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美国,世俗欧洲?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100110769
作者:[美]彼得·伯格(Peter Berger),[英]格瑞斯·戴维(Grace Davie),[英]埃菲·霍卡斯(Effie Fokas)
页数:248页

内容概要

彼得·伯格(Peter Berger) 国际知名的社会学家、宗教学家,现象社会学主要代表人物,新保守主义的代言人之一。美国波士顿大学文化、宗教和世界事务研究所前主任,曾先后任教于纽约社会研究学院、北卡罗来纳大学等多所大学。伯格学术兴趣广泛,思路开阔,著作颇丰,在宗教、世俗化、多元性、“全球化的多样性”等方面均有论著,内容涉及社会学、宗教学、神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在西方人文社科界引起了持久的关注和影响。与德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卢克曼合著的《现实的社会构建》,被认为是知识社会学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所撰《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要素》被奉为堪与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相媲美的经典;代表作另有《知识社会学:社会实体的建构》《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视角》《疑之颂:如何信而不狂》等。

格雷斯·戴维(Grace Davie) 英国著名宗教社会学家,埃克塞特大学社会学教授,国际社会学联合会宗教社会学分会第22届学术委员会轮值主席(2002—2006)。以研究欧洲宗教而著称,所倡“代理性宗教”(vicarious religion)论点,在国际学界影响非凡。主要著作有:《《欧洲:例外个案——现代世界里的信仰参数》《宗教在现代欧洲》《1945年后英国的宗教:信而不群》等。
埃菲·霍卡斯(Effie Fokas) 社会学博士,目前供职于伦敦经济学院欧洲研究所。为欧洲委员会第六框架计划(European Commission FP6)资助的“欧洲福利和价值观”(Welfare and Values in Europe)研究项目负责人、欧洲外交政策研究希腊基金会(the Hellenic Foudation for European and Foreign Policy)研究助理。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宗教美国,世俗欧洲?
第三章 变奏一:历史的对比
第四章 变奏二:不同的智识传统
第五章 变奏三:制度载体
第六章 变奏四:宗教和社会差异
第七章 那又怎样?政策意蕴
参考书目
索引

作者简介

宗教在欧、美的处境为何如此殊异?
现代性是否必然携手世俗化?
宗教是问题,还是解决问题的资源?
齐名韦伯、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巨擘彼得·伯格 领衔
三位顶尖学者提出对错综复杂的宗教/世俗欧洲之谜的全新解读
从“世俗化”到“去世俗化”——宗教社会学理论范式转型后的重要著作
对于20世纪末世界版图上宗教环境的剧变:与欧洲迥然不同的美国宗教生活、基督教在南半球的快速发展、伊斯兰教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凸显等,“世俗化”理论已不再具有解释力。宗教的话题经过长久的沉寂,重新回到公共讨论和社会科学研究中来。
本书引入与美国情境的详细对比视角,试图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欧洲当代宗教生活的特殊本质,重新厘定宗教与现代性二者之间的关系。三位作者的观点并非完全一致,讨论通过历史、智识传统、制度、宗教组织与社会差异的多维角度展开,涉及政教关系,司法、教育和福利体系,多元主义,阶级、族群、性别与初生代,多样现代性等重要议题。
这一欧、美之间的宗教比较研究,对于更具建设性的跨大西洋对话、政府决策都将大有裨益。经济、政治和社会研究领域的工作者、读者也会从中受益。
这本有说服力的书令人耳目一新,它清楚地揭露了很多被深信的世俗化理论的错误。欧洲因现代性和启蒙运动而变得正常和世俗的这一假设不再可靠,因为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宗
教的活力显示了,欧洲的世俗化是可疑的,要求得到解释……一部丰富、发人深省的文章,描述了当代社会里为什么一洋之隔的两个大陆,在宗教层面的差别为何如此巨大。
——英国《教会时报》(Church Times)
一部介绍该领域的杰出著述。读者会发现充足的统计资料、轶闻及理论,它们挑战我们之前所怀有的甚至颇为流行的对世俗化理论的假设。本书不提供宏大的解释或宽泛的相反理论;它更倾向于
培养复杂的疑惑,而非将读者置于让人释然的答案中。它无疑将引发读者就当代社会中的宗教角色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阅读。
——《神学》(Theology)
此书虽小,但观点密集。论据架构得当,避免了直接滑入对复杂问题的简单结论……推荐!
——美国《选择》杂志(Choice)
一本有价值的书……让我们看见辩论的过程如何发生,历史发展如何遗留下一堆由来已久的智识上的、社会上的、政治上的沉积物,而这些沉积物圈定了一个社会里的宗教(公共的和私人的)位置。
——《教会历史和宗教文化》(Church History and Religious Culture)
本书丰富的跨学科经验数据再次证明宗教问题不能孤立研究,各国历史流变、宗教认同以及社会和政治趋势构成了政治家和公民对这一问题的观点。
——《现代信仰》(Modern Believing)
如果你曾经听过得克萨斯人谈论欧洲(特别是法国),或者德国人谈论美国(尤其是它的宗教),你就会知道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本重要的著作,解释了“大问题”为何存在。
——大卫·马丁(David Martin),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
一旦全球化的视野表明欧洲的世俗化实属特例,从现代性的角度来解释欧洲的世俗性的旧理论就不成立了。本书将欧洲学者的“美国例外论”全盘推翻,认为特殊而需要解释的,并非美国蓬勃的宗教性,而是欧洲社会的极度世俗性。为何欧洲人相信成为现代的就必须是世俗的,以至于将原有的宗教都抛弃了?三位杰出的社会学家发声,为错综复杂的欧洲宗教/世俗之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读。
——何塞·卡萨诺瓦(José Casanova),美国乔治城大学社会学教授


 宗教美国,世俗欧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曾在公开场合脱口而出,宣称眼下这场针对极端主义的斗争是“新十字军远征”(New Crusade)。这番话别说是伊斯兰世界听来极不舒服,连西欧盟国的舆论也是一片哗然。许多观察家已注意到,冷战结束之后“大西洋在变宽”,以往被遮掩的美欧之间的差异正在逐渐浮出水面,而这种差异一言以蔽之,即美国更为宗教化,而西欧更为世俗化。小布什的话当然不是一时口误,甚至也不止因为他本人是“再生基督徒”,那是美国在意识形态整体上的一个缩影。虽然宪法规定政教分离,但作为一个清教徒开创的国度,美国在立国精神上就长期贯彻着宗教精神——它想要成为《圣经》中所说的“山巅之城”,像灯塔一样照耀和引领着世界上的其余人走向光明。美国在向西部扩张时提出的“天定命运”(manifest destiny)无疑也潜藏着“我才是承担天命的选民”这类冲动。在美国第一次的海外扩张美西战争中,一位站在甲板上的美军指挥官说出的话,就很像一百多年后小布什的口吻:“这是全能上帝的战争,我们只是他的代表。”类似的话,在大多数欧洲人(尤其是西欧人)听来,如果不是过时的愚蠢狂热,就是厚颜无耻,差不多只能让人联想起中世纪的宗教战争,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如今,欧洲精神的圣杯早已不归教士阶层把持,而由那些活跃在公共论坛、大学校园和媒体上的世俗知识分子看护。他们坚信,这一精神才是真正普世和更值得珍视的——这就是在伊拉克战争之后,哈贝马斯和德里达等人鉴于美国的立场而针锋相对提出的“核心欧洲”概念,强调欧洲的世俗主义、启蒙思想与社会民主传统,走出一条有别于美国的独立自主道路。大西洋两岸的这种差异不仅明显,而且由于它造成了美欧之间的互相难以理解和新任,显然也事关重大,当然值得为此专门写一本书来探讨这个问题。这甚至也不仅只是美欧之间的问题,因为一如本书所言,“非常明显的一点是:不同的宗教存在形态,将会导致不同的世界观视野、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于诸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和宗教等一系列广泛议题的不同理解视角的产生。”说到底,这是“如何理解世界”的根本意识上的差异,而正是这决定了人们如何进行思考和采取行动。美欧之间的这种分歧,至少要追溯到启蒙运动的两个不同版本。概言之,法国式的启蒙运动具有鲜明的“反教权”性质,在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运动领袖看来,“宗教”、“教士”、“中世纪”、“野蛮主义”这类名词,并不是某种精确界定的中立概念,而是在针对基督教会时包含有强烈负面内涵的批判武器;相比起来,美国式的启蒙运动却并非要反教权——这主要可能是因为,它也没有教权可以反对。最终的结果,欧洲发达地区如今几乎仅有20%左右的年轻人还会不时去教堂,一位政治人物如果宣称自己虔诚信教差不多是自杀之举;而在美国,不仅信教者的比例可以达到欧洲国家的三四倍之高,而且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愿意投票给一个不信教的总统候选人。或许是由于现代社会学的几个主要奠基人,无论是涂尔干、韦伯、马克思还是齐美尔,都是欧洲人,在以往人们的理解中,“现代化”通常都意味着世俗化,似乎宗教本身与现代城市生活之间存在着必然的不相容性。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事实表明这很可能只是一个假定——至少美国就是一个重大例外。更有甚者,也许令不少人惊讶的是,就高度的世俗性而言,欧洲在现代世界是一个另类——也许唯一一个与欧洲较为近似的大国就是中国。和欧洲一样,中国人也很少把“现代”和“宗教”联系起来,人们脑海中对“现代生活”的第一反应,无论其画面如何,大致都可归入世俗图景的类别,而“宗教”在很长时间里则被大多数中国人等同于“封建迷信活动”。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几乎可能本能地理解那种地道的法国式观念:现代意味着“从信仰中解放的自由”(freedom from belief),是挣脱了宗教束缚之后而获得独立性的生活领域,而不像美国那样,“现代性”中仍可容纳着宗教。虽然书中大胆预测“各个国家被整合进欧洲版图的程度越高,其向世俗性靠拢的可能性就越大”,但作者毫无疑问遗漏了中国;而中国的现代性之所以如此世俗化,无疑和欧洲一样,都源于其自身历史道路的特殊性。在这里,还潜藏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虽然书中也约略提到一点,但还是秉持着社会学一贯的立场,在讨论现代化历程时更注重的是工业化、城市化这样的社会发展进程,然而,国家很可能也是理解“宗教美国,世俗欧洲”这一本质差异的一把关键钥匙。欧洲现代化进程几乎无不都与强大的国家政权建设同步,而中国的状况之所以更接近于“世俗欧洲”,恐怕也是因为在中国传统中有一个早熟而世俗的国家政治。相比起来,美国的联邦政府则众所周知的长期虚弱,因而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系列社会福利关怀大多都依靠社会自身救济,欧洲的社会福利最早是由德国这样的以国家力量强大著称的国家推动起来的,这恐怕并非偶然,因为如果国家在福利关怀方面积极介入,那么在这一领域也就差不多无须宗教发挥作用了。对美欧宗教生活演变轨迹的差异,本书提出了七种可能性解释:教会-国家关系的不同、多元主义的竞争、对启蒙运动的不同理解、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文化上的差异以及如何看待这类差异,制度上的对比、以及宗教组织与社会差异的几个维度(尤其是阶级和族群)在联系方式上的不同。这些归结到最后,都是走过的历史道路太过不同。正如《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不由自主的资产阶级》这样的历史社会学研究所表明的,不同社会的结构性差异,归根结底都是在历史时期所沉淀下来的。正如不同的人,哪怕是一母所生,但成年之后在个性表现上也会有诸多差异,这与其说是他们各自星盘和命运的不同,不如到他们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中找原因,有时可能某一个特殊的事件就足够改变他的一生——这一点上,美欧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中欧洲遭受的破坏特别惨烈,这本身就在战后造成了许多人对上帝存在的幻灭感。概括来说,如果美欧的差异在根本上是因为现代化进程中启蒙运动的道路歧异,那么说起来,这在西方历史上并非新鲜事:1054年东西方教会的分裂,可追溯至西罗马帝国被蛮族灭亡给双方带来的结构性差异;16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则出现了南北方各守天主教和新教阵营的局面,这通常被归结为罗马帝国时代北欧一直没有被征服这一历史事实;而俄国走上独特的道路,自然也是因为它最初拥抱东正教文明的缘故。实际上,如果顺着这样想下来,海峡两岸的某些差异不也是如此吗?台湾社会之所以保留着较多的传统中国文化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没有经历五四运动的启蒙、冲击和洗礼,更未经历革命年代。在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理应对彼此的差异抱有更为宽容的理解。已刊2016-03-07《三联生活周刊》
  •     读完后,巴黎就发生了恐怖袭击。我想,欧洲的多元主义世俗社会可能会就此终结。另外,如果随着经济的进一步衰退,福利政策逐步取消,共同体的边界再次被照亮,像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那种基督教的圣战者恐怕会越来越多。美国国内的新保守主义正渐渐抬头,这会引起新一轮的孤立主义浪潮吗?世界格局又将如何变化呢?除此之外,我觉得本书还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现代化导致了世俗性,还是世俗性导致了现代化?这个问题很有趣,同时这个时代也变得越来越有趣了。
  •     宗教变奏中的现代欧美社会文/严杰夫今天,当我们谈起宗教与世俗之间的争辩时,总是无法回避155年前的那场“牛津大辩论”。那场辩论围绕达尔文的《进化论》,追问的则是人类究竟是由上帝创造,还是由人猿进化而来。回头来看,这场大辩论或许可被看作是中世纪和现代社会间的分界线。在这条界线之后,源自欧洲的启蒙运动开始向全世界蔓延,由科学、理性代表的现代主义观念逐渐替代传统的宗教信仰,成为人们的主流观念。然而,今天我们的世界是否真的就是一个完全的“世俗世界”?或者说,发轫于欧洲的现代主义是否就成为了全球普遍模式?这些问题却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彼得·伯格、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格瑞斯·戴维、欧洲和外交政策基金会的埃菲·霍卡斯三位学者共同撰写的《宗教美国,世俗欧洲?:主题与变奏》一书,正是围绕这一话题所进行的研究和探讨。在这本书里,三位作者从 “欧洲世俗性”这一话题出发,借助欧美社会宗教特征的对比,对社会学的一个“经典”理论提出质疑。这种“经典”理论认为,欧洲所展开的现代性和世俗性之间的联结,足以成为世界其他地区的标准模式。这种理论在社会学创立150年以来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但近年来,包括上述三位在内的诸多学者观察到了美国社会不同的宗教特征,以及伊斯兰教影响的扩张。在这样的背景下,前述“经典”理论不得不受到挑战,甚至面临颠覆。正如标题所揭示的那样,《宗教美国,世俗欧洲?》的结构极为简练——由一个“主题”和四个“变奏”所构成。另外,作者在结尾处又专设一章,对欧美宗教特征的区别在两个地区的内政外交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简单分析。就主题来说,全书是围绕欧洲与美国在宗教特征上的差异展开阐述的。在我们惯常的印象中,欧洲与美国属于同一种文化起源,因此在文化特征上也必然具有同质性。然而,实际上两个地区在宗教方面却显现出强烈的差异。相对于欧洲的“世俗性”,宗教在美国社会却发挥着显著的作用。这种不同的宗教特征,导致了两个地区在世界观视野、思维方式,以及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宗教等一系列广泛议题上,都拥有不同的理解视角。正如,欧洲人认为,美国的宗教太兴盛,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会产生不良后果;而美国人则对欧洲的世俗性感到震惊。这也使得欧洲人与美国人之间的分歧,在事实上要比我们所认为的大得多。对于这种差异,作者提出了七种原因来解释,分别为:教会—国家关系的不同,多元主义的竞争,对启蒙运动的不同理解,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文化上的差异以及如何看待这种差异,制度上的对比,以及宗教组织与社会差异的几个维度在联系方式上的不同。由于这七大原因过于抽象和繁复,作者将它们总结成四个方面,也就是四个“变奏”。首先,在历史上,欧洲的教会更多是民族教会,欧洲各国在近代发生的民族国家运动,使得宗教改革后的欧洲教会,趋向于成为各国的民族“旗帜”;与之相比,美国教会却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运动,而是更多与社区和公民组织联系在一起,因此美国的教会更多的是一种“公民教会”。其次,在智识传统上,欧洲的民众过于强调宗教的多元性和信与不信之间的平等性,却抹杀了信仰本身,信徒也常常受到漠视;在美国,却是另外一种情状,就如作者所写,“对于美国人来说,并不存在信不信的问题,而只存在信什么教派的问题”。再次,在制度载体方面,欧洲国家大多实施国家与教会的分离政策,但在美国,国家政权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却复杂许多。例如,美国不允许在公立学校进行公共祷告,但国会却聘用牧师主持日常祷告。对此,很多观察者认为,很难把美国列入政教分离的国家,但作者却指出,美国的分离原则大多通过对公立学校中的宗教活动加以限制,与此同时,该国的宗教和政治之间又确实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美国,国家与教会间就有了独特的运作模式。最后一个“变奏”,即宗教在社会中的嵌入方式。作者指出,在美国,宗教是纵向垂直地切入社会之中的;而在欧洲,宗教则呈水平分布状态。具体来说,美国的教会分布于各个社群之中,如来自爱尔兰、意大利和波兰的天主教徒,都有自己的弥撒和社区活动中心,新教徒更是分布在每个街区中;而欧洲的教会则大多主宰了特定区域,却并不会分布到社区内。当然,作者进一步指出,这些“变奏”仅仅是对美国与欧洲间的差别给予的一种简单的总结,真实的情况则要复杂得多。就拿欧洲本身来说,在其内部的不同国家间,宗教生活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例如法国就是“世俗欧洲”最典型的个案,但英国的宗教特征却在很多方面与美国有类似之处。在讨论完欧美间的差异后,作者回到了最根本的那个问题——欧洲的“世俗性”是否就是全球共通的模式。本书通过欧美间的比较研究,已对这一问题给出了作者的一家之言:宗教生活方面的多元性,正是说明了“世俗欧洲”只是现代社会的特例,正如作者所说,“欧洲只为欧洲,所以它是世俗的”。另一方面,三位作者也表达了同一种态度:人们通常认为的,现代社会中宗教已日渐式微的想法,事实上是“属于自命不凡的、基于欧洲经验的一种武断式推论”。当下,我们应当肯定启蒙和理性对现代世界的贡献,而不是盲目追求“世俗性”,而完全否定宗教的价值。尤其是人类依旧存在于一种“文明冲突”的现实中,对其他文明和民族的宗教生活给予客观的接受和尊重,也就格外重要。书的结尾处写道,“在社会科学的议事日程里,宗教的合理位置应该得到彻底的恢复” 发人深省。原载于《晶报》2015-6-28 http://jb.sznews.com/html/2015-06/28/content_3264868.htm

精彩短评 (总计35条)

  •     废话多,分析跳跃连、贯性差,结构不错,翻译很好
  •     荣膺本年度看过的最无用和无趣图书。
  •     提了很多问题……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资料型著作,适合了解,不适合解决,哪怕常识的解决。
  •     读完后,巴黎就发生了恐怖袭击。我想,欧洲的多元主义世俗社会可能会就此终结。另外,如果随着经济的进一步衰退,福利政策逐步取消,共同体的边界再次被照亮,像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那种基督教的圣战者恐怕会越来越多。美国国内的新保守主义正渐渐抬头,这会引起新一轮的孤立主义浪潮吗?世界格局又将如何变化呢?除此之外,我觉得本书还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现代化导致了世俗性,还是世俗性导致了现代化?这个问题很有趣,同时这个时代也变得越来越有趣了。
  •     扯鸡巴蛋呢
  •     觉得写得还不错呀
  •     一个主题,四个变奏。分述历史传统,思想渊源,制度基础与社会结构差异。终章讨论政策问题。缺乏对于现代性社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我认知的心态取向分析,从这一点讲,本书提问是韦伯式的,但解答是典型的美式社会科学方法。
  •     封面设计性冷淡的美。略枯燥的解释了美国和欧洲在宗教状态和世俗生活中的不同,及其原因
  •     翻译不咋样
  •     在中国人的语境中,欧美经常连在一起说,被视作一个整体;而这本书,则综述了3个有所区别的观点,但在这三个观点中,欧美则有着巨大的区别和分歧。
  •     内容应该挺好的,有很多启发之处。只是读起来有点儿难读,不知道是专业性的原因,还是翻译的原因。
  •     本书的全球视角,非一般人能写,同时也带来容易被解构的问题,不过这样大手笔的书还是很值得一看。
  •     问题意识好,翻译甚佳
  •     这本书虽然不回答科学教是什么鬼。摩门教为什么那么屌。1美刀背后的光明会大眼睛是想干嘛。却能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一些本质。如果对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有兴趣,也可以看到在这个理论的诞生地,其宗教方面的运作也恰如此理论所证。鄙视链在这个世界无处不在,宗教教派也无一例外,比如:圣公会-长老会-卫理公会-浸信会-福音派。还有狡猾的大人别再狡辩某些道德观是因为人家有信仰了才会具备,好像信仰真是解救道德沦丧的良药一般。人家的社会早就高度世俗化了。良心与品质与其说是来自信仰,还不如说是更文明的社会所赋予和造就的。欧洲在世俗化进程中为所有宗教都设置了相同的游戏规则,即宗教在公共领域的回避及在私人领域的完全自由。却因此受到了来自政教合一宗教的挑战。巴黎发生了极其惨痛的事,未来似乎充满黯淡和不确定性。
  •     贝格尔好像开始捣糨糊了
  •     资料量real庞大。。了解西方,宗教简直是必不可少的话题。
  •     宗教对应的难道不是俗世吗,在这个译作里面世俗等于俗世。我发誓我再也不读这样的书了。
  •     现象的描述和归因有点粗浅,不过这本书看起来就是以现实关怀为取向,而非深层次分析。对一个外行读者来说,至少给出了挺全面的图像。
  •     除了特殊的穆斯林团体,来过法国才知道这里有多么的Laïcité.
  •     这本书至少在某些段落清楚的阐述了美国基本法的“对冲逻辑”,就是金融上的那种“对冲”。其实一直以来都有的疑问是,所谓“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肯定在欧洲是有的,但是是不是适用于美国,这还是个有待考察的问题。
  •     有一定启发 但是翻译太烂
  •     还是非常兼顾了问题的复杂多面性和理论的清晰性的
  •     如果你中了《美国的本质》的毒,那么需要读这本书解解毒。几位大家的合著,很有启发。另外,商务出版的书真是挺认真的, 阅读和查询体验俱佳。
  •     再次成功体会自己没文化是什么感受,三位作者跨越多个领域,从历史到制度对比两片大陆上的宗教状况。最后一章成功把全世界都戳成了筛子。不过我个人感受最深的反倒是文化偏见这里,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环境所形成的三观和立场都似乎坚定不移理所当然,问题就在于我们很少费心去从头开始体会别人的“情有可原”。
  •     大概我中文太差了 看不懂 虽然话题很感兴趣 看了半天觉得作者其实什么新颖的话题都没有说 但是就是很能写很能写很能写 果然是学术圈的人
  •     废话连篇
  •     解释了为什么美国人去医院看病要拿自己的信仰作担保,而欧洲的酒店前台则连教堂在哪都不知道= = ps.封面好美貌!
  •     Peter Berger看完这个【http://www.pewforum.org/2015/05/12/americas-changing-religious-landscape/?utm_source=Pew+Research+Center&utm_campaign=9adf8000c7-Religion_weekly_Sept_15_2016&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3e953b9b70-9adf8000c7-399964877】调查,还会这么自信吗?
  •     很好的书啊为什么评分这么低......
  •     译的不是味儿
  •     宗教从来都是政治和文化领域中的关键因素。
  •     看完更加坚信 现代化 世俗化 民族化是一个现代国家的根本
  •     非常像一篇做宗教、世俗和现代化三者关系欧美对比的综述(其实人家是宗教社会学专著啦),在中文互联网上饱受各种无文献无数据却言之凿凿的蠢话折磨的我,看得无比舒爽。这么应景的好书,没在中国流行,也是奇了。
  •     适合初入门者对欧美宗教概况的了解,文字较为通俗,属报告型,不似研究型。翻译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