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工人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511869106
作者:吕途
页数:451页

内容概要

发展社会学博士 妇女与发展硕士

书籍目录

序一
瞿师傅的故事
16
序二
新工人群体的“罪与罚”
20
——《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导读
20
序三
我的精神困境
25
- 《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读后思考
25
前言
29
对文化的理解
30
本书的研究方法
33
本书文化研究的目的
34
本书的结构:
35
致谢:
37
第一部分 我们的工作
39
第一章
王美丽的故事:我要离开,这不是人待的地方
39
家庭背景
40
工作和工作感受
40
工资、支出和待遇
41
宿舍和业余生活
42
对未来的打算
42
讨论:
44
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的反思
44
只要是人都会去思考工作和生活的意义
48
对打工者“过客心态”的反思
49
资本的狡诈是基于我们的“怯懦”
52
歌曲 工资单
53
第二章
台资厂打工体验:“让人非人化”的工厂文化
55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晴
56
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 晴
57
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小到中雨
60
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阴
61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68
讨论
69
劳动的价值
69
没有名字的世界
70
站着工作 - 工业化与民主
71
产线上工友的互动 - 工人之间的工具性的关系
74
“做伴”让“被蔑视”变得可以忍受 - 工人应对不被当人对待的办法
77
资本/工厂文化的作用
80
诗歌
81
我们无需道别
81
第三章
德资厂打工体验:将压迫内化的被压迫者
82
找工作和面试
82
时间:2013年2月28日 星期四 晴
82
体检和签合同
84
时间:2013年3月1日 星期五 雨
84
公司岗前培训
85
时间: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85
厂级培训和上岗
88
时间: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
88
当地工人“轻松愉快” vs 外地工人“唯唯诺诺”
91
时间: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91
我们4个新人
94
时间:2013年3月7日 星期四
94
头脑空白的一天
96
时间:2013年3月8日 星期五
96
佳丽的男友接我们下班
97
时间: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
97
没有实话的对话
98
时间: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
98
终于明白了怎么算工时
99
时间:2013年3月13日 星期三
99
不要问为什么
101
时间: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101
让我心花怒放的吵架
102
时间:2013年3月15日 星期五
102
讨论:
103
房子和子女教育是两座大山:外地工人比当地人工人差在哪里
103
工人“同意”了资本文化 - 内化压迫和压迫传递
103
工厂的压迫文化的具体表现
105
不要忽视“柔软”的文化的强大力量
106
新工人的消极的精神文化表现/表象
107
资本逻辑与人性的根本冲突:漫长的革命
109
附录:关于本书“工厂文化”叙述和分析的意义的讨论
111
讨论这些到底有什么用?
111
文化分析与经济分析
112
第二部分 我们的生活
114
第四章
115
王福维的故事:荒谬的房子
115
家庭背景
115
打工经历
116
支出
117
买房
117
跟踪访谈
119
2011年11月9日访谈记录
119
工资
119
工作中的关系
119
未来的想法
120
回访
121
2012年11月21日访谈记录
121
回访
125
时间:2014年3月16日
125
讨论
125
移民的时代 世界和中国的故事
125
(1)在德国的土耳其人的故事
125
(2)罗马尼亚人去国外打工
127
(3)中国打工者,不要等到打工者第三代才认清前进的道路
127
房子和打工:分裂的生存方式
128
围绕房子的“加和为零”游戏
129
中国的恶魔房价
131
诗歌
132
生活是一种选择
132
第五章 王佳的故事:女工的爱情和婚姻
134
家庭背景情况
134
打工经历
134
学习日语之后的打工经历
136
交朋友、结婚、生子
138
没有家庭生活的家庭
138
回访
141
我和王佳关于她与新男友交往的对话
141
回访
144
2013年12月1日和2日去东莞看望王佳
144
讨论:
144
全球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女工
144
我们这个失去记忆的年代
146
爱情婚姻与房子车子
146
爱情/婚姻不在两个人之间
149
在城市无法立足,才会被婚姻胁迫
150
女人:别丢了自己
151
歌曲
152
没有车没有房也要爱一回
152
第六章 程勇芳的故事:孩子意味着什么?
154
家庭背景情况
155
打工和生活经历
155
结婚生子
156
回到东莞
157
回访
158
2013年12月1日
158
讨论:
160
要孩子的理由
160
父母是生育制度的傀儡
161
生孩子:女人的得与失
162
孩子带来的乐趣与烦恼
164
妇女:无偿的和最廉价的劳动力
165
目的/道德与责任/代价
166
附录:妈妈写给孩子的日记几则
168
第七章 张占波的故事:消费与消费主义
171
背景
171
打工经历
171
关于未来的目标
172
要像有钱人那样去思考
173
对社会公平的看法
174
中国现在只在乎经济发展
175
我们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
175
讨论
176
工友的消费状况
176
消费能力与消费欲望
179
制度不公让欲望失控
180
“阿Q精神”让我们失去反抗的能力
181
资本的逻辑与消费主义
182
歌曲
184
小人物
184
第八章 工友业余生活状况掠影
186
没有业余时间
186
“没有业余时间”意味着什么
188
业余生活单调
189
业余生活贫乏意味着什么
191
歌曲《八小时之歌》节选
192
第三部分 做什么样的人?
193
第九章
张萌的故事:
194
由“想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人”到“做直销”
194
家庭背景
195
第一份工作做灌塑(干了2天)(2010年)
195
第二份工作做贴膜(干了6个月)(2010年-2011年)
196
第三份工作在德资厂(签了2年的合同)(2011年至今)
196
我的梦想是为人民服务
197
回访
198
访谈时间:2013年3月14日
198
合同结束在办离职
199
哥哥来苏州
200
生活上的一些状况
200
发生的变化
200
我和张萌关于她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的对话
201
回访
202
访谈时间:2014年6月7日
202
工作经历
203
做房产销售
203
在高档男装店做店员
203
在一家儿童情商教育机构工作
203
对直销的看法
204
讨论:
207
只满足第一层次道德的人似乎无可厚非
207
不满足第三层次道德的人似乎无可厚非
208
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破坏第二层次的道德该受到谴责
208
资本的逻辑与三种道德
210
工人意识的问题
211
歌曲
213
有你在身旁
213
第十章 苏浩民的故事:做一个正常的人
214
背景
214
找工作被骗
215
在东莞玩具厂干了半个月(2001年12月)
216
去东莞舅舅开的模具厂(2001年底-2002年4月)
216
去广州(2002年5月-10月)
217
回老家,爸爸再婚(2003年初)
217
继续在舅舅的模具厂(2003年初到2005年9月)
218
出去闯一闯(2005年10月到2007年7月)
218
骑自行车旅行(2007年7月到9月)
219
被弟弟骗入传销(2007年底)
221
和女友的关系
224
我现在的心态
225
对社会的看法
227
对打工文化的看法
228
回访
229
访谈时间:2013月3月16日
229
我老爸
229
我亲妈
230
我后妈
230
盖房的纠结
231
我的心态
232
讨论:
234
情感 - 痛苦的根源,不倦的追求
234
个体困境与群体出路
236
苏浩民让我看到普通人追求精神健康的可能性
237
歌曲
238
冬天冷冰冰
238
第十一章
王海军的故事:追求普通的生活就要追求工人的权利
241
背景
242
上技校
243
在苏州爱普生工作了一年多
243
换工作
244
在一家德资厂工作
244
工资
245
德资厂年夜饭
247
在苏州的生活
250
一些看法
251
我的一次罢工经历(此段由王海军亲自撰写)
252
回访
255
2014年3月28日
255
讨论:
256
通过“选择”谋求权利
256
学习做工人和公民-社保的意义
257
对劳动价值的追寻 - 我的工资到底应该是多少?
258
自我认同形成的过程 - 我不想回家
259
工人/公民/人民 - 追求普通的生活就要追求工人的权利
260
歌曲
261
做蛋糕
261
第四部分 新工人文化的实践
264
第十二章 孙恒的故事:文化运动
267
家庭背景:
270
在陕西安康恒口生活(1975年-1981年)
271
在陕西安康香溪洞生活(1981年-1985年)
271
在陕西安康市生活(1985年-1987年)
272
在陕西安康市上初一时不学好(1987年-1988年)
272
在河南开封上中学(1988年-1994年)
273
在河南安阳上大学(1994年-1996年)
275
大学毕业头一年(1996年8月-1997年8月)
276
大学毕业第二年在中学做音乐教师(1997年9月到1998年10月)
276
流浪歌手(1998年10月到2010年2月)
277
酝酿成立机构(2000年3月到2002年8月)
278
创办北京工友之家(前“北京农友之家”)
279
创办机构对我的改变
280
机构的发展
281
讨论:
282
每个人都是由个人经历和社会环境共同塑造而成的
282
做什么样的人 - 个体性格和社会性格
284
社区 - 文化的空间和现场
286
皮村简介
289
城边村的秘密
292
文化的现场
293
文化的战场 - 自己搭台自己唱戏
295
附录:文化交锋的现场
298
第十三章 沈金花的故事:教育生活
301
家庭背景
301
上学期间
302
上大学和期间的社会实践
304
毕业去向的抉择
306
在北京工友之家工作
307
学校作为社区资源的一部分
309
志愿者的重要作用
311
我的动力和困惑
311
讨论:
312
初等教育与人生方向
312
高等教育与人生选择 - 教育不能失去德
315
教育是对话和批判的过程
319
学校与社区 - 教育不能失去根
324
什么是我们的根
327
附录:社会在不遗余力地制造遍体鳞伤的下一代:一篇流动儿童的日记
328
第十四章 王德志的故事:团结经济
331
家庭背景
331
上学(1985年到1991年)
332
在老家尝试各种挣钱的途径(1991年到1994年)
333
在北京打工(1995年到1999年)
333
边打工边学相声(1999年到2002年)
336
加入北京工友之家(2002年至今)
337
负责社会企业工作(2006年至今)
337
2014年社会企业简况
340
对社会企业现状和前景的看法
340
开辟“同心农园”
342
讨论:
342
挣钱与生活目标
342
忠于理想、面对现实
345
对组织的向往
346
团结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对比
347
歌曲
350
互助合作歌
350
第十五章 许多的故事:书写历史
351
家庭背景:
351
上学的日子
352
打工经历
353
复读(1998年 - 1999年)
353
在midi音乐学校学习(1999年-2000年)
354
街头卖唱并做志愿者(2000年 - 2001年)
355
创建“新工人艺术团”(原“打工青年文艺演出队”)
356
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
358
讨论:
359
摇滚乐批判
359
人民文艺观
361
书写人民的历史
362
附录:
364
人民的历史就是:如何完成自己的人生本身
364
-《寻找小糖人》( Searching for Sugar Man )观后
364
第十六章 姜国良的故事:工友之家公社
368
家庭背景和个人音乐爱好
368
追求音乐梦想和打工经历
369
加入工友之家
371
对文化的看法
372
对公社的看法
374
讨论
375
音乐变成了行业我就不喜欢了
376
跟着心走
378
什么是文化
379
公社是穷人的出路
381
公社是一种自觉的直接民主
382
公社追求的三个层次
383
新工人的积极的精神文化状态
384
劳动文化的理想
385
歌曲
387
我们理想终将实现!
387
附录之一
美国女工伊丽莎的故事
389
家庭背景
390
大学时辍学
391
在时装店打工
391
在餐厅工作
392
做保姆
393
靠政府救济度日
393
个人的问题还是社会的问题?
393
讨论:
394
美国和纽约工人和穷人状况一瞥
394
资本逻辑的罪恶 - 你上不起学是你自己无能
397
资本文化的罪恶
398
中国工人在世界的位置
399
中国工人应该具备的一些思想认识
403
诗歌
407
我是一个美国人
407
附录之二
410
读《打工女孩》随想:文化的战场
410
后记:“知道自己是谁”决定个人的命运
412
“做什么样的人”决定社会的命运
412

作者简介

这本书,讲述新工人的故事,他/她们的工作、生活和人生选择;讲述工人在工厂打工的日日夜夜的体会和感受;讲述新工人如何在现今并不乐观的大环境下尝试创造一个更好的人生和社会。讲述本身就是构建,但是也不能局限与此,我们需要分析、反思和批判,这本书每一章几乎都是“故事/描述+分析”的结构,从个体故事入手,反思个体、群体和社会的现实与未来。文化的表现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衣食住行、工作内容和文化娱乐方式,而决定这些内容和方式的本质是一个人和社会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这是我们思考工人文化的基础。
现在,有太多的人习惯了指责别人和社会,批判从来都是必要的,但是是否有资格批判的前提是自己是怎么做的,“做什么样的人”是一个个体人的文化的整体表现。个人的选择改变的不仅是个体的人生,更是社会的命运。本书也讲述了一群新工人尝试追求新工人的劳动文化的实践,那是“做统一的人”的文化,那是“不做劳动力商品”的文化。“知道自己是谁”决定个人的命运,“做什么样的人”决定社会的命运。


 中国新工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原文刊于2015年5月《中国图书评论》,刊发时略有删节,此为原文)去年岁末的时候,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转发着“打工诗人”许立志的遗作。这些人当中不少是城市白领或中产阶层的文化精英。在诗歌萎顿的消费时代,即使这样波澜不惊的纪念和共鸣也令人惊讶。是什么让人们接纳他的叙述——一种谶语般昭示着夭亡的诗歌语言?我猜想,是对某种经验的认同。那是一种强行的楔入或撕开,使人正视在摩天写字楼与许立志的流水线之间存在的某种隐蔽的联系。学者吕途的新作《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以下简称《文化》)是她在这一问题上发表的第二本著作。“新工人”并不是吕途发明,但将这一称谓推入公共讨论空间,她在前些年出版的《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一书功不可没。纵然“新工人”的命名、内涵、意义甚至有无都存在广泛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农民工”这一城市中心主义所生产的标签构成了根本性的挑战。“新工人”撕碎了城乡二元对立结构的虚假掩饰,将进城务工人员的经验作为质疑当代中国主流话语的支点,终于将暧昧飘忽的身份政治问题逼入死角。由是观之,吕途的研究所引发的效应不是茶杯中的风暴,相反,它抓住了相关议题当中最为要紧的环节,此后,哪一家的利益代言人都无法再维持原有的一套说辞,而必须以“新工人”作为讨论的起点。熟悉吕途前作的读者大都对《文化》一书抱有期待。在《迷失与崛起》一书后半段的道德反思与话语批判当中,吕途已经暗示出对“新工人”及其困局的思考,单纯在政治经济学上揭示其结构性位置并不足以使之丰满成为一种反思资本逻辑的路径。新工人群体在价值观上的缴械、在自我表述方面的失语,反过来进一步固化了他们在经济生活中的弱势地位。但囿于篇幅,这种文化上的审视在前作中未能展开,而《文化》一书就是这一讨论的深化。全书分为“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做什么样的人”以及“新工人文化的实践”四个部分。不用赘述其各自内容,读者也应当能够看出各部分的侧重及其联系。吕途借鉴了国外劳工研究中打破“劳动/生活”界限的策略,展现工作经验对日常生活的挤压,她借用雷蒙•威廉斯的“情感结构”来证明我们可以从新工人的生命史叙述当中概括出一种松散的、结构性的文化语境。接下来,对工人主体性问题的讨论则针对的是行动者在相似结构之下各自不同的选择。我们于其中既可以目睹堕落,也能够发现坚守,这也呼应了《迷失与崛起》中对新工人在当代命运的总体判断。第四部分的材料来自于吕途多年来参与新工人文化社团活动的实践经验,她试图以此回答某些提问,并对未来的行动方向提出建议。这四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是由吕途本人兼具思考者和行动者双重身份所决定的。如若思索仅是为了满足进一步理论游戏的需要,或记录仅仅被视为是行动策略的参考,那么它们的意义都会有所折扣。《文化》一书既呈现了经验材料中的复杂性,又没有因复杂而否定制定阶段性行动纲领的意义。也正是“解决问题”的紧迫性,促使读者不能将他人的经验当做是一种纯粹的、只需远距离审视的对象,而必须把阅读带入到与本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背景当中。《文化》在当下新工人问题的讨论中具备“跨界”的可能,是一个非常开放且动态的文本。吕途坦陈她的研究方法当中重要的一环是英国历史学家汤普森所谓“生命历史”。在具体的操作中,她通过大量访谈材料的分析来说明新工人群体在当下中国社会生活中所呈现出的复杂状态。如果我们承认做传销、买宝马、建新房那样的财富梦想以及吃喝嫖赌之类的恶习就是讨论问题的起点,那么就应意识到“新工人”这一命名本身并不能天然地占据道德上的豁免权。与中国其他群体、阶层相类似,新工人的观念意识和生活实践都为资本逻辑严格束缚。眼下,“礼失求诸野”只是一厢情愿的方法论迷梦,新工人群体是当之无愧的“草根”,但他们并不像某些民粹主义者们所期望的那样自发地生成一种独立于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价值体系。相反,在朦胧的抵抗意识之上仍旧是强烈的依附性。吕途因此为少数新工人文化建设先行者行动合法性做出了最为有力的辩护:没有自觉自愿的干预和领导,我们无法奢望新工人群体能够独立地把握自己的文化命运。即便《文化》一书并不是大规模普查结果的梳理,但作者对个案持续性的观察、记录与追问异常丰满地展现了个体命运怎样为资本逻辑裹挟并在其中挣扎沉浮。吕途的研究或可解释许立志诗歌何以能引起社会各群体的广泛共鸣。那些起早贪黑的都市白领或许在绝对的劳动强度上无法与富士康工人相提并论,但就其所面对的迷茫、困顿和主体性丧失而言,二者并无本质差异。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笼罩全球的背景下,“新工人”其实是社会各阶层成员生存经验的“最大公约数”。各行各业都有“XX劳工”样式的自嘲,差异只是在于人们是否将自身境遇追溯到资本逻辑对“人”的剥夺。就这一点而言,新工人文化命运这一议题应当有更广泛的参与。在眼下改革逐步升级、转型的背景下,它涉及社会建设中一系列敏感但无可回避问题。“新工人”问题是当代中国的“大哉问”,它本应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们共同研究并做出解答。我们不可能苛求吕途凭借一己之力(尽管她得到了大量组织和个人的支持)去做到尽善尽美。下面谈的一些反思,并不是否定其研究的价值,而是希望进一步完善对问题的分析、理解。首先,从前一本著作开始,我就发现吕途对新工人问题的思考是“非历史的”(ahistorical)。具体说来,就是对“新工人”之所以为“新”的历史背景缺乏足够的阐述。按照通常理解,诞生于后毛时代新的社会变革当中的进城务工群体是与“旧”产业工人相对照。这不仅是时间顺序的接替,还包含着观念意识上的否定。在贾樟柯的电影中,小镇青年的出走与反抗总是指向以父权形态存在的老一辈单位工人。新工人群体在形成的过程中包含着对集体化时代产业工人文化的否定(可参照王晓明教授为本书所写的序言),与后者相比它们对资本逻辑的认同也更强。吕途耳闻一位流水线工人声称自己的梦想是买宝马轿车的时候,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我认为仅仅将这一点归因为资本逻辑对个体的捆绑并不是问题的全部。资本的力量并不是玄妙的洗脑术,它只有嵌入于特定的历史语境才能够运转。上世纪末数百万下岗工人的生命叙事和今日富士康生产线上日夜劳作的青年男女之间有什么样历史性的血缘关系?而我们若要彻底理解新工人的现实处境,是否应该包括对历史问题的重新讨论?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在时间线上延展新工人问题的思路,使其与长时段的政治经济变革产生对话。非此,则关于新工人的文化讨论就难免陷入一种杂糅愤怒与无奈的喃喃自语,更不利于将对问题的思考带入对具体行动的指导之中。其次,在吕途对新工人思想意识的反思中,最为重要的前提之一是否定“返乡”迷思。“回不去的故乡”是她在这一问题上一以贯之的判断。也正因此,“攒钱买房”或落叶归根之类的憧憬在吕途看来只是一种阿Q式的自我麻醉,她以德国土耳其裔劳工移民的历史为佐证来说明脱离乡土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剥离。尤其是当第二代、三代移民在异乡出生之后,现实生活与返乡憧憬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会使得那些将毕生劳动所得投资于故乡的人陷入无以名状的撕扯之中。吕途一方面为那些在流水线上辛苦劳作,积攒现金回家盖起空荡荡房子的工人们感到惋惜,另一方面又对既得利益群体继续制造此类海市蜃楼从而维持城乡不平等权力结构而展开批评。进一步说,吕途对新工人文化建设、权益保障的行动畅想,也是立足于对返乡之路的基本否定。现实的生活经验使我们难以从根本上得出比吕途更为乐观的结论,那些矗立在旷野中常年无人居住的乡间民居是当代中国最使人感到无奈的景观坐标之一。但我认为这一判断当中可能隐藏着某种不自觉的城市中心论,它封闭了对新工人前途命运的部分讨论空间,甚至有可能附和“城市生活优于乡村”之类的价值排序。如果我们承认返乡是一种不可能,那就默认新工人的未来命运完全系于城市权益是否向外来者开放。鉴于这一群体目前主要分布于少数一线城市,那么上述方案就可进一步约等于大都市资源分配格局的重新调整。这就等于在解答问题的讨论中彻底排除了“农村”所应占有的位置,而这正是我所担心的一种更加隐蔽的城市中心论。“新农村”是否只是政府的项目、工程?未必。许多三农研究学者都曾经提出过应当重视甚至保护乡村生活的独特价值。抛开其中那些不切实际的田园诗想象不谈,立足于中国的特殊国情,我们的确应当重视乡村生活形态及其所负载的价值体系对机械发展观的批判与挑战。城市不可能盲目扩张,城市资源也不可能取之不尽,仅依赖城市自身开放来解决新工人的文化建设是否会引发其他的连带反应是我们现阶段所无法预知的。数十年、几代人的迁徙和漂泊固然是一种创伤,但也在客观上造就了一批具有开阔视野、熟练技术和基本经济头脑的新公民。“新工人”能否转化成“新农民”并进而建设“新农村”?过早地将这个问题否定有可能造成更大的遮蔽。文化意义上的“农村”想象并不是仅有田园诗和都市附庸这两种选项。在当代史的特定时期,我们曾经试图用集体劳作、基础设施完善、小工业和科教文卫资源的倾斜调配来建设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农村生活。它的最新版本是近年来受到热议的“新型城镇化”。“新农村”不应该仅仅是政府术语,它也同样可以成为关于新工人前途命运的一个备选项。如果我们能将目前空耗在城市分工体系中的大量人力、智力资源通过合理渠道和配套软硬件支持部分引流回到乡村,那么对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建设的意义将是难以估量的。简言之,既然“新工人”脱胎于“旧农民”,就不必着急斩断其在文化上的根脉。乡土生活的价值也可以有2.0版本的升级换代。最后一点同样事关研究视野。吕途并不仅仅是一个记录者,她同样试图用理论去解释自己所看到的现象。于是我们可以读到汤普森、葛兰西、弗洛姆、弗莱雷。但让我稍感意外的是,对这项研究而言可能更具指导意义的一些西方社会科学研究却似乎从未被纳入到讨论当中。除了偶然提及一些国外参访的经验之外,吕途对从全球图景中理解中国新工人群体这一路径甚少涉及。没有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蔓延,没有资本主义全球经济的调整,我们难以想象中国新工人能以如此庞大的规模和力量深度影响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尽管我在此前也曾强调过中国新工人形成及其命运与本国历史的特殊轨迹关联密切,但这不是说中国工人群体的生产、生活、文化自外于全球劳工阶层。吕途对德国土耳其裔打工者的描述就证明了这一点。民族国家边界和文化形态的差异都没能抹杀劳工阶层各自之间在生存状态上的相似性。比较研究之所以重要,并不是为了追求“与世界接轨”的效果,而是因为共时性宽度的拉开将有助于我们对中国新工人相关讨论的深度得到延展。我个人的意见认为,与其引用弗洛姆泛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不如横向比较一下中国与东欧、北美以及后殖民时代非洲各国工人群体在文化生产上有何异同。既然承认新自由主义是影响中国新工人命运的重要力量,那就不能不对其在全球的散播、影响不做梳理。当然,这样一种视野的拓宽显然是吕途和她的团队无法独立完成的。也正因此,新工人问题的讨论需要更多力量的自觉加入。2013年12月19日,诗人许立志写出《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即使对我们这些没有工厂打工经验的普通人而言,那种意象的准确和残酷也令人感到心中一紧。“劳动者”这一身份在经历了短暂的消沉之后,正在借助经验的表达而重新回到公共领域的讨论中来。苹果手机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的阻隔试图将我们和许立志之间的距离拉长,但许多像吕途一样的记录者和思考者却不断地揭露表象下所切实存在的血肉联系。有时我们不得不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与其说我们缺乏足够的理论去解释当下中国社会,毋宁说我们在经验记录和表达方面的欠账才是问题的主因。作为行动中的研究者,吕途及其团队数年来对中国新工人议题的追问令人钦佩。《文化》并不是完满的终结,它召唤更多的思考和辩论。“新工人”不是人口学意义上的圈定,而是无数活生生个体所构成的生存状态,这其中孕育着中国社会的未来。
  •     ——评《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杨 猛在这个被消费主义俘虏下,利用欲望驱使个人利益高于一切,人人自保却人人自危的社会里,“信任”将变得越来越稀缺,也越来越弥足珍贵,因为“信任”早已沦为了个人利益的牺牲品,只要对自己有利,管它白猫黒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于是尔虞我诈、阿谀奉承、当面锣、背面鼓都变得理所应当。乐于助人、实干实说反倒遭受唾弃和质疑,认为是居心不良、图谋不轨。长此以往,“信任”、“正义”、“善”……等人类最宝贵的社会财富都将失去成长发展的健康土壤。于是人人都在迷茫、迷失、急躁、焦虑的状态中陷入越保越危的死循环。此时此刻,我相信将会有一大群迫不及待的人跳出来问:“那该怎么办?”同时我也相信,将会有一大群专家、教授迫不及待的冲锋陷阵,跳出来出谋划策,告诉人们,你们该怎么办怎么做。于是人们拿着这部分专家从未经过实践检验的“想象”开始行动了,最终换来的却是“砖家”、“叫兽”的一世英名。我们迫切解决问题,但不负责任和盲目的急于求成,只能让“信任”蒙受更加沉痛的蹂躏。我个人认为信任的基础是真诚,而真诚则建立在社会活动中认识一切事物的真相之上。不错,在这个充满欺骗的社会里,我们缺的正是真相,甚至包括普及和纠正真相的人。确实有很多欺骗我们已久的“真相”应该纠正了,就如有的人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就很不认同,我认为掌握科技并能将其有效正确运用的人们才是第一生产力。在我们身边总是混杂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明明知道真相,却要么不说、要么将真相扭曲后再说。这是一群可怕的家伙,我们不仅不能指望他们反而需要时刻提高警惕,因为他们收了嫖客的小费,只能乖乖的做好服务。九月初,我和一位暑假去深圳工厂实习体验的北大青年聊天,他的最大感受除了工作非常辛苦以外,就是纠结和无助。因为他很难和工友沟通交流,工友们对他的话题总是投来一脸的茫然和异样的目光。这让他非常沮丧,觉得工人已经没救了。相信有这种认识的人绝非少数。我认为一个人思想的改变和社会的进步一样,都是缓慢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何况是被剥夺了学习和思考的时间的工人呢?其实大多数工友都是非常纯朴和善良的,和他们沟通也并非那么难。只是部分胸怀天下的理想者总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救世主的角色,以为他们满脑子的理论真能改变世界,只可惜没几个工人能听得懂,这也真够为难他们的怀才不遇了。其实他们的行动精神是可贵的,比那些光说不动的人强得多。在我看来,不仅我们的工友需要改造,那些立志改造工人的朋友们也需要改造。我的建议是,先放下救世主角色,先抛开所学的理论,先把自己改造成一个合格的工人。我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绝对能胜过所学的一切理论,还用担心有志之士无用武之地吗?我们要相信为全世界提供服务的中国工人,既然有能力为全世界搞生产,也一定有能力改变世界,而工人们最缺的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一切真相。一但真相大白于天下,相信工人们将用超凡的能力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惊喜。因为他们在生产领域,他们是局内人,他们熟悉内部的每一个细节,一旦获得真相,一切都将在他们的行动中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当然,这需要依赖于长久而有效的对真相持续的普及和推广。在我看来,《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就是一部从新工人立场全面剖析真相的著作,作者不仅将立足点深入到工人日常工作、生活和情感的细节中去探究现状,同时还深入到工人成长经历的历史发展脉络中挖掘与未来出路的联系。书中所选择的每一位工人都很普通,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他们清晰的成长经历可以打消读者的神秘感,从而更加彰显来自普通却值得肯定的、不普通的积极因素,从而产生更为广泛的共鸣,更有利于真相的普及和推广。作者深入的访谈和思考,对问题的本质和根源进行了赤裸裸的揭露和剖析,毫不留情的击碎了人们的返乡创业梦和美国民主梦。今天的资本已经不只是在城市和工业领域大行其道了,它早也将魔爪伸向了破败的农村和危险的农业。城市扩张和工业用地加剧了大批的农民脱离土地;同时为了创造廉价的劳动力市场,通过宏观调控压低农产品价格让更多农民主动抛弃土地。通过2008年面对金融危机,不难看出社会倡导的返乡创业具有很强的诱导性和欺骗性,导致一批拥有创业梦想的人们将多年积蓄亏损一空后更加贫困的返回城市;同时还有一批将土地做为最后保障的失业者也返乡了,结果发现土地的收益根本无法保障一家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最后再次进城。近年来举家进城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他们大多都经历了单独进城到夫妻进城再到举家进城的过程。对他们而言,当面对农村房屋年久失修、乡村社会关系网遭到破坏、城市间流动的成本远低于返乡的成本、甚至部分家庭成员在城市出生成长等因素时,他们返乡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数据中心2013年发布的“城镇化全国入户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七成80后新工人不愿意返乡就业,只有7.3%愿意回乡务农。”所以我们应该清晰的认识到,并非我们不可以拥有创业的梦想,而是需要理性和谨慎,毕竟返乡创业只能解决少部分人的出路,而返乡就业靠的是岗位及同等岗位的性价比。总之,无论是返乡创业、就业、还是务农,都不能依靠心灵鸡汤。我们必须正视: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是打工群体现阶段的真实处境。很多人幸福的做着美国的民主梦,失望而无助的向身边的人振振有词的宣扬着,只要实现了像美国一样的民主就一切都解决了,就全民幸福安康了。殊不知美国的民主是谁的民主,是全民民主吗?是建立在自力更生基础之上的民主吗?如果我例举华尔街运动,或许会有人用“自由”去标榜它,以为美国人民已经幸福到了想上街就上街的地步了,还真把游行当过圣诞节呢!我们还是来回顾一下黑人运动的发展史吧。美国黑人自16世纪美洲沦为欧洲殖民地时期开始,伴随着受奴役、受压迫的反奴役、反压迫斗争就开始了。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为扭转败局鼓励黑人参战,虽然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度,但是黑人仍受歧视和压迫。186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即禁止蓄奴的决议案,直到1995年只有密西西比州议会才终于投票通过了修正案。在2013年2月7日才将批准文件上交美国政府。2014年8月9日,美国白人警察威尔逊在弗格森镇拦截并枪杀手无寸铁的黑人青年布朗,最终裁决白人警察无须面对刑事诉讼,引起100多个城市的美国人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行动。这是三百多年的血泪抗争史。这样的民主真的民主吗?这样的民主是解药、麻醉剂,还是毒药呢?回望浩瀚的历史长河,即使在最糟糕的时代,人们也从未放弃过在危机中寻找生机、探索出路、创造未来。相信了解中国农村、城中村、城边村现状的每一个人都会为中国的未来感到迷惘,而书中提到在一个叫皮村的城边村里,有着一群践行团结互助,通过公社思路寻找出路的打工者。这样的一条路能成为他们的出路吗?能成为打工群体的出路吗?能成为中国的出路吗?答案是未知的。但这样的尝试无疑酝酿着一种可能性,更代表着一种希望和选择,而在更多的尝试中就酝酿着更多的可能性,就一定能找到出路。我们知道资本的核心是最大程度的利益私有,唯有取代了它的核心利益,才能最终将其瓦解。而集体参与、民主决策、互助合作、成果共享、以人为本的团结经济模式,也许恰恰是未来甚至当下最强有力的去资本家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本书并非经典,文中观点大多来自作者理性中渗透着微妙感性的分析总结,也正是这一丝微妙的感性突显了作者与这个群体的情感纽带,试想一件为了多数人而带着情感去完成的事情,它一定是带着温度和能量的,它的温度一定足以温暖每一个前来取暖的灵魂,它的能量也将在每一条情感纽带上无限的传递下去。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做一个统一(不分裂)的人,何其难
  •     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开创了中国新工人研究的新方式:从工人的个体命运和他们的思考与行动,来反思中国新工人的命运与前途。很棒!必读之书!
  •     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少了一些矛盾的冲突,多的是一些批判,不过总体上是一本很棒的书
  •     整个一北京工友之家介绍
  •     其实三星半比较准确。。从实录上来说还是触动我的,但要从学术分析上真的还是觉得还有些欠缺
  •     新工人也意味着所有的普通人。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这是一本为有困惑、有痛苦的普通人人写的书。
  •     上本《迷失与崛起》就已颇让人感到不耐,这次还来那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     排版好了很多,生命故事的呈现更丰满深入,然而我还是不太适应分析的部分。
  •     新工人有没有未来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关乎所有人有没有未来。
  •     在此书的前言中,吕途开宗明义地告诉我们她在此要加以探讨的是新工人的文化。而对于文化,她借用了英国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威廉斯的一个界定,指出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文化属于个体,但更属于社会。它是一种关乎我们所有人在此时此地的整体生活方式的体验。 读完此书之后,我在想:假如我们暂且搁置当下中国社会的分裂与矛盾,承认我们所有人在当下的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一种整体性的经验的话,那么不得不说,当下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并没有太多人能胜任这样的工作——去对这一整体性的经验进行描述和思考。
  •     感慨啊感慨。。。终于找到一本我一直在找的书。。。打工者!! 可读性强。。代入感强!!
  •     扎扎实实的田野调查,一字一句的深度描绘。谁知手边iPhone,部部皆血泪。至于那些还在痴笑“何不食肉糜”的疑问,这本书无疑是最响亮的耳光。资本,从头到脚都染着血污。
  •     人人自危。 对文化方面的考察还是少了些,主要立足于工友之家。工友之家的每个人的故事都拿出来讲,怎么不把其他劳工机构的也写一写呢?
  •     故事鲜活,思想正向,充满激情。但理论单一,略有重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