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全解

出版社:洪应明 中国华侨 (2013-04出版)
ISBN:9787511334169

章节摘录

与其精明不若笃实    【原文】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译文】    一个刚刚涉足社会的人,阅历不深,受到不良习气的影响也少;而阅历丰富的人,各种奸谋技巧往往也很多。所以,一个坚守道德准则的君子,与其过于精明圆滑,不妨朴实笃厚;与其谨小慎微,曲意迎合,不如坦荡大度。    【精读解析】    在我们完成学业,走入社会的那一刻,新的学习已经开始了。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经历的越来越多,学到的也越来越多。这样我们就会渐渐褪去稚嫩。这时候就会出现不一样的人生逆转,好的坏的,我们都已不是原来的自己。但是一个真正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会因阅历增多变得成熟稳重,却不会丧失心理坚守的原则和道德底线。这种人朴实笃厚、坦荡大度。    其实生活很简单,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生活就反过来以什么样的态度回报我们。如果一个人投机取巧,生活同样会见招拆招,戏耍于他;如果为人忠厚老实,生活也会诚恳待他。所以“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不放下心中的目标,其实就已足够。    天下最成功的人,就是扑实笃厚的人。他们诚恳地对待生活、对待人事,所以他们往往最容易成功。    春秋时代,晋献公死后,公子重耳(晋文公)被赶出了晋国,先锋营首领介子推等大臣忠心耿耿跟随重耳,在国外流亡长达19年。在最困苦的情况下,重耳流亡到卫国,饥不能行,介子推偷偷地进到山沟里,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块,同野菜煮成汤送给重耳。重耳感动得泪如雨下,夸介子推有“割股奉君”之功。    公元前636年秋,重耳返回晋国继承王位。介子推为了国家的复兴,不计较个人得失,功成身退。有的大臣鼓动介子推去找晋文公争功要官,介子推回答说:“我宁愿终身当平民,也不愿贪天功为己功。”介子推一直待在家里侍奉老母亲。    介子推的邻居解张为他鸣不平,写了一首《龙蛇歌》贴在晋都宫门。晋文公省悟过来,十分悔恨,命令全国上下都寻找介子推。后来晋文公得知介子推隐居绵山,立即带领众大臣登山寻找。绵山雄伟高大、崖陡洞幽、沟壑纵横、深谷野岭,树林又茂密,尽管兵士大臣不断寻找呼喊,也不见介子推的踪影。这时有的大臣献计说:“三面点火,留下一方,让介子推背着老母亲出山来。”晋文公知道介子推是孝子,思忖片刻便下令士兵将谷内的干草树木点燃。当时正值清明节期,绵山顶上的风很大,火越烧越旺,一直燃烧了三天三夜,但仍不见介子推的踪迹。    晋文公派人再次登山寻找,只从山崖的岩洞中找到半张破草席。晋文公接过草席仔细看,只见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忠心,但愿主公赏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照复清明。”    正是因为这种朴实、面对名利不动坚守的品格,中国的很多评论都将介子推和屈原相提并论,提出了“南有屈原、北有介子”的说法。介子推性情耿直、文武兼备,虽然有获得显赫官位的机会,却宁愿功成身退守住内心的道德坚守,崇尚以道德、忠孝、仁义教化天下。他这种淡?白名利、不求厚禄的品格,成为千古佳话。    在实际生活中,人的品德与人的名利观的确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淡泊名利,才能够在品德修养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只有心胸坦荡的人,才能拒绝各种外物的诱惑,保持朴素的心境,平平凡凡地生活。世事变化,沧海桑田,褪尽浮华我们会发现,做人之道和处事之智其实只有一句话:只要不放下道德,我们就不会在生活中搁浅。    心地光明才华韫藏    【原文】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正人君子,他的思想行为应该像青天白日一样光明磊落,没有什么需要隐藏的阴暗行为;而他的才情和能力应该像珍贵的珠宝一样,不浮浅外露,从不轻易向人炫耀。    【精读解析】    不可使人不知自己的心事,是君子为人的法则;像珍视珠宝一样不将自己的才华张扬,是君子处世的法则。这样为人处世可以避免招致祸患、损害品德,也可以让他人从这个人的外在看见这个人的内涵。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真正的才华都是内蕴的,所以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很难,必须掌握一些透过表象抓住实质的方法。    孔子察人有三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视其所以”,是指要了解一个人,就要看他做事的目的和动机。动机决定手段。我们要看他做什么,更要看他为什么这样做。如果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我们对人的认识又能有多少呢?    “观其所由”,就是看这个人一贯的做法。君子也爱财,但君子和小人不同,小人可以偷,可以抢,可以夺,甚至杀人越货;君子却做不来,即使钱财如同身旁的鲜花一样可以随意采撷,他也要考虑是不是符合道。有时候不在乎一个人做什么、做多大、做多少,而要看他怎么做,官做得大,却是行贿得来的,钱赚得多,却是靠坑蒙拐骗得来,那也为人所不齿。    “察其所安”,就是说看他安于什么,也就是平常的涵养。比如心浮气躁,比如急功近利,比如一有成绩就自视甚高、目中无人,比如一遇挫折就垂头丧气、怨天尤人等,都是没有涵养的。这样的人,做事有可能半途而废,交友有可能背信弃义。只有踏实安静的人才能不被身外之物影响,才能有所成就。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厚积薄发。    总的来说,这三点识人方法都是在教人们不要以貌取人,而应透过外貌行为的表象,看清人内心的本质。做人爱用心机,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处事太外露的人,常常先遭到伤害。    杨修是曹操的主簿,才华出众,最终却被曹操所杀,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过于张扬自己的才华。    杨修主持建造丞相府的大门时,曹操在门上题了一个“活”字,杨修立即揣摩出曹操的意图是嫌门太阔了,立即下令拆掉重建。一次,杨修与曹操观赏曹娥碑,见碑上有字日:“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杨修便迫不及待地告诉曹操说“绝妙好辞”的意思,“黄娟”是有色丝品,即“绝”;“幼妇”是少女,是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子女,就是“好”字;而“齑臼”则是用来盛辣调味品的器皿,就是个“辞(辞)”字。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渐渐地,曹操觉得杨修才华比他高,就有些嫉妒,便萌生了除掉他的念头。    后来,在一次战役中,曹军陷入进退两难境地,不经意间以“鸡肋”二字为军中口令。杨修便自作聪明,下令班师。曹操得知此事后,认为杨修此举是在扰乱军心,就喝刀斧手推出斩之。    君子行事,率性而为,光明磊落,无须遮掩矫饰、虚张声势。才华潜藏不等于藏而不用,而是在能施展的地方施展,不过分地炫耀。过分地炫耀很可能使自己陷入尴尬之地,甚至会引来杀身之祸。杨修的被杀实属咎由自取,如果他才华潜藏不露,更不要在大庭广众之前让曹操难堪,那他也许就能保性命无忧。P4-7

前言

《菜根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著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早年热衷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潜心读书立文,最终将自己的人生体会、读书心得和生活参悟付诸笔尖,挥毫泼墨,著了这洋洋洒洒的三百多条错落有致的语录世集。    “菜根”一词本出自北宋学者汪信民的一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坚强地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    洪应明偶见此言,一时有感而发,便以此立意,定“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为主旨,写下了几百年传世不衰的菜根箴言。这些箴言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关于修养、处世、出世等多个方面的人生哲学,告知后世读者享受平凡、活出真我,自会觅得人生真味。    《菜根谭》成书于明朝中晚期,距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著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早年热衷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潜心读书立文,最终将自己的人生体会、读书心得和生活参悟付诸笔尖,挥毫泼墨,著了这洋洋洒洒的三百多条错落有致的语录世集。    《菜根谭》辞藻优美,言简意赅,通过洞察人生百态来点化世间万事。它是囊括五千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书中倡导积极人世、经营天下、为民谋福、泽被后世的进取精神;主张亲近自然、悠游山水、修身养性、清静无为的隐逸趣旨;宣扬悲天悯人、普渡众生、透彻禅机、空灵无际的超脱意蕴。可谓一身处世、只眼观花。初读其书,似觉矛盾错杂,神龙虎尾无迹可寻;详思再三,始悟狡兔三窟,随处可安身立命。得志者读之,能悟人生无常,居安思危,匡世济人;失意者读之,能起死灰之心,自强不息,终有所成;富贵者读之,能知艳为虚幻,履满慎思,遗泽子孙;贫贱者读之,不坠青云之志,安贫乐道,培植善根:它揭示出人生之真谛,振聋发聩、医愚医贪,堪为人类“心灵之药石”。    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并未给予《菜根谭》足够的重视,直到最近几年,对其内涵的研究热潮才兴起,并流行于海内外。《环球》杂志介绍日本的《菜根谭》热潮时说:“论企业管理的书籍成千上万,而从根本道理上说,多数抵不过一部《菜根谭》。”其实,不仅企业界、商界的人爱读它,政界、学术界的人甚至普通大众也爱读它,更有人认为,《菜根谭》与《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具有同等的文化地位,并称它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菜根谭》之所以能于当代见称,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精神启发性和生活指导性历久弥新。其中,方圆并进的处世哲学、心平气和地对待人生起伏的平常心态、修身养德的精神境界以及回归自然陶冶心性的生活之道,都可以作为当代人在工作学习、享受生活、修身养性等过程中的经典法则。    为使《菜根谭》更好地启迪人生、造福社会,我们精心制作了这本《菜根谭全解》。本书以明刻本为底本,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精妙传神的译文,阐述其微言大义;以现代人的视角,在对原著箴言进行经典解读的同时联系当下,找到指导现实生活的经典智慧。既保留了原著的精华,又彰显了《菜根谭》的现代价值和文化魅力。    《菜根谭》精言雅致,字字珠圆;隽语风流,句句玉润。读来朗朗上口,谐金石之声;思后悠悠沁髓,夺宫商之韵。其体虽散,备意阳春白雪;其章虽促,融情流水高山。译文例解,恰使全书节奏明朗;原文新语,同奏和谐韵律。    品读本书,可以让人心旷神怡,重温那种已被淡忘了的真趣;也可省察己身,使被烦恼、压力束缚的身心得以解脱;同时,也会帮我们稀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和焦虑,找到解决这些症结的方法。无论是在阅读中还是合上书页后,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下来,开阔心胸,放慢脚步,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享受生活。

内容概要

作者:(明)洪应明

书籍目录

第一章立德修身――高处立,平处坐,低处行洁身自好栖守道德与其精明不若笃实心地光明才华韫藏真味是淡至人如常有木石心具云水趣心想高处不安现状正气清白留于乾坤欲路勿染理路勿退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至善无痕施之不求舍勿处疑恩不图报立名者贪用术者拙天机最神智巧无益人活一世晚节更重种德施惠无关地位君子改节无异小人人品极处本心使然蹉跎岁月磨炼本领以德御才恃才败德不能养德终归末技善事奉行恶事莫做慈悲心肠如沐春风堂堂正正本来不失学会感恩一生无憾第二章自省克己――慎独自修,心无妄念秉持原则污泥不染静坐观心真妄毕现自我审视再现真心多心为祸少事为福气度高旷自省慎独恶中有善引人向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持身勿轻用意勿重自知自戒胜私制欲喜怒不愆好恶有则恶隐祸深善显功小律己要严待人宜宽为奇不异求清不激末路晚年精神百倍长不欺短富不凌贫闲时吃紧忙时悠闲出世心态淡然生活闹中取静冷处热心少时思老荣时思枯一念不生真境自现放下我执少些烦恼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人生福祸皆因念生宁默毋躁宁拙毋巧了心悟性俗即是僧第三章宽心从容――达观处变,静待人生起伏达不足喜穷不足忧处患不忧心系苍生心宜旷达切忌狭隘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荣辱皆忘冷暖自知生死成败任其自然随人接引随事警惕前念不滞后念不迎看透生死悠然自得身心自如融通自在从容放下自由畅快孤云出岫朗镜悬空人情世态平常看待福祸无常泰然处之过而不留物我两忘顺应天性乐观生活第四章明心交友――辨真识假,看清人情世故侠心交友素心做人忘功念过忘怨念恩热心之人其福亦厚毋形人短毋忌人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阴者勿交傲者勿言故旧之交意气愈新亲善杜谗除恶防祸着眼内在鸣其天机趋炎附势人情通患宽之自明纵之自化守口应密防意应严细处着眼施不求报谦逊低调立身之珍以诚待人以德服人通权达变善于倾听气量宽厚兼容并包君子易处小人难待不畏谗言却惧蜜语气度平和悦纳他人第五章方圆处世――路退一步乃宽,礼让三分为功心胸开阔与人为善路留一步味减三分和衷少争谦德少妒洞悉世态低调通达目光放远胸怀放宽内敛谨慎明哲保身为人处世方圆并用不争功劳不矜成就折其两端取其平衡偏见害人聪明障道高处立身低处处世当方则方当圆则圆心域打开宽心待事宽宏大量胸能容物君子懿德中庸之道固守操履不露锋芒美味快意享用五分胸无芥蒂养德远害藏巧于拙以屈为伸奇人乏识独行无恒宽而容人不行于色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功过分明恩仇糊涂有难同当不共富贵念头宽厚尽善尽美操履严明谨慎行事平和雍容游刃有余居官有节居乡有情一言一行切戒犯忌对上谨慎待下宽仁万事有度物极必反进时思退得手思放第六章功业沉浮――事穷留初心,功成思末路得意回头拂心莫停看淡荣辱远离骄矜永葆初心不受纷扰头脑清醒登高思危相观对治方便法门苦中有乐得意生悲居安思危天亦无伎偏激之人难建功业有吾之有心逸身安安贫乐道磨砺心智终身役役无缘成功富贵丛中心境淡泊人心一真千种可能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百折不挠苦难辉煌修身种德事业之基养精蓄锐百忍图成第七章清心寡欲――功名不求盈满,利欲恰到好处清清白白无所负累名缰利锁淡泊自守脱俗高远减欲超圣抱负远大心智淡泊放下功名超凡人圣无德为忧尸位为羞拔去名根融化客气沽名钓誉未厌名利无名无位无忧无虑无所妄念追求自然荣辱得失心清如水一念贪私坏了一生不昧惺惺不受诱惑有求无欲人生至境一起便觉一觉便转不耽富贵自在放旷持盈履满君子谨慎公论不犯权门不沾不迷物欲内心逍遥贪婪遭祸守逸味长抛开物欲得失泰然贪者常贫知足常富超越嗜欲只求知足第八章淡泊明志――凡事随缘不变,淡中趣味深长一念之差失之千里多分清醒多分放下静闲淡泊观心证道志从淡泊来节在肥甘丧君子之心不滞不塞看得豁然生活安然清淡明志雅淡抒节心态平和达观进取无为无争低调谦让不可刻意不能执拗顺应因缘顺应自然心无系恋乐境仙都浓处味短淡中趣真减省欲望乐享生活清净内心自在解脱喜时则喜怒时则怒知足则仙善用则生洗尽铅华大美不言无名多趣省事心闲清静无为内心澄澈简单做人简单生活胸无物欲眼自空明溪壑易填人心难满遇事从容身心自在正确定位自在生活淡定冷静谨慎从事第九章求学问道――成败名誉不挂心,读书明理须深心修德忘名读书深心心地干净方可学古学以致用学有所成触类旁通乃真学问兢业心思潇洒趣味书中修身谦逊知礼锲而不舍百炼成金触物会心举一反三谦虚为学实在为人一心一用全神贯注幼时定基少时勤学人生百年不可虚度虚心受教大器晚成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恒心不变水滴石穿第十章齐家育人――诚心和气,教子安家攻人之恶思其堪受愉色婉言家庭和睦教育弟子交友要谨崇俭养廉守拙全真心无矫饰乐活自存家人有过宽容以待不贪富贵家和为贵父慈子孝伦常天性从容处变剀切规友放低心态戒骄戒躁第十一章静心达生――保持心性清静,生活随处安然天地和气人心喜气闹中取静苦中作乐控制情绪化解矛盾心虚性现意净心清忙里偷闲闹中取静物自为物我自为我躁急无成平和得福趣不在多景不在远劳攘自冗徐生安然乐山乐水陶冶心性心性纯真逍遥人生外物浮华不如淡忘静躁稍分昏明顿异活在当下坦然生活趣味在心不在境遇身放闲处心安静中放慢脚步放空心灵不睦繁华宁静致远诗意禅味自在人心乐享自然安享闲逸置身自然静心默想远离虚妄不受熏染高天可翔万物可饮清静之心品悟生活秉持天然趣味悠长心中清明矢志不渝珍惜自性机神触发放空心境包容万物因顺自然回归质朴

编辑推荐

《菜根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菜根”一词本出自北宋学者汪信民的一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洪应明偶见此言,一时有感而发,便以此立意,定“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为主旨,写下了几百年传世不衰的菜根箴言。这些箴言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关于修养、处世、出世等多个方面的人生哲学,告知后世读者享受平凡、活出真我,自会觅得人生真味。    为使《莱根谭》更好地启迪人生、造福社会,我们精心制作了这本《菜根谭全解》。本书以明刻本为底本,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精妙传神的译文,阐述其微言大义;以现代人的视角,在对原著箴言进行经典解读的同时联系当下,找到指导现实生活的经典智慧。既保留了原著的精华,又彰显了《菜根谭》的现代价值和文化魅力。    品读洪应明编著的《菜根谭全解》,可以让人心旷神怡,重温那种已被淡忘了的真趣;也可省察己身,使被烦恼、压力束缚的身心得以解脱。


 菜根谭全解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虽然以前看过,但现在看看也不错喔
  •     这本书是我在新华书店里看到的,就是纠结于太贵,所以就从网上看看,便宜很多。快递很快,态度很好,运送的过程中,在纸箱子里放了隔离物,能很好的保护书。就是在书的最后一页,有点折痕,对于喜爱书的我来说,只能给四星了。
  •     就价钱而言,书的质量很好;就价值而言,心灵的平静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是无价的。
  •     有原文,有译文,有精读解析,学生很喜欢!
  •     质量上很好,虽然包装有些简陋
  •     适合年龄大的人群,年轻人看多了容易消磨斗志。
  •     印刷质量不错,讲解较详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