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传统

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208120860
作者:刘东
页数:256页

内容概要

刘东教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
当代最具独立精神的学界“动手派”
以毕生之力为再造传统而奔劳呐喊
早岁师从思想家李泽厚,曾先后任教于浙大、南大、中国社科院、北大,讲学足迹遍及亚美欧澳各洲;除国学领域外,所治学科依次为美学、比较文学、国际汉学、政治哲学、教育学,晚近又进入艺术社会学;发表过著译作品十七种;创办并主持了“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人文与社会译丛”及《中国学术》杂志。

书籍目录

小 引
第一章 尚在过程中的全球化
第二章 全球文化与文化全球
第三章 当中国传统遭遇全球化
1. 申遗
2. 语言
3. 建筑
4. 电影
5. 熊胆
6. 体育
7. 通识
8. 家庭
第四章 自我殖民与中体西用
第五章 带着警觉加入全球
后 记

作者简介

最具全球眼光的中国文化宣言!
传统不是死物,世界尚未定型,中国文化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如何再造传统
当代最具独立精神的学界“动手派”,清华国学院刘东教授,十年磨一剑的忧思之作,以毕生激情为重振传统而奔劳呐喊
~~~~~~~~~~~~~~~~~~~~~~~~~~~~~~~~~~~~~~~~~~~~~~~~~~~~~~~~~~~~~~~
当今中国,经济高速起飞,物质生活巨变,为何整个社会却充满了怨气和戾气?
全球化大势之下,中国文化的未来“危”与“机”何在?
《再造传统:带着警觉加入全球》是清华国学院刘东教授在全球化视野下思考中国文化未来发展方向的忧思之作。文化全球化虽为大势所趋,却尚在过程中,我们不应将自家传统视作奄奄一息的死物,中国文化的未来正取决于我们如何再造传统。刘东呼吁,只有参验当今时代的学识、眼界与体悟,重新为传统贯注精神内容和思想活力,政治合法性和人与自然的双重危机才能获得和解。


 再造传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文/严杰夫2007年底始于西方的金融危机,将全球经济一起拖入泥潭。这样的情境,让原本就备受争议的全球化进程,再度成为众矢之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所长杰弗里·萨克斯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题为“全球化的大败笔”的文章,指出欧美经济问题的核心是因为深受“全球化的危害”;日本多摩大学教授中谷岩则批评全球化是一个“怪物”;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在与美国历史学家弗里茨·斯特恩的谈话中则将此次危机看作是“美国东海岸精英的彻底失败”。全球化危机的背后实际上是西方价值观的崩溃,在这里,反思全球化的思潮与反思西方价值观的思潮合流了。正如阿尔君·阿帕杜莱在《消散的现代性:全球化的文化维度》中指出的那样,“在世界其他地方的眼里,(美利坚)合众国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旧货甩卖场。它为日本人提供高尔夫假期和房地产;为欧洲和印度提供商业管理的意识形态和技术;为巴西和中东提供肥皂剧灵感;为南斯拉夫提供首相;为波兰、俄国和任何敢试的国家提供供给学派经济学……”阿帕杜莱这种对全球化的尖刻讽刺,被清华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刘东所注意。作为过去30年中学界规模最大的两套译丛(海外中国学译丛、人文与社会译丛)的主持人,刘东显然并不是第一次注意到这种对全球化和西方价值观的攻击。在他长期进行的另外一项工作—国学研究映衬下,西方价值观主导的全球化的失败,或许也意味着西方以外的价值体系的机会,其中就包括中国。事实上,在上世纪末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显然是过去15年里,受到全球化影响最大的国家,这一进程再次将中国传统与西方“普世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推到了前台。于是,如何处理好传统与全球化这对矛盾—刘东在《再造传统:带着警觉加入全球》中聚焦的问题—也就成为刘东和他的同侪们亟待回应的题目。在《再造传统》里,刘东先对全球化的概念做了梳理。在这个过程中,刘东发现,“各国学者围绕着"全球化"的问题,几乎对每件事都没有共识”。正如齐格蒙特·鲍曼指出的那样,对某些人而言,全球化是幸福的源泉,对另一些人来说,全球化则是悲惨的祸根。这样混乱的知识状态,恰恰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全球化尚在过程中。这意味着,一方面,全球化的过程给人类知识带来了冲击,另一方面,“全球化”的含义仍是“各种不同义项的叠加”。而与西方学者将“全球化”定义为西方化、国家化和世界化的同义词不同,刘东将全球化看作是普遍化和星球化。他认为,唯有“星球化”这一义项,才强调了人类横跨星球的某种空前联系,并构成了某种新型的知识范式。也正是基于此,与其他批判全球化的学者不同,刘东将全球化看作是人类的一种“宿命”,正所谓“愿意的,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命运推着走”。他表示,既然已经认识到全球化浪潮不会放过任何人,那么就只有以昂扬的姿态和积极的行动,去承担无可规避的命运。当然,将全球化当成宿命来承担,并不意味着就此而沉湎于宿命论。刘东进一步指出,正相反,只有在接收既定历史结构的同时,才能在对于历史的不断修正下,去减少、化解和驯服全球化所带来的“疏离和异在”,以避免最终成为这一过程中的输家。围绕“中国特色”,刘东在《再造传统》里,还详细分析了申遗、语言、建筑、电影、中医、体育、通识和家庭八个方面的传统,在遭到全球化冲击时,经历了怎样的侵蚀。譬如,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中,我们既操演了最为严整的礼仪,又体验了最为丰富的人情,这样既能保障教育的完整性,也让前途得到把握。然而,在“易卜生主义”为代表的西方观念侵袭下,传统大家族中的负面效应却被一味地扩大。这些传统本应在全球化时代提供有价值的观念,塑造出“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并缓和和修正全球化的错误。在刘东那里,全球化不再仅仅是一种宿命,也同样成为一种契机。它给予我们机会,去重新审视传统在现代背景下的价值。他表示,“全球化的离心力在于,它激发了地方独特意识的提高,实际上是地方特色的重构……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既大胆又谨慎的文化权衡!”这种文化权衡,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再造传统”。
  •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说,地球越变越狭小逼仄的同时,人类生存的空间也日益压缩,心情和感受随之趋于紧张,因为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突发事件,都可以即时传播到耳朵里,全体人类共担风险,从而构成心悸和失眠的理由。西方资本主义以一张无形之网架设的“全球场”跨越着时间的藩篱,抹杀了疆域的边界,杂糅身份与文化等多种元素,无意识地吞噬着被其视为民族主义的“异化”。作为第三世界的中国必然也正在经历着“全球化”浪潮的洗礼,数千年以来沿袭的文化被西方视角所“解构”,打破了传统的包浆,再生的文化究竟是“融合的升华”,还是跌落为“不可逆的糟粕”?寻求“文化间性”的渗透和嫁接是契机,还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在《再造传统》中,刘东以敞开的视角梳理“全球化”尚未完成的背景下全球文化的进程,立足当下现有研究,钩沉历史,细化勾勒出当中国传统遭遇全球化时,对语言、建筑、电影、家庭等文化与社会诸多领域所造成的认知冲撞,审视在全球化中漂移的中国性、危与机并存的复杂态势以及自我殖民还是中体西用,审时度势发挥文化主体性,激活本土文化的原创力。《再造传统》的副标题是“带着警觉加入全球”,这似乎给出了一种暗示,即当跨文化发生时,参照系的紊乱致使民族本土文化脱离原有轨迹的发展,在盲目追随西方文明的路途中陷入迷茫而无所适从,敞开的视野赋予了多种选择,恐慌也正是源于此,特别是在“逻各斯中心主义”挥之不去的阴影下,第三世界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支配程度日益提升,在众声喧哗中,民族传统文化如何避免在全球化中被扼杀?反思精神的本质就是以理性的思辨,敢于对一切的产物进行批判,启蒙运动的口号就是“勇敢运用你自己的理性”,在这里,理性是警觉的延伸。另一方面,刘东所强调的“加入全球”,即是将一个长期以来存在的事实公之于众:“加入”就意味着曾经的“不在场”,西方人打乱东方的秩序,又将其纳入西方视野,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偏见。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中国“第五代导演”电影作品之所以能在海外屡获殊荣,一方面来自对传统文化以及国民劣根性沉思引发国内受众的关注,另一方面,他们的电影满足了西方人对古老中国的想象:原始、落后、边缘。九十年代之后,好莱坞电影商业制作热潮席卷中国电影界,《英雄》、《无极》等一系列形式大于内容的所谓“大片”的诞生使中国电影界陷入了“全球化”的泥沼,票房取代了艺术,成为衡量电影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电影的初衷不再是艺术价值,而是追求大众感官享受和市场影响力。作为中国文化模式的缩影,电影经历着从蹒跚学步到东施效颦的扭曲转型,约翰•穆勒在《论自由》中说:“我们要以中国为前车之鉴。那是一个人才兴盛并且在某些方面极富聪明智慧的民族,以其难得的幸运,这个民族在草昧时代就有了一套特别优良的风俗制度……然而恰恰相反,他们却从此变得静止不前,而且一停就是几千年;欲使其再有更进一步的改善,必得有赖于外人。”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的形象以卑微示人,然而,中国人却以此来作为自己的形象。可以说,电影的全球化即是:“西方观众从银幕上重温着他们所要求的中国形象”,与此同时,“中国观众也在银幕或电影屏幕上重温着被灌输的西方形象。”这样看来,“全球化”并非圆融和通达的,此时的电影成为管窥对方,猎奇和重温异化符号的万花筒。遗憾的是,在西方主宰的“全球化”中,中国人只接受西方给予东方的价值观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思,这即是中国文化模式停滞不前的原因。文艺复兴与当下文化复兴的共同特点即是思想的去魅。从启蒙时代出发,建立在对理性体系的反思有积极亦有消极的一面,积极性在于以理性的眼光看历史与宗教,消极性则在于把理性之外的东西统统视为一种异样:疯狂。文化复兴也是如此,全球化带来了一体化的视角,但却像一场酝酿已久的阴谋,潜移默化地诱导着众人享受光鲜之下的其乐融融,像浸泡在温水中的青蛙,受到步步紧逼却不自知。当下,为了让文化景观纳入国际视野,打上西方烙印,在“申遗”途中生态环境屡遭破坏,英语的广泛传播威胁着语言的多样化,城市建筑千篇一律,岁月沉淀的怀旧情结灰飞烟灭……如托马斯•许兰德•埃里克森所说:“……全球化也使致命疾病、破坏性想法和行为、宗教极端主义的偏执狂、毒品和武器得以扩散。通过即时通讯和旅行,我们彼此之间变得更近;但它不断提醒我们在价值观、生活方式、机会上的不同,这些会持续分裂我们,可能会比之前更痛苦。”福柯提出,要反思一个时代的认知型是如何产生的。18世纪的启蒙时代是理性、批判和反思的时代。笛卡尔提出以理性为核心构建的主体和自我。尼采从基督教到反基督教,批判意识逐渐颠覆传统权威。康德受卢梭影响,他所认为的启蒙是人们摆脱不成熟的状态,在服从与不服从之间的判断并不是自身缺乏理性,而是缺乏运用理性的决心和勇气。这个“建立-颠覆”的过程一直延续至今。一边力不从心的为恢复传统文化振臂高呼,一边默认既定历史事实,刻意迎合“全球化”,来自多方的噪音干扰着价值的取向和定位,21世纪跨文化时代的认知型,仅有理性远远不足以支撑起民族对未来的选择。全球化似乎永远没有终结,中国是否能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场中,整合被同化、濒临断裂的文化因子,所有传统的、民族的,与其将这些放在真空文化装置中束之高阁,不如将其放在全球的视野中同当代艺术展开一番博弈,从中脱颖而出的,才是这个民族文化的底色。2014.08 中國圖書評論2014.08.15 光明日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08/15/nw.D110000gmrb_20140815_2-12.htm转载请发豆邮告知,谢谢。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没多大启发,但是作为知识性的了解材料还是很好的。
  •     造你妈隔壁!既不懂传统又不懂现代,自以为是还瞎比比,说你固步自封都算是褒奖。
  •     语言的边界亦是思维的边界,如果全球化所带来的强势语言你仅能使用而无法思考,那只是缘木求鱼,除了语言,全球化或者美国化带来的一切都会是这样。短期内的中华文化传统仍然是晦暗不明的。
  •     也不算读过吧,觉得没什么启发,收拾东西时就给扔了……
  •     书中有很多我不认同的观点,但在其中又部分赞同。基于同样的现象,我们给出了不同的观点。五年前我可能读一半就关上了,现在我要求自己看完人家怎么说,也许这就是“警觉”的作用吧。总的来说,还是值得读的,因为他提供与我相斥的另一方面的立场。
  •     没有阅读的快感,翻两页就搁下了。
  •     只看了开头一部分,觉无甚新意,泛泛之语过多,貌似准备深入分析的标题,似只是大众阅读类的内容。
  •     此书内容已经先睹为快了,算是刘老师发的“福利”了。不过还是期待早日见到正式出版的书!
  •     选题决定了它做不到对问题本身刨根问底。在这个信息超乎想象地过剩、不同文明圈的人终于坐下来谈和而不同的年代,总不能苛求每个人都对对方的文化全盘接受吧。这注定了书写者只能提问不解答,清扫不根除,烦恼不悲观。书写者该比其他人都纠结吧;又,文人不纠结,好意思说自己是文人吗?全书亮点集中在论述特定文化的细节之处。 ★★★☆
  •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走向是刘东老师一以贯之的研究方向,这本提纲契领式的小书代表了他在该领域的最新思想成果,详细分析了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并从文化遗产、语言、建筑、电影、中医、体育、通识教育和家庭这八个方面,解读全球化与中国既有传统之间的冲突,进而给出自己为中国文化传统在全球化时代的出路设计的蓝图。全书篇幅虽小,但内容和思想性却极其丰富,值得一读。
  •     呵呵
  •     整本书的结构作者已经说的很清楚,全球化之描绘,中国问题之当代,极具分量的回应,传统再造。对于有全球化认知的人来说第一部分稍显冗长,到了第三部分才真正显出不凡,驾驭如此大的题目,我不能想象还有谁能做的更好了。可疑的是正如作者所说这是提纲之上的扩写,本身仍应视为一个提纲,在解决现有改革的具体策略上仍有一个天地值得再续。
  •     意识流,知识点
  •     视野最重要
  •     #2014059#
  •     看到后面有点作恶,论证颇显空洞
  •     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现在竟然还有这种口号型的册子出成了书。不过参考书目都不错,可以当reading list。
  •     看似笼统,但值得细细品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