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拉·韦伯斯特》书评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32159183
作者:[爱尔兰] 科尔姆·托宾
页数:296页

让平缓的日常生活翻起情感巨浪

除了《玛利亚的自白》和《空荡荡的家》,九久读书人策划出版的科尔姆•托宾的作品,我几乎都读过了。读一本就用文字嘀咕一篇,唯独《大师》,所写的美裔英国作家亨利•詹姆斯,虽然蜚声全世界,我却相当不熟,科尔姆•托宾心目中的大师却偏偏是他,他写得怎么样?我怎敢置喙?其余几本,《黑水灯塔船》、《母与子》、《布鲁克林》和《诺拉•韦伯斯特》,我写下书名的此刻,竟然泪水盈睫,太喜欢了。再凝视对面那堵雪白的墙壁,科尔姆•托宾的肖像一点一点凸显在那里:骨骼坚硬、线条直接、肌肉紧绷、表情似铁,十足一个铁汉,他却喜欢在一个家庭的细部里打转,《母与子》、《黑水灯塔船》、《布鲁克林》、《诺拉•韦伯斯特》莫不如此。反差之美到了极致。就想说一说刚刚读完的《诺拉•韦伯斯特》。莫里斯•韦伯斯特病故,4个孩子的母亲诺拉•韦伯斯特,怎么办?恩尼斯科西是科尔姆•托宾的家乡,家乡突遭变故的中年女人也许会措手不及但不会束手无策,也许会向隅而泣却不需要乡邻无时不刻的嘘寒问暖,也许会因为囊中羞涩而张皇却不会为了几张钞票奴颜婢膝,也许会因为丈夫的逝去格外忙碌却不肯因此放弃浇灌自己的心田。从恩尼斯科西到都柏林到大洋那一头的美国,科尔姆•托宾还是觉得家乡的那一方土地最肥沃,除了《大师》和《玛利亚的自白》,他更愿意深耕属于自己的沃土,你看,《诺拉•韦伯斯特》是科尔姆•托宾2014年的新作,又是一幕辗转于恩尼斯科西那方寸之地上情深意长的故事,一如《黑水灯塔船》、《母与子》……虽然在阅读《黑水灯塔船》、《母与子》和《布鲁克林》的时候,总是被托宾用文字汇成的感情浪潮淹没得必须时不时地合上书页容自己浮出水面透一口气,再读他的作品,感觉已经做足了思想准备不会再被裹挟得泪眼朦胧乃至掩卷而泣,但是,不行。“无论莫里斯此刻在哪里,都会向往家的抚慰,会思念她,正如她希望过去的这一年从她生命中被抹去,让他回到他们身边。”(第46页)“在她当家庭主妇的二十一年中,她从未有过一刻的厌倦和灰心,现在她的好日子就要被夺走了。”(第47页)“虽然他们经常打架,多纳尔明显欺负康诺,但这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日常中的变动使他们不安,好像一切得从头再来。”(第126页)这些我随意从《诺拉•韦伯斯特》里摘录出来的句子,平淡得几乎都是陈述句,没有装饰词,可是,科尔姆•托宾就用这些平白如水的句子描述的家长里短,就是这么有感染力,为什么?我只能说,这个粗壮的爱尔兰男人他会撷取日常生活中偶尔跃出的几朵小浪花了,真的是小浪花,什么大女儿与男友约会啦,小女儿的悸动啦,大儿子的口吃啦,小儿子对母亲的依恋啦,等等。不久前,与一位中国著名作家交流写作体会,她说,就是要写生活中的急刹车,平常的生活天天在那里,还要写出来干嘛?可是,回味科尔姆•托宾的小说,如果说《黑水灯塔船》中的德克兰罹患艾滋病、《布鲁克林》中罗丝的意外之死以及《诺拉•韦伯斯特》中莫里斯病逝是那位作家所说的生活中的急刹车的话,托宾完全可是揪住艾滋病、猝死、病逝大做文章,他却避重就轻总是津津乐道于突遇变故的家庭嗣后的日常生活,如此选择,何以他的作品总是能感动普通读者又能被专业读者认可为杰作?我觉得,他用小说中人物的行动告诉我们,闪亮如星星微小如草芥,我们每一个人都缺不了灵魂关怀。这种关怀,托宾总是能在他不疾不徐、温良敦厚的故事推进中水到渠成。这种几乎默无声息的提升,才是让我们感动的枢机:遥远的远方,有人在时刻关注着你不能与人言说的喜怒哀乐。所以,科尔姆•托宾让诺拉•韦伯斯特爱上了古典音乐。但他在描写诺拉•韦伯斯特的爱好时又不会炫技从来不让诺拉•韦伯斯特的爱好跃出了一个丧偶家庭主妇的阈值:“歌声随着音乐平稳上升,然后超了过去,此刻她只觉一阵悲哀,活到现在才听到这个。”(第197页)“诺拉只顾倾听大提琴低低的倾诉声。演奏中透着悲伤之情,但不只是悲伤,仿佛那里有些什么,三位演奏者都明白,都朝着它而去。旋律更为优美地扬起,她相信有人受过苦,曾离开痛苦,又回转来,让痛苦留在身边,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第201页)即便如此,谁又能说科尔姆•托宾没有将古典音乐的美妙写到了极致?因为又这样的能力,所以这位看上去很粗的汉子敢于放下激烈的冲突,从平缓的日常生活入手,写到了至情至性、感天动地。

他,不是说故事的人

科尔姆·托宾大概是当代爱尔兰作家中最为中国读者熟知的一位,在过去几年中,他几次去中国,出席各种公开活动。他给人的印象是谈笑风生,随和亲切。他会拿着他那副从中间开合的眼镜,对着摄影记者的相机摆出搞怪的姿势,他会在朗读会上为活跃气氛,大方地演唱他作品里写到的一首歌。然而,当谈起小说创作,当在回答记者关于他作品的提问时,他说到最多的一个词是“沉默”,换言之,“文如其人”这句中国老话在托宾身上是最不适用的。他的小说常常静得出奇,静在人物都倾向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藏在心里,几乎从不有酣畅淋漓的爆发,静得缺乏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高潮,甚至好像都没有“事”发生。这种让叙事归于平淡日常的手法,在他的巅峰之作《大师》以后变得益发明显。他的上一本长篇《布鲁克林》写一个从爱尔兰移民去美国的小镇姑娘。在这段离乡背井的旅程中,性格温顺的女主人公并未遭遇特别的坎坷,抵达纽约后,在神父的安排下,既有了栖身的住处,也找到一份应付自如的工作,后还结识了一个情投意合的男友。与一般移民题材的小说不同,托宾把故乡与异乡之间的戏剧冲突完全内化为人物的心理挣扎。时隔五年,他的新作《诺拉·韦伯斯特》(Nora Webster)采用同样的路数,刻画一个寡妇如何走出丧偶的悲伤、建立自己的生活,在波澜不惊的发展中不断跳出读者对故事或人物的预想,展示了小说更多的可能。诺拉·韦伯斯特的原型来自于托宾的母亲,托宾的父亲在他十二岁时去世,小说的时代和地理背景就设置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托宾的家乡。在很大意义上,这是一部最贴近他个人经历的小说,可他没有从自己的视角来讲述父亲过世给家庭造成的冲击。他在给英国卫报的撰文里说明,回顾当时,“我不记得自己有任何感觉”,失去父亲给他投下的不是明显的悲伤,而“只有一片空白”。但是,在那片空白中,年少的他对周遭的一切变得格外警觉,“那给了我完整的回忆,因此,在《诺拉·韦伯斯特》里,有的场景,连最微小的细节——房间里有谁,谁讲了什么话,谁看了谁,谁没有讲话——都是实际发生过的。”他把这些观察和谛听到的内容变成小说的皮表,在这些已知的基础上施展想象,发掘出一个从母亲的视角来把事情戏剧化的可能,那便是,在一座人际关系十分紧密的保守小镇,一位中年守寡的妇人,她该怎样生活和她想怎样生活之间的冲突。书中的诺拉四十出头,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两个年长的女儿在外地读书,家中有两个尚在念中学和小学的儿子。刚经历了丧夫之痛的她,没有带着葬礼上的泪痕而登场,也没有表现出刻意的坚强,只是有些愠怒,厌烦了人们对她的关切,却又无从拒绝。独立持家的生活徐徐展开,可她走的每一步,做的每一个决定,似乎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似乎都面临错综复杂的牵绊,会有引发震荡的危险。例如,出于经济所迫把海边的度假小屋出售给一位有意购买的同乡,女儿不悦,因为那里存着父亲在世时全家人的回忆,年幼敏感的儿子由此惶恐家里将供不起他们上大学:戏剧的张力在这类日常小事中若隐若现。然而,作为创作者的托宾,他有一种非凡的克制力,从来不让这些戏剧性的矛盾激化、走向极端。小说里,诺拉的命运几度出现令人担忧的转折:她原先的雇主念及她可能生活维艰,主动召她回去,她却在上班以后背着他们暗中加入了工会;现今办公室的主管是她当年关系不和的同事,时常对她刁难喝斥;70年代,北爱尔兰局势恶化,她在都柏林念大学的二女儿参加抗议活动,一度与家人失去联系……可狡黠的托宾总是在正面冲突即将爆发、故事可能走向令人扼腕的悲剧时把笔锋一转,将矛盾化解,雇主对她加入工会的举动虽恼但没有记恨报复,她与有龃龉的主管虽未和好,但也通过反抗为自己争取了利益,从此和平共事,失联的女儿在几经焦急的找寻后证明安然无恙:一次次的逢凶化吉,仿佛在在是故意扫读者的兴。如果说幸福圆满的结局早已成为当代小说家自觉规避的俗套,那么托宾则走得更远,在紧扣写实的同时他试图抹除小说可能有的故事性,而不厌其烦地用细节吸引读者走进小说的时空,直至与主人公形成认同,变成不可分的一体。因此,当有些小说家自谦地说自己只是个“说故事的人”时,托宾却直言,他不喜欢这个称呼,他认为那在某种程度上低估了小说创作中组织构思的份量,把小说简化归类成一种自然的复述。也许同理,作为托宾小说的读者,他不能只再是一个被情节牵动的故事听众,他需要真正走入文字创造的世界,感同身受地体验主人公所体验的一切,阅读变成了一次征程,而不是无关痛痒的旁观。

她本不必克制到这种程度

个人对托宾的喜爱仍然比较狭隘,三年来读遍了托宾作品的所有中文译本,最喜欢的仍然是《大师》《母与子》以及《一减一》。翻开这本书,跟随刚丧偶的诺拉经历各种琐事,到结尾才留意到她已经历了三年。合上这本书,我的心并没有像诺拉一样释然,反而强迫症发作一般不断怀疑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蛛丝马迹,以至于和女主角如此疏远。明明有我熟悉的托宾的味道,例如真实,不避讳诺拉的反复与纠结,例如克制,诺拉只在最后药物的帮助下出现了爆发与释放。但我恨自己不能沉浸于我自以为最喜爱的当代作家的世界。最后只能猜测是托宾在拒绝我这种追求煽情的读者。一方面这本书里对情绪的描写较少(相对的,对白较多了),和《布鲁克林》相似。一方面,诺拉也太坚强,她大部分时间关心的是他人的眼光,即便最后她关心的也是家人的未来。一方面,作者自身也没有代入,没做出评价或者总结,而将一切交给了叙事。我是多么希望她没有这么克制,我愿意跟随她追悔与感伤。

写了十几年的书

内容简介里头说,托宾这本书写了十几年,像是多大的豪篇巨著,其实没有那么吓人。他并不是一直在写这书。好像是跟《大师》(04年出版)差不多时间开工的,他舍不得很快写完,每年悠悠然地写一章,有事没事就想想它,中间又穿插了其他几本,《布鲁克林》、《玛利亚的自白》(及其同名剧本),两个短篇集,两个评论文集……《布鲁克林》09年出的,但《诺拉》的创作更早。《布鲁克林》反倒更像是《诺拉》的番外篇。这个挺正常,你在写一部小说的时候,觉得里面某个人物可以独立出来另外编个故事,于是就编了(《诺拉》开头出现的老妇就是《布鲁克林》里面艾丽斯她妈,嗯)。人物重叠不光是《布鲁克林》,还有更早的《灿烂石楠花》(暂无中译)、《黑水灯塔船》,里面的主角都在《诺拉》里出现,尽管只一笔带过。短篇也不少,比如《母与子》里面的《关键所在》,还有几篇不太明显。这说明托宾十几年来一直把恩尼斯科西,把他的家庭、他早年的生活作为最重要的素材来源。即使背景在西班牙的小说,还是能看到那个小镇的身影。(啊,《大师》真是枚奇葩……)然而,我感觉到可能到此为止了。《诺拉》把恩尼斯科西写彻底了。我疑心他还能不能翻出别的花样来。《布鲁克林》里的小镇也很饱满——托宾的风格就是会让一分细节发扬到十分,但是看到《诺拉》,我的感觉是,我满足了,请停下来吧。我愿意它成为恩尼斯科西的绝响。另一方面,托宾笔下的女性角色多少带有一点他母亲的影子。纵然表面并无相似,骨子里都有不动声色的骄傲、执拗、独立。看到诺拉时,就知道这些从何而来。这意义上,诺拉是托宾这个题材的集大成者。 撇开个人感情,《诺拉》是托宾迄今所有小说里最好的。尽管我最爱的还是《大师》。托宾明年还会出一部新的长篇,可期可待。


 诺拉·韦伯斯特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