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的糖果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020115314
作者:邓安庆
页数:280页

内容概要

邓安庆,1984 年生,湖北武穴人。曾游荡于多个城市之间,从事过广告策划、内刊编辑、企业培训、木材加工、图书编辑、互联网等不同职业,现居北京。已出版书有《纸上王国》《柔软的距离》。

书籍目录

代序:邓安庆,祝你好梦!/文菲 1
亲人记 1
归去来兮 3
姐姐们 12
仙芝 75
癞痢 98
有着血缘关系的陌生人 106
世间记 113
山中的糖果 115
霜花 129
白云 150
张丽娜 166
薄荷 176
广州奶奶 188
合租 193
快餐店的日与夜 200
回乡记 213
回乡十记 215
跋:慢慢告别 272

作者简介

《山中的糖果》通过“亲人记”“世间记”“回乡记”三个部分,集结了作者对故乡亲人、师友,对身边那些人那些事的记录与怀念。作者邓安庆生长在农村,曾游荡于多个城市之间,从事过广告策划、内刊编辑、企业培训、木材加工、图书编辑、互联网等不同职业,阅历丰富,天性敏感细腻,对乡村,对城市,对社会底层的人和事,都有独到而细致入微的体察。作者文笔细腻,语言纯净克制,用平铺直叙的白描手法,将人间烟火娓娓道来,对人物的举止投足和心理刻画生动,性格描述细致入微,使得读者如见其人,如入其境,读来亲切有加。他的文字接地气,带有温度,能够俘获人心。
插画家 “星星的插图”根据书中内容作插图20余幅,画风细腻、生动,乡趣十足,与邓安庆的文字十分契合,相映成辉。


 山中的糖果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关注邓安庆很久了,平常看他用三五句话写一写日常的片段,就已经很喜欢,就像是吃一颗酸甜的糖果;而本书则无疑更是惊喜,读完就像是品一杯加入了岁月的淡淡的茶,略带些苦涩,却又久久回甘,难以诉说心中的感觉。《亲人记》里作者用他的双眼冷静观察并记录下亲人的生活,平淡又忧伤的文字里带着一种野草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则正是故事里的人经过生命里种种的不平与苦难,所寻回的生活的真理。《世间记》写了几段朦胧的情感,读着读着就会在心底笑了起来,这不就正是当年的自己么。而这些青春期里懵懂又炽热的心思有多少人是相同的啊。而合租与快餐店里的故事,也似曾相识。《回乡记》里作者用日记的形式写了春节返乡的见闻,日益凋敝的乡村(其实不只是长江中下游,全国各地的乡村大都如此),愈见老去的乡亲(一生的辛苦劳作与风吹日晒,加上儿女常年不在身边,留守的老年人),以及父母兄长的困顿(面对窘况想要帮助却有心无力);虽然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却越来越感觉自己是个外乡人,乡音不改却近乡情怯,聚少离多又难以割舍,这种情感可能只有我们这代人的体验更深刻吧,而在城市中成长起来的下一代已经很难有故乡的概念了。书读完了,但全书带给我的对故乡的记忆与思考重新开始,以前感觉越来越远的故乡又慢慢清晰起来。故乡的人和事,草和树,房屋和田野,都已经融化进我们这些“农二代”的血液里了,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不论离开多久,也不论距离多远, 从来没有“回不去的故乡”,因为故乡就在我们身体深处,故乡从未远去。
  •     某四的书评,瞬间把我带到了高中时代才有的那种文学韵,感觉被洗涤了。那种感觉久违,清新。不知是不是堕落已久的缘故
  •     文/王麟那个清瘦帅气的青年就站在北京初冬的十字街头,一身书卷气让他与来往行人的对比中显得卓尔不群。发丝有点凌乱,普通话带着浓重乡音,三言两语就能把你带进无边无际的文学世界里,在那里他如鱼得水,犹如技艺娴熟的水手,展示各种高难度技艺,文字汩汩而出,潺湲不绝。他每天观察着这个世界,各色人等蜂拥进入他的记忆,待到夜深人静,大脑开始强劲运转,将那些素材从记忆神经元中调出,排列组合成美妙的句子,再倾注笔端。他每天都在讲述发生家乡湖北武穴和帝都北京的故事,永不枯竭的创造力让你惊叹不已。他脸上总是挂着一丝微笑,仿佛邻家的阿哥,温暖而又亲切,恬淡而又善良。他叫邓安庆,是一位青年作家。我和他第一次相见是在2014年北京的初冬,同时在一起的还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青年女翻译家陈黎,青年女诗人赵元,《新周刊》女记者杨杨,我们都是因为喜欢文字才有缘相聚在一起,觥筹交错,畅谈古今,开心快乐,又一身轻松。安庆那时候负责豆瓣网的相关版块,业余读书写文,辛苦耕耘,终有收获。在他的第三本书《山中的糖果》出版之前,我已经零零散散度读过其中一多半文章,震惊于他的文学才华,感动于他的细腻描写。他笔下的人物群像,栩栩如生,鲜活有力。主角众多,多是熟识之人;喜怒哀乐,承载故乡记忆。如果说,对于很多从偏远乡村来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家乡留给他们快乐多于苦痛的话,那么,我们却能够感受到安庆笔下的故乡那丝难得的温暖。心中有爱,才能写出看似平淡却饱含深情的文字;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才能发现掩盖在忧伤与眼泪背后的美丽。青年作家邓安庆有一颗坚强的心,具备敏锐的目光和超强的记忆力,他笔下的家乡距离我们那么近,又那么遥远,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冲破藩篱向上奔腾的力量,那是坚韧、不屈与对生命的礼赞;他笔下的那群人,是那么亲切,又那么隔阂,从他们的身上能够找到多年前游走在街头巷尾乡亲们的笑容。他用一种看似轻松的笔调描写最沉重的往事,笑声中带着泪水,带着甜味的回忆中又充斥着苦涩。他有勇气将那段久远的记忆写下来,是因为心灵强大,心中有爱。《山中的糖果》是雕塑师刻刀下的一座群雕,塑造的人物形象多达几十位,每一位都个性鲜明,让人印象深刻。从四五岁的小萝莉,到大学时代喜欢的姑娘;从喜欢读书与村民格格不入的白云娘,到命运悲惨令人潸然泪下的姑姑;从脾气暴躁的女汉子二嫂,到与作家存在巨大心理鸿沟的有血缘的陌生人。现实中的他们,或者还在湖北那个小乡村安然度日,或者在城市的一隅默默拼争。日出日落,花开花谢,终有一天,他们宽阔的肩膀会低垂,她们如花的容颜会凋谢,他们会昏眼浊目,步履蹒跚,在时光中慢慢老去,直至消失如尘土。然而,在作家的书中,他们依旧在大笑,在哭泣,在奔跑,在热恋,在挥洒着生命的无限光华。故乡的温暖与苦涩,疼痛与快乐,也已经渐行渐远,就像安庆在书中对父亲说的那样:“我以后不会再回来了。”是呀,故乡已经与自己产生了距离,过去的生活是一段无法避开的生命历程,就把它交给时光慢慢雕刻,走出家门的少年,终究会展翅高飞,栉风沐雨。山中的糖果是少年时代青涩甜蜜的记忆,就将其放进行囊,陪伴着自己上路。而你所爱恋的人,你所期盼和追求的东西,就在远方等你,那是生命中最美味的糖果,你值得品味,值得拥有!加油,安庆,为了梦想,一起飞吧!(2016-7-25)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201702】《亲人记》几个典型的乡村人物可以组成一部狗血连续剧了,对话的表达带着浓浓的地方气息,闻到乡村的混合味道;《亲人记》和《世间记》的淳朴乡村、兄妹感情好像宫崎骏世界里清新简单;《世间记》高中、大学和独自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情景简直拉回记忆;《回乡记》看到最后很想哭,父母亲这些年发生的好多事情我也错过了,但不能放下在外的生活,无法消除的隔膜感,只能是他们的过客,很有共鸣。
  •     孤独的底色掩盖不了内心的感动。普通人诉说的普通故事,点点滴滴的暖心。
  •     家常琐事,小民背景,看上去都凄惨得很,大部分中国小民都是这样,凄惨但又坚强地活着。
  •     先看的豆瓣阅读,打算买实体书咯~
  •     @kindle
  •     这么真实不做作的文风,作者肯定是个有趣的男孩纸吧◟(◡ູ̈)◞
  •     读了会心痛的一本书。有出彩的文章,比如三姐,山中的糖果,读完会久久回味,写作很是自成风格,但写自己终究是容易的,回乡记多少有点拼凑的嫌疑。期待会有更好的作品。
  •     细细的乡愁
  •     老家每个有联系的人儿,读完之后我都感觉到了那条深刻的纽带,刻画得十分到位,写了一个当代社会的青年都会有的情结,也让人更能理解父辈的思考方式,如果不是那老地方还有人烟,我也会有许多回忆吧,每次回家都是一次离别,又找回了自己回湖南读书的初衷了。
  •     有温度的一本书,讲述的都是真实而平凡的点滴——身边的亲人朋友,家乡的过去和现在…透过朴实的语言感受到作者柔软而细腻的内心,借这本书,像是结识了一个人。
  •     文字很朴实,却能把人物的血肉性格给立起来。觉得比较适合晚上坐床上读,听他徐徐道来。白天读可能会容易急躁而看不进去。最近的睡前读物就是他了。
  •     温暖质朴,于平淡中的暖暖的感觉
  •     这是一本自己觉得也能写,却写不了的书。一些场景触觉到了我原本的生活,过去之过不去,只能珍贵地悲伤下去。
  •     个人更喜欢比较深刻的东西,不能说作者写的不好,只能说这种停留在仅仅记录的文字不适合我,文笔和深刻我觉得身为写者总得有一个,我觉得邓安庆还是欠缺这两样东西,写写鸡汤文,记录一些东西他是合格的,写文学我觉得他还有很远的距离。
  •     3.8
  •     回湖北老家路上读完这本书,文中的一些语言和场景太熟悉,想起了被封存的童年回忆。
  •     乡村生活的写照,仙枝和玉珍奶的婆媳关系,作者母亲与二婶妯娌明争暗斗,大龄青年难逃相亲命等,婚外情养小老婆,喜欢仙枝的敢做敢当,可惜造化弄人,相亲对象的弟弟说“我可以结婚,但不要让我和她睡一起”真是可爱死了,最后还是和不愿睡的人结婚生娃了,不知道是孝为先呢还是男人其实只是下半身动物……
  •      回家,有时会内疚,自己在外面,虽然同样也不易,但是也以中有足乐,其实自在。后再想,觉得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中,那就别去硬拉扯,体谅并认同是最好的方式。
  •     与柔软的距离相比,感觉文笔更加老练成熟了,安庆加油,一直会支持你
  •     并不是很喜欢邓安庆笔下的世界,因为沉重且没有出路,迷茫且无力;他的文字是经过训练的,寥寥数笔,该少写的地方绝不会多,准确;但最主要的还是情感吧,看一篇哭一篇,这实在是没法子不承认。
  •     全书的最后一部分写自己和父母渐行渐远的部分,与我和父母的关系有些相似,因为地域、经历的差异,与父母的交集越来越少,仅靠血缘一脉,他们仍是我们最亲的人。
  •     故事内容象学生日记,老套
  •     描写生动朴实,但是作者给我的感觉是 他周遭的人都不得好活
  •     虽然作者比我大了挺多 ,但是身出江西农村的我看完之后还是有很多共鸣的,书中叙述的每个故事仿佛把我带回到了相隔甚远的家乡和亲人身旁。
  •     简单,平凡,却切合我们这代人的生活,和大多数乡村走出来的孩子一样,生活有些焦虑,有点落寞,伤感…
  •     浓墨写的情人中的父母,很实好看。世间记很一般吧,可能是我第一次完整的把一个散文集读完吧。原谅我主观上的真实吧……
  •     山中景象下不同命运的挣扎和妥协 还有理不完的亲情牵挂
  •     2017年第四本书。如此真实普通却让人动容。
  •     这类的乡土文学不知为何尤爱
  •     文字很朴实,在看这本书的同时看了蔡崇达的《皮囊》,都是描写个人际遇。 个人而言,更喜欢这一本。
  •     是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真情实感的,看书时也看到了自己家乡的影子。
  •     kindle版。长江边上的村庄,故乡的人和事。不同的人却有着相似的命运,女人的命运都不太好。
  •     看到最后泪目了
  •     零零散散看过邓安庆的一些文章,感觉淡淡的,暖暖的,像流水一样, 这次买了整本书在火车上看完了,温暖的感觉反而淡了些
  •     在豆瓣、公号看到邓安庆许多写家人的文章,非常冷静、克制、不动声色。这本书汇集了亲人、乡邻、同学、童年、回乡过年记等十数篇,被数量庞大的苦难压得几乎有些喘不过气,我知道这是生活。因为我就出生在湖北一个小镇,童年也是跟泥土、乡村有许多亲近的。亲人记和回乡记看完会有很多心痛的难过,同情心在命运面前真的不值一提。我想邓安庆写这些时一定也流过不少泪吧。不煽情到甚至会有让人觉得冷漠的错觉。其实不是的,是深切的理解,是掏心挖肺般的真诚,才能写得这么深不见底。方言的粗粝反倒让每一个亲人成为一个爆满和立体的人。世间记就有了一点点甜,敏感的人或许更容易不快乐,童年的成长经历也毫无疑问塑造和滋养着一个作者。有了这些极为庞大的素材,作者一定能走得更远,写得更好。祝福。
  •     从关注安庆老师的豆瓣到开始买安庆老师的书,作者很真实,笔下尽是亲人朋友乃至陌生人的朴实生活,觉得书读得非常值。
  •     后三分之一写的有点不足。反正前面写的是特别好!尤其是我的姐姐们,简直让人看的意犹未尽。这么简单平实的文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张力!但是每个小故事的结尾总是有种喝了一口冷水的凉意。
  •     这种文每每都会无可招架地侵入心底
  •     每一次回乡都是一次别离。最后的回乡记感人至深,许多共鸣,与父母的隔膜,心疼却又无法抵抗,他们渐渐衰老,而你还要继续流浪,每次回家父母总会特意给我做很丰盛的菜,而他们平时吃的却很随便。老一辈的生活终究是无法融入,但是能把心底的尴尬,踌躇,心痛写得如此真挚,语言平实质朴毫不华丽,因为生活就是平凡的,能把平凡的生活写好,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最后安庆要离开家的那段,一次次想起父母送我去机场的场景。“隔天就要走了” 真是止不住泪水。世间记中最爱那篇《快餐店的日与夜》,隐身于尘世,观察他人,万人如海我一身藏,这篇私认为是全书中文词最为华丽的一篇,却毫不冗赘,完全发挥出了安庆的文学功底。我自问,当代文学究竟是什么?或许就是这种雅俗共赏吧。
  •     我真的不是太喜欢这种写生活中细碎琐事的文集
  •     没读完。读到安琴的死,心极郁闷难受,没办法读下去了。偶尔看到作者豆瓣广播觉得语言朴实有趣,只是书看来却是琐碎记录,像乡间八卦,没有悦读性了。以及,安琴真的死了吗,心痛死了我。
  •     好看
  •     我看他,在自己家里住着就像一个过客一样,突然想到了自己,在外求学,家对我来说不也是一个旅店一样?而我们与一生一世都与土地做伴的爷爷奶奶那一辈终究是远离了,他们会的我们不再会,是进步了还是一直在丢弃呢?
  •     已阅。
  •     读山中的糖果,每每会想起出梁庄记和皮囊,相比于梁鸿的高高在上俯瞰众生与蔡崇达的膈应别扭强作呻吟,邓安庆有一种温柔和体贴,他俯下身去看这些籍籍无名的人类,体味他们的苦难、欢喜与尊严~总该有人去记录时代洪流中那些微小甚至被忽视的人群,我也尝试过,却力不从心,由此也得感谢邓安庆~
  •     在豆瓣就一直看邓安庆的文章,他非常善于利用时间上的对比和冲击击中读者。书里的女性形象总是非常动人,也许是因为她们的命运真的如飘萍一般。乡村凋敝的苍凉和无力感也是书的一大主题。自从自己开始写东西,就开始注意技巧和结构,这些从书里也学到不少,也开始能够察觉到文字裂缝。
  •     记得第一篇写姑姑语言很平时,但也被感动。前面几篇比较有味。
  •     尤其是三姐那篇,写得很棒。美中不足的是每一篇的结尾(也许除了最后一篇),都断得有些草率,像是作者不高兴写了,又像是为了制造出刻意的平淡,戛然而止在半空,却无法补足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话。
  •     仿佛真切地探访了一个对于我们而言难以想象的年代
  •     有投影的地方自有感触,没有的地方就没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