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平庸之恶”

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208121164
作者:[美] 汉娜·阿伦特
页数:276页

内容概要

汉娜•阿伦特
(Hannah Arendt,1906—1975)
德裔美籍哲学家,20世纪重要的政治理论家、思想家,与西蒙娜•波伏娃、苏珊•桑塔格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性知识分子。曾师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担任芝加哥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阿伦特一生致力于考察现代社会中的政治问题和人的政治行动,并对美国政治现实和犹太问题有着大量极富原创性的洞见。
主要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人的境况》《过去与未来之间》《论革命》《共和的危机》《犹太文集》《心智生活》《康德政治哲学讲稿》等。
杰罗姆•科恩(Jerome Kohn)
New School 阿伦特研究中心主任,阿伦特和布鲁歇尔夫妇遗稿保存人,曾长期担任阿伦特助手。

书籍目录

中文版导读(蔡英文)
编者导言(杰罗姆•科恩)
文本说明(杰罗姆•科恩)
序言
◎第一编:责任
独裁统治下的个人责任
论道德哲学的若干问题
集体责任
思考与道德关切——致W.H.奥登
◎第二编:判断
反思小石城事件
《上帝的代理人》: 因沉默而有罪?
审判奥斯维辛
报应降临
译名索引
译后记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经典,但更是今天的应景之作,普通人针对普通人的暴行,再一次让我们看到,就像“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你也“永远不能指望一个拒绝思考的人拥有良知”。
★ 过去不再启示未来,人心在昏暗中徘徊。
★ 汉娜•阿伦特集中回应“平庸之恶”,反思道德崩溃年代的个人抉择。
★ 《责任与判断》中文修订版,首收中研院研究员蔡英文专文导读:阿伦特为文一向关注现实的政治与道德的重大议题,文章的肌理糅合了冷静之概念分析与思辨的热情,因而带有相当大的思想激励。
--------------------------------------------------------
没有人比阿伦特更了解:20世纪的道德大崩溃,不是由于人的无知或邪恶,未能辨别道德“真相”,而是由于道德“真相”不足以作为标准,评判人们当下可能做出的事情。
道德需要重建,而重建道德的前提是社会中的每个个体,能够反抗道德崩溃时代平庸之恶的引诱,不放弃思考,不逃避判断,承担起应有的道德责任。

本书收录的文章,主要是艾希曼事件之后,阿伦特对于“平庸之恶”的回应,以及对纳粹犹太屠杀的评论。在这些文章中,阿伦特深入探讨了与平庸之恶相关的政治与道德问题,如“极权统治下的个人责任”“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思考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等等。“过去不再启示未来,人心在昏暗之中徘徊”,在人心无所依傍的时代,阿伦特犀利的视角和关切,为我们思考个人处境和选择立场提供了富有启迪的抓手。


 反抗“平庸之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一、对于亲身参与大屠杀的德国纳粹们而言,“零件理论”为其提供了具有迷惑性的辩护理由,事情也似乎由此变得复杂而难以下结论。就像战犯艾希曼在法庭上所陈述的:作为庞大的官僚体系中的一个齿轮,他只是做了帝国所要求他做的,他的行为是履行一个政府官员所必须履行的责任,“如果我没有做,其他人也能而且也会做的”,不管来自帝国的命令是要求他们用毒气杀死犹太人,还是改作枪击或活埋。因此,问题在于,如何确定独裁统治下的集体责任与公民个人责任的划分与判定,这其间不仅涉及判断的资格与标准,也牵扯法律和道德此两者在诸多概念上的对立。阿伦特用她特有的敏锐眼光拨开了“零件理论”的迷雾。在她看来,艾希曼们试图让自己成为一个系统的“替罪羊”,从而洗掉他们作为公民个体所应该负有的法律责任。这种责任转嫁的企图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情感渲染力,多少造成了国家责任对个人法律责任的混乱入侵,使那些站在法庭上、被认为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们,鲜有表现出道德忏悔。但这种辩护对法律而言是无效的。对此阿伦特给出的理由是,法律责任从来只跟“个人及其作为相关”:“在法庭受审的不是体系、历史或者历史潮流,不是各种主义,例如反犹主义,而是一个人”。而这正是现代法律的优势所在,一个罪犯将必须以个人身份而非体制中的某种位置来承担自己的罪行与法律责任。二、但她同时承认,在涉及独裁统治下的个人责任问题时,不可能对体制以及国家环境置之不理,尤其这种环境是更为稳固的极权主义而非仅仅是紧急状态下的个人独裁统治时。“极权统治殃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要么选择与之合作共存,使自己成为集体罪行的同谋;要么选择彻底放弃公共生活,放弃作为一个国家公民所应该承担的法律和道德责任,但这往往有着极高的难度和风险。道德崩溃和混乱也将为普通人的选择提供压力,就像战后所出现的诸多争论所认为的:那些参与国家罪行的人们只是坚守了自己的岗位、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服从了国家组织的命令,而那些躲在自我小天地里、逃避集体责任的人才恰是只顾自我灵魂的自私者。这种批评之声,有一部分来自于认为执行命令是国民不可规避的义务的理直气壮的人。在他们看来,“服从是政治的首要美德,没有了它,任何政治体都不可能存在”。从常识角度出发,这种观点似是极度正确的,一个国家体系的正常存在与运转需要下级组织的服从。但阿伦特借用麦迪逊的理论提出,一切政府所基于的是“同意”(consent),亦即“支持”,而非“服从”(obedience),这种词语的概念转换存在重要的意义差别。“支持”代表着具有平等观点的政治合作,一个领导者与其支持者共同成就某种公共事业。而“服从”则意味着无需征求同意的官僚等级,它更适合应用于无助或无力的孩子、奴隶,而非具有政治权利和清晰认知的成人,是对生而为人的某种尊严或荣光的侮辱,不仅无力作为自我辩护的理由,甚至应该从政治和道德观念中被剔除。而对另一些大屠杀的同谋者来说,事情或许会更为复杂一些。大屠杀给世人带来的强烈震撼之一,便在于有如此众多的精英分子、普通公民成为希特勒犹太清洗行为的工具。但他们既不是无知的国家统治的无条件服从者,更不是十恶不赦的恶魔。反之,他们拥有十分清晰的判断力和明确的道德价值体系。而这恰恰是问题所在。当“每一个道德行为都是非法的,而每一个合法行为都是犯罪”时——一种与以前经验和体验完全不同的新秩序开始被确立时——人们面临了道德的彻底崩溃,并让人惊异的轻易的实现了用一套价值体系替换了另一套价值体系。在阿伦特看来,这再次说明了所谓的“道德”远比人们所认为的更加脆弱——就像这个词语的原初意义一样,它代表的只是可被轻易转变的“一系列的风俗、习惯和礼貌”。因此,那些拒绝参与共同生活、也由此避免了被罪行牵连的人们,并非道德或良知的忠诚坚守者。相反,他们更可能是规范和标准的怀疑主义者。因为坚持与自己之间的无声对话,他们能够做出自我判断与决定(而非依照某种固有的道德标准,正如上文所述,由于道德的转变如此轻易,那些固执的珍惜和遵守价值体系的人才是不可靠的,他们的立场或将和道德标准一样善变和飘摇不定)。三、这种与自我相处和对话的倾向,被阿伦特称为“思”。而关于思考与道德的关系的论述,直接回应了她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所提出的“平庸之恶”,是她对自己这一论述的延伸与深化。艾希曼,这个被判定为一级战犯的纳粹军官,全然不是人们所想象中的恶毒或冷酷或理性,而是“有点异乎寻常的浅薄”。在阿伦特看来,一个肤浅、平庸如艾希曼的人,之所以犯下如此大的罪行,正是因为他缺乏思考能力。由此,“思”与“恶”之间被构建起了某种直接的因果关系。阿伦特认同并延引了康德的观点,将“思考”与“认知”进行了明确的区分:“认知”意味着需要答案(例如科学求知),但“思考的能力和需要决不限于任何特殊主题”。而后者正是形而上哲学所一直进行的,它不以实践为目的,常常跳脱显像的日常生活而进入超感官世界,甚至让思考者“陷入混乱”。“思考”的这种自我摧毁性让人们感到负担,“我们的心灵对此有一种天然的厌恶”,它可能意味着毫无收获的巨大自我消耗。对比之下,直接遵守现有的规则而无需做出判断,将显得轻松的多。思维的匮乏不代表愚蠢,太多高智商者或者精英分子同样处于无思状态。思考不仅涉及两个世界,更关乎两个自我的相处与对话。在苏格拉底那句著名的“遭受不义比行不义要好”的观点里,“遭受不义”代表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行不义”则是自我与自我的关系。对思考者来说,与自我的不和谐是更为严重的事情。正是由于思考所进行的自我反思,常常唤起复数性自我的孤独对话,使得人们意识到那种“不能做什么”的良知的存在,为人们的作恶设置了重重障碍。对阿伦特来说,“思想风暴的表征不是知识,而是分别善恶、辨识美丑的那种能力”,并且确实能够在危机时刻“阻止灾难”。
  •     在德国出生、受教育,因参与犹太复国主义活动,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逃离德国,漂泊法兰西,定居美利坚,作为一名犹太人女性,对所历之地,汉娜·阿伦特寻求的是理解而非归属。或许正是这种局外人、旁观者的位置,让阿伦特对周围发生之事的洞见更为锐利深刻,所以,贯穿她主动选择的那种沉思式理论生活的,反而是持续的惊异。从《极权主义的起源》到《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从《人的境况》到后来的《责任与判断》,她的著作都可看作对这种惊异的沉思和记录。惊异之始,是纳粹统治下道德的全面崩溃。“你不可杀人”的传统训诫,如此顺利地变换为“你必须杀人”。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被杀者并非敌人,甚至毫无潜在威胁,如此不义之事,却在法律的框架下,有计划地进行。战争结束后的公众表现,更为让人惊异。他们对纳粹的厌弃,其速度堪比当年对纳粹的接受,其轻松如换掉一张桌布。这不过是为道德崩溃,添加了新的证据。出人意料,受审的大屠杀凶手们并不认罪:对于屠杀,他们并无“责任”,至于他们的责任,不在场者也无法“判断”。这种说辞可称“齿轮理论”:自称是一枚小零件,受机器的推动运转,是在效忠上级,遵从法律。这种文字游戏,颇能惑人,阿伦特一针戳穿:小孩和奴隶才有“服从”,作为成年人,他们实际是在“支持”那个要求被服从的组织。并且,他们的罪责严格属于个体,普通民众声称“我们都有罪”,听来高尚诱人,某种程度上却是对真正有罪者罪行的开脱。对大屠杀凶手的罪恶,阿伦特以“平庸性”来概括,这并非对罪恶的低估或掩盖,因为对阿伦特来说,恶的平庸性作为一项残酷事实,更令人震惊。平庸之恶,最大的特征是“思维的匮乏”(thoughtless)。所谓“思维”,如苏格拉底所说,是心灵与自己之间的无声对话。独自一人时,我们也处于自己的陪伴之中。思考过去的事就意味着在世界上深耕、扎根,并因此而安身于世,以防被所谓的时代精神、历史或简单的诱惑席卷而去。作恶者为逃脱惩罚,更愿意放弃这种能力,他们不思考,所以不记忆,“而没有记忆,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挡他们”。上穷碧落下黄泉,从古希腊的先哲到基督教的先知,从康德、尼采到莎士比亚,都在阿伦特有关“责任与判断”的思考中现身。和他们一样,阿伦特并没有给出一套道德法则,她只是向人们发出了“思”的邀请。(【美】汉娜·阿伦特著,杰罗姆·科恩编,陈联营译:《反抗“平庸之恶”》(《责任与判断》中文修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     买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之前买过,名字叫《责任与判断》。但是必须说,这个书名我更喜欢。而且这本书的中文版导读居然是蔡英文写的,她写中文版导读的身份是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好了,现在回到正文。这些年随着阅读,从《现代性与大屠杀》这本书开始,我对现代性开始反思,然后看了《浪潮》,《朗读者》,《艾希曼》的电影,以及阅读《路西法效应》和《非人》,对阿伦特所说的“平庸的恶”,感触愈发深刻。所以读这本书是带了很多思考去阅读的,现在还没有读完,但是隐隐有些感觉了。所谓的“平庸的恶”就是作为一个人,为什么会参与到类似种族大屠杀这样的事情中去。我们看到当兵的当官的都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对这样的事情发生,是要反省我们是否也可能变成他们这样的人?因为我们也有犯平庸的恶的可能。蔡英文的导读比较容易理解,但是这个文集的第一篇文章《独裁统治下的个人责任》让我整整反复阅读了3遍!这是我今年难得如此反复阅读一篇文章居然达3次。为什么呢?艾希曼在被审判的时候提出:“我只是一个零件,可替换的零件,任何人在我的位置都会这样做的;我站住这里受审,纯属偶然”也就是说,“不是我,而是那个体制犯下的,我在其中只是一个零件。”换句话说,我不过是替罪羊。只是巧合是我在这个位置。对于艾希曼这样的回答,你如何回答?是啊,屠杀犹太人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整个官僚系统运转的结果。文中说“当我们描述一个政治系统时——仅举其要:它如何运作,政府不同分支部门之间的关系,那些由命令渠道构造的庞大官僚机器如何运作,以及民政、军队和警察如何互相联系,我们用齿轮和轮子这些词来指称那些被这个系统利用以保障其顺利运行的人们,这样做是不可避免的。每一个零件,即每一个人,都是在不会改变整个系统的情况下可报废的。。。。。。官僚制度是无名人的统治。。。。。体制把人变为零件,以及极权体制比其他体制尤甚。”如果是怎么样,为什么审判我?要审判,就审判体制;如果审判个人,那么体制内的所有人都有需要审判。在这里阿伦特提出“哪里所有人都有罪,哪里就没有人有罪”,也就是我们说的法不责众。如果是法不责众的话,那么审判艾希曼,是不是他就是在希特勒这个人死后的替罪羊呢?因为之前希特勒就曾经把自己描绘为所有德国人惟一不可替换的。这是个对我而言非常挑战的问题,从逻辑上来说,艾希曼说的没错。我不过体制中的某个可以被替换的人,只是我倒霉,因为我在这个位置,成了替罪羊。这个人可以是我艾希曼,也可以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因为是整个车子(系统)有问题,不是我(零件)有问题。在官僚体制中,零级(下属)的职业道德要求是服从,因为如果没有服从,系统是无法良好运作的,无论是德国法西斯体制还是美国民主制度,这些体制都是官僚体制,官僚体制的职业道德(其实也包括公司)的首要职业道德就是服从,而且服从是一种美德。所以当艾希曼以体制有错,而非个人应当承担责任的时候,如何回应他的辩词?如何让艾希曼心服口服来认罪?如何让我心服口服认同法庭的审判?不是因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所以胜利者有话语权和决定权,而是真正的从法理上和逻辑上证明他有罪?所以对类似“不少我,而是那个体制犯下的,我在其中只是一个零件”如果你是法官,你将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这也是我困惑的地方。但是在这篇文章里,我找到了答案,也明白为什么阿伦特要写书中的这一系列文章。这个法官是这样回应艾希曼的问题:“那么,对不起,你为何成为一个零件,或者,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还继续做一个零件呢?”也就是说,为什么偏偏是你,不是别人。如果你知道这个体制有问题,你也知道你是体制的一个零件,为什么你甘心做这个零件呢?你并不是没有选择。为什么你没有选择不扮演这样一个零件呢?因为平庸的恶。此书的编者杰罗姆。科恩在导言中说,平庸的恶不是一种理论或教条,而是表示一个不思考的人为恶的实际特征,这样的人从不思索他在做什么,无论是作为掌控犹太人运输的盖世太保官员还是作为监狱里的一名囚犯。看到这里,我恍然大悟。所谓的平庸的恶是缺乏思考,或者说不去思考,盲目生活和工作。杰罗姆。科恩说,阿伦特深深受益于奥古斯丁关于思考的这种经验,即思考是由对存在者之善的爱引导着的活动。因为思考不能被恶引导,而既然恶破坏存在者,所以她开始相信,思考活动本身能阻止任何从事思考的人去做恶。而这段话让我明白,避免平庸的恶的最好方式就是思考。因为“个体那虽不必然能抵制但可以预防恶行、拒绝恶甚至不被恶引诱的倾向才要求每一个人,而不仅仅是要求哲学家或其他知识分子,注意那种‘因缺乏更好的名称而被我们称为道德’的东西。”这段文字更让我明白,原来思考是一种美德!而思考为什么能够防止平庸的恶呢?杰罗姆。科恩说:“极权主义蔑视并冒犯人类理性,它还通过摧毁人们据以理解政治、法律和道德的那些传统的范畴,消除了人类经验的可理解性。。。。。。。在那里,独特的人类生存、人性理念的实质都被消除了;个体的生命被当作‘多余的’东西,转化为推动灭绝机器运转的‘无生命的’原料,而灭绝机器就加速着自然和历史的意识形态法则的运动。”阿伦特说:“每一种组织都要求服从上级及其国家的法律。服从是政治的首要美德,没有了它任何政治体都不能生存。不存在受限制的良知自由,因为它将导致每一个有组织的共同体的灭亡。。。。。。。。用麦迪逊的话说,‘一切政府’,甚至最专制的政府,甚至暴政,‘都基于同意’,而上述的谬误就在于将‘同意’(consent)与服从(obedience)相等同。”每一个政治体都由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组成,前者发布命令,后者服从命令。阿伦特接着说:“在我们的语境中,全部的关键就在于洞见:无论一个人多么强大,没有别人的帮助他就不能成就任何大事,无论这事情是善还是恶。”因此“这些好像是服从他的人实际上是在支持他和他的事业;没有这样的‘服从’,他将是无助的,而且在托儿所或者奴役状态下———在这两个领域中,服从的观念产生意义兵器开始转移到政治事务的领域——恰恰是儿童或者奴隶变得无助,如果他们拒绝‘合作’的话。。。。。。故而,向那些参与罪行并服从命令的人提出的问题绝不应该是‘你为何服从’,而应该是‘你为何支持’。”写到这里,就要回到这个问题了:你为何支持?支持的原因和理由是什么?苏格拉底说,未经审缜的人生不值得过。帕斯卡说,人是会思索的芦苇。正因为通过思考,人才所以是人,甚至人的意义就存在于思考中。我们如果放弃思考,无异于我们放弃了人的价值和意义,也放弃了道德约束。因为思考带来判断,判断产生行动。蔡英文在中文版导读中是这样写的:“阿伦特在解释艾希曼之‘罪恶的肤浅性’时,对于他之所以犯下滔天罪行的因素,提出了‘思维的匮乏’。在这里,阿伦特说的‘思维’是一种活动,它的现象本质在于,人之自我反思,这种自我反思乃介于我跟我自己的对话。这种思维的作用‘揭露一切未经审问明辨之意见的偏颇,继而铲除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而且经常顽冥不化之价值、学说、教条,甚至是信念的偏执迷妄’。另外一方面,思维活动亦酝酿出良知,这种良知是道德情感,让我们在当下的行动处境中,能立即分辨善恶、对错。因为这种道德情感,人才得以感受‘有愧/无愧良心’”思考自己的行为和价值意义,能够看清自己是服从还是支持,以及为何服从或者支持。因为官僚体系具有无名人的统治特征,在极权统治下是要求人们放弃思考,盲目服从的。区分服从和同意的界限就是,是否经过思考。同意是要承担责任,因此同意必须要经过思考的。而服从则无需承担责任,因为服从是政治的美德。所以阿伦特在这篇文章《论道德哲学的若干问题》中把“判断看作与意志的自由选择有个关系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甘地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的伟大所在,当意识到合法的政权发出不符合道德和良知的命令,通过思考和判断,作出自己的选择,我可以不服从。因为服从即是支持。哈维尔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反对派。我可以根据思考作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我只要不服从,我就是在反对。进一步说,这不是简单的思索,而是一种反思性的思考,通过反思,即和自己的对话,产生批判性的启示,追问自己的行为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藉此产生道德。因为当我们开始思考时,我们必须要中断行动。这种中断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开始了一种不合作了。此外,与其他人类活动不同,思考本身不仅是一种看不见的活动——一种不向外展示自己的活动——而且它也没有显现的需要,甚至没有与他人交流这一非常有限的冲动。。。。从柏拉图开始,思考就被定义为我与我自己之间的无声对话;它是我与自己相伴、自足自乐的惟一方式。崔卫平在谈到阿伦特的思考时说:“人们身处邪恶而不知,阿伦特推荐的方案是‘思考’,思考带有一种陌生的气味,意味着对于手头工作的‘中断’,一种回望自己的开始。思考将自身一分二,从而也得以与环境保持距离。通过思考获得道德生活。这是极端情况下人们自救的第一步”所以“阿伦特是在一种‘欣喜的状态中写作《艾希曼》的,这不是因为无根据的恶能够被思考,而是因为它能够被思考所克服。’”艾希曼恰恰放弃了思考,他会思索,但是缺乏反思性的思考,甚至在审判的时候也不认为自己有罪,通过转嫁给体制,而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崔卫平还有更细致的分析,“一方面,是他所说的‘法律’,是那个庞大的‘无人身的系统’。不允许携带任何个人色彩。但是另一方面,支撑着这部机器的,却是各种各样的个人原因、个人动机、个人利害得失及个人恐惧,是他们这些人在这个系统当中得到的个人好处,没有好处他们是不干的。问题还在于,所有这些个人因素,都被那个庞大的机器藏在里面,从外面看起来仿佛这里没有个人是机器本身在运转,谁都得听命于系统的指令,但是实际上,这个系统恰恰是许多人的个人利益堆起来的。是这些人在系统中寻找他们自己宝藏。他们运用系统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将资金的利益说成是全民的利益。”崔老师的这点批评非常尖锐:这个体制很多人其实不认可体制,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罔顾良知。而当体制被推翻,他们又推脱说自己是体制的牺牲品,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无辜的受害者。这样的场景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昨天狂热支持体制的人,在体制被推翻后,这些人又转而成为批评体制最激烈的人,来拼命洗刷自己。说白了,他们巧妙的绑架和利用体制为满足个人的欲望和利益。如果不去思考,我们沉沦在欲望当中,我们沉浸在个人利益的得失计较中,自然不会去抬头仰望星空和低头思考道德良知。去思考自己目前的行为是否正确、正义和道德。思考,不仅仅让我们远离恶,或者说停止恶。更让我们明白善,产生道德和正义。思考,让我们从消极自由一步步走向积极自由。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思考过后又当如何呢……
  •     绕来绕去的表述以至于捋不出来一个所以然,但能明白阿伦特想传达的意思:问题不是他是一个大零件还是小零件,而是他为何同意使自己变成一个零件。他的良心不起作用了?阿伦特特别强调一个人内在的自律精神,为恶的惩罚不是失去与环境的一致,而是造成与自身的冲突。
  •     在思考、道德及行动力的关系中,我们批评恶的前提是理解恶。
  •     参加电影讨论的奖品。导读居然是蔡英文写的。
  •     “如果有人要求你为了共同体的安全而牺牲一个人,不要放弃他;如果有人要求你为了所有女人而让一个女人遭受强暴,不要让她被强暴。(《塔木德》语)”阿伦特认为,道德崩溃之下,唯有思考可以克服平庸之恶。但显然这是将人性预设在了一个较善的前提下的。语言太艰涩,希望能出好一点的译本。
  •     这翻译...
  •     阿伦特这本文集探讨的一个核心命题是:如何在所谓集体罪恶或者集体无意识的状况之下,区分清楚个体的责任与道德义务。大陆版书名由原来的“责任与判断”改为“反抗平庸之恶”,可谓更加点题和醒目。然而可能由于很多文章源自演讲和翻译风格的双重原因,这本书显得极其晦涩、冗长和絮叨,应该是阿伦特最难以卒读的作品之一,可读性上跟福柯、鲍曼等学者的同主题书籍完全无法相比。
  •     翻译硬伤
  •     道德哲学的部分太晦涩
  •     可以说是我这几年来读的最难懂的一本书,读之艰难,又不忍中断,读完长舒一口气,回味起来只理解了只言片语,看来得过几年再重读
  •     1. 全文略艰涩,或许要熟悉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典哲学理念才会读起来比较轻松;2. 可怕的不是恶人干出恶事,而是平凡大众共同的纵容与为恶;德国民众道德准则的两次巨大波动让人对“道德”常理的信赖完全丧失;乌合之众乌合之众,如何跳脱出来?或许只有独立思考懂得与自我心灵对话的人,必须明白无论外界如何评论,自己永远都得跟自己共处(live with oneself),因此除了遵从自己的内心的道德准则,人实际上别无选择(然而私人的道德准则从何而来?);3. 据说汉娜和盐的的代价的作者有拉拉情史?4. 本书大致懂了50%,有朝一日或得重读。
  •     正在读
  •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
  •     这是一本有影响很烧脑的洗脑书
  •     阿伦特对小石城事件的评论真是……高冷知识分子不接地气的胡言乱语……
  •     你放弃思考,你对世界、对爱、对生命、对周遭一切的无知,便是你最大的恶。
  •     她有什么资格?
  •     刚看完《独裁统治下的个人责任》,在法律和道德判断问题上的见解非常精彩,就是翻译的非常糟糕,语序理解起来想爆炸,希望只是这一章有这个问题。。 真的只是这一章,可能本身德语写的就很晦涩,后面几章的内容好多了,继续看。。 加入了那个政府想为大家做点什么却犯了罪,那些人什么都没做却无罪可有。
  •     “不能思考的奇特状况”“无法言喻的恐怖,人们从中无法得知其它”
  •     ……在重新读英文版之前,至少得看过艾希曼……
  •     <道德哲学的若干问题>与<反思小石城>可以再读.也是2014/11-12月阅读
  •     可能由于双重翻译问题,文字十分晦涩难懂,全篇冗长繁琐,哲学性的思辨需要相关背景知识,总之,可读性不强
  •     思考激发别人思考,分享迷惑使他人迷惑,唤醒的力量。
  •     论道德哲学的若干问题、思考与道德关切两篇尤为重要。阿伦特在通过思想史申明共和主义政治观的过程中也深入到对人之为人、自由、意志问题的探讨,在相对主义泛滥的时代读来心有戚戚。不过这只是一部文集,书名虽然的确涉及到各篇主旨,还是有误导之虞。译者似乎保留了原文的语序,不好读啊。
  •     中午翻译不仅没有助于理解,反而成为了阻碍。不通顺的句法结构和语义不明的晦涩用词让读者理解阿伦特的思想几乎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阅读半晌,到头来发现翻译成为思维沟通的鸿沟,这实在是莫大的遗憾,尤其对于译者陈联营来说。或许应该看看台湾左岸的版本,不知道会不会有不同的感受。
  •     读来吃力,晦涩佶屈,哲学层面不敢多评,见仁见智
  •     “论道德哲学的若干问题”这一节读来很是绕脑,不过并不影响对阿伦特哲学思想的理解。不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尼采、康德,都对道德问题的考量,不计后来排犹主义至极权主义的德行的反转再反转,引入了阿伦特和读者的思考,作为引路人,相信她的深邃哲学之见不会让读者失望。推荐。
  •     《论道德哲学的若干问题》一文其实就是缩写版的Life of the Mind,梳理了阿伦特关于思考-意志-判断的思路。
  •     阿伦特不属于任何主义,硬要说的话应该算是“阿伦特主义”或“思的主义”。很多人误解阿伦特往往是揪住她所赞同或反对的事物本身的正义性,而她所想要表达的仅是她个人的思辨过程。放弃结论性的东西,坚持独立思考是阿伦特带给我的最大启发。
  •     还是挺生涩的。。
  •     比大一时体会深了些,但依旧不知道自己究竟读懂了几成,需要对哲学史和康德理解得再深一点。打算读完她的康德讲稿再重新读一读这本。但有一点,曾经读书是希望为自己搭建一套评价体系,面对事物时能依靠这套价值尺度做出判断,但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我的那种读书动机实则是在回避思考。
  •     思考,判断,环境
  •     翻译无力
  •     翻译的问题?
  •     十分惶恐地点下这个“读过”。信息量很大,思想深刻而又论述清晰(虽说乍一看有种晦涩的感觉,可只要专心读就很清楚的),用“博大精深”来形容是一点儿也不为过的,但其核心却又只有一句话“保持思考与记忆的能力”,这句话是种子,整本书是由此种出的大树。
  •     非常好,喜欢道德部分,判断部分个人感觉还好,没有道德部分那么有说服力。
  •     我要再读一遍。西方关于德国的批判很多,为何亚洲不见此类批判?
  •     蔡英文作的序,平庸的恶,我们每个人都有!
  •     不存在你为何服从,而是你为何支持;责任主体动机的缺失,他做那些事,只是因为极为个人性的、偶然性的因素;动机是一种内在性,难以从行为本身来判别;艾希曼及其无所谓的状态正是现代人的普遍可能性,他没有自我,更谈不上自我意识;他依据的是流动的心情,而不是思考。
  •     “没有人可以完全认识他自己。因为没有人会像显现给他人那样显现给他自己。”
  •     又是一本教我如何思考的阿伦特。关于恶的平庸性、无根基的恶、遗忘、苏格拉底的与我同在。“反思小石城事件”当时关于黑人种族,其中的很多观点和思考的角度和方式依然适用于LGBT。第7本阿伦特,依然读得很慢,忍不住在书里划线、写字和折页,一遍读不懂可以读两遍,一下想不明白合上书再慢慢想,虽然不知道自己最后领会得对不对,也获得了思考的快乐。想看Rolf Hochhuth的《上帝的代理人》(基督代理人)。这本阿伦特还买了台版下一本就读!
  •     集体不能当被告。
  •     我猜,这个翻译生动传神地体现了阿伦特的英文儿风格。以及,一些观点和思辨的过程帅气到爆炸!
  •     无论人们怎么怀疑她,或批判她的认知,她都是作为一颗知性的良心存在的。
  •     曾读过没读完,没有思考的囫囵吞枣造成了我浅薄的印象,此书必须耐心读。读《论道德哲学的若干问题》是一种灵魂和智力的双重愉悦,她对独在的分析几乎可成为孤独思想者的宣言;读《审判奥斯维辛》让我领教了另一个阿伦特,她让我在看完最后一个字时因为人性而落泪。
  •     上篇好难读啊,下篇好点。 对我来说较难,再积累积累。
  •     终于看完了,也就是把字都过了一遍。需要把句子做得这么晦涩嘛。。。。搞得自己跟弱者一样
  •     思考与道德关切那篇看得昏昏欲睡。。。。
  •     这本可以跟《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合着看
  •     思辨性很强,微晦涩。很有借鉴意义。会回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