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出版日期:2016-6-15
ISBN:9787509781981
作者:王建朗,黄克武
页数:1268页

内容概要

王建朗,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主任,兼任中国史学会秘书长。专业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外关系史。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复兴枢纽》、《抗战初期的远东国际关系》、《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中华民国史·外交志》、《中国近代通史》第9卷《抗日战争》等,自1985-2012年以来,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二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外交综论》、《新中国成立初年英国关于中国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政策演变》、《衰落期的炮舰与外交——“紫石英”号事件中一些问题的再探讨》分获中国社科院第三、四、五届优秀成果奖。
黄克武,台湾中生代中国思想研究的代表人物,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牛津大学东方系硕士,斯坦福大学历史系博士。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和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论文几十篇,并编有多种专题性的学术论文集。著作有《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密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等。

书籍目录

民国卷上
第1章 辛亥革命:“低烈度”与大业绩(廖大伟)
第2章 北洋政治的“乱”与“治”(杨天宏)
第3章 北洋外交的成败(唐启华)
第4章 训政框架下的国民政府(刘维开)
第5章 国民党的派系与内争(金以林)
第6章 国民革命军的制度与战力(张瑞德)
第7章 革命的底层动员: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动员·参与机制(王奇生)
第8章 中国苏维埃革命的源流(黄道炫)
第9章 国共分合的背景、经过与原因(杨奎松)
第10章 战前蒋介石与中共、日本之间的三角关系(黄自进)
第11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步平)
第12章 战时外交:从苦撑待变到大国擘画(王建朗)
第13章 汪精卫政权登场与落幕(邵铭煌)
第14章 国民党统治的衰颓(汪朝光)
第15章 国民党大陆统治的瓦解及其退台(林桶法)
民国卷下
第16章 善后大借款析论:民国财政的奠基与民族主义的激荡(林美莉)
第17章 从银元到法币:民国币制演进(卓遵宏)
第18章 近代中国银行业的变迁:以官商互动为中心(吴景平)
第19章 阶级和职业:1930—1940年代上海银行界的政治和经济动态(李培德)
第20章 官僚资本与“官办商行”(郑会欣)
第21章 南京政府十年中美经济关系的考察(吴翎君)
第22章 党国体制肇建与商民运动之兴衰(冯筱才)
第23章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郑大华)
第24章 寻找富强之路: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观察(陈进金)
第25章 由“学战”到“思想战”:民国时期的思想与学术(章清)
第26章 信仰与社会:民国时期的宗教变动(陶飞亚)
第27章 现代性与民国城市日常生活(忻平)
第28章 民国时期的边海疆交涉(陈谦平)
第29章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双重奏——以云南为例(杨维真)
第30章 祖国去来:日本统治与光复初期台湾人的两岸往来(谢国兴、林欣宜)

作者简介

晚近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时段,包含着多重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不仅具有历史的意义,更因其与现实密切关联,而引起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代史研究一向是中国史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自1930年代初期中国学者明确提出“中国近代史”的概念及开展相关研究,至今已近百年,其间有关研究成果数量丰硕,涉及的主题包括了中国近代史的方方面面,成绩斐然。1980年代以来,随着大量过去深藏不露的档案文献的开放,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及学术潮流的衍变,随着学术交流的广泛进行和研究的深入及认知的变化,海内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亦在不断发展、深化、创新,成果迭出。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尤其是促进海峡两岸学者对中国近代史的共同研究,2010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发起“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研究计划,约请大陆及海峡对岸的台湾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同仁共同参与,并得到他们的积极回应。其后,该项计划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其研究宗旨为:
1、以专题研究的框架,展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尤其着重展现19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在史料运用、研究方法、个案解读、历史诠释等方面的新进展与新趋向,注重其学术性与前沿性。
2、面向学界同行,具有国际视野,体现全球化时代学术研究的新特点。同时,亦考虑到大学本科以上学生及社会大众读者的学习需要和阅读兴趣,力求有更广大的读者面。
3、在注重学界过往比较重视的政治、经济、外交史研究的同时,也注重体现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新视角与新趋向,在思想、文化、社会史研究等方面,亦有充分的写作与讨论空间。
4、各章节以专题和专论为中心,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感而发,内容详略得当,文字通畅可读,书后附参考文献和人名索引。
考虑到学术研究的百家争鸣特性,以及本研究计划的参加者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机构,具有或同或异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历,我们不要求以同一视角和话语系统从事研究与写作,而是充分尊重作者个人的研究兴趣、学术见解与表述方式,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在自由讨论切磋的基础上,以客观真实、实事求是为本,既凸显学术共识,又保留表述差异,最终形成在中国近代史各个不同论述主题之下的异彩纷呈的学术研究精品。
参加本研究计划的学者共有57位,其中大陆学者34位、台湾学者21位、香港学者2位,每位学者就其所擅长之研究主题各撰写一章。北京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研究员统筹主持研究计划,台北近代史研究所时任所长黄克武研究员在联络台湾学者参与研究并提出撰写意见方面贡献良多。王建朗、黄克武研究员慨允共同主编本书并为序。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完成出版,是两岸学者合作共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良好开端,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未来两岸合作研究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我们期待两岸学者有更多的合作,在全球化的时代,建立我们对中国历史的主体性诠释,留下我们这一代学者的学术印迹!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先说优点:材料新、观点新,参著学者各写自己研究方向的内容,自然是质量不俗。不足之处:虽然是模仿剑桥史的写法,但是更像剑桥经济史、政治思想史类的写法,而不是剑桥中国史、剑桥古代史的写法,简而言之就是各章缺乏连贯的时间线,更像是独立的专题论文,这就把相当一部分读者排斥在外了,起码你对近代史有一个清晰的时间线和事件脉络才能吃透本书。另:写抗日战争那章的学者(不点名了)估计是编高中教科书的吧,太“大陆主流叙事了”,实在惹眼,一个人拉低了一册书的质量。再另:各章作者基本都出版过与所写章节相关的专著(其实本书很多都是从他们专著中提炼更新的),比如金以林《国民党高层的党派政治》、黄道炫《张力与界限》、张瑞德《山河动》、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等等等等,所以如果你已经大量拥有这些学者的代表作了,再买本书就略不划算了,读者诸君自己权衡吧。
  •     刊于2016年第24期《凤凰周刊》。此书其实是很多书的一个缩编,适合普通读者了解学界前沿观点。这两年,经常有朋友让我推荐靠谱的中国近代通史,每次想来想去,能作为候选的,也只有最知名的那几本,即蒋廷黻、李剑农、陈恭禄、陈旭麓、徐中约、郭廷以等人的著作。这些书好是好,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首先,它们大多成书较早,如李剑农的《中国近百年政治史》问世于1942年;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出版于1974年;徐中约为《中国近代史》做过多次修订,不断完善内容,但他2005年辞世后,这本书也只能永远停留在第6版了。显然,这些久负盛名的作品,是无法呈现新史料和新观点的。其次,中国近代史长达百余年,涉及太多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并不是凭一人之力所能全部搞清的。潘佐夫的《毛泽东传》好评如潮,但在杨奎松看来,依旧是缺乏新内容,且错漏百出的(杨的批评文章见于2016年第3期《近代史研究》)。所以学者们合编通史,变得极为常见。知名的如李新领衔,由大陆几代学者合力编写的《中华民国史》,以及不久前两岸四地学者合著的《中华民国专题史》(大陆张宪文、台湾张玉法主编),都是上乘之作,但前者多达36册,后者也有18卷,不是普通读者有能力购买和阅读的。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新出版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恰好破解了以上两个难题,让读者有了一部既新颖靠谱,又不那么卷帙浩繁的近代通史看。这部书分晚清、民国两卷,其中民国卷的主编王建朗和黄克武,职务同为近代史所所长,只是一个在大陆的社科院,一个在台湾的中研院。黄克武在序言中说,“这本书是海峡两岸中国近代史学者携手合作的一个心血结晶,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读者阅读此书,可以最有效地掌握学界最新的关于中国近代变迁的重要观点”,并非虚言。他们汇集的数十位作者,无不是学界的一时之选。尤其难得的是,这些作者分配到手中的题目,又都是各自最为擅长的。举例来看,写《北洋外交成败》一章的唐启华,著有《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写《国民党的派系与内争》一章的金以林,是《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的作者;执笔《国民革命军的制度与战力》的张瑞德,以《抗战时期的国军人事》一书成名;负责撰写《党国体制肇建与商民运动之兴衰》的冯筱才,则有一本《北伐前后的商民运动》。更不用说,王奇生写革命动员、黄道炫写苏区发展、汪朝光写国民党的败亡,都是最恰如其分的人选。有力阐释民国政治逻辑这部《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共两册,上册是政治沿革史,以15章篇幅记叙了由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政权鼎革的历史,其中有两章专论北洋政府,一章是唐启华撰写的外交,另一章是杨天宏的《北洋政治的“乱”与“治”》。近十几年来,无论是学界,还是民间,对北洋政府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有人赞之为中国最好的时代,因之既有政党政治,又有言论自由。此种言说已经偏离客观立场,而矫枉过正。杨天宏撰写的这一章持论公允,篇幅虽然不长,内容涵盖却很广,从民初的制宪博弈、国会运作、政权更迭,直至联省自治,脉络完整。现在很多人指责,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使政党政治毁于一旦。其实自袁世凯称帝失败,国会重开后,就再也没有回复正轨。执政府建立时,如杨天宏所说,“段祺瑞具有集权倾向,向来不喜欢国会捆绑其手脚”;张作霖“看重的是实际政治权力,无国会故可随心所欲”;孙中山此时也已不再维护旧法统,“对国会持极力否定的态度”。此后直至1927年北洋政府倒台的三年,已经是无国会状态了。其间,为解散国会提供了的口实是曹锟贿选事件。然而贿选之说能否坐实,杨天宏是表示怀疑的。1923年,直系入主北京,曹锟将要竞选总统时,国会议员已被长期欠薪,因此曹锟承诺给议员的5000元支票,其实有补发“岁费”的性质。议员汪建刚即说,他虽然接受了这5000元,“但并未附带什么条件,也没有在选票上写过曹锟的名字”。随后,此举被反曹锟势力宣扬为“贿选”,影响至今。因此在杨天宏看来,曹锟只是有贿选的嫌疑而已。这是他最知名的新说之一,全文见于2012年第6期《历史研究》。在《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中,大部分章节留给了国民政府,由其训政体制、党内纷争、中共崛起说起,及至战时军事、外交,结于全盘崩溃。台湾学者刘维开撰写的《训政框架下的国民政府》从制度层面,详尽介绍了国府的五院架构、党政关系,展示了国民党的“党治”逻辑。其后一章,金以林则从人事入手,审视国民党内的分合。他对党内大佬省籍的观察,尤为有趣。孙中山身边的主要助手,如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等,无不是清一色的广东同乡,甚至国民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都要设粤语翻译。然而,以黄埔军校校长身份,在党内迅速崛起的蒋介石,却是浙江人。于是,孙中山死后,国民党的内部纷争,很大程度上呈现出浙江人同广东人争权的图景。直到北伐结束,大批非广东人入党,才逐步改变了国民党的人员结构。 其后,有三章阐释中共革命及国共关系,四章还原抗日,两章探讨国民政府败亡的原因。汪朝光撰写《国民党统治的衰颓》一章时,将“行宪”引发的政治乱局,作为国民政府全面失败的开始。蒋介石并非不知道,在战争期间,不应该分散精力去办选举,但他又无法承受继续训政、推迟行宪的内外压力。行宪最终产生的恶果,甚至超过他的预料。一方面“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国民党上下为选举牵扯了大量精力”,并“加剧了中央和地方以及各派系之间的矛盾冲突”,中央政府的实际控制力急剧下降;另一方面,选举过程中暴露出的舞弊等问题,又使行宪成为外界眼中的“民主政治秀”,未能收获预期中的民意。政治乱局外,汪朝光还分析了国民政府在经济、军事上的溃败。唯一的遗憾是,他未能结合国际局势,及美苏在华因素,来看待国共两党的胜负。全方位审视民国社会这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的下册,介绍的是民国期间的经济、文化、宗教和日常生活等情况,大体上属于社会史的范畴。读者通过这后十五章内容,可以对民国有一个立体的印象,不再局限于蒋介石、宋美龄,或胡适、蔡元培这些大人物。举例来说,人们说起国民政府的功绩,常常说起的都是实现统一,或者领导抗日。其实,推行法币,或许才是其统治时期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因此供职于“国史馆”的卓遵宏为本书撰写了《从银元到法币:民国币值演进》一章。中国古代通行的铜钱、银两,由于是实物货币,人们使用时必须要先辨明成色,再称重,通过复杂的换算,才能获知币值。即使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各省铸造的银元、铜元,依旧有着不同的轻重厚薄,加之市面上还有近百种民间银行发行的纸币,交易极为不便。直至国民政府“废两改元”,推行法币,才让中国第一次有了统一的现代货币。此举的重要性,如当时的美籍顾问杨格所说,“1935年币制改革是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它成功地稳定外汇率,并制止通货紧缩,因而为经济注入了新的力量,加强对未来的信心”。1937年,农产品价格回复到1931的水平。不幸的是,由于日本侵华,国府被迫加大法币发行量,勉力维持战时开支,致使法币成为后来通货膨胀的元凶。在下册的各章里,随处都有新见。如对于民国时期,梁漱溟、晏阳初等人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向来多有赞誉。但郑大华发现,实验区的农民非但没有从中受益,反而被增加了额外负担,因为农民除了向政府纳税,还需交纳乡建经费、参加民团和修桥筑路。实验区的民团实行义务征兵制,从18岁—45岁都要接受训练和执勤任务,没有工资,有的地方还要求自备武器、伙食。乡村建设运动的意义更多的在于,知识分子开始“深入民间”。然而,民国民间的真实生活同知识分子的期待,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忻平在《现代性与民国城市日常生活》一章中举例,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生时,要求考生举出自己崇拜的人物,结果在300多人中,有157个选孔子、61个选孟子、17个选孙文,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人选颜渊、王守仁、康有为、袁世凯等。这意味着,“在清末民初看似新学兴盛、革命最有力,但真正深入人心的还是既不新,更谈不上革命的孔孟二圣”。过了十几年,学者黄公度在1930年向100名黄包车夫提问,其中问到他们对革命的理解。收集到的答案五花八门,包括男女平权、谁也不准做皇帝、一统江山、入党做官、打倒外国人、打倒贪官、打倒日本等等。忻平评论说,一方面现代知识已经为社会底层所知,但“另一方面底层群体的知识来源和结构呈现多元化倾向,其中传统与现代的并存尤其明显”。可见随着时间推移,普通人也开始对新时代有所了解。总的来说,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虽不是系统性的通史专著,但上下两册、三十章内容基本将民国史中的最重要话题都讨论了一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读这一部书,就相当于读了几十本最前沿民国史专著的梗概,不啻于一条迅速了解民国史研究现状的捷径。
  •     好书!先看了参考文献,非常“壮观”!序言后记,持论客观!王建朗研究员的序可做一篇客观的简明近代史导读!上册按时间通史性论述,下册分专题史论述。保留了台湾研究人员的历史观点。开卷有益!为两岸近史所点赞!期待能再读晚清卷!(偶有印刷小bug,第391页蒋中正印成蒋中止了)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如果不是为了写稿,我大概很难再耐着性子把一本论文集通读一遍了…虽然回避了最尖锐的问题(抗战谁主导、49年后的民国是否存在等等),但这套书还是代表了两岸学术界的许多共识,可以看到两岸学术(至少是尝试)脱离政治话语的成果
  •     与剑桥中国史类似的结构,由专研某一领域的专家独立撰写章节,好处是每一章节可集中体现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但作为一部“通史”来讲章节间不免显得杂乱和覆盖不全或重叠,本书最大的意义大概在于体现了学术界近十几年来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读之有益。另第十章“战前蒋介石与中共、日本之间的三角关系”在解读日本政局时主要引用当时国民政府军政要人对日本时局的观察作为论据,与日方史料对照似有不符之处
  •     书城阅读Chap.7和Chap.8
  •     观点并没有什么新颖之处,史料更多,抗日战争部分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无功无咎,标准的大陆近代史教材。
  •     上可以,下有几章没什么代表性,总体很好,开拓原来狭窄的历史常识,激发以后更深层次的阅读兴趣
  •     教学工具书,学界研究成果共识的集中展现。
  •     中国近代史研究必读书目。
  •     120万字,30个学者分从个人的角度,以学术论文的方式讲述民国时期的历史
  •     本书各人写一章,融会贯通不如通史,精专深入不如专门史,况且沦为史料堆砌,新颖观点太少。
  •     有些专题是论文,有些专题仍似教科书 。
  •     翻了下册,谈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的
  •     上本以时间为大概线索,按时间演进逐次展开。下本以专题为主,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著者来自两岸三地,内容有通俗有深奥,大体展示了各个方面的较新的研究成果,整体水平还是可以的。通史应该多以这样的形式呈现,而不是一味的扩充史实 ,将通史变成十几卷的现代长编。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