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11726542
作者:徐贲
页数:544页

内容概要

徐贲  1950年出生于苏州。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写作领域为公共生活、国民教育、公共文化记忆、公民社会建设等。已出版的中英文著作包括: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 Democracy,《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文化批评往何处去》《知识分子和公共政治》《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在傻子和英雄之间:群众社会的两张面孔》《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统治与教育:从国民到公民》《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政治是每个人的副业》《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等,并编有《复归的素人:文字中的人生》(父亲徐干生的回忆文集)。

书籍目录

增订版序言  好社会需要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 / 001
前言 / 019
绪论 从公共生活看全球正义和公民群体认同 / 001

第一部分 全球化和全球正义
第一章 全球化、现代性和民族国家 / 029
第二章 从三种公民观看两种全球化 / 051
第三章 全球化中的市场和民主 / 079
第四章 全球化中的国家合法性和公民权利 / 101
第二部分 社会正义和国族认同
第五章 正义和社会之善 / 137
第六章 分配正义和群体认可 / 155
第七章 从惩罚到权利的法律正义 / 178
第八章 正义、非正义战争和群体认同分歧 / 195
第三部分 全球化中的公众和公共生活
第九章 传媒公众和公共事件参与 / 217
第十章 公民新闻、公众和公共政治 / 245
第十一章 承诺、信任和制度秩序 / 271
第十二章 保护弱者、道德习俗和公共生活 / 293
第十三章 正派社会和学习认同 / 317
第四部分 全球化中的群体生活和公民社会
第十四章 博物馆和民族国家 / 345
第十五章 物品文化和日常生活秩序 / 369
第十六章 文物收藏和怀旧的大众文化 / 393
第十七章 公民社会和新全球伦理秩序 / 421
第十八章 全球化、公民国家和全球治理 / 446

注 释 / 47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尊严是一种以它自身为目的的道德价值,它并不为达到任何其他目的服务,更不能为其他目的而被牺牲掉。失去尊严的人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行动,也不能为自己的行为担负责任。如果我们反对将任何人像奴隶或牲口一般地非人化或作非人对待,那么我们就必须维护和捍卫每一个人的尊严,包括那些反对和破坏尊严这一普世价值的人们。唯有如此,尊严才能真正成为一种普世价值,一种连它的敌人也不能不自己需要的做人的保障。
比起十年前我开始写作这本书的时候,今天正义和尊严问题已经在中国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就我本人而言,在这十年间基本没有改变的是,我在思考正义问题时所运用的一个判断价值(当然不是唯一价值)仍然是尊严:不仅是个人的尊严,而且也是每个公民在群体公共生活的尊严。
——徐贲
【编辑推荐】
1、徐贲先生客居美国,却以最大的热诚担当起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他兼具思想性和时事评述性的文章以极大的频率出现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严肃、深度公共媒体上,他的写作常围绕公民社会建设、公共生活、国民教育、公共文化记忆等领域,深入分析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
2、作者以“群体公共生活的尊严”为价值原则的判断标准,考察了全球化背景之下的全球正义和公民认同问题。全球化的新经验前所未有地向人们提出了群体尊严问题。那些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弊病无一不与一些群体损害另一些群体的尊严有关。全球关系中的霸权、强制性渗透、剥削及控制和国家群体内部的压迫、迫害、舆论钳制、经济剥削和政治暴力,都在破坏人的完整性,因而都是不正义的。
3、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中,民族国家仍是世界格局的基本治理单位,民族国家仍然在设置和影响普通人公共生活的基本社会空间。群体在国际间所遭受到的无尊严和蔑视与个人在国家群体内部遭受到的无尊严和蔑视十分相似。反对无尊严和蔑视就是争取承认。争取承认从根本上把全球正义和社会正义联系为一个整体。因此,关心公共生活的尊严应当在国家社会群体内部同时开始。
【媒体及学者推荐】
在当代汉语学者中,徐先生是我最敬重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他具有强大的理论阐释能力和深入的现实洞察力,他虽然是美籍华人,但他对祖国命运的关怀远超过国内许多学者。
——傅国涌,独立学者、撰稿人
政治不是道德清谈。政治是正义和伦理原则碰到现实问题的灰色地带。知识分子介入政治,他们的责任就是在道德完美主义和功利政治之外,帮助并不完美的公共生活寻找自由与理性的支点。有人说,民主就像是渡人的木筏,看似简陋的木筏虽然总很湿漉,但却可以让人安全地落脚,没有沉船的危险。民主的政治也是如此。只有那些不怕湿了脚的知识分子,才能上得民主政治的木筏。
徐贲人在国外,熟悉国际上前尚学术思想成果,同时拥有最为恰当的对于中国问题的现实感。他绵密晓畅的行文,是运用知识和理性把问题讲清楚的典范。他的这本书正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
——崔卫平,人文学者、评论和随笔写作者
徐贲教授的著作,一秉他多年著述的风格和情怀,将研究目光投到全球化进程中凸显出的问题上,强调肯定群体尊严的价值,是全球化进程不能绕开的真问题。
——刘苏里,万圣书园创始人,学者型书人、中国当代图书市场的民间观察者
(他)是一个很难用学科来界定的学者,是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也是社会学的、法学的。激情与理性的奇妙的混合,可以称之为一种知识分子的学者写作。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虽然热闹非凡,但是其中真正具有真知灼见、切中中国本土现实的并不多见,许多文化批评或者食洋不化,或者有意回避中国的切实问题。徐贲先生既有深厚的西方学术修养,又能够直面中国的真实问题,故其文化批评常常能够借助西方的理论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得出令人警醒的诊断,显示出尖锐的批判锋芒和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
——陶东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本人是法律专业出身,对各种哲学和政治理论都略有了解,所以徐贲先生的书我还是能看懂的。目前看了两本专著《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和《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还有《明亮的对话》和《政治是每个人的副业》,感觉作者写这些书其实是针对中国的现实来写的,也许是出版的时候被删节了大量有关中国的实例(我猜测的),所以前两本书看起来特别枯燥,当然,枯燥还有别的原因。其实看的出来,无论是社会记忆传承还是全球人权,作者不但要向中国的读者介绍什么是普世价值什么是善(至善),并且还给出了大量的思想先驱和研究前沿的结论,有理有节的反驳了目前国内某些理论家和无知民众发出的噪音。但是前两本书我感觉渊博有余,专业不足。作为读者,我十分认同作者的在书中表达的观点,所以在我看来,写的太罗嗦,整本书的看目录层次分明,看内容则是大量罗列前人观点和结论,实际是缺乏论证的(论证的过程估计都在这些前人写的专著上)。问题就在这里,我认同作者的观点,所以我不需要作者说服,只是书里的内容看得烦(枯燥,罗列太多,论证太少,至少一半都是某理论家说了什么什么,所以我们应当怎样怎样);但是对于不认同作者观点或者犹疑不决的读者,里面大部分内容因为缺乏论证,根本没有说服的效力。你总不能说,这是国外理论家说的观点,所以你必须信,我们中国人信的舶来理论还少么,马克思、斯大林、凯恩斯,哪个不是外国理论家,有时候还自带论证的,如今看来还不是错误的。这两本书正文各有470多页,其实可以写的更少,更精,各300页足够了。我的理解是,这两本书是写给中国人(包括普通人和知识分子甚至专业研究人员)启蒙的,介绍当今世界的主流政治理论和现实。但是。首先普通人不会看,买了也是装饰书架,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根本看不懂,只能看到民主、自由、正义等等现代中国也能经常听到的大词,但是就连这几个词普通人也是不懂其内涵的。从这一点来看,这两本书对普通人的价值还不如林达那套《近距离看美国》更感性更看得进去,虽然林达的书其实太绝对完全没论证,只能算是讲述美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但是启蒙价值是独树一帜的,第一次让中国人知道了什么是政治自由和权力制衡。其次,知识分子大多也不会觉得价值很大,书里的观点相当多的知识分子会赞同,中国人现在了解外国的渠道太多了,即使是道听途说也会相信一多半,所以是不需要说服的,御用的除外。但是看这两本书的时候,我相信知识分子读者会希望看到更多的国外实例,而不是大量的理论泛泛介绍,我们信,只是需要实践支撑。另外,中国的实例不好说,外国的总可以吧。然后是专业研究人员,这两本书的价值就是参考书,看了之后必须要看书中提到的那些思想家理论家的专著,否则等于没看,因为几乎没有严谨的论证。而且我觉得国内的很多专业研究人员其实对作者所说的东西可能是很了解的,比作者研究更深入,看到的外国文献更多,只不过国内研究人员没勇气或者更可能的是没有机会写本书发表出来而已。当然,要说明的是,如果这是因为出版过程中一些原因造成的,那就不是我能了解的了。后面提到的两本书,《明亮的对话》和《政治是每个人的副业》,《明亮的对话》写的最好,观点正确,例子一针见血,好一剂解毒剂。《政治是每个人的副业》,杂文随笔合辑,这评价应该算中肯吧,比好不足,比差有余。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公知天天拿美分歧视中国人,但凡中国有点麻烦立刻冷嘲热讽,兴高采烈,有个j8良心
  •     通往尊严的公共厕所。“徐贲:尊严是一种以它自身为目的的道德价值”,近来美式后现代土鳖泛滥,而且各个没神学常识。除了真主和天主可以以自身为目的,否则一切神权之外以自身为目的的世俗的所谓狗屁道德道德,都是婊子的牌坊。除了自私就是自我偶像崇拜。典型众神邪教逻辑。
  •     逻辑清晰,道出了很多文化现象的根源。
  •     要通往尊严,书中讨论的是社会正义。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从各种情境的正义一直说到了更容易达到的正派社会,以及各种公共生活中要满足正派社会应该做到的等等等等。我最喜欢的还是其中介绍的沃尔泽的「多元正义、复合平等」的概念呀!感觉和 bagging 非常像,在领域间的优势不能迁移宰制的条件下,多个领域各自的优势组成了平等。这和 bagging 用多个 diverse replica 来降低 variance 的思路如出一辙嘛!variance 不就是不平等么
  •     徐贲为人作文都正直坦诚,也关切国内事务,这跟他身处何地无关,只跟他说的理是否值得一听有关。
  •     本来想打四星,看到某些
  •     看过另一本感觉这本书讲的内容并不是很合我喜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