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唱完1990-1999

出版日期:2015-8-30
ISBN:9787508653475
作者:高原
页数:352页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高原,上世纪90年代开始拍摄摇滚音乐圈,她的作品参与定义了90年代诸多经典音乐专辑的视觉效果,也为这一时期大陆摇滚和流行音乐发展几乎所有里程碑式的人物和事件都留下了珍贵的记录,她还涉足了影视、戏剧等领域的拍摄。
“从前,摄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有我所有的青春记忆,而现在,这是一份工作。现在当我翻开那一张张老照片,会再次眼眶湿润。每一次现场都是不可复制的永恒,重要的是,我在现场。那是我一辈子的精神财富。”
——高原
-----------------------------
【编者简介】
法满,Lens 品牌创始人。2005 年创立 Lens 杂志,倡导深度关注现实与人性的影像阅读,带领团队将Lens 打造为中国最具口碑和份量的人文杂志。

书籍目录

活着是一件比摄影更要紧的事儿   ——刘树勇
在场 ——王小帅
其动人之处,是一种真诚的参与 ——贾敏恕
我们那个年代 ——黄燎原
正文
致高原 ——路路
越是痛苦,越不接受怜悯 ——芷诺

作者简介

20世纪90年代,中国摇滚音乐历经短暂的爆发之后,进入了长久的沉眠。但这十年,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这些音乐不仅呈现了“一种社会现实性的、个人内心化的焦虑与寻求宣泄表达的企图”,也陪伴很多人走过了青春。
中国摇滚的黄金十年,因其时代的特殊性成为不可复制的时代 缩影。一代人对于青春、自由、才华、独立的追求,深远影响了那个时代。在这十年中,摄影师高原近距离记录下了中国摇滚台前幕后的影像经历,凝聚着整整一代人的情感回望。与此同时,高原记录的也是自己在摇滚乐圈里的真实生活,记录她和她的朋友们。
看到青春,重返青春。与其说高原在记录摇滚乐的十年,不如讲她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朋友的生活状态。这本书里的人物,是音乐人、艺术家,也是高原的朋友。她的镜头里有他们:崔健、窦唯、何勇、张楚、老五、丁武、高旗、艾敬、许巍、栾树、汪峰、孟京辉、张扬、黄觉、周迅、讴歌、欧洋、王勇、黄燎原、张有待、贾敏恕、张培仁……高原和他们见证了摇滚乐的黄金十年。若干年后,他们会如何看待曾经的青春时光。
这段在混乱中自在生长的记录,因其真实和诚恳而具有特殊的力量。从这本书里,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不论是从摄影、音乐、社会学的角度去解读,还是重新唤起自己的青春记忆。


 把青春唱完1990-1999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1条)

  •     《把青春唱完》副标题是“1990-1999 中国摇滚与一个文化群体的生活影像”。看到这个特定时间期限,脑子里蹦出的是另外三本书:肖全的《我们这一代》,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和姜昕的《长发飞扬的日子》。肖书与本书同为摄影集,拍摄对象是这个特定时期各个领域的名人。诗人,小说家,舞蹈家,当然也不乏本书中的对象——魔岩三杰。查建英一书是访谈录,从不同人的谈吐中,我们更可以对那个时代窥见一斑。姜昕在某种意义上与高原是感情上的对手吧,她的书更像日记,仔细记录自己处于那个时代“我在”的特定感触。如果说这三本书是对那个时代全方位的描摹,把那个时代可观可感地反映给了我们这些后生,《把青春唱完》则做了一件更深入的事情——解构那个时代。摄影作品怎样才能称为“艺术”我不得而知,但从本书中,后生如我看到的是一位事件亲历者摆脱拍摄对象身份束缚而进行的突破。书中大部分的照片反映的是歌者在生活,演员在生活,所有人都在生活。窦唯戴着无框眼镜蹲在排练室门口,张楚坐在沙发上看画片,何勇搂着父亲的肩膀听父亲弹三弦。王学兵在吃面,周迅在试戴新项链,黄觉躺着在看书。胶卷时代的摄影带来了整张画面中全是人脸的压迫感,没有现在所谓的层次、虚实和光线强弱。一张张黑白的那个时代的年轻脸孔仿佛冲出了底片指着我在问,小子,有什么不明白的吗?高原自己在后记中表示,后生问她这些照片牛在哪儿,如果当时他在场肯定拍得比她好。她说,牛就牛在当时是我在。又是一个“我在”的典型,却是一个克制的、冷静的“我在”。她说那时就是拎着相机跟乐队混在一起,开心、高兴,而且“那么容易高兴”。但那一张张黑白影像反映出来的却很少是高兴,多是思考、困惑、呆滞、狂躁。刘树勇在本书的序言中所说,“摇滚音乐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90年代中期在大陆的广泛实验,更多地体现了其他方面的意义,而不是音乐本身的实验。”深以为然。这便是那个时代摇滚文化群体生活影像显露出复杂神情的原因。无论是唐朝乐队的奋进(《太阳》),窦唯纯音乐的实验(《黑梦》),张楚的吟游诗人做派(《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何勇的社会现实拷问(《钟鼓楼》),亦或是郁冬、老狼的城市民谣等等等等,都表达着那个特定十年社会现实性的、个人内心焦灼化的、寻求宣泄途径的、四处碰壁摸索出口的企图。这个十年不可复制、不可重现。如同民国那短暂的三十年一样,是后生永久怀念的时光。高原以机缘巧合融汇于那个时代,又用胶片将那个时代记录、解构与抽离,让我们从其他途径看到那个时代大部分全貌的同时,窥见了隐藏在时间洪流中的底色。她将这个时代做成了一份标本,保持了它的繁华与落寞,光线与破损,供后生观摩、品味。但标本不会复活,时代也过去了。p.s.作为一名那十年的狂热拥趸,我不仅熟读那时作家的各类题材作品,也仔细聆听过那时的音乐。迷过魔岩三杰和唐朝乐队的每一个人,寻找过与他们有交集的各类人的蛛丝马迹,也迷过郁冬、尹吾诗歌一样的城市民谣,还惊艳于眼镜蛇乐队、姜昕还有罗琦做主唱时这些女子的奇妙感触。对,还有那时的汪峰、许巍、周晓鸥。多么迷人的一个个名字,仅从键盘上打出这些名字就让我热血沸腾。写上述文字时,没有开音乐,脑子里回荡的是《再见,张炬》这张专辑里的诸多旋律。个人一直认为,张炬去世的1995年,成为了中国摇滚乐坛的转捩点。这是一种莫名其妙的看法,也没有任何得出的根据。制作了半年的《再见,张炬》专辑,成为了当时摇滚乐坛全部人马出席的共同行为。在我看来除了在悼念这个不到25岁年轻有为的生命,也在悼念这个时代即将结束。从此成为绝唱。二十岁的时候,偶然知道过一个同龄人组织的乐队。几位男生组建,实验电子风格。主唱颇有窦唯年轻时的风采,演唱中会加入萨克斯等不太相关的乐器,一如红磡时期的窦唯,在聒噪的体育场中,悠扬的飘出竹笛旋律。雪天的午夜,几位男生演出结束走出酒吧,踏着沙沙的碎冰归家。一瞬间的“那十年”之感,但现在回想起来,也只有年轻这一点相似吧。
  •       我们班班花的名字叫沈佳宜。虽然她没有电影里的那个沈佳宜漂亮,但是也不差,漂亮的大眼睛,浅浅的酒窝,白白嫩嫩的,说起话来脆生生,发育的也很好,小腿修长,胸脯高高的。  沈佳宜在我们学校,那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全校每天一到晚上,到处都是做梦大喊着沈佳宜,然后“啊啊啊”几声,明天早上换裤头的孩子。  我是怎么发现她怀孕的呢?说起这件事,我就不得不先介绍一下我们学校。  不怕大家笑话,我是一个技校生,但是我从来不自卑,因为我们学校很有名,我们学校是蓝翔技工学院嘿嘿,在我们大蓝翔,那是狼多肉少,沈佳宜这块小鲜肉不被人惦记才怪了!我也经常晚上一边想着她一边“啊啊啊”。免费都市小说 www.mituxs.com  不过我们“啊啊啊”的都知道,沈佳宜不是我们的,她是程龙的,程龙是什么人?程龙是我们学校高一的老大,我的同桌,要不是我和程龙是同桌,我还没机会知道这件事,也就没机会结束我十几年的处男生涯了。  好了,我不废话了,我直接开扒了。  前面说了,我和程龙是同桌,我们都是学挖掘机的,整个班上四十多个人,全是男的。  程龙是高一的老大,在班里面很霸道,尤其是和沈佳宜处对象之后,更加不把我们这群屌丝放在眼里,他天天上课睡觉,每次沈佳宜找他聊天,他就把手机给我,让我应付沈佳宜,沈佳宜能被他泡到,一大半都是我的功劳,到头来,出去开房爽翻天的是程龙!  那天和平时一样,程龙一上理论课就把手机甩给我说,拿去聊,别让她不开心了知道吗?说完还瞪了我一眼,然后趴下就睡了。  我拿过程龙的爱疯,点开之后就发现沈佳宜的头像已经在跳动了,打开一看,顿时瞎了眼了!沈佳宜居然发来了一张果照!  !酷匠网。唯一!J正…版=,4其x☆他!A都$是Wo盗x版m  我一口气看了五分钟,这才舒了口气!我长这么大,还没看过认识的人呢。  我看了看,程龙,这傻鸟都开始打呼噜了,他一定不知道他对象给我看了,这时候沈佳宜又发来了消息,我往下一拉,愣住了。  沈佳宜说,老公,怎么办啊,我怀孕了......我去!怀孕了?我真的惊呆了!这怀孕了?我还一直幻想着那天沈佳宜可以发现一直和她聊天,给她讲笑话逗她开心,对她温柔无比的人是我,然后爱上我,结果这已经和程龙睡觉了不说,还怀孕了!  我当时心里那叫一个气!直接把手机关了,往程龙抽屉里一甩,就趴在桌上,什么也不想干了,我感觉我失恋了,后来有人告诉我,那种感觉,叫备胎被戳破了。  我刚趴下,程龙就被我甩手机给吵醒了,他醒了之后直接就在桌底下给了我一脚,骂我,唐山你找死啊!信不信我把你打出屎来?敢吵醒老子?  我也毛了,凭什么啊?天天要交保护费给你让你去泡妞,还要帮你跑腿,还要我帮你和沈佳宜聊天,到头来你都把她肚子弄大了!我决定不忍了!所以我开口说,程龙你以后别再打我了!  程龙愣了一下,看了看我,骂了一句,然后自己掏出手机来看看是不是被我摔坏了,结果他拿出来一看,没有什么大问题,就又趴下睡觉了,后来下课铃声一响,老师刚出门,程龙就站起来一脚把我踹桌子底下,指着我骂了句,打不打你我说了算!以后别在和老子叽歪!骂完之后他就出门吃午饭去了,我被他踢的痛死了,躺在地上越想越生气,最后我决定,老子要上你女人!上了沈佳宜!管她有没有怀孕!  我说干就敢,说敢就干!直接从地上爬起来,就要去找沈佳宜,她要是等下不同意和我睡觉,我就把她怀孕的事情说出去!她绝对不敢不听!  我还没出教室门口,就被我江文柄和李杰喊住了,他们喊我一起去吃午饭,我说不了,这时候江文柄看我脸色不对劲,就过来搂着我说,要不我们晚上放学堵住程龙,三个人揍他一顿吧,他最近真的太嚣张了。  李杰说不行,打了的话,那我们以后都别来上学了,江文柄说不上就不上,要没人揍他,以后大家都别想有日子过。  我拍了拍身上的灰说没事,我自己有办法报复他,我这时候一心想着程龙女人,吃饭都没心思,直接打发了江文柄和李杰离开,然后一个人就朝美容美发班走去。  沈佳宜是美容美发班的,我们在一楼,她们在四楼,现在刚放中午课,我知道她现在肯定在教室里等程龙去食堂吃完了送饭呢,所以直接就上去了。  我到了四楼,美容美发班的学生已经走光了,只有沈佳宜一个人还坐在位置上,我心想这时候没人刚刚好,老子就在教室里面上了你!  我走过去的时候,沈佳宜正在玩手机,她大概听到脚步声,以为是程龙,头也不抬就说,你今天怎么来这么早啊。  我一看她把我当程龙了,也不说话,直接从后面就把手从沈佳宜的领子里伸了进去,手刚一碰到她的皮肤,我就感觉爽翻了,那软软的,热热的,弹弹的...我就好像是触电一样!整个人都忍不住一哆嗦!
  •     文/吴情在当今中国乐坛,摇滚乐可谓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细细想来,自改革开放起,摇滚乐进入中国、扎根中国,其实不过数十载。也许,应了那句老话,“时势造英雄”,时势也造音乐。伴随着中国国内的新一轮思想解放,音乐也逐渐从先前的官方红歌创作的模式中挣脱出来,开始追问人生、价值、意义、存在和幸福等命题,寻找人生而为人的依据,在漫漫长夜歌哭。当然,他们——中国第一代摇滚乐者——最初的起步在今天看来难免有些稚嫩,却因此格外令人感动。在今天,非家境殷实者不敢学音乐;更何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整体上处于贫弱的时期。 音乐,这一掺杂了高雅与通俗的艺术门类,在当时虽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相关,但微不足道。然而,世界上总有最先尝试吃西红柿的人,当第一批接触了西方摇滚乐的乐者出现、发声,摇滚也就不再甘于寂寞,而是纵情放歌。灰色中山装下的青年男女。女高音歌唱的独霸天下。中国音乐太久没有新鲜血液了,中国太久没有不同声音了,是时候震撼耳朵,震撼心灵了。高原女士长期拍摄中国90年代摇滚音乐圈,把镜头当做记录时代的黑笔。一边生活,一边记录。她活在这群音乐人中间,他们的欢笑、泪水,她都亲眼见证,认真聆听。在她这里,摇滚并非一件不食人间烟火的公共事业,它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生活化、通俗化特征明显。 摇滚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对扎根生活、却又超越一日三餐之上的艺术追求,一种真诚的态度。在高扬的曲调中。在摇摆的身体上。在疯狂的嚎叫中。从青涩小伙到成熟中年,从无名小卒到乐坛大佬,从并肩奋斗到分道扬镳,从生的欢欣到死的离别……90年代的摇滚乐者,堪称一群先锋人士。他们以音乐书写百味人生,用摇滚鼓动疲弱心灵。在他们那里,摇滚就是生活,借用鲍勃·迪伦的话说就是,人生“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下一秒遇见什么,你无从知晓,始终在等待、在猜测、也在期待着。无论是首秀的火爆场面,或者被人误解的尴尬,抑或漂泊无依的伤痛。每种感觉都无比真实,都刻骨铭心。与其说他们造就了中国的摇滚乐,毋宁说摇滚乐成全了他们生命的充实和完满。 高原女士是个有心人,也是个生活的智者。《把青春唱完》一书描绘了90年代摇滚乐者的生活样貌,除却客观准确的文字外,配有不少黑白照片,以两色留住了那一个多彩的年代,它有待后世音乐研究者仔细考察、发掘,所谓“摇滚”,意义何在?所谓“生活”,价值能寻?所谓“人生”,幸福为先?从紧闭国门到对外开放,从集体意志到个人主义,中国经历了太多太多,民众也经历了太多太多。《把青春唱完》首先讲述了摇滚乐者的真实人生,但同时,它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普通中国人生活的一个样本,每一个微小的表情和动作都记录在案,憧憬着有那么一天,终将被人开启。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2016-04-05
  •     只有努力过,那才叫生活。
  •     七十年代的他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最纯粹的时代。同时他们也是最幸运的,从小接受音乐教育,敢于从这片保守的土地开拓自己的未来。从他们开始唤起了自我意识,强调个人的意志。可惜现在的很多人反而丧失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张楚很让人意外,对音乐,对自我价值的看法真的是一个艺术家。致敬,90年代的他们。
  •     少一星,是因为没读够
  •     2017年3月11日读,2017-78,图48。
  •     很大篇幅都在记录90年代开始中国摇滚乐发展,比较有趣的是“重塑”的华东在当年魔岩三杰来南京五台山时,正在南京念高中,看完窦唯的演出后,发觉原来摇滚乐并不一定是要哭爹喊娘拯救世界的,也是可以如此冷漠,自抑和内敛的。
  •     不为别的 就为追忆国摇 追忆窦唯
  •     刚翻完两年前朋友送的礼物。
  •     最佳模特:窦唯;最佳受访者:张楚。能看到这些照片和采访很幸福,而且在理想的层面很有现实意义。感谢高原。感谢高旗。感谢促成这本书的所有人。
  •     四星给中国的摇滚乐顽主们。黄燎原的文章太乏力。编辑零星(本书的编辑是版式师傅?),印刷一星,装帧零星(能用好点的版本吗,对得住本书承载的历史吗)
  •     太爱这个年代
  •     没有她的话怎么能看到那个年代的那群人 幸好幸好
  •     三星半吧
  •     给情怀五星。
  •     去吧。
  •     书上关于人物语言较少,基本通过照片反映了那个时代摇滚人的生活,主要还是写给窦唯的感觉
  •     高原的照片哪好?都是随性抓拍的啊,很多跑焦啊,那她牛逼在哪呢?牛逼在——那个时代,她在。并记录下来了那个独特且唯一的时代
  •     在场既有价值。
  •     有人说:你拍得不怎样啊,还失焦,为什么他们都说你牛?要我在我也能拍。高原说:对啊,我牛是因为我在啊。(2017.1.5于成都方所)
  •     中国摇滚简史
  •     还能再喜爱窦唯五年
  •     高原最牛的地方不是别的,而是她在。
  •     “心存善愿和远方,我们是永远的少年。”
  •     珍贵的照片……
  •     看完了照片,摇滚从神坛下来了
  •     有一张窦唯匆匆疾走的背影,高原捕捉了下来,这就是把目光停在了另一个人身上,由此看遍了世界,他就是这个世界。
  •     他人的生活 自己的音乐心事
  •     为窦唯而看
  •     好喜欢老树的序文。活着是一件比摄影更要紧的事儿。
  •     没错 高原牛逼是因为她“在场” 嗯 窦唯真他妈的帅啊
  •     这些影像,一代人的回忆
  •     不仅仅是摇滚。
  •     能活得像书中这样纯,挺幸福的。
  •     90年代摇滚记录
  •     一段充满阳光、自由、诗意的年代
  •     看着1995年的窦唯何勇许巍黑豹唐朝......,一个那么热闹喧嚣、流溢才华的时代一去不返。曾经以为永垂不朽的青春,其实也不过是时间河流里的一朵朵浪花,能够在飞溅起来的时候迎着阳光映出一道虹彩,也许就是那一瞬的永恒啦……感谢高原的图像记录,让我们---把青春唱完
  •     影像记录,图文并茂。那时候的穿转在现在看来也一点儿都不过时。
  •     嗯...刚出来那会给老板买了一本当生日礼物...
  •     十年时间。除了耳熟能详的那些人外,一边读一边有惊喜:原来他们都认识;还有这么个人;他们没事老去北京郊区;这么多人都搞过洋妞儿;等等。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那些人很真诚,真诚的表达着自己,真诚的活着,谁都不为,所以他们快乐着。而且,那时候他们都那么年轻,20出头。想想我的20岁,只能呵呵了。
  •     时间越久,这些会越珍贵。
  •     光从摄影技巧来评判这本书就显得有点偏颇了,“在场”本身也是影像价值不可忽视的一种体现,中国摇滚最好的时代,不论是身在其中者还是旁观者,都是一段回不去也忘不掉的记忆
  •     混乱中自由生长,表达自己。
  •     一个个大神级的人物在时间之歌上留下的片片残影,真实,灵动
  •     三星半
  •     他们好像都是在玩 借着音乐释放自己 说不好他们究竟是在认真做音乐还是想为自己找到一条出路 但是对于摇滚 他们依然是纯粹的
  •     就像高原自己说的,她拍的并没有多好,但关键在于:她在。
  •     非常非常感动,也非常非常感慨。老树和路路分别写的前后序真好。以及窦唯真好看。
  •     em…我的点可能有点奇怪。93年这些rocker穿的单品跟今天的潮流区别不大。所以潮流真的就是抄前20年的东西吧。耐克keds匡威boy罗马鞋牛仔夹克紧身裤长刘海金属复古眼镜方形墨镜,对摇滚了解不多,对那个年代了解也不多。
  •     窦唯年轻时候咋帅成这样!
  •     从摄影的角度讲,很一般的生活照,但它却是一帮牛逼的人的生活照,见证历史时代的价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