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听一首名曲

出版日期:2015-5-1
ISBN:9787531669315
作者:吴玫
页数:320页

内容概要

吴玫,1985年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以后,做过5年语文老师,后在企业做过5年行政管理,1996年开始一直在目前供职的报社工作,从记者、编辑、部主任一直到现在主管编辑业务的副总编,管辖有《上海中学生报》《少年日报》《当代学生杂志》和《好儿童》杂志等两报两刊。

书籍目录

第一章现场回声
00220秒钟的静默
—意外的收获
006《音诗》,一个二流作曲家的水墨情怀
010一生与成名作多么合拍
—马斯卡尼《乡村骑士》间奏曲
013丝绒与裂帛
—门德尔松和巴托克
017人类的少年之声
—海顿《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
020你喜欢谁谁就是最好
024祖克曼,从坏孩子蜕变而来
027变奏的无尽可能
—《洛可可主题变奏》变成中提琴版后
030各有所长,又配合默契
—德国汉谢尔弦乐四重奏乐团
033空白处意蕴更深长
—听孙颖迪弹李斯特《A大调钢琴
协奏曲》
037和大提琴组合成了一把弓
040嘘,音乐来了
—斋藤纪念乐团
043圆润中带沙哑,悠长里携犹豫
—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
046外表狂放不羁内心温情脉脉
—我听普罗科菲耶夫
050室内乐应该放在哪里?
—听维也纳爱乐音乐平台室内乐
团音乐会有感
054弹钢琴时,王羽佳的一双手是恋爱
中的男女
058悲歌一曲明心性
—布鲁赫《希伯来的晚祷》
061唯愿初心永迷离
—西贝柳斯《芬兰颂》
065最高级的炫技是在中规中矩中弹出个性
069热闹的李传韵幽幽的琴声
072漫不经心的忧郁
—听陈锐演奏维尼亚夫斯基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075看着指挥家的表情
—美国国家交响乐团
078留给乐迷长久的温暖
—听王健拉琴
082真累啊!
—听洛林·马泽尔指挥英国爱乐乐团
086眺望下一场音乐会
—魔笛高威
090空悲切,年华老去体会深
—理查德·施特劳斯《堂吉诃德》
093美好的回声
—听秦立巍演奏《逝去的时光》
096至少一个晚上的温暖
—听米沙·麦斯基拉琴
099蓦然遇见《阿佩乔尼奏鸣曲》
103陈萨的音乐世界
106都是第二乐章
—高德马克《小提琴协奏曲》
109聆听,也是艰难而甜蜜的漫长旅途
—听朱晓玫弹《哥德堡变奏曲》
112《诺玛的回忆》:李斯特的寄情之作
116听懂斯特拉文斯基,真难
120“那只能是我?”不
—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
124片段
—听柏林爱乐乐团在上海的音乐会
第二章影像拾韵
130慰藉所有的情绪
—亨德尔《请让我哭泣》
134命运面前,没有最后的胜利者
—贝多芬《升c小调四重奏》
138圣母颂,圣母颂
—舒伯特、巴赫及弗雷
141大悟的觉悟
—日本电影《入殓师》这样妙用古
典音乐
144始于舒伯特终于勃拉姆斯的姐弟恋
148全都是对祖国和故乡的幻想、思念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152谁向谁道歉?
—兼谈《独奏者》中出现的古典音
乐作品
156这一次负责救赎
—《沉默的羔羊》为什么选用《哥
德堡变奏曲》?
160越浓烈越破碎
—塞缪尔·巴伯的《小提琴协奏曲》
163那些为情所困的女伶
第三章唱片余韵
168与天堂只有一步之遥
—门德尔松的音乐
175卡拉扬的那一眼
179听一耳朵就记住了
—巴赫康塔塔第156号
182哈西德,念念不忘
—他的柴可夫斯基《旋律》
185活泼泼的《图画展览会》
188她们都叫杰奎琳
192好像写给一个人的旋律
—勃拉姆斯三部小提琴奏鸣曲
196润如酥的牛毛细雨
—萨蒂《裸体舞者》
200始于悲伤忧郁终于悲欣交集
203岁月淹没不了的
—阿尔比诺尼《柔板》
206帕格尼尼的余韵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或者
《帕格尼尼主题幻想》
210帮我们捡回日常的幸福
—帕海贝尔《卡农》
213诸般情感汇聚成《美国四重奏》
216心里总为格里格留一个位子
—《培尔·金特》
220总有一扇窗里亮着灯
—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五交响曲》
224把诗剧用音乐化解得丝丝入扣
—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
228水一样追远往昔
—钢琴大师布伦德尔说莫扎特
232没有音乐,勃拉姆斯怎么办?
—勃拉姆斯《a小调小提琴、大提
琴双重协奏曲》
235用一生与死亡讲和
238难忘的酸涩
—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241花自飘零水自流
—肖邦和乔治·桑
244音乐就是这么有意思
—听费舍尔·迪斯考唱《野玫瑰》
247值得一听再听
—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250布鲁克纳站在夹缝处
254请让我固执:就是喜欢马九
258在命运长河里寻找幸福的瞬间
—柴可夫斯基《悲怆三部曲》
261最昂贵的结婚纪念日礼物
—鲍罗丁《夜曲》
264耳朵因巴赫变得高贵起来
269这些乐章是莫扎特的精髓
第四章旅途寻声
276偏见的代价
—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
280卡拉扬的萨尔茨堡
283听着马勒走进天鹅堡
287点燃了阿尔伯特音乐厅
—《威仪堂堂进行曲》
291旅途中的音乐清单
294沿着伏尔塔瓦河寻找斯美塔那
298自然中听来的仙乐
—《阿兰胡埃斯协奏曲》
301清浅也能永远动人
—马斯奈《沉思》

作者简介

通过“唱片余韵”、“现场回声”、“影像拾韵”和“旅途寻声”四个部分,铺排生活中处处可与音乐相遇的可能,从而告诉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音乐决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需要慧心与之相知,并从中获得教益的精神养料。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无处诉说心中块垒的片刻,这个时候,音乐是最好的“庇护所”。


 怎样听一首名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2008年,我孩子人生中最关键的那一步基本尘埃落定。被他看似平顺实质有着别样沟沟坎坎的上学路“捆绑”的10年后,我终于轻松了。我开始恢复参加一些新书发布活动和座谈会,在这之前,除非迫不得已,我几乎拒绝了类似的活动。重新投身其间,我惊恐地发现,我不知道保罗·奥斯特,不知道冯·库伊特;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认识还停留在《百年孤独》上,不明白苏珊·桑塔格在此地何以有这么多粉丝;搞不清楚阿丁、阿乙其实是两个人,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认知还停留在余华和苏童身上。当同事们津津乐道张国荣、王菲的歌时,我弄不清楚他们的江湖地位,更不知道玛利亚·凯瑞才是那个时候全球最红的女歌手。我惊恐地发现,假如将时代比作洗衣机里的甩干桶的话,在过去的10年间,我自愿将自己变成了湿衣服里的水分,而今不知道被甩到了什么地方。难道,我愿意自己干涸在不知道何处的犄角旮旯吗?沮丧中对自己的失望一天甚似一天,却又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改变自己。不过,一些变化还是随社会的发展不由自主地发生着,比如,每天会花一些时间在互联网上瞎逛。就是在一次闲逛中遇见我多年的朋友、王老师的博客的——其实,新浪甫有博客,我就为自己申请了一个账号,不过仅此而已,因为我找不到将自己的只言片语发布在博客的丝毫乐趣。遇见了王老师的博客,我一页一页前翻着她的文章,特别是看到她的博文下那些有意思的留言以及她与他们有趣的互动,我想:能否在这里找到改变我自己的手段?那么,我们开始写文章吧。很快,我就绝望地发现,自从由记者改任编辑以后,疏于写作久了,我已经不怎么会写文章了。在脑子里谋篇布局得好好的,怎么一坐到电脑前打算将文章变成电脑里人人看得见的实物,不是词不达意就是句不成句,好歹将词语和文句弄通顺了,再读整篇文章,犹如没有铺平整的地坪,七撬八裂。那么,修改?但按下葫芦浮起瓢,我只能面对电脑屏幕上的白纸黑字兀自叹息:我是真的废了吗?不愿意让这个问号变成句号,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停地修改文章,那一篇文章,大概成了我写作史上写得最艰难的一篇文章,但它真是差劲,差劲到我都不愿意给它起个名字,就以《2009年03月11日》示人,这也是我发布在博客上的第一篇文章,讲了一个母女关系的故事,如今看来不忍卒读,但它毕竟是我重新安置自己年华的第一步,所以,格外珍惜。渐渐地,发现不加修饰地书写周围人的故事不妥,虚构又不是我的强项,恰好,那段时间里我疯狂地迷上了古典音乐。凡是乐迷大概都不会忘记,我们最初领略到古典音乐的妙处时,心头总会掀起难以平息的波涛,那段时间,我写了不少音乐感悟,从格里格到西贝柳斯,从巴赫到勃拉姆斯……感谢古典音乐,除了让我在聆听时心潮澎湃外,还让我通过一次次记录听乐的感悟,慢慢找回了书写的自信,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暗暗给了自己一个规定,除非特殊原因,我每周要上传3篇博文。一周写三篇文章,我还要应付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家里还有两个男人需要我关照他们的衣食住行,这些我都可以平衡。要使自己的说到做到,最大的难点是:写什么?特别是对古典音乐的狂热归于日常以后,关于音乐,似乎已不能撑起一周三篇的写作密度,水到渠成,阅读和写读后感成了我2009年以后主要的业余生活。书评、乐评、影评、游记,是我博客的主要内容。去一个我从来没有去过的国度,回来写几篇游记;看一部电影或一部剧集后写一篇影评;听一场音乐会或听一张唱片后写一篇听后感,对我,已经不再是难事。倒是书评,必须读完才能将所得变成文字,而阅读相对于看电影和听音乐,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我该怎么形容为了书评而重新开启的我的阅读生活?几乎全部的库切小说,好几部奈保尔的作品,好几部马尔克斯的作品,好几部埃科的作品,好几部托宾的作品,好几本门罗的作品,……还有普鲁斯特的《追忆是随年华》、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等。感谢互联网,让我的文章得以与我的读者见面;感谢我的读者,他门热切的评论给了我一篇篇地写下去的勇气和决心,更感谢阅读,我感觉到自己正在由内而外地发生着变化。可是,我从来不曾想到,这些文字有一天可以变成书籍。2014年的8月,当我在博客上发布的文章总数接近1000篇的时候,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的宋老师到上海来参加上海书展,事前再三约定,要见一面。是的,我们认识,通过网络我们因书结缘,我以为宋老师是为了将我们之间的缘分由网络延伸到现实,就把我们约会的地点选在了张爱玲咖啡馆。8月的上海,应该酷暑难当,奇怪的是,2014年上海书展期间的上海,却是凉爽宜人。那天的见面,除了宋舒白老师外,还有一位也是因书结缘的东方出版中心的戎老师。我们三人,特意坐在常德路那栋老式花园洋房底楼的花园里,喝着红茶尝着甜度不那么高的奶油西点,说着我们在网络上的相识相知,已然非常愉快。突然,宋老师说:“想把你那些关于音乐的网文结集出版。”我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年,报考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中文系,就是因为一个梦想:当作家。时光荏苒、岁月蹉跎,我的梦想早就躲进了云端,这会儿,突然有人告诉我,由梦想到现实只一步之遥,我怎么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梦想到现实真的只有一步之遥,2015年5月,我的第一本书《怎样听一首名曲》问世。梦想还在延展。就在张爱玲咖啡馆那个下午的不久以后,戎礼平老师说,她要出版我的读书笔记。一年多以后,在戎老师的努力下,这本《于悦读中如痴如醉》已经摆在我的手边,摆在了我许多好友的案头,摆在了网络书店的平台上——我的《于悦读中如痴如醉》在等待与之能心灵相通的书友们。2008年的某一天,因为恐惧丢失自己开始了跌跌撞撞的写作。差不多半年以后,我将写作变成了我的日常生活——每天晚上做完所有的工作和家务以后,我坐在我家客厅电视机的左侧,膝上放着手提电脑,这就开始了我一天中最愉快的片段,随便写点什么。“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平静努力的人”,这两天在微信平台上默默流转的这句话,我乍一读到就被感慨很多。这些年,我的确在平静地努力,时光真的没有辜负我,感恩时光,也谢谢我自己这些年来能按捺住自己平静地努力着。
  •     *马勒第十交响曲未完成的第一乐章《柔版》——不和谐和弦,歇斯底里。*《大地之歌》六个乐章:第一乐章《愁世酒歌》、第二乐章《秋日孤人》、第三乐章《青春》、第四乐章《美女》、第五乐章《陶醉于春天的人》、第六乐章《告别》——灵感源自中国唐诗。*肖松《音诗》(美国小提琴演奏家埃里克·弗雷德曼演奏)——幽怨、悲苦到无以复加境界的曲子。*马斯卡尼《乡间骑士》间奏曲——舒缓婉转、孤寂沧桑、愁肠百转,基调是辉煌的悲怆,听似粗粝的旋律中,悲剧的暗示一波紧接一波袭向听众。*一场完整的音乐会一般会这样安排:上半场,序曲加一部协奏曲;下半场,一部交响曲。*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有一缕轻愁的幸福旋律,甜腻、柔媚,丝绒般。*巴托克《管弦乐协奏曲》——无章可循,旋律变化多端。裂帛之声,不清冽的陈酿,老泪纵横,砸在人心深处,令人辗转反侧。*海顿《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炫技作品,特别是第三乐章,激越、清灵。*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杜普蕾演奏)——哀怨、哀伤,充满忧郁的气质,挽歌的气息,强烈的幻灭感,仿佛在怀念往昔大英帝国的辉煌,又好像在为妻子的离去而哀叹。*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祖克曼演奏)——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马克西姆·瑞莎诺夫演奏)——主题是简单的中板:俏丽、灵动。变成“欲说还休”的徘徊,第七变奏:活泼的快板,女儿的闺阁气荡然无存,一派“风浩荡风雷急”境界。*海顿《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德国汉谢尔弦乐四重奏乐团)——欢乐。*门德尔松《第六号弦乐四重奏》(德国汉谢尔弦乐四重奏乐团)——颠覆了《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和《无词歌》里的门德尔松。叙事宏大,心事浩渺的主题,“惊涛拍岸,卷起千层雪”,第三乐章的慢板里,那种悲悯,沿袭他作品中一贯的情深意切,却比旧作深重许多。该作品创作于门德尔松离世前两个月,彼时他正被姐姐去世的噩耗压得喘不过气。但是第四乐章《很快的快板》里,那个令人熟悉的门德尔松又回归了。*李斯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孙颖迪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是只有一个乐章的钢琴协奏曲。革命浪漫主义,按耐不住的激动。乐队轰隆轰隆前行时,钢琴虽轻敲着却是坚定的,表明的是要跟着乐队一起向前进的决心;深藏在大提琴和长笛对话中不甘示弱的心跳。*圣桑的《天鹅之死》、谭盾为电影《卧虎藏龙》写的主题曲,都是悲伤的味道。*巴赫-古诺《圣母颂》——单纯、优美*柴可夫斯基《洛可可风格变奏曲》——绝望,对19世纪末的俄罗斯充满了绝望,临渊“恨”鱼不如退而织网,沉浸在美好的往事中吧,沉浸在昔日的幸福中吧,但心又不甘;与外部世界的强烈冲突和内心的分裂。*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斋藤纪念乐团和美国人彼得·赛尔金演奏)——在巴托克生命的最后时刻,想到自己这一辈子总是贫穷,而今又是病魔缠身,身无长物拿什么慰藉跟着自己一路受苦的妻子?于是写了这部绝唱。*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令人想到他的知己梅克夫人和他的妻子。*李斯特《节日之声》——为卡洛琳·维特根斯坦而作。*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哲思幽深,旋律悦耳。第二乐章,弦乐低低地烘托了一下主题之后,便是仿佛从辽远处传来的圆润中带点沙哑、悠长里携些犹豫的声音。当圆号苍凉地吹响时,营造出来的氛围就是让你感觉到在岁月和万物面前,人类就是刍狗。*普罗科菲耶夫《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王羽佳演奏)——魔鬼速度敲击琴键的演奏,世界著名高难度钢琴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为法国小提琴演奏家罗伯特·索顿斯创作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绵密而深情。*莫扎特《降E大调第二号钢琴四重奏》——对人间苦难温情脉脉的化解。*舒伯特《鳟鱼》降A大调钢琴五重奏——作曲家对溪流里一条鳟鱼的慰藉,难道不是对自己颠沛一生的自我安慰?*马克斯·布鲁赫《大提琴和乐队:希伯来的晚祷》(杰奎琳·杜普蕾演奏)——第一部分的主题缓缓而沉重,具有沉郁悲伤的色彩,道出了犹太民族无以名状的哀愁;第二部分音乐主题明朗开阔又充满了希望与向往。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很朴实的文风,尽管略显浅显。
  •     文笔普通,但是把提到的乐曲一首一首的听了,乐品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