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石鼓文 秦泰山刻石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548027001
作者:邱振中,陈政
页数:46页

作者简介

春秋战国《石鼓文》和秦代《泰山石刻》赏析
文师华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开始了春秋、战国两个历史时期,之后汉字书法也随着社会的动乱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一时期最可称道的优秀书法作品是《石鼓文》。
《石鼓文》于唐初年间出土于陕西省陈仓县石鼓山。石鼓系用十块石质坚硬的青黑色花岗岩雕凿而成,每个高3市尺多,形状像鼓,后人称之为“石鼓”。
《石鼓文》从唐宪宗末年即元和十五年(820)被从野外收回放置凤翔的夫子庙。北宋大观年间,自凤翔迁于汴京(今开封)。金人破宋,将石鼓运归燕京(今北京)。石鼓在北京放了六七百年,到20世纪30年代日军侵华时,得原故宫博物院院长、著名考古学家马衡先生等人多方护持,随故宫文物南迁,最后转移到四川峨眉县西门外武庙。1949年后又运回北京。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关于《石鼓文》刻制年代, 唐代多数人认为石鼓是周宣王时物。近代以来,学者们赞同它是秦国遗物,但仍有秦襄公、秦文公、秦武公、秦德公、秦景公、秦献公、秦惠文王等说,相差仍有数百年。
关于《石鼓文》的版本,明代大收藏家安国的10种石鼓文拓本,自称十鼓斋。其中最佳者为北宋拓本3种,均已流传到日本,藏于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为明代拓本,也非常珍贵。
由于石鼓自唐代以来已多次迁移,原来的排列次序已无从查考。后人为了临写方便,一般采用明代安国所藏的3个宋拓本的排法,即以《吾车》为第一。
《石鼓文》的内容,一般认为是以四言诗的形式,描写秦国君臣带领兵士进行渔猎,修整道路,种植树木和祭祀等活动。
《石鼓文》书法堪称美妙绝伦。自唐初以来,《石鼓文》受到历代文人的推崇。韩愈《石鼓歌》赞曰:“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石鼓文》用笔圆劲挺拔,圆中见方;结体略趋方正,严谨整饰;章法匀称清朗,风格雄强浑厚,朴茂自然。非有十分功夫、深厚修养、博大的胸襟,不能创造出这样的古代书艺瑰宝。《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说分第六”评曰:“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
《石鼓文》对书坛的影响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书家杨沂孙、吴昌硕就是主要得力于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风格的。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秦始皇)统一中国。大丞相李斯上奏于秦始皇,提出“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西周以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从此与先秦大篆(古文、籀文)相对而言的小篆就成了秦代的通行书体。
从书法发展史上看,秦代以小篆光耀史册。而小篆又以秦始皇在位12年间留下的6处记功刻石最值得称道。这6处刻石是:泰山、琅琊台、峄山、碣石、会稽、之罘刻石。6处刻石,据说都出自李斯手笔。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19年)即率大臣,浩浩荡荡东巡,宣扬其威德盛治,到峄山、泰山、琅琊山等处刻石,以歌颂其功业。《泰山刻石》又称《封泰山碑》,是秦始皇东巡的第二刻,此石立在泰山顶上,宋代欧阳修、赵明诚都曾见过。据载,碑高4.5尺,宽1.4尺,刻石北、西、东三面为始皇帝诏书,计144字;南面是秦二世胡亥诏书计78字。刻辞内容颂扬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功德。清代乾隆五年(1740)毁于火。仅残存十字,原嵌置在山顶东岳庙中,现置放在泰山岱庙内。《泰山刻石》传世拓本中宋拓165字本,另有53字本,存字最多,最著名。曾由明代安国收藏,现已流入日本。此书所收是53字本。《泰山刻石》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之一,这种书体比起前代文字,具有新的特点:线条圆畅均匀,结构统一定型,字形呈纵势长方,富有庄严典雅之美。唐代李阳冰、清代邓石如的篆书均远承秦代的小篆而又富有变化,使秦篆一脉延续至今。


 战国石鼓文 秦泰山刻石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