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大众,没有文化

出版日期:2015-8-1
ISBN:9787549569029
作者:王小峰
页数:592页

内容概要

王小峰,《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作家。著有音乐随笔集《不是我点的火》《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博客文集《不许联想》《文化@私生活》;小说《沿着瞭望塔》《山上有神》。

书籍目录


辑 一
邓丽君和我们的一个时代
叶佳修:从乡间小路走来
三访罗大佑
李宗盛:大陆流行音乐还没有审美标准
黄舒骏:像写论文一样写歌
Beyond:撒了一点人文作料的心灵鸡汤
周杰伦:时代的符号
滚石唱片:最后的辉煌
辑 二
崔健:二十多年来
朱哲琴: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意外生存
窦唯: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
谁制造了王菲?
陈琳之死
许巍:平凡生活
汪峰:摇滚“叛徒”
朴树:一棵没长大的树
HAYA: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辑 三
中年崔永元的梦想与情怀
王朔,那时候他看上去很美
兰晓龙:我有一种变态的自尊心
马未都:收藏有诈
陆川:我想拍一个战争本性的电影
贾宏声: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的青春终结
北岛:诗歌是我们生存的依据
宁浩:检讨自己
廖一梅:从心里拧巴出一头犀牛
当贾樟柯把镜头对准暴力
朱德庸:小世界与大世界
辑 四
校园民谣十年
网乐即将轰鸣?
谁持彩铃当空舞?
从乌托邦到享受生活:中国音乐节十年
明星多有病
粉丝的三十种可能
宋柯:给中国唱片业寻找死因
歌星带着合同在天上飞翔
音乐去哪儿了?
辑 五
明天听谁说评书
马季:最后一位相声大师
这一夜,80后说相声
当话剧被演成段子
东北文化的繁荣与危机
春晚:事先张扬的自娱自乐
田连元:说书要把人说透
用周星驰过渡
辑 六
鲍勃·迪伦一直是个谜
老鹰飞来
约翰·莱登:我是朋克之王
迈克尔·杰克逊:他始终在用音乐证明自己
西摩·斯坦:音乐狩猎者
斯皮尔伯格:《西游记》是一部公路片

作者简介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精选了2001—2014年,王小峰在《三联生活周刊》任文化部记者期间重要的采访、报道共51篇,收录了对李宗盛、崔健、许巍、汪峰、王朔、贾樟柯、崔永元…… 等近百位文化圈的焦点人物的深度访谈。作者犀利地剖析了十五年来蝉噪鸟鸣的中国流行文化现象,涵盖文化音乐、电影、电视、戏剧、相声、小品、文学等各方面的重要议题,不仅展示了一个媒体人对文化产业的持续关注与独立思考,更为我们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今天言几又是这本书的签售会,在这个实在是百无聊赖的周六我去了。晚上7点半开始交流会开始前,不想花68元买这本书,于是就鸡贼的坐在书店花两小时把书速度读完了,有些章节讲我知道的明星就认真读了,有些就跳过,虽然采访的是不同的人,但文章的内核还是相同的,读了几篇也大概明白了这本书的脉络和想要传达的东西。然后,听了一场,主持人和王小峰老师完全在两条线上的访谈,不得不说,王小峰老师有些观点和想法确实一针见血,也足够深刻独到,主持人下次要好好和老师对对问题啊,不然真心有点尴尬。最后我还装嫩提了些有些乱七八糟的问题。为了对得起这近4个小时(读书+交流会)的时间,以及弥补我没花钱买书的鸡贼做法以及乱七八糟问问题的态度,我还是认真写写评论吧,看到这个评论的朋友,好好去买书,毕竟在鸡汤和文青遍地的今天难得有本还能看的讲娱乐文化的书。这本书是王小峰老师这几年在三联书刊上发表的文章的合集,王小峰老师在交流会上也说,开始他也是不愿意出这本书的,作为一个记者重视的是时效性,过去的文章再发表出来,对于这种评论性和新闻行兼具的文章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只是他在整理时,发现有些东西还是有时效性和再发表的意义的,就出书了。单是这种想法,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他对于现在文化的看法,就是近十年来中国文化没有任何发展,甚至是在倒退,因此,过去的类新闻文章居然还有时效性。王小峰老师在交流会上讲了两个点解释他对于现在大众文化的评分很低的原因。一是新媒体的冲击,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很多艺术形式因为无法适应电视和互联网这种媒介形式而无法传承下来,二是中国历史上由于有过很长时间的封闭和断层,所以在开放后,一股脑的学习西方文化,由于没有系统的认真的经历西方艺术的发展时期,反而学的四不像。从这两个点上来看,中国的大众文化由于失去了发展的根基,所以越走越差。因此,解释了这本书的标题,现在只有大众,文化却越来越贫瘠。因此,王小峰老师在书里收录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人的采访,作为90后,我读后最有印象的是讲周杰伦、朴树、王菲和彩铃的。周杰伦就不多说了,确实是很有代表性。朴树是因为我是朴树的脑残粉,所以哪怕他只要提到朴树10个字我都能有印象。关于王菲的这篇文章确实很有意思,王小峰老师从文化发展角度讨论了王菲红和没落的原因,认为王菲红是因为她对于大众认知敏锐的直觉,因此在那个年代,是一个很新却又恰巧能被人接受的东西,比如一开始模仿邓丽君,以及后来的小红莓等。后来想来这个评论确实精彩,在大众选择贫瘠的情况下,稍微新奇点又能抓住大众心理的东西一下子就出来了。当年是对港台以及西方的好奇,现在是营销出来的物语横流的低俗爆点,比如郭美美和优衣库。彩铃那篇文章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那就是那么傻X的东西为啥还真的有人要花钱在上面。看完之后回忆起那个不停换彩铃以显示自己很潮的年代,在社交网络不发达的过去,一个彩铃居然就能表达自己了,那个年代好容易满足啊大家。所以在现在互联网上自媒体遍地的时候,彩铃这种东西真的没啥搞头了,移动和联通快找下个业务增长点吧,这种傻X东西还是不要再在上面花钱了。最后总结下我今天晚上对于王小峰老师的提问和王小峰老师的回答。凭着自己理解和记忆写的,有错的话,有本事你来咬我啊。Q:大众和文化这两个东西在王小峰老师的访谈中,是几乎完全对立的,仿佛根本不存在大众文化这种东西。请老师解释下大众文化这件事。A:“我”(王小峰老师)从来不觉得没有大众文化这种东西,只是说现在中国大众文化没有发展的土壤,中国的大众文化发展太病态了,年轻人和老年人在看同样的东西。而在西方,每一种文化形式都有完善的体系和其受众,各自管各自的,古典的管古典,好莱坞管好莱坞,中年人管中年人的,年轻人管年轻人的,而中国由于有一段文化的断代史,所以,整个体系发展混乱,所有人都在看相同的东西,所以网上各种乱骂。大众文化应该是多元的,而非大家都无可选择,现在的大众文化是发展得很糟糕,很糟糕的东西不是不存在,只是没啥研究的意义。Q:既然现在大众文化那么糟糕,给个出路吧。A:年轻人多读读古典,看看55岁以上的人写的书,少看点国产电影。(PS:虽然我对于王小峰老师的观点并不完全认同,但是纪录下来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至少对的起我自己了。作为一个喜爱刷微博,习惯碎片化知识传播的90后,我不认为商业有什么不好,低俗有啥不好,以及现在这些出来的所谓大众文化代表性东西有啥不好,存在即合理,商业才是文化发展的土壤,贩卖情怀不一样也是种挣钱的方式嘛,谁都不比谁高雅到哪里去,芭蕾舞当年不也是下里巴人跳的么。文化本来就是从一片荒芜中,在各种乱七八糟吸引眼球的事件中发展起来的,感谢互联网和TFboys,至少它提供了一种可能,让高雅去高雅,低俗的去低俗。)
  •     博客时代的红人“三表哥”、《三联生活周刊》主笔、“中国最具争议文化记者”都是王小峰的身份,他的文章犀利又幽默,常被读者作解馋之用。“你可以写得讨巧,也可以不讨巧,但是态度必须是严肃的。”2015年8月,王小峰出了第九本书《只有大众,没有文化:反抗一个平庸时代》,该书收录了王小峰2001至2014年做文化记者期间重要的采访、报道共51篇。王小峰不仅访问了李宗盛、崔健、许巍等近百位文化圈的焦点人物,还细致入微地剖析了这个商业时代下的种种文化怪象。他的严肃批判与辛辣讽刺带来了新的视角。“我不相信那些乐观主义者对未来中国大众文化的展望,作为一个局外人,又常在河边走,我知道,中国的大众文化产业是在一个死结下狂欢,这个结不解开,掀起的只是钞票的尘埃。”从第一本书开始,王小峰多采用否定句式作为书名,他说可能自己真是喜欢去否定一些东西,因为当你面对一个糟糕的现实时是不想接受的,你就想去批判它、否定它。【商业时代的偶像是一种消费品】Q:在过去的30多年里,邓丽君、崔健、罗大佑等大众偶像成为了一个个时代的符号,但这种状况到周杰伦似乎就停止了。你书中的观点是,他的时髦成为一种符号。但是时髦似乎很容易推陈出新,比如韩国的明星、国内的小鲜肉,时代的偶像不再是唯一的,甚至可以说没有偶像,你怎么看这种变化?A:最主要的一点,我们怎么去定义偶像,我觉得中国和美国在这方面是很像的。上世纪60年代,出了一个鲍勃·迪伦,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代言人,大陆出了崔健,台湾出了罗大佑。这和大众文化的商业强度有关,当强度不是很强的时候,大家可能从别人身上寻找一些精神方面的寄托。当商业性变得非常非常强的时候,偶像对消费者更多是一种消费产品,仅仅是满足心理和感官上的需求,而不是满足于更高的精神层面的需求了。你看韩国和日本,出来很多商业偶像,为什么没有出来一个精神偶像?实际上,这和两个国家的商业氛围有很大的关系。韩国在80年代中期,学生也不上街游行,国家也不独裁,社会趋于稳定,这个时候大家就不会太关注精神上的东西了。所以,你看他们出来的东西非常简单,电视剧也好,流行歌曲也好,顶多在电影上有一些艺术上的追求。韩国电影其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艺术片,还有一类商业片,它也没有总说我要探讨什么样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它有,但不是一个主流,已经被边缘化了,日本在这方面和韩国很像。而我们从80年代开始,在文艺上有一段自由和繁荣。那时候大家更多是反思一些东西,所以那时候大家创作的一些作品,音乐、文学、电影什么的都是一脉相承。但是彻底进入到一个商业时代,大家不用去想精神层面的东西了,大家更多地关注一些物质上的东西。我物质上满足了,精神上追求什么,我也不知道,媒体也不会去引导你。那这个时候,纯商业又安全的东西可能就变成主流了。Q:你在这本新书中引用了一个观点,娱乐至死的商业时代会让大众不假思索地消费,盲目追求快感。这似乎也是我们身处的环境。A:这个是我引用大众文化研究学者西奥多·阿多诺的观点,但我不太赞成这个观点。因为他还是把大众文化当成一个阶级斗争的工具,他想象大众文化是瓦解资本主义的无产阶级的一个工具。他站在一个狭隘立场上去解读大众文化,但你也没办法去说他,他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因为那个时候大众文化可供参考的内容不多。我是想说我们的大众文化没有进步,他的观点在今天还可以成立,我是用一种反讽的方式在说,我们的大众文化还停留在二战之后的那个时代。如果阿多诺还活着,到中国来,就能看到大众文化基本上就变成商业的奴隶了,这是有批判的,我当时引用是这个意思。【大陆导演总爱把商业和艺术对立起来】Q: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们的作品,在一片票房火爆的商业电影中特别突出,这类的文化产品是不是我们所需要的?A:贾樟柯的电影也好,徐铮的电影也好,任何大众文化产品都应该有一个生存空间,但中国就不是这个样子。大家把拍电影变成像生产一个茶杯,生产一个手机,完全是按照市场的数据去分析的,完全不会考虑到一个精神层面或者艺术层面。我去过很多国家,获得的一个信息,比方说大众文化是一个金字塔,底端的种类很多,自成体系,中端自成体系,高端的也自成体系。大众文化的环境是合理的,是健康的,大家都按照这个规律去做,而中国是下面什么都没有。12岁、15岁、20岁、40岁、50岁他们都在消费大众文化产品,你不能要求一个60岁的人理解的东西和15岁的人理解的东西一样,就像现在让你去追TFBoys,你会觉得丢人吧?他们是针对小孩的,那你二十几岁你该欣赏什么层面的东西?你会发现符合你消费的内容在市场变少了,到我这个年纪几乎就没有了。这个肯定是不正常的,我们不能都去喜欢TFBoys吧?这样就不对劲了。我的意思就是说必须有这个层次,没有这个层次就不能说是大众文化了。Q:也有人评价贾樟柯的《山河故人》更加接地气了,是一次对商业的妥协。A:我对一个作品的判断从来不用商业不商业位标准,商业只是一个市场上的定位,和你个人的品味和审美判断没有关系。我看过很多商业大片,非常经典的,值得你反复去琢磨的。是因为西方人,不会把商业和艺术对立起来。我前段时间和一个在日本留学的朋友聊天,他在写论文的时候,这个电影叫商业电影,那个电影叫艺术电影,这个词翻译成日文的时候,没有对应的日文。然后他就请教日本人,日本人觉得特别困惑,拍电影不是都为了挣钱吗?只不过挣多挣少的问题,你为什么要把它给分开呢?至今,我们的很多艺术家、媒体、受众老爱用这样一种概念去判断一些东西。在西方,可能是叫独立电影,不是那种大的托拉斯投入的,可能是一个很小的电影公司,独立意味着导演的自由度会更大一些,他们用这样一个词来描述我们所说的艺术电影。我觉得侯孝贤在拍《刺客聂隐娘》的时候,他的心态绝不会像我们大陆导演。他肯定想,我觉得电影就应该这么拍。我们上来就是我要对抗商业,然后怎么着。实际上,我们的音乐、电影以及所有的东西,有些人就是爱标榜自己,说我是反商业的,实际上你真的给他一个商业的机会,他比谁都高兴。这种心理,是我们对商业的认识特别浅薄。你想想,市场经济才多少年,也就二三十年的样子,这个东西对我们来说还没有进入骨髓里头,所以我们还带着一种乌托邦的心理。当我们面对一个商业的东西,心里还在纠结,到底是当婊子呢?还是立牌坊?Q:周星驰的《美人鱼》还在创造票房纪录,现在随便一部电影就能轻轻松松获得几个亿的票房,市场的繁荣能够缓解这种冲突吗?A:一个电影局的领导说过一句话,你们老觉得我们审查特别严厉,实际上,真正严厉的是市场。我觉得这话说得非常正确,真正的审查是市场,不是把握权力的人。其实你仔细分析一下,所有城市的电影院都是房地产公司盖的,以前的国营的礼堂大概在10年前就改造完了。10年前,电影票房是啥样?2006年,60多个亿,非常不得了了。那时候,房地产还没有完全介入,就算介入也是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开始盖电影院,但它们的地皮马上就用光,房地产商就开发三、四线城市,圈一块地,盖一座电影院,所以电影院就突然一大堆,银幕几乎是翻了倍地增长。你问一个三四线城市的普通人,汤姆汉克斯和汤姆克鲁斯两人的演技有何区别?他根本分不出两人有什么区别,甚至这两人是谁他都不知道。三四线城市对影视审美的理解是什么呢?你别忘了,这些人没电影的时候都是看电视剧。电视剧演员用不了太多演技,为了拍摄方便镜头的切换特别简单,很少有一个30秒、1分钟的长镜头,很少有半分钟没有一句台词。电影追求一种视觉艺术,电视剧不是,电视剧就是在那说事。你看票房特别高的电影,什么《泰囧》啊,台词和表演,特别像电视剧。三四线城市的观众一看,这种电影我熟,这演员我也熟,我喜欢。中国的电影票房是靠着三四线没有很多审美的人给抬上去的,对于有想法的导演来说,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把他们给杀掉了,我是这么理解的。【凤凰传奇非常正确地定位在大众审美上】Q:你曾写过,邓丽君的音乐是有根源性的,继承了30年代上海的流行音乐,那现在火起来的民谣,它们表达的内容、表现的方式是否具备根源性?A:我觉得现在的流行音乐跟传统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远比二三十年前割裂得更严重,完全是两套语言表达体系。实际上,我们今天有点小打小闹的民谣,更像美国60年代的那种民谣。美国的民谣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从伍迪·格斯里那时候一脉相承。而我们恰恰不是,我们是在模仿21世纪前10年的美国民谣,就是一把吉他,玩不出什么太多花样。这些音乐语言和我们传统的音乐没有任何关系,不论从旋律、节奏还是和声。倒是台湾,别看只是一个岛,这个文化的延续一点没断,我们在大陆反而是彻底地切断了。Q:那在大陆,什么样的音乐保持传统音乐的脉络,还是已经一团乱麻?A:大陆流行音乐比较没有章法,今天是一出明天又一出,今天台湾有一个人是这么玩的,我也这么玩,所有的东西都没基础,从来没有用自己的语言唱。我认为真正用自己的语言去唱的是凤凰传奇,虽然大家都瞧不起凤凰传奇,但真的是非常中国的。我经常在唱片店买唱片,就指名道姓说,我要买凤凰传奇。Q:在大众的眼中,凤凰传奇很庸俗。A:其实现在你拿任何一个现在比较红的唱流行歌的,你分析他的歌词、音乐的特征,其实是一模一样的,都是庸俗的。其实凤凰传奇一开始给人的就是先入为主的印象,旋律太通俗了,但我听起来就是中国各地民歌的精粹。再翻过去听传统的东西,是既庸俗又恶俗。我们对中国民歌缺少一个真正的认识,因为真正的民歌都是唱得让你脸红的,内容都是很下流的。山西北部有种民歌叫酸曲,里面所有歌曲都和色情有关,甘肃、内蒙有一种民歌叫花儿,家长是不允许16岁以下的孩子听的。我们在音像制品和媒体上听到的民歌,都是经过几十层过滤之后留下来的,民歌必须得俗,不俗怎么在民间流行。凤凰传奇吸收了传统音乐的一些元素,但是歌词不太讲究修辞,民歌里赋比兴的东西非常多, 凤凰传奇可能就是用很通俗的语言去说一个事儿。那英难道不是这样吗?只是编曲的方式让你觉得比较洋气而已。台湾的流行歌曲难道不俗吗?一样,都俗。我们缺乏一个全面的对比的时候,就特别武断得觉得凤凰传奇怎么样,我觉得凤凰传奇就是非常正确地定位在大众审美的那个点儿上,你可以不喜欢,但你不可以否定。【其实应该补邓丽君这个时代的课】Q:你在书中引用了朱一弓的一段话,大意是,80年代大陆没有邓丽君是因为大陆没有小酒馆,没有偶遇,没有这种生活体验,只有《思念》,一只蝴蝶飞入我的窗。现在有了这种生活体验,心就不纯粹了。现在还有这样逆流而上的作品吗?A:历史发展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就会遭到报复。历史先有什么后有什么,这个是有次序的,很多我们缺失的东西,没有办法去弥补。比如说,70年代末,中国开放了,我们是没有大众文化的,西方的大众文化肯定会进来的。按理说,1949年流行什么,应该先让它进来,这样才能和我们封闭的口子接上。但不是,先进来的是邓丽君、刘文正,这就很奇怪了,邓丽君为什么能把歌唱成那个样子,今天我们没有一个体验的过程。台湾很多词作家有现代都市生活的体验,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不一样的。你在深圳生活,你感受到压力和喜悦,和山沟里头是完全不一样的。80年代中国最流行的歌全都是描绘乡村景象的,《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歌词写得都特别好,你别看这些人都是在城市里长大的,但描绘都市生活描述不出来,是因为在过去,中国的乡村和都市没有太大的区别,不是代表着现代和工业,所以写不出来。现在呢,每个人对现代生活的体验特别特别多,为什么写不出邓丽君这样的歌了呢,因为他们认为邓丽君的歌过时了,应该按照潮流走,但一旦按照潮流走,还是缺一块东西。其实应该补邓丽君这个时代的课,但多数人放弃了。
  •     2003年在上海一家KTV,我第一次听到周杰伦。就在这一年,王小峰在《三联生活周刊》写了篇文章“周杰伦:时代的符号”,开篇便说:“如果我们把邓丽君、刘文正、罗大佑、周杰伦的名字放在一起,并且告诉你,他们都是一个时代标志性的人物,你也许会反对这个名单中有周杰伦的名字。”随后他用一万多字的篇幅立下预言:终有一日周杰伦不愧这一行列。十二年后的今天再看,王小峰预言对了。这篇文章,连同王小峰供职《三联生活周刊》十几年给自家报刊写的诸多文章,结辑为《只有大众,没有文化》日前出版,五十一篇文章,五十一万字,除了分辑页外,未见一幅插图,全是字,字号还小,最后一页之后直接封底白卡纸。“小时代”以来,这么实在的字儿书不多。按粗放式分类,这些文章都是访谈。访谈对象都是近几十年来聚光灯下最红的腕儿。列在书中第一辑的是港台音乐人,邓丽君、罗大佑、李宗盛、周杰伦等;第二辑是内地音乐人,崔健、窦唯、王菲、许巍等;第三辑是一些文化人,崔永元、马未都、陆川、北岛等;第四辑则是一些文化现象的综述,比如“校园民谣十年”“粉丝的三十种可能”等;第五辑是偏重传统民间文艺的一些述评,比如“马季:最后一位相声大师”“田连元:说书要把人说透”等等;最后的第六辑,写了作者最钟情的几个外国音乐人,鲍勃•迪伦、老鹰乐队、迈克尔•杰克逊,等等。如此不厌其烦地开列篇目,一是因为我拿到此书,光看这些题目,涉及的这些人,顿时生出强烈的阅读愿望;二是因为,作为一个写文章最怕起标题的人,看书中这些标题,直指要害却又简单平实,绝不故作惊人语,比比时下那些以抢眼球为唯一目的、一副讨好犯贱之态的标题,有点感慨。书中文章虽然归到访谈这一大类,具体却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问答体,一种是带访问的评论。评论也都有足够的个人访谈为基础,所以有根有据,不臆想,不武断,令人信服。而问答体那些文章,不难看出提问者无不精心准备,下足背后的功夫,所以每个问题都极简短,但切中要害,无不引发被访者诉说的愿望,作了充分、长篇的回答。我读时,又不禁想到今日很多记者的访问风格,自己长篇大论,妄下各种断言,最后丢给访谈对象的,只有回答个“是”或“不是”的余地,除了满足一己之自嗨,让受访者和读者都哭笑不得。无论躲在幕后提问,还是站到台前综述评论,这些文章的一大特点是视域广阔,力争在更大的背景下,谈论具体一个人、一桩事、一个现象。写邓丽君,不光写邓丽君的来龙去脉,还将相关历史事件置入一起讨论,比如李谷一的《乡恋》风波。有了这些周边事件的汇入,读者便于在一个更广大,同时又更精准的座标系里,找准邓丽君的位置。这当然得益于作者长年的积累,至少包括知识和经历两方面的积累,同时也证明了作者平日观察与思考的格局之大。这个说起来,又和当下流行的文风不同,当下这类文章,仅以我看到的而言,很多恰恰相反,爱在井底谈银河系。正因有了那些广阔的背景,辅以生动的个案,所以,这些文章单看一篇两篇还不觉得,联起来看,便凸显其威力——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它们竟然串联成一部中国新时期的大众文化发展史。这一个个关键人物,以及一桩桩关键事件,就是这部史书的若干章节;加之作者的文风本来就有爬梳归整的特点,具体书写时可能又因为求变吧,不经意间又有了详略得当、着重点不同(比如马未都、窦唯等篇目,故事细节多;而王菲、崔健等篇目,又有意忽略故事,以评为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这本书难得的历史价值。对于成为一部史书,我猜作者大概在编辑此书过程中亦有同感,所以写了一篇不短的自序,从理论高度,总结了几十年来大众文化的弊端,他的最终结论,便是现在的书名——只有大众,没有文化,令人悲哀。对此,我读完全书倒稍有不同意见——这也许只是我和王小峰这一代人、这一类人的感受吧,对于这几十年的大众文化,必定还有其它多种解读,退一步讲,即便确是悲哀,可如果在一个更大的座标系内考察,也或许是出拳之前胳膊的一次回缩?只怪我们生不逢时,遭此巨变,这个,当然又是另一种悲哀了。还是书中写邓丽君的那篇文章,里边提到曾有段时间,“年纪大一点的音乐家都不认她,因为有些东西是由历史决定的”。王小峰和我这些人,现在也到了“年纪大一点”的地步了,我们身上背负的“历史”说不定会有点多,有点重,所以,不妨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态,走着瞧。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言辞犀利,颇具玩味。
  •     还行是因为喜欢里面写窦唯、朴树和贾宏声的,内容太多书太厚,真正感兴趣的并不多。
  •     文化的上空飘着一只幽灵,名叫意识形态,于是只有浅薄没风险能挣钱。
  •     当记者真不容易,领导布置下来的任务,捏着鼻子也要采访。某种意义上跟妓女差不多,不能有性需求了才接客,也不能只采访自己喜欢的人啊!
  •     有大众的地方一定会有文化,无论这样的文化是深奥的或是浅表的,人们都能在其中找到狂欢的理由!
  •     个人感觉,真的不值这个价。 本来打了两星。文章主要由访谈构成,肯定比一般娱乐新闻有分量,但也说不上有多高的思考深度或含金量。前言是典型的精英主义视角,而且是只摆问题不谈原因不谈举措的那种——那不就是胡扯么。 与二十年前郝写的东西比起来,有种天上地下的感觉,不管是气度还是文采还是资料支撑。 再想一想比市面上大多数东西好,用太高的标准要求也不合理,那就给三星好了。 可看,不推荐买。
  •     偶像
  •     挑选着看了大概一半,看到了中国的知名音乐人,电影人的思考和困惑,比如黄舒骏的穷思竭虑,完美主义,王菲的自我主义与刘德华的顾及形象,朴树的围墙。也看到了明星的精神状况的危机,看到了粉丝百态,等等。
  •     辑五几乎是略过的
  •     十几年前的文章像历史文献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王小峰的中国流行音乐编年史
  •     断断续续看了一年。最后一篇简直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笑】老百姓真的赏得了阳春白雪吗?难。
  •     一文03年就预测周杰伦与邓丽君,李宗盛,崔健一样的历史地位,颇为吃惊。作者是媒体人,用文化和传播的角度对音乐影视相声小品等诸多文化标杆人物进行记录和访谈,对粉丝文化和春晚意义的讽刺和剖析,也都甚为精彩。要批判,不要抱怨。不同形式表达孤独和分享喜悦,站直身儿把钱赚。
  •     《三联生活周刊》人物采访篇之合集
  •     学习一下
  •     挑了崔永元贾樟柯王朔的几章看了 一般 可能期望太高
  •     如果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待文化,那他必定是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的。如果从人性来看,似乎更与社会变革等有关
  •     还行,作者的采访合集,主要对流行音乐这块比较深入,有些采访很过时了,比如彩铃产业的。作者还是挺典型的70后,很喜欢王朔,对网络有所怀疑,轻视80后,藐视90后,有点老气。《南京南京》上映前陆川专访的口若悬河,现在看真是打脸,哈哈。kindle电子版只要5块,适合路上看。
  •     三表哥确实算是个挺傲的人,而且个人偏好太明显,不过读起来确实还可以,真性情。
  •     名字听起来唬人,内容没深度。好多已过时
  •     真讀不下去!
  •     还没看完,先跳着看了感兴趣的部分。最后一个杜撰斯皮尔伯格的对白很好看!
  •     没什么意思
  •     大部分看了
  •     先前断断续续翻了将近两个月 终于在这个失眠的夜晚读完了600页的长篇大论 有种自己选的书跪着也要读完的脱力感=。= 有几篇读起来既犀利又有深度 其余的大部分都不过尔尔 不如做个精选 说不定阅读体验更好一些
  •     歌手写得比较好。其他一般。
  •     挺好的,虽然比较散,但很多被采访者的回答都很不错…
  •     这本书,只有前言可以一读。
  •     看了前几节,我觉得这本书作为访谈录的本质扣不起书名这么大的帽子。而且最重要的,到目前为止,我没看到作者的什么观点。
  •     有思考深度,不过个人不是很习惯这种文字风格。
  •     算作2017年读完的第一本书吧 很有史料价值...只是最后一辑没看下去
  •     作者提到,邓丽君的流行原因之一为中国人骨子里古意的复苏,琼瑶小说昔日的风靡其实也与此有关,她为人津津乐道的改编电视剧歌词、意境都是传统文化的还魂。近年来古装电视剧的长盛同样反映了这种普遍诉求,遗憾的是,这一代年轻观众的开口奶都是馊的,期望塑料感、荧光感、演员说着网络流行语的古装影视作品越来越少,从古代穿梭而来的该是仙子,不是妖魔。
  •     王小峰的文字读起来总有那么一点因为输入法过于好用的累赘感
  •     当作历史书来看了。对文化艺术方面有了多一些的了解。
  •     流行文化
  •     音乐之后再是什么?
  •     看完王菲那篇就不看了 可能是我对这个题目抱有期待却落空了吧
  •     撇开某些篇目大段访谈体和大段直接引语不谈,写中国音乐、马未都、还有那几个非正常死亡者的都很值得一看。文字上固然有很多遗憾之处,但对王小峰这样对中国文化有观察、有思想深度、有内心忧虑的人来说,文字这种技法上的事,真的不值一提。
  •     从未有过另一个艺术时代,所谓文化与真正的艺术如此疏远和互相嫌恶对立,如同我们当代所目睹的这样。我们明白这样一种羸弱的文化为何仇恨真正的艺术,因为它害怕后者宣判它的末日。
  •     像流水一样了解到很多人,很多事。
  •     自从“不许联想”不更新了之后,就很难看到表哥的文字了。《文化》算是表哥十来年访谈的一个集合,让人意外的是,很多文字,放在现在看依旧不过时,我想,这必须要感谢我国“娱乐文化”数十年如一日根本不解决自身问题的狂妄……大众文化始终都是媚俗的,而表哥一如既往地延续这自身的好品味,对这些现象进行了鞭策入理的批评——可是,有用吗?与其批判大众没有文化,不如放下身段,把提高大众品味和鉴赏能力放在首位,才有可能改变这种精英阶层所鄙视的现状。目前文化界乃至社会上的最大问题,并非大众的群氓意识,而是阶级认知的撕裂……
  •     有种刷微博的感觉
  •     可读,就是纸张没选好,这种纸张就贵,买就实在划不来了。
  •     书名之下,内容挺让人失望的。记者带着结论去采访,出来的文章很难客观。我想看采访对象完整的那面,怎么样我自己会判断,我不需要你先告诉我这个人没什么了不起。另外,真的有必要出这么厚一本吗?68块钱的书,有一半的内容是垃圾。
  •     跨度十几年的音乐采访和评论合集,时间本身就构成了可读性。王小峰的视角无疑是尖锐的、怀旧的、批判的,也是我认可的。另评论区某些如想读大众文化去看专著文献呗?好像没见过文艺评论一样。
  •     有些部分有点偏激吧 总体挺好的
  •     说实话挺失望的。不过也有可能是时代变了吧。
  •     16.12.22 14N 王小峰的文化专栏,看完一半,有些看不下去。作者自己的观点不多,多为访谈,有些无趣。
  •     看名字以为大众文化的学术作品。原来是新闻采访和评论。也算有某种大众文化记录的意义吧,但从作者这里获取,确实有点儿片面。用来闲时读一读还是可以的,至少王小峰采访的人,以我的水平和资历是很难去采访到的,一边看一边顺便了解一下当代文艺界……作为一个媒体人,作者还是让我觉得挺佩服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