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策纵作品集1:忆己怀人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510066351
作者:周策纵
页数:224页

内容概要

周策纵,湖南省祁阳县人,是名满中外的汉学大师。周教授1942年毕业于中央政治大学,1948年赴美留学,获密歇根大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其后任教威斯康星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及历史系,被授予“终身教授”荣誉称号。其代表作《五四运动史》(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于1960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影响甚广。周教授于学无所不窥,甲骨、金文、经学、红学、历史、诗歌、小说、翻译等皆有所涉猎;为文熔铸古今,汇通中外。既为当今士林仰望,亦足为后世所宗。

书籍目录

代序 学术研究的新典范:论国际汉学大师周策纵王润华
[上篇] 自传及人事记忆
一 我的故乡二 抗战回忆极短篇
三 我的发蒙:家教·私塾·小学
四 我和孙大雨先生认识的经过
五 忆袁同礼先生
六 初中点滴:初离家乡和卷入反日运动
七 忽值山河改:半个世纪半个“亡命者”的自白
八 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
九 “意气相逢”:念丰子恺
[下篇] 周策纵教授著述目录
编者说明
分类纲目

第一部分:专著
第二部分:论文、讲演及访问等
第三部分:诗及短篇小说
出版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包含“自传及人事记忆”与“周策纵教授著述目录”两部分。作者通过数篇文章回忆了他的童年、青年时期,以及八年抗战时的亲身经历,同时也回忆了他与几位好友的相识、交往经过。著述目录部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周教授数十年的研究成果,专著与论文、讲演等分类明确,并采用中英对照的形式,以便读者查阅。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一代汉学大师的成长经历及研究成果。通过作者的回忆,也可窥见作者幼年时代的社会风俗、民生百态,以及八年抗战期间百姓的艰苦。而在作者回忆与友人交往的文章中,我们可从侧面看到这些知识分子的为人处世及治学精神。
策纵先生久居美国,为中外咸知的名教授,博学而多才,思深而文密,我曾称他是一位综合性学者,因为学者兼中西,又通古今。他作七律诗极有精思新句,不落巢臼,然而也善于写写“白话新体诗”,都有雅人深致而无时俗庸陋气。盖根底厚,天赋高,又非常用功,精力充沛——我没见过他在百端忙碌中有过一回露出倦容。所以学有成就,总非偶然之事。
——周汝昌


 周策纵作品集1:忆己怀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文/严杰夫大家都知道,唐德刚的《胡适杂忆》一书,实乃《胡适口述自传》的序言。而在这部“序言”的开头,我们则看到一篇周策纵为唐所著的 “序言的序言”。在这篇序言里,周策纵评价唐德刚“行文如行云流水,明珠走盘,直欲驱使鬼神,他有时也许會痛快淋漓到不能自拔。”,这句点评此后被看成是对唐氏最恰当的评论。只是滑稽的是,这句话却被国内某些学者曲解为对唐德刚的批评。能对唐德刚给出大胆准确的评价,不仅仅在于周策纵是其好友,更在于周先生自己就是一位学术大家。然而,在当今国内书界,大家只知唐德刚而不知周策纵,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件扫兴的事。值得庆幸的是,后浪公司近日引进了《周策纵作品集》且已开始陆续出版,这给了我们一个系统阅读周先生作品的机会。此次引进的《周策纵作品集》,是根据2010年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周策纵文集(上下册)》而来,重新编辑分为五册后出版,首部出版的为《忆己怀人》。《忆己怀人》这一题目,极为扼要地概括了这部带有自传性质作品的内容。刨去“下篇”中为周策纵先生一生著述编写的汇目,在“上篇”中的9篇文章中,周先生分别回忆了自出生以来时跨大半个世纪的个人经历,以及与四位好友的交往过程。在开篇的《我的故乡》中,周策纵对在湖南祁阳竹山湾的幼年生活进行了细致的追忆。周先生并未如多数传主那样大幅记载祖父辈的“文功武治”,但按他的叙述,我们依旧可以看出,周家在当地是为大望族。事实上,周父周鹏翥早年留学日本,后参加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后来回乡主持达孝中学(今祁东一中)。周策纵曾回忆说,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陶铸,少年时曾在祁阳家乡当过小学教员,与周父熟识。生于民国初年1916年的周策纵亲历了竹山湾周宅的逐渐宏大。在《我的故乡》里,周策纵记得“新屋的大门修过好几次”,后来愈修愈大;周宅的大厅正门更是“并排直立着八扇大门,可分别或同时开合”;即使是客厅的木门,上半部也都雕刻有精细的通花。如此细致的回忆描写,让我们几乎是亲见了位于竹山湾的那座“大宅门”。根据回忆来看,周策纵出生以后,周宅的规模依旧在继续扩大。他回忆,在宅东的水塘上,周父先后盖起大小客厅、睡房、书房等诸多建筑,“东塘水榭”几乎成为了周宅里的“大观园”。在那个战火四起的年代,周家坐拥如此壮观的宅第,或是周父在后来的土改运动中,遭到“正法”的重要原因。坐视家族由盛及衰,固然是促成周策纵离家去国的重要原因,不过那个年代知识分子普遍怀有的家国情怀,以及对政府腐败的亲历,也助推周策纵最终萌发了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意向。在《半个世纪半个“亡命者”的自白》中,周先生对自己的心路历程做了详细的剖白。“近六十年来,从中学起,我就想探索近代中国问题的根源。我深感‘五四’运动是个重要的关键,中国政局改变之后,觉得对此更有检讨之必要”,这句话可谓是为周先生大半生的研究做了最好的注脚。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周策纵作为国民政府最高层的机要秘书,亲眼目睹了执政党的堕落腐化,最后他宁愿选择漂洋过海做一位“亡命者”,也不愿在国内与政客们同流合污。在回忆好友卢飞白的《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一文中,周先生借卢先生之“石”浇自己心中的“块垒”:“我尝觉得我们这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真是拔了根的“失去的一代”……我们这一代的彷徨和悲哀,也许不是异代的人所能体会了解的!”这种动情的回忆和告白,直教我们这些后来的读者泫然欲泣。周先生为五四运动和红楼梦的研究所作的贡献,在此不需要再复述了;周先生与当年“白马社”那些大名鼎鼎的诗友的纯真友谊,在此也不用再去慨叹。光是看《忆己怀人》中,周先生追忆与翻译家孙大雨的认识经过,就能理解他爱憎分明的性格;而他对学生时期抗战经历的回忆,也可初窥到唐德刚所说的“雄伟智慧俏皮”的评价。所以,周先生在自传中不断自称为一位“亡命者”,不仅是出于由国家政局的变迁而带来的个人无奈,还在于他承袭了民国知识分子的那种学人品格。在他身上彰显出的,不仅是一个个体所经历的漂泊起落,更是那个大时代里所发生过的家国兴亡。
  •     《忆己怀人》包含“自传及人事记忆”与“周策纵教授著述目录”两部分。通过作者的回忆,也可窥见作者幼年时代的社会风俗、民生百态,以及八年抗战期间百姓的艰苦。而在作者回忆与友人交往的文章中,我们可从侧面看到这些知识分子的为人处世及治学精神。周策纵教授(1916年~2007年)博学深思、治学严谨,有百科全书式的记忆与学问,分析与批评时惊人的机敏睿智,为人又好侠行义,是学者的学者,教授的教授。2007年5月7日,周教授安详辞世,享年91岁高寿。他的朋友与学生一致感叹,今天从中国大陆到港台,从北美到欧洲,恐怕再也找不到一位像他那样学识渊博,贯通古今中外,多领域治学,跨领域研究,同时又具国际视野与创新观点的汉学大师(参考《创作与回忆:周策纵教授七十五寿庆集》所收文章)。周策纵教授在1994年退休前,担任威斯康星大学东亚语文系与历史系的双料教授,这是少之又少的学术荣誉。其教学与研究范围,广涉历史、政治、文化、艺术、哲学、语言、文字、文学等诸多领域。几十年来,周教授以各种学术职位,利用各种场合,以不同方式、不同角度,积极研究与发扬中国文化。退休前,他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开设中国文化史、佛学史、哲学史、“五四”研究、中国书法、《易经》、中国语言学史、中国文学批评、研究资料与方法、“五四”时期的文学等课程,另外他又在历史系研究所开设了中国历史的课程与指导历史硕士/博士论文。他以渊博精深的学识,引领中外学子跨越时空,以创新的视野,重新诠释中华学术问题。周教授一生著述立论谨慎,所出版的著作不算多。由于他学问渊博精深、品德崇高、处事公正、好侠行义,除了自己的教学研究,还把很多时间用在评审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教授晋升著作审核等方面的学术服务上。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大学的中文系,纷纷争取他担任校外考试委员。所以我说他是“学者的学者,教授的教授”。周教授喜爱阅读,几乎无书不读,无学不问。由于坚持汉学的学术精神与方法,立论谨慎,研究要专、窄、深,往往一篇论文写了几十年,像《中文单字连写区分刍议》,于1941年提出,1954年写于哈佛大学,1968年1月发表在《南洋商报》上,而正式发表在学术刊物上已是1987年。他探讨扶桑的那篇论文《扶桑为榕树综考》 《岭南学报》第一期,1999年10月,45~118页。据我所知,20世纪60年代我还是他的学生时,即开始写了,发表时已是1999年。从周教授已发表的中英文著述(参考《忆己怀人》第七节)来分析,他的学识渊博精深,研究领域涉及范围极广,包括文学理论、诗词考评、经典新释、曹红学、古今文字学、史学、中西文化、现代化,以及政论、时论等等。除此以外,在其他一些领域,他也有很高的造诣,如书法、绘画、篆刻、对联、集句、回文、新诗及旧体诗词等,都有不凡的作品。我们也不能忘记,他也是一位重要的翻译家,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失群的鸟》与《萤》, 二集由白先勇推荐给台北晨钟出版社,于1971年出版。还有至今未成集出版的汇集许多西方古今诗歌的《西诗译萃》等等,都是他的代表性译著。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非常多的有趣的信息之外,还告诉我们一个历史学家是怎样炼成的。
  •     一代汉学大师周策纵的成长经历及研究成果
  •     太短了,实际的回忆文章只有一百页。
  •     后面一半是目录,纯粹是凑数,没有意思
  •     薄薄的一本书,半本的篇幅用来罗列老先生的毕生著作。如果是此领域的学人,此书可做治学参考,对于其他人,不读也罢。
  •     周策纵的很多回忆颇能概括49年去国后的心路历程,不论是“宁愿去餐馆洗碗,也不愿回去洗脑”,还是“哀时竟止钩沉史,浮海宁甘著禁书”,都是一代“忽值山河改”的知识分子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不过现在来看,这样安之若命的选择其实还是最好的选择,既是对独立学术的负责,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把握。
  •     序是周老先生学生写的,谀辞不少;这一册主要是回忆录和作者毕生著述的目录,文笔一般,诗写的也一般,但各种八卦很好。对自己在国府高层当文秘的经历很看重。附录里有《孙大雨致卞之琳信》一篇,孙各种愤怒,把卞之琳骂得狗血喷头。周策纵的名字我念不好,要么念成周撤众,要么念成邹策纵。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