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的故事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7544729354
作者:[英] 理查德·梅比
页数:368页

内容概要

理查德·梅比(Richard Mabey),英国博物学作家和主持人,致力于探讨自然和文化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曾任英国自然保护委员会顾问,2011年被选为皇家文学学会会员。他凭借《吉尔伯特•怀特》荣获1986年惠特布雷德传记奖,畅销作品《植物大英百科全书》荣获大英图书奖等多项大奖,《免费的食物》《非正式的乡村》《黑暗中的鸣叫》等著作皆获高度评价。他还是《泰晤士报》《卫报》《独立报》园艺专栏作家,英国广播公司电视系列片《来自乡间的明信片》的总撰稿人和制片人。

书籍目录

1. 贯叶泽兰——随处可见的平凡杂草
2. 侧金盏花——比人类更古老的杂草
3. 萹蓄——寓言之草
4. 宽叶车前——“百草之母……蕴含着力量”
5. 夏枯草——杂草亦良药
6. 三色堇——杂草与三个作家的故事
7. 牛膝菊——唯利是图的杂草
8. 牛蒡——“叶子只为装点庭院”
9. 格雷尔达——花园边的巫女
10. 柳兰——火杂草
11. 三尖树——末日杂草
12. 肖迪奇的兰花
植物名称词汇表
注释和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作者简介

理查德·梅比:当代不列颠最伟大的博物学作家
一部跨越园艺、文学、历史的典范之作!
杂草的传奇故事 野性从未走远……
杂草是某种类型的植物还是一种人类的思维?它们是生物品种还是文化的产物?它们为何存在?如果没有它们,世界将会怎样?英国博物学作家理查德•梅比讲述了在人类与自然的抗争过程中,四处流浪的杂草是如何被定义、被诠释、被限制和被不公平地对待,又是如何冲破文明的边界并影响人类对自然的看法。理查德•梅比一方面为自然界不被待见的植物辩护,一方面从历史、小说、诗歌、戏剧和民间故事中钩沉杂草与人类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文明背后的野性从未走远,一部立足英国本土的杂草变迁史,却勾勒出全球化视野中一幅包罗万象的野生植物迁徙和狂欢的图景。


 杂草的故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此书在形式上有些不一般:各章的主标题以一种杂草的名字命名,然后有一个副标题象征性地提示本章内容,以致我看了半本书也没有弄清楚全书的逻辑。作者学识渊博,围绕杂草这个主题,钩沉发生在各个领域、各类文献中的记述和经验,放在不同的主题下,以活泼的文笔展示出来,不乏真知灼见,而且还隐隐约约地与我从事的研究领域产生了关联。以下记录几个小片段。1) 什么是杂草。是“出现在错误地点的植物”,是“优点还未发现的植物”。但这些定义都是从人类角度定义的,在“农耕文明”之下,自然界被区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为了人类利益而被驯化、掌控和繁殖的生物,一个是”依旧住在自己的领地、随心所欲存在的野生生物。后者在不断变化,对前者以及整个人类生活打来冲击。这些定义以及认识,正是当下的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等文献里频繁出现的。2) 杂草种子可以休眠。1930年代的英国,为了采石而收集起来放在仓库里的表层土壤——原本打算在采石结束后复原农耕,在1980年代被发现,但此时土地使用策略已变,无需恢复农耕,而是要建立一个自然保护区。一位生物学家意识到,这可能是个“活化石”,里面藏着大量上一个农耕时期横行田野的各种杂草种子,于是他将土壤洒在一片地上,第二年爆炸式地长出来已经几十年没在本地出现过的杂草。看这个故事,让我非常感动——为了恢复生态,做了这样细致的工作啊!3) 杂草被认为有药效。杂草可以治病,基于两种认识。第一是药效形象说,从形状入手,将植物及其叶片、根部等的形状与人器官的形状联系起来,对症下药;第二是顺势疗法,认为凡有一种给人类造成疾病的植物旁边,必然会有另一种植物可以带来福音,克制前者带来的结果。显然,不只中国将植物视为药物的重要来源,看来“中药”这个名字并不合适。4) 杂草的渗入、迁移有复杂的路径和原因。有些是自然途径,有些与人的迁移有关;有些是有意的有些则是无意发生的;很多是沿着“进入花园、被喜爱、被培育,从一个园丁到另一个”,然后达到一定数量,最后因为不同原因而“从花园里逃出来”,成为“杂草”。在美国扎根的葛藤来自日本,因为后来带来的麻烦,于是形成了一个“阴谋论”的说法:日本人用信封寄来种子,成为可以与轰炸珍珠港相匹敌的占领美国的手段。5) 杂草的力量是柔韧的但不可忽视。书中有一个例子,在英国埃塞克斯郡的一个居民点,遗弃三十年之后,就基本被杂草做占领,完全不是原来的模样。作者预言,百年之后“将会变得与一片普通的混合林地很相似”。6) 外来杂草“入侵”。关于外来杂草带来的影响以及程度,是有不同观点的。已经出现各种带来负面影响的案例,但如何对待却有争议。“围剿”是劳民伤财的方式,还会带来新的问题。“适应”是另一种方式。还有,实际上,只有少数外来植物能够在当地最终立足并产生影响。
  •     野火烧不尽杂草文/小暴萍所谓杂草,就是被人类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在心理或行动上排挤的那些不符合审美情趣,或没有利用价值的植物。一株羽叶茑萝,如果长在人类的花园中,就叫做观赏坛花;可一旦主人把它丢到郊外,它就加入了杂草的行列。古时候人们种植蒺藜以食用它的种子,可是当它被其他的作物取代,人们不再允许它涉足田地,它就变成被冠上恶名的杂草。可见,杂草与人类文明驯化的植物的界限并不总是那么分明。人类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将杂草定义为“出现在错误地方的植物”,或“优点尚未被发现的植物”。《杂草的故事》一书的作者理查德•梅比却认为,世界上原本没有杂草,只是人类非要把自然世界拆成野生和驯养两部分,这才有了“杂草”。在历史上,杂草的概念源远流长。自农耕社会一开始,人类就无时不刻在与杂草作斗争。人类从用手拔、用刀割,到喷洒除草剂,再到引入生物控制法,可是各种手段都无法将杂草根除。即使一片草坪上暂时看不到杂草的身影,但是也许它的种子早已在地下埋没了几十年,一旦找到恰当的时机,它便会冒尖而出。而另外的一些杂草种子随风飞到了这里,只要它落地扎根,一个夏天就能长得郁郁葱葱。人类用割草机来割掉杂草,可是一些植物演化了匍匐茎,不但不会受到割草机的伤害,还会因为竞争对手被铲除而从中获益。人类用筛子来筛选谷物,可是和谷物一般大小的杂草种子却成了漏网之鱼,比如,野燕麦就是这样分别逐步进化出与大麦、水稻相同的性状。杂草总是在人类的眼皮底下繁荣,甚至在人类抛弃的地方,从垃圾场到战后废墟,处处可见自由生长的杂草。农耕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与杂草作斗争的历史。自《创世纪》开始,杂草就背负着道德污点,因为它是上帝对被驱逐出伊甸园的人类的过错实施的一种惩罚。但是,聪明的古人很快地领悟到了上帝留在杂草中的“启示”:血根草的汁液是血红色的,这是上帝告诉人类,它可用来治疗血液病;紫草的种子长得像毒蛇,这是上帝告诉人类,这能用来治疗毒蛇咬伤。当然,今天的科学已经推翻了以形补形的观点,但是在中世纪、古代中国的文学中充斥着大量的巫医作品。到了莎翁时期,杂草在人类的想象中开展了华丽的旅程。《仲夏夜之梦》就是以杂草为线索展开的故事:只要趁主角睡着的时候,把三色堇的汁液滴他的眼皮上,那么他醒来之后就会爱上第一眼看到的人。在现代的魔幻小说中,杂草的被赋予强大的能力。《天外魔花》、《三尖树之日》中的杂草已经进化成了异形,还能猎杀人类。杂草就像杀不死的小强,它顽强的生命力让人类也惧怕几分。人类对杂草的负面情感,有时还上升到民族主义的层面。沿着哥伦布开发的新航线,全球开始了物种大交换的进程。植物的专门引入和意外入侵,占用了本地物种的土地资源,甚至威胁到本地物种的生存。入侵英国的虎杖(原产日本)因为没有天敌,一个月可长到1米高,浓密的枝叶遮住阳光,使得下面的本土植物都无法生存。即便死后,它的茎叶覆盖的有机层也会抑制其他植物种子的发芽。更要命的是,它可依靠强壮的根系,穿透水泥、砖块的缝隙,成为公路、桥梁、防洪堤、下水道的“杀手”。虎杖的根深达地里6米,水平蔓延超过10米,要根除它极其困难,以至于催生了专门清理虎杖的职业。原产巴西的凤眼蓝、原产南美洲和西印度的五色梅、原产热带美洲的牵牛花和含羞草,现在已经遍布世界的许多角落。有些杂草的身份也已从入侵植物向归化植物转变,就像坚持的小三最后转了正。不管人们怎样评价杂草,它依然在保护地球的岗位上坚守着。要是没有杂草固土、蓄水,修复地球的每一处创伤,恐怕现在地球上的许多角落已经沦为荒芜的沙漠。有了它的装点,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丽。如果不去“诽谤”杂草,兴许人类会赞许它顽强的生命力,从中看到它滋养了无数生命、支撑起整个生态的一面。有的书评批判这本书没有写成植物图鉴,缺乏大量的图片,这恰恰是对本书意图的误解。在作者看来,植物都是平等的,书中写杂草,心中却无杂草,有的只是野生和驯养植物的整体概念。因此书中只着重突出十几种“主角”植物,其他“跑龙套”的植物若要全部出现,恐怕这本书附到1000页也不一定排得下。毕竟,这本书的主旨是讲故事。
  •     杂草完全是人类行为的产物。无论是“出现在错误地点的植物”,还是“优点还未被发现的植物”,对杂草的定义都是人类主管的臆断。丑陋的外形,含毒、寄生的特性,来自于野外或敌对政权,都成为了人类定义杂草的依据。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也左右着杂草的定义,来自社会约定俗成的规矩,个人家族的传统,个人自身的品味与偏见,甚至是偶然的心情都是一时间定义杂草的凭证。这种凭借人类标准而非植物自然界的准则所划定的界限是模糊的,当这些主观因素发生改变的时候,植物的身份也随之改变。杂草还是栽培植物,植物可以在这条界限上来回的穿梭,身体可以,身份也可以。事实上,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了。实际上,杂草是人类的追随者,它们伴随着人类的脚步不断地前行,哪里有人类它们就在哪里欣欣向荣。人类对自然界肆无忌惮的破坏,原有的稳定生态变得支离破碎,杂草便伺机而动,快速占领空白区域;人类重视短期利益,大量移栽外来物种,使得失去天敌制约的新物种在新的土地上可以肆掠横行,其中的一些佼佼者成为惹人厌恶的杂草。杂草会冲击本土植物,导致生态的单一性,但同时也是这些杂草在维护着被人类破坏或是遗弃的土地,使得贫瘠的土地依旧郁郁葱葱。造物的复杂和矛盾在杂草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杂草都是机会主义者,他们的传播渠道无所不用其极,将植物园当作跳板,混进迁徙的动植物群里,躲藏在运输品的包装中,乘坐交通工具沿途入侵,当然还有人类的主动引进。当生存环境不适宜时,它们还可以陷入沉睡以待时机到来,重新焕发生气。以至于它们成了人类除之不尽的顽疾。同万物在与环境的斗争中不断进化一样,一种植物杂草化,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只是它们在不同环境下为了生存的随机应变而已。杂草在人类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在漫长的时间里,它们不断的演化以适应外部变化的环境。最初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之一。进入农耕时代后,相对于农作物而言,杂草的概念就出现了,在它们给人类农耕生活带来心理和劳动量上的双重折磨后,人们赋予它们以象征意义,它们是神灵带给人类设置的障碍以激励人类的思考和进化。随着文明的进步,从迷信到理性,人类开始认识某些杂草的药性价值,开始了主动的种植,杂草得以从野外进入城市。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群中开始出现一些人,他们弯下腰,低下头,以平等公正的视野正视这些杂草,杂草的形象开始出现在画家的画作中,作家的诗歌剧作里,人们给予他们独特的人文象征,爱情,纯洁,怀念……给予他们从未有过的溢美之词。“杂草就像是植物世界中的贫苦农民——随处可见,有一种谦逊之美,不被人重视;有用,却常被误用;会惹麻烦,没错,但它们也只是在近自己所能过好自己的生活。”进入到21世纪,杂草的经济价值不在显著,危害却进一步加剧,它们成了植物中的超级恶霸,它们侵害生态系统,破坏农作物,摧毁园林景观,成了名副其实的反面角色,人类需要花费大量的物力财力去遏制它们的扩张。现在有了一种新的理念出现,他们开始重新认识杂草和杂草的危害,不再是完全的对立,而是共生,像是自然界的重置,人类置身事外,让植物自身去适者生存。最后,突然想到了之前流行的几张图片,舟山被遗弃20年的小岛,在村民外迁之后,成了无人之地,绿色植物趁机肆虐,满目青翠,掩映在翠绿下的废墟美轮美奂,宛若人间仙境,让一众看客心慕不已。大自然总是在猝不及防下给予你重重的一击,让人见识到自然的生气与精神,给人抚慰与希望。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读完此书,就像一场与智者的谈心,感觉作者是个可爱宽容的人。
  •     未被驯化的12种杂草的史诗级故事。叙述过细,边缘力的野性奇袭,用历史人文讲植物拟人化以后,有对土地某种不怀好意的抢食,以及漫不经心的强势冒出。客观的归客观,挨着天涯涯抢占海角边,杂草对地盘的猎食,主观上再用力点,更好了。
  •     太好的题材了,叶写得让人称妙。杂草就如同移民,污名化或者生长天赋人权,都不可避免。然鹅,大部分杂草还是不认识。
  •     把科普和文化结合得很好,视角很独特(比如通过植物学解读莎士比亚)。
  •     看到书名就想到了卡勒对文学的那个比喻,确实杂草这个概念本身包含了太多文化义涵,它是人类将自己的文化叠加到自然界的结果,没有人类也就不会有杂草。ps 这书中间的彩画太美好了,如果书中提到的画作也能随文附出就完美了~
  •     很好看。
  •     隐藏在角落的故事,孤芳自赏.
  •     最爱看对某些杂草身世的提及,完全响应了潜伏于心的疑问,虽然他提及的杂草并非全是我熟悉的那些。但是,每当提及,我就看到小时候老屋墙根长出的一丛天胡荽,以及另一些无法还原其姓名的杂草。它们是怎样到达这里的。不过按本书的杂草规律推测,只要去找,极有可能在方圆一公里内再找到它们的行踪。
  •     内容丰盛,纸质美好,写的很有趣
  •     杂草的故事,真的是故事...并非科普读物,更多的是讲一些杂草的历史啊使用呀,一些小故事,挺好玩儿的
  •     不知道是不是心境的问题,没有读下去,感觉有点枯燥,每每作者说到这是很常见的植物,可是我却不知道到底是哪种,有没有见过。每次遇到植物学类的书就觉得如果有图片就好了,先看看植物的样子,读着它的故事就会有更多的感性认知了。
  •     读了大半年了还没有读完。。。。
  •     博物学气质已经很吸引,夹杂着人文历史的叙事,通过作者恬静细腻的文笔娓娓道来,非常好看。面对路边那些不起眼的小花小草,猜想它们的身世与可能存在的传奇故事,从此再也不能无视之。一边看一边百度,认识了很多新的草本植物,挺有收获。
  •     第一次看博物学图书
  •     书中的小标题起得有些诡谲,毫无疑问作者对杂草做了长期大量的研究,令人大开眼界,连水仙、虞美人在大英国都能变成杂草,让人由不得无比艳羡。另外这本书绝对不是故事!是研究!
  •     娓娓道来
  •     误当博物读,结果木有细节,更多是随笔类的情感
  •     哪里是杂草,分明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食品
  •     ①作者章节名一定是随便起的吧;②为什么我会以为这本书是短篇小说集呢。
  •     Excellent!
  •     杂草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随处可见,但由于书中以英国为环境,大部分植物名称都对不上号,直观印象打了折扣。还是看个东北植物图谱来得亲切。
  •     有谁能想到那些叫不出名字的杂草有这么美丽呢
  •     挺有趣的
  •     非常新颖有趣的书,为杂草正名,又不回避它们存在的害处,时时引人深思拍案叫绝。只是各章总有跑题的段落,精炼下可能会更好。
  •     看看
  •     很专业的书籍,即使看不下去
  •     试读中,反复出现的一句中心思想就是,杂草定义源于人类的喜好和需求。
  •     “我捕捉着辽阔田野上的缤纷颜色,一块块不同颜色的作物,像一幅地图:古铜色的三叶草正盛放:晒成棕绿色的是熟透的干草:颜色略浅的小麦和大麦与放着耀眼光芒的黄的田芥菜混着:鲜红的玉米穗与蓝色的玉米棒如同落日晚霞,绚烂的颜色饱满地洒向整片土地;农田笼罩在这摄人心魄的美丽之下,不知如何是好。”
  •     文采富、思想深的有趣植物学科普佳作。
  •     真是厉害,普通的杂草都能写出文学的味道。话说我才知道原来杂草在历史上也有宗教因素的一面,好有趣。
  •     刚又看到一本种子的胜利。似乎也有意思。
  •     如果你不对植物学感兴趣的话,劝你还是不要读了……读起来颇有些枯燥……但能了解到很多杂草知识
  •     啥也不说了,列到买纸书的单子里。一扇美丽的大门。
  •     读这种书真是浪费自己宝贵的读书时间,全书都是各种历史,别的作家的片段,根本没有作者自己的思想,这就是畅想书的路子,真恶心,很像那本大灭绝时代,空无一物。 唯一的收获就是知道了几个杂草的名字,呵呵。 以后一定要忍住,不看畅销书,不看畅销书,不管宣传的多好,包装多精美,得了什么不知道的文学奖,一律不看,真正的经典都看不过来,没时间浪费在这些东西上。
  •     书中对于“杂草”的定义十分令人深思,正是这种人本位的产物导致了千百年来各种植物在“杂草”的名目边缘左右徘徊,大自然经历了数万年的演变和轮进,万事万物原本各有分工且相互制衡,如今却面临着被人类的喜好和功利性所审判,而在渊博的自然面前,人类却又显得那么无知而短见,这正是无数年来天灾人祸的大抵渊源。“生活不可能那样整洁光鲜,一尘不染。杂草能让我们再次学会如何在自然的边界上生存。”,这样的真理绝不仅仅适用于人类对于自身之外事物的态度,同时也适用于人类自身对于社会认知与认同间所产生的刻板与偏见,我们在面对自己所不熟知、不习惯的事物时所惯性产生的对抗态度,又有多少让我们自食恶果?杂草的定义取决于人类看待它们的方式,文明背后的野性从未走远,倘若有一天人类文明消失,自然会平顺地接管一切,仿佛我们从未存在过般
  •     喜欢。
  •     很有趣的一本书!比人类更爱旅行的,是杂草。哪里有人类,杂草就在哪里欣欣向荣。
  •     作者知识渊博,旁征博引,对所谓杂草的各种典故娓娓道来。可惜正本书内容结构弱了一些,对理工男来说条理性不够清晰,感觉永远在一团线团中绕。适合睡前随手翻开,哪里都可以开始,哪里都可以结束。
  •     读得太糙,没定心,要重读
  •     杂草的故事,更多是以杂草为契机,掉书袋般借由各种文学艺术作品,讲述植物与人类的故事。创世纪,农业革命,殖民时期,圈地运动、二战期间,全球贸易,人类的每个时期,植物都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自大的人类占据每一寸生存的空间,根据自身需要评判其他物种的价值。杂草游离畜牧业、农林业之外,被人类厌弃,又被部分反审美人类歌颂。不论是讨厌或是喜欢,人类都是以自身标准判断,是对杂草的不公。讽刺的是,杂草的繁盛正是源于人类对居住地原有生态的破坏与文化贸易活动的传播。人类自认驯服了小麦,但从基因传播的角度,是小麦驯化了人类。而杂草,人类努力将其隔离在驯化的藩篱之外,却借由人类传播到每个角落。杂草的经济、文化价值值得一提,但私觉得评判其价值依旧浅薄,其存在本身就是价值,所有物种本就应是平等的。
  •     可爱的两类页码。
  •     作者对杂草独特的解读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非常有趣味。PS真希望杂草也能突破水泥的桎梏,那我的阳台就不会一片平淡了。
  •     作者绝对是位博物学者,佩服!原文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上帝将美根植于植物中是为了提升人类的心智”,我觉得经过此次漫长的阅读过程,多多少少也提升了我的心智。
  •     理杳德·梅比考察了杂草在人类社会中的命运,揭示了我们未知或至少是忽视了的另一面。杂草的命运,是人类的命运。除了用科学的、机械的眼光,面对杂草,我们还应用美学的、文学的、人文的、哲学的多维眼光来观照。
  •     装帧+插图满分 第一章介绍的杂草知识特别全面 各种观点也非常有说服力 这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植物图鉴嘛【。 然而这类书总是越看到后面觉得水分越大 所以到底是我的错觉还是作者真的没认真写…
  •     好看
  •     杂草的定义很主观很模糊,跨越若干年依旧顽强生长很神奇。科普了不少植物,但整本书说的太杂了,有的没的各种穿插,看完啥也没太记住…
  •     特别希望手指移到植物名称上的时候能自动浮现一张图片来哈哈哈
  •     今年看的最后一本书,一本结合了植物、文化、历史的随笔,借杂草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问题,杂草既给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安,也是人类生存的伙伴,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像对待杂草一样,平和包容的面对一切。
  •     爱马仕的绿橘,欧舒丹的苦橙,兰蔻的根源,用的护肤品也都是植物系列的味道,一股子土腥味儿,但有大自然的迷人味道。对植物的热爱已经融入了骨子里。这本书前后心心念念了小两年,从不参加任何满减促销活动,还动辄缺货,最后终于不得不趁着全场中文图书100-20的机会一举拿下,紧接着一口气读完,想来实在是畅快。无论是书的内容还是封面设计内页装帧,都可谓实实在在的厚实。笔记做了很多,便签纸正反面满满五张,记下了N多种不熟悉的植物名称,日后要去百度图片上搜搜具体模样和性状,以便深入了解。作者的文笔集中体现在了最后三四页的功力上,抒怀的能力比描写更细腻也更真实踏实。文中列举的案例和引用的诗歌反而拉低了全书的功力水平,也许是翻译的问题吧。引用得不够漂亮,有些内容按在段落里也不太合适。期待作者的其他作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