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指杏花村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62801
作者:杏花村知青
页数:280页

内容概要

杏花村知青,40余名曾在山西汾阳杏花村插队的知青合著。

书籍目录

序 知青啊,知青! >> 鲁天龙 朱新潮 > 001
第一章
青春挥洒杏花香
告别北京,插队酒乡 >> 王杰 > 002
夜宿大车店 >> 王杰 > 004
小相寨往事 >> 韩援 > 006
木头和砒霜鸡 >> 王小鲁 > 012
往事与随想 >> 陈凯 > 014
小相纪事 >> 贾岱声 > 017
妞子在农村 >> 蒋凌 > 036
往事如陈酒 >> 郭志坚 > 044
插队路上 >> 杨兰娣 > 050
打柴不问樵夫 >> 赵惠艳 > 052
窝头 >> 阎明辉 > 054
养猪记 >> 曲国林 > 055
井中捞桶 >> 芮士平 > 056
轮流做饭 >> 王杰 > 057
女猪倌 >> 王杰 > 060
鸵鸟战术和神奇医术 >> 戈小丽 > 061
截车的故事 >> 戈小丽 > 063
给老美讲插队故事 >> 戈小丽 > 067
杏花村遇狼记 >> 袁维之 > 075
子夏山游记 >> 鲁天龙 > 079
杏花村里听读报 >> 鲁天龙 > 084
猪圈里过春节 >> 刘承运 > 091
酒库里的一把火 >> 刘承运 > 093
给杏花村人的一封信 >> 戈小丽 > 096
第二章
关爱如山情似水
我和福蜀 >> 王人枫 > 100
韩福全大爷 >> 杨联萍、陈莹、陈英 > 101
知青点的特殊成员 >> 赵惠艳 > 103
大婶 >> 阎明辉 > 104
土插队到洋插队 >> 乌蒙 > 106
杏花村的酒姑娘 >> 乌蒙 > 109
忆郭路生 >> 郑天曲、陈黎宁 > 117
小狗东东 >> 王杰 > 120
怀念我们的大娘 >> 王杰 > 123
郭路生在杏花村 >> 戈小丽 > 125
月萍 >> 戈小丽 > 134
能人金光亮 >> 袁蓓 > 136
第三章
一样经历别样情
在那杏花盛开的地方 >> 金远志 > 140
追寻那逝去的记忆 >> 金大海 > 144
知青生活忆录 >> 楼申光 > 145
回乡有感 >> 张保庆 > 148
知青感觉——“插队”四十周年记 >> 于新 > 151
山庄头村——难以忘却的岁月 >> 张勤、杨兰娣 > 155
那个绝望的深秋 >> 赵惠艳 > 159
内疚到永远 >> 赵惠艳 > 161
忘不了 >> 金燕萍 > 163
阔别三十载,今日回故乡 >> 赵惠艳 > 164
遥远的岁月,梦里的杏花 >> 王杰 > 168
插队后的第一个春节 >> 王杰 > 171
在杏花村小学当老师的那段时光 >> 王杰 > 173
杏花村的零星记忆 >> 袁敏之 > 175
难忘杏花村的插队岁月 >> 顾建华 > 185
难忘的回忆 >> 孙丽丽 > 187
杏花和我 >> 戈小丽 > 189
《友谊之歌》——知青的故事 >> 戈小丽 > 192
四十年的记忆 >> 傅琳 > 206
梦回武家垣 >> 袁蓓 > 210
圆梦武家垣 >> 袁蓓 > 212
第四章
汾酒甘甜化作歌
旧诗词四首 >> 谢阳谷 > 216
乡情•乡恋 >> 刘建章 > 218
思友 >> 刘林平 > 223
忆 >> 赵国庆 > 223
盘点人生四十年 >> 谷振恒 > 224
知青故地行随记( 外一诗一联) >> 谷振恒 > 226
故地重游 >> 岳喜田 > 228
忆杏花村 >> 赵家荣 > 229
忆江南•杏花村(三首) >> 朱新潮 > 231
纪念赴山西汾阳县杏花公社武家垣大队插队四十周年 >> 安志宏 > 232
闻七三年大学招生有感 >> 陈晓轩 > 236
贺杏花知青聚会 >> 周兴华(敖坡知青) > 237
诉衷情 有感与杏花知青的插友情谊 >> 周兴华(敖坡知青) > 237
诗五首 >> 刘长奇 > 238
附录一 北京知青赴山西杏花村插队名录 > 240
附录二 我们的第二故乡——汾阳简介 > 242

作者简介

这本书是一部真实无删减的知青回忆录。讲述了1968 年下半年,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一场几乎囊括了当时全国的在校初中和高中66、67、68 届学生(还有部分69 届)的运动开始了,到边疆去,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成为浪潮。
在此背景下,北京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马甸中学、四中、五中、一〇一中、女一中等多所中学的140 多名老三届毕业生,告别父母,满怀激情奔赴山西汾阳县杏花公社的九个生产大队插队落户。他们在贫困的农村,在社会的最基层,直面陌生的环境,深入社会最底层,开始了人生中最富激情与勇气、最富理想与追求的一段人生旅程。
自80年代以来,知青纪实作品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很多全面呈现时代风貌、深刻反思知青运动的优秀作品。该书的内容侧重不在于向读者讲诉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而是选取140多名北京知青在农村的各种故事为内核,原滋原味地记录当年知青的生存状态和思想状态,不沉重却发人深省。
在书中你会看到诸如“杏花村里偶遇狼”、“大胆分食砒霜鸡”、“贪杯险烧汾酒库”、“猪圈里面过春节”等精彩的插队轶事,更能通过他们真实的笔触,读出山西汾阳杏花村里的这群“北京爷们儿和姐们儿 ”为何会那么独立、自信与坚韧。


 遥指杏花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145位来自北京的知青,与其说是知识青年,其实在当时知识一些初中在读的学生,他们将自己的青春与迷茫,沉思与喧嚣都留在了那个村落,一群人与一个地方居然能产生出那么多美好的故事。这书平实却又不乏深刻,80年代以来,描写知青题材的作品很多,其中也不乏很多优秀的作品。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在于她的真实。
  •     文/鲁天龙 朱新潮四十几年前的上山下乡运动是发生在特殊年代的一场大规模社会行为,它改变了2000 多万人的命运和生命轨迹,造就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插队知识青年”。公元1968 年下半年,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一场几乎囊括了当时全国的在校初、高中66、67、68 届学生(还有部分69 届)的运动开始了,到边疆去,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形成高潮。在如此背景之下,北京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马甸中学、北京四中、五中、一〇一中、女一中等多所中学的140 多名老三届毕业生,告别父母,离开首都,满怀激情奔赴山西汾阳县杏花公社的九个生产大队插队落户。在贫困的农村,在社会的最基层,直面陌生的环境,深入社会了自己的健康,以至生命等等。但是,我们也学会并收获了很多。我们学会了独立生活。当我们离开家庭和学校的呵护到了农村,就要独立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难题:做饭、担水、补衣、劳动、砍柴、拉煤等。生活的艰辛使我们从一个个少不更事的青年成熟起来,有了独立解决生活中种种难题的勇气和能力。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当我们从喧嚣的城市来到贫困的农村,从“运动”的风口浪尖来到波澜不惊的现实生活,阶层的反差和现实生活的严酷促使我们开始思考,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大脑想问题。而农民兄弟对生活彻底的现实态度,也教会了我们透过社会的浮光掠影,看清生活的本质。于是,我们从“文革”初期的盲目跟从中走出来,不再相信种种蛊惑人心的宣传、口号,不再盲目追赶什么社会潮流。我们学会了看穿甜言蜜语背后的居心叵测,懂得了眼前的小利可能是欺骗鱼儿上钩的诱饵。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而不要管别人怎么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学会了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看问题、办事情。当我们与农民熟悉后,农民兄弟把知青当作朋友,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愿望,对关系自身生活的政策的看法,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我们经历了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拔掉蔬菜瓜果种高粱,挖野菜充饥的生活;经历了在“达纲要,过黄河”的旗号下刮“浮夸风”高征购,体验了口粮不足饿肚子的滋味;看到了“瞎指挥”导致的减产,使我们懂得了什么叫从实际出发。实际就是千差万别的情况,因此要因地制宜;实际就是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利益,任何路线和政策,只有符合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利益,才能得到拥护,真正调动积极性。正是农村的现实折射出来的路线政策正确与否,启发我们思考中国应走的道路,探讨现实落后的生产力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这样的思考和探讨给了我们坚实的底蕴。这是一场社会大变革即将来临前的必需。因此,当1978 年后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知青就成为坚定的拥护者和积极参与者,即使遇到风波和挫折,也从无动摇。我们收获了真诚的友谊。当我们离开城市走向陌生的农村,曾经是那么迷惘最底层,开始了人生中最富激情、最富勇气、最富理想与追求的一段人生最精彩的旅程。世事变幻,白云苍狗,弹指一挥间,已四十年矣。中国已从“文革”的动乱走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回首在农村插队的生活经历,有困难,有困惑,有彷徨,有创伤,有奋争,有成功;有幼稚可笑的行为,有不堪回首的往事,有难以割舍的情谊……但无论如何,它都是我们难以抹去的一段人生旅途,形成了我们的集体记忆——知青情结。上山下乡,使我们失去了很多正常的东西,如舒适的城市生活,丰富的文化享受,正常的求学途径,应有的家庭友爱,甚至,有的人失去和无助。同在一个村庄、一个公社,来自不同阶层与家庭背景的年轻人本不相识。共同的境遇和心情,使我们的心靠拢在一起。共同在烈日风雨中劳动,一起在昏暗的油灯下听音乐、唱歌,朗诵诗歌,一个锅里抡马勺,一条土炕上打呼噜,让我们建立起纯真的友谊。这种友谊中没有利害的渣滓,也不欢迎世俗的势利。以至,当我们遇到一个不曾认识的人,只要同为知青,几句话即为知己,就倍感亲切,有着聊不完的话题。这种友谊历经人生的变故和时间的考验,虽然回城后工作岗位不同,社会地位有高有低,生活境况有好有差,但大家都珍视这种共同生活经历形成的友谊。我们收获了自信和坚韧。在社会的底层生活,我们确实遇到很多社会的不公和生活中的挫折。虽然有的人产生过迷惘、愤世嫉俗或彷徨,但知青的主流是自励和抗争。从来没有失去过对未来的希望,对文化科学知识的渴求,促使我们在简陋的条件下努力自学社会科学、科技、人文知识,思考祖国的前途与未来,争论理论与政策,而这些都在今后的思想与工作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收获了正确认识评价自己这一人生难题,不再把别人的评价当作评价自己的唯一标尺。我们收获了自信,成熟起来。因此,不再盲从,不向权贵献媚,不为财富的炫耀迷惑,不被别人的议论左右,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知青啊,知青,共和国的同龄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经历了共和国强盛的兴奋,经历了共和国挫折所带来的苦难与思考。上山下乡,农村插队,不是我们自主的选择,但我们无怨无悔。也许我们是牺牲品,是探路器,是铺路石。但是,知青这一代人是年青的共和国最忠实的建设者,是肩负历史使命,富于理想与信念的一代人。正如我们杏花村插队的知青诗人郭路生写下的那首在全国知青中广泛流传的诗歌说出的:相信未来……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     那一段青春历史,那一段温婉岁月,激情荡漾的年代,他们的勇气,不去的抗争,值得我们去学习,去膜拜。一群老北京的孩子们,响应号召,苦难、泪水、骄傲、悲伤与喜悦只有他们才能体会到,听他们的亲口述说,多少沧桑,让我们深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