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批评理论实用指南(第二版)》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4-3-1
ISBN:9787513540616
作者:罗伊丝·泰森 (Lois Tyson)
页数:528页

《当代批评理论实用指南(第二版)》的笔记-第246页 - 第七章 结构主义批评

1、基本概念:
1)能指(音响形象)与所指(能指所指涉的概念);
2)结构主义人类学与神话素(mythemes);
3)符号学;
4)言语(表层现象)与语言(深层结构);
5)语法(使文本产生意义的那种结构);
6)结构主义的兴趣不在于文本的意义是什么,它感兴趣的是文本如何产生意义;
2、文学体裁的结构:
P246-248
*诺斯罗普 弗莱(Northrop Frye)的“神话理论”,其“神话叙述体”(mythoi)用来指称构成神话的四种叙事模式,四种叙事模式构成了经典的“寻求—神话”结构,具体见于《批评的剖析》——
1)夏天的神话叙述体:浪漫传奇(romance),历险与成功,正义战胜邪恶,其寻求模式要素为“冒险”;
2)冬天的神话叙述体:反讽/讽刺,反讽(irony)是通过悲剧的透镜看世界,侧重于描绘失败者,讽刺(satire)则是通过喜剧的透镜看世界,侧重于描绘愚蠢者,其寻求模式要素为“混乱”;
3)秋天的神话叙述体:悲剧,从浪漫传奇的理想世界转向反讽/讽刺的现实世界,从夏天到冬天,从天真到世故,其寻求模式要素为“灾难”;
4)春天的神话叙述体:喜剧,从现实世界转移到理想世界,从冬天到夏天,主人公的敌手不是邪恶力量而是滑稽人物,其寻求模式要素为“胜利”;
*弗莱将这种分类方法称作“原型批评”(archetypal criticism),因为其研究对象是西方文学史上反复出现的叙事模式。“原型”(archetype)可以指反复出现的意象、人物类型、情节套路或行为模式,因此,它是一种超级类型(supertype)或者说是范式(model)。
*弗莱还通过对比主人公与其他人(及对比主人公与环境)的行动力量大小,来确定文学体裁的种种结构原则,他称之为“模式理论”(theory of modes)。
3、叙事结构(叙事学):
P250-256
1)格雷马斯:
*杰姆逊运用“格雷马斯矩阵”讨论《聊斋志异》中的《鸲鹆》:
X(主人) 反X(王爷)
非反X(人道) 非X(八哥鸟)
*三种情节模式:
主体——客体:寻求/欲望的故事;
发送者——接受者:交往沟通的故事(指派任务,传递物品);
助手——对手:寻求/欲望故事或交往沟通故事的次要情节;
2)托多洛夫:
*陈述句(proposition):要么是由人物与最基本的行动(如“A杀死了B”)组合而成,要么是由人物与最基本的特征(如“A是女王,B是恶魔”)组合而成;
*序列(sequence):可以单独形成故事的一系列陈述句,基本结构为特征化(attribution)——行动——特征化,例如主人公带着某种特征(失恋)出发,借助于某种行动(寻找爱情),该特征得以改变(重新恋爱,或习得感悟);
*托多洛夫在分析《十日谈》的时候,发现所有特征都可简化为三类形容词:状态类(特征不稳定,如幸福与不幸)、内在性质类(特征稳定,如善与恶)和条件类(最稳定,性别、宗教信仰、社会地位)。同时,所有的行动都可简化为三个动词:改变、越轨和惩罚。由此,他发现了一个模式:变化不断发生,罪恶行径却一再逍遥法外。由此,他推断出一种新型的、与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息息相关的商业价值观正在形成;
3)热奈特对《追忆似水年华》的分析:
*故事(story)是实际事件的顺序组合,
叙事(narrative)是文本层面的讲述顺序组合,
叙述(narration)则是叙事者向某些听众讲故事而产生叙事的行为;
*时态(tense):
顺序(故事顺序与叙事顺序);
时段(故事时间跨度与叙事时间跨度的对比,使人感受到叙事进度的快慢);
频率(故事重复事件与叙事重复事件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反复发生还是被反复描述);
*语气(mood):
距离(叙述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最短距离是对生活最大限度的模仿,叙事者越是无处不在距离就越大);
视角(读者看待叙事内容的切入点,可能与某个叙事者的视角相同,也可能相反);
*语态(voice):叙事者的声音,很可能不同于”视角“,我们需要分析出叙事者(叙述行为)与所讲故事之间的关系,及他与叙事(讲故事的方式)之间的关系。
4、文学阐释的结构:
P256-258
*乔纳森 卡勒认为,制约着文学文本写作和阐释的结构系统就是一套规范系统,我们早已有意或无意地将其内化吸收,因此,决定我们个人”文学能力“的正是我们对这套系统消化的程度。这被称为”文学能力理论“,主要有以下几条——
1)距离与非个人化成规(the convention of distance and impersonality):当我们知道自己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产生一种虚构的”距离“,它顺带产生一种非个人化的东西;
2)自然化(naturalization):我们转化文本,以便让文本中陌生的文学形式按照生活常理生发出意义的过程;
3)表意规则(the rule of significance):文学作品针对重大问题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意味深长的态度,所以我们看待它的方式不同于看待非文学作品,我们渴望寻找到某种深层意义或终极密码;
4)隐喻连贯原则(the rule of metaphorical coherence):隐喻的喻体和本体在上下文中保持一致;
5)主题一致原则(the rule of thematic unity):对于保持主题统一,我们往往借助一些程序,如二元对立主题(善与恶),化解二元对立主题(善占胜了恶),第三方取代二元对立。
5、关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寻找—找到—失去“语法结构:
根据托多洛夫的特征—行动—特征理论,传统的叙事结构是”寻找—找到“,即便主人公在寻找过程中死去,周围的世界也因他的寻找而有所改变,这一结构具有救赎性人生观的特征;然而,在菲茨杰拉德的这部小说中,盖茨比的死并没有让周围的世界发生什么变化,周遭人物的缺陷一如既往,这种”寻找—找到—失去“(或者”寻找—但没找到“)的结构,或许正与现代主义式的救赎无望的人生观相符;而后现代的世界观则是”不必费心去寻找“。

《当代批评理论实用指南(第二版)》的笔记-第325页 - 第九章 新历史主义与文化批评

1、新历史主义的核心观点:
1)历史的编写是一个阐释问题,而非事实问题,所有的历史记述都是叙事。
2)历史既不是线性的(从A到B的因果关系),也不是进步的。
3)权力绝非属于某一人或某社会阶层,相反,权力通过物质商品交换、人的交换以及思想交流在文化中得以流通。权力流通的重要中介是“话语”,它将语言视作意识形态的媒介。
4)不存在整齐划一的(普适的)时代精神,对历史的总体化解释是不充分的,只存在话语之间动态、不稳定的相互作用。
5)个体身份及其所处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塑造的,因此,正常与反常、理智与疯狂都只是文化范畴的定义问题。我们的个体身份是由我们的自我叙事构成的,我们的叙事取材于构成我们的文化的话语流通。
6)所有的历史分析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因此,在阐释历史的时候,历史学家必须表明,他们知道自己的立场是由自身的文化体验所决定的。
2、新历史主义常见的两种方法:
1)关注边缘人群的历史叙事,寻找多元的历史声音,比如“口述史”的田野调查。
2)“厚描法”(thick description):借鉴于人类学领域,通过详尽细致地考察某些文化产物,如生育习惯、仪式典礼、游戏、刑律、艺术作品、版权法等,力图发掘出它们对当地人的意义,揭示赋予它们意义的那些社会惯例、文化规范与世界观。因此,厚描法更关注私人生活史,而非传统历史话题。
3、文化批评:
1)最初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一个分支,成形于20世纪60年代,初衷是针对工人阶级文化被误解和低估的现实。
2)文化批评认为,区分“高级”和“低级”文化形式毫无意义,统治阶级做这种文化区分,不过是为了巩固自身阶级权力,区分出他者。从“文化功效”的角度说,芭蕾歌剧与流行音乐电视剧低俗小说并无根本区别。
3)与新历史主义相比,文化批评在支持被压迫群体时更具政治性,也更关注通俗文化。

《当代批评理论实用指南(第二版)》的笔记-第374页 - 第十章 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和酷儿批评

1、关于同性恋边缘化的三个关键词:
1)恐同(homophobic):社会对同性恋的恐惧和憎恶之情,诸如美国精神病学会曾把同性恋送去精神病院治疗,又如美国曾经限制同性恋外来移民,还有种种社会歧视。
* 内化的恐同(internalized homophobia):部分同性恋者的自我憎恨心理,主要原因是成长过程中被强行灌输了恐同观念。
2)异性恋主义(heterosexism):既指社会对同性恋的制度化歧视,也指由此而产生的异性恋至上文化。例如,异性恋主义文化会在家庭、学校、教堂、医学界及媒体给年轻人大力强化异性恋意识,这被称为“强制性异性恋”(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
3)异性恋中心主义(heterocentrism):更隐晦的偏见形式,常常是一种无意识的假定,也就是假定异性恋是理解所有人体验的普适标准。
4)根据对同性恋的痛恨程度,可以区分以上三个关键词:恐同〉异性恋主义〉异性恋中心主义。
2、对于同性恋的成因,有以下两派观点:
1)生物本质主义(biological essentialism):认为同性恋或异性恋都是先天性的,是由生理决定的,因此,这一派认定同性恋是少数派,被称作“小众化”(minoritizing)观点;
2)社会建构论(social constructionism):认为同性恋或异性恋都是社会作用的产物,因此,这一派关注所有人可能存在的同性恋潜质,被称作“普适化”(universalizing)观点,例如李安所说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
3、描述同性关系时的两个常用术语:
1)同性色情(homoerotic):暗示同性相吸,或可能引起同性读者欲望的色情描写,如女人互解衣衫,或裸男共浴。
2)同性社交(homosocial):同性群体活动中体现出的同性友谊,如庐隐的《海滨故人》。
4、女同性恋批评:
1)女同性恋是“边缘之边缘”,因为她们不仅是同性恋,而且是女人,所以她们不仅要对抗异性恋中心主义,还要对抗女性主义指导思想中可能暗含的异性恋倾向。
2)理解女同性恋批评,则必须与性别、阶级、种族三个关键词联系起来,因此,诸如有色人种工人阶级女同性恋,便很少被提及与讨论,这是需要警示的局限。
3)第一个核心问题:什么是女同性恋?
* 究竟是什么定义了同性恋?是同性欲望,还是 同性性行为?
P362:如果把这个定义(注:性行为)应用到异性恋,那又会怎样?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一位处女,即便她自认为是异性恋,但是,如果她没有与男性交媾,她就没有资格以异性恋自居。这样看来,一个人的性取向必须依据这个人的性欲望来界定。因此,女同性恋的定义就应该是,对女性产生性欲的女人。
* “性”在女同性恋定义中真的那么重要吗?
艾德里安娜 里奇(Adrienne Rich)提出“女同性恋连续体”(lesbian continuum)的存在,认为其涵盖了一系列女性互相倾心的体验,主要是工作或游戏中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系,性欲或性行为可有可无,例如十九世纪著名的“浪漫友情”,伍尔芙与同性密友薇塔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
另一些理论家则指出,“性”是女同性恋生活中最具反叛性和最独特的部分,女同性恋者建立性关系,本身就是对父权制的否决,这本质上是一种抵抗行为,因此,她们这一派成为了“分离主义者”(separatist),她尽可能断绝与所有男人(包括男同)及异性恋女性的往来。
4)第二个核心问题:女同性恋文学批评的任务是什么?
第一,是寻找女同性恋作家文本中的“同性编码”,例如有论者指出,薇拉 凯瑟《我的安东尼娅》中的叙述者与作者本人是一体的;
第二,是根据某位作家的作品,去证明她的女同性恋身份,例如有论者证明艾米莉 狄金森诗歌中的同性恋成份,证据是她对女性性意象的执迷与对男性性意象的恐惧排斥;
第三,是发现一个异性恋意图明显的文本中是如何暗含同性恋成分的,例如分析托妮莫里森的《秀拉》;
5、男同性恋批评:
1)不同于女同性恋批评,男同性恋批评并不纠结于定义,男人之间无论发生性行为或性欲望,都可被当代美国中产阶级白人视作男同性恋。
* 注意,在拉美文化中,这种定义并不适用,他们认为“真正的”男人(macho)既可以和女人性交,也可以和男人性交,这种并不严格区分男同性恋与男异性恋的方式,与古雅典文化相似。
2)基本议题是“男同性恋情感”(gay sensibility),即如果一个人是男同,那么这对他看待世界、看待自我以及看待他人有何影响?
3)男同性恋情感有着三个重要的方面:
第一,易装反串(drag),即男性穿上女性服装,既是自我表现与娱乐,又是政治宣言,以此表达愤怒和反叛,通常出现在同志游行等公开活动之中;
* 注意,女同性恋的易装与此不同,而是在当今成为了一种时尚,因而并不具备戏剧化效果。
第二,忸怩戏仿(camp),以轻浮不敬、矫揉造作、过度夸张和戏剧性(drama queen?)为特色的表现形式,诸如以反讽幽默夸张打破性别的方式模仿权威和传统的行为标准,以此嘲弄讽刺压迫他们的社会机制;
第三,艾滋病问题,后来发展成为一场美国式的自救运动。
4)男同性恋文学批评范例:
从“忸怩戏仿”(camp)的角度讨论惠特曼的《自我之歌》与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对于前者,惠特曼夸张的自我表达构成了一种关于男性气质的表演,并被视作性意味;对于后者,女主角布兰奇或可看作威廉斯本人的替身,表达出同性恋者在异性恋中心主义语境中的深刻焦虑。
6、酷儿批评:
1)酷儿,即queer,本义为“怪异”,因此,酷儿批评意味着“我酷故我在”的骄傲与自信,具有鲜明的反叛性与政治性;
2)酷儿理论与男同/女同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解构主义理论为根基的,因此,它坚信人的主体性是一个变动、零散的集合体,性取向的界定因而是无效的,彼此之间会发生转化;
3)酷儿批评的任务是去探讨性取向的多样性问题,是去关注那些无法界定的、相互转化的、变动不居的同性/异性议题。
7、女同性恋批评、男同性恋批评、酷儿批评的共同特征:
* 基本主题的复现:同性恋第一次性行为;同性恋第一次“出柜”;同性恋如何应对恐同文化;同性恋自我憎恨心理;忸怩戏仿与易装反串;艾滋病;对同性恋乌托邦的追求;“石墙事件”(Stonewall);同性恋社群。
* 对于异性恋文本的同性阐释,我们可能切入的角度:
同性社交关系(homosocial bonding):两个同性人物之间强烈的情感联系,诸如西方批评者对吴宇森电影的解读;
同性恋“迹象”(gay or lesbian "signs"):其一是囿于成见而形成的同性恋固定形象,如男人婆或女气男孩,其二是同性恋亚文化群体自创的编码标志,如gay这个词,就源于格特鲁德斯泰因在其作品中的内部编码,后来流行起来;
同性“替身”(same-sex "doubles"):通常由两个外表相似、举止相似或经历相似的同性人物组成,诸如耽美小说中的CP;
性越轨(transgressive sexuality):不只是婚外情,尤其是关于群交、双重人格、纵酒狂欢的书写,都具有一种“性试验”的氛围,它可能成为酷儿批评的切入点。

《当代批评理论实用指南(第二版)》的笔记-第411页 - 第十一章 非裔美国文学批评

1、种族主义(racism)相关概念
1)种族主义:种族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产生于一个种族对另一种族的社会政治统治,并导致了系统的歧视行为(如隔离、统治和迫害);
2)体制化的种族主义(institutionalized racism):社会制度中吸取了种族主义的政策和行为,如教育、医疗、法律等方方面面;
3)欧洲中心主义(Eurocentrism):文化领域的种族歧视,即只有当文艺作品反映了欧洲人的体验,并且遵循了欧洲文学传统的风格和题材,它们才有资格称得上是伟大的艺术作品,才具有“普适性”;
4)内化的种族主义(internalized racism):由于受到白人优越论的灌输,有色人种往往自觉不如白人漂亮,不如白人重要,他们希望自己看上去肤色更白——由此将导致“种族内部歧视”(intra-racial racism),即黑人群体内部对肤色更深、非裔特征更明显的黑人的歧视;
5)双重意识/双重视野:美国人感觉到自己同时属于两种对立文化中的一种心理意识,一种是非洲黑人文化,另一种是美国白人文化;与此相应,他们有着两种文化自我,一个是家庭中的,另一个是在白人主宰的公共空间的;同时,双重意识还涉及到两种语言的使用,例如美国黑人经常在家庭中使用“美国黑人英语”(Black Vernacular English,简称BVE,也称Ebonics);
2、种族批判理论
1)日常种族主义(everyday racism):有色人种在日常生活中被怀疑、嘲讽、无礼对待,有色人种的孩子在学校被认为是资质低一等的,同时,白人则否认种族主义的存在,这些都构成了日常种族主义;
2)利益趋合(interest convergence):又称作“物质决定论”,也就是说,种族主义之所以普遍,是因为它通常与白人个体或群体的利益相吻合;
3)种族的社会建构:种族从来都不是“生物基因”,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范畴,它是一个历史化的定义问题,例如,美国建国之初就不把意大利人、爱尔兰人和犹太人当作白人;
P418事实上,种族概念最早出现在博物学领域,是为了便于指称处于不同地理方位的人群,它无意把人类划分为生理特征不同的群体。然而,到了十九世纪,科学家将这些群体固定在一成不恋的类型当中,他们还宣称,与体貌差异相对应的是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上的文化等级制。他们断言,人类属于不同的种族,有些种族——特别是白人——优于其他种族。4)种族特征分化(differential racialization):主流社会根据自身需要的变化,在不同时期按照不同方式,去界定少数族群的种族特征,例如考察美国电影中华裔形象的变迁;
5)交叉性(intersectionality):种族与阶级、性别、性取向、政治倾向以及个人经历相互交叉,共同塑造了人的复杂的身份;
6)有色人种的声音(voice of color):在谈论种族和种族主义方面,少数族群作家、思想者处在更有利的位置上,因为他们对种族主义有直接的体验;
7)种族现实主义(racial realism):与坚信种族平等必将实现的“种族理想主义”(racial idealism)相比,种族现实主义认为,种族平等永远不可能在美国实现——
P429在贝尔(Bell Jr. Derrick A.)看来,“紧盯着战利品”不是指种族平等这个战利品,因为如果一直去期待一件已经赢来但永远也不会真正到手的战利品,只会令人“沮丧和泄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种族平等这种信念——种族平等这种东西,现在没有,过去没有实现,将来也不会出现——往往会让那些需要继续战斗的人们变得情绪冷漠或道德瘫痪。贝尔心中的战利品是,在直接面对种族主义现实以及与各种形式的种族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强化人性和取得道义上的“胜利”,绝不幻想白人的权力结构会被彻底拆除。3、非裔美国文学批评
1)关注非裔美国文学传统的两个特征:
* 口述性(orality):语言的口头特征,强调一种现场感,即兴感,包括重要短语的重复、叙事声音的转换、教堂忏悔、布鲁斯音乐、爵士乐、说唱音乐等;
* 民间母题(folk motif):民间人物类型和民间习俗,如乡村医生、魔术师、女族长、说书人、骗子,又如劳动号子、赞美诗、布鲁斯音乐、宗教仪式、民间手艺等;
2)四种“黑人女性”形象:
* 悬浮的女性(suspended woman):为男性和整个社会牺牲,对自身处境无能为力;
* 被同化的女性(assimilated woman):她们融入白人社会的强烈愿望让她们丧失了息的黑人社会根基;
* 新女性(emergent woman):意识到自身所受的压迫,能够做出追求新生活的选择,然而在此之前通常需要经历一次严酷考验;
* 解放的女性(liberated woman):发现了自身的能力,懂得自己的需要,并且着手去得到它;
3)叙事方法:“黑人女性”的叙事人声音,或者两位黑人女性的对话铺陈;
4)非洲主义(Africanism):欧洲中心论在认识黑人过程中的一整套观点、预设、解读和误读,白人把自己的恐惧、需求、愿望和冲突投射到他们身上,尤其是探讨白人书写文本中“黑色意象”的真正内涵;

《当代批评理论实用指南(第二版)》的笔记-第288页 - 第八章 解构主义批评

1、理解解构主义的最关键人物:德里达。
2、解构的首要对象是“语言”:
1)语言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中介,是意识形态化的,构成语言的是各种相互冲突、非常活跃的意识形态(即各种系统的信仰和价值观)。
2)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是非指涉性的(nonreferential),意思是说,语言不指涉实际事物,它指涉的只是我们对实际事物的概念。而解构主义把这个观念又向前推动了一大步,它认为语言既不指涉现实事物,也不指涉我们对现实事物的概念,而是仅仅指涉构成语言自身的能指游戏。其实,在意义不断“推延”(deferral)过程中,每一个能指都包含着更多的能指:我们寻求稳定的意义,但是永远找不到它,因为我们永远无法超越语言这种能指游戏。用德里达的话来说,被我们当作意义的那种东西,实际上只是能指游戏遗留下的思想踪迹,而构成这个踪迹的是我们用来界定某个词语的种种差异。
3、延异(differance):德里达认为,语言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是语言的能指游戏不断地延缓或迟滞意义,其二是语言的表面意义是能指之间相互区分的结果。于是,德里达把法语中的“延缓”与“差异”两个词糅合到一起,生造出“延异”一词,用来指称语言拥有的唯一“意义”。
4、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c):德里达认为,西方哲学的最大幻觉是它对世界的理解以一个概念(logos)为中心,这成为一种强大的“理性”,比如柏拉图的“完美形式”(perfect Forms),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或是结构主义声称的人类意识的内在结构等等。既然都是人为造就的概念,都是语言的产物,那么逻各斯中心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
5、话语(discourse):既然我们对存在的理解并无中心可言,那么,我们就可以从无数个视角来观察存在,每个视角都有自己的一套语言,这就是解构主义所说的“话语”,如现代物理话语、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话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人文通识教育话语,或者十九世纪美国医学话语等等。就此,德里达对西方哲学进行了“去中心化”(decentered)。
6、解构的终极目标必将指向人的主体性(subjectivity)与同一性(identity),事实上,我们的身份都是多重的、零散的,是文化建构的。
7、解构主义的关键词就是“不稳定”,这一理论基于以下三个基本观点:
1)语言是动态多变的、含混多义和不稳定的,它总是不停地散播各种潜在的意义;
2)存在没有中心,没有稳定的意义,也没有固定的立足点;
3)人类是各种意识形态争来夺去的支离破碎的战场,人类唯一的“同一性”是人类自身创造出来的,并且有意去信奉的。
8、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几个步骤:
1)熟练掌握新批评的方法,对文本中的人物、事件、意象作出种种阐释;
2)证明这些阐释彼此冲突,证明这些冲突如何衍生出更多的阐释,由此论证文本的不确定性(undecidability);
3) 寻找构成文本核心主题的二元对立,揭示意识形态构建文本的复杂运作过程。

《当代批评理论实用指南(第二版)》的笔记-第195页 - 第六章 读者反应批评

“读者反应批评”是对“新批评”的逆反,著作中比较重要的是斯坦利 费什(Stanley Fish)的《读者反应批评》:
1、情感文体学(affective stylistics/又译作“感受文体学”):文学文本是时间性事件,而非空间性物件,换言之,文学文本是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文本并不是一个客观自主的实体,文本没有一个独立于读者之外的固定意义,因为文本中包含着它自己造成的结果,而这些结果产生于读者内部。通常的方法是逐字逐句地分析文本如何构建读者的反应。
2、阐释群体(interpretive community):我们每个人对文学的主观反应都是我们所在的阐释群体的产物,而阐释群体就是利用相同阐释策略去解读文本的一群人。当然,阐释群体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们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演变。这种“社会读者反应理论”使我们得以从社会/历史的角度与批评家的解读进行对话。

《当代批评理论实用指南(第二版)》的笔记-第475页 - 第十二章 后殖民批评

1、后殖民理论关键词:
1)文化殖民化(cultural colonization):“后殖民”的“后”字是-post,虽然侵占土地已经归还,但殖民者留下的政治教育制度,乃至带有文化贬低意味的价值观依然在发生作用,因此,“后殖民”关注的是殖民文化“遗产”问题;
2)殖民主义意识形态(colonialist ideology):也称作殖民主义话语(discourse),关注语言层面的殖民主义思维,如设置一些二元对立,并以此对被殖民者进行“他者化”;
3)欧洲中心主义“他者化”的两种表现:
* 世界四分论——第一世界是英、美、欧;第二世界是加、澳、新西兰、南非的白人(也有人把前苏联包括其中);第三世界是印度、非洲、拉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第四世界是被白人定居者征服的原住民,如美洲和澳洲土著(有理论为,美国非裔人也包括其中);
* 东方主义(orientalism)——由萨义德提出,是西方人对东方形象的想象,通常是一种抵毁;
4)殖民主体(colonial subject):顺从殖民统治并接受其文化观念,渴望模仿殖民者的衣着、言谈、行为方式的被殖民者,他们同样有着“双重意识”/“双重视野”,在殖民者文化和土著居民文化之间首鼠两端,被迫迁徙而最终流散,霍米巴巴称之为“无家感”(unhomeliness),例如电影《赛德克巴莱》中的男配角;
5)模仿攀附(mimicry):被殖民者对殖民者的模仿行为;
6)杂合体/混杂性(hybridity):后殖民身份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杂合体,它把本土文化和殖民文化融为一体,这种混杂性比“双重意识”更积极,它或许是前殖民地人民的创造力所在;
2、后殖民论争:
1)后殖民批评到底应不应该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爱尔兰的作家作品?
* 这里依然存在着“白人殖民主体”,虽然殖民者与被殖民者没有那么鲜明的分界线,但是,他们同样具有“双重意识”;
2)“新殖民主义”(neocolonialism):不再是侵吞领土,而是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力量,在剥削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的同时,破坏其商业、文化传统和生态环境;
3)“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经济统治的直接结果,指一种文化去“接收”另一种文化,使弱者变成对强者的模仿,例如美国的快餐文化和消费主义;
3、后殖民文学批评:
1)基本论题:原住民与殖民者的最早接触;外来欧洲人与当地向导一起在陌生荒野中旅行;他者化;模仿攀附;流放(本国的“局外人”,或殖民宗主国的“外来者”);民族独立后的幻灭;寻找个体文化身份(无家感、双重意识、混杂性);本国政治前途;
2)集中关注移民、政治难民、流民等边缘化的离散经验;
3)海伦 蒂芬(Helen Tiffin)提出了“经典反话语”(canonical counter-discourse),即后殖民作家从英国经典作品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角色,或者某些基本假设,揭示出其中暗藏的(殖民主义)臆断,颠覆该文本,从而达到后殖民的目的,例如牙买加作家简 里斯(Jean Rhys)的《藻海无边》就是对《简爱》中罗切斯特的西印度裔妻子伯莎梅森的后殖民逆写,再比如库切的《福》则是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逆写;
4)内部殖民:通常发生在国家内部的区域、群体、个体之间,它是种族歧视、阶级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合一,是多重他者化,这也正是后殖民的基本特征之一。

《当代批评理论实用指南(第二版)》的笔记-第105页 - 第四章 女性主义批评

法国女性主义主要分为两派:
P105-P115
1、唯物论女性主义:
1)其理论基础是波伏娃的《第二性》和马克思主义;
2)作为社会建构论的代表,波伏娃认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3)克里斯蒂娜 德尔菲(Christine Delphy)创造了唯物论女性主义一词,将分析焦点放在了作为经济单位的家庭,女性的家庭分工构决定了她们构成了一个被压迫的阶级;
4)柯里特 圭洛敏(Colette Guillaumin)则指出,人们在提及男性时依据其行为价值,提及女性时却依据其性别,压迫女性的主要形式是经济意义的侵占,是性别剥削(sexage);
2、精神分析女性主义:
1)关注个体心理而非群体体验,女性心理的屈从感产生于语言,既有的语言秩序即是父权制意识形态;
2)埃莱娜 西苏(Helene Cixious)认为语言显示出父权制二元对立思想,诸如头脑与心灵、父亲与母亲、文化与自然、主动与被动等,总之,女性总是处于对立项的右边,是低一级的、弱小的、被动的,而破除这种父权制二元对立书写的方式,则是“女性书写”(feminine writing),多体现为非线性、非理性、非逻辑的情感直觉体验;
3)露西 伊利格瑞(Luce Irigaray)认为父权制权力体现为一种男性凝视(male gaze),男人在看、女人被看,男人制定游戏规则,而女人只是游戏奖品,由此,她在语言层面提出了“女人腔”(womanspeak),那种看似语无伦次的疯癫状态实际是对父权制的挑战;
4)茱莉亚 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拒绝将女性本质化的言论,她认为女性化者是无法界定的,她不接受女性书写或女人腔,而是认为两性可以通过探寻“语言的符号(semiotics)维度”来摆脱父权制;
注:克里斯蒂娃认为,语言分为象征维度和符号维度,前者指的是其被赋予意义的领域,后者则是音调(声音、语气、音量、乐感)、节奏与身体语言。

《当代批评理论实用指南(第二版)》的笔记-第153页 - 第五章 新批评

1、“新批评”的最高标准是作品的“有机整体性”,也就是作品各部分互相协作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通过这个有机整体,文学文本提供了文学的“复杂性”,它蕴含着人类出于本性而去追求的“秩序”。
2、“新批评”关注四种语言手法(或称形式元素):
1)悖论:一种看似自相矛盾但却真实再现了事物实际情况的陈述。例如,《圣经》中说,为得到生命(灵魂的永生),必须先失去生命(短暂的肉身)。
2)反讽:一种陈述或一桩事件被它所在的语境颠覆的过程。新批评主要关注更广义的反讽,以显示文本为看待同一人物和事件提供了多重视角,“多样性视角”与意义的复杂性折射了人类经验的复杂性,从而增加了文本的可信度,这种有意识的内部反讽可以防止因读者的不信任而造成的外部反讽。
3)含混:某一个词语、意象或事件同时产生两种或者多种不同的意义。它是文本丰富性、深刻性与复杂性的源泉。
4)张力:两种对立物的统一。一种张力形式是抽象与具体的整合,是普遍理念与具体意象的结合,通过具体的意象或人物,传达出普遍的含义;另一种是对立倾向相互作用的产物,如《推销员之死》中严酷现实与自欺欺人之间的张力。
3、文本的悖论、反讽、含混、张力所产生的多层次、相互冲突的意义,必须相互协调,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深化主题。而所谓“细读”,就是考察文本形式元素与主题之间是否和谐。
4、通过考察文本反复出现的“核心意象”,进而探讨其象征意义,这是新批评的重要方法。

《当代批评理论实用指南(第二版)》的笔记-第18页 - 第二章 精神分析批评

1、精神分析关注童年时代(青春期)对成人行为模式的影响。
2、无意识中储存着令人痛苦的情感体验,诸如欲望、恐惧、刺激、创伤,它们在日常生活中被压抑,因而必须以某种方式宣泄出来。
3、家庭关系永远是精神分析的理论演武场,如俄狄浦斯情结(男孩与父亲争夺母亲的宠爱、女孩与母亲争夺父亲的宠爱),手足之争(兄弟姐妹之间争夺父母的宠爱),阴茎妒忌(penis envy/女孩对强壮男孩的妒忌,可发展为阳具崇拜),阉割焦虑(castration anxiety/男孩的担心,面对父亲时的无力感与恐惧)。
4、压抑的过程又称为心理防御,主要包括选择性感知(只看到自己可以应付自如的东西),选择性记忆(修正记忆进而忘记痛苦),否定(认为痛苦根本从未发生),回避(远离那些激发焦虑的事),移置(迁怒于他人他物),投射(把自身的问题归咎于他人)。最复杂的是心理倒退(regression),即暂时回归先前的心理状态,如《推销员之死》。
5、P18 焦虑亲密恐惧症——这是一种沉潜已久而且非常强烈的感觉,我们总觉得与他人情感亲密将会给自己带来严重伤害或毁灭,只有一直与他人保持情感距离才有情感的安全。(又与死亡本能、死亡恐惧相关)
离弃恐惧症——坚信朋友或爱人将要抛弃自己(实质性抛弃)或者是不关心自己(情感抛弃)。
背叛恐惧——没完没了地感觉朋友或爱人不可信任,例如,难保他们没有对自己撒谎,难保他们没有在自己背后说自己的坏话,或在谈恋爱的时候,感觉对方移情别恋欺骗自己。
自卑——认为自己不如他人,从而得不到别人的关心、爱慕或生我没有的其他回报。事实上,我们经常认为,自己应受生活的某种惩罚。
自我的不安全感或不稳定感——缺乏自信,对自己认识不足。这一核心问题使我们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在与其他个人或群体打交道的时候,自己的看法和行为经常受到对方的左右。
俄狄浦斯情结——儿子与母亲之间或女儿与父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畸形的暗恋心结,如果孩子长大成人之后没有超越这种心结,它就会阻碍孩子与同龄人建立起成熟的关系。6、梦
1)初次修正(primary revision):移置(displacement)、浓缩(condensation/用某一个梦中意象或事件去代表几种无意识的创伤冲突);
2)二次修正(second revision):在有意识的清醒阶段对梦的内容的改变;
3)男性意象:即阳物象征,如塔、火箭、枪、箭、剑;
4)女性意象:即子宫的象征,如洞穴、房间、带围墙的花园、茶杯、器皿,又如牛奶、水果;
5)水的意象:这种形状不定的液体状态可能与情感、性生活及无意识有关,同时,被水淹的梦境又与母体相关;
6)阁楼或地下室意象:无意识的替身。
7、性本能决定了本我id(利比多libido)——自我ego——超我superego的三重人格。8、拉康
1)真实界(the Real):无法解释的存在状态,至少,当我们看透了意识形态之时,我们会在瞬间感知到真实界,但那种感知转瞬即逝,而“真实界的创伤”只是让我们认识到意识形态背后的现实是无法认清的;
2)想象界(Imaginary Order):由孩子6-8个月大的镜像阶段所启动,婴儿在镜中看到了自己,认识到自己不是一片混沌,而是一个整体,这时,婴儿对世界的感知依靠“形象”
,他感知到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是圆融而愉悦的,与母体不可分割;
3)象征界(symbolic):学会语言,获得了意义,进入意识形态,进入父权秩序(Name-of-the-Father),最重要的是,与母体的分离构成了不可抹除的失落体验;
4)小客体/小他者(object small a):私人的能够重新激发我对失落对象的被压抑欲望的一切,源于由想象界进入象征界之后的失落体验,如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的madeleine小甜饼,如盖茨比魂牵梦萦的黛西家码头的绿色灯光;
5)大他者(Other):促成我们形成主体性的任何事物,各种社会建构和制度,如象征界、语言、意识形态等等。

《当代批评理论实用指南(第二版)》的笔记-第252页 - 结构主义批评

…………


 当代批评理论实用指南(第二版)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