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塔·不列颠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32147939
作者:大卫·米切尔,A.S.拜厄特,安德里亚·斯图尔特,雷切尔·塞夫特,哈里·孔兹鲁,石黑一雄,马克·海登,罗宾·罗伯逊,约翰·伯恩塞德,杰夫·戴尔,乔·邓索恩,罗斯•瑞森,盖瑞•杨格,威廉•博伊德,哈尼夫•库雷西,罗伯特•麦克法兰,珍妮特•温特森,萨拉•沃特斯
页数:292页

内容概要

大卫•米切尔
一九六九年生于兰开夏郡,在伍斯特郡马尔文丘陵长大。于肯特大学攻读文学期间,在书店工作过一年。一九九四至二〇〇二年八载客居日本广岛,并在此期间开始写作。第一部长篇《幽灵代笔》于一九九九年出版,获“贝蒂•特拉斯克奖”。其他长篇有《九梦》《云图》(入围布克奖短名单)和《绿野黑天鹅》。《雅各布•德佐特的千秋》是其最新长篇。作品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已婚,现居爱尔兰。
A. S.拜厄特
著有《儿童书》、《占有》和“四部曲”:《花园中的处女》《静止的生命》《巴别塔》和《吹口哨的女人》。
安德里亚•斯图亚特
在巴巴多斯、牙买加和美国长大,现居伦敦。《血流成糖》节选自同名长篇家族故事。
雷切尔•塞夫特
一九七一年生于牛津。教书,写作。首部长篇《漆黑的房间》入围二〇〇一年布克奖短名单,获《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和国际笔会奖。
哈里•孔兹鲁
生于一九六九年,在埃塞克斯长大。获文学和哲学学位,然后干着“平平常常的垃圾工作”,一边寻求机会出书。他采写的文章刊登于《卫报》《连线》《身份》《经济学家》和《伦敦书评》等刊物上。曾任《墙纸》杂志音乐编辑,《缄默》杂志特约编辑。一九九九年,获评《观察家》年度旅行作家。著有《印象派》(2002)、《变速器》(2004)、《我的革命》(2007)等长篇和短篇集《噪音》(2005)。
石黑一雄
一九五四年出生于日本长崎,一九六〇年随父母移民英国。他曾就读于肯特大学,并获得东英吉利大学创意写作硕士学位。一九八二年,他成为英国公民,正好可以入围翌年举办的第一届“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评选。他的第二部小说《浮世画家》被评选为一九八六年“惠特布雷德奖”年度小说。一九八九年,他以第三部小说《长日留痕》获布克奖。他于一九八三年和一九九三年两次入选“《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
马克•哈登
生于北安普敦。著有畅销书《一条狗的夜间神秘意外事件》。新作《红房子》于二〇一二年出版。
杰夫•戴尔
著有十余部虚构及非虚构类作品。其中,摄影史《此时此刻》入围二〇〇七年“塞缪尔•约翰逊奖”短名单。近作《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于二〇〇九年出版。
约翰•伯恩赛德
常居苏格兰,在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任教。已出版多部长篇小说及诗集。获得过“惠特布雷德奖”最佳诗集和“T.S.艾略特奖”等奖项。
罗宾•罗伯逊
已出版三部诗集:《油漆过的田野》《慢空气》和《疑惑》。二〇〇六年,《疑惑》获“福沃德奖”最佳作品集。译有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乔•邓索恩
一九八二年生于威尔士,东英吉利大学创意写作硕士毕业。在校期间开始创作《潜水艇》,小说于二〇〇八年出版,获英联邦最佳处女作奖,并改编成电影。短篇小说、诗歌、新闻作品发表于《卫报》《独立报》《金融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诗歌评论》等刊物。第二部长篇《荒野弃生》于二〇一一年出版,并于二〇一二年获专为作家第二部小说颁发的安可奖。现居伦敦。
罗斯•瑞森
生于约克郡。著有长篇小说《吃水线》和《上帝自己的国度》两部。
盖瑞•扬格
在斯蒂文艾治长大。《卫报》和《国家》专栏作者。著有《哪儿都比不上家:一个黑色英国人的美国南方之旅》,以及《我们是谁——这个问题在二十一世纪重要吗?》。
威廉•博伊德
著有多部长篇、短篇小说集及电影剧本,并执导了电影《战壕》。《平淡的暴风雨》乃其近作。《格兰塔》第一百期特约编辑。
哈尼夫•库雷西
入选一九九三年“《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长篇小说包括《郊区居民的佛》《黑色唱片》《亲密》,以及《告诉你一些事情》。
珍妮特•温特森
生于一九五九年。首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获一九八五年“惠特布雷德奖”。其他作品包括《激情》《给樱桃以性别》《写在身体上》等。
罗伯特•麦克法兰
《意识之山》获二〇〇三年“《卫报》首作奖”。他是剑桥伊曼纽尔学院董事。《荒野之地》乃其近作。
萨拉•沃特斯
一九六六年生于威尔士,文学博士。曾在书店、图书馆和高校工作,现全职写作。已出版五部长篇:《轻舔丝绒》《半身》《荆棘之城》《守夜》和《小小陌生人》。获得过多种奖项。

书籍目录

致中国读者/《格兰塔》主编 约翰·弗里曼
一月出生的人/大卫·米切尔
女生免入,老妈除外/A.S.拜厄特
血流成糖/安德里亚·斯图尔特
越河之手/雷切尔·塞夫特
莉拉.exe/哈里·孔兹鲁
美食家/石黑一雄
枪/马克·海登
1964/罗宾·罗伯逊
家园/约翰·伯恩塞德
在屋顶上/杰夫·戴尔
关于我最近一段罗曼司的批评意见/乔·邓索恩
当你找到自我/罗斯•瑞森
斯蒂芬艾治/盖瑞•杨格
海德公园之景/威廉•博伊德
布拉德福德/哈尼夫•库雷西
夜游/罗伯特•麦克法兰
猎户座/珍妮特•温特森
海伦和朱莉娅/萨拉•沃特斯

作者简介

《格兰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学杂志之一。它1889年创刊于英国剑桥大学,名字取自剑桥附近的格兰塔河,是剑桥大学的一份学生刊物。1970年,《格兰塔》因资金等原因停刊。1979年,两个剑桥大学的美国留学生比尔•巴福特和乔纳森•莱维对当时文坛沉闷的氛围很不满。为了撼动既有的文学格局,便接手《格兰塔》,以季刊的形式重新出版。

《格兰塔》打出的口号是一份“新写作杂志”。他们每期设定一个主题,重点推出英美文坛年轻作家的文学作品。三十四年来,《格兰塔》紧扣宗旨:“让读者免于沉闷;成为英国文化的先锋;用有力、独特、原创的故事来展现”, 它每十年评选的“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名单,囊括了英国后来的大部分名家。许多享誉世界的大作家伊恩•麦克尤恩、萨尔曼•拉什迪、保罗•奥斯特、扎蒂•史密斯等作家的文学生涯,都是从《格兰塔》起步的。

《格兰塔》的影响遍及全世界,迄今已有十多个国际版本。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九久读书人与上海文艺出版社终于联手启动《格兰塔》主题书的出版。
与英文版《格兰塔》每年定期出版四期不同,中文版《格兰塔》将为每年不定期出版二、三辑的主题系列书。第一辑主题“不列颠”,收入十八位英国老中青三代作家的作品,其中包括中国读者熟悉的大卫•米切尔、A.S.拜厄特、石黑一雄、珍妮特•温特森、哈尼夫•库雷西、萨拉•沃特斯等著名作家,有威廉•博伊德、哈里•孔兹鲁、杰夫•戴尔等中国读者比较陌生的实力派作家,还有罗伯特•麦克法兰、乔•邓索恩等新生代作家,既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节选、纪实、游记散文,也有戏剧剧本、诗歌、图片专题,从各个方面反映英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

我们相信,《格兰塔》中文版第一辑是用各种形式来讲述一个精彩故事的绝妙范例。而怎样讲述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它也是一个与哲学有关的问题。在这一辑的许多故事里,这还是与家园有关的问题,你的心在哪里?你忠心于谁?


 格兰塔·不列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如果每一册都有一个主题,那么这期格兰塔大概立足于不列颠的生活细节?没有特别出挑和打破传统的故事,还算有意思的短篇集。《一月出生的人》记述童年的胡闹经历,结尾处有尼尔盖曼之感。《女生免入,老妈除外》:从幼年到大学,无处不在的性别藩篱让作者很无奈。而标题这句话就贴在她外甥的卧室门上。《血流成糖》非裔加勒比海血统的作者回顾家族历史,在英国被歧视的经历让她想起了美好的家乡,重归故里的归属感更强。具体讲述种族歧视的一篇。「英国是学者本尼迪科特.安德森所描述的想象的共同体,其自我形象决定于它想恢复,想漠视的部分。废除奴隶制是一段温情的记忆,人们纪念那段记忆,将其视作文明社会的英勇行为,而之前维持了数百年残暴的奴隶制,则被随随便便地遗忘了」《莉拉.exe》黑客与其创造的病毒,带着此题材惯有的酷炫和吸引力。这是他触碰世界的最好方法。《美食家》分镜形式,维多利亚式悬疑和神秘,塑造了一个永远不知足的家伙。《越河之手》不列颠人才能深有体会的情节。有关乌尔斯特防卫会(北爱尔兰清教徒准军事组织)《枪》敏感的孩子回头看自己的童年经历,充满了不安和略微的罪恶。《家园》等级和身份认同。「如果我们丧失旧日的确定感,那只是因为-用菲利普拉金的话来说-我们"被欺骗的少一点"」「家园,或者身份,也能在文化废墟中找到。这个家园不排斥别人,只要你选择身在其中,它都愿意拿出空间接纳你」《在屋顶上》作者回忆大学毕业后拿着失业救济金的经历,带着小小的得意,毫不后悔。愤世嫉俗的一段话颇有猜火车的感觉。「命运并不是等待着你的东西,它是已经在你体内积蓄起来的东西-它和死亡一样耐心」《1964》一首不明觉厉的诗,就当是当地风情画吧。《当你找到自我》开始以为是足球圈励志题材,看到一半才发现是基佬小说。那么这个命名就很好懂了。拥有一个匪夷所思又悲伤的结局,不过仔细想想也可以理解,这让标题变得讽刺起来。《关于我最近一段罗曼司的批评意见》英国人的吊乱音乐圈。你们懂的。《斯蒂芬艾治》和《布拉德福德》城市主题,撒切尔的影响和种族歧视。《海德公园之景》一个老年作者的絮叨,孤寂但也不乏温暖。「只有在小说中,其他人的一切都会得到解释。只有在我们的虚构中,一切才能全然确定」《夜游》一次与月光和冰雪作伴的夜游经历,景色渲染很美,不可避免地吐槽了人类文明对自然之美的破坏,夹杂各种文科生非要炫耀一下的科普知识。《猎户座》极其浪漫又野性的故事。在归家与冒险之间做出选择,告别纯真,转换角色,奇遇与情感爆发。一个挣扎却勇敢的女性形象。「她意识到唯一值得进行的战斗爆发于内心,其他不过是消遣。在这片狭小空间里,她狩猎万里,她要回家去。家不是懦夫安身之处;只有勇士能与自己相处」《海伦与朱丽亚》好吧,蕾丝的感情和异性恋是一样一样的,这就是一个情侣吵架的故事。我个人比较喜欢《莉拉.exe》《在屋顶上》以及《猎户座》,浪漫悠闲又有趣。
  •     文/夏丽柠《格兰塔》是英国老牌主题文学杂志,始于维多利亚时代,至今已逾百年。办刊宗旨是“让读者免于沉闷;成为英国文化的先锋;用有力、独特、原创的故事来展现”。其每十年评选出“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堪称英国青年作家的摇篮。每位列及其中的作家都足以使英伦文坛震颤,他们的作品更是开创某一写作领域的先河,颇具石破惊天之力。提及几位中国读者熟悉的小说家及作品:大卫.米切尔的《云图》,杰夫.戴尔的《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那西》,珍妮特.温特森的《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以及萨拉.沃特斯的《荆棘之城》。这些如天空繁星般闪耀的名字,照亮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天空。纵是百年,在纸媒日渐衰败的今天,这本杂志的孤独显而易见。然而,它逆其道而行之地出版了《格兰塔.不列颠》,中文版的第一集,精粹了十八位杰出作家作品。看似主题分散的小说、戏剧或诗歌,内里却格外聚焦。书中没有呈现大英帝国的辉煌,尽是些小人物纪事。杂志主编约翰.弗兰曼在“致中国读者”中说,“一个家,一个地方,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味……有时候你很难说清英国到底是什么?”的确,英国对于不同的作家以及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不一样的国度。谈英国到底是什么?要从儒雅绅士英国人说起。我觉得最能代表英国人的是格罗史密斯兄弟共同撰写的《小人物日记》里的普特尔。典型的小职员形象,打掉了牙齿往肚子里咽,令人又气又爱的老先生。威廉.博伊德的《海德公园之景》里的作家希尔也是位年逾古稀的老先生,可行为却不再是“老英国”形象,都已经那么老了还写《性与暴力》这样的剧本。回顾一生,除了女佣玛利亚对他不错之外,他已然找不到可以与之相对的快乐。他认为自己性格古怪,难以相处。但他还为自己辩解,“事实上,他对这个世界和其中的居民相当好奇,且不无善意,觉得大部分事物都颇有妙趣。”你瞧,希尔的骨子是还是传承了老普特尔先生的遗志。英国并非移民国家,可是民族问题一点也不少。追溯人类历史,人们反复地寻根究源来确定种族、民族以及宗教渊源,这势必造成永无休止的纷争。安德里亚.斯图尔特的《血流成糖》、雷切尔.塞夫特的《越河之手》,以及盖瑞.杨格《斯蒂芬艾治》都不约而同地指向移民的个体身份问题。《越河之手》里的斯蒂夫从小就知道母亲因阻止父亲跟一帮人去一家酒吧打鼓而争吵。那家酒吧用一只桶募捐,用来支持北爱尔兰共和军。争吵不是由于音乐而是杀戮。英国政府为了有力地打击北爱共和国,采取“宁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的政策。电影《因父之名》里四名爱尔兰青年的冤狱,是英国司法史上抹不去的黑暗。不知内情的青年轻易就会惹来杀身之祸,这正是斯蒂夫母亲所担心的。就像有位母亲写信质问小布什:你们决定向伊拉克开战,为什么死的是我的儿子?战争、暴乱之伤向来由平民买单。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催促政府与民众反思,突显文学的先进性。英国给人的印象是古板且墨守成规的。而《在屋顶》、《关于我最近一段罗曼史的批评意见》与《海伦和朱莉娅》完全反映了当代英国青年颠覆传统生活的状态。英国在欧洲大陆是个特立独行的国家,固执地使用英尺等计量单位,态度强硬地拒绝加入欧元区。但是它仍未逃过席卷欧美的金融危机,曾经优越的社会福利制度造就了“颓废的一代”,他们无力承担任何社会责任,用暴力骚乱来释放内心压力。杰夫.戴维在小说中写道,“包括我-只是,鉴于我这个年纪的许多人都开始感到被义务、责任和承担的重负压垮,令我恼怒的正是自由。”《格兰塔.不列颠》就像一面镜子,照映出不列颠的平民社会全景图。云集之中的大腕作家就像在伍德斯多克的荒野里上演了一场大型的摇滚演出。我们在一首接一首的“high歌”中,畅读不列颠。
  •     记得我在上学的时候,最喜欢看的一本杂志叫做《读书》.这本杂志在我看来是后来难以复制的一本杂志,其中缘由也许就如同当年陈翰伯亲自执笔著文写的一样吧,重申办刊宗旨,坦荡地坚持“读书无禁区”的主张,并宣告:探索真理的工作绝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听凭某一圣哲一言定鼎的办法,更是不足为训;我们愿意和读者一起,在激荡的思想海洋里,各自拿出一点智慧来……《读书》杂志的品格由此定型。当然这本杂志却是如同这句话一样,在一代人的心里,留下了智慧.为什么会想起来《读书》这本杂志呢?因为最近我看到一本跟它很像的书.他们都是不满文坛现状,为了撼动当今的文学格局.因为是两个学生创立的,所以他们把自己所在的大学拥有百年历史的杂志<格兰塔>改版了.当然拥有了新的目标:让读者免于沉闷,成为文化的先锋,用有力,独特,原创的故事来展现.关于讲故事,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讲的.当然讲的不好的除外.要想把故事讲的精彩,让人听的引人入胜,当然也是需要功力的. 《读书》和<格兰塔>这两部杂志就是这样的书.记得上学的时候,最欣喜的日子,就是拿到《读书》这本书的时候,读起来,就是让人感觉会随着书里的故事哭,随着故事里的情节笑.现在在看<格兰塔>的时候,仿佛让我又回到了读书的时候,让人欣喜若狂.说它是一本杂志,可是厚度却足足是一本长篇小说的样子,比一般的杂志样子是完全不一样的.故事当中有十八个故事.有讲述乔治.阿什比以及他的后代们,从英国本土前往美洲新大陆,他们用鲜血制成糖的<血流成糖>.这个故事其实是说当时的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的残酷.他们为了种植园主种植甘蔗,并制成糖.但是他们自己却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却要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和宝贵的生命.生活在一个带有种族偏见的社会当中,对心理的影响是深远的.受害者会产生一种超级戒备的反应,试图解读他们周围的那些人并预测出可能会产生攻击的敌意,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也许对肉体的折磨还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对心理的摧残,才是最致命的.故事写的很真实,让我感觉自己仿佛也生活在了那个时代,也体会了那个时候奴隶们的痛苦与悲哀.当然杂志并不仅仅有这样的痛苦难过的文章,也有一些关于温情成长的文章,比如说<当你找到自己>,也有描写风景秀丽的文章,比如说<海德公园之景>.也有一些描写人物传记的,比如说<布拉德福德>.故事的种类千变万化.故事的情节精彩绝伦,故事的领悟深刻独特.总而言之,这是我继《读书》之后,看到过最好的杂志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有一些地方翻译的有一点点怪异 。。。
  •     特別好的雜誌 只是引進翻譯的太少.
  •     为了珍妮特文德森买了全本,没想到就五页超短篇……沃特斯的短篇倒是出乎意料的戳我
  •     “我想,命运并不是等待着你的东西,它是已经在你的体内积蓄起来的东西——它和死亡一样耐心。”
  •     我想,命运并不是等待着你的东西,它是已经在你的体内积蓄起来的东西——它和死亡一样耐心。
  •     英国老牌的文学杂志,读来挺有意思。每翻开一篇都像掀开不列颠的一角望里面窥探,兴趣刚被撩拨了起来,翻过一页又是另一个故事。真实的虚构的,各种风格和题材打乱放在一起,从头到尾都能保持一种新鲜感。
  •     很喜欢英国 这本书很有趣~~ 整本书的感觉都很好 不列颠的移民 文化冲突 从他们的角度看英国 有关家园 归属感 以及文化融合 文章中的不列颠 风景很美 非常向往~ 有的故事读起来怪怪的 不过整体都好喜欢
  •     有几篇挺先锋
  •     《猎户座》、《在屋顶上》
  •     血流成糖点个赞
  •     美食家写的很酷,集各种历史文化信息于时尚镜头,最后是无以言说的虚无,或者厚重。
  •     以后应该每期都会读,很有意思。安德里亚斯图尔特、盖瑞杨格和哈尼夫库雷西三人的文章比较切合本辑主题地反映了英格兰现状。雷切尔塞夫特的《越河之手》非常小说,非常好的故事。石黑一雄《美食家》和威廉博伊德《海德公园之景》这两篇从故事到文章结构都非常有创意,是我最喜欢的小说类型。马克海登《枪》悬念设置很有意思。罗斯瑞森的《当你找到自我》很出彩,无聊至极后突然蹦出惊喜。罗伯特麦克法兰《夜游》散文很美,但是译者功力不够。珍妮特温特森很期待读她其他作品。萨拉沃特斯是唯一一个无感的。其余作者的文章就觉得不好也不坏了。译者很重要,否则真的会毁掉一篇佳作。作者介绍~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01934600/?start=0
  •     「GRANTA」.#老早就读完了
  •     精彩至极。
  •     不论作者译者都是喜欢的
  •     跟预期差别特别大。这不是一本能够轻松读下去的书。看过之后更觉得,本地人看待事物跟外地/国人的视角差别是很大的,看到标题我有种亲切感,读完才明白封面裂缝的茶杯的含义。合集中的故事涵盖的大多很政治,而整本书更是对英国历史的刻薄陈述。歧视、动乱、冷漠、迷茫……考虑给四星的原因是,这本书让我见识了一个平时没有看过的英国。
  •     喜欢第一篇和最后一篇。
  •     聊胜于无
  •     才发现
  •     不大适合读这种文学刊物了,还是看电影比较舒服。
  •     喜欢萨拉沃特斯和石黑一雄
  •     内容非常喜欢,新锐作家,每个人看事物之处都有独到之处~但是超级想吐槽这本书的神翻译,能再差一点么!
  •     永远在词句里迷路着迷的我。
  •     读着真累
  •     买了好久,之前看过一点,觉得一般。这次再看,觉得还不错。不错。石黑一雄这篇看不下……最喜欢《枪》
  •     140911购于京东。冲着大卫米切尔和石黑一雄买入。141113读毕。因为没得读所以只好强忍着读完了,一个喜欢的故事都没有(有些甚至不能称为故事)。可能翻译也有一定的原因,读起来翻译腔特别重,非要把英文的一堆从句翻译成一个句子,读着喘不过气来。
  •     不适合我读懂
  •     最喜欢《夜游/罗伯特•麦克法兰》
  •     没想象的好,可能是翻译问题
  •     这里面比起虚构更喜欢纪实文学。。
  •     翻译棒
  •     “只有在我们的虚构中,一切才都全然确定。”《海德公园之景》,William Boyd,孙晓珏译。
  •     都是名家之作,不过大卫米切尔那个故事没看懂
  •     好吧,我完全理解无能这种高深的文章……………………
  •     各种大牌拆散了结构随性组装,印象最深的是《莉拉.exe》,在这片上看到了《她》的影子。
  •     好杂志
  •     太喜欢了。最爱那篇《夜游》。谁说译作统统是再创造,不值一读的?在不能充分理解另一种语言文化的境况下,好的译作会让人产生读原作的意愿。
  •     为了珍妮特·温特森买的,倒是被最后一篇小惊艳了一把。
  •     参差不齐的感觉……或者说是我口味问题
  •     挺多喜欢的,不过有点过度偏爱少数族裔的感觉,为了多元化质量没那么棒的也选进来,很英国的小说。
  •     [一月出生的人].[夜游]
  •     不喜欢~
  •     请坚持做下去啊。
  •     所以這會是Granta第一本中文本也是最後一本麼
  •     这本书米字旗的版本是不是该更新下了
  •     有的选篇不错。
  •     杂志本身的页面找不到了,但是真的特别喜欢。
  •     石黑一雄的剧本太坑爹了,才70多场戏,给谁拍啊?
  •     完全是cover控买了这本 每个故事才刚有点兴趣然后就戛然而止了。。。
  •     书做得好读着就快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