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情岁月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15321837
作者:冯传友

内容概要

冯传友,笔名阴山老饕。爱藏书好读书。曾从事商业工作三十余年,一九九九年至二OO九年兼做电台文学与文化节目主持和编辑十年,在区内外报纸开过书话专栏和美食专栏,现为某银行行报责任编辑。
微博:阴山老饕http://weibo.com/nmgfcy

书籍目录

吃情岁月
五分钱的儿童节“美食”
半根猪尾巴
烧知了
烧乖子
烧蚧巴子
烧地瓜
赶山
扒虾
赶海
捞海带
喝海蜇
钓河蟹
摘乌梅
挖甜根
偷吃青杏
二月二,吃爆豆
海鲜漫谈
春秋品蟹各有时
食蟹奇遇
苘蒿鱼头香宜人
河豚鲜美尤慎食
爽口还充鼎俎鲜
看多宝鱼谈比目鱼
再谈比目鱼
柔肝补肾话海红
银烁烁玉溶溶
鱼翅,该吃吗
葱之爱
大葱海米逗馋虫
大葱笔管真叫鲜
大葱凉拌鹌鹑蛋
大葱口蘑实在爽
难忘野菜
又到春暖采荠时
香椿芽拌豆腐
槐花饺子香
最是马齿惹人爱
闲聊食补
涮锅小火炉,祛寒又大补
朔风凛冽话食补
……
杂陈五味
美食趣话
后记

作者简介

这些散发着灵性的富有烟火气息的文字,真挚、素朴、轻松,令人百读不厌。休闲中得到滋养,愉悦中体味会心,品味中享受余韵。这才是“吃情”的格调,也是“岁月”不被放弃的理由。
——作家袁滨
民以食为天。家常饭居然也吃出个境界,着实不易。质之传友兄,则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大道也。嚼得菜根做百事,坦途也,至情也,至性也。有辞不易而有情更难,翻检《吃情岁月》,可知两难化一,人生归元。诚哉斯人,信乎是书。美食家案头,安可少此清供?养生者有心,亦可手执斯编。寻常百姓读来,必也津津然有味,而心生欢喜。
——学者黄岳年
2006年,2007年,北纬、阴山老饕、苍山子健为《包头日报》《包头晚报》撰写美食评论,一时美食版成为亮点,备受关注!三个撰稿人被誉为撰写美食的三套车、三剑客。而阴山老饕的《吃情岁月》《老饕侃吃》更为食客追捧,珍藏。
——策划人苍山子健


 吃情岁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虽然早有救荒本草、野菜博录晚有大众菜谱之类的书籍,无非为饱食指点“有得吃”而已,横空出世的小说《美食家》给读者带来愉悦,陆文夫让人们发现原来吃货可以成家,是不是饮食文化由此讨论的更加热闹,以至现在更出现有舌尖上的中国这种大题目呢?《吃情岁月》显然不再停留在美食家那个年代,作者笔下的美食既有沁人心脾的美味珍馐,也不乏“价贱如泥土”的传统菜肴,香气款款而起之时还别有一番意境,可以切实体会到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     走进冯氏厨房,品味《吃情岁月》段造在读书界,提起冯传友,那是赫赫有名的。冯老师不仅爱好读书,尤喜藏书。初识冯老师的文字,是在一张传阅的《包商时报》上,以“阴山老饕”这个笔名刊载的《我的吃情岁月》系列篇章。最先读到他的“钓河蟹”“赶山”,立即被他的故事吸引。他的文字表面看似很简单,却是用了相当细腻的笔触,如话家常,娓娓动听,讲诉人世间最美好的童年时光,艰苦岁月中最天真浪漫的趣事,这些大都是因为“馋”而来的。我平时很喜欢读书报,像这种让人过目不忘,经久耐读的文章却并不多见。我当时就用手机把他的文章拍摄了下来,回家后把图片导在电脑里,一字一句地抄在笔记本上,反复细读。没过几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给该报的编辑冯传友老师写了一封邮件去索报。当时其实并不知道“阴山老饕”就是冯传友本人,也没有明说因为喜欢《吃情岁月》的故事,只说很喜欢这份报纸。我住的地方恰又很偏僻,总有平信寄掉的事情发生,还要求素昧平生的冯老师给我寄个快递。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没过一天就收到了冯老师的答复,他不仅速递寄来了最近两年的报纸,还告诉我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的新书《吃情岁月》要出版了!这意味着我很快就可以将他的好文章一网打尽!冯传友老师是一位非常谦逊的人,正如他的文章一样真挚,充满人情味。新年伊始。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坐在书房的飘窗台上,捧读这本新书《吃情岁月》,如获至宝。该书仿佛就像一个巨大的冯氏厨房,在冯传友厨师的带领下走入了一个美食迷宫。典雅的封面很有原野乡村风味,透着质朴与幽静。翻开书,里面的插页真是妙趣横生。此书没有序,只有作者的后记。这也是该书值得敬重的地方。目录中分7个部分,作者从他的“吃情岁月”说起,到“海鲜漫谈”,再说到“葱之爱”“难忘野菜”,又上升到“闲聊食谱”,“杂陈五味”,最后再回归到“美食趣话”,步步深入,引人入胜。冬春交替时节。窗外的香椿树正在冒出新芽,街上的行人和车辆有些稀疏。在这个年味越来越浓的日子里,在冯传友老师的新书中。我一次一次的品读,他那“过大年”才有的美好心愿。心酸中透着窃喜,窃喜中饱含无奈,无奈又蔓延成遗憾。“五分钱的节日,五分钱的美餐!”“半根猪尾巴的荒唐历史。”“烧借了儿,烧乖子,烧蚧巴子,烧地瓜”“一把甜根,三两颗乌梅,有几颗没几颗的青杏。”……生活赋予了他太多的童真童趣,读着读着也跟着一起馋嘴了。文字是一种表达的载体,诚实地记录了作者那年那月关于吃的情节。从冯老师的书中不难看出,他不仅是一个知道怎样解馋的人,还是一位真正的美食家。大葱拌海米,香椿凉拌豆腐,还不能放香油,否则压住了大葱和香椿的香味,比木鱼要清蒸,各种火锅,各种食补,圆白菜,酸奶手把肉……成年后吃水萝卜樱的习惯,迷恋刺槐花饺子,凉拌马齿笕的喜悦,对玉米面拿糕的呼唤……正如冯老师自己在后记中说的一样,“这些文章几乎,没写美食名品,我更关注的是平民饮食,家常饮食,那些菜品读者看了就能做。我写少儿时的一些经历,除了不想让自己遗忘,也是想让今天的少儿朋友知道当年的我们还有过这样的经历。”我的家乡也在乡下。冯传友的这本新书《吃情岁月》里面的吃食,菜品,习惯,除了海里的,田野里能长出的,果树上能结出,我的家乡几乎都有。我用四川方言读他的文章,亦如行云流水,没有丝毫费解之处,这真是一本老少皆宜的好书。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都极强。童眼看世界。写作手法有独到之处。此书运用了大量实写手法,描写细致,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喜欢美食的你,热爱生活的你,你值得拥有。《吃情岁月》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寻味书系”中的一本,这是一本非常有趣味的书。(《吃情岁月》冯传友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
  •     ■阿 滢春节假期,闲来无事,一头钻进冯传友的《吃情岁月》,大快朵颐,直读得整个假期里,满嘴涛声不断。读《吃情岁月》特别的亲切,特别是《烧地瓜》《烤乖子》《挖甜根》《偷吃青杏》《二月二,吃爆豆》等篇目,我都有相似的经历,引发了许多关于儿时的美好回忆。那时,吃不到甘蔗,就等高粱或玉米收获的季节,去找甜玉米秸、高粱秸当作甘蔗吃,有时也找茅草根洗净了,嚼碎了,把甜汁咽下,然后,把茅草根渣吐出来。我没有吃过烧乖子,但是烧蚂蚱倒是吃过不少,乖子是俗称,学名叫蝈蝈,喜欢生长在豆地里,逮住乖子后,用高粱秆编一个笼子养着,听乖子的叫声。乖子喜欢吃南瓜花、大葱等。有的用小亚腰葫芦养乖子,还能过冬呢。《摘乌梅》写得有趣,但乌梅本是一种蔷薇科植物,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而传友所写的“乌梅”则是生长在玉米或玉米须的,应该叫“乌酶”,那是由玉米黑粉菌的孢子传染而产生的黑粉病,玉米上长了这种“乌酶”就会影响玉米的产量。小时候,我看很多小朋友都吃,吃得满嘴发黑,而我却没敢尝尝是什么滋味。看到传友兄吃得那么香,真是有点馋了,可能是因为种子的换代,或是农药的原因,现在已经基本见不到“乌酶”了。因作者从小生长在海边,所以书中一多半的篇幅是写海鲜的,尽管书中提到的海鲜我都吃过,但对海鲜并不了解,同样是吃海鲜,但没有像传友那样吃出花样,吃出文化来。原来吃海蜇一般都是海蜇伴黄瓜,读了《吃情岁月》才知道,我们平时吃的只是海蜇头和海蜇皮,而且海蜇竟然还可以喝:洗净的海蜇,放在案板上,当当当切成小指头粗细的长条,放到碗里,拌上香菜辣子,滴上香油,捏点盐,滴几滴醋,好家伙,哪个香啊,鲜啊,吱溜吱溜,我一口气喝了两大碗。看到这里,嘴里又开始涨潮了。蛏子是味道鲜美的贝类海鲜,适宜生长于海水盐度低的河口附近和内湾软泥海涂中。我在电视上看到过人们在滩涂上捉蛏子的镜头,赶海人看到滩涂上冒泡泡小洞,就撒点盐,受到刺激的蛏子就要露头了,这时,赶海人迅速用手把它拔出来,扔进随身携带的小篓里。多年前,我在一家饭店里吃了不新鲜的蛏子,从那以后,只要一吃蛏子就闹肚子,看到鲜美的蛏子也不敢吃了,忌了十几年,直到近几年才可以重新品尝蛏子的美味。传友在《银烁烁玉溶溶》中写道:清人谢墉在《鲜蛏》一诗中赞美道:“其光泽如银烁烁,其肌肤如玉溶溶。”我们的前人在烹制时,往往起一些形象而动人的菜名,比如“如蓉蛏子”“仙姑睡牙床”“西施睡牙床”等等,还有人美其名曰“杨贵妃出浴”。这是因为,蛏子肉身上长着两个小肉柱,就像古代美人头上扎着的两根小辫。这两根发辫,代表了蛏子的形象。无怪乎人民起一些这样的名字。但从这些名字可以看出,蛏子可以和古代美人相媲美,可见蛏子身价之高贵。看了这样的描述,再吃蛏子时,真是不忍心下口了。在吃螃蟹时,很少吃小腿,传友则说,“小腿肉,丝长细嫩,美如银鱼”,他还教人们一种吃小腿肉的方法,“就是把小腿的关节咬掉,用嘴含住一头,稍微发力一嘬,那鲜美的嫩肉就到了你的口中。”《吃情岁月》还写到重庆的涮锅,武汉的汤包,成都的麻辣烫,北京的全聚德烤鸭,贵州的宫保鸡丁,山东的九转大肠,祭灶的糖瓜,元宵节的汤圆……林林总总,美不胜收。冯传友是美食家,笔名阴山老饕,他能吃,会吃,且能吃出花样,吃出学问,吃出韵味,吃出情趣来。传友尽管以会吃为名,但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标准的身材,从书中也能看出其中的奥妙。他的美食文章不但介绍了许多美食的做法,吃法,还有对食品的营养成分的介绍,不只是介绍了天下美食,还有“小人参”之称的胡萝卜、香椿芽拌豆腐、荠菜馅饺子、大葱口蘑、凉拌马齿菜……前几年我去包头时,传友中午带我去吃莜面窝窝,莜面窝窝也叫莜面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当服务员端上一笼屉刚刚蒸熟的莜面窝窝,我才知道它的模样,一个个的筒状形,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挨个站立并排在笼内酷似蜂窝。香味扑鼻,使人闻之垂涎,胃口顿开。晚上,传友兄约来了多位包头文化名流在小尾羊大厦为我接风,那晚,不仅被草原人的豪情所陶醉,那羊肉的味道也令人终生难忘。回到山东后,时时回味,便找小尾羊连锁店去吃羊肉,但根本没有包头小尾羊大厦的那种味道了。中学时代曾读过一本小说,内容忘掉了,只记得一个吃手把羊肉的细节,特别是写到肥肥的羊尾巴,吃得满嘴流油。那情节在脑海里萦绕了几十年。那日在包头,传友兄给一位旗文联主席打电话,要去蒙古包里住一夜,让我体验一下住蒙古包的感觉,那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心想,住蒙古包一定会吃到手把羊肉。传友说,文联主席还安排了几个人唱酒歌。当我们兴致勃勃地驱车前往时,传友兄被单位老总电话召回,住蒙古包,吃手把羊肉的计划落空了。看到《吃情岁月》中有《酸奶手把肉》一文,不仅又勾起了我的欲望。下次去草原,一定要跟传友去住蒙古包,吃酸奶手把肉。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我和冯传友老前辈没有缘分,你写的每样食材我都不喜欢怎么破~转出这本书,先到先得。
  •     美食
  •     自成一格,文字老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