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及其影响研究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13018166
作者:何景明
页数:16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中国内地的旅游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旅游学者在涉足旅游领域之初即开展了对中国旅游资源的评价工作,郭来喜(1982)率先开展了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定性评价。此后,先后有许多人如杨冠雄(1982)、尹以明(1984)、杨汉奎(1987)、保继刚(1986)、楚义芳(1989)、俞孔坚(1989)、程伟民(1994)、于涛方(2002)、郭剑英(2003)等就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评价进行过定性和定量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评价方法和结论,使这一方面成为中国旅游研究中走在前面的部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楚义芳(1989)建立的中国观赏型旅游地的综合评价模型。 但是,由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时间较短,旅游地开发评价研究基本上是“任务带学科”方式,迫于任务的需要,部分规划人员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不透,存在以下问题:①将旅游资源评价和旅游地的(开发)评价等同起来,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如在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时,评价因子中出现了非旅游资源因子。事实上,旅游资源评价和旅游地开发评价尽管有密切的联系,但同时又有明显的差异。旅游资源评价,是对旅游资源本身价值进行评价,以判断其在同类旅游资源中的等级。而旅游地的(开发)评价则是以旅游资源评价为基础,再加上对旅游资源开发所必不可少的开发条件和客源、市场等因子,所以旅游地评价的结果往往与旅游资源评价结果有很大差异。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没有准确把握国际上已较通用的规范化概念。②没有深入研究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分类和分级问题,普遍出现以相同的评价因子和权重值来对比评价不同性质的旅游地。例如,在区域旅游规划中,普遍出现不考虑旅游地的类型(如观光型旅游地、度假型旅游地、运动型旅游地以及宗教、科考等特殊旅游地),采用相同的评价因子和权重进行评价。另外,在旅游资源评价模型的因子排列中出现了将“观赏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并列作为评价因子进行评判的现象。把这三种价值并列意味着评价者要求或假设所有的旅游资源都具有三种价值,所有的旅游地都具有相似的特性——具有观赏、文化和科学意义,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以不同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同一旅游资源,其评估结果可能会有天壤之别。旅游资源的价值是以它适合从事某种旅游活动的程度为衡量标尺的。此为其一。其二,对于不同性质的旅游地,同一评价因子的重要程度差别很大。即使对同一性质旅游地进行评价,也是旅游地种类分得越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价值越高。

内容概要

何景明,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教授,地理学博士,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后。研究兴趣为旅游管理和区域发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多项。在《旅游学刊》、《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2.1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 2.2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2.3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对比与展望 第3章 乡村旅游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分类 3.1 乡村旅游概念及其含义 3.2 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和特征 3.3 乡村旅游的构成与分类 第4章 乡村旅游地开发评价 4.1 旅游地开发评价的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4.2 旅游地开发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4.3 乡村旅游地评价 4.4 评价实例——成都市典型乡村旅游地旅游开发评价 4.5 乡村旅游地评价模型的应用 第5章 影响乡村旅游需求的因素分析 5.1 旅游动机 5.2 经济发展水平 5.3 旅游价格 5.4 城市人口特征 5.5 闲暇时间 5.6 便捷性 第6章 乡村旅游的时空分布特征 6.1 乡村旅游的时间分布特征 6.2 乡村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7章 乡村旅游地演变与空间竞争 7.1 乡村旅游地演变 7.2 旅游地空间竞争 7.3 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选择——竞争与合作 第8章 经营模式及其经济学分析 8.1 经营模式 8.2 客源分析 8.3 经济效益 8.4 “农家乐”投资与收益的经济学分析 第9章 “农家乐”经营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9.1 “农家乐”投资者行为分析 9.2 农户投资者降低风险的多样性经营行为分析 9.3 农户行为对“农家乐”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影响 9.4 “农家乐”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引导 第10章 乡村旅游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分析 10.1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0.2 乡村旅游对农村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10.3 乡村旅游对农村环境的影响 10.4 结论 第11章 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 11.1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2 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第12章 结论与讨论 12.1 主要结论 12.2 几点讨论 附录 乡村旅游调查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何景明编写的《乡村旅游发展及其影响研究》在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板块里,分别从宏观层面(包括旅游地开发评价、旅游时空分布特征、旅游地演化与空间竞争、旅游地规划设计等)和微观层面(包括经营模式、效益分析、农户行为分析等)进行阐释,进而对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在乡村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研究板块里,分别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论文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为了实现论文的研究内容,选取了成都市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

何景明编写的《乡村旅游发展及其影响研究》系乡村旅游的基础理论著作。以成都市“农家乐”为案例,分析城市郊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模式、存在问题及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全文分12章共计6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旅游研究的理论背景。包括:第1章,绪论。阐述论文选题依据、研究方法、论文构思及创新。第2章,乡村旅游研究综述。综合评述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第3章,乡村旅游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分类。在对国内外乡村旅游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界定了乡村旅游的概念,并对其进行分类。介绍了发达国家、我国台湾和内地乡村旅游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发展特征。第二部分从宏观层面上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进行研究。包括:第4章,乡村旅游地开发评价。建立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第5章,影响乡村旅游需求的因素分析。第6章,乡村旅游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乡村旅游客流的季节性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第7章,乡村旅游地演变与空间竞争。分析了乡村旅游地演化过程和空间竞争特征。第三部分从微观层面上对乡村旅游经营户进行研究。包括:第8章,经营模式及其经济学分析。分析成都市“农家乐”的经营模式和经济效益,并进行投资与收益的经济学分析。第9章,“农家乐”经营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在分析“农家乐”投资者行为和农户投资者降低风险的经营行为的基础上,进而分析了农户行为对“农家乐”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影响。第四部分即第10章是乡村旅游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分析。分析乡村旅游开发对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第五部分即第11章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第六部分即第12章是结论与讨论。归纳论文的主要结论,并探讨论文中未能完成的研究设想。 
《乡村旅游发展及其影响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注重对当前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系统总结的基础上,选取具有典型地区的乡村旅游作为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可供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和旅游管理部门相关人士使用。


 乡村旅游发展及其影响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