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哲学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1
ISBN:9787510812965
作者:蔡仁厚
页数:20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阳明既说“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又说“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则谓之知。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为之物”。严格地讲,从“明觉之感应”说物,与从“意之所在”或“意之所用”说物,实有层次上之不同: (一)从“意之所在”或“意之所用”说物,意与物有种种差别;如意有善与恶之分,物(事)亦有正与不正之异,故必有待于致良知,而后意得其诚,物得其正。 (二)从“明觉之感应”说物,则没有这些参差;意不待诚而自诚,物不待正而自正。 到意念之动全是良知天理之流行,而意之所在的物亦全合良知天理,此时,“意之所在”与“明觉之感应”遂通而为一。而在此良知明觉之感应中,有事亦有物,格物之“物”字,既可以是事(行为物),亦可以是物(存在物或个体物)。所以牟先生认为训“物”为“事”,乃就“意之所在为物”而言,不免稍狭。而阳明所谓“事事物物”,很可以是“事”“物”两指。因为就明觉之感应而言物,则“物”字必然兼指事物二者而言。例如阳明所常举喻之事亲、从兄、事君、治民,便是“事”;而所事之亲、所从之兄、所事之君、所治之民,则是“物”。(按:此处所谓“物”,是就其为一独立之存在而言之,并无不敬之意。) “事”在良知之贯彻中而表现为合天理之事,一是皆为吾人德行之纯亦不已,而“物”亦在良知之涵润中而如如地成为物,一是皆得其位育而无失所之差。仁心之感通或良知明觉之感应,必然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感应于孺子,即与孺子为一体,而孺子得其所;感应于禽兽草木,即与禽兽草木为一体,而禽兽草木得其所。其余可类推。孔子说“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亦莫不如此。感应于物,而物皆得其所,则人之一切行事,亦自然纯亦不已而事事得其理。就事而言,良知明觉是道德实践的根据;就物而言,则良知明觉即是天地万物之存有论的根据。所以主观地说,是由仁心之感通而为一体;而客观地说,则此一体之仁心顿时即是天地万物的生化之理。仁心如此,良知明觉亦如此。因为良知之真诚恻怛,正就是此真诚恻阻之仁心。《中庸》云:“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这个“物”字,亦可概括“事”与“物”而言,一切事与物皆是诚体之所贯而使之成始而成终。《中庸》所说,很明显的是本体宇宙论的纵贯语句。《中庸》言“诚”,至程明道而由“仁”说(参看其《识仁篇》),至阳明而由“良知明觉”说,其实皆是说的这个本体。阳明落于《大学》言“格物”,而训物为事,训格为正,实是就“意之所在为物”而言。若就“明觉之感应为物”而言,则“事”“物”兼赅,而格字之“正”字义,无论在事在物,皆将转为“成”字义。格者,成也;格物者,“成己成物”之谓也。就“事”一面的成己而言,良知明觉是道德创造之原理,引生德行之“纯亦不已”。就“物”一面的成物而言,则良知明觉即是宇宙生化之原理,是道德形上学之存有论的原理,使物物皆如如地各得其所而是其所是,于此,良知明觉即同于天命实体而“于穆不已”。所以,在儒家“内以成己、外以成物”的圆教下,“道德创造”与“宇宙生化”是一,一是皆在良知明觉之感应中而朗现。

前言

王阳明从小就有志于做圣贤,他一生思想的发展,最能表征一个人的人格学问成长的过程。他少年时期的执着认真与跃动狂放,正显示他性情的真挚与生命的不羁。而且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他三十七岁龙场悟道。他成学前的三变,是真变异质的转变;悟道后的三变,则是同质的发展,是同一系统的圆熟完成。我们可以这样说,前三变,是他“自我发现”的过程;而后三变,则是他“自我完成”的过程。本书第一章所提供的,便是了解阳明思想由发展到完成的一条线索。    阳明讲学的宗旨是“致良知”。但致良知不是一句言谈,亦不是一种论说,而是真切的道德实践工夫。而道德实践的目的是“立己立人”“成己成物”,所以阳明的良知之学是成德之教,是圣贤学问。这套学问源远流长,而包涵的义理亦极为渊深宏博,发展到阳明的良知之学,更达于精微透彻的境地。明代中叶以后,王学风行天下,成为历史上最显赫的学派之一。但王门泰州派下转出了所谓“狂禅”,接着明代又亡于异族,于是从顾炎武起,便对王学有了误解与攻讦,清代的御用学者更视王学为异端。但历史总是公正的,王学的光彩毕竟掩盖不住。如今,无论东西方的学者,对于阳明学的卓越性,都愈来愈加重视了。    不过,要真正了解阳明学(实则程朱陆王皆然)而作相应的表述,亦不是很容易的事。以西方的尺度来衡量中国的学问,尤其难以相应。中国先哲讲学,自有宗趣,自有义法,与西方学问的轨辙不尽相同。因此,本书不取时下流行的,将某家某人的思想学说,分列为什么论什么说的讲法。那种讲法,大体是以西方哲学的模式,来排比肢解中国的学问,是出主入奴的做法,而日本人似乎是始作俑者。中国人起而效之,无异西施效东施,是很不智的。论学当然贵会通。但必须彼此以学问的真本性真面貌站出来,以相磨相荡、相融相即,而后可。我们如果对中国学问不能有相应的了解与中肯的表述,如何能透显它的真本性真面貌、    以与西方哲学相会通?“道并行而不相悖”,但如对于中国学问的轨辙脉络都弄不清楚,则我们将以什么“道”来与别人“并行”?因此之故,我认为诚实负责地做了解的工作,仍然是当前学术界最为切要的事。先了解自己之何所是,再了解他人之何所是,然后,思想的脉络才能显现,学问的标准才能树立。假如这步工作做不到,则所谓“会通”,只是侈言而已。    自从满清入主,文化慧命随之而斩,中国学问的真义,已沉埋了三百年。民国以来,上承清代之余势,学风士品始终挺拔不起,既无轩昂超迈之象,又失敦笃朴厚之德。一般知识分子,大多求速成、走捷径,而不知植根立本。企高两脚,意态飞扬,看似自视甚高,实则自待甚浅。结果是苗而不秀,秀而不实,故成器者少。数十年中,虽赖三五贤哲孤明独照,以抉隐发微,使中国学问的真本性真面貌渐次朗现,其奈知之者鲜而信从者少何!    近年承乏“宋明理学”一课,自度才识慧悟,未足上企先哲于万一,因此,虽志存乎高远,而心实归于平正。我不歆羡时下学术界的各种风光热闹,亦不屑于今人争欲自立一说的虚矜心理,我目前所致力的,只是对先哲之学作相应的疏解与表述。我希望在商量旧学之中,日渐涵养新知。我亦相信渐次磨勘,熟而生巧,将来总有孤明自发之时。若终未能,则是力有不及,亦无可悔。语云:“人之有善,若己有之。”为学如果没有服善之心,真理终将离我们而远去。反之,一念真诚,量力尽分,“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细大不捐,义无隐弃,真积力久,水到渠成,则儒圣先哲之学,终有光大发皇之日。    这本书,是我研究王阳明的一点成绩。此外,对于北宋周、张、二程之学,南宋朱、陆之学以及湖湘学统,亦希望能络续有所撰述。此书以疏解阳明之本义原义为主,所以凡有所述,都是根据阳明本有之义而作解说,即使是推进一步的阐释,亦是就王学义理本有应有之义而作发明。我认为必须如此,才能不失学问的义法,以免于歧出而失度。书中各章,有些曾发表过:第一章刊于香港新亚研究所《中国学人》第五期。第二章刊于《孔孟学报》二十八期。第六章最先写成,编入中华学术院为纪念王阳明诞生五百周年而印行的《阳明学论文集》,现略作修订编入本书。第七章刊于《哲学与文化》第五期。第八章刊于韩国《东洋文化》年刊。另外,附录二曾刊于《华学月刊》,后又编入《阳明学论文集》第二辑,但此文有若干疏略欠当之处,现特予删正,编入本书为附录。    从事阳明学之研究,国内虽不乏其人,但数十年来关于阳明学的专著,除了业师牟先生二十年前出版的《王阳明致良知教》以外,似乎还没有见到第二部。本书表述阳明之学,虽义有所承,而疏误或所难免,尚祈邦人君子不吝教正。    蔡仁厚自序于华冈哲学系    一九七四年八月

媒体关注与评论

明代中叶以后,王学风行天下,成为历史上最显赫的学派之一。但王门泰州派下转出了所谓“狂禅”,接着明代又亡于异族,于是从顾炎武起,便对王学有了误解与攻讦,清代的御用学者更视王学为异端。但历史总是公正的,王学的光彩毕竟掩盖不住。如今,无论东西方的学者,对于阳明学的卓越性,都愈来愈加重视了。    ——蔡仁厚

内容概要

蔡仁厚,1930年生于江西雩都,现居台湾台中市。从游当代儒学大师牟宗三先生之门逾四十年。历任台湾各大学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台湾中国哲学会理事、常务监事,北京国际儒联理事、顾问等。曾入选美国传记学会《世界五百名人录》。现任台湾东海大学荣誉教授。著有《孔孟苟哲学》、《孔门弟子志行考述》、《墨家哲学》、《中国哲学史大纲》、《宋明理学》(北宋篇、南宋篇)、《王阳明哲学》、《新儒家的精神方向》、《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儒学的常与变》、《中国哲学反省与新生》、《熊十力年表》、《牟宗三学思年谱》、《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学的反省与开展》等30余部以及论文逾百篇。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章阳明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少年时期的企向
第二节王学的前三变——异质的转变
第三节王学的后三变——同质的发展与完成
第二章阳明学的基本义旨
第一节良知之天理与感应
第二节致良知与逆觉体证
第三节格致诚正与心意知物
第四节“事”“物”两指与成己成物
第三章知行合一
第一节知行合一说的宗旨
第二节学行合一与知行合一
第三节致良知中的知行合一
第四章良知与知识
第一节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
第二节良知之坎陷与统摄知识
第三节良知坎陷后之重现与圆成
第五章良知与中和寂感
第一节求未发之中与观未发气象
第二节致中和与慎独
第三节良知之体用与中和寂感
第六章工夫指点的意义
第一节克己与为己之心
第二节静坐与光景
第三节居敬、穷理、尽性
第四节集义、致良知
第七章四句教与天泉证道
第一节天泉桥上一夕话
第二节四句教释义
第三节“四有”与“四无”之会通
第八章心即理的义蕴与境界
第一节心即理(良知即天理)的义蕴
第二节良知现成、何思何虑
第三节终日亁亁、对越在天
第九章阳明的亲民哲学及其事功
第一节与万物为一体
第二节明明德以亲民
第三节亲民哲学的实践:建立事功
第十章阳明的人格与风格
第一节以讲学从事思想运动
第二节狂者胸次
第三节敬畏与洒落
第四节诗境:寂乐交融
附录一:王阳明学行年表
附录二:日本的阳明学及其特色
附录三:本书作者著述

编辑推荐

《王阳明哲学》由九州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王阳明哲学》提出了很多王阳明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研究王学的代表作。“四句教”“致良知”“心即理”是王阳明哲学的中心思想,这些思想是如何发展而来?具有怎样的人生意义?明代中叶以后,王学何以成为历史上最显赫的学派之一,甚至传至日本?这些问题,在书中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论述下,都得到解答。


 王阳明哲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悟也孔子,中庸之道孟子,性善大学,中和、慎独、明明德石井,温柔敦厚周易,穷神知化礼记,礼仪大学后三变默坐澄心致良知,a默不假坐,心不待诚;b良知,天理即良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c知行合一,知与行,合二为一;知得真切,知得笃实便是行。行的明觉,行的省察便是知;知,闻且之知,德性之知;后三变圆熟化境,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亦时时无是无非;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致警觉,逆觉,求放心 良知本身的力量,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就是所谓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始,知善知恶是知,好善恶恶是行;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收瞒,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的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只见,是我接利跟器的人。大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也,近人就是明明德,欲明其名德,必先亲民,然后及与物;触之不动人能将厉害荣辱生死祸福置之度外,一切都是直道而行,事事都会义之与比,便自然能够触之不动;敬畏与洒落;不期满你的良知,便是敬畏,稳当快乐便是洒落。心中无挂碍,凭良知而行人人心中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作者以儒学知识体系来解释心学,没有批评意识,不能明白心学的长处和不足。不懂的仍然不懂。
  •     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者良知,为善去恶者格物。
  •     感觉不错,脉络清晰。
  •     王阳明已经是天人合一了
  •     痛苦迷茫多年,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     听读
  •     樊登读书会精华解读。以后有能力自己通读全本。遵从自己的良知行事。良知被情识所替代,就会使这个人活的特别的自私庸俗放荡。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始,知恶善恶是知,好善恶恶是行。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知行合一
  •     虽然只是薄薄一册,但是王学中诸问题都说得特别明白,远胜于国内陈、杨等人的车轱辘话!
  •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     清晰 深刻 看了这本书明白了好多原来搞不懂的问题
  •     王阳明哲学经历了从外求格物到内求良知,从默坐澄心到默不假坐,触之不动。提出知与行的关系:知的真切,知的笃实便是行,行的明觉,行的精察,便是知。知与行内外通二为一,亦是知行合一。
  •     重新认识王阳明,然后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     22/60
  •     豁然开朗
  •     對陽明學的分疏秉承其師牟宗三先生的思路而來,有諸多精密精細處,值得推薦一讀。
  •     比较清晰~
  •     能够把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演变的轨迹和渊源讲清楚,就决定了这本书是很值得一读的。暂时没有能力对王的哲学本身做出什么评价,唯能勤思勉行。
  •     书本随薄,却是学习认识,研究考证王阳明心学的绝佳资料。不错的一本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