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开讲

出版日期:2014-6-10
ISBN:9787508644824
作者:范曾
页数:432页

内容概要

范曾  1938年生于江苏南通,中国书画大师、著名国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名誉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南通大学终身教授,盘山书院山长。2008年获法兰西公民之星金质勋章。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为“多元文化特别顾问”。2010年9月,法国总统萨科齐向范曾先生授予“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2011年获“中华艺文•终身成就奖”。
范曾先生出身于中国450年延绵不断十三代诗人的著名文化世家。他于文史哲诸领域博古通今、通邮中西,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他的文史哲著述中,所透露的人文关怀为国内外学界所共称,而其文章之雄奇优美,多次被誉为海内之首选。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化特别顾问,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趋近自然”、“根本善”的专题报告。1984年,日本冈山县建立“范曾美术馆”,为中国于世界唯一享此殊荣者。1986年,范曾先生捐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范曾先生宅心仁厚,慈爱博施,被命名为“中国十大慈善家之一”。
范曾先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著有《大丈夫之词》《范曾诗稿》《庄子显灵记》《范曾简墨》《尊贤画集—范曾与八大山人神会》《范曾诗文集》《范曾韵语》《范曾散文三十三篇》《老庄心解》《论文学》《趋近自然》《范曾海外散文三十三篇》等约150部,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119部。
范曾先生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书籍目录

引子  国学的当下意义
启动生命的源头活水——我们今天学习国学的价值
三种自由之境
我的自在
中国梦是全世界和而不同之梦
第一讲 国学入门
第一课 学习国学的方便法门
读经:知其篇目,记其章句
读史:从熟悉的故事开始
学国学,从爱文学开始
国学的经典
国学的方便法门非宗教的方便
第二课 国学的分类方法
任继愈先生论学术的几个源头
庄子的分类方法
儒家和法家没有绝对的界限
认为国学阻碍了中国现代化是一个误会
第三课 国学的本质是至善之学
国学的精髓是解决人的心灵问题
国学的发展和家族传承的关系
中国人的文化包容性
第四课 汉字之美
中国的诗词与文字
中国的文字给人一个无穷极的美奂境界
第二讲 儒家:修齐治平——中国人的尘世修行路
第五课 《易经》:群经之首
《易经》的结构和影响
《易经》的要义——阴与阳
太极图
《易经》的实质是本体问题
《易经》的中和智慧
学习《易经》从心开始
《易经》教会我们面对人生困境的态度
《易经》是驾驭人生的智慧
《易经》与现代科技的关系
第六课 孔子:一位伟大的往哲
孔子的生平
孔子的自我进取之路
学习孔子是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回归
孔子讲道是把人格自然化
为己之学强调个体的修为
仁爱就在身边
孔子给领导者的建议
孔子的育人标准
君子与小人
君子的操守
我们今天需要更加重视心灵问题
孝道面面观
国学教育
《孔子大典祭文》
第七课 孟子:提倡仁政的王者师
孔子与孟子的不同
孟子的性善并不否认人的复杂性
王者师的天真梦想
孟子的集义养气
孔仁孟义二而一
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
孟子是儒家之集大成者
孟子的仁义礼智之思
孟子谈利、美与心性之乐
孟子思想的精髓
第八课 《大学》:中国人的红尘悟道之路
大学中学小学之辨
止于至善不是停滞不前
明明德——发现本真之德性
义利统一治天下
第九课《中庸》:天道,人道,中和之道
宇宙天道是中和
殊途同归
至诚之境
第三讲 道家:无为而治——回归自然的生命境界
第十课 道家管锥
道教和道家是两回事
道家的非逻辑的玄学感悟
对本体最高明的讲法
老子与庄子的不同
第十一课 老子:道家的众妙之门
老子像条龙
无中生有:老子的宇宙观
老子的无为是为了无不为
老子从天道悟人道
《道德经》主旨:阴柔地进取
老子哲学观:超越美丑善恶的和谐
柔弱胜刚强与大器晚成
第十二课 庄子:无所待的逍遥神游
天机不可泄露
彻底无为和绝对的心灵自由
中国的文艺之神
洗尽铅华的本真之美
超脱于生死的逍遥
心灵的情态自由
无差别之境界:环中
万物齐一,相互依存
绝圣弃智,顺应自然
自然的存在不待矫饰
无用是最大的用
庄子思想是东方乌托邦
庄子斥儒
庄子推崇艺术的自然美
庄子的方法论
第四讲 佛家:解脱自在——对治根本烦恼的大智慧
第十三课 佛教源流
释迦牟尼的身世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佛教的主要教派
佛教和中国文化的联系
第十四课 佛教的空性智慧
佛教世界观:诸法空相
佛教是关乎心灵的东西
心无挂碍,才能放下
忏悔对治贪嗔痴
第十五课 《心经》:色空不二观自在
心经是佛教经典的核心概括
看破,放下,自在,是佛陀一生三境界
观自在菩萨
无的大智慧
第十六课 《坛经》: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慧能的传奇故事
善知识的般若智
坛经的特色:深入浅出
心无分别自见佛
天堂地狱一念间
心外无佛
南顿北渐都是禅
执象和不执象
第十七课 《妙法莲花经》:成佛之路的微妙法门
法华经是一部玄妙的佛经
佛法名相
此经的方便法门
随其本心而方便说
法华经为第一无上法
第五讲 艺术:书画——在多彩的领域感悟国学
第十九课 书法:一字一生命
书法的历史
书法欣赏之道
书法理论
第二十课 绘画:自然形成的审美
中国画之美
西方绘画赏析
中西绘画评论
中西绘画比较
结语
附录:《国学开讲》背后事——答主持人王利芬提问

作者简介

以时间为轴,以儒释道艺经典为纲
以儒做人、以释见性、以道明德、以艺修身
经史合参,剖析当下众人之惑
范曾,中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学者、书画家、诗人,他潜心研究国学经典,其诗书画作品是吸收了儒家、释家和道家的精华后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望者。 古稀之年,范曾希望将一生之所学欲与世人分享,以一已之余力弘扬和推广中国文化。
《国学开讲》讲述的是国学,阐发的却是对于现代社会的思索。用古典的思维方式来解释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惑,用辩证的方法来解答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范曾以朱子这首《观书有感》,拉开了《国学开讲》的序幕。由中国文化的源流开场,及至《易经》,再到老庄孔孟,乃至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妙法莲花经》等佛教经典,《国学开讲》展现了范曾心目中的“国学大纲”。
如果世界上有一本书,可以包藏宇宙精神,融汇百家之长,开启智慧,抵达幸福,那么《国学开讲》当之无愧。《国学开讲》贯穿儒、释、道、艺四大门类,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范曾先生对国学和艺术的体悟,以儒做人、以释见性、以道明德、以艺修身。在本书中,他还将指点我们学习国学的方便法门;在中西文化对比下把握国学精髓,并将国学智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国学开讲》独家收录了近百幅范曾先生珍贵画作,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深入浅出的经典解析,还可以领略优美典雅的大师画作。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感受国学、亲近国学。
在众生内心喧哗浮躁的今天,《国学开讲》无疑是亘古不息、不舍昼夜的精神源泉,是传统文明在当下的激荡回响,是范曾先生在不逾矩之年,自由挥洒的一部难得之作。
范曾的100堂国学课 重新解读中国智慧
用古典的思维 解决现实的困惑
北京卫视《国学开讲》大型文化访谈隆重播出
独家收录大量范曾珍贵画作,极具收藏价值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众生喧哗的浮躁,导致人们内心不再平静。剧烈的社会变革不断冲击着社会原有的道德和价值体系,人们向中华五千年文明寻找智慧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
与此同时,工业文明之后的西方,也有许多人转向了东方文明,《第五项修炼》的作者美国人彼得•圣吉曾经这样说过,西方工业化的力量也是强大的分割的力量,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仍然保留着那些以生命一体的观点,来了解万事万物运行的法则以及对于奥妙的宇宙万有本源,体悟出极高深精妙而深广的古老智慧。
在这样的前提下,范曾先生暂且放下了手中的画笔,用他独有的方式带我们探索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程。在万里长卷的国学经典中,范先生将以时间为轴,以儒释道的经典为纲为我们娓娓道来,还会带着我们真诚经历当下面临的困惑,让历史的智慧,复活在现代人的生活难题中。


 国学开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小学的某一天,于丹开始在电视里讲孔子。我每天都被我妈推到电视机前坐下来,并被教育:“你应该认真看看,对以后很有帮助。”我不想看,但妈妈的话不敢不听。那时候我对国学还没有概念,于丹先说几个故事,再说一些教导的话。那些故事是从论语里扣出来的,而那些话不过是一些心灵鸡汤式的抚慰。 从于丹开始,流行起各种国学论著。传统文化在很长时间里是一个时髦的词。大家看国学节目,参加国学讲座,购买国学书籍,鼓励自己的孩子将《三字经》和《弟子规》倒背如流。我十岁生日,家里请了很多人来吃饭,结果收到好几本《论语》。也是我十岁,搬新家之前,我妈带我去给卧室选窗帘,我在几个卡通图案里犹豫不决的时候,她指着清明上河图对我说,一般有文化的人会喜欢这个。我点点头。看过一个国学节目,主持人让一个小孩背诵一段《三字经》,背完以后,主持人问他知不知道自己背的东西是什么意思。他想了想说,古人说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现场观众拼命为他鼓掌。 这些真的是国学吗?那个孩子不过是另外的句子来搪塞了原来的。 国学热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媚俗的深渊。 一群长于表达、神采奕奕的表演家,以人生导师的姿态,用庸俗成功学的方式,把国学经典通俗化,使之与现代人的生活发生关系。他们不受学术精英的喜爱,却广受普罗大众的欢迎。因为人们总是习惯看文化指向,而无暇顾及到底在讲什么。大众觉得这些生存之道是有用的,并且他们只需要这些生存之道。这种传播模式,本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消费。而范曾先生的这本《国学开讲》是区别于那些国学心灵鸡汤的。我先想从书的质感说起。一本书的诚意是从可视性因素开始展现给读者的。从这点来看,无论是纸质还是装帧,《国学开讲》都是完全合格的。白色封面配范曾先生自己的字画,光是把书拿在手里,都会有一种欢喜。现在让我们来进入文本本身。“为什么学国学”是范曾先生在书里谈到的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既简单又重要。他从“无用”和“有用”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证。“无用”指的是要真正把国学的精髓化到血脉里去,呈现一种无为的状态。而“有用”则是建立在“无用”的基础上,怎样去解决问题。范曾先生作为一个国学家,自然是把“无用”看得更重要的。但既然这本书是面向大众的“国学开讲”,作为国学的传播者,他也希望他所传播的东西能影响受众,达到“有用”的目的。接着他又对“怎样系统地学习国学”做了阐述。范曾先生的诚恳在于,他并不是一味地把各种国学观念一起塞给读者。“我希望诸位都买一部《四书章句集注》。”他认为在阅读他的解读文本的同时,阅读国学原著也是非要必要的。这一点极其重要,因为如果不去真正地进入原文本,这种疏离于文本之外的浅阅读也就没有意义了。再接下来就是具体地进入各个文本了。范曾先生的文字质朴而亲近。但仍有个别句子带有心灵鸡汤的影子。这样的句子很少,我的确是在苛求了。 关于国学经典的解读,我在这里再提供一个好的解读的范本,是阿城在《八十年代访谈录》里谈到的:“孔子这个人很有意思,他的学生啊,我看都是社会油子,除了颜回。颜回就是从高中上来的。颜回最老实巴交。所以他学习最认真,做笔记最勤。子路这些家伙呢,子路只比孔子小几岁啊!子贡已经是春秋晚期国际间的大商人了。这批学生怎么教啊!所以你看《论语》里面很多都是这些学生刁难老师。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多是一大帮社会油子!他们想,在这儿混一混,完了就走了,就去给贵族服务了。有这么一个老师,刁难刁难他,提刁钻的问题,常常说:哎,你跟那个谁说仁是那个,你怎么现在又说仁是这个了呢,怎么回事?”
  •     范先生说:今日之中国,正处在几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中,众生喧哗的浮躁使人们内心不再平静,剧烈的社会变革不断冲击着社会原有的道德和价值体系人们向传统文明寻找智慧的渴望,从未像今天这样强烈。这也是他写这本《国学开讲》的原因和契机。   现实生活中,物质蒙蔽了我们的眼睛,名利扰乱了我们的心神,让我们失去了本真和自由之心。只有学习国学经典,才能让历史的智慧解决我们当下的困惑,让我们回归本真之心。  在《开心辞典》的特别节目“开心学国学”里,季羡林老先生说过,“国学思想博大精深,要想深入不是那么简单,有些学者一辈子都在研究”。不要把国学搞得太神秘,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轻松一点更容易让人接受。而范曾老师的这本《国学开讲》,就是我们了解国学,学习国学的启蒙和方便之门。   范先生给我们列了学习国学的方便法门:   1、读经:知其篇目,记其章句。读经书的时候,把它的篇目记住,把里面的好句子、好故事记住,就会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2、读史:从熟悉的故事开始。读史书、读经典,往往最初会从这些故事中产生爱。开启了这个方便法门后,再去追求微妙法门,就有了意味。   说了方便法门,作者又从不同的发面讲了国学的分类方法,比如任继愈先生的鲁文化、稷下学宫(齐国文化)、楚文化和关中文化。庄子的分类是完全根据自己的爱好。《汉书.艺文志》根据各家的主张把国学分为十家:儒、法、名、墨、道、阴阳、纵横、农家、杂家和小说家。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个中和之道就来源于作为群经之首的 《易经》。什么事情都到一个中和之境,世界上就不会有这么多争端。《易经》的原理可以运用在人和人、国与国的关系上,同时也在解决我们的心灵问题,儒释道都在解决我们的心灵问题。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忠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忠和仁恕,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是一个很现实的哲学家,他的使命就是建立一个社会秩序或者道德秩序。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主流价值观不是很明显,我们应该学习孔子,去寻求一种能够持久地指导我们心灵和行为规范的东西。   孟子提倡仁政,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跟孔子讲问题大而化之不同。孟子讲问题是像泰山岩石一样斩钉截铁。   无穷世事寻安宅,一往前程指大衢。孔子的“仁”是一个“安宅”,而孟子的“义”是大道,是把孔子的仁进一步发挥到仁政。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义,是二而一的,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老子和庄子都是到家特别重要的人物,老子主张无为是为了无不为,庄子是彻底地不为,不争。老子是把自然人格化,孔子把人格自然化,庄子是人和自然融为一体,这是它们最根本的区别。   大智大慧、大慈大悲是佛教的两个宗旨,行深般若,度一切苦厄,人类的八万四千个烦恼,归根结底就是三个要素:贪、嗔、痴。佛祖说,放下即是一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法空相,心无执念。慧能大师经常说,心可为天堂亦可为地狱。是天堂还是地狱,是佛还是魔,全在一念之间。   最后一讲是书法和绘画。从上古的楔形文字到殷墟的甲骨文,从大小篆到隶、楷、草,都是我国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瑰宝;无论是中国画还是西方画,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   我们应该坚持修正言行,努力寻找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才是国学的精粹之一。年轻人、中年人都需要学习国学,国学也是老年人心中的一盏灯。学习国学,传承国学,让国学发扬光大,给心灵一个栖息的地方。
  •     范曾先生何许人也?坦白说不知道,只是近年冒出这么一个年逾七旬的大画家,有点像石头里蹦出的孙猴子。倒是鸿门宴中的亚父范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查查家底的话,原来是和余秋雨先生有着同样的经历。文化革命时期,一个是御用画师,一个是御用写手。但范先生似乎骑墙能力稍差了点,某一时期的春夏之交站错了队,只能去国万里。可惜,范先生在外面吃不开,悻悻然,最终又向中共投诚,条件是闭嘴噤声。直到汶川地震,江山不幸画家幸,范先生慨然捐款一千万元,从此解禁,可重出江湖。范先生由于流水线作画,所以不差钱,缺的是名声地位,这回儿总算齐活了。这本《国学开讲》在豆瓣的评价很高,五星的评论不少,但我怀疑有多少人认真读过。鲁迅先生说,于好处说好于坏处说坏,方于作者有益。虽然这本是赠书(最近豆瓣的高分评论不少是这么写出来的),我仍觉着要独立客观的评论,可能会驳编辑先生的面子,也顾不了这么多,请见谅。优劣都举几个例子比较有说服力。1.先读了长篇附录(《国学开讲》背后——答主持人王利芬提问)。于P405、406范先生有一句话:譬如讲这苏东坡都有自己的绝招,“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怎么雨打风吹去,你会仔细看。我没仔细看,也发现了奇怪,辛稼轩的词竟然安在了苏东坡头上!2.范先生强调“问渠那得清如许”中的“渠”不是“水渠”,而是代词“他”。(P19)不做“水渠”解,做代词这都正确,但不做“他”解,应做“它”,指代“方塘”。3.范先生还说“杜甫写过一个《公孙大娘舞剑器行》。(P373)”不用查《全唐诗》也知没这首,只有《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杜甫在看李十二娘的舞蹈时,想起五十年前(杜当时五岁)观赏公孙大娘舞剑器,触景生情,抚今思昔。同一段范先生突发奇想,说“那时候有裴将军,有公孙大娘,有张旭,三个人同时在场。公孙大娘舞剑器行,这个剑器不是剑,是一种舞蹈工具。可是,我没有看到剑器这个图像。张旭当时写草书,裴将军舞剑,当时这三个重量级的人物在一起,周围的人为之惊讶”,真是想当然耳!不知从那部野史中让范先生得知这一重大历史场合。我只知道《新唐书• 李白传》上说“文宗时,诏白歌诗,裴旻舞剑,张旭草书,为三绝。”另外,“剑器不是剑”是清人胡鸣玉的观点,在《订讹杂录•剑器浑脱》:“《文献通考•舞部》谓剑器,古武舞之曲名,其舞用女妓,雄装空手而舞。案此,今人意以剑器为刀剑之器,非是。”可是现代考古发现已推翻此说。如冯至先生的《杜甫传》:“近来四川出土的古砖,其中有描绘舞剑器浑脱的,舞者则手持双剑。”看来,范先生知识更新太慢。4.《硕鼠》是《诗经》中的名篇,一般都把“硕鼠”解释为大老鼠,一说田鼠。可范先生看了《方言》,发现有一个地方称“蝼蛄”为“硕鼠”,便以偏概全地断言,诗经中的硕鼠就是蝼蛄。(P414)还觉着“蝼蛄蝼蛄,无食我黍”读来朗朗上口押韵的很。我看这类创新发现还是少点为妙。5.“网络上的知识再多,它也不属于你。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你必须有所选择。”诚然,在知识爆炸的社会,每天都会面对鱼龙混杂的各类信息,如何抉择,确实一个问题。对此,范先生希望大家“要特别爱惜和善用自己的大脑,不要过分地依靠电脑”。(P21)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也说过,要大家“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此外,范先生推崇背诵的功用,也是自古而来的传统。苏轼三抄《汉书》以致过目成诵,打下坚实的基础。6.快节奏的社会,人们不可避免地深陷“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不愿通过深层次的阅读去思索完整与广阔的世界。范先生则给出解法,“选几部经典认真地精读”,先打好底子,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方法,然后“可以有相当速度地泛读”。(P36)7.范先生说,现代人正在逐渐丧失天赋混沌,现在的儿童接触自然太少,接触机器、电脑太多。(P353)真是一语中的,道出现代人的一大通病,被机器主宰而失却灵性。要知道,自然界的神奇瑰丽和参差多态,才是人类灵感与进步的源泉。老庄“尚自然”法统不可丢弃。范先生的这部作品至多四星,遭遇文字编辑的粗糙工作又减一星。仅举附录文字中的错误:P406 三段一行,在一句话中,一会儿是“连类通感”,一会儿是“联类通感”。类似有“托雷”和“拖雷”(P417 二段六行)P407 二段十行,“新上市”应为“欣赏是”,讲艺术欣赏需要距离和差别。P411 一段四行,“好读书,不求甚解;没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没有会意”,错得笑死人。P415 三段七行,“贴封条到救了他了”,改为“倒”。P423 五段四行,“那是一种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量能和良知”,改为“良能和良知”。PS:Thanks.@Heidi(http://www.douban.com/people/41632524/)2014/08/08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读了一些讲国学品国学的书,因为有自己的观点所以在看别人的观点时,并不能全盘接受,也无法跳脱出自己的想法简单看待。很容易被自己的狭隘害得一无所获。
  •     讲佛学透
  •     。
  •     国学补课
  •     讲的好。但与我,已经不满足了。慢慢明白,再好的东西也是有可能成为束缚和阻碍。国学于我就是。我渴望更大更广阔更实用更科学的东西。中国今日的混沌,就是国人不明事理,不尊逻辑的结果。我也要走出中西分野的壁垒。
  •     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
  •     对了解国学还是挺有帮助的,难度适中,不是特别通俗,但能懂
  •     佛学也算国学了?
  •     总体感觉比较絮叨,可能是由谈话节目整理成的有关。儒和道的部分觉得作者有比较成体系的看法,至少引起我强烈的重读经典的愿望。到佛家就有些似是而非了。个人比较反感那些说自己不信佛,却又以佛法专家的姿态高谈阔论的,须知佛法是需实证的东西。最后部分书法尤其是绘画,就感觉清晰和到位得多。总的来说,要学国学不可偷懒嚼人家嚼过的东西,还是要看原著经典。学佛法,还当亲自践行修习。
  •     适合初级阅读
  •     读的过程中无数次感叹受教了,老先生学得很通透,收获颇丰。
  •     还不错,传统视角的讲述。若对国学有所涉猎,再看会收获更多。
  •     国学入门,开卷有益,但是重复太多,翻来覆去那些话有些烦。
  •     2014-12-14 冬日特别喜欢读艰涩“无用”之书,读后酣畅至极。
  •     儒释道三家同时进修
  •     呵呵
  •     儒释道三修的国学入门书。
  •     太啰嗦。
  •     真是一本好书
  •     可以对国学概况有一个了解。讲的也较生动有趣,对作者一些观点不太能苟同。
  •     “这段话人们非常熟悉,但有人可能不知道它是源自孟子这些书。当你读《孟子》发现的时候,你会大快乐大欣喜,原来本在这儿呢!这就是我们读书的快乐之所在。”这是不读的人的读书的快乐之所在!
  •     老范值得尊敬
  •     通俗易懂,国学入门。大师笔墨,真诚相待。珍藏之余,时常翻阅
  •     去年十一经过花溪的时候去了一回孔学堂,不过放假的关系并没有开课。走的时候在机场就带走了这本国学书弥补一点小遗憾。有时候找到一本对的书胜过100本无聊的畅销书,特别是读到道家的部分,受益颇深,思如泉涌。
  •     难得把国学讲得生动有趣。
  •     第二本讲国学的指导性的书,准确的书是第三本。 里面只是了经,诗,子,集的部分内容,像论语,庄子,老子,大学,中庸这些常见的。不能说浩瀚但也够用了。 对于这些书的点评和研究比梁启超的深刻程度还是要差一些,同时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对人生的思考确是跟值得推荐的。
  •     同样是国学之谈 范增先生的文字比三联书店《国学常识》要生动的多 文字平实道理浅显 先生一定是个可爱的老者 72岁高龄写这个 循循善诱 写的引人入胜 可惜我还是没有坐下来慢慢品国学的定力 太浮躁 还是慢慢来吧
  •     不说他的画,此人为人非常卑鄙,为求自保出卖朋友,温和如沈从文,都不能忍他。再看这本书,作者自负到了极点,认为读通了各路经子史集,其实没什么观点,不知道再说点什么。
  •     读经典,须:①沐浴√②更衣√③焚香√④禁欲√⑤斋戒√⑥煮茶√⑦献祭√⑧奏乐√…读南通同乡范曾大师《国学开讲》,无须多礼,不必装逼。闲暇之余,从案头、书架、床头、马桶盖…随手取来翻开,以最舒服的身姿,或站、或坐、或躺,从任一章节开始,一头扎进国学浩瀚海洋,撷取最美浪花一朵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