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后半生

出版日期:2014-6-1
ISBN:9787549554013
作者:张新颖
页数:355页

内容概要

张新颖,1967年生,山东招远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韩国釜山大学交换教授(200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教授(2006年),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获得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文学评论家奖”(2006年)、第一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2008年)等多种奖项。
主要作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沈从文精读》、《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等,当代文学批评集《栖居与游牧之地》、《双重见证》、《无能文学的力量》、《置身其中》等,随笔集《迷恋记》、《此生》、《有情》、《读书这么好的事》等。

书籍目录

【上部】 一九四八~一九六五
[第一章] 转折关口的精神危机和从崩溃中的恢复
[第二章] 革命大学:“越学越空虚”
[第三章] “明白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可望”
[第四章] 川行土改:“群”、“单独”的生命、“有情”的传统
[第五章] 杂乱的工作,纷扰的事
[第六章] 行行重行行
[第七章] “老去”的文学,“不算是学问”的学问
[第八章] “好辛苦的战斗”和“抽象的抒情”
[第九章] 大动荡前:“临深履薄,深怀忧惧”
【下部】 一九六六~一九八八
[第十章] 大字报、检查交代、抄家、批判会
[第十一章] “连根拔除”前的日子
[第十二章] 湖北干校:迁移无定中“麻醉”痛苦、抵抗愚蠢
[第十三章] “还得好好活在人间”
[第十四章] 以“忘我”来恢复人的“潜伏能力”
[第十五章] “出土”时期
[第十六章] “一个健康的选择”之后
[第十七章] 生命的完成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影像] 沈从文走过的路

作者简介

沈从文,生于1902年,逝于1988年。
“如果他在世,肯定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有力的候选人。”不少人喜欢这样的说法,以此来加重对沈从文的崇仰和表达遗憾。《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认为,这固然是个很大的遗憾,不过实在说来,获奖与否并没有多么重要。重要的是,对沈从文的认识,能走到多远多深。1988年,远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重新发现”沈从文的工作仍将继续……
从1948年始,沈从文在时代大转折关口的精神危机和从崩溃中的恢复,成为他后半生重新安身立命、成就另一番事业的起点。《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部著作由此起笔,沿着他生命的坎坷历程,翔实叙述他的社会遭遇、个人选择和内心生活,叙述他为始终不肯放弃的物质文化史和杂文物研究而做的超常努力和付出。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部传记,特别着力于呈现沈从文后半生漫长而未曾间断的精神活动。在时代的剧烈变动中,这种连续、细密、复杂的个人精神活动,清晰见证了一个弱小个人的全力挣扎,一个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式显现的强大勇气和信心,一个“有情”的知识者对历史文化长河的深沉而庄严的爱——一如他爱家乡的那条长河,曾经不知疲倦地抒写那条河的故事,他的后半生甘受屈辱和艰难,不知疲倦地抒写历史文化长河的故事。


 沈从文的后半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2条)

  •     1980年1月15日,北京。大雪纷飞。78岁的沈从文先生与到访的香港商务印书馆总编辑李祖泽,站在家门外院子里,披雪谈欢。他们在商量《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出版事宜。二十一年了,折腾了沈老一轮又一轮的这部书,代表他后半生文物研究最高成就和中国服饰史开山之作的这部书,终于走到了最后的出版时刻。他太兴奋,浑身发热,于是跑到院子里吹风吃雪、凉快凉快?不是。他们学明人张岱湖心亭看雪,玩雅趣,搞浪漫?更不是。真实情况是虐心:沈老一家多年住的这个屋子,统共只有19平米,一大一小两间。小间7平米,厨房兼堆杂物;大间12平米,要放床、放桌子、放柜子、堆书,留下走道,还留出空间——给了一把藤椅!舒服的、很占地方的藤椅,12平米空间里勉强只能放一把!宾主二人互推互让,谁也不肯独坐,••••••一、蜗居准确地说,当时沈从文家其实有两套房,都在现在的二环以内。另一套离此不远,更小,只有一间,13平米左右。那个小家,是他的工作室兼卧室。每天起床,收好被褥,床上地下,就被材料、文稿、图录、卡片占满,全是他在搞的中国古代服饰资料。那里有段时间还是他的厨房。妻子张兆和在“五七干校”,他只好自己做饭,有时候还大鱼大肉地做。一会儿炉子灭了,一会儿东西烧糊了,是常有的事。当时,沈从文还将自己的做饭种种,写信告诉妻子。读来颇为有趣而心酸:“我则新发明五几天炖一次瘦鸡,或去骨蹄髈,加点腐乳或咖喱,搁成冻子。煮点面,加一分钱菠菜,挖几勺肉并冻子入面中一搞,就成功了。方法省便,吃来也极合式,洗碗且十分方便。”他托人带点自己做的菜给妻子,叮嘱说:“万一生了点绿毛,也不妨事,加加热即成。”妻子回京后,再三争取,分到了本文开头所说的19平米房子,离沈从文工作室两里远。长子沈龙朱回忆说:“妈妈住在离爸爸两里远的地方,这样她就每天去爸爸那里给爸爸送饭、照顾爸爸。有时候过去给爸爸打扫一下。后来爸爸一般是晚上过来小羊宜宾吃饭。吃完,带着第二天的早饭和午饭再回东堂子胡同。爸爸晚上不在妈妈这里住,因为他晚上要工作。每天晚上提溜着一个小兜,走两里路,也就等于是运动了。”(刘红庆《沈从文家事》)沈从文表侄、“鬼才”黄永玉的讲述更为风趣俏皮,也更激人泪点:“不管是冬天或夏天的下午五点钟,认识这位‘飞地’总督的人,都有机会见到他提着一个南方的带盖的竹篮子,兴冲冲地到他的另一个‘飞地’去。他必须到婶婶那边去吃晚饭,并把明早和中午的两餐饭带回去。冬天尚可,夏天天气热,他屋子特别闷热,带回去的两顿饭很容易变馊的。我们担心他吃了会害病。他说:‘我有办法!’‘什么办法?’因为我们家里也颇想学习保存食物的先进办法。‘我先吃两片消炎片。’”(黄永玉《太阳下的风景》)为了房子问题,沈从文不断给有关方面写信,都没有解决。1977年,他给时任人大副委员长的邓颖超写信。因当年是周恩来指示做中国古代服饰资料研究的,如今十多年过去,还没完成,很重要原因,工作条件不具备,而沈从文生活与工作不分家,故改善工作条件即改善住房条件:“房子并不要求太好,只希望房间宽敞一些,环境比较清静,交通也还便利。家中老幼三代六个人住在一处,日常生活能得到一点照料,工作室能够把应用图书资料分门别类摊开。翻检查用时,不必我爬向高处找寻,使家中人为此担心跌倒。助手抄书、绘图,还有个空处可以坐下来从容进行工作。外边人来商请协助工作,借看资料时,还有个回旋余地,不至于影响到家中人,使他们生活工作受妨碍••••••估计能有四五间房子,就可望把这点有限生命,集中用到待进行工作中去。”(《沈从文全集》25卷106-107页)没有回音••••••二、“还得好好活在人间”1972年6月,沈从文在回复挚友程应镠的信中,介绍了自己住房的逼仄,以及熟人的报不平。此时他从“五七干校”回京才三个多月。他表明态度说,回来原就为了工作,不是争住处。只要能工作,这样的条件不算什么,总比在“干校”被闲置好。“上面既不要我退休,我自己也要坚决拒绝老天爷的邀请,不升天,不下地,还得好好活在人间,把近廿年所学杂艺,尽可能一一作去。外来的折腾,虽难避免,总不能影响到工作进程的。”比起住的好、不干事的人,自己住的差但能顺利工作,才对得起生命:“特别是看到一些人住处比锦江大厦还好,或什么事也不能做,或什么事不想做,我倒居然在目前情形下工作进行得很好,那就太有意思了。(《沈从文全集》23卷162-163页)他进入“忘我”状态,沉湎于工作中,不能自已。不是忘吃饭就是忘睡觉,以至于忘了洗脸、理发。特别由于他的热情,不断在小家接待全国各地来访者,就有关文物方面问题提供“古为今用”的服务。为了给来访者让地儿,妻子张兆和只好躲到屋檐下搭建的简易厨房里。二老之间起了矛盾。他写了封万言长信,深情地向妻子解释说,自己这样近乎自我牺牲的拼命工作,一个人几乎完成十几人都不易达到的工作成果,是想对得起自己的生命,不虚此生。自己七十多了,希望自己再努力至少三五年,完成三种合理愿心:一是培养接班人,将自己所学传给他们(幸运的是,他得到了王㐨、王亚蓉两位高足);二是劝诱老朋友,用文物与文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三是将自己所掌握的文物知识用于具体生产实践(因此他的小家有了许多来访者)。不过,第二点的文物、文献互证法,多少年来备受冷遇。力行这一方法的就只有沈从文自己,他几乎是孤军作战,《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就是一例。而且,最折磨人的,当时学术必须为政治服务。政治是反复无常的,该书也就遭受了各种折腾。他1960年即开始整理中国古代服饰资料的工作。但是,让这项工作成为国家级项目、国庆十五周年献礼工程的,是1963年周恩来的指示。周陪同外国友人看戏,发现历史题材的戏装很乱,与历史情况不符;他出访外国,见许多国家都有服装博物馆,有服装史,中国还没有。沈从文浮出水面,成为这项工作的主持人。调配范曾等多人做助手,按他的要求给服装绘图。1964年9月,该书完成,付印在即。最后一次编撰会上,有人结合当时毛泽东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舞台”的批评,提出图版按身份等级排列,突出劳动人民形象。得,全部推倒重来了。其后的政治形势,已没有编书的可能。“文革”来了不久,沈从文被赶去打扫女厕。1969年又被轰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1972年,沈从文争取到回京机会,回来编书。次年修改完成,提交他所属的历史博物馆领导。然而很久都没付印的消息。他怕稿件遗失,要回誊抄。誊抄中又做了大量修改。然而当时,很难有付印的可能。他近乎在做一种没有结果的工作,他就只有改呀改呀,不知尽头何在••••••在有关部门那里,他得不到支持,邻居们呢,弄不懂他在忙什么。妻子张兆和心疼他,怕他累垮,更担心他做这些让人不太明白意义何在的事情,惹来又一轮政治上的麻烦。近二三十年来,她已经受够了。三、人生的升华是近二三十年的苦难,让沈从文对于生命价值的体认,有了质的飞跃,实现升华的——从寻求存在感,到麻醉自我,再到如今忘我工作。说起来,都是血和泪。1949年,政权更迭的关键时刻,高度敏感的沈从文,因被郭沫若斥责为“桃红色文人”,精神崩溃,划颈割腕、喝煤油自杀,幸好及时发现,被救。全国形势一路高歌。他周边的人们包括他的妻子、儿子,似乎都很好地融入这个新社会,找到自己的位置。重新活过来的沈从文,看来要被孤立了。原来工作的北大已辞退他,他该怎么办?他必须找到一些事情,证明自己的存在。他放下文学家的笔,进入看似毫无关系的领域——历史博物馆。级别是副研究员,但根本不受重视,有一度甚至连张办公桌都没有。他一边不辞辛劳地做着一名普通解说员,做了整整十年,一边在没人支持的情况下,做着他所谓的“杂文物”研究,比如研究马鞍具的三千年演变史。连他自己都认为:“写完了看看,只觉得真是一种浪费,这种文章谁来看?有什么用?但既在博物馆工作,不写这类问题,又写什么?”“真是奇怪,我为什么用这些问题消耗自己?”那么,他做这些,是在刷存在感了?到了“文革”中期,他亲历目睹了无数发生在他自己、家人、朋辈身上的惨痛遭遇。这是怎样的人间悲剧?他自己的,不说了。他的长子1957年被打成右派,虽是大学生,毕业后只好进入工厂当钳工,婚姻问题久久无法解决;妻子张兆和1969年比他更早三个月到了“五七干校”受折磨。弟弟是国民党退职军官,1949年参加起义立功,1953年却被枪毙;妹妹在大饥荒最严重的1960年前后饿死;大哥在文革中被批斗,没有挺过来。表侄黄永玉说沈从文:“眼见他捏着三个烧红的故事,哼也不哼一声。”他的朋辈,有多少遭受了和他差不多的命运,不别说。奇特的是,他看到了过山车般遽起又跌落的剧目。他的朋友丁玲、巴金,1949年后无论政治还是文学地位,何等风光,何等显耀。前者是斯大林文学奖获得者,后者是文学史上位列鲁迅、郭沫若、茅盾之后第四把交椅的人物。反右、文革时不仅一样被打击、摧残,而且更惨。1971年,沈从文写了一篇杂记,大意是说,自己集中精神于“杂文物”思考与研究,类似针刺麻醉,转移自己所受的痛苦,暂时忘掉这个失序的国家每日在发生的灾难,以及随着年岁增长那越来越严重的病痛折磨。后来的几年,沈从文常常担心,自己的年岁也快到随时可能倒下的前夕,却没有机会把几十年学习所得,变成图书,公之于世,也没可能培养一些接班人,接手自己的工作。一切只在自己头脑中,哪一天自己倒下就全没了。然而,正是这样强烈的危机意识,以及某些恰当的治疗,让他从消极性的麻醉自我中超越,从身体与精神两个层面,产生非同一般的“奇迹”:1975年,他在一封信里说:“以吃饭而言,就不大知道饿,也不知饱。一天经常只睡二三小时,日夜作事,不知什么疲倦,也不吃什么药,头从不再感沉重。心也不痛了。走路如飞。心情简直和四十多年前差不多。”在另一封信里他又说:“试从一般人事得失上学习忘我,居然在意想以外把似乎早已失去多少年的某种潜伏能力慢慢恢复过来了,特别是脑子里的记忆力和分析力,简直是近于奇迹!”对于这一“奇迹”,他太兴奋了,不断跟人说起。在又一封信里,他说得似乎有点过头:“体力反而似乎比三十年前还好得多,五官都有‘返老还童’情形,记忆力且更奇特敏感。”他总结说:“大致是学懂了‘忘我’二字的好处!”那意思是,学会“忘我”,学会忘记自己在社会人事变动中的得与失,生命会给自己一个奇迹!四、生命的辉煌1978年,沈从文离开工作了二十五年的历史博物馆,调入社科院历史所。为保证《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编撰工作顺利进行,社科院包了友谊宾馆两个套间作临时工作室,组成以沈从文为首的七人工作团队。历时三个月,根据近年来出土文物资料,在原稿基础上做了大幅度修改。1980年1月,决定交付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次年9月,书一印出,香港方面即派人将样书送到沈从文手中。从1960年提出计划、启动编撰工作,到如今拿到印好的书,沈从文等了二十一年。该书初版尚未付印,即被订购一空。出版两个月后,台湾出了盗印本,删去编著者名氏及郭沫若序言。美国方面联系想出缩写译本,考虑再三,因故放弃。该书不久获得国家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还作为国礼赠送日本天皇、美国总统、英国女王等。学术界好评如潮。孙机称此书为中国服饰史的第一部通史。英国研究者威尔第幽默地说,搞时装的要看到此书,非疯不可!这一时期,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正被人们重新发现。1949年以来,他的文学已被历史的尘埃层层淹没,几乎在大陆看不到了。唯一被允许出过的一部小说选集,照他的理解,也是为了方便批判用。文学史给沈从文留了几百字的评述,也是负面形象,“反动文人”之类。如今,各种为他叫屈,为他翻案文章不断出现,他的文学作品也以各种方式陆续出版,他的代表作《边城》也被筹备着改编为电影。他的文学大师的地位从小范围逐渐扩展,被不断确认、强化,慢慢形成共识。对于这一变化,他在一封信里说,经过近三十年人事风风雨雨,万千人朝不保夕、忧惧惶恐,都因之死亡。我总算活过来了••••••那么,他的房子问题呢?1980年5月,即《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决定交付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四个月后,沈从文终于搬家了。从之前加起来33平米的异地两间,搬到一套不足四十平米的三小间。还是很小,且靠大马路,很吵。但是,不用再两地分居了,不用再上公厕了。而且,“卅年来,三姐(妻子张兆和)算是有了个十一平米单用房间”。住了六年,沈从文终于分到了一套梦寐以求的大房子,部长级标准。三卧室、一客厅、一厨房、一储藏室、两卫生间。宽敞以外,环境清静,交通便利。这不就是九年前他向邓颖超请求过的房子吗?可是重病缠身的他,再也没有力气将图片、资料摊开来••••••两年后,他离开人世,享年86岁。
  •     这本书写得说不上好,但是作者下的功夫很大,资料确实收集的很细,算是用沈从文自己的话展现了自己,这算是此书最大的特色吧。从书中看两点收获,一是沈从文真是水晶一样的人,文革被批判了五年检查还不会写,只会依着自己的心意做点事情。二是由于资料引得全,沈从文下笔又多,可以说是白描了建国到文革结束后的知识分子的遭遇,以前看过很多总结的东西,如此白描的尚未见过,收获很大,多理解了很多,而且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建国初期的洗脑,文革中的向一切革命原来都是如此的彻底,如此的超现实,太可怕了。最后不知道为什么读了这么多沈从文周边的东西,印象里他的小说看得并不多,但是传记看了不少,真是有点奇怪。可能是老婆喜欢的缘故吧。
  •     本文首发于《Vista看天下》张新颖写《沈从文的后半生》,一开篇就是1949年,沈从文自杀——他“用剃刀把自己颈子划破 ,两腕脉管也割伤 ,又喝了一些煤油”——方式决绝惨烈,但因为家人发现得早,送医院抢救及时,沈从文活下来了。这场他本想用来为生命画上句号的自杀成了他后半生的起点,拉开了一场大戏的序幕。 四十七岁的沈从文从此告别文坛,与古衣漆器、坛坛罐罐为伴。半路出家的他居然成了新中国杂文物研究奠基人,写出了五十四万字的著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而在学界,关于沈从文的传记多侧重写沈从文1949年之前的生活,展示他文学家的一面,至于他转行杂文物研究的后四十年则少有详细论述。1949年后留在内地的知识分子中,很多比沈从文更有才华的人后来都无所建树,但沈从文却在历史中留下无法忽略的一笔。他是如何做到的?沈从文的存在把一个问题丢给每个人:“在力量强大的社会、时代面前,柔弱的个人能够做些什么?”这也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想通过《沈从文的后半生》一书来探寻的。沈从文的检查根本不像检查张新颖最初对沈从文好奇是因为看到1949年之后,沈从文写的那些检查和个人总结。“别人的检查大多是规规矩矩认错,而沈从文的检查根本不像检查。”比如,上革命大学期间,他写了《我的感想——我的检讨》一文,说“如有人问我, 到革大学了些什么?我应当说 ,由于本人政治水平不高,进步实看不出。”交学习报告时,他几乎是逐条批评了座谈、理论测验等各种思想改造方式,说自己 “越学越空虚,越无话可说”。而当时在革命大学,听个报告就痛哭流涕、表态悔改者不在少数。沈从文怎么这么异类?他的坦率是怎么来的?“沈从文的所思所想所行颠覆了我脑子里对建国后知识分子的固有印象,他和别人是不一样的。我就想多看看他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之后了解越多,越觉得他独特。”“我生命实完全的单独”,这是沈从文自我评价的一句话。当张新颖把沈从文的种种遭遇像拼图一样拼在一起时,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背后的重量。他在《沈从文全集》中读到,1953年,为了羞辱沈从文,表示他在文物研究领域是外行,中国历史博物馆布置了一个内部“浪费展览会”,把沈从文帮博物馆收购的明代古书、宋代整匹暗花绫子等今日看来格外珍贵的文物作为 “废品” 展出,还让他陪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参观。“由此可知,沈从文做历史文物研究面临的压力,不仅来自时代,来自政治,也来自同行,实际上还不止于此——深爱他的家人也要求他‘进步’。”张新颖在沈从文写的《政治无处不在》一文中看到, 1949年底,沈从文当时在读初中的两个儿子找沈从文聊天,规劝他“多写些对国家有益的文章”,多做对人民有用的工作。沈从文解释自己在认真工作,却被儿子们抢白“到博物馆弄古董 ,有什么意思!”他只能说:“那也是历史,是文化……劳动人民在被压迫剥削中又还创造了多少文化文明的事实 ,都值得知道多一些 ……”双方各执一词,说到后来,两个孩子急哭了,沈从文自己也落了泪。相比不受时代主流待见,同行的白眼、家人的劝告更隐秘也更日常地刺痛着沈从文。当时在博物馆工作的沈从文下班后,时常独自站上午门城头,看看暮色四合的京城,渐渐明白并接受“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望”。偏之又偏,实得其正既然如此落寞,为什么沈从文改行时会选择文物历史研究?往前追溯,回头去看《从文自传》,这本作于1930年代,写沈从文21岁以前经历的书,答案更加明显。书里有不少段落都体现了少年沈从文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文物的热切兴趣。比如,在这个每月才三块钱收入的小兵的包袱里,装着厚重“家当”:一本值六块钱的《云麾碑》,值五块钱的《圣教序》,值两块钱的《兰亭序》,值五块钱的《虞世南夫子庙堂碑》,还有一部《李义山诗集》。书中特别提到,沈从文曾在筸军统领官陈渠珍身边作书记,给他保管古书、字画、碑帖、文物。 “无事可作时,把那些旧画一轴一轴的取出,挂到壁间独自来鉴赏,或翻开《西清古鉴》、《薛氏彝器钟鼎款识》这一类书,努力去从文字与形体上认识房中铜器的名称和价值。再去乱翻那些书籍,一部书若不知道作者是什么时代的人时,便去翻《四库提要》。”多年后,沈从文回忆起这段时光,认为这给了他生命以转机,使他有从容的机会去认识历史、文物,“进而对于人类智慧光辉的领会,发生了极宽泛而深切的兴味”。“20岁的军中书记沈从文已经给未来的人生埋下了一颗关键的种子。”张新颖说,30年后,当沈从文的文学之树枯萎时,文物种子在他生命里破土发芽。不过,为什么沈从文没选择主流的传统文物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却选择了冷门的杂文物?所谓“杂文物”指的是出自历史上不知名工匠之手,跟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物品,比如扇子、马鞍、镜子、衣物,茶杯,但这些东西在传统的文物界并不被当作文物。研究它们几乎等于主动放弃被主流文物界认可的机会。张新颖认为,让沈从文宁愿不见容于同行,也要研究杂文物的原因是兴趣,具体来说是对普通人的生活、智慧与创造的关注。“其实和他做文学创作的关注点是一样的。沈从文笔下的世界,不正是民间的、普通人生活的世界吗?”有情天地在张新颖看来,沈从文对冷门的杂文物研究如此用心的背后,是他对平凡人实实在在的“有情”。1934年1月18日,新婚不久的沈从文从湘江坐船,他在写给张兆和的信中说,自己站在船舱后面看了许久水,突然彻悟到 “真的历史是一条河”,由日夜长流千古不变的水、河里的石头沙子、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板构成,就像历史由无数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构成一样。拉船人这样的底层劳动者,担负自己命运,活得庄严忠实,他们“不需要我们可怜,我们应当来尊敬来爱”。大半个世纪后,张新颖读到了这封信,由此开始理解沈从文的文学核心,“他要写船夫、妓女、农民、最下等的士兵这些普通人是怎么生活的,而且他是满怀着对这些人的感情,甚至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写这些人自然的生活和心性。而不是像大多数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一样,把这些人当成国民劣根性的象征,当成启蒙和批判的对象。”张新颖觉得,沈从文和很多其他作家的另一不同之处是,他的文字里是有天地的。他从小逃学、在山野中游荡长大,采药、钓鱼、猎狐、捉蚱蜢、泅水过河、学植物名称。这“有大美而不言”、 “有大德曰生”的天地给了他闯荡人世的底气。天地、人世、历史三者交融浑成,滋养着他的魂灵,让他的生命完整。正因如此,在无人理解的日子里,他会说, “我知道自己是谁”就够了。在强调“我们”,淡化“我”的年代,他依然保持着对个体存在的“我”的觉察与重视——1960年代初,沈从文写的一篇文章一开头就是“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是三三给我的第一封信啊这个结实的自我使得他即使身处凄苦现实中,也依然保持着内心的趣味,对美的欣赏和敏锐感知。文革时,沈从文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打倒。他被派去打扫博文馆女厕所,家三番五次被抄,屋子被占,藏书尽失,儿女四散。当时和沈从文一样遭受冲击的不少知识分子都因不堪受辱,主动告别人世:作家老舍投湖自杀,艺术家傅雷夫妇一同上吊自尽,考古学家陈梦家自缢而死。而潦倒落魄至此的沈从文晚上还会和“小妈妈”(他对妻子张兆和的爱称)一起听民乐,听肖邦和贝多芬。挨批斗时,有人把写着“打倒反共文人沈从文”的标语贴在他背上。批斗结束后,他把纸条揭下来一看,“在我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1970年,这位年已七十,血压经常二百过头的老病号被下放到湖北。下放出发前在家收拾东西时,他突然拿着一封信久久不愿放下,“这是三三给我的第一封信啊”,说完,老泪纵横。到了下放地,住的破屋漏雨,有天半夜4点遇雷雨,他只能通宵清理屋内积水,从凌晨四点忙到中午十二点,对于一个重病缠身的老人而言,疲累可想而知。而沈从文在日记里居然饶有兴趣地记录了漏雨那晚,“时有蟋蟀青蛙窜入屋内,各不相妨”,并感叹“七十岁得此奇学习机会 ,亦人生难得乐事”。后来,沈从文80岁时,在荆州看到战国楚地丝绣的瞬间,不禁跪地赞叹:“……真是一生仅见精美丝绣,又壮观又美不可言。”不仅敏感于美于爱,沈从文整个后半生都处在长勤状态。文革时,他被下放到哪,都把文物历史资料随身带着,见缝插针地工作。1970年初,困于重病的他一度无力继续杂文物研究,枯寂长日。在张新颖眼中,这大概是沈从文这辈子继1949年自杀之后,心灵最软弱无助的时候,可算是行至绝境了,即使如此,沈从文也没有放弃挣扎,他改道写起了阐发文化史的旧体诗。“这一改再改中,可见他生命的强韧、挣扎。”张新颖感慨。到了1970年年中,放不下文物工作的他硬撑病体,继续研究。彼时他住在破屋里,天一下雨,屋内就水漏成灾。因为担心雨水会损毁稿件,他不敢把中国古代服饰史的书稿拿出来,就凭记忆把想到的书中要修改之处写在小纸条上。此外,他还写了多篇文物史研究文章,给60个博物馆的陈列柜写了解说文稿。将苦痛逆转为爱和悲悯“遭遇苦痛,多数人都会愤怒。施加于外,就是还击;加诸自身,就是自暴自弃。但沈从文不是这样,他是隐忍承受,并将之转化成爱和悲悯。”张新颖说,沈从文这种独特的 “逆转”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早年在湘西长大的经历。还是孩子时,他就常去城墙上看人砍头,后来当了兵,更是见惯了血流成河的残酷场面。他的亲人、挚友、同事、上级中多有死于非命者:他遇到过所在的部队全军覆没,而他因留守后方,幸免一死的情况;也曾亲自收拾过泅水而亡的挚友尸骸,为其安葬。明白天地不仁、人心险恶的他并没有变得麻木冷漠,反倒是多了份对苦难的忍受力,对黑暗的免疫能力,比常人更加珍惜人世间的美和温柔。所有的惨事一旦被他落到纸上,你不会读到一点咬牙切齿的愤恨或是撕心裂肺的哭号。行过阴暗幽谷后,他还会想着为后来者点灯指路。1949年底,刚从神经崩溃中恢复过来不久的沈从文就给时任上海高桥中学校长的程应镠写信,“到你将来负责较大 ,能在立法上建议时 ,提一提莫作践疯人,就很好了。”当然,沈从文也有软弱、妥协、惊惧的时刻。文革结束,沈从文摘了帽子后,他的内弟张宗和写信跟他说自己在写字 ,沈从文语气严厉地劝诫张:“写字是毫无意义的消极行为 ,你怎么经过那么大社会变化,还不明白自己宜如何自处?”“那时的他心有余悸,不希望别人重蹈他的覆辙。”张新颖说。曾率领国军浴血抗日的弟弟沈荃在1950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被作为反革命处死,而在1960年前后的大饥荒中,沈从文最喜欢的、以她为原型写过许多小说的妹妹沈岳萌生生饿死。沈从文手心捏着这些烧红的家事,除了沉默,还是沉默。“当时他只能沉默。”张新颖说,现代以来的中国,个人和社会、时代相比,力量的确太小。“好在,强大的潮流在力量耗尽之后总会消退,而弱小的个人则从历史中站立起来,走到今天和将来。”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看到最后,会哭。
  •     从文老师折射出的是更多知识分子的垂死挣扎和委曲求全的付出。
  •     “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     终于读完了,越到后来越悲,末尾流了泪,尤其看见青年沈从文的照片时。各位真的要诗酒趁年华。
  •     极其喜欢沈从文
  •     总要弄点浩然正气来——即使是一个随时准备逃家的男人(这一点参照老舍)——喂养读者,尽管还是尝到了难得的好味道。与陈徒手的《故国人民有所思》的沈从文章节对照读,与吴晗的梗,更有意思。
  •     去台湾参加诗歌研讨会时,主办者要求内地学者带一些自己的著作过去作为回赠礼。我是学生,也没有自己的书,就带了这一本想送给诗人。后来胆子太小错过了赠书的机会。会议结束后去宜兰参访佛光大学,随缘赠给了他们的图书馆。回忆起那场有些失败考试,转转兜兜,好多机缘也不太能讲清了。
  •     一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位作家。
  •     哭了多次
  •     多喜欢沈从文这个人呐。 总想起二泉映月这曲子来,一个人静静听是要流泪的。
  •     应该是三星半的。关于沈先生的后半生,有影响力的是关于其的研究成果,还是他的个人遭遇呢?我想沈先生的后半生,依旧超脱于尘世,而活在了文字之间。
  •     非常喜欢,有空写篇长文
  •     全部的星 给沈老 真的很感动 感谢作者 写的很好 隐去自己 像是读沈老自传一样自然。
  •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     睡前书。因为大量引文所以很好。
  •     看完之后很难过,个体太渺小了。
  •     对沈先生在美国的那段演讲印象深刻。诸多的辛酸无奈,没想到身处其中的沈可以如此诚恳平静。今年打算读些没看过的作品。这样的书看得,沉痛潸然,又有什么用处。
  •     我反感郭沫若最主要的原因
  •     读出快感,写得真好。全书尽可能直接引述传主自己的文字,而不是重新改写的编排叙述,显得格外的真实可信,这就是作者所说的用沈从文自己来理解沈从文吧。
  •     只是材料的罗列,并未过多剪裁就已经如此震撼人心了
  •     令我对传记文学有了新的看法和认识,令我对沈从文先生肃然起敬,令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追求
  •     不容易。
  •     “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像年谱不像传记,作者是废了心血的,但独到之处还较少。
  •     之前读过沈老的《古代服饰究研》,读完此书才知道它经历了多少波折与坎坷…这是怎样的一个生命啊!极度苦难的岁月都不曾让沈老落泪,家乡故土的一个音符却做到了;时代对他个人的一切不公都未曾激起他的怒火,学术和知识上的些许错谬态度却做到了…“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     读之前,想知道沈从文为什么从文学转到文物研究。读到文物研究以后……真是觉得自己太太太渺小了。
  •     些许悲凉。
  •     初读有读论文的不适感 读完只想轻轻地说声 "从文老师"
  •     2017005这样详细而感触地走进沈从文的后半生。感于从文也触于笔者的心。那样一个时代和社会下,年岁渐长的沈从文可以说是备受委屈和折磨,却是以孤单的个体承担文学艺术和历史文物的传承,并从中思索感悟和进境人生。边读边写,甚是感动和崇敬。如沈老所说,文字联接历史沟通人我;情感跨过时空依旧如相晤对。
  •     范曾无耻之尤!王瑶、丁玲中枪。作者裁剪史料,还是费了一番功夫的
  •     想起几年前,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听张教授讲了一个学期的沈从文精读,感觉在书里看到了另一个沈从文。
  •     看得直流眼泪~
  •     一个混乱的年代,一群自我否定价值观的人。只有时间才能证明真理。
  •     被浪费的后半生
  •     “天边一星子,极感动。”
  •     文人的悲剧!
  •     每每念及大师们一生坎坷如今都已不存便不禁潸然落泪。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安稳的年代,又究竟与多少在绝望至极中依旧隐忍与坚持的灵魂错肩。
  •     「生命浮在这类不想干笑语中,越说越远。」 「时代的宏大潮流汇集和裹挟着人群轰轰隆隆而过。」 看到有关于文化大革命的那段历史,真的,太难受了,整个人都很不好的那种。 看了八天。好久没用这么长时间看一本书了。
  •     应该可以说是传记性文学吧,很喜欢。
  •     2016-11-19
  •      - 1/16/2016
  •     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历经磨难的、脆弱敏感的老人
  •     断断续续看完了,很克制的记录,没看到太多煽情和刻画苦难的记录,谢谢作者。。真的觉得沈从文和Stoner很像,只是更加脆弱、单纯、富有天才。在暴风雨中依然能到找到几根救命稻草,然后把自己整个蜷缩起来躲在这几根稻草下面找到方寸安宁,很感人也很心碎。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张兆和比他思想进步很多,常常写信批评他的作品,看着很心酸,但是到头来还是小妈妈一直陪着他,也觉得欣慰了。星斗其文,赤字其人...默默流泪ing...
  •     非常值得一读的人物传记,作者的文笔不错,再加上翔实的资料,立场也客观,不掺杂过多的主观意愿,能做到这点就很不错了。
  •     看到最后沈从文和张兆和1981年的合照,笑容纯真、幸福,再回想前面他受过的磨难,要哭了。“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再适合不过了。
  •     读完很心疼先生。
  •     2015夏天,《沈从文的后半生》六天看完,沈从文时代大转折关口的精神危机和崩溃中的恢复少为后人所知,他呕心沥血的组织文化史研究更是给后人留下了丰盈的资产。沈先生为人旷达,明理,热忱,赤诚,待人接物也有自己的独特认识和选择。二十世纪的中国,个人力量被时代裹挟向前,无法抉择。但沈先生却以弱小的个人从历史站起来,走到了今天和将来。
  •     不折不从 星斗其文 亦慈亦让 赤子其人
  •     「迫害感且将终身不易去掉」 「人生如此不相通,使人悲悯」 「为什么,究竟为什么,你回答我」 「世界变了,一切失去了意义」 「国家新生,个人如此萎悴,很离奇」 「因为明白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可望」 一切永恒。一切常在。而我和人的关系,却彼此在常动中」 「艒艒船」
  •     稍琐碎了些,对沈没有研究的人或不会感兴趣
  •     其实还行~就是书中长篇长篇的引用,原创的部分太少了,感觉自己像读了本《沈从文著作节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