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献研究 第一、二辑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549580286
作者:方广锠主编

书籍目录

第一辑
发刊词 方广锠
佛教文献研究——首届佛教疑僞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一)
西方疑伪经研究与“如是我闻” 郭丽英
从“文化汇流”谈中国佛教史上的疑伪经现象 方广锠
多重视角下的疑伪经研究 纪赟
《灌顶经》再考——兼论密教类佛教伪经 篠原亨一
五行观念在东亚佛教疑伪经中的应用 陈金华
疑伪经研究:从真问题到假问题再到真问题 王邦维
马鸣《大乘起信论》归名新见:教义伪经的圣徒传记解读 斯图亚特 杨
何为判断疑伪经之根据——以《盂兰盆经》与《舍利弗问经》为例 辛岛静志
《佛说海八德经》释译与考述 黄夏年
但取人情:《大灌顶经》的出世及其对批评者的回应 伍小劼
疑伪经中的摘抄与编撰例说 张总
第二辑
佛教文献研究——首届佛教疑僞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二)
敦煌本《大通方广经》残卷缀合研究 张小艳
灵山显迹--《大云经疏》和《宝雨经》的一处细节 孙英刚
论《大周录》的疑伪经观--日本古写经本发现的意义 王招国(定源)
旧题安世高译《处处经》译经年代考 方一新
佛教科仪与疑伪经三题 侯冲
试论六朝道教伪经观的形成 曹凌
《大般涅槃经》与疑伪经 周伯戡
传承与湮灭--论佛教疑伪经的受制约性特征 张淼
《安宅神咒经》的整理与研究 史经鹏
《大方便佛报恩经》编纂所引用的汉译经典 船山徹
佛教疑伪经文献研究序论 巴斯韦尔

作者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主办
主编:方广锠
副主编:侯冲
本辑责任编辑:王招国(定源)


 佛教文献研究 第一、二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其實,學者一直在談「疑經」、「偽經」的「現代定義」。「疑經」是「疑似偽經」,所以問題仍在「偽經」。從漢地的立場來看「翻譯成漢語的佛經」,應可分為「譯經」、「編輯的譯經」、「講經紀錄」、「漢地擴編的譯經」與「偽造的經典」。如果「編輯的譯經」算「偽經」,那麼 T210《法句經》就算「偽經」。如果「講經紀錄」算「偽經」,那麼 T202《賢愚經》就算「偽經」。如果「翻譯的時間、地點、譯人不明」算「偽經」,那麼 T100《別譯雜阿含經》就算「偽經」。這樣的區分顯然不合理,那麼追本溯源,我們判斷、登錄「偽經」的目的何在?要怎樣定義「偽經」才能達到這一個目的?
  •     船山•辛嶋船山徹,《經典の僞作と編輯——遺教三昧經と舍利弗問經》,《中國宗教文獻研究》,朋友書店,2007年。一、翻譯經典、編輯經典、疑經問題點在於經典中竄入的中國本土成份是否佔據核心地位。——舉例:《遺教三昧經》是偽作,《舍利弗問經》是編輯經典。二、五部僧衣別色說1. 五部:薩婆多(說一切有)部、曇無德(法藏)部、摩訶僧祇(大眾)部、彌沙塞(化地)部、迦葉維(飲光)部。——只在漢文文獻中出現,一般認為這反映了佛滅後1-5世紀印度佛教的現實,但也不是沒有疑點,因為沒有提到上座部和正量部。——在中國的接受:廬山慧遠《廬山出修行方便禪經統序》(《出三藏記集》卷9)、羅什譯《佛藏經•往古品》等。2. 僧衣別色:比丘著糞掃衣、袈裟,施主以新衣佈施之時,要經過所謂“壞色”的染色操作。——五色:赤、黃、青、皂、木蘭。木蘭=泥色(kardama)。先行研究:(1)佐藤密雄《原始佛教教團の研究》:隨著部派的分裂,有僧衣別色的需要;Sodō Mori(森祖道), Mahayāna Buddhism in Sri Lanka. 《大比丘三千威儀經》與《舍利弗問經》有關,前者是2世紀的經典。此說大誤,《大比丘三千威儀經》不是安世高的譯經,大概成立於4-5世紀。詳下。(2)望月信亨《五部律の衣色各別說と羅旬踰經》,《佛教史の諸研究》:此乃中國成立的說法。本文的立場是補強望月氏的觀點。五部僧衣別色說,僅見於《大比丘三千威儀經》(T. no. 1470)、《舍利弗問經》(T. no. 1465)、《遺教三昧經》(佚)。三、疑經《遺教三昧經》中的五部別色說1. 存佚情況:《出三藏記集》卷4:二卷,失譯。《經律異相》卷16,引用本經卷下。《法經錄》卷5:眾律疑惑。有別題,在律宗的文獻中偶有引用。《翻梵語》中有7處引用:上卷“三般師”、“三般具足戒”、“三般衣”、“迦羅越家”;下卷“阿拔沙門”、“阿練兒”、“薩羅國”。三般=upasaṃ√pad(具足、兼備所有)的音寫?敦煌本:落合俊典《初期譯經と毘羅三昧經》(《七寺古逸經典研究叢書第一卷》)臺灣中央圖書館藏129號“惟教三昧經下卷”。其中有《翻梵語》所引《遺教三昧經》卷下“阿拔沙門”、“阿練兒”兩語。2. 幾處典據:(1)《經律異相》卷16引《遺教三昧經》下卷:佛在時眾僧被服,唯著純真死人雜衣弊帛。自後起比丘羅旬踰,每行分衛,輒飢空還。佛知其宿行,使眾僧分律為五部,服色亦五種,令其日隨一部中行,遂制儀則。各舉所長,名其服色a。薩和多部,博通敏達,導以法化,應著皂袈裟;迦葉維部,精勤勇快,攝護眾生,應著木蘭袈裟;彌沙塞部,禪思入微,究暢玄幽b,應著青袈裟;摩訶僧耆c部,勤學眾經,敷說義理,應著黃袈裟。自爾已後便大得食。何以故?是羅旬踰,前世無德之所致也。阿難問佛言:“羅旬踰前世無德,云何得作沙門?”佛言:“此羅旬踰,宿世為賢者子,作人嫉妬,見沙門來分衛,輒逆閉d門戶言‘大人不在’。沙門復至餘家,復牽餘家門戶閉之,亦言‘大人不在’,故今分衛不能得e。適見他人布施飲食,歡喜行會,便復念言,我亦欲作沙門,故今窮困如是f。”出《遺教三昧經》下卷 (CBETA, T53, no. 2121, p. 85, a9-25)a色+(曇無屈多迦部,通達昧,開導利益,表發殊勝,應著赤袈裟)二十三字【明】。b玄幽=幽玄【宋】【元】【明】【宮】。c耆=祇【宋】【元】【明】【宮】。d〔閉〕-【宋】【元】【明】【宮】。e得+(通)【宋】【元】【明】【宮】。f是=此【宋】【元】【明】【宮】。(2)唐•定賓《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第三本《遺教三昧經•五部僧分別服飾品》:《遺教三昧經•五部僧分別服飾品》云:佛在世時,有比丘羅旬,每行分衛,輙空而還。佛知宿行,欲現殃禍,并正明戒。佛使眾僧分為五部,著五色衣,令其日隨一部乞食。於是隨其制儀,至於度世,後立號稱,各各奉其所著服色。薩婆多部者,博通敏達,智導法化,應著絳袈裟;曇無德部者,奉執重戒,斷當法律,應著皂袈裟;迦葉惟部者,精勤勇決,救護眾生,應著木蘭袈裟;彌沙塞部,禪思入微,究暢幽玄,應著青袈裟;摩訶僧祇部者,勤學眾經,敷演義理,應著黃袈裟。佛因羅旬乞食不得,使諸比丘知有報應,還分五部,使日隨一一部部求食,即皆不得,乃至五部隨者並然。佛令羅旬寺內灑掃,餘人請食。於一日中,不作其事,舍利弗為其請食,在道遂翻鉢中食盡,內不得食。遂云:“我既薄福,何須久住。遂飡沙飲水而入涅槃。(此經疑偽,《威儀經》下卷,《舍利弗問經》,五種服色大同此經。《舍利弗問經》亦疑也)。 (CBETA, X42, no. 733, p. 37, c6-20 // Z 1:66, p. 37, d15-p. 38, a11 // R66, p. 74, b15-p. 75, a11,另見大覺《四分律行事鈔批》卷1引,CBETA, X42, no. 736, p. 609, b20-c10 // Z 1:67, p. 114, c2-16 // R67, p. 228, a2-16)比較:(1)前者作為業報的結果,羅踰比丘隨五部乞食得到了食物,後者則最終也沒得到,由此自暴自棄,死掉了。爲什麽隨五部乞食就能得到食物,也比較費解;(2)後者說五部僧衣別色是佛涅槃以後規定的,前者沒有明確;(3)前者只提到四部,惟明本加入曇無屈多迦部,這是後來添加還是原文如此,下文與《舍利弗問經》一起加以檢討。(3)《惟教三昧經•五部僧服色品》:五部僧服飾品第五:昔佛在世時,眾僧被服,唯着純真死人雜帛。自後起比丘羅旬喻,每行分衛,輒空而還。佛知其宿行,欲現殃福奕世明戒,佛使眾僧分律為為a五部,着五色袈裟,令日隨一部中行。於是遂相制儀,至於度世後,立號稱名,各舉所長名服。薩惒多部,博通敏達,導以法化,應著絳袈裟;曇無德部,奉軌重戒,斷檔法律,應着皂袈裟。迦葉惟部,精勤勇惠,救護眾生,應着蘭袈裟;彌沙翼部,禪思入微,究暢玄幽,應着青袈裟;摩訶僧耆部,懃學眾經,敷演儀理,應著黃袈裟。(中略)佛言:“今我在世,所以分比丘僧為五部者,有沙門名羅旬喻,常行分衞,還輙空不能得食,遂尔至困,不能自諧。用是故分為五部,各異服飾色,然後羅旬喻日隨一部行分衞,至日中皆空還不得食,五部悉如是。羅旬喻止不行,皆更大得飯食。何以故,是羅旬喻,前世無功德之所致。”阿難問佛言:“羅旬喻前世無功德,云何得作沙門?”佛言:“此羅旬喻,前世為賢者子,作人妬嫉,見沙門來分衛,輒迎閉門言‘大人不在’。沙門復至餘家,復牽餘家門戶,閉之復言‘大人不在’,用是故今分衛不能得。這b見他作施食,便歡喜行食之,見眾沙門着前食,便復言“我亦當作沙門,當復着前食。用是故今得作沙門。沙門用是故便行分衞不能得食,窮困如是。”(以下省略)a後“和”字衍。b“這”,疑為“適”之誤。比較:(1)此處的講法總體來說,更接近《經律異相》。羅旬喻食砂,般涅槃的情節是《飾宗義記》引文所獨有;關於曇無德部的解說,五部名稱及僧衣顏色,是佛涅槃後的事,這兩點都是《飾宗義記》與敦煌本所共有。(2)此處中間插入了58行文字,其詳情難以論定。(4)《大比丘三千威儀經》卷2:成立年代:非安世高譯,4-5世紀成立。參見:平川彰《律藏の研究》,Lin Li-kouang(林藜光), L'aide-mémoire de la vraie loi(Saddharma-smṛtyupasthāna-sūtra正法念處經),p.80 n.1。五部僧衣別色說的部分,與前後文不相關,應是後來插入的文字。  薩和多部者,博通敏智,導a利法化,應著絳袈裟;曇無德部者,奉執重戒,斷當法律,應著皂袈裟;迦葉維部者,精勤勇決,拯b護眾生,應著木蘭袈裟;彌沙塞部c,禪思入微究暢玄幽d,應著青袈裟;摩訶僧e部者,勤學眾經,敷演f義理,應著黃袈裟。昔佛在此g時,眾被服唯h純直,不衣雜白。自後起比丘羅旬踰,每行分衛,輒飢空還,佛知其宿罪,欲視殃福,示後世明戒故,眾僧分為五部,著五色袈裟,於是遂相承制。直至佛度世後,立號稱名舉取長,名其被色。(CBETA, T24, no. 1470, p. 925, c29-p. 926, a10)a導=道【宋】【元】【明】【宮】。 b拯=承【宮】。c部+(者)【明】。d玄幽=幽玄【宋】【元】【明】。 e僧+(祇)【宋】【元】【明】【宮】。f演=經【元】【明】。 g此=世【明】。 h唯=惟【宋】【元】【明】【宮】。法譯本見林藜光前引書,pp. 80-81, n.19比較:(1)此處關於曇無德部的記述,與前引《飾宗義記》和敦煌本同,與《經律異相》明本不同。另外,與《舍利弗問經》“曇無屈多迦部,通達理味開導利益,表發殊勝”之語也不同。因此,《大比丘三千威儀經》所依據的不是《舍利弗問經》,而是《遺教三昧經》。(2)《經律異相》的本來形態當是“薩和多部,博通敏達,導以法化,應著絳袈裟;曇無德部,奉執重戒,斷當法律,應著皂袈裟”,脫落了劃綫部分,而明本藏經的雕印者根據《舍利弗問經》的文句加以補入。3. “羅旬踰”之原語:(1)望月信亨指出,《經律異相》卷16引《羅旬踰經》:佛在鷄足山,時有婆羅門生子,令相師視之。師言:“是子無相,當名阿保。”其父母聞之無相,雖長養之,初不憐矜。到年十二,足自生活。父母遂逐令去,勿復來還。子不敢留,遂行乞食,乃到祇洹。佛以大慈,念其勤苦,即使阿難呼問之,能出家不?兒即歡喜,願為沙門。佛即以手而摩其頭,頭髮即墮,袈裟著身。佛為立名,名羅旬踰。時五部僧每出分衛,而羅旬踰所在之部,以空鉢還。佛勅比丘分以施之,如是非一。目連念言:“是比丘僧自不得食,餘人何故悉復空還?我若共行猶有所得。”佛知其意,便與舍利弗俱,使目連與羅旬踰俱,各分為一部。佛告目連:“我所在處,汝不得往。”目連即與羅旬踰俱行,適欲所至,即便見佛,及與舍利弗,而在其門。如是經歷過百億國,遂不得食。目連念言:“我於今日,定不得食。”羅旬踰時甚大飢極,止恒水邊。目揵連即還,到於佛所。佛時鉢中尚有餘食,即與目連。念言:“我今飢甚,欲吞須彌,尚謂不飽。但此少飯,何足可食?”佛告目連:“且食此飯,勿憂不足。”目連即飯。飯既已飽,鉢中不空。唯舍利弗即念:“羅旬踰今未得食,當大飢苦。”便白佛言:“願乞餘飯,與羅旬踰。”佛即告言:“我不惜飯,但羅旬踰宿行果報,不應得之。若謂不然,汝便可與。”舍利弗便以飯與之,羅旬踰得即欲受飯,鉢便下入地百丈。舍利弗以道力手尋鉢,即得以還羅旬踰。適欲食之,便誤覆鉢倒去,飯食皆散水中。羅旬踰還坐定意,自思念言:“我每與諸比丘俱行,輒無所得,空鉢而還。舍利弗今以佛餘飯與我,輒復覆去,皆我罪報應當所受。”便自思惟,結解垢除得羅漢道,即便食土而般泥洹。欲知羅旬踰者,惟衛佛時,身為凡人,常懷慳貪,不肯布施。時當欲飯,脫衣布地,恐飯粒落。有沙門過,從其分衛。羅旬踰見謂之言:“當何以相與?”便以手捧土與沙門。沙門即呪願言:“是汝愚癡故耳,當使汝早得度脫。”由來久遠,展轉生死,乃至於今,所在之處,輒不得食。於今得道,食土泥洹。時羅旬踰與土沙門,舍利弗是。罪福報應,今雖得道,故受宿殃。世人愚癡,謂行惡無罪,羅旬踰是其證也。出《羅旬踰經》。(CBETA, T53, no. 2121, p. 84, b23-p. 85, a6)此處提到“五部”,但未言僧衣別色之事。(2)林藜光指出,《撰集百緣經•梨軍支比丘緣》(Skt. Lekuñcika, Avadānaśataka no. 94):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城中,有一婆羅門,其婦懷妊,足滿十月,產一男兒,容貌弊惡,身體臭穢,飲母乳時,能使乳壞,若雇餘者,亦皆敗壞;唯以酥蜜,塗指令舐,得濟軀命,因為立字,號梨軍支。年漸長大,遂復薄福,求索飲食,未曾得飽。見諸沙門,威儀詳序,執持應器,入城乞食,滿鉢而還,見已歡喜,作是念言:“我今當往詣佛世尊,求作沙門,或能得飽。”作是念已,即詣祇桓,求佛出家。佛即告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門。精懃修習,得阿羅漢果。而行乞食,亦不獲得,便自悔責,入其塔中,見少坌污,即便掃灑。時到乞食,即便豐足。心懷歡喜,白眾僧言:“從今以往,眾僧塔寺,聽我掃灑。所以然者?由掃灑故,乞食得飽。”僧即聽許,常令掃灑。又於一日,愚癡所縛,眠不覺曉,未及掃灑。時舍利弗,將五百弟子,從他邦來,問訊世尊,見佛塔中有少塵坌,即便掃之。時梨軍支便從眠覺,見舍利弗掃灑已竟,心懷悵恨,語舍利弗:“汝掃我地,令我今者,飢困一日。”時舍利弗聞是語已,而告之言:“我於今者,自當共汝入城受請,可得飽滿,汝勿憂也。”時梨軍支聞是語已,心懷泰然。受請時到,共舍利弗入城受請,正值檀越夫婦鬪諍,竟不得食,飢餓而還。時舍利弗於第二日,復更語言:“我於今朝,當自將汝受長者請,令汝飽足。”時到將往,其上中下,皆悉得食,唯此一人,獨不得食,高聲唱言:“我不得食。”爾時主人,都無聞者,飢困而還。爾時阿難,聞是事已,深生憐愍,於第三日,語梨軍支言:“我於今朝,隨佛受請,為汝取食,定使飽滿。”然彼阿難,受持如來八萬四千諸法藏門,未曾漏脫,今故為此梨軍支比丘,取其飲食,忽然不憶,空鉢而還。於第四日,阿難復更為其取食,還歸所止,道逢惡狗,所為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