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起飞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532764699
作者:[瑞士] 梅琳达·纳吉·阿波尼

内容概要

瑞士女作家梅琳达·纳吉·阿波尼,出生于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属当地匈牙利少数族裔。五岁时跟随父母移民瑞士,并在瑞士就学、长大,后加入瑞士国籍。曾在苏黎世大学学习文学和历史专业,获硕士学位。目前定居于苏黎世,主要从事写作、音乐表演及在苏黎世师范学院担任客座讲师。
她的文学作品涵盖小说、剧本、诗歌及文学评论,曾获得多项文学奖和表彰。2010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鸽子起飞》于当年先后获得德国和瑞士两国最重要的文学大奖“德国图书奖”和“瑞士图书奖”,好评如潮。陈壮鹰,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外德语系副主任,上外德语海外考试培训中心主任,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翻译家协会会员。瑞士、德国留学进修多年,获瑞士伯尔尼大学德语文学博士学位,多次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德国、瑞士从事科研和学术交流。先后在国内外发表专著、论文、译作、教材四十多篇、部。曾获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基金、教育部精品教材奖。

书籍目录

总序
静水深流(译序)
铁托之夏
科奇斯一家
边检警察和杨柳树
如此单词
美妙之极
不同的世界
入籍瑞士
七月
达利伯尔
我们
出事了
奶奶和爷爷
爱情、大海、河流
举着的双手!
十一月


 鸽子起飞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2014年5月9日,瑞士举办了对欧盟移民实施数量管制的全民公投。随着提案通过,这个外籍人士占总人口23%的欧洲小国将缩紧自己过去每年接纳大约7万移民(其中近四分之三的移民来自欧盟)的配额。主张这一限制提案的本地居民认为移民的大量涌入加重了瑞士经济和社会的负担,造成房租涨价、交通拥塞和社会福利系统超载等问题,因而支持打破已与欧盟签订了12年的协定。而在这些反对声音的另一面,是数以万计的移民家庭处于夹缝中的生存现状:既不属于过去,也不属于现在的无处落脚的尴尬。在这样的变化中,阅读梅琳达•纳吉•阿波尼的《鸽子起飞》似乎恰逢其时。这部同时摘得2010年“德国图书奖”和“瑞士图书奖”的自传体作品娓娓讲述了一个前南斯拉夫匈牙利裔家庭移民瑞士前后的历史变迁,以科奇斯一家长女伊尔蒂的视角观察着两个状似对立且不可调和的世界,记录着一家人在异乡与故土间来回奔徙的惘然,以及在回忆与遗忘中寻找自我归属的破碎的希望。伊尔蒂的父母早年从伏伊伏丁那地区移民到瑞士。和大部分没有职业技能的移民一样,他们以打黑工和做清洁员起家,之后逐渐站稳脚跟,把两个女儿接来瑞士共同生活。凭借多年的辛勤劳动,科奇斯一家终于用开洗衣店攒下的钱接手了一个位于富人湖区的咖啡馆。尽管他们幸运地远离家乡战争的侵扰,但生活本身之于科奇斯一家就是一场战斗。即使本地的新闻简报宣称“该家庭来自前南斯拉夫,已经成功融入瑞士社会”也无法穿透隐藏在其和蔼可亲面具之下的拒绝。与伊尔蒂不同,身为妹妹的娜米表现得更加成熟,在她看来,自己就该从原则上比别人活得更快乐些,“因为我们在不同的世界里都有家”;但她也不得不承认,“真正的归属感却没有”。虽是一胞同生的姐妹,两人代表的却是两类心态截然不同的移民后裔。敏感、脆弱的伊尔蒂为每一点事关故乡的记忆的模糊而痛惜,也为自己的被边缘化而愤怒。在一次蓄意弄脏咖啡馆厕所的恶意事件后,伊尔蒂忍无可忍地从家里搬走,拒绝再去店里帮忙。她住进高速公路旁的一间公寓里,缓慢地清点自己的过去,眺望再也回不去的故乡。在德语中,“Heimat”几乎是一个不可转译的名词,导演爱德嘉•莱兹曾用长达四十多个小时的三部曲来诠释这个词语在日耳曼民族内心的分量。而作为一种“不存在的存在”的瑞士德语文学,尤其是一个外来移民家庭后裔的瑞士德语作家,究竟该从怎样的角度和立场出发才能准确地击中“故乡”这一几乎从未停止流动的概念?答案是模糊渐远的。作者以前南斯拉夫与欧洲近代史上的几个关键节点为标志——1946年前南斯拉夫公有化运动、1970年瑞士首次移民公投、1980年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逝世、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直至1992年的波黑战争,将个人与家族的过往打乱、切碎,镶嵌进历史的断层与碎片中。歌谣般优美的语言消解了以往类似主题小说惯用的宏大叙事,转而将注意力放置到更具象的细节:奶奶轻柔地哼唱、夜里青蛙呱呱鸣叫、猪眼睛里透出狡黠的目光、蜂蜜的味道、带大海咸味的空气……没有什么能够捕捉到童年氛围的真谛,只有一星半点的气味和声响提醒着她们曾经的来路。和大多数“故乡”文学与电影类似的,梅琳达笔下的“故乡”也经历着父亲形象的缺失。阿波尼始终没有正面描写过父亲的外貌,我们看到的只是女儿、妻子和母亲眼中的一个男人:他在婚宴上喝得敏酊大醉,在咖啡馆里埋头工作,咒骂、忍耐,没有反抗的余地。甚至父亲的父亲也以一种不在场的形式与一段被埋藏的历史共同隐遁进更遥远的过去。生活给予第一代移民的选择很窄,而他们为了生存只能隐忍。这种拒绝的姿态在家庭内部转化为交流的疏失,进一步切断了作为第二代移民的孩子们与过去的联系。也许正是因为无法谈论,作者才会转而选择书写。书写,既是纪念又是遗忘。在离开故乡的旅途中,伊尔蒂“专注于窗外略过的地名标牌,岑塔、切塔、森塔,这是我家乡小城的名字,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尔语和匈牙利语书写”。也许是她太过专注于此,以至于都弄错了自己抵达这片异乡土地的过程。她让回忆静止在火车站与父母团聚的那一刻,或者是为了保全与伏伊伏丁那的最后一丝联系。这种与过去的生活突然决裂的震惊导致她再也无法连贯地书写之后在故土与异乡间发生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两者间千丝万缕又支离破碎的联系,但正是借由记忆的错置与寻回才能理解伊尔蒂被生生扯离故乡的无措。在科奇斯一家“努力争取人的待遇”的同时,过去正不可避免地渐行渐远。战争让记忆中的故乡不复存在,变成遥远电话线那一头的噩耗和电视中毫无真实感的新闻画面。明知那是自己不可割裂的过去,却被现实划归为与之毫无瓜葛的另一边的人们,无怪伊尔蒂发出如此的叹息,“我们整个家族仿佛变成一段历史,再也联系不到,就像柏林墙和铁幕一般不复存在,我们被分割开来,仿佛之间从来就不曾存在连接彼此的公路、铁轨和列车。”如此,伊尔蒂紧挨着高速公路居住的行为在她向过去的观望中足以被理解。在这个别人只想赶路而不愿居住的地方,停留着一个无处可去的徘徊的灵魂。搬离父母这个在瑞士年轻人中十分普遍的行为在科奇斯的文化背景中却被视作对家庭的背叛。一边是无从交流的“故乡”,一边是只对自己的历史、语言和困难感兴趣的“别人”,为了寻找让自己足以坚实地踏在这片土地上的东西,伊尔蒂们不得不停下来审视自己,审视被丢弃和遗忘的过去,审视将要拥抱和值得盼望的未来。现实中的阿波尼当然没有停滞不前。她在苏黎世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同时从事着写作与音乐表演的工作,还在苏黎世师范学院担任客座讲师。但在表面充实的生活经验背后,隐藏的依然是无家可还的悲怆和对遥远过去无法放弃的追忆。在异国的土地上书写故乡,不仅是阿波尼这类作家弥合伤口的尝试,或许也是他们挽回被抛弃的母语、信仰、意识形态和身份认同的唯一途径。 (此文已刊媒体)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很赞!我们的地域歧视,城乡不平衡何尝不是这样呢?让我感触很深的还有两代人在教育,经历上的巨大差异而形成的难以逾越的代沟
  •     不是…很懂,所以看着觉得无趣,读了很久才读完。
  •     特别温暖
  •     对于移民二代,生活是以记忆和感受之线,同时牢牢连接两极世界,并在一次次对真实生活细节和感受的来来回回,起起落落的梳理中,让自身羽翼丰满,一旦明确自我的天空在眼前打开,便是鸽子起飞,冲向自由天际时。
  •     讲述了一个来自塞尔维亚家庭的移民史,控诉了塞尔维亚糟糕的社会主义和内战对国内普通百姓的影响。主人公的家庭一直积极的相融入瑞士社会,但最终遇到的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隔阂。
  •     一天在图书馆里看完 正好在看完阅兵和看到欧洲偷渡的小孩伏尸海滩的第二天 心情很复杂
  •     政治文学,讲述了二战对移民的影响。得了一种进入考试月就疯狂看书的病;大概是没有切身体会,面对移民生活的不易、国界两侧截然不同的世界没有太多感触,对于我而言也只是大学读过的「别人的故事」系列吧。
  •     曾经在苏黎世生活过,所以才拿起了这本书看。故事还算有趣生动,对战争的描述以及瑞士人生活的描述还是很写实的。
  •     作家这种时空转换式的叙述手法很棒,语言风格也是我喜欢的,开始关注瑞士文学…
  •     生活像间歇性的挣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