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栗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64905989
作者:[英] 尼尔森·乔治,Nelson George
页数:207页

章节摘录

弗雷迪·布雷斯韦特是我的一个朋友,也是Yo!MTVRaps节目的前主持人。收到他的一则电文时,我正在布鲁克林的长岛大学参加斯派克·李的电影经典《循规蹈矩》二十周年研讨会。TMZ网站播出了杰克逊去世的消息。当消息在听众中传开,大伙儿都觉得在20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流行音乐巨星死去的日子讨论一部80年代的电影经典真是一种反讽。    但存在于斯派克、迈克尔和我之间的联系要比在场的大多数人都要密切。1984年1月,当杰克逊在美国自然史博物馆接受“吉尼斯世界纪录”荣誉证书的那个晚上,戴尔公司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书《迈克尔·杰克逊故事》。这是一本小开本的叙述这位歌手生平的书。这本书卖出100多万册,在《纽约时报》平装本畅销书单上排名第三。那时我26岁,因为这本书,平生第一次有了所谓的“可支配性收入”。    有了这笔写迈克尔·杰克逊的书赚来的钱,我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套间,而不必与别人分享。房子位于布鲁克林城区的一个漂亮但并不时尚、褐沙石外墙的街区,叫做格林堡。在那儿,我结识了名叫斯派克·李的年轻导演,看到了电影《稳操胜券》的早期制作。1985年间,我投资3500美元于斯派克的电影,这一举动不仅使他的事业有了历史性的开端,而且预示了至今仍有影响的黑人电影运动。    如果我没有写那本书,我就不会住到格林堡去,也不会投资斯派克的电影。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这本书,更为明显的是,没有迈克尔天王巨星地位的确立,我的生活以及黑人流行文化将会有所不同。    研讨会结束后,我打开黑莓手机,发现上面满是朋友的信息,还有来自出版社、电视台和广播公司的许多采访请求;长岛大学离我的住所不远,所以我回家去,将剩饭剩菜热一下吃了,那个傍晚的大部分时间我静静地坐着,没有回短信,也不看新闻。    在那个时刻,我不想当众哀悼,也不愿谈及迈克尔生活中任何我所不了解的方面。我讨厌有线新闻台成了无端猜测的场所,所谓的专家——许多人只是对他们自己的言论有专门知识而已——无休止地说些大话空话。我的感情有些复杂,事实上,我刚签了一份新书(就是一本书)的合同,探讨《颤栗》这张专辑作为一件文化艺术品所具有的持续影响。为了写这本书,我已经准备购票去听杰克逊在伦敦O2体育场举办的五十场演唱会中的一场。在他死后不久,我写了一篇悼文贴在我的博客上,做了几次访谈,侧重谈音乐,不参与小报上就他的死所作的无稽之谈。    那天夜里,我想起美国电影杰作《公民凯恩》。奥森·威尔斯以史诗般的笔墨叙述了那位富有、辉煌但注定失败的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生活,他最后在加州的庄园死去时,灰头土脸、众叛亲离,当年报业帝国的荣耀一去不复返了。当然,这不能完全用来对应杰克逊的生活。当凯恩在他那仙境般的庄园离开人世时,留下了他自己的梦幻乐园、艺术和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珍宝,然而,迈克尔的家,“梦幻岛”①则被他的债主瓜分了。他死在一幢租住的房子里,由一个粗心大意的医生照料,这个医生被指控犯有谋杀罪。在某种程度上,与凯恩最好的对应也许是导演兼演员奥森·威尔斯自己,在二十多岁时,他被认为是一个天才,三十多岁时,名声如日中天,生命的最后十多年里,又作为一个有吸引力的人物得以复活。《公民凯恩》是威尔斯年轻时创作的一部杰作,并伴随他走过余生。《颤栗》在迈克尔的生命中也扮演着同样的一个角色,达到了世界性的成功,他花费了生命中的最后25年力图复制这一成就。    我比迈克尔·杰克逊大一岁。我是个黑人,来自工人家庭,并和他分享着同样的星座,然而理性地讲,这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俩之间的这些相似隐含的意义是,我的出生恰到好处,见证了杰克逊狂热的最初爆发,而我生活的大半辈子,可以跟他的生活重合。P3-5

前言

大神来过    大神来过有几个迹象:一是一时间众神纷至沓来,大神负责压轴,人间中邪,群魔乱舞;二是大神归位后众神齐隐,留下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大神有几个特点:一是神迹彰显,无可匹敌,万众膜拜,须仰视才见;二是孤单寂寥,遗世独立,无敌无友,自生自灭,享受不到人间亲情、爱情、友情标配的温暖;三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师无徒,之前毫无迹象,之后除了模仿,无法继承。    以上种种发生在这个星球仅存的最美好的事物——乐舞歌唱上,我不说,每个人都知道大神的名字以及这个名字背后的舞姿、声音、眼神和背影。    在很久的以后,即使在这个星球上最不善歌舞的国度,比如我们,也会有千万人把大神来过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告诉他们我们曾生活在有神的年代,手舞足蹈。    感谢现代科技,之前的大神来去无踪,未被记录,只剩传说和怀疑。这一位,从头到尾被完整记录下来,证据确凿,无可争议。    有关MJ的所有及其他,这本书会讲述,在此不赘述。    最后想说,本人弹琴写歌20年,大概只有三四个瞬间感到上天握住我手,写出几句超出我能力的美好旋律,为此感谢至今。因此每每听MJ,除了叹,便是长叹——    高晓松,2012年4月19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个星球上最博学的嘻哈作者。”——《滚石》    他这一代最有学问的黑人音乐批评人。——《华盛顿邮报》    “(尼尔森·乔治)是写作美国黑人音乐最棒的黑人作家。”——《新闻周刊》    ——《今日美国》    大神有几个特点:一是神迹彰显,无可匹敌,万众膜拜,须仰视才见;二是孤单寂寥,遗世独立,无敌无友,自生自灭,享受不到人间亲情、爱情、友情标配的温暖;三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师无徒,之前毫无迹象,之后除了模仿,无法继承。……本人弹琴写歌二十年,大概只有三四个瞬间感到上天握住我手,写出几句超出我能力的美好旋律,为此感谢至今。因此每每听MJ,除了叹,便是长叹——    ——高晓松

内容概要

尼尔逊•乔治著有十部非裔美国文化的非虚构类图书以及四部小说,曾两次荣获“美国作曲家、作家与出版商协会”的迪恩斯•泰勒奖,一次夺得格莱美奖,他所著的《嘻哈美国》和《提升比赛》均获得了前哥伦布基金会的美国图书奖。《嘻哈美国》和《节奏与布鲁斯之殇》曾入围国家图书书评人奖决选名单。他为多家国家级杂志撰稿,包括《花花公子》、《公告牌》、《君子》、《音乐潮》、《品质》和《乡村之音》,并策划制作了多档电视节目,以及两部专题片。他最新的电影《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最近在HBO首映。他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现仍居住于此地。

书籍目录

大神来过(代序)/高晓松幕启:序言第一部分2009回到加里声音视/听(一)纽约,纽约视/听(二)黑色好莱坞第二部分《颤栗》《制造事端》《我的宝贝》《这女孩是我的》《颤栗》《避开》《比莉?琼》《人性》《PYT》(小雏儿)《我生命中的女人》第三部分报道《颤栗》火焰,巡演《真棒》的几年终极父亲寻求超越《就这样》尾声致谢中英文译名对照

编辑推荐

尼尔森·乔治所著的《颤栗: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生涯》讲述一代音乐天才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和文化影响,并详细的阐述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每一张专辑,汇集了一些相关报道和回忆文章,本书可以为迈克尔·杰克逊的粉丝,音乐爱好者,相关研究人员,丰富知识、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这个星球上最博学的嘻哈作者。”——《滚石》
他这一代最有学问的黑人音乐批评人。——《华盛顿邮报》
“(尼尔森•乔治)是写作美国黑人音乐最棒的黑人作家。”——《新闻周刊》
——《今日美国》
大神有几个特点:一是神迹彰显,无可匹敌,万众膜拜,须仰视才见;二是孤单寂寥,遗世独立,无敌无友,自生自灭,享受不到人间亲情、爱情、友情标配的温暖;三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师无徒,之前毫无迹象,之后除了模仿,无法继承。……本人弹琴写歌二十年,大概只有三四个瞬间感到上天握住我手,写出几句超出我能力的美好旋律,为此感谢至今。因此每每听MJ,除了叹,便是长叹——
——高晓松


 颤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从黑到白,从完美偶像到娈童事件,从居于娱乐界的巅峰到梦幻岛被瓜分,迈克尔经历了人生的不同阶段走向生命的终结。我是迈迷,也喜欢怀旧,《颤栗》就是迈克尔旧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让人无法回避。即使是追迈很多年的超级粉丝也不一定明白这首专辑背后的种种状况吧,读了书可以让我们对其有更深刻的了解。我的小鬈发呀~~我的小迈克~~
  •     尽管我不是迈克尔·杰克逊的粉丝,但这本《颤栗——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生涯》还是非常值得推荐。首先,作为一个以音乐作品为主题的写作者,该书的作者尼尔森·乔治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示范。他告诉我们,以一张经典的专辑为由头,如何完成一本书。如你所见,《颤栗》当然说的是《颤栗》,而非从J5时代唠唠叨叨地说了一轮(因此这本书的副标题其实不妥)。作者选取了这张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专辑(之一),以此为节点,切入MJ的音乐创作和独特的表演魅力。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视觉并非是我们常见的“人物传记类”,而是以乐评人的眼光。同时,作者本身也作为《公告牌》的编辑、记者亲历了《颤栗》降临之时的报道,而他的黑人身份使其对MJ的音乐更有天生的归属感,因此他的笔触也夹杂了更为复杂的感情。这样一种介乎于记录事实(记者)、适当地做出客观评价(乐评人)以及传递个人热爱之情(歌迷)的综合性写法,在我过往看过的音乐类书籍里,其实并不多见。但这本书还是蛮挑读者的。若你对那个时代的流行音乐缺乏一定的了解,或者是听的音乐不够多——当然,我指的绝不仅是MJ的音乐——读下来你难免会磕磕盼盼。作者在书中对每首歌都做出了单独的解读,而叙述的范畴并不限于歌曲的创作背景、打榜成绩、历史评价等等,如言及《The Girl Is Mine》时,提及MJ和Paul的关系,提到这个世界上最著名的词曲版权案时,若你之前对Beatles的版权抢夺战缺乏一点理解,那想必会一头雾水。包括作者提及Stevie Wonder,用评论者的口吻笑称,SW和Paul一样都“喜欢甜食”,例证是SW有《You are the sunshine of my life》,Paul有《Michelle》,而他只在一句短短的话语中不露声色地表达了自己这一观点,若读者缺乏一点欧美流行音乐常识,便会招架不住。翻译上该书也有一点点的小瑕疵,如有的地方“唱片”一词明显应为“录音”,想必是对原文的“Record”没有拿捏住。不过瑕不掩瑜,这本书依然推荐给你,不管你是否是MJ的粉丝。就像你无论是否喜欢黑人音乐、是否喜欢舞曲,《Thriller》都是一张你指得拥有的唱片,在它问世超过三十年的今天。
  •     迈克尔·杰克逊的《颤栗》也许不如《墙外》那么有力,但它仍然是1982年最好的专辑之一。《人性》、《避开》和《比莉·琼》是真正的佳作,尤其是后者,有着强有力的旋律、编曲和歌词,至少对这些人来说,它已经产生即成经典。——尼·乔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诠释专辑颤栗
  •     我凭良心说,这本书绝对是靠MJ人气骗出来的销量。没看过这本书的人不要见到我们可敬的MJ就马上评个满分。我买了看感觉十分后悔。这本书我可以随便翻一页都觉得,或许一个初中生的翻译都要比他好!我只看了前10页,翻译语句十分不通顺,词不达意,语序十分不畅顺!我敢相信这本书,随便找个翻译器翻译成中文,然后堆砌语句。简单举几个例子吧1、在“幕启:序言”中某句:我心想我能否断掉杰梅因的球呢?这是什么意思呢?我完全不理解,教授,麻烦你教教我2、在“2009”中的某句第5页:我是个黑人,来自工人家庭,并和他分享着同样的星座这翻译也说得太白了吧,我没看原著,我都知道share翻译出问题了3、第7页某句:模仿杰克逊的欲望很诱人,但祖立的观察也很敏锐欲望很诱人?请各位读者自行判断好了。我只是说出我心里话,亚马逊喜欢将我的评论放在不显眼、丢弃的地方,我也无所谓,这是我一个做为迈迷对这本书的真实评价
  •     迈克尔天王巨星地位的确立,对本书作者尼尔森•乔治的生活甚至黑人流行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与迈克尔在生活环境上有几乎重叠的相似性,尼尔森十分理解迈克尔的生存轨迹。如书中所说:“我俩之间的这些相似隐含的意义是,我的出生恰到好处,见证了杰克逊狂热的最初爆发,而我生活的大半辈子,可以跟他的生活重合。”在此前提下,作者先后撰写了《迈克尔•杰克逊故事》和《颤栗》。   《颤栗》一书是为解读迈克尔世界销量第一的同名专辑《THRILLER》而写。这张专辑在迈克尔生命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以至于他“花费了生命中的最后25年企图复制这一成就”。因之而成的此书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它以专辑为中心,叙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其目的不在于哗众取宠或揭人隐私,而在于解释迈克尔所取得的音乐及表演成就与其所身处的社会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迈克尔平凡而又神奇的童年早已为迈迷所熟知,巨星刚刚升起的时候并未如此熠熠生辉。作者从种族史的角度解读迈克尔少年时期的家庭教育对其音乐之路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当然,其本身所具备的优美的嗓音和独特的音乐天赋在成功的道路上也是必不可少。美国社会的种族文化对迈克尔的事业和生活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专辑的内容部分反映了这一点。另外,作者更深入揭示了20世纪唱片业的兴盛与衰落和迈克尔的音乐表演事业之间的关系。   总体来说,本书写作角度独特,意在写...实,不仅向我们介绍了天王巨星最重要的一张专辑的创作过程,更让读者对20世纪后半叶的美国社会现状、商业模式、音乐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阅读更多 ›
  •     因为喜欢杰克逊,看了很多之前不了解的事情
  •     太棒了!感觉内容及其真实!!!
  •     对于MJ爱好者珍藏一本不错。对我而言人物太多而不熟悉。
  •     用灵魂歌唱和舞蹈的人
  •     书写得挺深刻的,得仔细阅读才能体会。先珍藏了,怀念MJ
  •     最佳迈克尔
  •     了解60年代流行文化的一个窗口
  •     永远的男神
  •     被高晓松称为大神并崇拜得五体投地的MJ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