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賓諾莎問題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13-1-25
ISBN:9789866112652
作者:Irvin D. Yalom
页数:448页

内容概要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
1931年6月13日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父母是俄羅斯人,第一次大戰後移民美國。亞隆是美國當代精神醫學大師級人物,也是造詣最深的心理治療思想家。早年師承新佛洛伊德學派大師蘇利文(Harry S. Sullivan),將以人際關係為基礎的心理治療理論發揚光大,成為美國團體治療的當代權威,並將存在主義心理學融入心理治療中。曾任教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目前是該校榮譽退休教授,且仍在加州派洛艾圖及舊金山執業。他的著作極受重視,包括心理治療經典作品《存在心理治療》、《日漸親近》、《生命的禮物》、《凝視太陽》等,以及廣為人知的心理小說系列《愛情劊子手》、《診療椅上的謊言》、《當尼采哭泣》、《叔本華的眼淚》等。《斯賓諾莎問題》是亞隆最新心理小說力作。
譯者簡介
易之新
開業醫師,文字工作者,長久以來對西方心理學、心理治療充滿興趣,也對東方傳統智慧與修行感到好奇,翻譯作品多與這兩個主題有關,代表作有《存在心理治療》、《聖徒與瘋子》、《踏上心靈幽徑》(張老師文化),以及《榮格人格類型》、《榮格心理治療》、《當下覺醒》、《生命的禮物》、《叔本華的眼淚》、《超個人心理治療》、《關係花園》、《疾病的希望》(心靈工坊)等。

作者简介

期待已久,當代精神醫學大師亞隆的心理小說──哲學家三部曲最新作品!
繼《當尼采哭泣》、《淑本華的眼淚》之後,再次以心理小說的奇妙手法,探討上帝的本質、邪惡的根源。
一位是十七世紀崇尚自然的思想家,
一位是二十世紀滿懷仇恨的納粹頭子,
是怎樣的心理糾葛,讓兩位相隔三世紀的歷史人物,
有了奇妙的命運牽連?
斯賓諾莎,十七世紀理性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當時的歐洲,宗教勢力凌駕一切,他卻堅持獨立思考的精神,二十四歲被猶太教逐出教會。他在世上如此孤單,沒有家庭、沒有社群,卻寫出改變世界的書,為啟蒙時代鋪路;三百年後,他被教會重新迎回,荷蘭以他的頭像設計鈔票,以色列為他樹立紀念碑,連愛因斯坦、歌德都深深為他著迷。
羅森堡,二十世紀納粹領導人物之一,從小流露反猶太思想,他所寫的《二十世紀的神話》銷售上百萬冊,為納粹屠殺行動提供意識形態上的正當理由,最後在紐倫堡大審被判絞刑。
讓人不解的是,羅森堡如此痛恨猶太人,為何卻命令軍隊衝入斯賓諾莎私人圖書館,將一百多冊書籍存放到一座祕密鹽礦中,使這些珍貴藏書在戰後才得以重見天日? 歐文.亞隆是當代心理治療、精神醫學界的超級大師,除了專業著作外,他也擅長寫心理小說,哲學家三部曲的《當尼采哭泣》、《叔本華的眼淚》、《斯賓諾莎問題》,主角都是對當代心理學與精神分析有深遠影響的重要人物,其中《斯賓諾莎問題》以雙線進行,交織了虛構的奇想和歷史的縱深。喜歡故事的人,可以享受曲折的時代情節;喜歡哲思的人,可以沉浸於哲學和宗教的精彩對話;喜歡心理探索的人,可以看見幽微的人性與多樣的治療技巧。對歐文.亞隆而言,則是藉這部精彩小說,對斯賓諾沙這位近乎聖人的奇才,致上最深的敬意。


 斯賓諾莎問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斯宾诺莎是理性主义三大哲学思想家之一,也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并论证信仰与思想自由的政治思想家。罗素曾说过,斯宾诺莎是伟大哲学家中人格最高尚,且性情最温厚可亲的。在才智上,有些人超越了他,但在道德上,他是至高无上的。爱因斯坦更说道,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于存在事物的有序和谐中所显现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与人类命运和行为有牵扯的上帝。斯宾诺莎就是这样一个在思想上和道德上都臻于完美的人,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成了德国纳粹党必须解决的“斯宾诺莎问题”。其症结在于,斯宾诺莎是一个犹太人,是纳粹极端种族主义信仰中的劣等人种:既然人们坚信所有乌鸦都是黑的,又该如何面对当中那只扑腾跳跃、现实存在的白乌鸦?要将纳粹党的血统净化主张贯彻到底,便不得不解决“斯宾诺莎问题”。《斯宾诺莎问题》是美国作家欧文-亚隆推出于2012年的小说作品。欧文-亚隆本身除了是位作家外,更是一个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大师。类似于安伯托-艾可这位符号学大师,推出的文学作品总围绕着符号学打转,欧文-亚隆笔下的小说也以自己的专业为创作基石,既以与精神分析学有紧密相关的哲学家为故事主角,又以精神分析的手法开展故事内容。欧文-亚隆陆续推出的哲学家三部曲:《当尼采哭泣》、《叔本华的眼泪》、《斯宾诺莎问题》都运用了类似的创作手法。相比于尼采和叔本华,斯宾诺莎的故事要难写许多,不仅因为斯宾诺莎生活在三百多年前,更因为他生活严谨又极端重视隐私,留给后人极少可供创作发挥的素材。尽管如此,欧文-亚隆还是找到一个极佳的切入点,以双线方式同时开展斯宾诺莎(Benedictus de Spinoza,1632年—1677年)和德国纳粹卢森堡(Alfred Rosenberg,1893年-1946年)的故事,借由两人之间相似的生活困境和相反的人生抉择,来凸显出斯宾诺莎理论中存在的美好与不足。■斯宾诺莎与卢森堡斯宾诺莎是个犹太人,出生于十七世纪的荷兰,从小就熟读和贯通各种犹太教典籍,被当地的犹太教社群视为天才儿童。然而步入青年期的斯宾诺莎却在思想上背离犹太教,否定犹太教典籍的神圣性,也否认犹太教所信仰的上帝。斯宾诺莎在24岁时被逐出犹太教和犹太社群,此后便以打磨镜片为生,一边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一边将自己的思想、理念撰写成册。斯宾诺莎在生前并未享受到声名之乐,他主要的著作是在他死后才出版的,出版时包括作者姓名和出版社名称都采用化名,出版后也未能逃过被查禁的命运。即使如此,斯宾诺莎的理论还是随着时间推移而放出越发璀璨的光芒。卢森堡是个德国人,出生在十九世纪末期,自幼丧母,成长于缺乏家庭温暖的环境中,性格内向孤僻。少年时期,卢森堡着迷于哲学,但在初初接触雅利安人血统高于一切的思想后,便深陷其中、难以自拔,自此对复兴德意志荣光和斥拒犹太人抱持坚定的态度。青年时期,卢森堡加入纳粹党并与希特勒相遇,深受其领袖魅力的吸引,更加坚定既有的血统净化理论,并在日后写下《二十世纪的神话》,为犹太灭绝行动奠定理论基础。二战后期,卢森堡为纳粹党担负收集重要艺术品和文学作品的工作,在此过程中,他将收集到的大多数犹太典籍和作品都销毁,却仔细地收藏下斯宾诺莎生前所拥有的一百多册书籍。1946年,卢森堡在纽伦堡大审中被判处绞刑。斯宾诺莎和卢森堡的相似之处在于,两人都置身在信仰血统优秀理论的环境中,但两人最终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并因此产生了不同的生命结局。斯宾诺莎自幼信仰的犹太教向来强调犹太人是上帝最为钟爱的选民,因此应当保持犹太血统的纯净,不与其他民族通婚。对于这个被犹太人深信两千多年的主张,斯宾诺莎不仅感到怀疑,还连带地怀疑起犹太教里头的上帝。在斯宾诺莎看来,上帝应该不同于人,应该是永恒的、无限的、完满的,对人、对物都没有偏爱,也没有需求。由这个点出发,斯宾诺莎发现宗教典籍和圣经中处处有着前后不一致的矛盾,在在看来都像是出自人手,为的是达到宗教控制的目的。面对着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冲突,斯宾诺莎选择遵循理性的声音,宁可接受被犹太社群驱逐、被基督教会批判的严厉惩罚,也要说出对抗封建集权和君权神授思想的民主理念,以及自然即上帝、一切必然、利己无罪的自然主义主张。相对于斯宾诺莎的理性道路,卢森堡却选择任由内心的主观情绪主宰和束缚自己,他对摆在眼前的种种矛盾视而不见,坚决相信雅利安血统的优越性,否定所有由犹太人提出的政治、科学和哲学思想。即使是在处理难以解决的“斯宾诺莎问题”上,在历经严重的情绪困扰和思想冲突后,卢森堡最终选择的也是扭曲事实来配合内心的疯狂与情感冲动,并因此为恐怖的犹太灭绝罪行打下基础,为自己踏上绞刑之路开启门扉。■理性思考与情绪困扰在《斯宾诺莎问题》里头,作者欧文-亚隆以双线并行方式来呈现斯宾诺莎和卢森堡的生命历程,其的目的不仅在于对比两人面对相似情境、但因选择不同而导向截然不同命运的表面反差,更是企图透过心理分析的手法,深入剖析斯宾诺莎和卢森堡各自所经历的内心冲突,找出致使两人做出相反选择的内在原因。为此,作者在书中为这两个主角分别虚构了一个配角,并模拟心里分析的治疗过程,令其与主角一次次地进行对话,以揭露主角们在面对冲突、威胁与伤害时,内心的想法与感受。在面对外在的冲突、威胁与伤害时,斯宾诺莎和卢森堡经历了相同的困扰、痛苦、害怕情绪,都不由自主地产生逃避问题的冲动。然而不同的是,斯宾诺莎强迫自己去面对那些问题,将造成负面情绪的事物摆在眼前,反复地用理智去思考负面情绪背后的思维方式和成因,梳理出当中非理性的部分,用理性的观念和想法加以取代,那些负面情绪随之便减弱和淡去,不再成为问题。相反地,卢森堡却选择逃避问题。由于成长背景,卢森堡自幼便强烈渴望得到认同,成年后,获得希特勒的肯定更成为他各种行为的鞭策力量。但愿望屡次落空,卢森堡陷入巨大的挫败和痛苦之中,深受忧郁症的侵扰。根据精神分析理论,卢森堡如果能放下种种心防,理性地分析自己这些挫败和痛苦情绪的来源,直面当中非理性与非可控的部分,将其导正,便能消除情绪困扰和错误行为。但卢森堡极其抗拒来自外在的帮助,任由压抑和否定这类心理保护机制将其与现实隔开,结果便是不断受到痛苦的情绪所侵扰,并由此导向一系列错误的行为。■《斯宾诺莎问题》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斯宾诺莎问题》不算太出色,人物的刻画较为平面,缺乏深度。在架构和叙事方式的设计上,也偏向简单,两条叙事线平行发展,分别以双人对话方式作为主要的情节展开方式,变化性和设计感略显不足。更重要的是,作品为了迁就心理分析和治疗过程的展示,在内容的安排上和心理的探究上,不免有对号入座之嫌,预设立场过于明显。以顺叙方式开展故事,读者本该看到两个相似的少年一步步走向两个相反成人的历程,但书中铺陈的却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自年轻就以伟大的方式行事,以及一个邪恶的纳粹份子从少年时期起就处处透着偏执与孤僻。即使从心理分析书籍的角度来说,预设立场过强的问题同样影响这部作品的可信度。书中那位担任卢森堡的心理医生的配角,在所展开的心理分析过程中,轻易地就锁定卢森堡的情绪问题症结在于对犹太人的无理仇恨,而这仇恨的根源也很轻易地就被锁定在希特勒身上。这种过于简化的心理分析过程,很容易让人觉得这名心理医生是在预知卢森堡的历史定位和生命结局后做出的分析判断。尽管如此,将斯宾诺莎与卢森堡的故事并列呈现,很好地例示了斯宾诺莎对于理性与情绪的观点,也为斯宾诺莎所区分的主动情绪和被动情绪做了完美的案例示范。■斯宾诺莎的主要哲学思想相较于小说本身的书写和议题探讨,更值得深入了解的是斯宾诺莎的理论思想。作为理性主义的代表和民主思想的先驱,斯宾诺莎不仅对十七、八世纪的启蒙运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民主制度和资本主义打下基础,他的理论还在近代受到认知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的高度推崇。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宾诺莎的声名和影响力不仅未见下滑,反而越形显著。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通常要对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提出前后贯通的观点,也就是要阐述存在的本质、知识的本质与形成方法、以及这些论述如何指导生活。斯宾诺莎的理论很大程度奠基于同时代、同样生活于荷兰的笛卡尔的理论之上,但又对笛卡尔的理论进行大幅度的修改与完善。在存在的本质这个问题上,笛卡尔认为,心、物和神是三个不同的实体,各自独立存在。而且,凡属于精神系列的东西都和思想不可分,凡属于物质系列的东西都和广延(占有空间、具有体积)联系,因此思想是心灵的根本属性,广延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且,因为思想和广延具有根本上的不同,因此心灵实体和物质实体两者相互独立、互不相关。此外,因为心灵是自由的,身体对心灵只有间接的影响,但心灵却能指挥身体,因此心灵对身体有优越性。不同于笛卡尔的一神论和身心二元论,斯宾诺莎被认为是无神论者或泛神论者,他的形而上学理论则被称为身心一元论或身心同一论。斯宾诺莎认为,上帝就是自然,是世间唯一的实体,至于心所具备的思想属性,以及物所具备的广延属性,是自然所包含的无数多种属性里头的两种,但因为人的有限性,使得我们只能觉察到思想和广延这两种属性。我们理解万物时,有时透过思想属性,有时透过广延属性,但两者其实都指涉同一个东西,只是我们观看的角度不同罢了。思想和广延对应到实体上,指的是一个东西的两个面向,因此心和物,或说心灵和身体,其实是一体两面,两者同时存在、同时发生。我们之所以误以为心灵和身体是两件事,而且是心灵决定了身体的行动,是因为我们只能思维到心灵的部分,思维本身只能去思维“思维性质”的对象,无法思维到身体的部分,也就无法想象到身体行动的真正原因是来自身体本身或是同时来自身体与心灵。斯宾诺莎进一步提出,由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遵从自然定律而动,所作所为都以“自我保存”为目的,一言一行都以“必然性”为依归。换言之,人的本性是利己的,每一个行为和想法都是因果原则运行下的必然产物,为的是延续自身的存在,没有所谓的自由意志。人们所感受到的自由意志,本质上是一种错觉,是对“心灵支配身体但不受身体支配”此一状态的错误理解。事实是,心灵和身体是一体两面的,两者没有主从之分,也无法相互支配。就像物体与影子的关系,物体无法支配影子,影子也无法支配物体。既然人与自然相同,存在的目的在于自我保存,斯宾诺莎认为,人们所谓的道德便取决于是否利于人的自我保存,凡是利于自我保存的便是善,不利于的便是恶,除此之外,再无绝对或至真的道德标准。只是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除了满足自身的各种欲望外,还需与社会和谐共处,才能确保最佳的生存状态,因此现世的道德,在具备利己特质的同时,还需具备利他特质,但即使是利他行为,为的还是个体的自我保存。尽管没有自由意志,但斯宾诺莎相信人们还是可以透过理性的思考来解脱情绪的控制,以达到自由的状态,而这部分的论述,可说是斯宾诺莎理论里头最重要的,对当代教育理论和认知心理学有着日益增加的影响力。斯宾诺莎认为,基于本性,人们会自发地产生各种利于自我保存的冲动,而所谓的情绪是一种身体感触,借着这些感触,自我保存冲动得以增加或减弱,对这些感触的观念也会同时使得自我保存冲动增加或减弱。由于身体接收到刺激便会形成身体感触,身体感触必然伴随着心灵对这个感触的观念,而身体感触和心灵观念指涉同一个东西且同时产生。因此,情绪从心灵面看来是一种观念,从身体面看来是一种感触,无论是心灵观念还是身体感触,都是情绪所具有属性,互为一体两面。斯宾诺莎的理论相信人们最基本的情绪只有三种:快乐、痛苦和欲望,其他的情绪形式都是这三种基本情绪的衍生或变形。其中,快乐促使自我保存冲动增加,痛苦使之减少,欲望则是对这些身体感触的心灵观念。斯宾诺莎进一步将情绪区分为主动情绪和被动情绪,当心灵透过不适当的观念来肯定身体具有较多或较少的自我保存冲动或努力,则此对应的情绪是被动情绪,反之是主动情绪。前者的观念主要是来自于身体透过感官来认识外在事物,因此只构成部分原因。后者则是来自于心灵透过“共同概念”来认识外在事物所形成的。其中的共同概念指的是人人所共同具有、可以被正确的认识到的概念。换言之,被动情绪是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所引发,而不是受到个体内心的启发,因此此时的心灵受外因左右,无法独立自主、陷入束缚,是为被动。虽然将情绪区分为主动和被动,但斯宾诺莎还是肯定情绪本身的价值,视其为善恶判断的标准,是人们行动的依据。他认为,情绪作为促使自我保存冲动增加/减弱的身体感触或对这些身体感触的心灵观念,是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部分,而基于自我保存的天性,是否利于自我保存便是善恶的评判标准。因此,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使人快乐的事物便是善,值得去做、去追求;引发痛苦的便是恶,应当避免。但也存在少数情况,一个事物所引发的长期效果被短期的情绪所遮蔽,此时情绪作为善恶的判断标准就容易造成混淆。■由此可知,斯宾诺莎相信,身体感触本身或对这些身体感触的心灵观念,都能引发情绪;改变身体感触或对这些感触的心灵观念,都能改变情绪,并据此提出5个改变情绪的方法——这些与当代认知心理学有许多相似之处。斯宾诺莎还相信人们与生俱有理性思考的能力,能在不受外因影响的情况下,借由“共同概念”来认识外在事物并形成观念,唯有透过这种方式所形成的观念,才是正确的观念——这点正是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也是斯宾诺莎被视为理性主义三大代表之一的原因。然而,斯宾诺莎却也相信,人们的理性思考能力有限,面对无限外物时,大多时候仍旧难免受制于被动情绪。而且这种理性思考能力赋予人们的,并非摆脱必然性原则的钳制的可能,而是让人们能从对必然性的理性认知当中,获得从被动情绪的束缚中挣脱而出、取得内心平静的自由。因此,斯宾诺莎特别强调思想自由的重要性,既然自我保存、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是人的天性,那么每个人都该有权享有自由、按照理性生活,这是天赋人权。只是为了与社会和谐共处,每个人又不得不让渡出一部分的权力,交由最高政权来行使。斯宾诺莎进而主张,既要确保社会和谐,又要最大程度确保每个人的自由,人人都参与的民主政体即是最佳选择——由此,斯宾诺莎成为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并论证信仰与思想自由的政治思想家。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斯賓諾莎問題
  •     07022014
  •     在《尼采的锤子》一书中加入《磨镜片的斯宾诺莎》一章如何?
  •     很好,哲学与咨询相结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