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湖》书评

出版日期:2015-7
ISBN:9787549567298
作者:老树
页数:352页

长衫一套,树下坐好

 老树的微博,纯是他的画与诗。粉丝们在评论中与他跟帖对诗,和乐融融。2011年开博以来,已经有近百万粉丝。老树的画里,一长衫小人在侧,面无表情,又似低首偷笑。底下几句打油歪诗,聪明讥诮,让人会心一乐。这样的怪哉妙人,应该有一本书记录他的夫子自道。  《在江湖》这本书,是老树的画作和访谈结集,他谈自己的学画经历、开微博的原因、简笔画风格的选择、对民国的向往、对世事的臧否……微博上歪诗一首,简笔一束的老树背后,原来是中央财经大学艺术系主任刘树勇。每日的工作想必十分繁忙,因此刘主任将一种自我分给“老树”,在笔墨建筑的田园中享受幽幽清凉。  画的白布长衫是他仰慕的民国范儿,他不止爱这“范儿”,还编过一部厚厚的书,花一年半时间浸泡在民国史料里,让民国在字纸间立体起来。这是学人老树的独到之处。身为艺术系教授,他既能研读视觉的学术理论,又具备专业技巧随心涂鸦,于是得心应手,成为“专业的业余者”。  老树的画与诗,踏到了都市人内心最累的一些东西,给我们带来小小共鸣。我们白天戴上面具扮演各种角色,时时提高警惕防范各种陷阱,为了生计不得不做出各种违心选择,在生存的压力下受制于现实。冠冕堂皇的大词已经太多,每日的现实已经太复杂,焦虑感和失败感的裹挟让我们太窒息。我们不愿意再举旗呐喊,我们需要的只是“小”——在一方小园地里记录自己“不求上进”的小心思。  一袭白布长衫的小人(不必媚眼作态迎合,只要高兴,兀自冷脸也闲适自在),一丛蓊郁青翠的环绕(从拥塞的都市里暂时脱身,在自然里呼吸着清爽),一处孤寂自在的氛围(没有人打扰,做自己就好),这是老树的画。“认真做点事,吃好每顿饭。有空多睡觉,无聊少扯淡”“此生太短暂,安闲有几许?熬到下班后,卧听黄昏雨”“篱上开着闲花,小院种上青菜。吃酒做梦看书,图个自由自在”。这是老树的诗。一首恰到好处的歪诗,写出都市人心里渴望又受制于现实的一点点妄想,正是浮生忙碌的粉末时间里吃下的一颗凉凉润喉糖。  老树是“避”,不是“寂”,因为休憩片刻还要打开门出去,继续。白帽长衫一套,绿绿树下坐好。任他风波浪涌,我自任性逍遥。画着画来胡说八道,放下纠结愣头愣脑。世事反正如此烦扰,不如先来清茶一泡。

混迹江湖的武功秘籍,做最忠于自己的自己。——读《在江湖》

选择这本书还得从认识老树说起。大概一年前,从朋友的空间里看她转发过几次老树的画,我对画不懂,反正觉得是水墨画。画有时是彩色的,花开的绚烂,斑斑点点的花红漫了一墙,墙角立一个身穿长衫,头戴礼帽的男子,脸部只是处理成一个轮廓,看不见眼耳鼻唇,却能看出他看花看的出神。有时画中是满眼的绿,金钱草一叶一叶放肆生长着,单一却不单调。画有时是黑白的,墨色有深有浅,画出的荷叶与荷花却放佛有了颜色。依旧是长衫、无脸、礼帽男。与友对酌或独坐。最吸引我的是每副画后,都跟着一首打油诗。有时古体,有时现代,偶尔还有一两句网络用语穿插其中。诗写的有趣又够味儿,感觉是个历经生活无数苦难老男人的自娱自乐。随即关注了他的微博。偶尔想起手机打开一看,几乎日日更新。美不胜收。无意间,在“一席”的公众号里,收听了一期老树的演讲。看到视频中,那个光头男人,果真是老。我对老但不邋遢的男人有天生的好感。总觉得他们的身上充满着故事。我一边听他讲小时候的故事,一边翻看视频下边整理后的演讲文字。又从“一席”上找到了“老树画画”公众号,又从公众号里知道了这本书的消息。好一番顺藤摸瓜下来,才有了这本伴着我读了整个九月的《在江湖》。我无法用文字去概括书的内容与智慧,因为这本书仅仅是老树多年来答友问的整理,那些带着打油诗的画,亦在一目了然和淋漓尽致后,被痛快的遗忘了。我像一只狗熊,享受着掰下每个棒子的喜悦。忘记了前篇又如何?至少当下是快乐的。老树的话,感觉很平实,又富有哲理。让我这个没有学过哲学的人,觉得这就是哲学吧!“每年清明时节,父亲教我种菜。他说将来没钱,可以挑菜去卖。[给父亲]”——老树画画老树说:“人的状态,人的生活,人活着的态度和境界,是你自己一步步活出来的,体悟出来的,不是学别人的东西然后用嘴巴在那里胡乱地说出来的。画画也好,写作也好,只要贴着自己,诚实地来画来写,就行了。你的画解决得是你自己的问题,尤其是自己内心当中的问题,不是别人的。”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深有共鸣。并豁然开朗。这段时间,因为自己开了微信公众号,每日翘首以盼看一天下来,有多少人关注自己的文字,渴望着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美。渐渐的竟然成了自己一个小小的负担。所幸,意识到了自己坠入的怪圈。立刻整改——删掉了微信上在旁人圈子里加的陌生人,不再关注并炫耀自己的“被打赏”。我是企盼被人关注与认可的,但这份企盼,不能强加于人,要凭着自己一步步活出来,走出来,写出来。当做好了最忠于自己的自己,自然会有同道中人与你同行。这时你才会发现,你解决了自己问题的同时,或许也可以帮助同行的人解决他的问题。哪怕他只是需要一声共鸣,一时相伴,一方存在。只有你能解决别人的问题,才会有人追随于你。 “父亲教我写字,说要心地端正。此事不能小瞧,可以直见性命。[给父亲]”——老树画画看老树的画,读他的打油诗,感觉又是另一番情趣。花间的悠闲怡然自得,诗中的谩骂酣畅淋漓。看那个无脸男人悠然的游走于山间花海,我常想象,是哪个如花的女子让老树如此眷恋?画画之于老树,不是工作。他的公职是大学老师。画画之于老树,却是生活。我猜,那每一副画都是触动他自己心弦的片刻记录,是一封封写出却不寄出的情书,是一篇篇向自己交的生活总结与报告。老树觉得每个圈子都是一个江湖,那么他出这本书的目的,或许就是为后生们留下一本武功秘籍。这秘籍中,有个每个人都可以学成的独门绝技——做最忠实于自己的自己。愿自己也可以注重经历,注重生活,注重自我,注重顺其自然,注重不媚不俗,或许这样就是艺术了吧?或许这样就是注重艺术了吧?书摘:1、结婚了,有孩子了,生活一下子变得非常具体起来了,你还在那里充满理想地画画儿,感觉简直就是在找死!2、绘画最终要表现得是绘画者人生经验的丰富性,是他对于自己这些经验在理解上的深度和高度,说白了是他作为一个人的整体境界。陆游谈作诗的理法时说过一句话: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3、人是个经验性动物,日常生活的经验,特别是在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形成时期的日常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会构成一个人一生当中重要的价值取向与判断力,特别是在视觉识别和判断这方面,会形成他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的经验参照。说白了,见过和没有见过,是非常不一样的。见过,在日常生活当中真切地经验过,甚至用过,所谓推移往复,在日后的生活当中,无论你舍身何处,当你再次见到时,唤起的是一种真切生动的记忆和比较化的识别。4、作家阿城说台湾是民国,香港是晚清,大陆才像个新中国的样子,因为一切都跟过去割断了血脉。5、你看民国早期胡适他们搞新文化运动,哪像后来的运动?几个文人从海外归来,有些个想法了,就在杂志上写文章发一发,惹得另一拨文人不高兴了,也写些文章发一发,在杂志上打打嘴仗。外人看着,以为快要打出狗脑子来了,其实他们之间见了面,也是按着老有尊卑坐好,把酒言欢,哪是后来“文革”时期那样见面跟见了仇人似的势不两立?6、陶弘景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7、人都活在当下,活得都很具体很琐碎,没有人会逃得出当下的这种又具体又琐碎又无可奈何的现实境遇世界去。8、我觉得,这种状态是当下现实世界当中的一个最大的也是最为重要的现实。……你说这种内心现实不是当下最重要的一种现实吗?9、如果说画儿在内容上有个标准的话,我想最简单也最直接的一个标准,就是这些画都要表现画家的内在惊艳,起码的,他要对自己画的那些东西那种趣味儿有个诚实的认同感。10、正是现实世界的变动不居,导致人类的持续焦虑与恐惧。他称现实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特殊与随机变化的世界,人类要想摆脱这种恐惧,最重要的办法即是由这个特殊的变动不居的世界当中找到一个本质的一般性的绝对的世界。11、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人之一生其实就是一个逃避现实苦难的艰难行程。他认为人类逃避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宗教、幻想(文学及艺术即属此列)、超越(哲学)、麻醉(毒品)以及自杀。……其实不独幻想,那些被看得很高的理性探讨,也成为艺术家借助艺术这个媒介逃避现实的重要一途。12、用那个走在这条道上的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塞尚的话来说就是,绘画并不表现现实世界,而是与现实平行存在。13、艺术本身就在生活当中啊,以艺术为理由的逃避现实之举本身也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啊,它怎么会高于生活?我还是喜欢将艺术看作是在生活当中的一种特殊的存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处所。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个可逃避的去处。也正是因为有了“艺术”这个说辞,我们才有一个可以合法逃避现实世界的理由和借口。14、这就是说,经验会改变一个人的许多判断,甚至日常情绪。15、这个无常的,你根本就无法左右的人生,这个随时都可以戛然中止的人生,有什么看不开的?有什么值得留恋、争执、热爱的?16、人的状态,人的生活,人活着的态度和境界,是你自己一步步活出来的,体悟出来的,不是学别人的东西然后用嘴巴在那里胡乱地说出来的。画画也好,写作也好,只要贴着自己,诚实地来画来写,就行了。你得画解决得是你自己的问题,尤其是自己内心当中的问题,不是别人的。17、本来影像是有关现实的语言描述,是一个语言手段的媒介,是表象,但是,在大众不在场的前提下,在大众只能通过影像观看的现实经验当中,影像不再是有关现实的描述,影像不再是语言,影像就是现实本身。18、真正的风雅是个内心当中的事儿,真正风雅的人是不需要炫耀的。19、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有专文谈过媚俗的话题。但在我们周围,更多的人其实是在媚雅,也就是说,以一种看上去特别风雅的方式,漏露出骨子里其实是多么的庸俗不堪,多么的不自信。许多事情,你不知道就里时,才会特别地当个事儿来说、来做。等你知道了,烂熟于心了,你就会想怎么做就去怎么做,自然而然地做,甚至做了自己都意识不到。说到底,无论是写作还是画画,最要紧的还是能够进入一个自由的环境,了无挂碍,自然而然。但这个了无挂碍又与纯粹无知阶段那个无所畏惧地胡来不是一个事儿。20、你最终在作品当中显示出来得最要紧的内涵不是对象,而是你自己。21、所谓的圈子,就是一个微观江湖,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利益系统,说白了,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处在这个系统中各个点上的人相互依存、相互抬举,时间长了,习气会很重。 ……………………………………原创作品,转载前请联系19688143,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德州心故事“混迹江湖的武功秘籍,做最忠于自己的自己

就在江湖中

《在江湖》这本书,入手很久了,看了也很久。如今恋恋不舍看完,依旧放在床头,只为在滞闷酷热的三伏天里,信手寻找丝丝细雨的清凉;只为在遭遇困顿的人事沉浮中,获取老愤青直达心底的宽慰。窃以为,老树的画更接近传统的文人画,像徐渭和唐寅的一些画,书、画需结合在一起看,才有趣味,有的时候,他们题在画上的诗文,会让画子多些耐琢磨的嚼头,甚至,比画面要好看的多。老树自己在文章里也说,他试验了各种画与字的版面安排,有一些为了不影响画面的整体性,并不题诗文,只是记在画外。在我看来,不如在画时就给字留点地方,不需太满,毕竟老树的诗,是他的画的核与魂。所以,这本《在江湖》初到手时,还有点嘀咕它有“画不够,文来凑”的嫌疑,但看下来,反倒觉得,那些长长的文章能帮老树从他精致的小诗中舒展开来,好好地跟我聊了个天。看他的画,你会羡慕他游山玩水,有闲不务正业;但读他的文,你又会感觉到,他其实并不闲,甚至并不像他画中所画那样豁达,甚至时时愤怒、时时颓废,一如我们都会有的普通情绪。他只是寄意山水罢了。他在江湖中。他和我们每一个挣扎在世的人一样,体味着这混杂江湖的苦乐酸甜,也会受外界因素的困扰而忧思悲喜哀怒。所不同的是,他一个光头大汉,有着我们所不及的细腻和悲悯。我们喜欢他的画,因为他把我们在麻木的日常所忽略的情绪小心拎出来,放在了我们面前,笑着说:瞧,这是咱们的日子。他的画,不过是找到一种适合他的表现形式来为情绪和思考找一个出口。所以他其实并不把这画当什么了不起的艺术。事实上,他对于这世道里的所谓艺术圈子,也报以冷眼旁观的态度。因为,他画所想画,而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互相吹捧而画。在这一点上,我羡慕他,有任性的资本。再说与他的画密不可分的他的小诗。虽然在他的诗里常常有大白话出没,然而,读起来就是比一些所谓诗人的诗有诗味。为啥?因为他遵从了作诗的规矩,文字韵律的规矩,和真性情的流露。这当然比虚情假意的应酬之作高上了不知几个级别。因为他在江湖,所以有江湖的生气。所以,江湖有他的传说。

愿你岁月无波澜,余生不悲欢。

图文|红 V很多人提起老树,都会说到他的画,他画下遗世独立如闲云野鹤的长衫老汉,也都会说起他的诗,他那有点自嘲但非常有趣的打油歪诗。把老树的《在江湖》看了几遍,颇喜欢他的生活态度。也来凑个热闹,说说如何能把操蛋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话很多人都爱引用。但是事实上,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如果连眼前的苟且都过不好,又何谈诗和远方?1《时光恋旅人》里有句话说,“生活总是喜忧参半”。深以为然。囿于各种生活牵绊,大多数的我们也不过是理想的囚徒。但人生本就是悲喜风水轮流转,在欢乐的长河中也会有惊慌。所以我们需要在生活扇来猝不及防的巴掌时,及时修正自己,继续向前。大抵上,用怎样的方式把自己扭转过来,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生活质量,而扭不扭转得过来,就决定了你是悲观者还是乐观者。2再怎么睿智或者有成就的人,都会有疑惑,会焦虑,也需要力量或介质去释放自己。老树在书里说,“逃避现实是我唯一的内心现实”。写诗画画就是他缓解压力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只不过他在释放压力的同时,因为触到了都市人内心的软肋,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所以也间或实现了自我价值。3世界很大,我们没必要把自己框死在一个小格局里。当我们想逃避现实的时候,利用自己的兴趣来转移注意力就是一种很好的排压的方式。像我心情不好的时候,跑个步爬个山,做做手帐,看看电影,烦恼啊压力啊,也就自然而然地抛到九霄云外了。4春节期间看了好多人对自己新一年的期待,最让我有感触的,是杨小过在朋友圈里说的“适度焦虑,开心点”。他知道焦虑的存在,给出了“适度”的期待,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心态。事实上,只要有开心的事来调节,适度的焦虑也是我们成长的润滑剂。5老树说,“人的状态,人的生活,人活着的态度和境界,是你自己一步步活出来的,体悟出来的,不是学别人的东西然后用嘴巴在那里胡乱地说出来的。画画也好,写作也好,只要贴着自己,诚实地来画来写,就行了。你的画解决的是你自己的问题,尤其是自己内心当中的问题,不是别人的。”这段话,其实就把如何过好生活的逻辑说通了。人生有problem,然后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problem也就over了。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路上,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一样,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决方式不一样而已。6也许你也和我和老树一样,都在江湖漂。也曾在各种压力面前有过崩溃,有过绝望,但所幸的是,我们在挣扎一番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向前看。我们还是挺不错的。而我走过那么多的路后,发现只要对世界保持好奇,多去尝试,你会在不断挖掘自己的兴趣中跟自己好好相处并且热爱这个世界的。生活过好其实并不难。愿你我,岁月无波澜,余生不悲欢。

做人做学问以及如何在江湖中自处

看过老树的花乱开,接着又入了这本在江湖,我更喜欢在江湖,因为这里面有很多充满智慧的文字,让我收获很多。我知道老树是因为一席的演讲,那个视频反反复复看了十几遍,很多话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说,在这本书的几篇文字里我找到了一些答案。我想我喜欢老树的文字可能多过他的画。文章采用了问答的形式,看到后面觉得问问题的这人不简单,我想象这个人应该三四十岁,然后人比较稳重,很会提问题,张的挺帅,很有学识,对老树有一定的了解,等等,后来看了一些资料才知道原来这个西门烟树就是老树本人。书里面对那篇,在民国的一座废园子里闲逛 让我很有感触,先是讲了台湾和大陆之间文化的衔接,台湾那边保存的比较完整,而大陆则是出现了文化断层,我记得之前听林丹青讲座的时候他回忆起这段历史也是非常的惆怅。后来讲到民国的那些人,儒雅和谦卑,讲到革命,不是东风压倒西风,这其实就是文化专制主义,只有一种说法是对的,其他就是过时的,错误的。讲民国的革命为什么没有那么多血腥,老树说民国那时候报纸上一般都关注的是金融、上海名媛加入豪门等等这样的信息,什么党派闹除了什么事情反而没怎么有人关注。讲到民国那些党人造反的事情,民国时人做事都懂规矩,都很节制,不随意的乱来。举了民国军阀张宗昌支助张伯苓先生创办南开大学的事情,张宗昌是张伯苓的学生,老师找他借钱,把家底搜罗一下给张先生送了一大笔钱,后来军阀大病在床,临死还要在遗嘱里面说明那一部分要给张先生办学。讲到张宗昌写诗的事情,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我觉的老树的诗也有点这个风格 哈哈哈。老树说从他的诗里看,他是“一个童心未泯,充满极大的好奇和天真无赖,真是太好玩了”后面有讲了吴佩孚写的军歌《登蓬莱阁歌》,这首歌被定位北洋陆军的第三师军歌,老树的同时岳父是民国年代北大哲学系毕业的学生,说着说着便哼唱起这首歌来。讲到了周作人被捕时的样子“在被当兵的押解到法庭的路上,俨然就是个塾师要去学馆给孩子们上课的样子”。还有汪曾祺,那种经历了种种苦难,当和别人聊起来的时候依然能那么平静,这种好性情,好胸襟真的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今天的人一起念,就要去做什么特别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仔细想想,我们到底做成了多少真正有价值有意思的事情?我们都变成了了无生趣的庸人。讲了蔡元培在做北大校长之前的身份是中国第一暗杀团团长,讲了朱德之前是云南省警察厅厅长,什么都有了,为什么就抛弃一切去革命了呢?讲到了秋瑾,徐锡麟事发被抓,秋瑾也不逃走,坐在厅堂中从容被捕,1907年7月15日 秋瑾就以。之前负责审问他的山阴仙灵李钟岳一直仰慕秋瑾人品,天天让老婆做好吃的提到监牢里区,让孩子面见秋瑾,聆听教诲,秋瑾死后,李县令备棺厚葬,一年后因此抑郁而终。写到这里,发现真的有好多点都可以拿来说,总的来说,让我意识到了我们所学到的历史是片面的,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民国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不知道,我们学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历史。就好像我们现在打开电视看到的都是日本如何如何,美国又如何如何欺负其他国家等等,但是这些事情和我们平头老百姓有什么关系?我们被蒙在鼓里太久了。读书自修真的很重要,看看民国那些人们,做的那些事情,看待自己做的那些事情的时候,竟然都不觉的是个事,那种谦卑和胸襟,让我觉的非常惭愧。人活着,要让自己变的有修养,要不断的学习,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活着,有时候真的不只是为了钱财利益。做事情的态度。看看民国那些人做学问的态度,不浮躁,那种做学问,是真正的静下心来去研究。我最近几天都在反思自我,非常惭愧!凌晨两点了,实在写不下去了,好累,这是一本好书。不仅仅是值得读一遍。

【征集书评】深圳覔书店会刊《閌》有酬征集书评啦!

深圳覔书店会刊《閌》有酬征集书评啦!简介:覔MI,是友谊书城旗下新品牌。覔,追求前进和向上的独特态度与自由精神;是东方哲学与现代美学的合体。《閌》为覔会刊,具备主题性、生活性及启发性,是融合了东方哲学与现代美学的会员刊物。本期主题:童 (核心:孩童般的纯粹)(引申意义:读永恒的书,做纯粹的人)要求:1.选取以下书单其中书籍;2.契合主题,区别一般读后感,偏向专业书评,具有启发性;3.不少于800字;4.原创,未曾在公开刊物发表过。奖酬:200元/篇(入选)截稿时间:10月19日晚上9点联系:请投稿1592374426@qq.com(请务必注明个人信息,书籍信息!)书名 作者孽子 // 白先勇少女哪吒 // 绿妖查无此人 // [美]凯瑟琳•克莱斯曼•泰勒 爱无比荒凉 // (日)江国香织 阳光猛烈,万物显形 // 阿乙在江湖 // 老树从甲午到辛亥 // 雷颐走出帝制 // 秦晖图书馆奇谈 // 村上春树京都古书店风景 // 苏忱书你今天真好看 // [美]莉兹·克里莫卖海豚的女孩 // 张小娴她和她的猫 // [日] 新海诚合肥四姊妹 // [美] 金安平

写意走心的乱世绘本

《在江湖》是老树的一本绘著集子。绘著,绘著,顾名思义,有画有文字。画作是从老树5000多幅作品中精心挑选出200多幅,归为【日常】【闲情】【花犯】【心事】【时节】【江湖】【桃源】七类。画作中穿插七大话题,画与文字结合,相互映衬,一切就更完美了。这些问题,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提问者“西门烟树”与回答者“老树”是一个人,很像周伯通的左右搏击术)讲述作者从业20几年的心路历程、专业修为与处世之道。刚拿到书的时候,我以为很快就能看完。结果完全出乎意外。为何?只因书中文字太多,多达十万字。这些文字,绝不是草率为之,而是作者的呕心沥血之作。所以,读起来,破费力气。谁让书中都是干货呢。真正读起来,我颇感费力,心中暗自非议:干嘛搞得这么专业,让我这个业余的素人情何以堪?但转念一想,读费脑子的书才能使人进步,这与上坡路永远比下坡路难走是一个道理。于是,耐着性子,一字一句地读下去。待读完,不仅暗自佩服,不愧是老树,作文也是这样的犀利痛快,一针见血,跟他平时讲话一个样子。文如其人,言为心声。说的就是老树吧。很赞成老树关于日常生活态度的观点——雅致。虽然现在在大陆,真正的雅致并不存在。正因为不存在,才更让人心向往之。更不能因为不存在而忽视,而不去追寻。我个人理解的“雅致”,是一种在能力范围之内,尽量让自己过得精细、舒服的生活态度。不是说,一定要喝星巴克的咖啡、穿阿玛尼的套装、开路虎的车才是雅致,也不是天天派对、日日舞会、夜夜赶场才是雅致。生活中,每天按时吃饭,即使是粗茶淡饭,也注意个荤素搭配;无论应酬与否,都将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既悦人又悦己;定期收拾屋子,盆归盆、碗归碗,一切整齐有序。工作上,把属于自己的事情做好,不挑肥拣瘦,不推三阻四,敢于担当。永远热爱生活,永远生机勃勃。说到底,是将平实的日子过出滋味来。将“粗糙”、“将就”、“对付”、“差不多”、“得过且过”之类的字眼从字典中永久删除,将“认真”、“从容”、“健朗”、“勤勉”、“责任”等字眼奉为己训(己训,是相对于家训、校训而言,是我自己想的一个词组,“自我训诫”之意)。只有这样,才能离真正的“雅致”近了一步。近一步,再近一步,假以时日,就真的“雅致”起来了。老树的画,不用多说,很喜欢。相信绝大多数的人关注老树,都是从他的画开始的。我第一次看到老树的画,心中一惊,马上狂喜:对了,感觉对了,一切都对了。就是那种自己想表达却总是表达不准确而老树将其表达出来的感觉。一画中的。每天翻看老树的画儿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没有遵循21天规律,一见即习惯)。有事没事,看看老树的画儿。无端的,心情总是大好,满含喜悦的美好。花卉、时令、野蔬、风景、琐事、工作、情绪,每一样,经老树的画笔勾勒出来,味道就有了。干净、清新、好玩、有趣,再配上老树满含“稚拙之趣”的题字,搭上麻辣爽口的打油诗,轻而易举地就触碰到了心底那个最柔软的角落。其实,我最喜欢的一张画,这本集子并没有收录。那张画中,长衫男子,怀抱一尾大鱼,归家。题诗曰:春风吹暖心怀,村口有花正开。一弯残月西照,我抱大鱼归来。每次看这张画,我都会用老树本尊替换掉长衫男子,怎么讲呢,一种美好的温柔涌上心头。老树总是自我调侃,画是乱世绘本,文是胡说八道。我知道,这是他的自谦之词。常言道: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我想说,与通达、智慧、有趣的人做朋友,才能让自己在这个不那么美好、不那么良善的世界里感到些许美好、些许温柔。老树正是这样的朋友。

老树的江湖

早年,如我一样的出版社编辑热衷于翻报刊,希望从中发现新作者,继而约书稿。后来报刊式微,绝大多数新作者转战网络,就又追着五颜六色的屏幕找,论坛、博客、微博……如今早已离开出版社,但这习惯留下了,看到网上有好作者冒头,还是很兴奋。比如二〇一一年七月的某一天,看到“老树画画”在新浪微博贴出第一幅画,内容是为那场震惊中外的动车事故罹难者祈祷。两天后,他贴出另一幅画,并附题诗“自我检查”,首句这么说的:“每天对镜看看,是否已经成猪。”从那以后就一直盯着他。一盯四年。至二〇一五年七月,老树已凭微博上的千幅画作,成了千万读者心中“性情中人”这个词的代言人,还是他们心底“在家拈针绣花,出门提刀杀人”的大侠。月底,承蒙老树相邀,去为他新著《在江湖》发布会站台,现场人多到完全插不进足,空调形同虚设,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溽暑特有的馊味。因为此书的出版,网上一时更是:何人不识君,满屏是老树。在一条被转最多的文章里,压题配图上的题诗是一首五言打油:“江湖正大乱,不想变成猪,山中刨一坑,蹲着翻闲书。”至此,一场为期四年的小轮回首尾相衔。四年来,我读老树的画,读他的打油诗,以及画上的书法,对他的经历、师承、性格、审美等等,有种种猜测,可惜他在微博上只贴作品,从不闲言,我也只好仅停留在猜测层面。此番《在江湖》面世,内有近十万字的详尽自述,是他从二〇〇八年写起,陆续写至二〇一四年完成。读来不时会心一笑,我的种种猜测一一坐实。我很喜欢这十万字,如果纯凭个人喜好,我甚至想说,老树文字第一,书法第二,画排其三。不过这类总揽全局一言以蔽之的话,向来形式大于内容,故作惊人语可以,经不起细究的。老树的文、书、画三合一,是个太难拆分的整体。倒也不妨当成三个角度,来解读老树。先从画说起。老树的画,很多人议论像丰子恺,像金农,像这像那。这么说的人,可能“像”与“被像”的作品都看得少,了解得浮皮潦草,盲人摸象。不能因为画中人也穿条民国式长衫,就说像丰子恺;也不能因为金农画一池荷,老树画一池铜钱草,就说仿了金农,要这么论,全天下只有两幅画好了,一幅写意,一幅工笔。读老树这十万字,就知道他“走红”以前,在画上花了多大工夫,做过多少临摹作业(偏偏没临过丰子恺和金农),对古往今来绘画的研究有多深入独到。这些是水面下的冰山主体,也是厚积薄发的那个“厚”,人家花大半辈子琢磨出来的,您一分钟就能瞅个底儿掉?别当剃头挑子了。我看老树之画,题材内容之新颖还在其次,他的线条笔法、用墨布局,这些绘画本体元素,看似轻松随意,实则有破有立,内涵丰富。来历挺杂,忽古忽今,但他不知道使了股什么巧劲儿,居然就融会贯通变成了他自己。不盲目自大,也绝不妄自菲薄,找了个不偏不倚的奇巧位置,就那么真率地直抒胸臆了。仿金农?他明说了不喜欢扬州八怪。铜钱草仿荷花之论,令我想到老树在书里说到,一个水墨画者,有乡村、山水间的生活很有必要。他觉得,中国传统绘画总体说还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所以题材基本就是乡村题材,山水,人物,花卉,走兽等等,于没有乡村生活经验的人而言,画这些就是“写生”,而对有乡村生活经验的人,画的“其实已经不是那些花草和山水人物,你画的是你自己设身处地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你甚至只要沉入到回忆当中就足够了”。你看,其实根子在这里。像丰子恺?他说,就是想表达一种他“想象当中的民国趣味,雅致、简静、平淡,有世俗的热闹,但又不太喧嚣”。如果只说到这儿,就是个常见的民国风情爱好者,大俗汉;可老树接着说,“民国有没有这样一种趣味,那得从民国时代过来的人才说得上来,我不知道。我就是想象着民国时代是这个样子”。这一补,看得出,他醒着。对,老树画画一大特点是:不仅是在画花鸟鱼虫这些客体,还随时在画自己的内心,所以可以清晰感觉到,他醒着,他的目光一直是内外并看的。书中讲到“直面现实”,他说,“我们经验中的人事,六根感受到的物体是我们最容易明白,也是我们最常说及的现实……但现实还有很多的层面,有些是我们看不到的,比如极其微小的微观世界……这些且不去细说,单就跟人的生命活动直接有关的现实当中,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层面,那就是人的内心现实……”我个人觉得这段话,可以说明老树之画何以虽是小品却有大气象,也可以带读者去看海平面下老树这座冰山的主体。再来说老树文字,包括我喜欢的这十万字,以及所有画上的题诗。老树文字有股特殊的稳,并非四平八稳那种寡淡之稳,亦非精巧设计那种做作之稳,更非所谓风清云淡的鸡汤之稳;他是左冲右突,纵横捭阖,却又胸中有丘壑,可点百万兵的动态之稳。快人快语,口无遮拦,得意处长篇大论,愤怒时脱口骂娘,论人事也常有论据不足便下大结论之嫌……按说这么个写法非常危险,容易跌入莽撞汉子夸夸其谈的恶境,但是没有,得力于几点——力量、心智、修养。这三个词,是老树谈及何谓“雅致”时,掏出的三把尺子,意思是说,力量不够,心智不够,修养不够,只能是媚雅,其实是个俗。老树文字恰恰因此三条,确实有了股冲破雅俗的浑圆之感。想想不奇怪,他在文学、摄影、设计、绘画、教书等多个领域扑腾三十年(扑腾的艰辛,书中时有提及),现在回头想,要感谢老天爷,始终没让他在任何一个门道大红大紫,所以他能稳扎稳打,以这三把尺子打磨自己,到如今这样全面熟透了的年纪,想不从容想不浑圆,那是底子太差。更往深说一层,其实还是被说烂了的那个词——真诚。老树说,最重要的还是“心中有没有话要说,其次是你把想说的话是不是清楚而且充分地说出来了,至于怎么说不重要”;他还说,“画什么不重要,怎么画、用什么材料画和技法来画也都不重要,重要的还是你的表达是否诚恳和有内涵,最终形成的作品是否能够动人心魄”。对此,他还援引罗兰•巴特的话,说罗氏在一本书中讨论摄影之本质,说对一张照片的判断,标准就是“感动”。这些话是在聊画画,用来说老树的文字同样正中要害。讨论老树的文字,万不可忽略那些题画诗。诗比文难,格律诗更难,把打油诗写到不俗,难上加难。在我个人狭窄的阅读经验中,近百年来打油诗,聂绀弩是个奇葩,读到老树,又是眼前一亮。他的题画诗,风格非常多变,有诗经古风体,有谐谑串联体,有流行歌曲体,有纯打油体……还有很多,篇篇水到渠成,不乏打油打到浑然天成之气概。最后来说老树的书法。从未见过老树独立的书法作品,书法在他笔下,老是个低眉顺眼的小媳妇,不吭不哈洒扫庭除,生火做饭,兢兢业业地甘为文、画二者的联结媒介。可我自己近年迷书法,所以看他画中题诗的书法,感触颇多,但其实这条最难说。难说在于,他显然有诸多临帖功底,但最后呈现出来的,又完全化这些训练于无形,无汉无魏无唐,无碑无简无帖,只有貌似孩童般稚拙的字形,内里却又有间架有结构,有笔画有浓淡;等细品时,又化作飘渺云团。我在书里找到一段话,兴许可以来解这种无形之美——老树掷笔多年,后来父亲罹患癌症,因为苦闷,他重拾画笔,“索性什么都不去管了,什么用笔用墨,什么造型要如何如何,都不再去细想,想怎样画就怎样画。这样画画让我感受到过去画画时没有过的那种放松自如,让我重新享受到画画的快乐,让我从一种焦虑当中出来了”,“我只是想借着画画让自己放松下来快活起来”。还是在说画,也能解释他的书法,其实诀窍就是:全身心松下来。“松”之一诀,说起来无比容易,真做到彻底松,登天之难。因为要一直放弃,弃到无所弃。一般人在最后一根稻草也要放弃的时候,必会遭遇无比巨大的恐惧,有体会的人自会明白。老树一直醒着,又有力量,奋力一跃,他弃掉了。再写再画,全是快活。《在江湖》里,老树提到他小时候很崇敬本村一位画匠,专画忆苦思甜和大批判展览画的,画得真是好。说有一次看画匠在大队部会议室的大案子上挥毫泼墨,“能看出来,他一个人猫在这间大屋子里画得很享受,而且也不用到地里去干农活儿……”我读完这本《在江湖》,觉得老树和这位画匠一样,身处纷繁杂乱的现实社会,画画是他们无可奈何地用以冲抵乱世的工具。所谓“在江湖”,说起来挺豪迈,其实一把辛酸泪。

文字什么的,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老树,这个名字就让人特别的感动,朴实,而且外看似枯槁,其实年轮层层是扎扎实实。老树的绿是深刻的绿,油墨绿,老树的画看一眼心波动,再看一眼心感动。安安静静,对世界呈静默观望状。就已经是非常好的意境。文字什么的,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江湖是什么,是生活吗?

《在江湖》是一本绘集,图文相搭配的那种,刚翻阅时以为很快便会读完,谁知里面竟有关于老树的答问,有十万字左右,分为七个不同的问题,安插在不同的画系列之后,内容并不深沉,但却让人忍不住细读、细想、细思。初识老树是在今年初,微博上友人推荐,点击进去一看,好喜欢,不管是画还是文,都让我心生欢喜。平常生活琐事,心中念想期盼皆有。十万字的答问内容是老树在纸上一一写下的,这个毅力让我吃惊,在这个电脑应用广泛的年代,手写是需要一定的耐心和静心,而且他还写了挺长的一段时间。当你认真读完这些内容,你的心中对他这个人的性情也就有了大概的了解。老树停笔绘画已有多年,当他重新开始绘画是在父亲被诊断出癌症,心中苦闷时拿起笔随意地画,从中找到了当年那种着迷的感觉,也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的画下去。文中写道“什么用笔用墨,什么造型要如何如何,都不再去细想,想怎样画就怎样画。”这样的一个心态让他放松下来,快活起来。他的画也就活了起来。老树关于“雅致”有些不一样的认知,他说“他喜欢的雅致是市井清明世俗兴旺的意思”,而不是文人生活中才有的样子。想来也是,文人生活是什么?装精致,作上流,品咖啡,抽雪茄,开宝马,向外人卖弄见识?可能有,可能只有一部分。不可避免的是,文人生活也夹杂着平常人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书中我独爱花犯中的“此生只向花低头”。原文“人生一间过云楼,漫天风雨不言愁。名利来了总还去,此生只向花低头。”人的一生无非也就是如此。


 在江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