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共党人的悲歌

出版日期:2014-8-1
ISBN:9787508646770
作者:蓝博洲
页数:348页

内容概要

蓝博洲
TVBS电视台《台湾思想起》制作人;著名导演侯孝贤御用编剧;台湾“中央”大学教授;时报出版公司曾经的主编……
在台湾名导侯孝贤眼中,他是“咬住历史不松口的大牛头犬”;
在熟悉他的大陆学者眼中,他是“文化界的福尔摩斯”;
而他也这样描述自己:“为了掌握历史细节,我的写作过程 就像特务一样,只是目的、动机有所不同。”
其作品被侯孝贤导演改编为中国首部国际大奖电影《悲情城市》。
另有作品《台北恋人》改编为电影《好男好女》和数十集电视剧等等。
已出版《共产青年李登辉》等十余本书籍。
曾获《联合报》年度最佳书奖、《中国时报》十大好书奖、好书金鼎奖、时报文学奖……

书籍目录

序 言    两岸历史中的失踪者/汪晖
序 曲 杨扬之死
一九六八年,作家柏杨收到台湾共产党后人的遗书后,在自己的专栏上连续发表三篇文章,引出了一曲台共党人的慷慨悲歌……
第一章 张志忠
抗日战争结束,日本殖民地台湾回归中国以后,中共在台湾的地下党的组织、活动与溃败,恰恰是从张志忠抵达台湾而展开。
第二章 季 沄
张志忠从上海带回来的新娘名叫季沄。从季沄的生命史来看,她后来之所以走上革命的道路是跟整个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的。
第三章 张志忠与季沄
地下党的工作行踪不定,张志忠与季沄只能通过与家人书信往来得知彼此下落。关于一家三口被捕的经过,国民党官方档案里有种种不同的记录乃至相互矛盾的说法。
第四章 小 羊
抗日战争结束,日本殖民地台湾回归中国以后,中共在台湾的地下党的组织、活动与溃败,恰恰是从张志忠抵达台湾而展开。
尾 声 为了忘却的纪念
张志忠从上海带回来的新娘名叫季沄。从季沄的生命史来看,她后来之所以走上革命的道路是跟整个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的。
大事年表
后 记 为我补课的博洲大哥/陈键兴

作者简介

黑暗历史时期,一家三口的悲剧故事。
悲壮的台湾近现代史,一段不为人知的传奇。
白色恐怖下,牺牲者的群像,一个时代的悲凄怅然。
日本殖民地台湾回归中国以后,中共在台湾的地下党的组织、活动与败退,恰恰是从张志忠抵达台湾而展开并以张志忠的牺牲为结束的、整整长达八年的斗争史。
1949年 ,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台湾共产党机构曾组织过暴力起义、武装割据等活动,但是实力悬殊,抵抗数年后终被血洗。一部分台共党人或投降、或卖党,但领导人之一张志忠夫妇却从容赴死。
《台共党人的悲歌》详细描写了张志忠夫妇的一生,以及那个时代里怀有信仰的台共党人群像,更折射出近代中国历史的一段缩影。


 台共党人的悲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作者 | 汪 晖蓝博洲的写作以报告文学(台湾学者称为“报导文学”)和历史调查为主要形式,诉诸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这一以“信史”的形式展开的叙述是论辩性的,它同时针对了蓝绿两个阵营的主导叙述,即“台独”叙述与国民党的正统叙述及其变体。对于前者,他的立场是反对殖民统治的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对于后者,他的立场是反对白色恐怖和专制统治的大众民主的左翼运动。通过漫长的调查,在他的笔下,日据时代台湾民众和革命者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战后台湾民众和革命者反对国民党暴虐统治的斗争、“五〇年代白色恐怖”时期左翼进步人士的奋斗和牺牲,渐渐以具体可感、清晰真实的方式呈现于读者的面前。他勾稽其间的连续与变化,又将这些连续与变化置于与中国革命及建国运动的关系之中,展开了一幅生生不息、广阔深厚的历史画卷。这幅画卷的形成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台湾政治的巨变是同步的,或者说,作者正是以此介入这场蓝绿主导的、围绕历史观而展开的战争。在这场历史观战争中,国民党处于守势,攫取了党外运动领导权的民进党则处于攻势。在“由台湾人民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的口号之下,新台湾史写作以省略和扭曲的叙述策略,遮蔽台湾左翼传统的历史脉络及其对民主运动的历史贡献,重构台湾的悲情。这一扭曲的历史脉络对于台湾的新社会运动,尤其是新生代对于两岸关系的历史观点和思想情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新的台湾史叙述是一个包含若干层次但并不复杂的叙述:最表层的部分是将台湾历史无差别地视为殖民史,将民进党上台前的台湾政权一概视为外来政权,并依次排列出西班牙、荷兰、郑成功、清朝、日本和中华民国的殖民地序列。以这一“外来政权史”为框架,新的台湾史叙述又对这一历史序列的内部关系进行重组:首先,通过抬高日本殖民统治(以及荷兰殖民统治)的“文明程度”或“现代化水平”,将近代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置于现代与传统、文明与愚昧的对立之中,塑造殖民地台湾对于中国大陆的优越感;其次,通过日本殖民统治与“二二八”事件的对比,实际上为“皇民化”开脱(即在对比的意义上将其合理化),进而将对日本殖民主义的“怀旧”组织到“台独”(也即区分于中国大陆,而与日本、美国主导的秩序相调和)的氛围之中;第三,尽管存在少数对中国革命和革命中国持同情和理解态度的人,但用美式自由主义包装冷战与后冷战的台湾政治结构,贬低中华人民共和国,切断台湾社会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连带,却是台湾史叙述的主流。在台湾,以“共产主义”和“威权”概念指称中国大陆,并以此掩盖冷战时代的台湾与美国帝国主义统治的宗主—殖民关系,是贯穿各主流派别政治修辞的共同语汇。将台湾建构为“中国的他者”的客观力量与其说是台湾岛内的政治运动,毋宁说是两个形态不同的统治秩序,即“二战”结束前的日本殖民主义统治和“二战”结束后,尤其是朝鲜战争爆发后形成的美国主导下的内战冷战体制。1954年签订的“《美中 共同防御条约》”,与美日、美菲协防条约性质一致,旨在以武力遏制中国、以条约规范台湾行为(如不允许主动进攻大陆)、以联防形式阻止共产主义渗透,最终造成了台澎主权未定的格局。 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单方面颁布《与台湾关系法》,以国内法形式替代“《美中共同防御条约》”,以维持两岸对立和分隔的既定格局。“台湾人的命运由台湾人来决定”这一口号本来包含着反抗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内涵,但当这一口号被转换为针对中国大陆的独立运动时,其含义恰好与两种帝国主义殖民统治造成的分隔局面相互呼应,从而以自治或独立的名义巩固了这一统治。由于不得不借助于“中华民国”这个政治外壳,“台独”运动和“独台”政治一直在“中华民国到台湾”、“中华民国在台湾”和“中华民国是台湾”等说法之间闪烁其词。换句话说,当代语境中的所谓“台湾主体性”与现代台湾为摆脱台湾殖民性(对于日本殖民统治而言的后殖民性和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支配而言的新殖民性)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非但没有历史的联系,而且更是以割断或扭曲这一联系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以台湾在美国冷战体制中的战略地位的转变为契机,通过承认“双战”构造造成的地缘政治格局为前提的。如果台湾的自我定位是从冷战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中国的他者”衍生而来,那么,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将日本殖民统治和美国主导的霸权性区域体制合理化,就是这一新的自我定位的必要步骤。正由于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达到高潮的“台独”新历史观必须以“遗忘”蓝博洲所探寻的那段地底的历史为前提。这是蓝绿对立中的共识。从1895年《马关条约》至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经历了50年日本殖民统治。2000年,台湾第一次政党轮替后,民进党为了从法理上和道德上肯定日本殖民统治与台湾自主地位的连续性,不惜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修订为“日治”时期,并作为教科书的标准用法加以推广,由此引发了台湾史研究中的“日治”时期与“日据”时期的命名之争。从日本殖民统治的角度说,“日据”时期的台湾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1895年的乙未战争至1915年的西来庵事件的第一时期,大致与残酷镇压台湾民众抵抗运动的武官总督时期相重叠;1915年西来庵事件(第一时期最后一次汉人的武力抵抗)至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二时期,大致与日本从大正民主时期迈向法西斯军国主义时期相重叠,在这一时期,日本对台湾的统治政策被概括为对台实行同化政策的所谓“内地延长主义”;1937年至1945年的第三时期,即“皇民化政策”时期;在这一时期,殖民当局取缔自治性的社会运动、推进“皇民化政策”,以使台湾成为其“大东亚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后备基地。但从台湾抗日运动的角度看,日本殖民时代的分期则有所不同。从1895年至1915年,台湾人民以各种形式对日本殖民统治进行武力反抗,其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895年台湾保卫战时期、1895年至1902年间由北部义勇军起义延及中南部响应的游击战时期,1902年屏东林少猫事件至1915年西来庵事件所代表的零星抗日武装起义时期。台湾人民在整个武力抵抗时期的牺牲总人数,至今仍众说纷纭,但“日军在台湾的殖民地征服战争战死的人数,远比甲午战争战死的人为多。至于台湾同胞惨遭日本军警屠杀的总人数,有学者据日方官书台湾宪兵史、台湾警察沿革志累积统计,总数约近40万人” 。这个数字远超台湾史上(包括战后)的族群冲突受难总人数。1915年以降,台湾人民的武力抵抗并未终结,如1930年雾社事件就是台湾原住民抵抗日本殖民统治的里程碑,但伴随日本殖民统治的巩固,台湾汉人的抗日运动还是在西来庵事件之后由武力抵抗转为文化抵抗。面对日本的殖民同化政策,台湾的自治性社会运动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革命斗争此起彼伏,蒋渭水(1891-1931年)是这一时期文化抵抗运动的领导人和代表人物之一。蒋早年学医并关注中国革命运动,曾致电国际联盟指控日本妨碍中华民国统一。1921年,他参与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并在以林献堂为代表的雾峰林家的资助下成立台湾文化协会,倡导民权启蒙运动;1927年,台湾文化协会左右分裂后,蒋渭水成立了居于中派的台湾民众党。在蒋的左边,是岛内新兴左翼夺得领导权的台湾文化协会;在蒋的右边,则是与日本统治者妥协程度较高但仍追求台湾自治的林献堂。1928年台湾共产党于上海成立之后,先后夺取了岛内台湾农民组合以及台湾文化协会的领导权。蒋渭水也于1928年成立台湾工友总同盟,并在斗争中日渐激进、左倾。 与蒋渭水并肩抗日的许多革命志士,如廖进平、杨元丁、黄赐等,后来均在“二二八”事件中遇害;他的三子同时也是中共地下党员的蒋时钦遭国民党当局通缉、流亡内地;与国民党关系复杂的胞弟蒋渭川则列入捕杀名单,女丧子伤。蓝博洲的所有作品均深深地植根于这一时代背景之中,通过复杂微妙的人物关系,他串联起台湾历史的断续脉络。他的成名作《幌马车之歌》从妻子蒋蕴瑜(本名蒋碧玉)及兄弟、同伴的视角展开基隆高中校长锺浩东(1915-1950年)的生命史。锺具有双重身份,一重身份是因反抗国民党专制统治而被枪毙处决的中共党员;另一重身份是蒋渭水的女婿、著名乡土作家锺理和的异母弟。锺浩东年轻时不愿效命于侵华日军,为逃兵役而去日本求学,后于1940年携妻奔赴大陆参加抗日,在广东惠阳被误为日本间谍而遭拘禁待决,幸得台湾抗日先贤丘逢甲之子、少将参议丘念台(1894-1967年)的救助,并加入他领导的国民党第四战区的东区服务队,协助审问日本俘虏,从事敌前敌后的政治工作。1945年日本战败后,他们转赴广州,协助处理滞留广州的台胞返乡。这些台胞大多是被日本强征入伍的军人和医护人员。锺浩东夫妇等用台语和日语向他们解释台湾历史的演变及回归祖国后台胞均为中国国民的事实,安定其情绪。锺浩东年轻时崇拜蒋介石,视之为抗日领袖,但思想上受“五四”影响,接触社会主义学说,逐渐左倾,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二二八”事件后,他坚持地下斗争,并印行地下刊物《光明报》,“宣传国共内战的局势发展,进行反帝的阶级教育”,于1949年9月初被捕,1950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周年那天牺牲。锺浩东也是《悲歌》中的一个人物。1946年5月,正是张志忠批准了由台共党人吴克泰担任介绍人的锺浩东入党。相对于张志忠,锺浩东只是这一复杂的共产党人活动谱系中的一个相对边缘的环节。作者所以慨叹张志忠、季沄的“坟墓竟然埋葬着一段不为人知的传奇而悲壮的台湾近现代史”,是因为这两位历史的失踪者恰恰处于这个活动谱系的关键位置。在这个谱系中,我们可以找到翁泽生、王万得、蔡孝乾、侯朝宗、秋山良照、李登辉、谢雪红等各色人物,他们经由不同道路参与过中国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又在残酷斗争的时代走上各不相同的人生道路;奋斗、牺牲、坚守、疏离、投降和背叛是描述这一时代不同政治选择的基本语汇。张志忠和他们的交往,以及各自的人生轨迹,共同折射出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曲折、复杂的现代历程。作者在书中已经对张志忠、季沄的生平事迹做了详细描述,但为了说明这一点,我还是参照其他资料,摘其大者略做勾勒,以显示这一历史脉络的广阔与深厚。张志忠,1910年出生于日据下的台湾南部嘉义的一户赤贫农民家庭,1924年赴厦门集美学校就读,参与了翁泽生等人建立的闽南学生联合会,并担任刊物主编。翁泽生(1903-1939年),台北人,先后就读于集美学校以及瞿秋白、任弼时等早期共产党人任教的上海大学,1925年参与“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26年至1927年间在漳洲发展组织。1928年4月15日,他参与创建了以台籍中共党员为主体的台湾地区共产党组织即“日本共产党台湾民族支部”。1932年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秘书长。1933年3月在上海被捕并被移交给日本政府,送回台湾。他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于1939年被折磨致死。1926年至1927年,张志忠参与了无政府主义组织台湾黑色青年联盟的活动,成为该组织嘉义地方负责人,并因此被日本当局逮捕。黑色青年联盟领导人是王万得(1903-1985年)、蔡孝乾(1908-1982年)。王万得,台北人,1922年加入林献堂、蒋渭水等领导的台湾文化协会,1927年在大陆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转籍至台湾共产党,1931年被选为台共常务委员兼书记长,同年被日本当局逮捕,入狱12年。“二二八”事件后逃往大陆。蔡孝乾,台湾彰化人,与翁泽生一样,1924年在上海大学就读,受到在该校任教的瞿秋白、任弼时等人的影响;1928年参与组织台湾共产党,并担任重要职务。1932年红军攻克漳州,经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的介绍,蔡孝乾与许多台湾人一同前往江西革命根据地,他也是台共成员中唯一参加过长征的人物。1938年任八路军总部野战政治部部长兼敌工部部长;1945年任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1946年7月返台工作;1950年初被捕后脱逃,第二次被捕后“自新”,引发著名的吴石、朱谌之案。1932年,张志忠由侯朝宗介绍加入中国革命互济会(赤色救援国际的中国支部);又经王灯财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入党,并回台湾重建台共的党组织。侯朝宗(1905-1968年),嘉义人,1926年至1927年投身农民运动,为台湾农民组合领导核心,后潜赴大陆进入国民党系统任职。抗战爆发后,他改名刘启光,在“重庆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从事专职宣传工作,后因表现突出被提拔为第三战区少将兼中央设计委员会委员。1945年日本投降后,刘启光出任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参议及包括今桃园、新竹、苗栗三县的新竹县长;1946至1947年,他负责筹备华南商业银行(由日据时期的株式会社华南银行与台湾信托公司合并改组而来),并出任董事长,由此成为台湾金融界的头面人物。《悲歌》开篇叙述柏杨寻访刘启光,其根据便是后来被证实是张志忠、季沄儿子的杨扬自杀时留下的含混不清的遗书。也是在1932年,张志忠回台后因上海台湾反帝同盟“关系者”大检举的牵连而被捕关押,但未暴露党员身份,得以在1933年用装疯的方式获得假释后脱逃。1939年张志忠在延安抗大受训后,赴刘伯承部(八路军一二九师)冀南军区敌工部,从事对敌宣传,曾帮助秋山良照等日本战俘学习进步理论。秋山良照,原日本第四十一师团士兵,在冀南堂邑地区的一次战争中受伤被俘。八路军为其治伤,他还受到陈再道司令员、宋任穷政委的慰问。此后,他发起组织“觉醒联盟冀南支部”(后改为“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冀南支部),并担任书记。1942年,秋山良照带领反战同盟成员参加了八路军在冀南地区的反扫荡斗争,表现英勇,得到刘伯承司令员的高度评价。1946年,张志忠秘密回台,并与谢雪红、杨克煌、吴克泰等共产党人建立了联系,指导其工作。经过对原有组织的合并和改组,台湾省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张志忠任委员兼武工部长,领导海山、桃园、新竹等地区的工作。也就在这一年,张志忠批准由吴克泰介绍的李登辉加入共产党。谢雪红(1901-1970年),台湾彰化人,制帽工人出身,1925年在上海参加“五卅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年底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8年,她在上海参与组建日本共产党台湾民族支部,任中央候补委员。1945年10月,谢雪红在台中组织人民协会等组织,后遭陈仪政府强迫解散。“二二八”事件中,谢雪红在台中号召人民起义,攻占台中警局及公卖局台中分局,成立“人民政府”和“台中地区治安委员会作战本部”,并亲自担任总指挥。在她的领导下,起义者攻占军营及弹药库,为嘉义、虎尾等地的起义军供应弹药,并于3月6日组建著名的“二七部队”,即“台湾民主联军”。起义失败后,谢于1947年5月经上海逃至香港,组建“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并任主席。“二二八”爆发之后,张志忠与许分一起前往东石,接管拘留所,释放犯人,他通过以黄文辉为核心的外围组织,组织嘉南地区自发的武装群众组织。嘉义民众对警察武装实行缴械,并占领市政府。张志忠所领导的武装力量,即“嘉南纵队”,又称“台湾自治联军”。1949年12月31日,张志忠被捕,坚贞不屈。1954年3月12日,“参谋总长”周至柔向台湾省保安司令部兼任司令俞鸿钧发出执行张志忠死刑的命令;3月16日,下午2时30分,张志忠被绑赴刑场执行枪决,时年45岁。他的妻子季沄先于他在1950年11月被枪决。《台共党人的悲歌》延续了作者早期纪实性作品的文脉,在叙述上采用了文献、口述与人物故事相互印证的形式,但与《幌马车之歌》等作品相比,这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作,它所要处理的是“二二八”事件中共产党人的活动及其历史定位问题。不同于通常的历史学著作,蓝博洲将自己的调查过程也带入叙述,用张志忠和季沄的斗争和牺牲经历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让“二二八”事件摆脱话语的扭曲,重返其历史现场。作者显然相信:这种谨慎的纪实文学叙述(但排斥虚构的)的形式,比通常的历史学著作的形式,更能呈现发掘和侦测历史真相的艰难过程。这确是一部被埋藏在地下的台湾现代史,其中贯穿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等复杂线索。作者的详细勾勒和考订清楚地说明:若抽去了这些复杂的线索,台湾现代史便不能成立。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题材比较新颖,对台共以前就知道有个吴石、朱枫,通过一封给信引出一段关于张志忠的故事考证,想想那代人没有理想的支撑大体是干不下去的。
  •     本来只值三星,但鉴于“冷战老手”这个只会躲在背后骂娘的怂货给出一颗星,我就得加一颗星。
  •     蓝博洲为他没死全家、家产没被充公而愤愤不平
  •     材料杂,软;作为历史著作太单薄,作为文学作品太晦涩
  •     史料有限,关于传主也只能是窥豹一斑,面目始终还是有点模糊。关于台湾近代史的曲曲蔓蔓倒是增加了一些了解,希望祖国统一的人,最应该做的是认真了解对岸的历史。
  •     震撼
  •     书名就错了,台共是日本共产党台湾支部,本书主人公张志忠是“光复”后被派回台湾的,是中共台湾工委(地下党)领导人之一。台共和地下党是两个概念,蓝博洲连这都搞不清楚,写什么书?
  •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     稍稍有负盛名啊。。。
  •     最重要的是,让我知道为什么蓝绿两党都不彻底公布228真相的原因之一。
  •     怎么说呢...写法有一种笨拙的真挚...质胜于文吧。
  •     有负盛名的一本书。
  •     这本书最好玩的地方是张志忠始终没有正面现身,只有在蓝博洲的钩沉中才会在不同的化名、不同的讲述间游移闪现。曾经的台共干部成了乐善好施的银行家,曾经老特务成了温情脉脉的谷叔叔,在或拒绝回忆、或涂抹历史的过程中,张志忠和台共都成了神雕侠一样飘忽的传说。
  •     以个人生命史的角度进入讲述那段纠缠不清的大历史,蓝博洲是拥有所谓“社会学想象的跳跃能力”的作家;当历史行进到张志忠与季沄的生命尽头时,变节者和坚守者的群像倏忽清晰。这不仅是被裹挟的每个人的悲鸣,也是历史的挽歌。
  •     他们没有说,这一定对,只是当时在他们的认识之中,没有比这些更合乎真理的。只能说,现在那些堕落的人,实在对不起这些牺牲的人了。而历史也往往没有假设,只有不忍数说的现实。
  •     不是巨流河,更不是大江大海,而是,唱着幌马车之歌走来的,亚细亚的孤儿。不过,蓝老师将这种“孤儿式”的悲情变成了革命的激情和追逐理想的热情。
  •     很感人,尤其是季沄在狱中给儿子写的那些信,她如何也不能想到20年后她儿子自杀时才21岁吧.....
  •     福尔摩斯一般的抽丝剥茧 最后浮现出的却是一曲湮没于荒野的理想主义悲歌
  •     或许是我太期待一个“讲故事的人”
  •     理想主义是时代的仓促的缩影还是历史不散的幽灵?信仰的力量往往在最崎岖的岁月里闪光,也许我永远无法认同台共党人所信仰的主义,但我着实钦佩他们反叛的勇气。在时光流转的波涛中,庆幸尚有人未把他们刻画成冥顽不灵的暴徒,异想天开的游勇,怯懦自私的小人。当极权主义的樊笼将我囚禁之时,我希望我仍可以热爱我生活的土地,笃信我信仰的真理。
  •     很“王尔敏”。一部在严谨上用力大过报告文学身份的口述史/回忆录史料甄别及勾连的优秀作业范本;但是之于题目本身的关注,有些名大于实,有负盛名。
  •     革命者的真实故事,季沄的狱中信直接看哭…想起陈映真的赵南栋。蓝太执着了,敬佩!戏剧性的谜团没说:小羊两封信的笔迹不一样;刘启光和张家的恩怨是什么?(跟他叛变有关?)
  •     斑驳一角。
  •     读蓝博洲的书,有一种不知今夕何夕的错乱感。时常觉得我又回到儿时,在读那些描写解放前共产党人为理想奋斗不惜牺牲一切的悲壮故事。。有震动,有感动,也有茫然。不管怎样,他所打捞的历史值得两岸中国人共同回眸、深思。
  •     很琐碎的考据,很见功力的考据
  •     只是因为流水账看不下去.全书也就序和大事记值得仔细看了,星全给汪晖的序了.
  •     给自己贴金地说,我和作者是同行,真心被他这种探求真相的劲儿打动了。与他相比,好记者讲好故事显得弱了。
  •     历史、记忆的拼图。让我想到《边缘人纪事》的写法。
  •     老而不死是為賊
  •     为了忘却的纪念
  •     最后节奏突然加快,组织被连根拔起。
  •     是以前沒看過的題材和角度,做影視劇的素材應該不錯
  •     好书!就是写得太扎实,质胜文
  •     被史料切割得很碎,但还是值得一读。台湾省工委兼武装部长张志忠及其妻子季沄的一生。
  •     原来扬扬背后的故事是这样的。。。这本书的台版是台湾人民出版社出的,人民出版社。。。
  •     “历史就是要有像蓝博洲这般一旦咬住就不松口的牛头犬。”
  •     话题很好,而且叙述中包含了台湾的一些历史事件,值得看一看。不过记者论史,情感多偏多,叙事偏多,而论断评述不够精炼,深入,也是遗憾的事情。不过毕竟不是历史专业人员,这点可以理解。总之我觉得还蛮好的。
  •     开头还能读下去,但也是强设悬疑。后面是人物的线索追踪,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能力和毅力,但是我实在是不感兴趣。我理解作者的本意是透过一个家庭的兴亡来映射大时代的沉浮,然而作者在表达上并没有处理好,无聊就是无聊。
  •      - 从张志忠的儿子杨杨自杀事件出发,追踪回溯当年台湾的共产党人的足迹 - 228事变到底如何,多大成分是共产党领导的民众运动,多大成分是台湾民众自发的对国民党统治的抵制,多大程度上又是皇民化的台湾人的折腾? - 台共内部斗争看起来也一直挺激烈的样子 - 看着满悲情的,这点倒是挺台湾 - 文笔似乎一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