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人文解读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565710199
作者:张燚
页数:214页

内容概要

幼远音律,青春期 受摇滚袭击,误入歧途并一路到黑, 取音乐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素好 读书,然不求甚解,至今难喜研究, 奈为形势迫,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三 项。少时懵懂,大亦如是,方自道“做 有情怀之人”;年届不惑,理想未坠, 而自勉“做有意义之事”。

书籍目录

代序:中国流行歌曲研究的现在及未来
第一章 当代流行歌曲发展的中国路径
第一节 理想飘扬的年代(1979~1989)
第二节 娱乐飞扬的年代(1990~2000)
第二章 新世纪中国流行歌曲现象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超女现象”:流行音乐的祛魅和返魅
第二节 “旭日阳刚”:流行音乐的叙事学阐释
第三节 从“超女”走到“好声音”
第三章 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媒介支持
第一节 盒式录音机与“打口带”:流行音乐“祭坛”上的神器
第二节 电视:来自主流的许可
第三节 卡拉OK:不总是“OK”
第四节 网事并不如烟
第四章 当代流行歌曲存在的中国语境
第一节 权力神话视野下的流行歌曲
第二节 商业神话视域中的流行歌曲
第三节 “大众文化”视角中的流行歌曲
第四节 青少年亚文化视野中的流行歌曲
第五节 流行歌曲与民间“说话文化”
第五章 作为文化景观的中国当代流行歌曲
第一节 被观看的音乐:视觉文化漩涡中的流行歌曲
第二节 谁的声音:电子时代的歌唱
第三节 “假唱”,以及现场版“卡拉OK”
第四节 从开放到迷惘:中国当代流行歌曲中的身体形象
第五节 恶之花:中国摇滚乐中的“反美”现象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这是第一本从人文视角系统深入探讨中国当代 流行歌曲的专著。
流行歌曲在几十年的革命话语中代表着堕落和邪 恶,但事情没那么简单。流行歌曲中有虚妄,更有世 道 人心;有浮华,更有死磕潜行。即便是虚妄和浮华, 也有契合社会心理的一面。所以伯明翰学派认为,是 流行 歌曲、街头报纸这样的通俗文化而不是莎士比亚才是 最适合承载社会“感觉结构”(structures of feeling) 的文化形式,所以不要讶异中国也有学者赞扬流行歌 曲在当代心灵史中的分量。
流行歌曲没那么简单。作为一种最受欢迎的音乐 形式、影响广泛的文化形式,读书人不去理睬它,那 不 是流行歌曲出了问题,而是自己出了问题。没有必要 一看见流行歌曲商品化就鄙夷.君不见计划经济时代 艺术 处境更悲哀;更别拿“高雅”说事,匍匐的高雅远比 挺立的庸俗更不堪。
还要劝一句另一群一听流行歌曲就兴高采烈的人 :看热闹或许快乐,追随潮流也貌似幸福,不过不要 忘记, 吹开黄沙,始见金砾。


 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人文解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流行歌曲是最受大众欢迎的音乐形式,流行音乐研究是方兴未艾的学术领域。流行歌曲虽然形式短小,却饱含丰富的人文因素。我们可以用哪些线索去梳理流行歌曲近三十年来的坎坷前行?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把握流行歌曲在当代中国的丰富景观?这样的问题,必然为每个关注流行音乐文化传播的人所重视,并可能对其做出或系统或零碎的、或坚定或审慎的各式回答。事实上,确实已经颇有一些学术专著、学位论文乃至大众图书,以参差多样的话语形式和丰富各异的切人角度,在这个话题上自成一家之言。然而,由于涉及流行音乐传播、音乐文化产业的诸多社会事项在不停地发展变化,而学界对流行音乐及其文化生态进行学术批评的强度也在从多个学科领域同时不断地积累,围绕流行音乐特别是流行歌曲所能做的思想探讨在短期内显然不会停歇。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河南理工大学教师张燚的《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人文解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就是这样一本在他已经发表的众多论述基础上,撷其精要并整合创新,明确地以“人文解读”为旨归写成的书。该书关注流行歌曲依存的文化语境,梳理了流行歌曲与权力、商业、大众文化、青少年亚文化以及“说话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研究了流行歌曲的视觉化与歌唱虚拟化,对假唱和“剧场卡拉OK”提出批评,并阐述了流行歌曲演唱中放浪身体的社会意义,以及摇滚乐中“反美”倾向的缘由。全书文字流畅,虽对风云变幻中的历史事件多有列举,对重要文献中的精彩词句也多有摘录,但并不囿于资料的堆砌,而是以明白如话的夹叙夹议,在并不庞大的框架设计中,如一系列轻松但不乏思想含量的学术讲座般,带领读者从历史时间线、媒介类型谱系、社会部门序列等方向,以及文化景观、叙事学等学术视角,反复却不冗赘地品味了浩如烟海的流行歌曲世界,尤其是中文流行歌曲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不断摸索和崛起的史诗历程中带给我们的快乐与哀愁、欣慰与遗憾、激情与反思。如果是从未深人了解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读者,在这里可以找到关乎曲目、歌手、事件、文献的大量不乏拓展学习价值的关键词;如果是已经对该话题有所研究,并且看过不少早前相关文论的读者,在这里大概能确证对流行歌曲的研究除了其学术生产的性质之外,本应能带给研究者的文化责任感、艺术使命感、历史审美感。固然,对流行歌曲的学术研究不应因其研究对象中满溢的情感因素而让理智缺失,不应让先行态度代替最终结论,但如果研究者从事这项研究并不是因为对流行歌曲充满了进行整体关切的冲动,如果研究者感受不到这些屡遭各种挫折甚至毁灭却总能悄然复生的非主流音乐背后的魅力之源,其完成的文献恐怕也难以像这本书以及其他几种优秀的相关著作那样令人掩卷击节。在理性的高度上和人文的情怀下,对流行歌曲的喜爱绝不会是“脑残粉丝”般的盲从蠢动,而对流行歌曲的批判也绝不会是“横眉冷对”式的鄙夷弃绝。流行歌曲的生成和散播,有其不可动摇的社会心理基础;流行歌曲的境遇和前途,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情势的摇撼。在宏观层面上,它的成败荣辱,似乎都不能从自身找到根由,而是要动用多种学科的思想资源,并紧密结合音乐体裁的特殊性,以及歌曲体裁相对于其他音乐体裁的特殊性,才能进一步评析探讨。依这个思路来说,此书具有不应忽视的说服力和可读性。音乐传播作为交叉、前沿的研究领域,亦如流行歌曲一样洋溢着变数和活力,呼唤着建构和生成。相信本书可以激发学界同仁的更多思考与争鸣。【 《音乐传播》2015年第2期】
  •     【绍兴文理学院 杨小燕】《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第10期摘 要:流行歌曲是社会中最具有影响力的音乐形式,但是相关学术研究很少。张燚的《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人文解读》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显露出难得的批判性思维,还是一部具有学术热情的著作。从世界音乐研究现状来看,我国流行音乐研究必将是新的学术增长点,需要更多的学者加入进来。关键词:流行歌曲 文化解读 批判性思维 流行歌曲早已是社会生活中最具有影响力的音乐形式。奇怪的是,我们一面看到大众媒体的拼命鼓噪,一面却看到学界的视而不见。此情此景,看到张燚博士的《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人文解读》出版(以下简称《人文解读》),就不能不有所期待。首先要说,《人文解读》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学术著作。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结项成果,它需要具备学术的深度。《人文解读》从马克思·韦伯的“祛魅”概念入手对“超级女声现象”的大幅阐释、从叙事学角度对“旭日阳刚现象”进行的长篇评析等等,则显示这本著作完全具备学术深度。很多人认为流行歌曲形式简单、篇幅短小,所以不值得进行学术观照,但本书却体现出另一种研究范式:把历史考察、音乐分析、文化解读和社会调查、个人体验相结合,把流行歌曲视为文化现象和文化景观来分析和阐释。有些流传甚广的流行歌曲或许真的是“艺术性不高”,但真的能够反映社会心理。当代文化研究的重镇英国“伯明翰学派”认为,是流行歌曲、街头小报这样的通俗文化而不是莎士比亚更能充当最适合承载社会“感觉结构”(structures of feeling)的文化形式[①]。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流行歌曲中有虚妄,却更有世道人心;有浮华,却更有守望潜行。当代文化太贴近时局,当代文化研究在当前学术环境下还多有掣肘。对于流行歌曲来说,它还经受了几十年的“污名化”攻击,长时间被主流话语当作“靡靡之音”、“黄色音乐”来处理。两方面夹击,遂造成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研究的严重匮乏。在此基础上,《人文解读》的学术创新价值就显而易见。其次,《人文解读》显露出难得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英文是“critical thinking”,原意是指“能做出判断的思维”,在康德那里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符合逻辑,二是具有反思性。在康德之后,任何事物的认知都需要经过批判[②],中国当代流行歌曲自然也不例外。批判性思维第一表现为不盲从盲信。比如对于20世纪八十年代末的“西北风”和“囚歌”,音乐界大都持褒前贬后的态度,《人文解读》却认为两者的基础都是社会结构与意识的同质化,“囚歌”也不能“一贬了之”而要考虑当时的社会心理。本书还采用新的材料,指出“囚歌”之陋不在“囚”而在“造假文化”(“囚歌”名义上是曾入狱的电影明星迟志强所唱,实则另有其人),从而具有了新的结论。另一个更明显的例子是《人文解读》对于“恶之花”摇滚乐“反美学”的分析,作者既找出了人们接受摇滚这种“噪音”的社会逻辑和美学逻辑(垮掉的原因以及噪音的意义),又超越艺术优劣之争,呼吁能够容纳多种美学观念的文化生态系统。这一点也和布尔迪厄的看法类似,在这位大社会学家的眼中,审美趣味和“文化霸权”联系紧密,“每种趣味都觉得只有自己才是自然的,于是将其他趣味斥之为邪恶乖张。审美的不宽容可以说是充满暴力的。”[③]当“审美”和权力(power)连在一起,其后果就显得触目惊心。当前国内流行音乐教育和流行音乐研究的艰难处境,就是文化生态系统不能兼容并蓄的结果。第三,《人文解读》还是一部具有学术热情的著作。中国当代学术深受科学话语的影响,强调学术语言的“客观”,进行不掺杂任何个人的想法、完全是机械陈述的“零度写作”。事实上,任何人的写作都不无偏见,即便在形式上客观(或曰“机械”),在视野、观念上却不免具有这样那样的偏见。所以,后现代学术写作并不拒绝个性和热情,而是有理有据、论由材出即可。《人文解读》在扉页的作者介绍中即见性情:“幼远音律,青春期受摇滚袭击,误入歧途并一路到黑,取音乐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在后记中,作者又具体阐述了他选择音乐“作为专业”是造化弄人,还说如果选择其他专业“一定比现在的成就要大很多”……但在《人文解读》的写作中,却可以看出作者的兴致勃勃:《乡恋》被公认为“中国当代第一首流行歌曲”,本书却认为其作用不如走私歌带、在大段论述后以一句“既面目可疑,也无足轻重”来总结;侯德健的处境则是被驱逐、“被独立”,也就被共同遗忘,作者的一句反问——“这,或许就是某种文化生态中独立人格的宿命?”[④]——也在左右摇摆中隐含了万般滋味……这样的笔调在《人文解读》中随处可见,所以,一部当代流行歌曲的学术著作,读者既可以拿来与自己的人生经历对照,也可以在阅读时产生酣畅淋漓之感。这样的能给读者快意的文字,作者当时的写作想必也充满激情。如果我们摒弃机械唯物主义的自大,那么应当承认我们认识宇宙的努力都不过是瞎子摸象,摸到高兴处不妨仰天长笑,摸到寂寞处一声长叹亦是无碍,这并不损害学者的形象。至于拿到一点零碎“真相”却当作绝对真理来供奉的人,反倒时时显出可笑来。当然,本书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它进行的社会调查还嫌浅薄,整体上缺少深入的微观研究。在本书中,即便是一个具体的现象研究也拉开了宽阔的人文背景,这既是它的优点,同时也使得深刻、细致、系统的微观研究丢失了存在的依据。当然,对于一本书来说,我们应该关注它的建设价值而不是吹毛求疵(学术不道德行为另当别论),否则任何著作恐怕都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总之,从世界音乐研究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流行音乐研究将是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是一片亟待开垦的学术处女地,需要更多的学者加入进来,才能产生宏观与微观相互支持、音乐本体分析与人文解读里外结合的卓越研究,从而和发达国家一样促成“流行音乐学”出现。在这种意义上,张燚博士的《人文解读》正是一次卓越的学术努力,值得学界珍惜。① 张燚:《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人文解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封底。②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韦卓民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序言。③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p.57. ④张燚:《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人文解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1页。
  •     后 记:心依然在动我出生于1976年,差不多是中国当代流行音乐起步的时间。但我能够记得的流行歌曲,则是小学期间和伙伴跑别人家里看港台电视连续剧《霍元甲》、《陈真》时捎带着听到的《万里长城永不倒》、《大号是中华》。而发现有“歌星”这种生物的存在,则是来到乡镇初中之后,在理发店和街头杂志中知道了齐秦、林志颖、郭富城、迟志强……如果不是高中时(1993年)听到黑豹乐队的《无地自容》,我和音乐大概会终生保持不咸不淡的关系。但是就在一次忘记缘由的操场边行走的时候,学校附近的大喇叭中(可能是民间办喜事在放音乐)传出令人血脉贲张的电吉他声,以及喊叫式的歌唱:“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相遇相识相互琢磨……”很长时间,我都不好意思提及这件事。但确实的,今天看来蛮主流的《无地自容》的声音让我在当时如遭电击、毫毛倒竖,让我平生第一次感觉人长耳朵是幸福的。如果不是《无地自容》,“音乐”不会在周围人的阻挠中成为我坚决选择的“专业”。旁人眼中,我并不是一个具有音乐天赋的人,倒是在其他方面表现出一定才华,所以老师认为我应该走文化生的道路选中文专业,同学认为我选择艺术专业也该选美术,父亲则从实用的角度建议我选医学。至于影响到我命运抉择的《无地自容》,直到今天我也不清楚是该感谢还是该埋怨它?或许是埋怨更多罢。比如今天如果非要总结自己年届不惑时的一点点“成绩”,会发现它依赖的还是我在语言文字方面的一点点优势:无论是连续两届全国高校音乐书评比赛第二名,还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并获得不错反响的《大学流行音乐鉴赏》、《大学声乐表演训练》 。我还导演过几十场大中型文艺演出,这也比我以主要角色参加音乐表演的次数要多。事到如今,还有人在为我惋惜:如果当初选择中文或美术,一定比现在的成就要大很多。这就是命运。当初,是《无地自容》而不是其他一篇文章或绘画真真切切袭击了年少不经世的、有着干渴和骚动灵魂的我。如果要怨,那就怨造化弄人吧。尤其让我遗憾的是,等到上了大学,才知道这里没有流行音乐专业,于是情非我愿选择了美声演唱。四年的大学生活之后,我终于忘记了最初的感动,而可以按美声歌唱的思维想问题,并忙于考虑饭碗在哪里。于是在作了一年的高中音乐教师后去攻读“声乐表演与教育”的硕士学位,于是在三年的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后去攻读“民族音乐学”的博士学位,于是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后工作是“文化产业研究”方向,于是被别人认为是“理论”专业,于是那么多的想法只能诉诸于文字而不是声音……即便是这些文字,也通常并不被认可,因为整个流行音乐研究都被轻视。虽然大文化圈对流行歌曲颇多关注和褒扬,但在音乐学界,核心学术期刊很少发表流行音乐方面的文章,流行音乐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与中国传统音乐学会、西方音乐学会、中国音乐史学会、音乐美学学会等相比,也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但是,我怎么能不感谢流行歌曲?不去说1993年它给我的震撼,即便是纯粹的理论探索,它也给了我认识世界、了解自我的一个途径。20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初中规规矩矩读书,如今回溯流行音乐的历史才知道那是理想奔腾的时代;20世纪九十年代我在高中,沉在那标准的几本书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从恶梦中醒来,是流行歌曲给了我生命中的亮色;我对我的大学生活不甚满意,原因也在于选择了音乐专业却远离了流行音乐;即便是现在,能让我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秉持最初理想的,也是先贤的榜样效应、书籍的涵化作用,以及流行歌曲中的悲恸感染 。我也从流行音乐中发现了更多。不仅是作品,更事关被遮蔽的历史、以及幸福并狼藉的个人生存;不仅是音乐,更事关大众媒体、视觉文化、网络时代、公民社会;不仅是理论,更事关个人表达、科技发展、文化权利、社会治理……我的心越来越多褶皱,但是生命中有真实的流行音乐(以及古典音乐)在,所以看到那些为理想偏执的人,眼圈还会忍不住红起来。我的生命曾被流行音乐改造,所以我相信流行音乐“没那么简单”,只是不容易找到有效的认识途径罢了。本文是2002年以来我在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方面思考的集中整理,因为相关人文积累和专业流行音乐教育的缺失,它只能呈现为一次粗糙的尝试。不过我还是想表白:这个过程虽历经苦难,但总体来讲兴致勃勃。所以,我渴望与你相遇,渴望碰撞,哪怕被批得体无完肤。我的邮箱是finding001@163.com。这是笔者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专著,我谨把它献给我的弟弟张立。我们的父母都想不到你在我生命中是何等重要。你是我的理想,你一定不愿意我活得没有方向。你在天上一定是经常为我喜悲,所以我年届不惑,虽一事无成,心依然在动。张燚 于 2014年2月26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