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64217822
作者:王尔德
页数:270页

内容概要

王尔德,《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长期沉浸于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对于中国经济政策出台流程的每一个节点,均有广泛而深入的接触。不论是提出建议的民间学者,出谋划策的政府智囊,还是负责政策具体执行的各界官员,均能与王尔德先生推心置腹畅谈关于改革的最真实想法。

书籍目录

目 录
序一:“幸福”竟如此简单 / 001
序二:以智识参与改革进程 / 005
序三:一窥改革之艰难 / 007
第一章 大师论改革 / 001
罗伯特•希勒:中国应制定应对贫富差距的长期规划 / 002
金融民主化可以降低社会不平等 / 003
金融创新并非过度,而是不足 / 004
建议中国政府编制不平等指数 / 006
吴敬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包容性的经济和
政治制度 / 008
上篇:回顾 / 010
捅破市场经济这层纸很不容易 / 010
1991年中央召开11次座谈会是大讨论的高潮 / 011
致信中央建议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 / 013
“十四大”正式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 014
下篇:方向 / 016
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016
新改革共识可以形成 / 019
郑永年:不改革,就被改革 / 021
改革不是简单地打倒既得利益者 / 021
现阶段主体改革应是社会改革 / 024
社会改革存在战略机遇期 / 026
集体“南巡”面对未来 / 028
国有企业的边界亟待厘定 / 029
城市化不应当只是土地的城市化 / 034
何怀宏:正义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健康良序的最重要标准 / 035
正义是衡量一个社会优劣最优先、最重要的标准 / 036
通过公开讨论去影响旁观者 / 037
期待“三纵三横”合流 / 039
青木昌彦:日本城镇化启示录 / 041
农业人口占比低于20%,增长将放缓 / 042
日本如何克服城市公害 / 044
应把土地改革和户籍改革联系起来 / 045
杰里米•里夫金:我们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 048
不同意《经济学人》的看法 / 048
中国应吸取美国的教训 / 051
助力亚洲政治联盟的形成 / 052
第二章 改革进程 / 055
江春泽:市场经济体制是通往经济繁荣发达的必由之路 / 056
“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 057
“从沉重的教条禁锢中解脱出来” / 058
与“南方讲话”精神一致 / 060
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需进一步合理化 / 060
涂俏:袁庚——改革开放马前卒 / 065
每挪动一步,都十分艰难 / 068
“没有纯粹的经济问题” / 070
先默默地干,而不是大张旗鼓地谈 / 071
第三章 全面改革 / 075
姚洋:政府应从生产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 076
下一步改革应从户籍改革入手 / 077
提高教育水平可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 079
从生产型政府转变成服务型政府 / 080
杨伟民: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再造河山 / 082
提供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四个平台 / 083
空间管制并不违反市场原则 / 085
“生态产品”为解决生态补偿提供依据 / 087
陶然:经济改革的突破口是土地制度改革  / 091
经济下行是长期矛盾和短期矛盾的集中爆发 / 092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风险加大 / 093
改革的时机与顺序问题 / 095
范剑平:新型城镇化首先是进城农民工市民化 / 101
新型城镇化的背景 / 102
新型城镇化的两大挑战 / 104
农民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最大受益者 / 106
侯永志:优化中央与地方政府权责的构想 / 108
政府间关系存在五个问题 / 109
优化中央与地方权责关系的具体构想 / 110
增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自主性平衡能力 / 111
研究制定有关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专门法案 / 113
李毅中:工业改革需要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 115
中国工业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不够 / 116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进行机制改革 / 117
引入主体功能区破解地方重复布局问题 / 119
中国制造业应向高端发展 / 121
林喆:社会管理创新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 123
改变“大国家、小社会”的格局 / 124
建立社会协商对话机制 / 125
朱光耀:税收政策对于改革的参与 / 129
税收授权法案只限于个案 / 129
研究新税制是最重大的课题 / 130
支持开征碳税 / 132
张国宝:能源改革,需要更多勇气 / 134
水电还应发展,但要有序 / 135
能源发展缺口主要还得靠核电 / 137
风电多上网在于电网扭转做法 / 139
内蒙古窝电如何破解? / 141
拆分电网无助于电网监管 / 142
我是赞成上特高压的 / 144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是难题 / 147
改良还是改革?任凭后人评说 / 149
杨朝飞:必须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建议“按日计罚” / 151
治理大气污染不应靠运动 / 152
建议修法“按日计罚” / 153
增加市场化治理手段 / 155
鼓励信息公开和民众参与 / 156
骆建华:2040年中国生态可能实现良性循环 / 159
中国所面临的环境挑战前所未有 / 159
提出污染物总量减排时间表 / 161
第四章 道与术 / 165
刘民权:未来十年应以公平促发展 / 166
公平与发展并不对立 / 166
大国效应及其影响 / 167
发展应与公平并进 / 169
马丁•雅克:历史发展不存在“看得见的手” / 171
中国选择在经济上先行是对的 / 171
中国未来发展需解决分配公平问题 / 173
中国的软实力还很有限 / 174
黄群慧:应对国企分三类进行改革治理 / 176
“盈利性使命”与“公共政策性使命”冲突 / 177
将115家央企分为三类监管 / 178
国企领导人应“分层分类管理” / 181
丁耘:希望2049年的中国有盛世气象 / 184
文化的辉煌仍需百年 / 185
“中道”或者“时中” / 186
如何理解传统 / 189
新的传统的独立性  / 193
第五章 速度与质量 / 195
马丁•李:经济增长质量是未来中国最大的挑战 / 196
未来不仅仅要解决温饱 / 197
小康社会是提高增长质量的探索 / 198
刘世锦:中国未来几年将进入6%~7%的中速增长期 / 201
6%~7%的中速增长仍是不低的速度 / 202
高度重视抑制泡沫和打破垄断 / 203
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要素组合优势 / 205
“技术中立”是政府的明智之举 / 207
政府应致力于解决创新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 / 208
刘树成:巩固和发展好当前经济适度回升的态势 / 211
未来五年潜在经济增长率在8%~9%之间 / 212
经济增长率下移渐变,而非突变 / 213
20年来第三次回升 / 216
2013年GDP增速可望达8.2%左右 / 218
经济增速偏低也不利于转型 / 219
以城镇化为基点的新型回升 / 220
第六章 亚洲复兴时代即将到来 / 223
马凯硕:亚洲复兴的时代即将到来 / 224
“全世界都应该学习中国” / 225
腐败和领土争端是亚洲复兴的主要不确定性 / 226
中印两国在文化上强调亚洲的独特之处 / 228
亚洲的崛起存在悖论 / 229
“亚洲复兴是大势所趋” / 231
亚洲梦在文化上不同于美国梦 / 232
李侃如:美国在亚洲最大的挑战是能否解决国内问题 / 234
尽可能地整合外交、经济和军事元素 / 235
美国眼下最大的问题显然是财政赤字问题 / 237
单是GDP不足以让中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 238
亚洲一体化应更多着眼于政治与安全 / 240
张宇燕:全球新格局下的中国战略 / 241
“2012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 241
中美能否带头做一些大事? / 243
全球新格局下的中国战略 / 245
亚洲最大的利益冲突是由谁来主导区域的发展 / 246
中国可在包容性发展问题上多做文章 / 249
萨米尔•阿明:中国需要在发展中国家中寻找盟友 / 253
2008年的欧美金融危机无法消除 / 254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演变和未来 / 254
为什么中国比巴西成功 / 257
建议中国永远不要参与金融全球化 / 258

作者简介

聚焦中国改革,预知未来变局。吴敬琏,郑永年推荐!
上一世纪末的各种新政,松绑了禁锢每个人的绳索,使得每个人都衍生了一定的自由空间。在自由空间内,人可以自我追逐自己的目标,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达到一定的成就。这种松绑,引爆了让历史振颤的巨大力量,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改革这个词汇,不但被牢牢地嵌入进了中国人的思维深处,同时也被注入了振奋人心的精神内涵。
不过近年来。改革这个词汇正在迅速贬值,日益成为安抚大众的政治口号,一种政治鸡汤体。社会哪地方有污点,就会以改革的名义去擦拭,但污点没有去除,反而污染了改革这个词汇本身。关注大而空洞的改革,远远不如能看见的利益更能引发每个人的关注。这一方面是因为巨大期待落后之后的消极应对,但另一方面大为弱化了政府推进改革的意愿。
《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王尔德先生,始终专注于中国经济体制领域。耗时三年,广泛接触各界权威人士,梳理出关于中国改革的各个关键点,并希望能再度唤起大众对于改革的新热情。其中最难能可贵的是,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王尔德与决定改革成败的第一线官员有着各种推心置腹的访谈,这些人很多都密切参与了三中全会。这些访谈,基本上围绕如下几个问题展开:追述改革的曾今,探究当前必须改革的诸多领域,厘清阻碍改革前行的利益纠葛,清晰化政策措施出台的各个节点。搞清楚这些,对于洞悉中国经济政策的未来走向,有着巨大的帮助。
全球最知名学者会诊中国改革
罗伯特•希勒: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非理性繁荣》作者
吴敬琏:中国经济界的泰斗级人物
郑永年:中国问题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杰里米•里夫金:超级畅销书《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
青木昌彦: 世界著名发展经济学家,1998年国际熊彼得学会熊彼得奖
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郑永年(新加坡国立政治大学研究所所长)
江春泽(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
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办公厅主任)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经济研究院院长)
杨伟民(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陶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范剑平(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
李毅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林喆(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光耀(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张国宝(发改委原副主任)
杨朝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环保部原总工程师)
骆建华(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
刘民权(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的作者)
丁耘(复旦大学思想史中心主任、哲学学院教授)
马丁•李(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高级顾问)
刘树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
马凯硕(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第一智囊,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曾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
李侃如(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曾任奥巴马竞选团队中国政策顾问)
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外交部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
萨米尔•阿明(著名全球化问题专家,依附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黄群慧(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改革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尽管也面临的重重阻隔,不过很多时候都是意识形态的,当经济腾飞所带来的红利惠及那些头脑僵化的体制捍卫者的时候,他们均会立马倒戈,站在改革的一方。从某种意义而言,当时的改革,找到了阻力最小的道路。以摧枯拉朽的大势,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而从新千年开始,尽管继续改革的宣言依旧充实官方媒体的各个角落,各经济学者的关于更进一步]市场化专著也层次不穷,但效果并不明显。中国除了利用渐渐多的财政,发布了一些惠民小政策以外,真正对于体制的变革能力正在越来越弱。从某种意义而言,经济逻辑已经不能为改革提供自动力了。中国想真正的再度启动改革,政府意志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找到阻力最小的路线——也就是逻辑的方向。政治逻辑的核心是如果调整平衡和消解利益集团阻力的问题。这本书里面,郑永年真正的触及到改革困境的核心,讲的非常好!非常值得读读!
  •     在历史的教科书中,清晰地记载着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的过程,其中的心路历程只有经历了那个时期的人们才有最深刻的体会。而今,中国用实际行动在改革中谋求发展,用“中国梦”的美好憧憬激发着人们阔步前行。但是,在改革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还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改革中不可避免要触碰到的三个步骤。首当其冲的问题是什么?翻阅《改革新经济政策向何处去》一书后,我得到的答案是:民生。民生曾几何时成为百姓热议的话题,在经济学范畴内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宽泛地说,民生就是与民生问题有关的一切事物,或者说与民生直接或间接有关的事情;在狭义的定义中就是百姓日常生活赖以生存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作者王尔德巧妙地将改革中涉及民生经济的部分,用这个领域里最权威的大师之口深入浅出地解读,换种说法,其实是在一问一答中产生的智慧火花,这与作者曾是记者的身份不无关系。读者可以在一段又一段的对话中,了解什么是改革,什么是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中国目前的经济现状等等。经济是百姓通常不敢碰触的抽象且晦涩的问题,无从下手却又急需了解,《改革新经济政策向何处去》这本书刚好解决了这一问题,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大可从各自所需出发,搜寻你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当然结果是见仁见智的,不过,读者们都会因为书中传达出的中国经济喜人变化,而使自身的幸福指数大大提升。在关乎民生经济的篇章里,我们都会有意地逗留一会儿,这即是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又是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随手翻阅到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所论道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包容性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在这个篇章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多次提及,成为篇章中的关键词。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吴敬琏说,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是来之不易的,在以后的岁月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改革,更是历尽艰难曲折。在这段似踌躇满志的话语里,让我体会到方兴未艾的事业正在悄悄地成长,在长成参天大树以后,回头想想吴老的话,我们每个人都会陷入无尽的沉思中,个中缘由,不言而喻。作者王尔德采用六个篇章来阐述改革中新经济政策的方向,这六个方向分别是:名家论改革、改革进程、全面改革、道与术、速度与质量、亚洲复兴时代即将到来。在这六个篇章的排序中,我们发现是有规律可寻的。首先,在名家的回顾中,道尽改革历史中艰难困苦,在随后的摸着石头过河中,渐渐大刀阔斧进行实质性改革,同时要融合科学性、系统性的理论及实践体系,加快改革步伐,希望就在不远处的前方。民生关乎着百姓的幸福指数,幸福指数又决定着全民的生活现状,百姓的生活现状体现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在这周而复始的大循环中,民生起着承上启下且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被赋予了充分的话语权,在充分使用话语权,履行个人义务的关键时期,我们都要学会思考,也许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也许我们的呼声极其微弱,但是只要我们时刻怀揣着中国梦,在体制变革寻求发展中,遵循有条不紊的行为准则,拥护国家改革中新经济体制的变革,我们就会在新的经济改革中感受到国家的恩泽。《改革:新经济政策向何处去》很快成为时下国人拥趸的财富百科,也会成为每个人心中不可或缺的心灵经济向导。千万不要被所谓的经济学所吓到,你会发现阅读后是一片崭新的新大陆,从未有过的开阔和释然。
  •     改革作为重大议题,是多年酝酿的结果,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三中全会的实际作用只是展示决心,而新政策其实是表面化的东西。政策会不会朝令夕改、保持连续性,能否不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走形,这才真正能反映政府的改革的信心和意志。想真正搞懂改革,绝不是简单的揣测公报文字,更主要是要搞清楚政府是否真的有意愿去干某一件事情这本书的优点更关注的是表层之下的东西。关于改革的各个关键节点,都进行了直率的探讨。既包括改革议题的著名学者,设计改革草案的政府智囊,还包括执行改革措施的一线官员。整个改革的生态链条很完整,缺点其实就是涉及的问题过多,有些地方不够深入。总体而言,值得收藏!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好书
  •     泛泛之谈,无新理念、策略
  •     有侯永志、林喆、丁耘、杨伟民,这几个专访推荐一下,张国宝的是典型部门利益代表,有官商勾结的嫌疑
  •     啊哦,原来这本书看的人这么少啊?前面与吴敬琏、郑永年、青木昌彦等的访谈还不错,后面的,呵呵。
  •     访谈集,观点各有不同,但总体方向一致。有回顾改革历史的,有中外对照的,有改革前瞻的,看下来之后能有不少启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