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青海去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15312521
作者:顾执中,陆诒
页数:34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不作无益呻吟……只有紧紧地握住现在! 继着“九·一八”的创痛之后,在二十二年的三月间,热河又沦亡于日本帝国主义之手,现在虽然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要略事休息起见,暂时宣告休战,可是屏障已失,日军随时可以进攻,华北的危机,随时有爆发的可能啊!我们计算近几十年来我国领土丧失的速度和面积,真使我们不寒而栗,我们的领土,原来只有一千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现在已经被人占领的有外蒙古、东三省和热河省,一共二百九十万平方公里,再加上受英帝国主义操纵而完全脱离我国本部的西藏,又占去九十多万平方公里,总共约有四百万平方公里,已超过全面积三分之一。我们常听见一般人夸言“我国地大物博……”,可是如果冷静地观察一下,那么便感到亡国灭种之祸,早已迫在眉睫了! 但是徒忧愤国难之日益严重,不奋身起来猛干,那末还是无补于铁一般的事实。因此,处于严重的现时代的我们,已不暇为目前的国难,作无益的呻吟和悲叹;我们只有紧紧地把握住现在,对于已失的领土,我们当以铁血去收回,对于尚未失去而已经危机四伏的边疆,尤其是广大富饶的西北,当奋全力以经营它,充实它,以免重蹈覆辙。 为了要实现我们的目的,于是“中国边疆文化促进会”,便应着客观环境的需要而产生了,我们大家准备倾全力,脚踏实地地到荒漠的边疆去努力文化事业,希望由文化的伟力,来推动边疆民众,做充实边疆开发边疆的工作。 我们最先准备从青海着手做起,在工作之前,先组织考察团实地去考察,以作将来做边疆文化工作的张本,同时以考察所得,报告国人,以唤起国人对边疆的注意。七月三日的下午,我们往青海考察的一个小集团(顾执中、舒永康、汪扬、及陆诒)开始出发,到边疆去作首次的旅行。两点半钟的时候,大家都集中在北站,蒙钱承绪先生、章先梅先生、蒋宗义先生、冯肇梁先生及杨霁明先生等,及几位深情厚谊的密斯们都到站欢送,使我们内心引起无限的感铭和依恋。 三点钟的时候,车头晌出一声锐利的汽笛声,我们所乘的列车,就从受过“一二·八”炮火洗礼的北站,缓缓地爬行到大自然的原野里去,我们立在窗边,向着送别的亲友们扬巾示意,终于在怅惘中发现我们自己已经离别了上海。 为了数日来的疲乏,在车中竟斜依着睡。在曚昽中,听从车轮滚动所发出的声调中,似乎在唱着“到青海去——到青海去”。火车在脚夫的扰嚷声中,到达了南京。那时因为时间已在晚上十时半,所以我们乘车入城,和《新闻报》驻京采访部俞树立、廖寿昌、曹天纵三先生见了面以后,便死心塌地去找旅馆休息。关于团中公事的进行,只好等待一觉睡到天明后,再行着手了。

前言

八十年前的西北全景图    董炳月    本书的两位著者顾执中和陆诒,均为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    顾执中(1898-1995)生于南汇县周浦镇,中学时期即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919年中学毕业后考入东吴大学,1923年入上海《时报》社当记者,1927年转任上海《新闻报》社记者,1928年利用业余时间在上海创办的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是民国时期办学时间最长的新闻学校,直到1953年才停办。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加入教师救国会和对日经济绝交大同盟,1934至1935年间历访欧洲及苏联、美国、日本等地。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40年8月,遭日伪特务狙击负伤。后辗转重庆、印度,继续从事新闻教育工作和报纸编辑工作,1946年回到上海,续办民治新闻专科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到北京,任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审,直至1995年以97岁高龄去世。一生从事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工作近60余年,贡献卓著。    陆诒(1911—1997)为上海县鲁汇镇(今上海市闵行区)人,1931年8月20岁的时候进上海《新闻报》画刊编辑室实习。历任上海《新闻报》、《大公报》记者,汉口、重庆《新华日报》记者、编委,上海《联合晚报》、《联合日报》编委、记者,香港国际新闻社主任,香港达德学院新闻专修班主任,香港《光明报》主编。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不顾生命危险,采写十九路军英勇抗战的报道,鼓舞国人斗志。1933年初日军进攻热河,他前往承德前线采访,发表了《热河失陷目击记》等通讯。抗日战争时期他走遍中国主要战场,访问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采访过蔡廷锴、冯玉祥、张自忠等抗日爱国将领,及时报道中国反击侵略者的消息,为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新闻日报》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社理事、复旦大学兼职教授等要职,且曾多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委员等职,1997年以86岁高龄去世。    顾执中与陆诒二人年龄相差14岁,但是,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合作完成了这部重要的《到青海去》。促成此事的契机,就像从上面简单的生平简历中能够看到的,是当时二人在上海《新闻报》的同事关系。当时他们都是上海《新闻报》的记者。1933年7月3日下午,顾执中、陆诒、舒永康、汪扬等人组成的青海考察团从上海北站乘火车出发,当晚到达南京。次日,住在南京的另一位团员黄伯逵加入进来,全部成员聚齐。7月5日,考察团离开南京北上,开始了前往青海的西部考察之旅。一行经徐州、郑州、潼关、西安向西北行进,7月23日到达兰州。7月27日继续前行,8月2日到达西宁。在青海各地进行了十天的考察之后,12日离开西宁返回兰州,踏上归途。一行回到上海是在8月22日,整个考察活动用了大概一个半月。顾执中与陆诒在考察途中撰写了49篇通讯报道,这些通讯报道先是在《新闻报》上连载,后编成《到青海去》一书,193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顾执中等人在1933年组织青海考察团考察西北并非偶然,而是与当时的世界局势、中国命运密切相关。要言之,这是当时中国人国家意识更加自觉的结果。他们是在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1933初华北沦陷于日寇之手、中国国土大片丧失的情况下,开始从西北着手展开救国行动。关于这一点,本书所收的第一篇通讯《“不要再一块儿死在东南”》有明确的交代,曰:“处于严重的现时代的我们,已不暇为目前的国难,作无益的呻吟和悲叹;我们只有紧紧的把握住现在,对于已失的领土,我们当以铁血去收回,对于尚未失去而已经危机四伏的边疆,尤其是广大富饶的西北,当奋全力以经营它,充实它,以免重蹈覆辙。”因此他们结成中国边疆文化促进会,并决定“从青海着手做起,在工作之前,先组织考察团实地去考察,以作将来做边疆文化工作的张本,同时以考察所得,报告国人,以唤起国人对边疆的注意。”本书最后一章是《青海是我们中国人的领土》,指出:“在地理上,青海的地位,界乎赤白两帝国主义之间,假如一旦突然有不幸事件发生,其影响所及,决不单是当地某某军人或某某民族问题,而是整个的国家和整个的民族问题。所以从此以后,我们全国民众,尤其是青年们,不要再像以前东北一般让狰狞的外国人来代我们注意她,我们自己应当一起来维护她,痛惜她,不要让这块好好的河山,不闻不问的任其长在黑暗势力的统治之下,过惨苦的生活!”这种结论是本书的出发点逻辑性地导致的。首篇与末篇的这种对应关系,表明本书对青海的叙述是在唤起国人、救亡图存的框架之中进行的。    上述忧患意识并非仅仅为考察团独有,而是为本书的关联人士共有。孙科(1891—1973)为本书撰写的序言不仅表达了同样的忧患意识,并且在更大的背景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阐发,将蒙古、西藏问题纳入进来。曰:“夫外蒙我之北屏也,执国人以蒙事问之,吾知其必不如俄人习之之深也;西藏我之南障也,执国人以藏事问之,吾知其必不如英人探之之详也。坐是外蒙遂被胁于俄,西藏遂受制于英。今则关东、热河,且沦于日矣,亦由日人觊觎久,而驰骋熟,故遂一入而不可御也。然则吾国虽以地大物博豪于世,使不急谋固圉补牢之术,则边疆诸地,其不为关东、热河之续者几何!”因为同样的原因,青海考察团的工作获得了多方面的支持,受到了多方面的关心。这从《青海是我们中国人的领土》结尾处致谢的对象可以看出。资助、配合这次考察的有各级政府的行政官员,有经济界人士,有新闻出版界人士。    显然是因为有这种进行爱国宣传的自觉,性,因此著者为了扩大考察活动的影响,充分发挥了新闻、出版等现代媒体的传播功能,并且努力借助国家行政权力。将通讯报道在上海发行的《新闻报》上连载,连载结束之后又由大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无疑是为了扩大传播范围。第一篇通讯用张继的话做标题,单行本出版的时候请孙科写序,则是力图通过引入国家行政权力、发挥名人效应来扩大影响。张继(1882—1947)早年先后留学日本、法国,1905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为民国元老,1921年即曾担任国民党宣传部长。1927年任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后历任国民党南京政府司法院副院长、北平政治分会主席、国民党三大至六大中央监委委员、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史馆馆长等要职。考察团出发不久的7月8日上午,在徐州开往郑州的火车上与张继相遇,“中委张继先生”这一称谓中的“中委”头衔,应当是指张继的“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职位。孙科l 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曾任南京政府行政院长,1932年底任立法院长与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这样一位身居高位的政治人物为《到青海去》写序,无意会大大地扩大《到青海去》的社会影响。    《到青海去》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说是1933年中国西北地区的百科全书。从所涉地域来看,考察团虽然是以青海为目标,但沿途是经过陕西、甘肃等西北省份,著者对这些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记录。因此,《到青海去》展示的实际是陕、甘、青三省的社会全景图。从内容看,著者是对相关地区的状况进行全面考察,包括自然状况、行政机构、民族构成、宗教状况、教育状况、人口、矿产等等。关于这些,读者只要看看各章中的节题和表格即可明白,无须赘述。这里要强调的是,由于著者具有救亡图存的现实目的性,因此十分关注各地的社会现实状况。但与此同时,著者也有自觉的文化意识。组织“中国边疆文化促进会”,即表明了这种意识的鲜明。因此,本书在具有现实关怀的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相当的文化深度。该书的文化内容大致可以区分为三方面。一是由于相关地区为多民族聚居区,汉、回、蒙、藏等各民族的生存状况、宗教信仰不同,因此该书对此进行了详细记载。这方面《金碧辉煌的塔尔寺》、《民和县之复杂种族》、《活佛在番土两族中之权威》诸章具有代表性。二是对各地风俗、生活方式的记录。这方面《用牛粪擦碗的番民生活》、《女权制的番民风俗》、《男女相率结队觅合》诸章比较有代表性。此类内容与宗教、民族问题有关联,但又是超越了宗教与民族。三是文学性的内容。该书对各地社会图景的记叙具有文学色彩,并且记录了一些民歌,涉及西北地区的民间文学,有采风的元素。本书中记录民歌的篇目不止一章,仅《化隆县之八宝山》一章,即记录表达男女相悦之情的民歌六首。    青海考察团进行西北考察,相关通讯报道的发表、《到青海去》的出版,都已经是将近80年前的事。但是,重新出版《到青海去》对于当今中国社会来说依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进入21世纪,中国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而本书告诉我们,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人已经不仅具有自觉的西部开发主张,并且进行了脚踏实地的工作。近80年间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国内、国外局势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中的某些问题已经解决,但是,书中对西北地区历史的叙述、对资源的调查,对于今天的西部开发依然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更重要的是,该书的记述是作为现代中国的“历史记忆”存在的,在此意义上它价值永恒。作为社会、历史、思想、文化的研究资料,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现代中国乃至重新认识现代中国。众所周知,男女平等、思想解放、恋爱自由等等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化理想,但是,从前述《到青海去》所涉西北地区的民俗、生活方式来看,男女平等、思想解放、恋爱自由等等好象从来都没有成为问题。由此可以知到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可以知道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都市与乡村、知识界与民间的差异或分裂。这方面的研究,需要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    最后对校订工作的相关问题略做说明。    该书出版于1934年,当时使用的是繁体字,新版改为简体字。但是,考虑到该书不仅是一个历史文本、社会文本、文化文本,同时也是一个语言文本,因此新版尽量保留原版的语言面貌,对于现在人们已经不太习惯的表达方式,对于“那末”(同“那么”)、“米突”(同“米”)、“移住”(迁居)、“专门家”(专家)、“时计”(手表)、“记念”(同“纪念”)等今天不用而当时常用的词汇,均未做修改。    不过,由于该书为二人合著、篇幅较大,而且初版本的编排和校对有未尽完善之处,因此,为了便于现在的读者阅读,整本书进行了全面校订。校订之处未一一注明,仅将校订规则说明于此:    一、原著目录未编号,新版对目录进行了编号,并将序言置入目录中。目录中的题目与正文中的题目文字有差异者,以正文为准进行了统一。    二、改正了个别明显的错别字,重新标点了影响文脉节奏、影响读者阅读的句子。原著在行文中应当使用句号的地方大量使用了逗号,影响文章层次的划分进而影响了阅读,因此校订者将许多句号调整为逗号。    三、原文为竖排本,叙述中举例或说明时多用“如左”一词。新版为横排本,故“如左”一律改为“如下”。    四、外国人名按照现在的译法进行了统一。如“莫索利尼”改为“墨索里尼”。国内地名保留原貌。如“郐县”,因“邠”改为同音异体字“彬”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故保留原貌。    五、原著数据内容只是用分行、分段的形式排列,新版改为列表呈现。    本次整理《到青海去》所用的版本,是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九月商务印书馆初版的版本。

书籍目录

孙序 钱序 李序 陈序 自序一 自序二 第一章“不要再一块儿死在东南” 第二章死心塌地在潼关 第三章呀!是潼关县的护照吗! 第四章倒霉的事接踵而起 第五章生命随着汽车在山巅流转 第六章满怀恐怖到平凉 第七章几经险阻到兰州 第八章万匹骏马奔腾而来 第九章地广人稀的甘肃面积 第十章到拉卜塄的沿途见闻 第十一章众族杂居的拉卜塄 第十二章拉卜塄的活佛势力 第十三章用牛粪擦碗的番民生活 第十四章女权制的番民风俗 第十五章拉卜塄的教育状况 第十六章县政府权力只及半条街 第十七章宝藏丰富之甘省矿产 第十八章骑上骡背进发 第十九章几疑此身在桃源 第二十章四民杂居之乐都 第二十一章行过三峡达西宁 第二十二章到处莫谈国事 第二十三章西藏人是十足的英国籍!? 第二十四章双重捐税下的羊毛市场 第二十五章金碧辉煌的塔尔寺 第二十六章黄金世界的青海 第二十七章青海羊毛业的检讨 第二十八章尝到了皮筏子的滋味 第二十九章民和县之复杂种族 第三十章乐都县一片沃野 第三十一章人民只知诵经拜天 第三十二章周围方里之循化县 第三十三章化隆县之八宝山 第三十四章十室九空之贵德农村 第三十五章佛前滚蛋与油锅捞斧 第三十六章一切建筑不及一教堂 第三十七章种麦者不得食麦 第三十八章皮毛滞销商市萧条 第三十九章浸沉于曲蘖中之互助县农民 第四十章男女相率结队觅合 第四十一章共和县男子多栖身空门 第四十二章女子先学养子而后嫁 第四十三章雹灾大如牛马 第四十四章活佛在番土两族中之权威 第四十五章远处海西之都兰县 第四十六章遍地皆矿之亹源县 第四十七章青海是我们中国人的领土

编辑推荐

《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第1辑):到青海去》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在1933年夏日,为提倡“开发西北”,由顾执中与陆诒组织了“青海考察团”,途经陕西、甘肃,进入青海,对沿途作了全面考察。途中写了49篇有关报道,陆续在《新闻报》连载,产生了颇大影响,使“开发西北”广为国人所知。


 到青海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书名挺有煽动性,有点像“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事实上这不是一本有趣的书,文笔甚至赶不上如今各旅游网站流行的文艺游记。要是抱着看故事的心态翻开它,一定会失望。但是书名还是戳中了我,也许是因为有过在青海的经历,所以在首图看到这本书,翻开来又看到一堆熟悉的地名,就欣喜地搬回家,一页一页翻,略有感受。作者一行五人,于1933年7月3日启程去青海,8月22日返回上海结束行程。顾和陆二人记录下路上遇到的大小诸事,并记录途中经过的每一座城市,在《新闻报》连载,后结集出版。作者喜欢记流水账,比如某地学校若干所,学生若干人,物价、田价、矿产、农产品等。有一手史料功用。但是作者的资料来源基本来自当地政府及少数士绅,跟劳动者对话较少。仅有的几次走访农民还是在甘肃境内,到了青海之后,收集资料非常依赖当地政府官员和党务官员。现在看来,调查不够深入,资料来源单一,缺乏求证。而且事无巨细必录,看得好烦躁。有一点难能可贵,作者身为记者,只是忠实记录各地资料,少有褒贬。(当然,称呼少数民族为“番人”、“蒙番”,有人也认为是污蔑性的。)比如记循化县,说当地少数民族“有病不信医药,终日向泥神磕头”。看到这儿时不禁笑出声来,几乎可以想见作者边写这句,边摇头叹息的场景。(当然这是我瞎猜的)有些地方风俗很有趣。比如记循化县有三害:风害、狗害、小儿害。风害容易理解,就是常年刮风嘛。狗害是因为城内流浪狗太多,常咬行人(@@作者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小儿害更匪夷所思,指小孩子在街巷游荡,趁人不注意时破坏新建门墙,听起来就是小流氓团伙嘛。后两者如果多加管理,完全可以消除,竟然成为地方一害,不知道城市的管理者在做什么。记化隆县,说“番民宁死不读书”,并举例说,当地回教为了促进教育,创办小学,推行强迫教育。番民就雇汉人子弟去读书,而且出金不菲,小麦五斗银四十元,相当于普通店员半年收入。不知是个例还是普遍情况。要是普遍情况的话,那番民为何如此抵触教育,作者应该去挖原因。要是个例的话,何必大张旗鼓地写在书里,为了迎合上海洋场读者的猎奇趣味么?记互助县,一大特点为农民嗜酒,不禁想起当地人喜爱的互助头曲。“沉于酒酿之间者,比比皆是”。当地民风淳朴,村民善饮,连少年小儿也不例外。记得支教时,一个男生描述理想中的生活:天气好的时候和伙伴拎几扎(一扎为九瓶)啤酒或几瓶白酒,去山里,划拳,喝,喝醉后躺下睡,睡醒再喝,喝醉再睡,直到天黑再回家。(听完以后我觉得这样的生活也挺好,除了会早死之外没啥缺点。)据说,清明端午时,山里随处可见醉倒者,酒瓶扔得遍地都是。20世纪30年代,互助的主要输出商品有两种,一种是烧酒(每年15万斤),一种是青油(每年6万斤)。记共和县,民风剽悍,户口调查无法推行,调查者会被村民打出来(为啥?作者没写原因)。于是警察们扮作商人,走乡串户,联络其他的商人,才调查了个大概情况。记大通县,专门提及衙门庄1932年建立高级小学一所。(我就想是不是民中上边那个小学啊)大通的风俗是——赌博。不过戒赌的原因也很务实。“全县人民,向嗜赌博,现因连年歉收,民生凋敝,此风大减。”没钱还赌啥。但是,吸鸦片之风不减。按照作者列出的数据,吸鸦片人数占到全县人口1%左右。看青海教育一章列出的各种数据,乐都县教育水平早在九十年前,就已经超过了省内其他县市,仅落后于西宁。看来传统还是很重要的。这本书有个好玩的地方,就是作者在记青海各县人口状况时,总有一项游民乞丐数量,而且把这个数据作为评判该县工作的指标之一。十几个县里游民乞丐多则四五百人,少才十几人。数据来源不详。难道当时户口普查,游民乞丐作为一个专门的职业而存在么?最后吐槽一下这个版本的排版,不忍直视。每篇文章分为大标题、小标题和正文,居然是三种字体。而且大标题字号极大,和正文对比鲜明。想问这本书的责编:这样看起来真的很舒服吗?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排版真烂。
  •     旅游大兴,可是有几个人知道民国时期的青海呢?这本书可以 告诉你包括青海湖当时的诸多细节。
  •     几十年,就有偌大差别。沿途的美景与艰辛,现今是不大能遇见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