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德我的邻居

出版日期:2014-5
ISBN:9787540769459
作者:[法]皮埃尔·科罗索夫斯基
页数:176页

内容概要

皮埃尔•科罗索夫斯基[Pierre Klossowski](1905-2001),生于巴黎,父母为波兰裔。科
罗索夫斯基追随乔治•巴塔耶,与纪德、里尔克为友,还曾出演过罗伯特•布列松的电影。他曾以翻译为生,将维吉尔、荷尔德林、尼采、卡夫卡、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的作品译为法语,同时他的创作活动也十分活跃,小说、文学评论伴以油画、素描(其兄弟即为著名画家Balthus Klossowski)。他的学术和哲学才能体现在本书和《尼采与恶的循环》(Nietzsche ou le cercle vicieux,1991)等著作中,《尼采与恶的循环》被视为海德格尔之后关于尼采的重要论著。
译者闫素伟,1950年生。巴黎第三大学高等翻译学院翻译学博士,北京国际关系学院
法国语言和文学教授。主要译著有《圣人无意》(弗朗索瓦•于连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十六世纪的无信仰问题》(吕西安•费弗尔著,商务印书馆,2012年)等。

书籍目录

1    恶魔哲学家
39 萨德我的邻居
萨德与革命
萨德体系之概要
在无神论的面具下
135 附录一
150 附录二
萨德生平及作品
萨德是能够被思考的吗?
科罗索夫斯基作品目录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部开创性的研究著作,是西方现代思想学术史上第一部严肃思考萨德侯爵其人其作的专著。作者将萨德的思想行为和十八世纪法国的社会背景特别是法国大革命联系在一起,探讨了萨德的哲学思考与法国唯物主义、无神论、百科全书学派的内在关联,以及萨德文学作品的特殊风格与哲学内涵。本书初版于1947年,二十年后再版时作者又写了《恶魔哲学家》一文作为补充。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本书逐渐成为研究18世纪思想史的必引文献之一,影响并启发了包括德勒兹、德里达、巴塔耶、布朗肖、拉康在内的众多法国学者关于萨德及相关论题的研究与思考。

编辑推荐
萨德的作品和行为显然包含着反社会的毒素,这也是其长期遭禁的原因。但两次世界大战让欧洲知识分子不得不直面西方文化中所包含的恶的因素,甚至是他们自身所包含的恶的因素。萨德在二十世纪特别是战后受到关注,因为他的唯一使命,似乎就是探索恶的领域;他走得如此之远,以至于不为任何社会所容。
科罗索夫斯基认为,萨德毫无疑问揭示了很多真实,他几乎是勇往直前地在邪恶的领地孤身奋战。为什么会有萨德这样的人出现?科罗索夫斯基在这样的“恶魔哲学家”身上探索到了怎样的思想秘密?答案都在这本书中。


 萨德我的邻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个译本算是翻译很差劲的那一种书,连书名都没有翻译准确。Prochain这个词准确看来并不是“邻居”的意思,更多是“身边的人”“与…一样的人”这样的意思。所以买书之前,本以为是个八卦萨德侯爵的书,没想到通篇都是对他思想的解析。——解析的内容原本就不大易懂,由于翻译的问题,更加令人费解,以至于不到两百页的一本小书,断断续续看了半个多月才结束。萨德侯爵的恶魔哲学并不是逻辑完整、能够自圆其说的系统——他本人大概也无意建立一个系统。当他在忙着抨击道德“是为了良心平安,以便拯救自己”“这种东西既丑恶,又能得到掩饰”的时候,不知道是否也想过自己是不是在给各式各样的一己之私寻找看似冠冕堂皇的借口。他的许多观点,十有八九是来自自身生活的体验。这样一个人,生性放浪,思想极端,在各方面生活作风上的奇葩习惯屡教不改,先是关进巴士底狱,后来又死在疯人院里,当时未能出版的手稿也在死后被儿子一把火烧光。长久以来,萨德的后人一直在确保他的著作不被出版印刷,直到本书的作者皮埃尔·科罗索夫斯基将他从历史的尘土中重新刨出,萨德才变成了一个可以被思考的对象,萨德的哲学才再一次出现在了世人面前。总体而言,我无法评价这本书是否对萨德的思想进行了完整详尽的剖析。比较让我关注的是,书里谈到的许多事情让我再一次重新思考“理性”这件事。破除迷信,破除神秘,破除人生来就存在的不平等和没什么现实理由就要遵循的禁忌,只相信自然科学的演绎所得来的逻辑,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然而理性又是什么呢?词条上说:“它通常指人类在审慎思考后,以推理方式,推导出符合逻辑的结论。这种思考方式称为理性。”如果不按基督教对于理性的诡异解释来看的话,通常意义上“理性”不会服从神学的信仰,同样也与道德无关。一个诚心追求理性、只按照逻辑推演来判断事物的人,是不会被道德或传统牵绊的。当法国大革命杀死了国王——谋杀了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亦即谋杀上帝之后,君权不再神授,理性亦或自然代替了上帝。当人民不再无端地害怕他们的国王,等级不再先验地区分了原本没有区别的同为人类的人民之后,社会秩序实质上回到了一种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所谓的理性无论听上去多么的永恒和光明,本质上都是自然规律而已。——既然它所涵盖的内容都与神学的禁忌和恐惧无关,那么这些内容必然是属于现世的客观规律的。因此,它们便构成了一种新的自然法则,这种自然法则远离神秘力量,便内在地与天性同谋,归根结底,是回到了动物性社会的原初模式。人们并不为谋杀国王感到道德上的负疚,“集体”的概念可以抹杀罪恶,粉饰残暴,历史书上并不会提起暴民们如何放火烧掉了珍贵的历史建筑,以庆祝勇敢的人民战胜了可恶的君主。理性似乎更像是为新的丛林法则找到的借口。从自然的永恒运动出发去解释的事,很容易为自然的天性说话。然而人之为人,天性必然有着堕落,理性不会驯服天性,因为它根植在天性之中;神学的信仰不能刨根问底,因此可以对天性施加没来由的恐惧。没有了这样的恐惧,天性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自己要受到约束了。最终当人与上帝分离之后,变成丛林动物般的相互陌生的个体,就只能靠社会契约来建立联系了。尽管在多数社会中,道德还是起着神学一般的作用,以一种“不可追问”的方式约束着多数人的行为;宣称理性的社会,也并没有真正完全依靠理性来维系,但是细想下来,还是会有种被骗的感觉。萨德侯爵在法国大革命的时代看到了共和制所谓的理性中的本能残暴,这样的源头本可以指向对道德的批判和鄙弃,但那声称靠理性组建起的社会,却容不下唯一直白坚定地敢于如此的人。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如果巴塔耶是用萨德解尼采的话,他就是用尼采解萨德了。
  •     译文与英文版略有出入,可相互参照阅读。对萨德的解读胜于罗兰巴特,接下来准备阅读巴塔耶笔下的萨德。
  •     有一些啓發
  •     竟沦为厕所读物
  •     克洛索夫斯基的解读援引了黑格尔、尼采与佛洛依德的理论学说,主奴辩证法、永恒回归、力比多贯穿全文。从中可以看到,上帝“不在”之后所引发的思想危机,既然一切牢固的都烟消云散了,而人又存在世上,就要给他寻找一个相对牢固的居所,以抵抗虚无主义的大浪,通过反复地使用肉体来刷主体的存在感,可能是在机械唯物主义时代确认存在感的非常手段。
  •     像萨德侯爵致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