赞,被誉为极地探险史上“迄今为止最为精彩的篇章”。
190 第十五章 来自冰原的呼唤 / 克林加入沙克尔顿的“横越南极之旅”,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冒险精神的行动。
203 第十六章 被困浮冰 / 沙克尔顿一行被困威德尔海的浮冰群。“坚毅号”几近崩溃。队员们被迫收拾物资,弃船,登上浮冰。
216 第十七章 随冰漂流 / 六个月的海上漂荡,28名队员随浮冰漂流2000英里。浮冰融化,三条小船下水。
231 第十八章 劈波斩浪 / 一连七天漫无目的漂泊之后,沙克尔顿与克林驾驶“威尔斯号”,在悬崖下方发现一处海滩,登陆象岛。
241 第十九章 命悬一线 / 沙克尔顿决意率领克林在内的5名队员前往南乔治亚岛寻求援助。22名队员留守象岛,等待救援。
251 第二十章 史诗之旅 / 艰难航行17天后,“凯尔德号”一行六人登上南乔治亚岛的南海岸线。
264 第二十一章 穿越南乔治亚岛 / 36小时40英里的生死行军后,沙克尔顿三人成功抵达斯特罗姆内斯湾。
284 第二十二章 难以置信 / 沙克尔顿、沃斯利、克林三人都坚称,穿越南乔治亚岛腹地时有“神秘第四个人”陪伴。
291 第二十三章 返回象岛 / 8月30日,沙克尔顿率领“耶尔乔号”抵达象岛。被困128天后,22名同伴获救。
302 第二十四章 生死之间 / 持续12天的智利欢庆活动结束后,沙克尔顿出发寻找“极光号”队员。
309 第二十五章 战争 荣誉 婚姻 / 克林与尼尔喜结良缘。在罗塞斯港受伤后,克林从海军退役。
318 第二十六章 南极酒馆 / 克林在家乡开办南极酒馆,后来应埃文斯之邀重登舰艇,此后再未远行。
329 第二十七章 缅怀 / 查尔斯•弗伦德拍摄电影《南极的斯科特》,向“特拉诺瓦号”探险英雄致敬。
332 致谢
336 译后记

作者简介

爱尔兰籍探险家汤姆·克林,三次远征南极,两次独闯冰雪荒原,一次穿越南乔治亚岛腹地。他见证过被称为探险史上最悲壮的斯科特极点冲刺之行,也与沙克尔顿并肩,试图穿越南极大陆,完成史 无 前 例的探险壮举。他的一生,就是一部英雄时代的南极探险史。本书首次完整呈现汤姆;克林一生的南极之旅,以航海日志、探险当事人与克林家人的回忆,以及斯科特极地研究所文献等一手资料为依托,真实还原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征服南极的全过程。汤姆·克林被誉为爱尔兰民族英雄,以其命名的“克林山”“克林冰川”屹立南极。2014年,“新西兰国际艺术节”专门推出独角戏《南极探险家:汤姆·克林》,向这位伟大的探险英雄致敬。


 极地英雄汤姆·克林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有幸参加了师大社的这次漂读活动,真是应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老话,终日如芒刺在背,后面有四双眼睛在盯着我,“还在刷手机?还在看电视?赶紧看书去,后面还有人等着呢”。还好终于读完了。言归正传,聊书。书,好书!一本不能称之为传记的传记。乡下小子汤姆克林童年时的一点点教育不足以让他能像其他高贵的海军军官、科学家一样记探险日记、与友人互通书信高谈阔论耳闻目见,第一手资料的缺失造成了我们这位三进三出的极地英雄很长一段时间都躲在斯科特、沙克尔顿的光芒里。只能从克林自己简短的玩笑话中,以及他人对克林一句或一小段评价中,如同“侧写”一样,克林从南极迷雾中一点点飘出来,慢慢地清晰,当然不如他那魁梧挺拔的身姿一样醒目。如果把书名遮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群骑士在南极的艰难跋涉,甚至更多的时候在描述斯科特、沙克尔顿等,而不是“克林传”。但是真的不妨碍我们把此书读成“极地英雄汤姆克林传”,因为没有什么能遮盖克林史诗般的极地行走,三探南极,三次求援,功成名就淡然退出。“坚毅、自信、忠诚、乐观、才能”,克林的旅途堪称完美无瑕疵。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地完成分配的一切任务,用幽默的玩笑感染身边的每一人,用善良的胸怀拥抱他的雪橇犬和矮种马,请缨冒险救援,对泰迪埃文斯的不离不弃,对斯科特莫名其妙的决定无条件地服从,对沙克尔顿的忠诚服务,克林完全可以在名字前面加上“St.”。如果说第一次探险是迫于生计加上一点点爱尔兰小伙儿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的冒险愿望,那么第二次、第三次就可以说克林同志也不是个安分的人,书中虽然没有描述克林的心理,我相信他是心有不甘的。可是斯科特的莫名其妙的冲刺名单中没有克林,因而有记载地克林唯一一次小小的牢骚。此处就是我对克林深感敬佩的一点,虽然与彪炳史册擦肩而过,却马上调整心态,独自一人,18小时、35英里的生死之旅,救回了泰迪埃文斯和拉什利,又义无反顾搜寻斯科特五人冲刺小组的遗体。艰难困苦中,物资条件的缺乏打不垮这群骑士,但是心态一定会让他们精神崩溃。书中没有克林的心理状态的描写,无从考证克林是怎样独自走过那35英里的大冰盖,读到这章的时候,我眼前出现的是漫天飞雪的冰原上的一个小黑点,耳边传来的是克林粗重的呼吸和他离谱走调哼出来的爱尔兰小调“绿色的穿戴”。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的大航海时代和20世纪初的极地探险时代是我无法抗拒的两段历史。我的读书习惯是比较阅读,就像资治通鉴必须要和史记、读通鉴论一起看。看这本书,我没有把他如其他一样比较,没有臆测郑和的下西洋,没有比较分析中国人的海洋意识,也没有把他和近现代的一切人类探险作比较。因为本书记述的这三段探险目标(并没有大篇与阿蒙森竞争的描述)实在太过简单,条件实在太过单一,水手们太过单纯,只有与南极的战斗,满目的白色冰雪遮住了一切对名利的窥探,浮冰倾扎的恐怖刺耳声音盖过一切的内斗争吵,去极点,跨冰原,没有其他!就像丁尼生《尤利西斯》诗句:to strive,to seek,to find,and not to yield,镌刻在斯科特的墓碑上。克林老老实实地完成皇家海军的服役,功成名就,下半生靠着辉煌的经历足矣,一本回忆录足矣圆满。可克林只是回乡开起小酒馆,在众人好奇的追问下仅仅嘿嘿一笑,搪塞而过,留下的只有小酒馆的名字“南极”和门楣上刮着的一副雪橇,也许只有坐在阿纳斯考尔河边,伴着一大杯黑啤,才会默默想起过去的岁月。烛光下没有对三个女儿讲述惊心动魄的探险,也许只有温暖回忆矮种马“骨头”和那几只小雪橇犬。与富足无关,从未离开家人,不再远航。克林的形象此书中并不是十分的丰满,若即若离,真的不妨碍我对汤姆克林的崇敬之情,往往这样沉默寡言的隐退角色是克林自己最想要的,也是对现今这样的急功近利、充满戾气的世界的小小嘲弄吧。还有很多想说的,但是闭嘴吧,相比斯科特的墓志铭,汤姆克林的墓碑上刻的是:水手回家,不再远航……
  •     英雄年代,群星闪耀。无名者,在最深的黑暗里,是最低弱的光。——题记山川倒移,莽草滋生,无名者的墓碑隐没。年岁日深,无名者,谁为你而歌。汤姆·克林,摄影师赫尔利在“坚毅号”上拍摄的照片。在爱尔兰乡村,有一间名为南极酒馆的酒家。在离南极如此遥远的北方,为什么会有一家这样的酒馆?酒馆临近处的一方纪念碑上,有着答案。墓碑刻着几个字:汤姆·克林南极探险家1877—1938这是一个被遗忘的南极探险家。他默默守候南极酒馆,在遥远的北欧,继续他的南极梦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极地探险进入辉煌的英雄时代。斯科特、沙克尔顿、阿蒙森,一个个响彻寰宇的名字载入探险史册。然而,英雄的光芒之下仍有无名者,他们谦虚低调、坚毅果敢,默默为探险事业挥洒着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汤姆•克林,就是这样的无名者。他三次远赴南极,亲历探险史上最惨烈的悲剧、最伟大的南极之旅;更以一己之力数次独闯冰原,九死一生之下救回同伴。探险家斯科特的队友,无名者的他,见证斯科特与阿蒙森的竞争南极点悲剧,为其一行收殓尸骨,安葬英雄。沙克尔顿不离左右的战友,不被铭记的他,与其一同试图穿越南极大陆,赢取属于探险无畏者最高的荣誉,却不承想,被困南极浮冰群。浮冰群上漂流2000英里,陪伴沙克尔顿勇渡800英里波涛汹涌的南冰洋,翻越南乔治亚岛腹地,救回被困象岛22名队友的生命。他,在斯科特和沙克尔顿的光芒中隐没,但又有谁比他更合适讲述那部惊涛骇浪的南极探险史?世事沧桑,万物流转。 对克林永恒不变的纪念当属其第二故乡南极的克林冰川与克林山,前者是南乔治亚 岛上一座4英里长的冰川,而后者则永远耸立在南极大陆维多利亚地海拔8360英尺。苍茫的山岳作证,这位极地英雄的功绩将永恒不朽。下面和想了解这位无名者的人,聊聊他的一些见闻——绝望搜救——斯科特,你们还在吗?1911年10月,去往南极点前,全体探险队员合影。埃文斯角的队员们密切关注着眼前南方的地平线,希望能看到远方哈特角发送的极点冲刺探险团队平安归来的闪光信号灯。3月17日(奥茨自杀的那天),切利•杰拉德推测,斯科特一行可能会在3月26日安全返回,也就是克林到达哈特角的五周后。他写道:那时我们非常焦急,但是我觉得还不至于惊慌失措,他们或许还能平安返回。…………1912年的冬天,对于留守埃文斯角的探险队员来说,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坎贝尔上尉率领的六人北部分队,后者被困在阿代尔角,和众人失联已久。众人决定,营救分队在九月或者十月启程。第二件要事就是搜寻极点冲刺团队中故去同伴的遗体,尽管有人认为这会非常浪费时间。一些人还担心,丧生的队员中很可能有人在走下危险重重的贝德摩冰河时跌落冰隙而尸骨无存。然而,大多数人还是同意先搜寻遇难同伴的遗体,这样至少可以确定哪些同伴抵达过极点。虽然阿特金森也是一名海军军官,然而他并不像斯科特那样行事死板、隐秘。他的一个新举措就是和整个度冬团队一起商讨春天的行军计划。众人就两个备选方案反复讨论——要么寻找坎贝尔被困的团队,要么搜寻极点冲刺团队的遇难遗体。一番公开探讨之后,他们决定先去寻找极点冲刺团队的踪影。用切利•杰拉德的话说就是,放着活人不管,先去寻找死人。很快,太阳消失,冬季来临,天气明显比往年更加恶劣。根据记录,气温常常降到零下50华氏度,风速也高达89英里每小时。一场持续了整整八天的暴风雪把队员们的小木屋吹打得摇摇欲坠。与一年前相比,如今木屋里的条件已经好多了。15个人住在原本为25个人安排的房间里,而且食物充足,那些曾经困扰过他们的难题仿佛都被猛烈的暴风雪吹走了。尽管如此,队员们的情绪仍然沉闷压抑。一想到眼前恶劣的天气条件,种种冒险计划顿时就烟消云散了。定期收集科学数据、讲座、美味的饮食以及接下来南行的准备工作,让大家度过了一个相对舒服、安逸的冬天。只要天气稍一好转,探险队员们就会想方设法地组织各种活动。他们会聚在木屋内玩各种游戏,比如纸牌、国际跳棋和桌球。克林还奋力赢了一局台球赛,格兰说这种比赛是“治疗士气低下最好的药物”。6月22日,与往年一样,伴随着丰盛的大餐、有趣的派对游戏和一棵人工圣诞树,冬至节的庆祝活动如期举行。一个月后,克林剃掉胡须以庆祝他35岁的生日。他发现,为了应对即将来临的雪橇季节,探险队员的饮食发生了重大变化。自泰迪•埃文斯患上可怕的坏血病后,阿特金森考虑到整个极地团队的健康,于是下令队员们每天都要吃一个洋葱,防止坏血病的侵袭。格兰回忆: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这样不仅可以预防坏血病,还能多提供一种食物。无论如何,队员们会觉得,他们不必再吃瘦身餐了。此刻,整间木屋里弥漫着洋葱的味道。8月下旬,太阳重新出现在了南极上空。南行的准备工作也加快了速度,食物和装备都装上了雪橇。随着气温回暖,队员们还进行了更多的户外锻炼。10月中旬,他们开始将马匹饲料运往角落营,那里靠近克林当初为挽救埃文斯的性命而勇敢独行的出发地。“特拉诺瓦号”曾经从驻扎在印度的英国部队那儿带来了七头骡子。这是斯科特下令带来的。最初的想法是,要是第一次极点之旅失败,他将准备借助这些骡子发起第二次远征。如今,这些骡子却有了截然不同的用途。1912年10月29日,搜救分队离开埃文斯角往南行进,此行的任务是要获取斯科特五人最后冲刺的残酷真相。像往常一样,克林带着一头叫作“王妃”的骡子。与他同行的有怀特、格兰、纳尔逊、胡珀、威廉森、基奥恩和拉什利。阿特金森、切利•杰拉德、迪米特里率领的狗队于11月2日紧随其后。晚上的冰面更加坚硬,所以他们选在夜间行军,以每天12英里的速度赶往一吨站。没有人知道此时克林和拉什利内心的想法。就在几个月前,他们还在穿越凶险莫测、茫茫无际的冰雪荒原,一路上与极端残酷恶劣的天气以及脚下的凶险路况搏斗。即使对于勇敢的探险队员来说,残酷无情的大冰障也是十分可怕的。一想到自己当初差点与此刻正在寻找的同伴的尸体一起躺在荒凉的大冰原上,他们就有种心有戚戚焉的感觉。1912年2月,汤姆·克林独闯冰原,赶往埃文斯角寻求援助。他们的内心感受被地质学家德伯纳姆记在了日记中。在漫长的冬季寒夜,他曾多次和克林(还有其他人)围坐在一起讨论大冰障的凶险。当时,德伯纳姆正聊着在南极度过第二个冬天的可能性,他写道:有件事情非常明显——对大冰障的惧怕心理普遍存在。当硬汉克林和拉什利说,如非必要,他们真的极不愿意在大冰障上行走,这表明大冰障非常可怕。幸运的是,搜救分队一路上有惊无险。尽管天气寒冷,气温下降到了零下20华氏度,这两支分队前行缓慢,但终于在11月11日深夜赶到了一吨站。直到现在,仍然有善良的同伴抱着一线希望,盼着斯科特他们能避开残酷的现实,盼着能发现他们活着的身影。格兰事后回忆:越靠近,我们的心跳就越快。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希望,在狗队离开之后,斯科特他们曾经到过这里。然而,我们并没有在这个补给站发现有人停留过的痕迹。第二天,11月12日,他们启程,继续往南深入11到12英里。就在行程快要结束之际,克林率先注意到,前方半英里以外的一堆积雪上方竖立着一根黑色旗杆。基奥恩原以为那是去年扎营留下来的一根废弃的竹竿。怀特踏着滑雪板驶向目标物。那是一顶帐篷的顶端——他们找到了极点冲刺团队。在这顶小小的绿色帐篷里,搜救队员发现了三具遗体。斯科特安静地躺在中间,两旁是威尔逊和鲍尔斯。睡在斯科特左侧的威尔逊,双手整齐地放在胸口。斯科特的睡袋口开着,手搭在好友威尔逊身上。帐篷里干净整洁、井然有序。斯科特身边摆着一袋茶叶和一些烟草。人们还在他的肩膀下面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钱袋,里面装着三个笔记本。遗体旁边放着遗书。南极的酷寒使得斯科特的皮肤变成了黄色,看上去暗淡无光。格兰说,他们身上“到处是冻伤的痕迹”,这真是“可怕的一幕”,“显然,最后一刻非常难熬。他的皮肤已经变成了黄色,身上到处都是冻伤”。搜救队员被这一幕惊呆了。威廉森说:我留下了眼泪,我知道其他人也都饱含泪水。阿特金森要求大家一个一个去帐篷里检视遗体,确保对眼前悲惨的一幕没有争议。威廉森回忆,那是“非常骇人的一幕”,格兰也特别伤心,不得不走出帐篷。十个月前,与斯科特痛苦地挥手道别的克林眼中再次噙满了泪水。尽管当时没能入选极点冲刺团队让他特别失落,但是这次这个善良的爱尔兰人更是完全无法隐藏内心的悲伤。他曾忠心耿耿地为斯科特效力十余年,而后者如今却丧生冰原,他怎能不悲痛伤心?在后来的一封信件中,克林这样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痛:我痛失了一位挚友。队员举办冬至节宴席,并准备立刻出发,寻找斯科特遗体。克林走进帐篷,近距离目睹了斯科特三人的遗体,泪水再次夺眶而出。这位大个子爱尔兰人俯下身,亲吻了斯科特的前额。多年后,克林回忆起这伤痛的一幕,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他这样写道:我是搜救团队中的一员,去搜寻他们最终的安息地。1912年11月15日,在离一吨站大约14英里的地方,我第一个发现了他们。我注意到有一顶像帐篷一样的东西,因为在我右边400码的地方有一根旗杆。走进帐篷,我发现威尔逊和鲍尔斯躺在睡袋里,而可怜的斯科特却没有,这表明他是最后一个去世的,他还把两位同伴安置在了睡袋里。他们像英国绅士那样辞世了,尽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选择服用药物来结束生命。尽管哀痛万分,克林还是马上镇定下来,努力保持风度。克林走到了格兰身旁,向他传达了一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消息——在阿蒙森的带领之下,他的挪威团队率先到达了南极点。
  •     只要一提及探险与远方,大多数男性的荷尔蒙就会抑制不住地向外喷涌。这是人性深处的一种本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整个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一部不断向未知与可能性挑战的冒险史。我们曾远涉大江与大河,攀爬过高山与险峰;我们曾涉足北极的冰川,抵达了南极的极点。这部人类的冒险大书中,你我虽不是主角,却是每个伟大历史时刻的参与者与见证人。由无数个你们构成的探险活动中,南极探秘不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是一枚不可磨灭的胸章。面对这场纷繁复杂,真假难辨之余,又旁枝丛生的冒险,我们究竟以何种方式才能无限逼近?传统的探险故事为我们做足了铺垫,它来自于我们所熟悉的远古神话与民间传说,大致上都是一个无比神勇的英雄人物,领着他的三两伙伴,过五关斩六将,于故事的落幕处,抵达最终的星辰与大海。末了,后人所歌颂,所铭记的必然是这个登上辉煌宝座的英雄本人。《极地英雄汤姆•克林传》一书却试图避开这一经典的叙事方式,从英雄的伙伴——汤姆•克林入手,为我们重新讲述这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就此而言,作者迈克尔•史密斯正在进行一场关于如何讲述探秘故事的文体冒险。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历史书写异常发达的国家。我们很早就有了简易的编年史与带有丰富故事性的纪传体。前者用一条时间线把各种历史事件资料串联在一起,尽量避免书写者的主观意图;后者在讲故事的诱惑下不得不围绕一个固有的中心去塑造伟大的人物,或是讲述一个富有意味的历史故事。事件与故事的区别在纪传体那里是模糊的,以至于我们偶尔在历史书中也能读到古人的心理描写。这曾经让那个尚处懵懂少年的我心惊胆战。迈克尔•史密斯在讲汤姆•克林的故事时巧妙地结合了这两种历史叙事的方式,在大量史料的前提下,拼凑出汤姆•克林精彩的一生。当我提到拼凑时,我所说的是这样一种奇特的阅读体验,即当阅读克林的南极历险经历时,我们惊奇地发现他并不是故事的主角,主角是我们熟知的冒险英雄斯科特,以及大名鼎鼎的沙克尔顿,克林的三次南极探险只是这两位英雄人物身边的无数伙伴之一。这就形成了一种迷幻的阅读错觉,克林的传记实际上只是两位英雄大人物传记中剪辑下的零零碎碎,加上其他的史料拼凑而成的资料汇编。当我这么去描述这种拼凑时,聪明的读者,你读到的可能是满满的恶意。反过来说,你更确信了作者正在进行一场不大不小的文体冒险,他确实创造了一种奇异的写作。这种奇异的感觉深入骨髓,它向你早就习以为常的阅读经验发出挑战,让你在一段史料与一段故事的奇异缝合中,体认这种不可言语的阅读经验。在三次南极探险活动中,作者也会时不时会将主角的光环照到克林身上,于资料汇编的缝隙,为我们描绘克林如英雄主人公般的勇敢,坚韧与顽强。其中也不乏传统故事的影子。当克林探险归来时,他难以忍受“平淡无奇的海军生活与一眼就能望到头的人生,无聊而枯燥”。这熟悉的文学描述,你也可以从鲁宾逊,克列佛身上找到。不同之处在于,鲁宾逊与克列佛是自觉选择了海洋与远方,而克林的再次远行却不受自己主观意愿。他跟你我一样,不过是各种探险活动的参与者,而非主角。直到真正的主角——沙克尔顿一手策划好南极之行时,克林才加入进来。在这些伟大的历史时刻中,你我很难成为传奇人物鲁宾逊,克列佛,抑或沙克尔顿,我们都是克林,追随传奇人物出行的小人物。我们的故事不是一部传奇,而只是一段段真实的时时刻刻!除了丰富的史料汇编与惊喜的冒险故事之外,阅读这本书,你还能得到点什么?我本人历来相信,阅读本身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探险。不论承认与否,当书翻至最后一页时,并不意味着旅行的完结,而是一种不知不觉的成长。那些故事,那些人物早已进入你的心中,充实着你,支撑着你,滋润着你,让你更好地面对一团如麻,又一地鸡毛的人生囧境。在书中,当克林第三次南极探险归来之际,他只是经历了这一切而已。如果没有南极酒馆酒后饭余的小道消息,如果没有作者迈克尔的孜孜不倦,这将永远是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感谢故事,感谢讲故事的人,是他们让冒险者不被遗忘,是他们让我们可以在想象的世界里与克林同行。梁文道在《我执》中曾写道,那些海滨的港口青年,总有一种出海远行的冲动。其实,我们也不用走那么远,即使是地球的最南端,我们也可以坐在家里,同克林一同远行。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一部很奇特的传记书,喜欢人物传记的可以读读
  •     向自然更深处的迈步,永不孤独。
  •     不知道为什么能在南极捕到“小鸡”。写点随感。信仰和帝国心态是支持着完成探险的重要因素。所谓的完成,只是不死,而不是成功。书名写作“与克林有关的三次失败的南极探险”会更加合适,穿插着的同时发生的关于“文明世界”中正在进行的爱尔兰独立史和一战很有观照的讽刺意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