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权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67532697
作者:西莫斯·可汗
页数:288页

内容概要

西莫斯·可汗,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社会分层和精英文化。他是圣保罗中学的毕业生,也曾在该中学任教。著有《特权:圣保罗中学的精英教育》和《研究的实践:社会学学者如何答疑》等。

书籍目录

引言  民主不平等
第一章
新精英
第二章
寻一席之地
第三章
淡定面对特权
第四章
性别与特权表演
第五章
学习《贝奥武甫》和《大白鲨》
总结
研究方法与理论反思
致谢

作者简介

美国社会学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赖特·米尔斯奖(C. Wright Mills Award)2011年度图书
《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是一部参与式观察研究的范本,作者通过考察一所美国精英高中的日常,研究精英意识和行为是如何一步步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尤其是,在现代信息社会知识易得的情况下,这些年轻人在接纳美式勤奋观的同时,不再比拼知识的占有。他们淡化了对“高尚情趣”和“ 你认识谁”的重视程度,取而代之关心一个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在这个世界里扮演的角色。这条成为精英的道路很特别,奇妙地结合了当代文化习俗和古典价值观。像圣保罗和常春藤这样的院校看上去越来越不像一个排外的游艇俱乐部,而是越来越接近我们多样性社会的一个缩影——一个包含细致具体的社会规则的微观世界。


 特权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读《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在复旦学习传播政治经济学时,我请教了曹老师一个问题,她研究认为针对女性更年期的网络修辞中,尽是对于女性的污名。由于她所研究的样本是百科网站和百度贴吧,我自然很好奇:这些都是开放文本,每个人都可以可以编辑和修改,那么女性自身为何不“奋起反抗”为自身正名呢?在《特权》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在自由主义的框架下,备受期待的是‘机会平等’而不是平等。”而一旦有了这样的思维转换,平等能否实现的责任就落到了底层人民的身上。贫穷、无知、愚昧的人意味着他们辜负了民主,没有利用这些来之不易的更平等新世界的果实。而精英阶层在享用着“文化平等主义”美名的同时,堂而皇之地维持森严的文化等级。这一切何以实现?作者尝试从美国的一所精英高中——圣保罗中学中找寻答案。作为一位非白人的少数族裔,年少于此求学的作者即已感受到精英教育中不平等的存在,对于有钱人家、背景强大的孩子,一切都那么轻而易举且顺理成章,而其他人则显得举步维艰。为什么看似越来越开放的社会,不平等却在同步增强?和欧陆根深蒂固的贵族传统不同,美国并没有太多沉重的历史包袱,因而社会的上下流动更多基于个体能力和财富而非出身。镀金时代的旧精英们往往在社交和文化上将自身隔离,甚至设置防御工事以保障精英身份的代际传承。某种程度上,寄宿制学校正具备了这样的封闭功能,圣保罗也因而担负起建构和维系精英关系网络的重任。精英教育在镀金时代之后经历了缓慢的变革,富人们不在将自身束之高墙之内,圣保罗也声称对黑人、亚裔、女性等少数族群敞开了怀抱,但事实上这样的开放仅限于种族上的,穷人则至始至终不曾得到优待。这一套体制合法化的存在于美国社会,基于其背后的英才教育理念:一个人的成功靠的是持之以恒的勤奋和努力。于是,经历成为一个人最为看重的部分,它标识着你是谁。这种理念“将社会构成的差异自然化”,将产出取决于是谁来做,避而不谈在什么条件下做,从而模糊了问题的关键:个人的产出不单纯取决于个人素质。这种从排外到包容的精英理念在圣保罗的几年间得以养成,渗透在寄宿生涯中的方方面面。求学于圣保罗的学生需要的是褪去身份、地位等耀眼光环,“从零开始”。他们要和高年级学生打交道,通过辛勤的努力才能够升级,获得一定的地位;对来自截然不同世界的员工时,他们无视其中的结构性差异,架构特定故事来解释流动性的缺乏,或是超越界限建立关系,让界限显得无关紧要。老师与学生住在同一个社区,学生在这一等级交往的过程中既要使得权威得到尊重,但又要让其不存在。精英培养的另一种方式是要让学生对精英品味和鉴赏力表现得镇定自若。所有的学生从吃饭、穿着等最基本和日常的地方改变自己。当他们开始接受自己新的外表时,这些世俗的社会实践行为也在模糊学生彼此之间的差异。当这些特权被成功具身化之后,他们与其他人的隔阂便显得自然且不易察觉,精英的气质因而产生。然而精英的身体行为根据性别有着不同的要求。通过穿衣来规范人的身体,在这一方面,对待女性要比男性苛刻得多。女性的性展示被认为是对既定秩序的挑战,因而被定义为“越界的”,她们必须要在做精英和做女孩之间做出选择;同时,女生在升学等方面的压力使得她们的勤奋努力和淡定气质相悖;相比之下,男性的性存在则是自然的,且有着更多反抗的可能,对于男生也有着魅力、性能力或运动等其他的评价体系。圣保罗学生的精英意识还源自于他们自我成就的预言——“如果相信万事可能,结果还真可能是这样。”自信的养成贯彻在每一项教学氛围中,教导学生的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一种思维习惯和学习风格——哪怕他们对思想一无所知,依然可以淡定风度,侃侃而谈。这就是新的精英理念,也是作者所强调的新的民主化不平等。表象之下的文化等级不是强加于社会的,而是自下而上,得到了包括底层的社会成员的拥护。通过变得更民主,精英们削弱了美国弱势群体的能力。相比之下,中国的教育理念中更为强调社会上下流动的公平性,科举制即是如此,它让“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为可能。无论是王孙贵胄还是平头百姓,看的是同样的教材、考的是同样的试题。但近些年来,美国这一套教育理念在中国也可见蔓延的痕迹,如大学硕博的申请制、高中的校长推荐制,打着鼓励“全面发展”的旗号,其实质则是强调了如书中所说的具身性经历的重要性。换言之,这种制度设计偏好的是精英阶层子女。这种趋势会不会扩大,对于中国又利弊几何?《特权》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绝佳案例。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精英群体害怕权力下放 于是今日状况变为了 贵族传统+政治正确的伪装 但文化资本仍然很显逼格 淡定才是真精英的特权 大多数人不过是假装淡定而已 假装淡定就会被游戏规则蒙蔽国内的话 如果到留学机构做类似研究 应该会很有意思
  •     书写得很好,让我想起学校里的部分人。翻译有好几处错误,应该注明“淡定”的英语at ease。
  •     P247,布迪厄的著作应该翻译成《国家精英》。P248,保罗·威利斯的著作应该翻译成《学做工》。
  •     学习那章实在太精彩了,但并没有过多的谈及在更大的社会中具身化和淡定如何维持精英地位(除了总结部分略为提及),似乎感觉论证上有点缺陷。看的时候想要是能写一本关于天朝那些专门输出海外的精英高中的民族志肯定更精彩,全球化和本地化同时进行的精英生产。
  •     关心一个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在这个世界里扮演的角色。译笔流畅。
  •     有意思的田野志。作者的问题应该是,等级化的精英特权如何幸存于平权的民主社会。与布迪厄的观察不同,新精英不再制造区隔,而是学习如何能在尊重等级差别的同时发展出亲密关系,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之下展现淡定,以便能在尊重民主制的同时展现出贵族的文化优越。并非对布迪厄的反驳,而是一个修正和具象化。读这本书还是有很多共鸣,我一直觉得母校在文化上是一所典型中产阶级大学,很可能真的如此。
  •     xue wei 有点啰嗦
  •     本书获得米尔斯奖,名不虚传。文化社会学、精英社会学、身体社会学,受布迪厄启发极大。有关新精英的多元而淡定的判断,特别是“身体记忆”部分,最能说服我。
  •     好几章都读得稀里糊涂,但第三章的“淡定”和第五章针对“淡定”而反转提出的“无动于衷”都充满了洞见。对博雅/通识教育有反思,研究方法与理论反思写得尤其诚恳,如果毕业前读到就好了。
  •     看上去是更宽容了,却加深了阶级差距。精英阶层们只是假装阶级差距不存在,并且把和“下层阶级”的边界模糊化。。
  •     一位社会学家用民族志的方法就“不平等”问题所做的案例研究,揭示了教育对培养精英阶层和维系其特权的深远而隐蔽的作用。精英的教育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如何获得和应用知识;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经历各种体验,特别是在隐蔽的等级制框架下进行的人际交往;而最重要也最能体现新一代精英特质的是:淡定——在日常言谈举止中,在自由主义和多元化的旗帜下,对自己所享有和所遭遇的一切保持淡定,并坚持一种自我实现的神话:我今天的一切源自我的天赋和努力而非其他。如何避免教育成为加剧阶层分化的工具,显然不能开“记忆知识+考分评定”的倒车。如何实现优质教育的民主化是每一位教育创业者都应该探索的方向。
  •     五星完全是打给原作本身的,案例详实且分析敏锐,结尾那句“这是一个在愈发不平等的世界中越来越多样的精英群体”差不多概括了全书的精髓。然而翻译什么鬼……乱译部分术语加上很多句子不通畅或歪曲原意不说,自作聪明往里面塞“刘姥姥进大观园”“高富帅”“呆萌”这类用语简直恶心到家,现在某些译者的自我定位已经从信达雅变成专职抖机灵了么。
  •     具身化的淡定,是一种学不来、拿不到的新精英掌握的新的文化资本,也能更好掩饰民主化平等下实际在固化的差异。英才教育(meritocracy)下的“努力即能成功”话语和多元可能话语把流于庸众的责任归于个人,而真正实现“自我实现”的个人,也不知道他们心目中的根植于个体的特质、天赋,实在是not so individual;Humans are cultivated to be naturally/authentically distinct. 翻译扣一星,太懒惰!
  •     可当社会学入门。社会开放趋势与不平等差异增大的悖论;精英群体的现代转型;1等级制度是自然的且可以利用;经历和经验比天生的遗传的特质更重要;向别人示意你精英地位的方法,是在所有社会情境下表现出淡定和开放。
  •     作为中国人,还是挺期待能看到美国精英是怎么学数理化的~翻译得不错。
  •     不可否认这是一部极具洞察力的田野研究。在其中看到了很多中国精英高校的影子。布迪厄的理念贯穿始终。翻译一般,学术上不太负责,注释和参考文献都没有。
  •     非常一般,言过其实。译的也不算好。
  •     解构精英教育、英才教育,在一个看似平等世界中如何维持和制造不平等
  •     作为社会学研究的话,一般,但作为教育学研究,相当不错。教那些与不同人群明里暗里交往技巧,发现世界不同事物的可能联系,这才是名校该干的事。
  •     论“比你有钱还比你努力”的新精英~区别于传统贵族,新精英在英才教育的旗号下更加开放和从容淡定,强调内在和机会选择的背后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
  •     本质上是社会学的研究报告,对于精英教育的模式具有极为深刻的洞察,这种观察并不局限于制度本身,更加关切的是卷入其中的人及其内心,剖析的十分到位,但仍感于信息综合尚有不足。
  •     翻译有问题
  •     有启发,但是不太好读。
  •     不仅在理论上有洞见,在民族志的数据收集,组织和呈现上都值得学习。要是自己也能写出这么有意思的作品就好了。问题:学生的父母在哪里?他们与父辈有何不同?
  •     一个托克维尔式的问题和一个布迪厄式的回答
  •     在自由主义的框架下,备受期待的是“机会平等”而不是平等。
  •     身体教育,社会学。翻译的还可以
  •     实在是会玩。
  •     骷髅会:美国秘密精英社团,成员包括许多美国政界、商界、教育界名人。
  •     译得不好
  •     教育人类学
  •     好看。针对“越开放,却越不平等”的经验现实下,承袭布迪厄和保罗·威利斯的思路提出了问题。对通识教育的批判让人警醒。然而中文版并没有出现(大)部分注释、参考文献和索引。不知出版社和编辑怎么想的。另外一些术语的翻译也有问题,但是一看就知道所以无妨。
  •     就田野调查而言,作者在书中背负了过多的批判性责任,因而立意过于宏大,而叙述不足。以圣保罗的培养方案而言,大陆没有任何一所高中堪称精英学校,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至于“淡定的精英养成标准,更是差距甚远。
  •     像圣保罗和常春藤这样的院校看上去越来越不像一个排外的游艇俱乐部,而是越来越接近我们多样性社会的一个缩影——一个包含细致具体的社会规则的微观世界。
  •     新精英与淡定。基于美国的民权运动的结果。所以我更好奇中国的情况是会更加偏向美国还是欧洲,或者第三种模式(去田野!)喜欢第三章。
  •     会不会过度的做社会学解读了?
  •     有趣!
  •     古代,特权通过世袭继承,当代,特权通过教育继承。
  •     看完之后去中关村吃饭,碰见一个妈妈在训导儿子:“人大附中面试的时候,老师曾经出过一道题,说同学们今天只能用铅笔记笔记。一个同学举手说,老师我能用圆珠笔吗?你觉得要怎么办?”儿子没回答。妈妈说:“结果老师就直接不要这个学生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