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中的华人

出版日期:2016-3
ISBN:9787214173883
作者:[美] 孔飞力
页数:475页

内容概要

(美)孔飞力(Philip A. Kuhn,1933年9月9日~2016年2月11日),是屈指可数的在中国学界享有盛名的国际大学者。1933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50年,考入哈佛大学。美国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希格森历史讲座教授、东亚文明与语言系主任,以研究晚清以来的中国社会史、政治史著称。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孔飞力转向海外华人移民史研究。曾任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芝加哥大学远东语言文化系主任。孔教授经年耕耘于中国近代史领域,先后出版的《中华帝国晚期叛乱及其敌人》(1970)、《叫魂》(1990)及《现代中国国家的起源》(2002)等专著,都享誉国际学术界,并被翻译成中文而广泛传习。

书籍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海上扩张与中国移民
近代早期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近代初期中国社会中的迁徙
移民与帝国
移民的社会结构
方言群生态及其家乡
生境、通道和生计

第二章 早期殖民帝国与华人移民群体
海外华人社会的形成
不同的生态环境:殖民模式
不同的生态环境:未被殖民的君主国
不同的生态环境:独立的华人政体
连接家乡的通道
18世纪的商业扩张:中国与英国
帝国合作者

第三章 帝国主义和大规模移民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移民条件
自愿移民
非自愿移民
大众移民的规制和立法
新方向新地点

第四章 大移民时代的社群Ⅰ. 东南亚
殖民政策演变与华人的应对
亲缘群体与文化模板
大移民时代海外华人社会的结构变化

第五章 大移民时代的社群Ⅱ. 移民社会的排斥与接纳
19世纪历史上的移民社会
华人在移民社会的生活和劳作
排华运动的源起和影响
澳洲的排华之路第六章革命和“民族救亡”
东亚革命
反对东方犹太主义:早期阶段
日本入侵与华人的“民族救亡”

第七章 后殖民时期东南亚的华人社会
日本侵略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没落
排华主义的根源
排华浪潮与华人之应对

第八章 新移民
移民社会摒弃种族性的排华法案
毛之后的中国向世界开放门户
新移民的特征
欧洲重构
中国移民政策的再定位
新移民的通道

本书引用文献译
后记

作者简介

《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以大历史、大叙事的手笔,将中国移民走向世界的五百年历史,融会贯通于同期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大框架中,读来令人领悟深远。更重要的是,孔教授在展示全球华人移民五百年历史精彩画卷的基础上,有力论证了其重要观点: 海外华人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题中应有之意,是研究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是,海外华人研究被提升到新的境界。
从殖民统治者到被奴役的臣民,从独立后民族国家执掌大权的统治集团到洋溢民族主义激情的知识精英;从颐指气使的大富豪到埋头养家糊口的升斗小民,“华人”与周边“他者”之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作为外来者,海外华人需要认识了解“他者”并与之共生共存;而后者同样也时时刻刻审视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异乡人:他们是可以和平相处、共谋发展的新朋友,还是居心叵测的异类?他们究竟是带来新的利益和机会,还是潜在的麻烦制造者,或者简直就是不共戴天的敌人?漫漫数百年,移民与本地人互为“他者”,彼此之间有理解有依存,但也有竞争有对抗。在《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一书中,孔教授再度展示了他在《叫魂》中熟练运用的社会心理剖析法,对华人移民置身其中的“他者”条分缕析。


 他者中的华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之前沒有有意識的找這本書,雖然在孔早前離世前讀到原來他有寫過這樣有趣的題目。在學而優逛時竟然碰上了,也是江蘇人民出版社的海外中國研究系列。這系列有不少好書呢,不過有點不是很理解其翻譯的策略/思路,有機會再仔細觀察。﹣這部歴史從明朝開始談起,大概因為對白銀的依賴,做成了中國對外貿易的加速。不過宋朝時應該已有不少的對外貿易,而海上的貿易通道據杉山正明的說法也是元朝時更為完備....... 這裡我就不太懂了,反正移民的歴史,孔由明朝談起,但更大的流動應該是清朝海禁撤消以後。﹣孔把‘國內’的人口移動(如清朝時的珠三角洲與廣州;開放改革後的‘流動人口’)與‘國外’的移民看作是對一個事情,這樣的觀察/視覺相對有趣。﹣以往我總覺得珠三角是漁米之鄉,應該是富蔗地方。但以孔的說法,珠三角地少人多,耕地不夠,種植經濟作物、出外打短工、農家兼手工業等是長期的經濟策略,也算是豐富了我的認識吧。﹣透過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多是從另一個角度理解了接納大量中國移民地方的歴史,包括馬來亞(海峽殖民地)、新加坡、印尼、泰國、澳洲等,這是始料未及的。作者以不同地方類型作分類,如殖民地(印尼、菲律賓、海峽殖民地、澳洲),北美、中美洲等,再以不同時間段來闡述相關歴史。每個地方可能不會說十分詳細,但把幾百年的歴史也是清晰的描繪出來了,功力深厚!﹣在多個國家當中,印尼的狀況比較難理解,這與我對該國認識太少有關,而且在感情上也沒甚麼聯繫。反而馬來亞因去過檳城、吉隆坡等,有點感覺。﹣之前讀雷競璇的《遠在古巴》,提到他父輩在古巴的辛酸史,讀後想更了解相關的故事。可惜這書針對中南美洲談得不多,主要只談美加。民國時代有個官員好像叫陳守仁,也是中美洲華僑後裔,後來回國投身革命,讀他的書時才知道原來有華人去中美洲打工/移民。﹣關於清朝以血統來認定海外華僑擁有中國藉,並因此帶來到現在的爭端,這是從來沒有過的視角。從少就接受了’華僑‘一概念,其實沒有想過當中的拉扯,政府(不論哪一屆)中間的利益與意識型態,對移民者來說所謂’故鄉‘為何物等。而海外數千萬的中國華僑,又是否中國僅有的情況?﹣書中談民國年代的華僑‘策略’,只談國民黨的;49年後也談一點但總覺得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應更為複雜;90年代香港大量移民美加澳紐背後的政治因素不大談等...... 是有點懷疑是否沒有把全文翻譯出來,有機會要找英文本看一看。﹣書中多番談到香港在這移民史中的重要位置。由1842年殖民地建立,到90年代尾的移民潮,就算今天香港還是有不少專做大陸人生意的移民公司...... 這當中也算是另一個鮮為人知的香港故事吧。我們家就有人移民澳洲,太太家的親戚不少在美加,這一代估計還有人要出國...... 這一段歴史還在撰寫。如果把國內移民與國際移民拼在一起看,這故事則更為‘有趣‘。﹣曾經想過,孔在書中比較沒有去談這樣的遷移的政治經濟結構/因素,不過這段歴史本身就夠龐雜,這樣的要求或許有點太多了吧。
  •     哈佛大学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孔飞力(Philip A. Kuhn)于2008年出版了他生前最后一部著作《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Chinese Among Others: Emigration in Modern Tines),经厦门大学李明欢教授汉译,于2016年3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在国内出版。这本书对15世纪以来华人向海外移民的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与评析,为世界海外华人研究提供了不少有益的洞见。在我们的印象里,似乎“移民”与“海外华侨”是一个典型的中国话题,那么为什么一位美国历史学家会对它产生兴趣呢?据孔飞力先生回忆,这是出于对一件趣事的思考。多年前,孔飞力先生和他的老伴儿在法国旅游时,走进一家名为“翡翠宫”的中餐馆。可是落座后发现,他们与这家餐馆所有工作人员之间唯一能够交流的语言居然是法语。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餐馆老板是一位柬埔寨华裔,一百多年前从福建东部地区移民到柬埔寨,后来又在70年代红色高棉时期逃亡到法国(柬埔寨的殖民宗主国)。他们已经是在海外生活的第五代华人,在外所用的语言是法语,自己人之间说以闽东话为主要内容的土语。他们可以做正宗的中餐和东南亚菜,但对汉语普通话以及大多数汉字是陌生的。这个小故事竟然让孔飞力先生在晚年将学术兴趣从明清史转向海外华侨华人研究。他想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多达3700万海外华侨华人,几个世纪以来经历了怎样的生活,他们在海外的生存状况究竟是怎样的?他们与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又有怎样的相似性与不同点?一般而言,“华侨”指短暂居留在海外而保留中国国籍的人;“华人”指定居海外、且已获得外国国籍的人;“华裔”指其祖先具有华人血统,但本人出生在国外,其语言、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已经比较外国化的人。而这三种人又往往统称为“华人”。1567年,明朝政府正式下令解除曾长期推行但实际效果有限的“海禁政策”,民间海外贸易以及向海外移民的历程由此开始。在孔飞力先生的研究当中,海外华人几个世纪以来不断朝着一个方向努力,那就是塑造一种在海外群居的“小的生态环境”(“小生境”),使华人能够借此不断适应并融入外国社会的“大环境”。在“小生境”中,华人的生存模式、谋生技能、家族血脉和社会组织得以世代相传,中华文化也由此得以传承;而文化究竟能够在何种程度上保存下来,则由这些移民对外国环境的适应程度和对挑战的抵御能力来决定。在海外生存的过程中,华人逐渐建立起双重身份认同:既是“来自中国、与外国人不同的人”,又是“住在外国、与中国人不同的人”。海外华人既是“他者”(外国人)中的华人,又是中国人中的“他者”。华人与中国本土之间一方面保持着经济上的商贸联系,另一方面保持着血缘(亲族)、地缘(籍贯)以及教缘(文化及信仰)的联系。这种特质,决定了他们海外华人群体是“中国人”这个大概念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也决定了他们是中国历史进程中不可忘却的一种重要力量。孔飞力作为研究明清史的历史学家,他认为,“16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不能不包括海外华侨华人史,而海外华人史也同样不能不结合中国历史,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全面理解中国近现代史。”海外华人这一群体在中外近现代历史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由于这一群体与外国广泛打交道,对国外社会状况有深入认知,因此对中国20世纪的民主革命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如孙中山所创办的“兴中会”“同盟会”的主要支持力量即是海外华侨;另一方面,海外华人也广泛参与到所居国的经济社会建设之中,如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的华人群体一直在当地的商贸领域居于重要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国的华工更是为美国东西海岸铁路的修建贡献过巨大力量。那么,从历史上看,一向“安土重迁”的中国人向海外移民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呢?最初的移民几乎都是福建、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的山区居民,由于可耕地面积不足以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于是一部分居民产生了出洋谋生的念头。沿海地区距中央距离较远,且由于山岭阻隔,交通十分不便,中央政府对这些地区的管辖能力较弱。最初,中央政府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不允许人们出洋,其原因主要是担心沿海居民与海盗勾结,形成对政权的威胁力量。然而当地政府对于居民出洋谋生往往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只要这些出洋者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就默许人们出去做生意或向外移民;地方如果强制执行中央的海禁政策,甚至还会遭到大量贫困人口的威胁乃至围攻,这不利于当地社会稳定。明代出洋谋生者只是想在海外做生意赚钱带回家,改善自己家庭的生活,绝大多数人并不想在海外定居;后来由于贸易规模扩大,商人在海外建立的据点增多,逐渐形成了华人聚居的城市,其生活环境与国内无异;加之康熙时期以后国内人口增长加速,一部分人开始在海外华人据点定居,并逐渐形成了华人社会。历史总是有惊人的巧合:中国沿海移民大批到达东南亚的时间与西方殖民者到达东南亚的时间相仿,工商业蓬勃兴起的西方各国渴望在东南亚建立稳固的统治秩序,以保障其商贸利益。表面上看,西方人、华人与东南亚本地人之间似乎有产生冲突的可能;但是华人却成为这种潜在冲突的调和者。最初,受到传统的“华夷之辨”观念影响,早期华人在海外的文化优越感较为强烈,在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较为落后的东南亚民族面前采取倨傲态度,并不与当地人融合;后来西方人建立统治秩序之后,深谙儒家之道的华人群体充当起“中间人”的角色,一方面经营自己的生意,另一方面又在西方人建立的殖民政府当中任职,凭借多年积累起的对东南亚以及中国情况的透彻了解,承担起西方、东南亚、中国之间的贸易商的角色,一些人还在殖民政府当中做官。1840年以前,西方人与华人在东南亚平起平坐,主要原因是西方人在当地开展对华商贸活动必须依靠华人,且对当地进行有效管理也需要大量利用对东南亚社会状况较为熟悉的华人。然而这使东南亚本地原住民对华人群体产生了一定的敌对情绪:一方面,华人是较为富有的阶层,且在多个经济领域居于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华人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当地社会管理者的角色,这使“被管理”的原住民心存怨言。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显著衰退,而西方殖民者的力量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而不断加强,于是华人在海外的境遇陷入不利,排华运动亦逐渐兴起。如果说19世纪中期之前海外移民多是“主动出国”,那么19世纪中期以后越来越多的海外移民是“被迫出国”。《他者中的华人》这本书详细讲述了中国历史教科书上不愿提及的一段史实:发生在非洲与美洲之间的奴隶贸易,也曾在中国与美洲之间发生过。1851年兴起的太平天国运动使中国南方数以亿计的百姓生活受到冲击,加之台风、洪涝等灾害,大量农户破产,地狭人稠的地区更是出现大量流离失所的贫民。在饥饿与穷困的逼迫下,不少对西方缺乏认知的贫民受到殖民者“招工”广告的诱惑,签订卖身契,以换取一笔挽救家人性命的钱财,登上开往未知世界的轮船。他们所经历的种种,与两个世纪之前非洲奴隶极为相似,但西方世界并不认为这种行为非法:其一,华工并非受到殖民者胁迫而登船;其二,殖民者在华工出国前曾给予华工一笔钱财,且与之签订契约;其三,西方的确在不断解放黑人奴隶,但却没有任何法律保障华工权利,法律也并不禁止输入华人劳动力。1860年西方殖民者与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正式以法律形式允许华工出国。这些出国华工被称作“猪仔”,毫无人身自由与安全保障可言。殖民者命令华工在45摄氏度的高温下在秘鲁海岛捡拾气味恶劣的鸟粪,以充当种植园的肥料。一些华工在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经受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折磨,不堪痛苦与屈辱而投洋自尽者不计其数。当时的清政府对海外华工的生存状况极为缺乏认知,一方面是朝廷并不清楚东南沿海有如此多华工卖身出国,另一方面清政府在海外并无领事机构对华工提供保护。洋务运动后期,清政府逐渐建立起与世界接轨的外交与领事制度,且逐渐意识到华工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试图改变这种情况。然而直至20世纪初期,康有为、孙中山等政治活动家仍然在海外亲眼见到华工所受种种屈辱,美国甚至出台《排华法案》限制华人在美的活动。这也成为刺激海外华人中的上层阶级(主要是商人群体)支持革命、发动革命,建立新政权的最直接动力。1912年民国成立后,海外华人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情况逐渐减少。可以说,海外华人的地位沉浮与中国的国家实力、国际地位是密切相关的,海外华人几乎不可能脱离自己的祖国而独善其身。孔飞力这部著作有两大亮点。其一,对“安土重迁”的儒家传统价值给出了新解读。他认为,安土重迁并不意味着固守乡土,而是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保持着与故土的各种紧密联系,从情感文化上到经济生活都是如此。在海外移民当中,“安土重迁”还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那就是对有朝一日“衣锦还乡”的渴望,而非愿意逃离祖国、永远留在国外不回来。其二,孔飞力提出的“通道-小生境”模式,成为研究海外华人群体的有效切入点。所谓“通道”,指的是前人在移民过程中为后人开辟了道路,为后人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向外走的通道;所谓“小生境”(小的生存环境),是指华人在海外总是以社群的形式组织起来,在社群建构起的经济-文化共同体当中对彼此进行保护,并在海外保持中华文化的特质,表现为同乡会、宗亲会、商会等。“通道”与“小生境”是国内与海外华人之间的联系纽带。当移民不再是一种无奈之举,而成为生活在国内的人们一种自由选择时,“通道”与“小生境”是否运行良好,会直接影响国内群体的出国意愿。孔飞力虽然是一名历史学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过去的世界,但他的研究成果对理解今日的海外华侨社会也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互联网时代,“中国海外留学生”这个平均年龄最年轻、但又极为活跃的多达上百万众的华侨群体,通过“寄托论坛”“太傻留学”等赛博空间联系在一起,这些网站一方面为在国内备考托福、GRE并准备联系学校、申请出国的学生提供“申请攻略”等来自前辈的经验,为国内学生提供孔飞力所说的“通道”,另一方面又成为在海外读书的留学生们互通有无、交流学业、提供生活上的便利与帮助的“小生境”,是21世纪网络时代的“同学会”。微信时代兴起的“留学生日报”“北美学霸君”等公众号,以及QQ群、Facebook等平台,更是这种“通道-小生境”模式的生动体现。时代在改变,但海外华人群体内部以及海外华人与祖国之间的联系不会改变。
  •     中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增强,跨国人员往来的数量、密切程度不断增多、加深的现实作用下,在历史学术上的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催热中国移民史的研究。就学术圈的参与度来看,本身仅是属于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侨乡密集的省份的专利(中山、厦大、暨大等),现在拓展到了全国,不少院校都开展华人华侨的研究。国外来看,华人主要移民地的北美、东南亚,也自然成为了华人华侨研究的热土。孔飞力也想赶上这股潮流,上世纪末对中国近代的研究产生丰硕学术成果之后,转而对华人移民史的研究。这本书也是比较新的学术成果,随着孔教授的去世,他本人关于华人华侨的研究也会随之画上休止符,本书也会成为绝唱。就这本书内容而言,从作者的前言就能看到,这是一本宏达叙事性的著作,想将华人海外移民的五百多年历史一网打尽(1567--20世纪末)。以不到40万字的篇幅做到这一目标,毫无疑问是相当有挑战性的,但也能预料到这样的写作只能是浮光掠影。本书从结构上看还是非常清晰的,以空间和时间双重线索对华人500年的移民史做出概览。空间上主要是东南亚、欧洲、北美、澳新。当然还是东南亚的篇幅更大,这也是和东南亚作为华人移民数量的绝对基数和历史影响而来的。在这个区域划分基础之上,还更加细化到每个国家进行分析,让读者能够比较清晰看到东南亚不同国家华人的不同命运,以及一些影响因素。通读本书,作为一个国人而看,有多少内容是自己非常不熟悉的呢?恐怕很少。沿海的方言群也是构成海外华人的五大民系。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不算陌生,当然对于西方研究者来说,五大族群以及东南沿海这些移民先驱的特征,也就是“通道--小生境”模式,就被看做是一种异于东南亚土著和北美其他不同族裔生存方式,进而研究者对此进行概念提升。但是能否作为一种理论是非常可疑的,因为从头到尾都是基于“文化”来阐释的。要说到本书最为明显的贡献,当然是提供了很多少为人知的细节,这也是基于全书所引用的资料多为二手资料,即都是学术著作的引用,而非原始史料。这种做法常常会引来“史学原教旨主义者”(只赞成历史学著作中的引用、结论都是基于一手原始资料的学者)的严厉批评。因此本书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一本通识教材——为不熟悉中国海外移民历史的外国学者(学生)的一本通识教科书。就中国移民史和本书内容来看,还有很多可以拓展的内容,甚至是孔教授在回避讨论的问题。比如说中国近代移民的主体是浙闽粤三省的人群,忽略其他但是在讲到德兰士瓦的金矿上的华工主要来自山东和河北(P114),广东移民群体数量较少。但是对这一异于闽粤的不同地域的群体缺乏讨论,他们有怎么的特征,尤其是异于浙闽粤五大群体的?与其他土著和五大群体之间又有着怎样的互动?即便是浙江移民也仅讨论现代的温州移民。对于东南亚的移民情况的分析来看,仅在于讨论华人--土著--西方殖民者三者间的关系,就中南半岛的情况,缺乏对穆斯林群体(非马来人)的情况分析,因为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半岛之间的商贸联系也是前近代的一个热点,中国云南的回族和中南半岛的穆斯林群体也在中国--东南亚贸易产生重要影响,海外华人和这类群体的历史和影响当然不容忽视,尽管学界对此的讨论很少。同时也缺乏对于印度移民(主要是泰米尔人)的分析,他们如何与土著、华人、殖民者互动?从地域上看,东南亚地区也缺少对于缅甸、柬埔寨、老挝的讨论(尤其是缅甸,基本是空白),太过于集中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菲律宾的情况,感觉太想呈现印尼、菲律宾与泰国、马来西亚不同的华人政策与华人不同命运,这种过于明显的目的论色彩就难以保证绝对的客观。此外一个永远没有被作者忽视(反倒在强调)的变量——华人移民的数量,隐含的变量还有移民人口的性别特征、年龄结构等。本书一直强调移民的性别特征反映华人不同时期的职业特征和阶层状况。人口基数一定程度上影响华人不同命运,作者在此尤其强调马来西亚和印尼的不同结局。现在全世界的移民结构和数量(延伸到移民在移入国所占的比例)也影响到世界格局(突出的就是亚非难民在欧洲),因此我更认为华人移民更应作为世界移民的一部分来审视更加合理,不能仅仅作为中国史的一部分。全书的结尾处,也有点遗憾,因为作者是以“特区”结尾的,又说这是“通商口岸”的现代版,追溯到历史的源泉,这是历史学家天然的敏感,事件现象总要追溯其历史,并且追溯的历史事实一定不能太小。但显然近十几年来看,中国沿海的社会经济特征“现代性”显然是更强的,不能简单的以历史上的口岸、移民来加以延展,从第八章作者提到新移民的特征也曾有暗示,但却难以根据一些社会科学的方法加以考察。从这个方向来说,孔飞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历史学家,也没有超越历史学家。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所谓他者,无非东南亚罢了。
  •     波澜壮阔,细致入微。
  •     快速翻完,只能说是通识性著作,长于梳理,只见森林,无有树木,至于“他者”这一概念则未见有多少探究。抗日救亡一章写的比较好,在近代民族主义狂潮下,南洋地区新一代华人如何寻求身份认同的环节,感觉还可以再挖一挖。
  •     而今的国际化都是一代代华侨华人一步步探索出来的,多少个个体、家庭、村落、城镇都曾卷入这洪流,丰富着我们这关于文化和传播的认知。
  •     确实孔飞力先生所言的他者主要还是指东南亚一带,并没有很好地说明东南亚之外华人的情况,但是东南亚一带讲得相当详细,科普性很强,建议对华人移民史感兴趣的可以将其作为入门书
  •     mark一记。今年论文就写这本书的书评。
  •     关于一带一路中的一带,这本著作才是必读。 马来西亚的华人为什么占25%,而印尼仅有3%? 菲律宾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什么没有其他国家高? 东南亚的华商为什么在经济领域独占鳌头? 东南亚国家反*华的情绪是如何形成的? 泰国的华人为什么融入泰国社会这么好? 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好像华人不多,这是否与当时他们不处于经济要道有关?
  •     写华人三合会在南洋光荣历史以及kmt对海外华人的组织资金控制的内容加起来各自不超过五页纸(对美西三合会和tg控制海外华人则基本没写),只能说声呵呵
  •     孔飞力先生晚年讲研究重点放在海外华人上,在书中勾画了中国移民走向世界的百余年历史,但如果是从叫魂和中华帝国过来的应该会失望。也许是翻译的锅,全篇文字没有了学术感,也不能给我那种读完惊呼刚刚被好好教育吊打了一番的感觉,很是平淡无奇。开篇介绍了各类移民,作者表露出来的对他们现状和未来的同情让我动容,介绍慢慢展开,从早期殖民时代到帝国主义时期、后殖民时期再到新时期,越来越没有新鲜感,感觉都是简单的陈述,每节的小标题下的内容其实差别不大。不过,看着这本书的时候,让我明白了先辈生活不易,从而还对移民海外谋生最后立足当地的人有些许钦佩,同时也对遭受歧视的大部分华人的经历感到心痛。
  •     翻开这本书之前本以为是那些“出国打工”或者“求生海外”的故事,但事实上这本书涵盖的地理范围和时间范围都比我原以为的大得多,更多的是脱离细节而进行的图景描述……虽然叙事本身没有那么曲折动人,但对我个人还是挺新鲜的内容。
  •     晚年转向海外华人研究,很历史著作,像极了费正清的书。
  •     其实没有前几本书好看,因为历史叙事占了很大篇幅,少了些解释与分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的理论深度与其他的海外中国研究并无明显高下。但是在今时今日读排华史还是很应景的,模范少数族裔可别头昏脑热把自己当白人了。
  •     新视野。
  •     通道-生境;边缘飞地。可惜新移民部分完全没有提到非洲大陆的中国移民。
  •     很一般的了,晚年的学术随感
  •     一口气读完,导论精到,展开时对文化和宗教敏感度不足,略遗憾
  •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给人启发的或许在于只要是海边的人想要拓展自己的实力,海岸的可用领土有限,只有拓展岛屿才能生存。所以中国东南海岸自宋元以来已经充分与外界接触,自然出去移民是历史必然。但与生活在海边的英国荷兰的王室不同,天朝的统治者深居内陆,广袤的平原丘陵,让其没有这种需求,自然在明代中国民间的海外势力已经与英荷旗鼓相当,但此方势力从未收到中央政府的重视,他们的斗争始终缺乏历史延续性,所以一片血泪。
  •     大手笔
  •     目前算是看过此类书籍中叙述最全面的了。时间和空间跨度大,既有老生常谈的东南亚华人移民历史及现状,又谈及了北美和澳洲甚至是中、南美洲的移民,以及新近温州人移民东南欧的历史,从晚晴到八十年代,风风雨雨。站在域外学者,采用较多元化的态度研究,既有对早期华人移民吃苦的同情,又有对白人排华的“泛白主义”和精英主义的批判,也有对移民华人发迹后充当中国与当地社会之间的“掮客”等讽刺等。很好。
  •     目前看到比较全的一本中国移民史,东南亚缕得很细,秘鲁、古巴、南非也涉及到了,只可惜没讲欧洲,算是个遗憾
  •     从汉学部分到当代中国研究部分,就只剩平淡无奇的叙事了。。。汉译和原著一样,章节小节标题多得要命又无以序号区分。。
  •     以极其宏大的历史跨度、地域跨度、人文跨度清晰展现了300年中国移民史和移民身后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变迁。
  •     海外华人史
  •     纯作史料之用
  •     绝大多数篇幅放在了东南亚,有助于了解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华人以及近代这些国家以不同方式对待华人的原因
  •     D634.3/1414 徐汇 参考 普通7.2
  •     似乎是读起来味道不大,但是读完之后,对华人在世界上的感受,包括现在城市间的移动,都有一种新的体验。
  •     材料基本是用二手的,但是作者提出的分析框架非常有趣,比如强调海外华人和侨乡的通道,比如将中国国内和向外国的移民联系起来看(虽说没有详细展开)。译者也是华侨华人研究的大牛,挑出了原著若干细节错误。这样的书看起来就是舒服。
  •     社会学?史料很多,结论也论证的很清楚,但我还是觉得史料的社会人类学分析有时候逃不出局限性。。。或许是因为我身在西北学派的核心又显得格格不入
  •     孔飞力先生学术生涯里的最后一部专著,尽管关注区域延伸至中国本土之外,但其对于中华民族在现代性进程中变迁与得失的研究兴趣,在这本书里仍然得到了一以贯之的延续。海外华人的五百年发展变迁史本身,就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历史应有的组成部分,而这些华人在海外跟周边“他者”之间的互动与冲突,也跟中国上述进程中我者与他者的对立和转化,形成明显的对照与呼应。本书虽然所引史料多为二手素材,但其对于海外华人之于中国变迁重要性的强调,以及对海外华人史提出的诸多全新的理论解释框架,仍然具备重要的参考价值。
  •     将华人移民的历史分为东南亚和北美澳洲两大块,不同地区移民社会的发展又和不同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东南亚华人移民得益于历史上的贸易和地缘,采用了包税制等方式成为当地政府与土著的中间人,同时华人移民社会也复制着国内的社会组织方式;北美澳洲移民并无包税制可用,在排华时期集中于唐人街。面对当地社会的排斥和国内的革命浪潮,移民的后代因势采用不同策略,或展现出中华性以与土著区别,或适应当地文化以减轻所受的排斥。感觉孔飞力想做成一个通史性研究,结果就是很多地方不够深入,比如华人移民社会的形态、新老移民之间的关系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