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之法(修订版)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108049988
作者:邓小南
页数:564页

内容概要

邓小南,1950年6月生于北京,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多年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宋史、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史、唐宋妇女史。学术成果包括《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等专著,以及发表于国内外学术刊物的研究论文五十余篇。曾参与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

书籍目录

序引:问题的提出
一、关于政治史研究:以宋代为例
二、关于宋代的“祖宗之法”
三、关于本书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家法与国法的混溶——“祖宗”与“祖宗家法”
一、“奉宗庙社稷,承祖宗休烈”:两汉时期对于“祖宗”的尊崇
二、“祖宗之法,期于慎守”:唐、五代时期对于“祖宗成规”的强调
三、“祖宗法度,乃是家法”:“正家之法”与赵宋的“祖宗家法”
第二章走出五代——十世纪中原王朝统治人群的转变
一、五代宋初统治人群中民族色彩的淡出
二、走向再造:十世纪前中期的文臣群体
三、导向的确立:“欲武臣读书”与“用读书人”
第三章“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宋太祖、太宗的创法立制与“祖宗之法”基调的形成
一、“变家为国”:北宋初年政治格局的形成
二、波折中的调整:北宋初期的政治中枢
三、“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宋代“祖宗之法”的实质
第四章从“保祖宗基业”到“守祖宗典故”——真宗朝的过渡
一、“祖宗法制具在”与“务行故事”
二、后澶渊时代与“神道设教”
三、“务行故事”原则的确立
第五章“祖宗之法”的正式提出——仁宗朝前期
一、“祖宗法不可坏”
二、故事、《圣政》与《宝训》
三、从“奉行圣旨”到“共治天下”
第六章概览:“祖宗之法”对于两宋政治的影响——北宋中期到南宋后期
一、“法祖宗”与“不足法”:北宋中后期的朝政风波
二、“我朝家法,远过汉唐”:南宋时期对于“祖宗家法”的尊崇
三、附谈“祖宗之法”的诠释与“祖宗”形象的塑造:从北宋中期到南宋后期
结语:对于“祖宗之法”的再认识
一、“祖宗之法”与宋代政治
二、虚实之间:再谈“说法”与“做法”
赘语
参考书目
出版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论述祖宗之法在宋代的发展与变化,虽以北宋前期为重心,实则阐明两宋君臣因时事变异,选择祖宗言行,做出不同的解释和利用的过程,既塑造可供仿效的祖宗形象,也是其为政施治的护身符。作者以丰富的资料、精练的文字、严谨的态度,深度挖掘宋朝祖宗之法话语背后的涵义与事实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有叙述,有分析,有议论,不仅是理解宋朝政治特性的主要线索、整体把握宋代政治发展的主要课题,更是近年来对宋代政治与文化透析最深、最具创见的学术专著,值得深思细读。—— 黄宽重”
“把“祖宗之法”处理为一个核心明确稳定、而外缘宽泛富有弹性的综合体,其基本精神是“事为之制、曲为之防”;它既包含着若干“做法”,如守内虚外、以文驭武、压制宦官外戚、尊重士大夫等;同时也包含着各种“说法”,呈现为一个“话语的集成”,由“涂抹”、“层累”和“叠加”而形成,对之的理解可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其立意有匠心独具处,其阐发是“立体”的,手法娴熟、剖析细腻又富于分寸感;其所揭示的政治与文化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为从文化角度透视中国政治,提供了新鲜启示。—— 阎步克”


 祖宗之法(修订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宋代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没有汉唐那般的盛世,却是文明发展的昌盛时期。尤其是宋代的敬重文人,不杀士大夫的仁和政风一直被后世称赞。就疆域的广度而言宋代所完成的,与前代相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其对内统治所达到的纵深层面,控制力度却是前朝所难于比拟的。自宋代以来中国史上再也没有出现严重的分裂割据局面,这与宋代注重防范弊端的“祖宗之法”有着直接的关系。钱穆先生说:“从政治制度上来讲,宋在汉、唐、宋、明、清中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论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是一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有形式推迁,而无制度建立。”钱穆先生这句话确实不错,宋代的确没有什么新制出现,但其所做的改动保障了这个王朝数百年的相对稳定,并开创了一些新气象。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宋太祖和宋太宗所确立的“祖宗之法”,这个词贯穿了整个宋朝,历次改革及文官进谏,这个词出现的概率都极高。所谓“祖宗之法”,无法逐一历数。就通常被肯定的方面而言,主要有权力的分立与制衡,对于后妃、宗室、外戚、宦官的限制,以及对于士大夫言事者的信用与宽舒,等等;就其负面内容而言,主要有“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总体政策造成的国势不振,文武相制、内外相维、上下相轧方针带来的效率低下,以及对于喜事兴功的戒惕,等等。其中,有豁朗开明之处,也有因循保守的方面;有理性务实的措施,也有荒唐混淆的做法。而在今人眼中相互矛盾的这些表象,若就宋代政治实践而言,却都建立于“专务以矫失为得”的原则基础之上,共同渗透出宋人意识中的“防弊”精神。“防弊”的针对性堪称具体,但缺乏远见卓识与应变机制。在这一体制长期运转过程中养育出来的习熟政务、舒卷有致的官僚受到倚重,而真正以天下为己任、气魄器局不凡的政治改革家则往往受到疑忌掣肘。宋代的“祖宗之法”,不是由固定条款构成的成文法典,而是一组动态累积汇聚而成的综合体:究其原则,其实质,正如宋太宗即位诏书所说,可以概括为“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宋朝的发展轨迹上,承载着晚唐五代以来太过沉重的历史教训。“祖宗之法”立意于防范“意外仓促之变”。晚唐五代的分裂割据局面以及宋太祖自身以军事兵变上台,自然对武将手握重兵极为忌惮,初登帝位立马“杯酒释兵权”来集权于中央。这里要说明的是,邓小南在书中认为:所谓的杯酒释兵权其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赵匡胤以金银、田宅、官爵、婚姻为代价,和平转移大将兵权。以制度的平缓调适保证政治的稳定。这一方针,有效杜绝了内部的重大变局,使得宋代以后,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通过兵变或所谓“禅让”等方式篡取中央政权而成功者,也没有发生严重的地方分裂割据局面。宋太祖的早先的所订立的祖宗之法确是为大宋奠定了行之有效而又稳定的政治制度。但到了北宋中后期,一些政治弊端开始显现,一样是政治改革,朝野中出现了“法祖宗”和“不足法”两种声音。庆历初期,国家面临空前内外压力。以范仲淹为首的新政派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着眼于振兴法制,复振祖宗之法。在倡议新政时,范仲淹,富弼等人百般小心,时时注意“举祖宗故事”以保全自身。当时以宰相章得象为首一批既得利益群反对庆历新政,他们强调成规旧制的稳定,反对纷纭生事。一样是援引祖宗之法,可以表达两种不同的政治诉求,可见,“祖宗之法”提法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在当时对其含义有着一致的认识;相反,正是由于这一提法一方面倾向鲜明,一方面内涵外延含混,因而是它更易于为当时士大夫普遍接受并援引利用。透过表象的纷繁,我们可以看到“祖宗之法的出发点着眼于防范弊端”,主要目标在与政治格局与社会秩序的稳定,希望庶政平和而警惕变更的代价。基于这一立意,它要求充分贯彻维系、制约的原则,允许一定限度内的调整与“革弊”,但戒惕排斥强烈的冲击。庆历改革虽未能成功,而范仲淹等人的所作所为,却深刻影响着宋人的士风,改革者议政的的锐气,也带动起宋人的言事之风。随后的熙宁变法,或许就是因为王安石的新政太过大动干戈,加之变法期间天灾不断,被视为祖宗震怒,且王安石说出“祖宗不足法”的“大逆之语”,致使王安石再当时受尽诟病。 对于士大夫们高度认同的“祖宗之法”,王安石给予了剖析和批判。王安石认为,造成国家“顾内则不能无以社樱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的严重局面的根本原因,“患在不知法度故也”,在于“方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因此,要挽救社会的严重危机,要真正解决社会各种弊病,就必须从法度上着眼,必须从国家的有关制度、政策上进行“改易更革”,使之合先王之政。对于“祖宗之法”相应的一些思想观念,如对于士人中普通存在的轻视实际,偏重章句与课试文章的风气,普遍轻视军事与国防的观念,对于士人以言利为耻的观念,王安石都给予了批评。他还用“周强末弱本以亡,秦强本弱末以亡”的历史教训,对北宋实行的“强干弱枝”政策表示了沉重的优虑。在政治过程文化上,王安石特别抨击了“流俗侥幸之人”。他指出:每当朝廷想有所作为或进行变法革新之时,总有一些投机钻营的“流俗侥幸之人”出来散布不满的言语,对变革进行攻击与阻挠,一些改革也就难以进行下去。因此,要大立法度,要实行变革,就绝不能为“流俗”所惑。他说过:“惟其创法立制之艰难,而侥幸之人不肯顺悦而趋之,故古之人欲有所为,未尝不先以征诛,然后得其意。”(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对于传统政治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因循守旧、时尚空谈和无谓争论的行为倾向,对于君臣与官僚之间的防范与制衡观念,王安石都是深恶痛绝的,一再表示了坚决反对的态度。王安石这一通言论可以说指出了“祖宗之法”逐渐走向僵化而产生的效果,自然对将当时极力推崇“祖宗之法”的士大夫得罪,一时之间,朝野上下将矛头指向王安石,日日抨击。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都是北宋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改革运动。这两次变革,有着明显的类似之处:所针对的社会问题类似,主持者锐意变革的精神类似,未能真正达到根本目标也算类似。二者亦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改革的纲领不同,重点不同等。但给人印象最深的不同,是对于宋代历史的影响以及后世评价的不同。王安石对于宋代历史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非庆历新政所能比拟。就其评价而言,庆历新政尽管失败了,却遭到后世几乎一致的赞扬;而对于王安石变法,在近代以前,批评意见远远多于赞颂与支持。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邓小南在书中并未做出解释。或许北宋政治文化太具有因循守旧的浓厚保守性。北宋传统政治文化通过政治社会化和对政治行为的强制性,不断强化着封建君主的专制性与权权倾向,也不断强化着士大夫的家长本位观念与奴仆行为习惯。王安石在变法初期曾试图通过宣传新观念来打破传统政治文化的束缚,但他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变法是在始终传统政治文化的浓厚氛围下,完全凭借皇权力量强制推行的,新法的制度安排也就成了当时社会的一种异己的东西,变法的失败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一样是失败,范仲淹则时时举祖宗故事,使自己仍立于传统政治氛围之中。或许如此,可以稍解这一现象。总而言之,保持纲纪稳定少变,从而保持政治局面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定,无疑是宋朝“祖宗之法”的题中之义。事实证明,“祖宗之法”的确也起到了宋太祖所期待的作用,维持了相当长时段稳定发展的宋朝。然而,也是由于“祖宗之法”对士大夫的荫蔽致使其对“成宪”极其推崇,致使北宋中后期的变法弥足艰难。“祖宗之法”成为人人可用的政治工具,失去了其原有的含义。

精彩短评 (总计30条)

  •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     在唐宋变革视野下,以“祖宗之法”为切入点,对于两宋尤其是北宋前期政治进行了政治与文化层面的论述。期间对于杯酒释兵权、枢密使官职研究、真宗封禅、“道理最大”等处颇见专精之功力。该书堪为研究宋代政治史之必读书目,也对于分析中国历代“祖宗之法”的现象颇有启发。
  •     两趟飞机+书房五小时读完。力作,最近难得看的正经书。
  •     好書難得...
  •     于索隐钩沉之间尽显“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之治学态度。邓小楠试图摆脱“人物-事件史”的窠臼,超越“就制度谈制度”的描述式研究,寻求一种“事件路径”的研究范式,关注层累叠加的、变动不居的“历史过程”,于细微之处破除陋见立新说。
  •     修订版主要修改了序言和注释
  •     对宋元明清史始终提不起兴趣。
  •     每个人借祖宗之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好有现实意义
  •     内容不痛不痒,淡如水;只有标题是可以勾起人的兴趣的
  •     不得不说,这是北宋政治史研究的一部佳作。宋代政治因循守旧,与其从太祖、太宗、真宗朝确立的“祖宗之法”关系密切。作者作为资深的宋史研究者,从“祖宗之法”的源流、祖宗朝(由五代至真宗)史实及仁宗朝对《三朝宝训》、《三朝圣政》的修订从而对“祖宗法”的确立,以及其后“祖宗之法”对整个宋代政治的影响都做了非常详细的史实梳理和分析。论据充分、逻辑清晰,是研究宋代政治史必须要参考的重要文献
  •     政治文化史研究的经典之作。然而一切政治史研究终究都只能是空谈。历史学的学术写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语文学,政治文化史的论述永远是这种史学语文的极致展现。
  •     躺在病床上用一天半看完的著作
  •     三星半。除了第二章,让我感到有新意的地方不多。
  •     2016.5.11 渐入佳境。
  •     序言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性。正文开头追述汉唐祖宗之法因为作者传统学术功力的不足,写得不理想,但进入主体部分后,梳理和分析就非常精彩了,把“祖宗之法”的形成、变化及背后蕴含的政治现实的丰富变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语言虽然拖沓,节奏却是极佳的。
  •     此书可以作北宋政治简史来读
  •     大三下学期上方老师宋元史课,期末要写两本书的书评,这是我选择的书之一(有点冒险的选择哈= =)。当时时间紧,好像就读了一整天或者两天读完了,感觉很流畅也很好懂啊。那是也正好处在不断坚定要学先秦史的阶段,于是书评牵强附会了很多先秦的东西,现在看来也是幼稚得很的。
  •     总体还可以。按年代发展顺序梳理议论了一遍。纸质跟排版很不错。
  •     没有看完这本书 实在是晦涩难懂
  •     很用工夫的一本书,也颇见新意(或者说细腻)。譬如作者谈废“坐而论道”,就指出其一方面有“杯酒释兵权”集中皇权之意,但也有宰执实际政务繁琐也就是宰相“事权”重建、因而无法坐着和皇帝喝茶闲扯瞎聊的意思。君主集权由此被牢牢限定,这也是“祖宗之法”积极的一个面向。其消极面是无法因应重大改革事务,在“维稳”、“慎重”、避免重蹈晚唐五代历史错误的前提下,范仲淹、王安石等人的失败并不在意料之外。
  •     始终贯穿问题意识,第二章走出五代很有新意,三四五章,对于五代入宋直到真宗仁宗各朝的分析尤其好,史料运用与论述结合的恰当有力……
  •     小处有几分收获,大处越看越糊涂~
  •     2016.10.9粗读完一遍。说点本书的问题:如,段与段之间缺少关联提示,就是一段之内也缺少主题提示,这一点远不如阎步克的著作。后者的著作往往于段首宣明意图,于段尾明确结论,材料的用途一目了然,即于全书亦是如此,所以结构清晰、脉络明了。本书则略显混乱冗余。另外,本书的句式也缺少阎书的那种简洁有力,而显得有些别扭。
  •     笔者思路清晰,文笔生动,可谓大家。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祖宗之法,既是祖宗时的治国方略,战略布局,也是祖宗时的法条,规章制度。然后,得势者说这是战略,这就是战略,说这是战术,这就是战术。再然后,祖宗之法就既不是战略,也不是战术了。
  •     非常棒的宋代研究书籍。准备开始研读宋代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时隔近五年,再读这本书,识见渐丰,世殊时异,对这本书乃至宋代历史的观察,亦增许多理解,不容不有良多感触。
  •     研究略显拖沓
  •     常读常新
  •     以祖宗之法的形成、发展与变化为线索,详细阐述两宋时期,尤其是北宋前期的政治生态状况,以及士大夫阶层与帝王之间围绕政治和文化话语权展开的丰富互动关系。资料详实丰富,文字严谨精炼,可以与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相娉美的宋史经典论著。
  •     一本本清楚障碍,问题是看邓老师的书的时候正好在翻汉书,以至于一看到祖宗就想给邓老师的书做补注。嗷。最应该学习的地方是怎么样提出问题,解释问题,以及学规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