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记忆-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录-2

出版社:胡中泰、汪根发、毕新丁、 王振忠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3-05出版)
ISBN:9787210059615
作者:雁西
页数:302页

章节摘录

砚,具有实用和欣赏的双重价值。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研磨器,由石磨盘和石磨棒组成。它是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用于研碾粮食和颜料的一种生活用具。后人称其为“研磨器”。据考古发现。1972年至1979年在陕西临潼姜寨二期遗址中.就出土了一件研磨器。这件研磨器,由研盘、研棒、石盖三件组成。同时出土的还有红颜料颗粒、陶水杯等文具。由此,我们联想到彩陶上的图案,岩石上的图画和甲骨上存留未刻的红色文字.就是用这类研磨器研磨颜料绘制、书写而成的。因此,可以说研磨器便是砚的早期形态。    从现存的史料来看.在黄帝时已有用玉制成,的砚.其定义最早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砚,石滑也。”汉末刘熙在《释名》中云:“砚者,研也,研墨使和濡也。”从现存的实物来看,汉代的砚,在材质上以石为主,也有陶砚和漆砚。在造型上多为圆形,也有长方形和仿物形等。在制作上注重雕刻,具有大气、凝重之美。然而,汉砚多附有研石,可见,这时还没有可直接在砚中研磨的墨锭.还需要借助于研石研墨,还有“研磨器”的痕迹。    随着我国制墨工艺的提高.砚中的附件“研石”也随之消失。砚由此独立成形。    唐宋时期,我国经济发达、文化艺术繁荣,砚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成熟而繁荣的时期。从唐代开始,发现和运用专用石材制砚,到宋代可谓是众砚生辉,比如:歙州的龙尾石、端州的端溪石、青州的红丝石,还有洮河石、虢州石、吉州石等等,几十种。其中,以龙尾石、端溪石为优,被人们推为众砚石之首。    龙尾砚以其优良的材质、美妙的天然纹理、精美的图案纹饰,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并成为历代朝廷的贡品。南唐后主李煜称龙尾砚为“天下冠”。龙尾砚也称歙砚。    一、婺源歙砚概述    歙砚的全称为“歙州砚”,产自古歙州婺源县的龙尾山。因此,歙砚又有“婺源砚”“龙尾砚”之称。这三个不同的称谓,分别来自砚产地的州名、县名和山名。    早在唐宋时,龙尾砚就名扬天下。如南唐后主李煜称:“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砚,三物,为天下之冠。”又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龙尾砚歌》中云:“君看龙尾宝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无疑,龙尾砚在当时就是婺源、歙州一张闪亮的“名片”。所以,龙尾砚也就被称作“婺源砚”和“歙州砚”。    对于龙尾砚、婺源砚、歙砚这三个名称,人们比较熟悉的是龙尾砚和歙砚。虽然龙尾砚与歙砚,是一个物品的两个名称,但人们在解释其原委时,将原本简单的东西变复杂了。龙尾砚的名称源于龙尾山,人们对其产地没有非议,而歙砚的称谓则不同,它来自于古歙州。古歙州与龙尾山相比,其范围就大多了。因此,人们对歙砚的产地也就有了新的说法。比如,有人说歙砚是指产自歙州的砚,龙尾砚是歙砚中的一个品种;也有人说,歙砚产自歙县。究其原因主要是:    其一,宋代,为历史上龙尾石的开采和龙尾砚的制作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在歙州辖区内的歙县、祁门和与之相邻的浙江开化、江西景德镇的浮梁等地也相继开采出砚石用于制砚,而这些砚也被称作“歙砚”流入了市场。    那么,这些石砚的品质如何?是否能称作歙砚呢?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宋人曹继善在《辨歙石说》中说:“歙县出刷丝砚甚好,但纹理太分明。”“祁门县出细罗纹石,酷似泥浆石,亦有罗纹,但纹理稍慢,不甚坚,色淡易于耳。此石甚能乱真,人多以为婺源泥浆石,当须精辨之也。”宋人唐积在《歙州砚谱》中对开化石和浮梁石的评述是:“洞灵岩,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三洞相连,石产岩之左右,无定处,材璞至少而瑕脉多或有绝病,莹净者可拟端溪之品,而石理燥慢。”“洞灵岩紫石,大小如肝色,今产浮梁县岩岭,处处有其匠者,或琢为茶瓯,凌冬不可用也。”可见,此时浮梁的洞灵岩石已不作砚,而作茶瓯之类的石雕品了。开化石又称玳瑁石,其用途在治平时也已改变。唐积在《歙州砚谱》云:“浙石衢州开化县,俗谓之玳瑁石,其纹正如玳瑁,傍视则有波纹者,可为碑材、帛础、柱基之类,至易得。”还有宋人李之彦在《砚谱》中强调:“歙石出于龙尾溪,以金星为贵。”米芾在《砚史》中则直称:“歙砚婺源石。”  其二,歙州在宋宣和三年(1121)改为徽州。而今天,徽州则改为黄山市,婺源已划入江西。随着时间的推移,“歙州”这一称谓慢慢淡出了人f门的记忆。当人们谈起歙砚时,也就有意无意地把歙砚和歙县联系在一起,因此,就出现了“歙砚出自歙县”的说法。这一说法不仅违背了事实,还误导着一些喜欢歙砚、研究歙砚的人们。    比如,清代徐毅对此深有感触,他在《歙砚辑考》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叙述:“自前人创奇,以为出自歙狱井中,盘屈直下,伏水底凿之,得石日歙石。余始疑,继而骇……岁在甲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奉命出守新卫,目睹井洞隘小,无从出入,询之士绅故老,考之典与诸书,并无人井求砚之说,及唐积砚谱,苏黄(苏轼、黄庭坚)文集,其形诸诗词歌咏,斑斑可考,始知是砚出自婺源之龙尾山。盖新安古歙州,婺隶于歙,不日龙尾而日歙者,统于同也。”    可见,歙砚并不是指歙州产的所有之砚,更不是产自歙县。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歙砚,无疑指的是产自婺源的龙尾砚。P3-5

前言

婺源山水的灵韵和先人的智慧勤劳是不一般的。    建县于唐开元的婺源,作为古徽州一府六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千多年来,以“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坚韧和“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的气度,从重重叠叠的大山,从曲曲折折的驿道,走出了500多位进士、2000多名仕宦乃至“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的辉煌,也走出了名震江南、富甲天下的徽商劲旅——婺商。    俊杰荟萃带来的文化繁盛是必然的。    走向天南地北的婺源先人,带回婺源大山中的,不只是功成名就的物质财富,还有涤荡心胸的文明之风——这来自中原、来自东南、来自西北的文化春风,与吴越之地的山野清风交相融汇,催开了一处文化的桃源。鳞次栉比、画栋雕梁的村落如雪梨花在碧水青山间次第绽放,犷野的傩舞、华美的徽剧在青石铺就的深巷中袅袅回荡。    今天的婺源人,接受了祖先丰厚的馈赠。    数字有时是枯燥的,有时却跃动着生命的丰满。听一组数字吧:面积2947平方公里、36万人口的婺源县,今天拥有徽剧、傩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有清华彩虹桥、婺源宗祠、理坑村古民居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13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1个。婺源是继闽南之后文化部设立的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呵护传承好先人的文化馈赠,是当代婺源人的责任,文化行政部门责无旁贷。基于这一使命感,婺源县文广局聘请对婺源文化饱含深挚感情并颇有研究的复旦大学王振忠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县内文化界人士,启动了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及成果汇编出版工作,首轮选取了婺源徽剧、三雕、歙砚、傩舞、灯彩、抬阁、豆腐架、茶艺、祠堂等九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研究课题。此次保护性研究工作,既展示了婺源文化拥有的浓厚徽文化背景,更凸显出地域文化个性特征;既注重史料的运用,又强调实地调查和口碑资料的采集;既重视资料的收集,更重视分析研究。其宗旨就是将各研究课题放在徽州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分析其源流、成因、发展演变,并为项目传承提供翔实资料。同时,基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宣传的需要,在研究成果汇编中,除了突出学术性,也兼顾了可读性,表述力求生动、通俗。    文化遗产是民族的宝贵记忆,是民族传承发展的根基。这套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汇编的出版,只是婺源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漫漫征途的一个驿站,前方的路很长,也一定很美。

后记

在全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之前,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始正式施行的日子,婺源县文化部门提出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编辑出版一套“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录”丛书,全面准确地反映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与保护成果,得到了婺源文化人士的积极响应。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婺源重视申遗与保护并举的措施,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还体现了编写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情怀。    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婺源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婺源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自2006年开始公布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婺源有婺源徽剧、婺源傩舞、婺源三雕、婺源歙砚雕刻技艺等4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有婺源茶艺等11项和婺源菜制作技艺等21项列入省市级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次选取婺源徽剧等9项编写成书,无论对编写者还是传承者来说,都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然而,由于一些项目历史脉络的模糊与轨迹的重合,一些技艺性项目对技术层面的专业要求很高,而编者学识有限,因此,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竭诚欢迎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本丛书在编写中,参考和引用了相关著作的相关成果,在此,谨向有关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唯愿本丛书的出版,能对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甚至对“婺源非遗”的传播产生更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编者    2012年8月9日

内容概要

雁西本名尹英希,江西南康人,作家、诗人、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北京大学新闻研究生。已在《诗刊》、《人民文学》、《星星》、《诗潮》、《诗林》、《诗歌月刊》等数十家报刊发表作品一千多篇。出版个人诗集《走出朦胧》、《世纪末梦中梦》、《永远的鸽群》、《活着的花朵》、《时间的河流》五部。1992年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中国首届诗国奖”。多次参加中国诗歌学会组织的“中国诗歌万里行”活动。2005年应邀参加“第十九届世界诗人大会”。2007年获芒种文学贡献奖。2007年应邀参加青海国际诗歌节。2008年获人民文学征文优秀作品奖。2008年诗入选中国抗震诗集,中国奥运诗集。倡议诗人做人民诗人,引起反响。曾任经济晚报星期刊主编,特区时报周末主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时报城市周刊主编。今日信息报副总编,经济消息报总编,中国科学院科学新闻副主编,中国地区开发总编,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研究室主任,科技创新与出版社执行社长。兼北京华夏名流书画院院长。现为《现代青年》杂志社社长、总编。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婺源歙砚  一、婺源歙砚简述  二、婺源歙砚沿革  三、婺源歙砚赏析  四、婺源歙砚发展与思考  参考文献第二篇  婺源三雕  一、婺源“三雕”概述  二、婺源“三雕”沿革  三、婺源“三雕”技艺  四、婺源“三雕”代表作  五、婺源“三雕”文化现象  六、婺源“三雕”价值  七、婺源“三雕”忧思  八、婺源“三雕”传承  参考文献第三篇  婺源祠堂建造技艺  一、婺源祠堂建造技艺概述  二、婺源祠堂建造技艺沿革  三、婺源祠堂的代表作  四、婺源祠堂建造技艺价值  五、婺源祠堂建造技艺传承  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王振忠主编的《活着的记忆(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录2)》既注重史料的运用,又强调实地调查和口碑资料的采集;既重视资料的收集,更重视分析研究。其宗旨就是将各研究课题放在徽州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分析其源流、成因、发展演变,并为项目传承提供翔实资料。同时,基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宣传的需要,在研究成果汇编中,除了突出学术性,也兼顾了可读性,表述力求生动、通俗。


 活着的记忆-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录-2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