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

出版日期:2015-3
ISBN:9787508648242
作者:[意] 安伯托·艾柯
页数:216页

内容概要

安伯托•艾柯(UmbertoEco) 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符号学家、美学家和小说家,20世纪后半叶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欧洲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艾柯的学术研究纵横古今,小说随笔睿智幽默,著作横跨多个领域,并在各领域都有经典建树。
1932年,艾柯诞生于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蒂州的亚历山大,这个小山城有着不同于意大利其它地区的文化氛围,更接近于法国式的冷静平淡而非意大利式的热情漾溢。艾柯不止一次指出,正是这种环境塑造了他的气质:“怀疑主义、对花言巧语的厌恶、从不过激、从不做夸大其词的断言”。
艾柯是后现代文学批评的奠基人之一,更是符号学领域的开拓者。1971年,艾柯在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创立了国际上第一个符号学讲席;四年后因发表符号学权威论著《符号学原理》,艾柯成为博洛尼亚大学符号学讲座的终身教授。此外,艾柯还在美国西北大学(1972)、耶鲁大学(1977)、哥伦比亚大学(1978)等著名院校授课,以符号学家声名远扬。
有评论家说,阅读安伯托•艾柯,对我们的精神痼疾而言是一种解毒。艾柯的写作范围无所不包,诸如足球、色情片和咖啡壶之类看似“无脑”的话题,在他笔下变得既有趣又深刻。他是一位真正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至今出版的各类著作已达140余种,主要作品有:《误读》《带着鲑鱼去旅行》《开放的作品》《玫瑰的名字》《傅科摆》《昨日之岛》《波多里诺》《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别想摆脱书》《不存在的结构》《悠游小说林》《中世纪艺术与美学》《符号学理论》等。

书籍目录


乃莉塔
碎片
苏格拉底式的脱衣舞
很遗憾,退还你的……
新猫的素描
天堂近讯
那东西
波河河谷社会的工业与性压抑
大限将至
给儿子的信
三篇古怪的评论
发现美洲
拍自己的电影
迈克•邦焦尔诺现象学
我的夸想
译者说明

作者简介

“一切阅读都是误读。”在本书中,艾柯恶意满满地解构颠覆了一些伟大的文学作品、电影导演的作品等。书中随处可见天马行空、颠三倒四,其实都充满着隐喻及典故的各色故事,是艾柯最知名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本很薄的小书,但一个下午绝不能轻松对付了它。这些插科打诨、装疯卖傻、天马行空、颠三倒四的文字中,有着艾柯最“愤世嫉俗”的批评。


 误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玄子/文戏谑的力量拥有的第一本安伯托艾柯的书是那本小且不厚的《误读》,开篇《乃莉塔》是对《洛丽塔》的另类解读,它不同于1991年意大利小说家劳拉格里马尔迪的《包法利先生》或者里普利的《乱世佳人续集》,这两本是承了原作的余荫,并因此大赚稿费,当然它们并不是此类写作的开先河者。乃莉塔的确有着让人过目不忘的形象,“那些布满如火山岩浆般沟沟坎坎的老脸,那些因白内障而变得水汪汪的眼睛,那干枯、抽搐的嘴唇因掉光了牙齿而凹陷进去,一副精致的消沉表情,嘴边不时地还有亮晶晶的唾液流淌而显得生气勃勃,那些令人自豪的粗糙的手,局促地、颤巍巍地让人产生欲念,富有挑逗意味,因为它们能很慢地捻佛珠!” 伴随着这些画面感极强的文字,一个跟优雅无关, 邋遢有余的老妪形象突兀地出现在眼前,遗憾的是,尽管调动了所有的好奇心和包容力,我始终无法和安伯托(文中男主角) 产生强烈的共鸣。这只是《误读》的开篇, 在接下来的十三四篇篇幅不算短小的文章中,意大利的流行歌词,"新小说" 和阿兰罗伯格里耶,圣经,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类学,阿多诺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评等一众相对生僻的学问被他信手拈来,或模仿、或调侃、或解构,或演绎重新生成的文本自有它天马行空的犀利风格。 同时,他又让那些晦涩而高深的文字多了一件平民化的外衣,我们因此从一个密访天堂被电击致死的记者的笔记本中,得知了上帝他老人家的近况,有意思的是,那些美好的天使们也会惹事生非,让人想不到的是,由于天堂里的混乱,他们被发配到第十层天的锅炉房里去了……某种蠢事总会有人去做艾柯的写作另辟蹊径,它们是一种反讽文学,这种文体在艾柯写作的年代,1960年前后,有一个独特的名称叫混成模仿体,这种写作传统在法国大行其道,大名鼎鼎的普鲁斯特、凯诺和乌利普创作组都在用这种不自然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但在意大利文学界它却没有显赫的地位,艾柯是特立的、执着的,他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写作能够最完满地呈现他的智识和见解,它们有着独属自己的宿命,用艾柯的话说,“它必须绝不害怕夸大其词。如果它击中要害,也只是预示某种蠢事总会有人去做,他带着赳赳武夫的坚定与严肃,面无笑容,且毫不脸红。”击中要害有什么意义呢?唤醒这个高速发展的“文明社会”中的麻木的人们,他们对一切合理不合理的世相都见怪不怪,也因此,社会的流弊竟然只能作为有良知的作家的写作素材以反讽的笔法写出来,读者们在慨叹作家对于当下生活的戏谑调侃时,这些道德寓言究竟能达到何种警世效果,已经非艾柯能独自掌控。《误读》和《带着鲑鱼去旅行》收入的文章是艾柯在卢恰诺安切斯基主编文学杂志 Il Verri上主持的名为“小记事” 的专栏系列文章。 但《误读》无论从其篇幅还是所指都非小记事所能展示的体量,想想那些给予作家灵感或者能够让他生出写作欲念的文本都是庞大而深沉的,他们如巨大的磁石吸引了艾柯,博学的他又举重若轻地把它们汇集成了这册小小的书籍。如果把《误读》看作一场旅行,这场旅行想把读者带去那个地方呢?该是艾柯用自己的缜密思维和态度制造的文字天堂吧!在阅读《带着鲑鱼去旅行》时,首先你会为他的意式幽默所击中,那些奇怪的、烦琐的、程化式甚至荒诞的叙述片断让读者在畅快的笑过之后,能够习惯性地联系到自己的遭遇,比如只短短数年时间便快速适应的交通拥堵,与各职能部门打交道时遇到的意外扯皮,而我们在应对这些突发事件时,能否如他一般睿智机敏呢?先来看看在电脑入侵和第三世界大肆扩张的现代世界中,出了一趟小差的艾柯遭遇了什么?他在斯德哥尔摩买了条熏鲑鱼,因为听了卖鱼人的建议,他想将鲑鱼放进冰箱。而出版社为他预订的豪华宾馆因为重装电脑系统,故障未排除,死机两小时,原本该井然有序的大厅俨然成了难民营。终于入住后,因为鲑鱼他征用了宾馆里的小酒柜,里面原本储备的各种酒和零食被他请进了化妆台的两个大抽屉中,但第二天,他的鲑鱼被请到了桌上,冰柜里则塞满了各种零食,而这看似体贴,实则不人性化的服务在接下来的几天困住了艾柯,因为酒店全部执行电脑指令,他连拒绝此项服务都不能。同样或者更甚的尴尬出现在补办驾照时,好在这些不过是漫长人生中的小小插曲。这个幽默的老头偶尔也会露出些许无奈,在《二加二是等于四吗?》一文的结尾,作家写道,“老式道德标准把我们每个人都造就成斯巴达人,而今天的道德标准却要我们都变成锡巴里斯人。”所有作品都是“未完成”的状态在《开放的作品》中,艾柯提出一个观点,即当读者在读一部作品时,他的阅读过程是一种再创作过程,在读者的头脑中反馈的,实际上是经过你自己加工过的虚幻的场景,其中的人物、场景、情节并不与作品完全重合。这与西方哲学中的解释学有异曲同工之妙,现代的解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认为,接受过程即视觉融合的过程,就是在你读文本是,接触作者提供的视界时,你并非一片空白,而是以有你自己的既定的观点和见解,而你的阅读,实际上是两者的交融,结果是经由阅读,你进行了二次创作。经由这创作,欣赏者和接受者被艾柯放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而作品就达到了作家所说的“开放性”。当然,这开放性不是作品的原初属性,任你是再著名的作家、画家、电影人也都不能让这开放的作品一次成型。艾柯说,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以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出现在公众面前的,不是说作者功力不够,故事没写完,而是作者将脑子里的东西经过自己的想法进行排列组合,然后拿到人们面前,至于你对这个作品的看法,还有你阅读的时候产生的一些“幻觉”那都是你的事儿了,与作者没什么关系了。但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磨合,开放性的作品诞生了。它有着什么样的职责呢?,在艾柯看来,就是一种认识论的隐喻:在现象的不连续性使统一的、确定的形象的可能性处于危机的世界中,开放的艺术启示一种看待生存的世界的方式,在看待它的同时接受它,将它同自己的感觉结合起来。他在《误读》和《带着鲑鱼去旅行》中向读者展示的是他的机智和幽默,看起来包含着许多畅销书的必备元素,其实他选择的话题都是严肃的,是世人所关心的,无能为力而又不愿苟同的。《开放的作品》则是专业的,针对当代艺术进行了中肯而犀利的评论,在书中他拿出了百分百的诚意,对各类作品给予了全方位的解读,并且提供了很超前的思维模式。艾柯是博学的,他将所有的信息展示出来,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来厘清这混乱的现实。原载于《信息时报》2015-03-26http://epaper.xxsb.com/showColumn/2015-03-26/76995.html
  •     被哈扎尔词典坑过后,教会某人书得倒着看,此书亦不例外。小记事是上世纪60年代的刊文,写的是呆梨国当时技术发展与市场竞争下的媒体产业,前者降低了制作、发布的成本,后者促使抢占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与大众教育趋向反智、平庸、猪圈式。用户乐意为了累积”知道”而消费和媒体从业者(评论家,作家,节目主持)兜售之间的供需互动,获得智识的要素:独立思考、critics的过程被省却后,creation沦为production、tasting下降到funny。作者把这些归结为:”廉价的”民主系统和意识形态背后愚民的恶意。黑天鹅的作者有个观点与老头看法相同,唯有纯粹如达尔文此种无心仕途功利的贵族等人才是样本楷模,其他的人则悟不了那本供在阿尔忒弥斯神殿里的奇书(我同意把它当作一个喻来理解,而不是仅仅字面的阶层解释)。演化论说过假使条件和环境相同下,文化也会演化出相同或将近似的结果,所以呆梨国上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的问题,放在当下仍是槽点依旧。另外,翻译真棒!
  •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这句话,很多时候是被用来说明,对于一位作家,一个成功的人物塑造总要呈现出更多侧面考察的可能,从而使得同一人物会在不同的人眼中产生不同的形象。然而事实上,这句话同样揭示了“阅读”这一行为的本质——它并不是一种单向的行为,而是由“书写者”到“阅读者”相联结的过程。哈姆雷特只有一个,但因为他的指向是“一千个读者”,每一个读者都会“制造”出“新的”哈姆雷特——由一个起点开始的故事,总会分岔出无数可能。正是由于书写者的本意,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生更多可能性的生成,安伯托•艾柯才会这样说,“一切阅读,都是误读”。或许误读本身并不意味着错误,而更像是一种“延误”——作者所谓的想法,在成为文本被阅读后,他原本的意义总会发生“不完全传递”。像是一个“传话游戏”,话语在传递中被消耗成各种模样。艾柯的这本《误读》,考察的正是这样一种状态。这是本很有趣的书,如果你觉得《傅科摆》、《玫瑰的名字》太厚太艰涩,不如先从这本小册子入手——尽管被装帧成精装后出版的它一点也不像小册子。《误读》似乎还有个身份——它被看做是“戏仿文学”的开山之作。艾柯一上来便把“伟大的纳博科夫”恶搞了一番,拥有危险的青涩的洛丽塔化身“妖冶阿婆”乃丽塔——又是一场情欲的冒险纠葛,一点也不逊色于原著。书中的戏谑元素层出不穷,在一篇“退稿信”的专题文章中,从《圣经》到《追忆似水年华》,无疑能在“腹黑艾柯”笔下逃脱被退稿的厄运。而名为《碎片》的一篇“考古纪实”则是将整个人类的文明遗迹毁灭在一场大爆炸之中——愚蠢的“原始人”竟然想不到要建一座“秘密图书馆”来保全自己的文明,实在让人困惑。当然,如果你以为这本文集只是为了诠释“娱乐精神”而作,显然是对艾柯先生的《误读》的“误读”——如果用他的名言的格式,“一切讽刺”,其实“都是批判”。作为一位在普通读者看来神秘莫测的“学者型学者”,艾柯以自己丰富到无以复加的知识储备,开启的是一幅充满吊诡的“历史-现代画面”。很多文字是着力于解构与重组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篇文字在“年代”上做文章,将现代性话语套用在古代的情境之上。解构让世界变得单调且丰富,自由而令人不安。而种种“意想不到”,其实都是来自于“误读”——架空后的情境,是这种行为本身的效果得以放大,但本质却并无差别。对于读者来说,开启任何一次阅读,显然都会带着某种诉求。而阅读艾柯的这本《误读》,其实是需要这样的读者:他们有趣且坚韧——可以接受无厘头的插科打诨,也可以忍受书里没完没了的掉书袋——也许许多典故他们真的了如指掌,或者是对这样的行为已经完全冷感。不管怎样,他会在一个个可能着实有趣,也可能冷到不行的“玩笑”里坚持读完这本书,最后却发现自己身处的,是一片意义不明的“乌有之乡”——或许阅读本身根本没有对象,就像是在一只在一条莫比乌斯带上行走的蚂蚁,根本走不到纸带的另一面。想起了一句话,说是看起来不合群的人,只是因人家的圈子里没有你。这样说来,像艾柯这样的作家也不是不有趣,只不过是他的大多数包袱,都藏在图书馆的角落里。图书馆是世界。世界是乌有乡。---------------------------------------------------------------------定位最新最快最专业,“柒书坊”读者团为您提供最优质的图书评论及评测,全面提供读书解决方案!详情请关注小站http://site.douban.com/240998/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段子手的自我修养
  •     “行行好,告诉办事人员在寄书请人审阅时要多加小心。我是英语读者,而你们却寄给我一本天知道用什么上帝所遗弃的语言写成的书,我换了个封套寄还给你们。”its' me !
  •     能大概看懂一部分,其中喜欢的有《很遗憾,退还你的……》《天堂近讯》《大限将至》《给儿子的信》《发现美洲》《迈克·邦焦尔诺现象学》。艾柯如果活到现在肯定不屑于用微博twitter,区区几个字讽刺起来真是不过瘾。
  •     仿讽
  •     段位太高
  •     有些于我而言太过艰涩,但能读懂的都很好玩,妙趣横生。
  •     这也是这个谁也看不惯的老头的。辛苦了翻译,夹杂着这糟老头炫技的六国语言也是不容易啊……
  •     读懂了大概4篇,好的,给你4个星
  •     搭配阅读
  •     近乎放肆地掉书袋。在有能力get到point之前,只能暂且维持这个评分了……
  •     "艾柯尽管难懂,欧洲的知识分子却以书架上放一本 艾柯的书为荣。"这的确是一种安慰。
  •     早起,2小时读毕。并不太懂,需不断重读。聪明人的文字,总是一句顶百句。20160519。
  •     需要再读许多遍
  •     就算看的不是很懂,也不代表我不能打高分来表示我的景仰啊
  •     炫技之作
  •     我总是对我看不懂的东西礼貌性的评四星。。就连译者自己也说艾柯的中译最多就是一座桥,让我们领略一下艾柯那个复杂的语言世界罢了
  •     真是没有读懂,不过就第一篇来说,作者描写人物的心情还是惟妙惟肖的!
  •     读《误读》的这段时间,我恰好也在看《古尔德读本》,发现艾柯和古尔德的风格还真有点相似:各种旁征博引、爆棚的信息量,可一旦了解一些背景、稍微能读懂的话,却又不难感受到他们的幽默。本渣渣初读后只get到了一些微小的笑点,还是等提高了姿势水平,再来重读这本有趣的小书吧!
  •     天才!!!……贫乏如我找不到别的词了。看译后记也是很乐的w真是辛苦了
  •     大师的才华真是难以望其项背…感觉瞬间从“自认为是知识分子”的水平被打落到文盲的世界。羞愧不已,需要多多学习!
  •     知道自己读书少,所以即使忍不住买了他的书也没有读,终于忍不住测试了一下,果然,岂止是读书少,简直没读过书。 一本这样厚度的书,正常情况下,两小时看完,这本,从艾柯活着读到他去世,真的是…… 但真的很好看,就看懂的那几篇来说。
  •     因为作者的文风是仿讽,所以建立在大量的欧美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的再塑造,如果基础不牢固,看起来也是无味的。
  •     看!!!不!!!懂!!! 里面提到的原作一个都没看过
  •     这么薄的一本短篇随笔集,却篇篇风格迥异,而且内涵深邃又让人费尽心思。谁让它是我读的第一本艾柯写的书呢。在他已经过世后才开始读他的书,有致敬又有追忆的成分。也许如果我学学艾柯致敬他的前辈的做法,我也应该戏谑调侃一下这位渊博而又爱炫学的老头。可是我做不到,在今天阅读已经碎片化,信息已经爆炸的今天。每一篇都有一些金句,或是让人觉得精妙无比的典故,更有艾柯桀骜不驯的调侃和讽刺。每一篇都是高度浓缩的饼干或是乳酪,需要你消化很久。
  •     作者书搜集了4/5
  •     安博托以不一样的形式向世人炫耀了自己的知识,而且是赤裸裸的。
  •     天知道写的什么玩意~第一篇里面引用了波德莱尔的诗,译者只标注了原文是法语~是不知道还是故意如此?
  •     没意思
  •     再读惊喜
  •     永远不走平常路的安伯托
  •     全书读完唯有一词可概括我的心情:艹 知识分子的调侃与洗刷,庸俗的民众们看不懂啊。。。有些点子真的挺吸引人看下去,奈何就看懂了点子
  •     不可置否Eco渊博的知识储备,同时,他的文章也成为了读者们的测试题。如果没有相当的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人类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功底,那么即使翻译成了我们熟知的语言,也依旧没法自然而然地发噱。从这本书中找到很多知识点,也是满满的收获,五星好评。
  •     外国文学 意大利
  •     我觉得这不是博学的炫技,更像是不吐不快。看过《洛丽塔》,再看乃莉塔,就觉得想笑,但不知道艾柯是不是真的在讽刺
  •     太有意思了老爷子!
  •     脑洞大开!好多地方真是笑死,但真不想说有好多地方没看懂……以及,这真是我看过最辛苦的短篇集TAT
  •     自愿被艾柯折腾,云里雾里喜欢极了
  •     最近很喜欢这位恶趣味老爷爷
  •     翁贝托 点掉书袋 点艾柯
  •     笑死,艾柯要是在东北的话,嘴这么贱,得天天被人追着打。
  •     好难读懂。。。
  •     中信的排版一向都是宽,宽再宽点,对于艾柯的这本书也不例外但也缓解了篇章阅读缓慢又迷茫的焦虑。看得懂的篇章觉得他知识渊博看不懂的也觉得文字深奥,不能怪翻译,只怪自己,浅薄!
  •     读得懂就好玩儿 读不懂就完全get不到笑点
  •     这本笑死我了 说好不看埃柯的呢
  •     文字游戏
  •     校图书馆借阅。炫技式的切入点,既是模仿也是讽刺。如果想通篇看懂,需要大量的阅读经验,这些模仿是只有看过原著才能看懂并会心一笑的。
  •     退稿!退稿!退稿!没有出版社和编辑的时代,人们多么幸福。
  •     这本书充满恶意
  •     好奇怪的风格
  •     讲真有点难懂…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