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拉·韦伯斯特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32159183
作者:[爱尔兰] 科尔姆·托宾
页数:296页

内容概要

科尔姆·托宾是具有国际声誉的爱尔兰当代著名作家。他1955年生于爱尔兰东南部一个积极投身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家庭,毕业于都柏林大学,主修历史和英文。
自1990年发表处女作小说《南方》以来,托宾已出版七部长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一部中篇小说、两个戏剧和多部游记、散文集。《黑水灯塔船》(1999)、《大师》(2004)、《玛利亚的自白》(2012)先后入围布克奖决选名单,《大师》荣获2006年度IMPAC都柏林国际文学奖等多个文学奖项。《布鲁克林》获2009年度英国科斯塔最佳小说奖。他的最新作品是长篇小说《诺拉·韦伯斯特》(2014)。2011年,英国《观察家报》将其选入“英国最重要的三百位知识分子”,同年,他获得爱尔兰笔会文学奖,以表彰他对爱尔兰文学做出的贡献。2014年,他当选美国艺术与文学院外籍荣誉院士。
托宾的作品主要描写爱尔兰社会、移居他乡者的生活、个人身份与性取向的探索与坚持等。他文笔优雅恬淡,内敛含蓄,被誉为“英语文学中的语言大师”。
托宾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得克萨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创意写作。目前,他担任哥伦比亚大学英文与比较文学系教授,在纽约和都柏林两地居住。

作者简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在爱尔兰东南部小镇恩尼斯科西,家庭妇女诺拉•韦伯斯特中年丧夫,要独自抚养四个孩子,手头拮据。
诺拉沉浸在失去挚爱的悲痛中,她期待能出现任何机会摆脱困境和烦恼,又害怕自己要回到结婚前的那种单调、压抑的工作生活中。另一方面,小镇居民的生活距离很近,似乎人人都知道彼此的秘密。敏感的诺拉变得自我、固执,有时会失去耐心,她要捍卫自己的家庭隐私,却也忽略了两个年幼的儿子失去父亲后的伤心和变化。
渐渐地,凭借歌唱天赋和友谊的力量,诺拉看见了新生活的一线希望。
托宾历时十年完成的这部最新小说,塑造了诺拉•韦伯斯特这个当代文学中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
——————————————————
历时十年,爱尔兰文学大师托宾创作时间最长的长篇小说
托宾以母亲为原型,塑造了当代文学中最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之一
入选奥巴马圣诞购书书目引起轰动
2015年英国霍桑顿文学奖获奖作品
荣膺《每日电讯报》、《星期天泰晤士报》、《旁观者》杂志、《金融时报》、《观察者报》年度选书
——————————————————
主人公与读者的情感距离如此之远,使得诺拉•韦伯斯特有时几乎像是幽灵。但正是托宾极度的节制,把原本可能是常见的悲痛与生存的故事,提升到心灵探索的高度。其结果便是这部闪闪发光的、简约的小说,在书中的某些瞬间,日常生活近乎神秘。
——珍妮弗•伊根,《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这部小说理当像诺拉倾听贝多芬音乐一样细读。它让你陷入沉思……我们与韦伯斯特一家的关联使我们想象他们在那里,生活着,渴望着,炉上的火劈啪作响。
——《卫报》
托宾精确的散文和对情感细微之处的关注,都在这本书中得以最佳呈现。
——《旁观者》


 诺拉·韦伯斯特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除了《玛利亚的自白》和《空荡荡的家》,九久读书人策划出版的科尔姆•托宾的作品,我几乎都读过了。读一本就用文字嘀咕一篇,唯独《大师》,所写的美裔英国作家亨利•詹姆斯,虽然蜚声全世界,我却相当不熟,科尔姆•托宾心目中的大师却偏偏是他,他写得怎么样?我怎敢置喙?其余几本,《黑水灯塔船》、《母与子》、《布鲁克林》和《诺拉•韦伯斯特》,我写下书名的此刻,竟然泪水盈睫,太喜欢了。再凝视对面那堵雪白的墙壁,科尔姆•托宾的肖像一点一点凸显在那里:骨骼坚硬、线条直接、肌肉紧绷、表情似铁,十足一个铁汉,他却喜欢在一个家庭的细部里打转,《母与子》、《黑水灯塔船》、《布鲁克林》、《诺拉•韦伯斯特》莫不如此。反差之美到了极致。就想说一说刚刚读完的《诺拉•韦伯斯特》。莫里斯•韦伯斯特病故,4个孩子的母亲诺拉•韦伯斯特,怎么办?恩尼斯科西是科尔姆•托宾的家乡,家乡突遭变故的中年女人也许会措手不及但不会束手无策,也许会向隅而泣却不需要乡邻无时不刻的嘘寒问暖,也许会因为囊中羞涩而张皇却不会为了几张钞票奴颜婢膝,也许会因为丈夫的逝去格外忙碌却不肯因此放弃浇灌自己的心田。从恩尼斯科西到都柏林到大洋那一头的美国,科尔姆•托宾还是觉得家乡的那一方土地最肥沃,除了《大师》和《玛利亚的自白》,他更愿意深耕属于自己的沃土,你看,《诺拉•韦伯斯特》是科尔姆•托宾2014年的新作,又是一幕辗转于恩尼斯科西那方寸之地上情深意长的故事,一如《黑水灯塔船》、《母与子》……虽然在阅读《黑水灯塔船》、《母与子》和《布鲁克林》的时候,总是被托宾用文字汇成的感情浪潮淹没得必须时不时地合上书页容自己浮出水面透一口气,再读他的作品,感觉已经做足了思想准备不会再被裹挟得泪眼朦胧乃至掩卷而泣,但是,不行。“无论莫里斯此刻在哪里,都会向往家的抚慰,会思念她,正如她希望过去的这一年从她生命中被抹去,让他回到他们身边。”(第46页)“在她当家庭主妇的二十一年中,她从未有过一刻的厌倦和灰心,现在她的好日子就要被夺走了。”(第47页)“虽然他们经常打架,多纳尔明显欺负康诺,但这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日常中的变动使他们不安,好像一切得从头再来。”(第126页)这些我随意从《诺拉•韦伯斯特》里摘录出来的句子,平淡得几乎都是陈述句,没有装饰词,可是,科尔姆•托宾就用这些平白如水的句子描述的家长里短,就是这么有感染力,为什么?我只能说,这个粗壮的爱尔兰男人他会撷取日常生活中偶尔跃出的几朵小浪花了,真的是小浪花,什么大女儿与男友约会啦,小女儿的悸动啦,大儿子的口吃啦,小儿子对母亲的依恋啦,等等。不久前,与一位中国著名作家交流写作体会,她说,就是要写生活中的急刹车,平常的生活天天在那里,还要写出来干嘛?可是,回味科尔姆•托宾的小说,如果说《黑水灯塔船》中的德克兰罹患艾滋病、《布鲁克林》中罗丝的意外之死以及《诺拉•韦伯斯特》中莫里斯病逝是那位作家所说的生活中的急刹车的话,托宾完全可是揪住艾滋病、猝死、病逝大做文章,他却避重就轻总是津津乐道于突遇变故的家庭嗣后的日常生活,如此选择,何以他的作品总是能感动普通读者又能被专业读者认可为杰作?我觉得,他用小说中人物的行动告诉我们,闪亮如星星微小如草芥,我们每一个人都缺不了灵魂关怀。这种关怀,托宾总是能在他不疾不徐、温良敦厚的故事推进中水到渠成。这种几乎默无声息的提升,才是让我们感动的枢机:遥远的远方,有人在时刻关注着你不能与人言说的喜怒哀乐。所以,科尔姆•托宾让诺拉•韦伯斯特爱上了古典音乐。但他在描写诺拉•韦伯斯特的爱好时又不会炫技从来不让诺拉•韦伯斯特的爱好跃出了一个丧偶家庭主妇的阈值:“歌声随着音乐平稳上升,然后超了过去,此刻她只觉一阵悲哀,活到现在才听到这个。”(第197页)“诺拉只顾倾听大提琴低低的倾诉声。演奏中透着悲伤之情,但不只是悲伤,仿佛那里有些什么,三位演奏者都明白,都朝着它而去。旋律更为优美地扬起,她相信有人受过苦,曾离开痛苦,又回转来,让痛苦留在身边,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第201页)即便如此,谁又能说科尔姆•托宾没有将古典音乐的美妙写到了极致?因为又这样的能力,所以这位看上去很粗的汉子敢于放下激烈的冲突,从平缓的日常生活入手,写到了至情至性、感天动地。
  •     科尔姆·托宾大概是当代爱尔兰作家中最为中国读者熟知的一位,在过去几年中,他几次去中国,出席各种公开活动。他给人的印象是谈笑风生,随和亲切。他会拿着他那副从中间开合的眼镜,对着摄影记者的相机摆出搞怪的姿势,他会在朗读会上为活跃气氛,大方地演唱他作品里写到的一首歌。然而,当谈起小说创作,当在回答记者关于他作品的提问时,他说到最多的一个词是“沉默”,换言之,“文如其人”这句中国老话在托宾身上是最不适用的。他的小说常常静得出奇,静在人物都倾向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藏在心里,几乎从不有酣畅淋漓的爆发,静得缺乏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高潮,甚至好像都没有“事”发生。这种让叙事归于平淡日常的手法,在他的巅峰之作《大师》以后变得益发明显。他的上一本长篇《布鲁克林》写一个从爱尔兰移民去美国的小镇姑娘。在这段离乡背井的旅程中,性格温顺的女主人公并未遭遇特别的坎坷,抵达纽约后,在神父的安排下,既有了栖身的住处,也找到一份应付自如的工作,后还结识了一个情投意合的男友。与一般移民题材的小说不同,托宾把故乡与异乡之间的戏剧冲突完全内化为人物的心理挣扎。时隔五年,他的新作《诺拉·韦伯斯特》(Nora Webster)采用同样的路数,刻画一个寡妇如何走出丧偶的悲伤、建立自己的生活,在波澜不惊的发展中不断跳出读者对故事或人物的预想,展示了小说更多的可能。诺拉·韦伯斯特的原型来自于托宾的母亲,托宾的父亲在他十二岁时去世,小说的时代和地理背景就设置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托宾的家乡。在很大意义上,这是一部最贴近他个人经历的小说,可他没有从自己的视角来讲述父亲过世给家庭造成的冲击。他在给英国卫报的撰文里说明,回顾当时,“我不记得自己有任何感觉”,失去父亲给他投下的不是明显的悲伤,而“只有一片空白”。但是,在那片空白中,年少的他对周遭的一切变得格外警觉,“那给了我完整的回忆,因此,在《诺拉·韦伯斯特》里,有的场景,连最微小的细节——房间里有谁,谁讲了什么话,谁看了谁,谁没有讲话——都是实际发生过的。”他把这些观察和谛听到的内容变成小说的皮表,在这些已知的基础上施展想象,发掘出一个从母亲的视角来把事情戏剧化的可能,那便是,在一座人际关系十分紧密的保守小镇,一位中年守寡的妇人,她该怎样生活和她想怎样生活之间的冲突。书中的诺拉四十出头,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两个年长的女儿在外地读书,家中有两个尚在念中学和小学的儿子。刚经历了丧夫之痛的她,没有带着葬礼上的泪痕而登场,也没有表现出刻意的坚强,只是有些愠怒,厌烦了人们对她的关切,却又无从拒绝。独立持家的生活徐徐展开,可她走的每一步,做的每一个决定,似乎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似乎都面临错综复杂的牵绊,会有引发震荡的危险。例如,出于经济所迫把海边的度假小屋出售给一位有意购买的同乡,女儿不悦,因为那里存着父亲在世时全家人的回忆,年幼敏感的儿子由此惶恐家里将供不起他们上大学:戏剧的张力在这类日常小事中若隐若现。然而,作为创作者的托宾,他有一种非凡的克制力,从来不让这些戏剧性的矛盾激化、走向极端。小说里,诺拉的命运几度出现令人担忧的转折:她原先的雇主念及她可能生活维艰,主动召她回去,她却在上班以后背着他们暗中加入了工会;现今办公室的主管是她当年关系不和的同事,时常对她刁难喝斥;70年代,北爱尔兰局势恶化,她在都柏林念大学的二女儿参加抗议活动,一度与家人失去联系……可狡黠的托宾总是在正面冲突即将爆发、故事可能走向令人扼腕的悲剧时把笔锋一转,将矛盾化解,雇主对她加入工会的举动虽恼但没有记恨报复,她与有龃龉的主管虽未和好,但也通过反抗为自己争取了利益,从此和平共事,失联的女儿在几经焦急的找寻后证明安然无恙:一次次的逢凶化吉,仿佛在在是故意扫读者的兴。如果说幸福圆满的结局早已成为当代小说家自觉规避的俗套,那么托宾则走得更远,在紧扣写实的同时他试图抹除小说可能有的故事性,而不厌其烦地用细节吸引读者走进小说的时空,直至与主人公形成认同,变成不可分的一体。因此,当有些小说家自谦地说自己只是个“说故事的人”时,托宾却直言,他不喜欢这个称呼,他认为那在某种程度上低估了小说创作中组织构思的份量,把小说简化归类成一种自然的复述。也许同理,作为托宾小说的读者,他不能只再是一个被情节牵动的故事听众,他需要真正走入文字创造的世界,感同身受地体验主人公所体验的一切,阅读变成了一次征程,而不是无关痛痒的旁观。
  •     个人对托宾的喜爱仍然比较狭隘,三年来读遍了托宾作品的所有中文译本,最喜欢的仍然是《大师》《母与子》以及《一减一》。翻开这本书,跟随刚丧偶的诺拉经历各种琐事,到结尾才留意到她已经历了三年。合上这本书,我的心并没有像诺拉一样释然,反而强迫症发作一般不断怀疑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蛛丝马迹,以至于和女主角如此疏远。明明有我熟悉的托宾的味道,例如真实,不避讳诺拉的反复与纠结,例如克制,诺拉只在最后药物的帮助下出现了爆发与释放。但我恨自己不能沉浸于我自以为最喜爱的当代作家的世界。最后只能猜测是托宾在拒绝我这种追求煽情的读者。一方面这本书里对情绪的描写较少(相对的,对白较多了),和《布鲁克林》相似。一方面,诺拉也太坚强,她大部分时间关心的是他人的眼光,即便最后她关心的也是家人的未来。一方面,作者自身也没有代入,没做出评价或者总结,而将一切交给了叙事。我是多么希望她没有这么克制,我愿意跟随她追悔与感伤。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一个44岁的女人,在丈夫去世之后,带着强烈的自尊,敏锐和隐藏起来的悲伤,怎样面对周围人的同情,幡然醒悟式地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心情。 总之,人们常常低估了女人,女人的抗压能力;高估了别人家的孩子,没有一个孩子是省心的。 两个小男孩儿形象也特别出色,康诺变成了一个过分小心的孩子,观察世界就是在寻找出事的迹象。刺心。
  •     全篇语言寡淡,少数地方有味道,冰山理论实践却又觉差关键一笔
  •     托宾的小说总是靠日常的细节推动故事发展。开始会非常缓慢。然而等到一下子警醒过来,轻舟已过万重山。原来后面的变化在前文中早已有过细致的铺陈或者暗示。
  •     看到后面还是觉得不错。开始略弱
  •     虽然还是一月,但这应是我2016读的最好的书了。很想一口气读下去,但舍不得,还是用了五天时间读完。既沉浸其中,又有种平和的沉稳气氛,托宾写得真好啊。
  •     托宾色彩下的一个寡妇的日常,平静但是却不平淡。
  •     不要代入,不要代入,不要代入
  •     a long goodbye.
  •     很奇怪,对丧夫之痛写得隐忍克制。倒是关于母亲死之后的那几个段落来得更让人动容。
  •     平实的文笔中能够感受到坚毅的力量和平和的温情。20世纪60年代的爱尔兰小镇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密而不紧致,平缓又不默然。喜欢作者构建的海边小镇恩尼斯科西,喜欢书中走马灯式的配角胜过诺拉本人。
  •     这本书记述的是小人物的生活片段,有痛苦有自卑懦弱也有强势有崛起的时候。诺拉是个内向的女人,其中描写的很多时刻都让我深有同感并代入其中,就是一个内向却想变得有责任感的样子。另外,觉得整本书是一个很好的剧本阿,各种细致的动作对话描写。扣掉一星是结尾的梦境衔接不好,真被催稿了咩哈哈。
  •     其实不长,但看得很慢。失去爱人后,诺拉开始了“寡妇”生活,从开始的“失衡”状态到后面越来越强大的自我确认,过程细腻微妙。这个人物的敏感和棱角,托宾处理得节制到位。“恩尼斯科西”这个小镇已经成为托宾的文学地标了。
  •     她从穿一件红色风衣、下车买一包烟都害怕惹来关怀和同情,到后来重新唱歌、为自己买音响,在屋子里化妆穿新衣服。只是懵懂中又见到逝去的丈夫,一个一个地问他孩子们会好吗?终于看清楚,她寡妇生活里被无处不在的同情和好心的亲朋干扰的不自由,当然是因为漫长的婚姻,可究竟还是对过去,对逝者,对自我有深情。除了诺拉,两个孩子的性格也很有意思。托宾这种平淡的叙事技巧真是了不得。
  •     长篇比短篇更好,更温柔。
  •     看到最后好感动!
  •     终究要学会将爱和失去联系在一起。
  •     去年12月9日在复旦新闻学院见到了作者本人,那时我还没读过他任何一本书。从头到尾他都像写小说般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我却基本没怎么听进去。后来公众号送书活动有幸得到了这本书,是一个寡妇的生活,觉得很诧异竟然是一位男性作家写出来的。我很少看英美文学中这些非十分有名作家的当代小说,觉得太多,不知是不是经典。但这本书一看,就觉得频率接上了。文字的风格很舒服,没有英语文学翻译过来的那种“儿童腔”。主角的小镇生活,和两个儿子的日常,没有着重丈夫死亡的悲痛欲绝,一切都还是缓缓进行,特别是一开始几章反倒给人温暖之感。。当然小说最后还是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浓墨重彩了一笔,但却发展的有点快。 作者最擅长描写的小镇生活啊,彼此不一定打招呼,但一定认得。流言蜚语与互相帮助并存,会感到厌烦,却也有温暖。
  •     细腻的笔触下缓缓流出的是源源不断的爱,温馨,浪漫,又琐碎,还无所不包,也就是,小镇上的家长里短,可这些也还居然连接上了历史文化时事政治。普通人的心是连接着万事万物的心。尽管文中描绘的小镇离我十万八千里,我却依然能感受到,小镇跳动的脉搏,以及扑鼻而来的我故乡的伴随着我成长的气息。
  •     继续沿用让叙事归于平淡日常的手法,与《布鲁克林》不同,在这里我们更能感受一个完整的“恩尼斯科西”小镇,跟从这位以托宾母亲为原型的中年丧偶的寡妇如何在波澜不惊的发展中走出生活中的悲伤,体会其三年时光里的心路历程。
  •     非常好。写诺拉在丧偶后重建自己的生活。其实在痛失所爱后,旁人有时不会注意到,并非他们的生活中缺失了什么,而是这种“缺失”填满了他们的生活。所以诺拉要去做一些莫里斯没有和她一起做过的事;儿子要去读一所父亲未曾执教过的学校。忍不住和巴恩斯Levels of life做对比(都是丧偶,都找到了音乐):巴恩斯其实是直接把grief和bereavement剖析得很清楚给你看,所以很痛;托宾则是把这之后的日常写到极致,反而舒缓有光。一想到他这书写了十几年,每年写一点儿,就更羡慕托宾的写作状态。他引人入境的本事也厉害,不像有的作品读了十几页还在一堆人名里打转,托宾的书在两三页里就能把读者拉入整个情境里。整本读下来都非常舒服。
  •     很多心理描写太真实了,就像我们平时想的一样。
  •     勉勉强强看了七十页,没有状态吧,读不进去
  •     看完之后觉得这个简介总有点不太对。
  •     被福克纳虐的间隙,换本书看。20170214。把小镇的一切收进眼底,但赋予这些岁月温柔的色彩。假如我们变成灵魂,能回去的也是这些地方。那是灵魂深处的风景和人情。一夜读完。
  •     读完了......?
  •     连续读托宾到这一本时还是产生疲劳感了
  •     最后一章诺拉在梦中和丈夫一番对话并执着于让人相信是真的,终于让我恍然大悟:读前面的故事痛苦么?痛苦就对了,因为诺拉一直都活在失去丈夫的阴影里。读一个不快乐的女主人公的故事,自然是痛苦的。
  •     一种小说写作的范本。
  •     有一种舍不得看完的阅读体验,所以我还没有看完。小说里的人物很多,但都像是活着的,一打开书他们就跳出来说话了。就是这种感觉。反正托宾的小说就是这么好看,也得归功于柏栎的翻译。
  •     结束的有些仓促啊!!!
  •     一年多前在现场听托宾讲他的创作理念,诺拉这个角色如何慢慢形成,如何讲述一个小镇的琐事,如何把握人物细微的心理。现在才来看这本书,竟然当时的讲述,大部分都记得。托宾的敏感完全倾注在角色上,诺拉的心理活动多到有点希望给点想象力,而不是都直接摆出来。但是又显得克制,并没有大悲大喜,看着坚强的诺拉在人世中继续想有尊严地活下去,温柔而平静。
  •     但是为什么托宾先生最后10%的地方开始就有种被催稿的感觉呢!!!!!
  •     这部小说如同听巴赫的prelude,就是那样安静美好的小故事,时而舒缓,时而紧绷,整体而言,却是上扬的曲调。一个“寡妇”诺拉,寻找自我的故事,情节简单,却十分细腻温暖,像我想象中的爱尔兰,就是这样温馨清净的感觉,给我以平和,在我深感艰难的一段时光。我也真是一个热爱文学的青年。
  •     一个女人慢慢再次开始生活的过程 外表冷漠 内心不确定 隐藏的脆弱与温柔 需要有很细腻的笔触和节奏感才能把这样一个故事写得吸引人。很幸运能现场听作者讲自己如何开始写这么一个故事 能在现场买到这本尚未上市的书 能让托宾在扉页上签下for yiyi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